校长论坛感想

时间:2019-05-12 12:45: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校长论坛感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校长论坛感想》。

第一篇:校长论坛感想

受益匪浅——观摩校长论坛感悟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为能参加二师第五届校长论坛感到自豪和高兴。2013年9月27日——2013年9月29日,二师第五届校长论坛在华山中学高中部开讲啦!本次校长论坛,融汇了几家名校的治校理念,也让我们观摩并感受了同课异构的魅力所在。此次校长论坛作为青年教师的我获益匪浅。

收获之一:从心理上彻底接受,完成角色转换

在教学和教研活动中,教师首先要适应角色的转换,作为教师不断的汲取新鲜的知识,努力的拓宽自己的视野,扩展看待事物的角度,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游刃有余。这就要求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增加学习量,而这并不是一味的要求教师只是去钻研书本,而真正的学习是学习如何沟通、如何协作、如何快乐等等,当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活动时,教师就会慢慢变得幸福起来。教师要适应教学中的角色转变,由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走下神坛,与学生平等交流。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自己的修为,尊重学生的个性,了解学生的心理,同样还要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受欢迎的老师一定是专业素质高,亲和力强的人。而这都是教师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交流积淀下来的。

收获之二:从行动中改变,做幸福的教师

“我们对他人的态度是对自己态度的折射”,而一个人洋溢的幸福也会以自己的处事方式传递给周围的人,教师的工作不是单纯的把课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在给学生讲授新鲜知识的同时,帮助孩子们塑造健康的人格,学会体验幸福的能力,而所谓幸福就在于自己能够控制自己的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少一些抱怨,从工作和生活中发现更多的快乐,转变看待事物的角度,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工作面对生活。分清工作和生活,“别在生活中当老师”教师要有自己的乐趣,美容,让自己变得自信、靓丽;听音乐,让情感变得细腻;旅行,让自己的视野开阔。当我们满怀幸福和激情走进课堂,走近学生时,他们也会被传染,被感动。

收获之三:从钻研中成长,提高专业素养

此次,校长论坛,以同课异构的方式共同探讨了“师友互助”的教学模式,同样是学习山东即墨中学的理念,但各学校以不同的视角剖析理解这种理念,并因地制宜的运用了这样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同样的理念,运用于不同的学校和不同的生源群体产生的效果明显不同,因此,能够取其精华并加以修改使其为自己服务,是难能可贵的。而对于一线的教师,用心的去钻研,以学生为主体,从为学生服务的角度出发,钻研教材、设计课堂确是非常可贵的品质。

此次校长论坛,是一次思想碰撞的盛宴,对我们西部的教育事业是一次春雨的洗礼,对于我们西部的一线教师更是一次新鲜血液的输入。相信,在这样一次次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定会快速成长为一群优秀的教师。

第二篇:校长论坛感想[范文]

使命、责任、担当

——参加第八届兵团校长论坛有感

徐媛

“使命、责任、担当”——当我看到第八届兵团校长论坛的主题时,不仅问自己:作为一名教师、新疆兵团的教师,同时还是一名历史教师,我的使命是什么?我的责任是什么?我又能担当些什么?在我的职业规划里,似乎只是将个人的成长放在了第一位,这些形而上、高而大的东西几乎从来没有考虑过。9月28日,多位教育专家、学者,以及教育第一线的同仁在华山中学音乐厅的为我们呈现了多元化的“文化大餐”——一场场的学术报告,从早上九点到晚上七点半,这场听觉盛宴让我震撼、感动、沉思······

严华银教授的《有家国情怀,才有教育家》,以邱校长为例,鞭辟入里的分析了“教育维稳”这一针对南疆的社会局势,根据教育“价值”“功能”乃至学校教育现实职责的可能性,做出的从感性到理性的真实判断。他以兵团著名诗人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作为结尾,更使邱校长、使各位深入南疆腹地的支教老师、使华山中学的这份沉甸甸的“家国情怀”久久萦绕在听众的心头、汇聚成坚守新疆教育的力量!

曹培杰博士长期致力于教育信息化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区域教育信息化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改革与政策、未来学校建设与管理。他的《“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方式变革》使听众们大开眼界,那些天马行空却又以人为本的“未来学校”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未来的神奇大门。虽然地处边疆,我们的硬件设施无法与新加坡、美国等等超现代化学校相比,但是,曹博士的“未来学习要把学生放在正中央,让教学与生活建立起实质性联系,突破学科界限、突破固定课时、突破教室的限制,为学生提供富有选择、更有个性、更加精准的教育”的这种理念为我们提供了与世界接轨、与未来沟通的一座桥梁。

梁峰校长的《在优化与整合中提升专业素养》让我受到了深深的震动,他所任职的学校——天津普育学校,从2009年奠基至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背后,是他们学校扎扎实实的教研活动铺就了走向成功的基石。当时梁校长展示了一位历史教师所做的知识树,横向联系、纵向延伸、立体梳理——其实这些知识体系,作为历史教师的我何尝不知?只是,我何曾想过也应该将这些教给我的学生?这样他们得到的就不再是碎片性、片面性、纷繁复杂性的知识了!梁校长启发了我日后备课和教研的主攻方向!

唐江澎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不愧是语文老师出身,不愧为“中国长三角最具影响力校长”!他的报告风趣幽默、深入浅出,既有教育家的情怀、又有教育者的担当!他们学校的学生真的好幸福,每天一节体育课能够一直坚持到高考前夕!他的原话我忘了,大概意思是说,如果一所学校能够培养一批人有了一生坚持体育锻炼的生活习惯,这也是大大的功劳啊!我扪心自问,自己何尝注重过学生的生活习惯?又何曾这样想过?醍醐灌顶啊!

最后是刚刚完成支教若羌中学两年、并创下高考奇迹的栾雪辉校长的报告——《华山中学援教帮扶之路》,正好呼应了论坛最开始的“家国情怀”。华山中学的教育维稳之路,正是有一大批像栾校长一样的支教者,肩负兵团人的责任和使命,怀着教育工作者的初心,期待着更多的教育同仁与我们一起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新疆的繁荣稳定!听完第八届的校长论坛报告,我还是没有明确我的使命是什么?我的责任是什么?我又能担当些什么?但是,我学会了抬起头仰望天空、更学会了低下头脚踏实地,还明白了把自己交给这个对社会、对国家有大情怀的学校,自己就一定会有正确的使命、责任和担当!!

第三篇:校长论坛材料

创建书香校园,打造实效课堂

-----育苗小学课改进展研讨材料

随着去年全市课改流动现场会的召开和今年赴山东乐陵实验小学和莘县实验小学的外出观摩学习,我们亲眼目睹,亲耳聆听了所到学校丰富务实的校园文化内涵、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底蕴、古色古香的走廊文化特色、富有朝气的阳光大课间和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改革场景,给我以耳目一新之感,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触动,思想受到了洗礼,感觉到我们的步子迈的太小,步子迈不开,是由诸多因数造成的:一是思想上有顾虑,担心课改不成,会招致家长和社会的非议,二怕一旦学校教学成绩下滑无法和上级领导和学校老师交代,特别是和家长交代。其实,育苗小学自新班子组建以来,已经萌生了课改的念头,也进行了课改初探,学校的管理理念是:管理思想时代化,管理体制层次化,管理手段科学化,管理过程精细化。以推行“先导后学再教”的教学改革为平台,大力实施课程改革,狠抓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以创建书香学校为切入点,以打造实效课堂为目标,积极进行新的教改实验和探索,面对外面的经验,我们不能完全复制,只能抛砖引玉,创建自己的文本。下面就我校开展课改的几点想法、具体做法和存在的问题,跟在座的同仁们共勉!

一、课程改革中的收获:

经过一年来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我校在教育教学各方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一是新课程理念和目标逐步得到体现;二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在不断改进;三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主动;四是课程资源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五是新的校园文化正在形成。

二、课程改革的一些具体做法:

1、制定方案,完善管理,切实加强对课改的领导。

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是全市教育三项改革之一,也是学校当前的中心工作,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助推器”、“催化剂”。为此,我校花大力气建立健全课程改革运行机制,做到管理科学,制度合理,方法科学。

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学校成立了由校长、分管校长、教导主任、骨干教师为核心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把教导处作为课改领导小组指挥中心,由教导处专门负责课改工作。

建立课改激励机制。每学期开学初,校领导都要专门召开课改工作会议,制定对课改教师的培训工作方案,做到“先培训,后上岗”。学校还把课改成果作为教师的科研成果,在职称评定、评先晋级时作为重要依据,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课改热情,学校课改氛围日益浓厚。

建立三级课改网络。学校建立由县教研室、学校、学科教研组组成的三级课改网络,做到课改有督导,有指导、有安排、有落实,使课改实验在我校能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

2、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加强校本培训,为课改夯实基础。

长期以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为培养面向未来的具有个性的一代新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学校本着“教师人人是人才”的理念,积极推进校本培训,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具体做法:

建立新的教学管理模式,为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提供机制保障。

对新课程的实施,我们可以说是已做到了未雨绸缪,认真准备,积极筹划,以点带面,典型引路,全面铺开。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探索,大胆实践,广大教师逐步树立了课改理念,并积极把理论学习与日常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坚持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不断探索优质育人的方法和规律。

注重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灵活性、创新性。针对部分教师提出的“旧教案要不要的问题”,学校提出一个要求:教案一定要备,但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可以搞集体备课,一课时可以共用一个教案,实行语文以单元备,数学、英语、其他学科跟章节备,课课落实主备教师,一备导学案,二备学案,三做课件,做到三位一体,真正体现教师备课精细化,课堂教学目标化,学生作业当堂化。学校鼓励教师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教材,备学生,备学情。学校的课改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规范教师的导案和学生的学案;第二步是组织分学段、分学科听课、评课;第三步是集体反思,进行课改阶段性总结,推选出课改领头人,以示范课做引领;具体落实为:集体备课安排在每周2语文,周三数学,周四英语,周五为其他学科。通过集体备课,大家畅所欲言,对主备教师的教案提出了许多改进之处,大家统一了认识,建构了比较统一的新型的教学思路,也细化了教案、学案中主备教师教学设计中的不足;然后主备教师在此基础上重新备出二次教案,本教案才作为同年级所有教师的教案和学案,基本上了做到了群策群力、形成合力,资源共享。同时,为进一步引进激励机制,学校在本学期凡是积极参与课改的教师,都要给予一定的小报酬,让激励机制惠及到那部分在教学上乐于奉献,敢于创新的优秀教师身上。

3、关注课堂教学实效,找准提高质量之突破口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阵地。课堂教学生机勃勃,情境交融,师生互动,丰富多彩,蕴含着体现生命价值的课堂文化。但是,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总是不能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应试教育还在根深蒂固地束缚着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样往往会忽视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为了深入推进课改,本学期学校把中心工作聚焦到课堂上,积极开展有效教学实践研讨活动,边听边改,减负增效。一是先把教师从忙碌的抄教案中解脱出来,一心一意备好一节或一堂课,然后在同年级中进行集体探讨、修改、整合,同时课改也减轻了学生的课下作业负担,做到当堂听,课堂练,课上人人动手、动口,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先学后导,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自觉能动性的发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觉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发展。这种模式下的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打破了以往传统的填鸭式的灌输性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起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让学生当学习主人的新模式。小组内互助,小组间“金牌组长”、“最佳组员”、“优秀学习小组”等评选,营造小组间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达到了学生自主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这些都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上那一张张自信、张扬个性的脸庞成了课堂中最让人关注的焦点。

4、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认准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分层指导,组建校本研训网络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教导处、教研组、骨干教师为成员的校本研训领导小组,由学校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又协同开展工作。校长是校本研训的第一责任人,主要是整体规划、构建学习型网络、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从上学期开始,学校就把读书课和写字课纳入校本课程,每周1、3、5的读书课和2、4的写字课,都有专门的辅导老师,而辅导老师在本周内的所教内容都在星期一有所聘任的老师集体进行学习、指导、培训,教导处是校本研训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教研组长是校本研训的中坚力量,是广大教师学习最直接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和示范者。同时校长、教导主任既是参与者,又是教师的管理者。一年来,先后组织各年级学生在操场以年级组集体进行古诗词、经典诗词诵读展示10多次。学生的读书活动重在自我展示,以课堂展示、集体展示促进学生的阅读与积累。我校对学生经典诵读早有布置。低、中年级是古诗词、名言警句;

五、六年级是《三字经》和经典诗文,本学期学校又组建了兴趣活动小组,以年级组举办读书汇报和艺术展演活动,如古今诗词朗诵、编课本剧、快板、评书、相声、小品,诵读美文等多种形式及时反馈各年级的读书效果。学校以低、中、高段布置各学段的读书内容,基础性阅读课增设《成语故事》、《名言警句》《美文》等内容,同时教导处加大检查力度,建立一套学生读书活动评价体系,两周一检查,一月一展示,真正把学生的读书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

气势恢宏、训练有素的晨跑和40分钟的阳光大课间,全校两千多名学生步调一致、井然有序地跑向操场,那整齐的脚步声,洪亮的口号声,使我们体味到一种昂扬向上的力量,感受到一所学校所具有的灵魂。上学期在全市中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上我校表演的古诗词韵律操,真正体现出学校的读书活动和健身运动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阳光体育让师生彰显生命活力,朗朗书声让校园充满生机。

参观了莘县实验小学,看了该校的书法课和走廊中的书法展览,才明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一张张刚劲有力的字体背后凝聚着老师的多少心血与汗水啊!回来以后,学校及时召开了校委会,人家能做的事情,难道我们不能做吗?时隔几日,学校写字课的计划、方案出来了。首先是编写低、中、高段写字教材,根据各学段学生的识字量和要求学生掌握的汉字笔画部首,确定各学段的写字教材。其次是聘请有名气的书法老师作为我校写字和书法的辅导老师。先通过培训本校任课教师的写字姿势和用笔方法,从起笔、顿笔、行笔的组合穿插等每个环节,从而让任课教师上课时很有理论和实践经验地去指导学生写字,最终达到写字课的全辐盖。其次,学校通过写字比赛,激发学生的写字积极性。学校给3--6年级每个年级做了1块展板,两周一展示,优秀学生的作品使其他学生大饱眼福,从而带动全体学生规范地去写字。

我校紧紧围绕教师职业道德、课堂教学能力、人文与专业素养等几大模块,采取“听专家讲座、学科培训、名师带教、校际交流、教学展示”等途径,促进教师专业化快速成长。

、完善教研组(备课组)合作教研机制。

加强各教研组、备课组工作力度,每次组织的各年级、各学科教学活动都要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各学科组紧紧围绕课题开展教研活动,形成集体备课制度、集体评课,集体反思等,开展课堂教学研讨,通过创设新课程的课堂展示与学生的互助活动、教师在合作探讨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最终达到共同提升教学技能,促进课改的顺利实施。

建立校际间的学习交流平台。

通过教师外出教学观摩,借鉴兄弟学校先进的教学经验,较快地改进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上学期的山东乐陵、莘县两所实验小学之行,带回了许多好经验和好方法,现在在我校正在逐步消化、吸收。有的已经付诸于教学工作和学校其他方方面面的工作之中。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校园文化建设和上学、放学时的路队管理,从目前来看,三者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已经成为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课改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职称评定后,我校副高级职称人数比例较大,这部分教师突出表现在工作安于现状,工作积极性低落,再加上年龄偏大,拈轻怕重,工作很被动。职称高,年龄大而在我校的这部分教师严重制约着我校教学改革的大踏步推进。

从现在的大气候来看,学校部分老师的敬业精神还不是很高。搞课改由于触及不到个人的利益,也没有和本人的绩效工资挂钩,所以部分教师担心课改过于劳累,教师备课要付出心血和汗水,各学科团队集体要备出《导学案》、《学案》,又要制作课件,所以老教师闲麻烦,说没有电子备课的基础;年轻教师由于缺少教学经验,又不敢主动出击,不敢主动担当教学挑头人,相对地影响同年级、同学科集体备课的有效、积极、持续开展。

课改中,教师的《导学案》和学生的《学案》需要批量印刷,需要大量的纸质和人力,如果长时间坚持下去,学校这部分开支很大,方便了学生,却亏空了学校,这部分资金来源如何解决,这也是摆在学校面前的实际问题。

借助新课改实验这一平台,学校想尽力培养打造出一批专业型、学科型优秀教师,这是我们最终的愿望。办好一所好学校,除了有一个好的班子团队之外,还必须有一批业务精干,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但从目前评价体制来看,一切评先评优特别注重本人以前的各种荣誉,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评选必须具备以前足够多的证件来做前提条件,这就严重压抑了一部分有能力而没证件的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一部分真正有实际教学能力的老师只能永远是无名英雄,工作实绩得不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认可。建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能不能超常规运行,是一部分有能力、敢于担当课改重任,课改搞得好的教师得到相关部门给予的工作实绩认定证书,为这部分教师的职称评定奠定基础。教师受人教版国家课程的束缚,一部分教师深怕加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增加学生古诗词、经典诵读背诵量,会影响教学任务的按时完成。完不成课本上指定篇目的教学,被视为自己没有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

以上种种现象,我们正想办法去积极面对,既要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又要大力提倡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之美德,既要搞好课改,又要抓好师德师风建设。面对未来,我们将坚守住“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的指导思想,坚守住爱岗敬业的优良传统,寻找不足,迎接挑战,再创育苗小学的辉煌。谢谢大家!

2014.10.22

第四篇:校长论坛

森林规划

生态育人

一一教育局时洪副局长一行到昆山四校视察教学工作

首先,各位领导共同观看了学校纪实性宣传片“像小树一样茁壮成长”,精美的音画传递着四小人温润的教育情感,前卫的教育思想。李学军校长从这部精致宣传片的制作初衷谈至学校的育人思想和办学宗旨,就是要办家门口的好学校,要励精图治引导全体教师有责任担当、有关爱情怀、有团队意识,共同弘扬教育正能量,继续打造富有四小特色的精雅教育文化。李校长还就新学期工作思路、“森林规划”管理理念、开学亮点工作、教师特色培训、课程建设升华、亲子团队深化、教育内涵发展进行了细致的汇报。教学校长梁友敏就新学期教学工作思想、“森林化”教学模式发展、京剧校本课程升级、主题校本课程细化、温馨教师培训做了全面汇报,时局长对其中的“备课是上好课的土壤,上课是孩子成长的养料,作业是学生成长的温度,评价是普照学生的阳光”给予充分认同。

李丹阳科长对学校的教学思路创新,课程建设深化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鼓励,建议学校常规管理要继续保持精细化,特色课程要继续探索精致化,教学成果要继续赢得精良化。时局长对学校前瞻的教育思想、科学的管理理念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学校的特色课程建设、师资培训、书香校园打造、内涵发展给予了细致指导,特别是对学校的“森林规划”给予深度引领,希望学校做强精雅教育,规划好“森林”发展,建设好生态系统,提高品质、深化内涵、提升品位、强化特色、借势而行、优化发展。

局领导的高度认可、深度指导给四小人带来巨大的鼓舞和动力,在新学期的早春之际,学校将栽木成林、植林成森,灌溉一方沃土,培育小树茁壮成长。岐一

“什么才是好的教育?”这个关乎亿万家庭的教育追问,这个关乎教育方向的时代之问。时刻在警醒和鞭策每一个教育人。教育,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其本质都既不是单纯的智育,也不是单纯的德育,而是完整的育人。真正的教育就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并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基。勇于探索、敢于担当的岐一人,历经学习、实践、思考、研究的摸爬滚打,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博雅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并执着前行。

一、以“博雅教育”铸魂,在坚守规范中定位方向。

岐山一校是一所有着近80年辉煌建校史的市区名校,“博雅、健康、敏思、向上”的校风源于几代教育领航人的实践,诞生于新一代践行者的提炼。精炼的语言、深远的寓意,融汇了教育的理念与时代的召唤。优质的教育资源、丰厚的文化底蕴需要传承,更需要传播和发扬。2013年至2014年,在皇姑区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中,岐山一校肩负着区委、区政府的重托,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先后合并了岐山三校、黄河小学两所学校,建立了岐山一校教育集团。作为岐山一校的领航员,我告诫每一位班子成员,要勇当践行“博雅教育”的排头兵,坚持以“让世界走进校园,让学生走向世界”的办学理念为引领,秉承“惟善、惟美、求真、求新”校训,弘扬“博雅、健康、敏思、向上”的校风,丰厚以“博荣一心、雅量高远”为精神内涵博雅文化,建构“博雅文化为学校发展塑魂、博雅文化为教师成长助推、博雅文化为学生发展奠基”为目的的三位一体的“博雅”文化体系。从理念文化、管理文化、教师文化、课程文化、环境文化等方面全面建设“博雅”教育。确立在博学中增智、在博艺中修能、在博爱中立德为育人目标,坚持以建设优雅校园、塑造儒雅教师、培育博雅少年为今后工作方向。从物态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丰富办学理念,用学校精神的传承和创新破解难题。

二、以DI课堂拓路,在固根守本中推进改革。

学校文化源于办学实践的积淀,其核心价值、核心理念必定贯穿于学校一切教育实践当中,为了促进博雅理念在常态课堂当中的落实,我们把着眼点放在对生命成长的全程关注上,把着力点放在对课堂教学的科学建设上,全力打造博雅课堂。我们历经求变课堂——发展课堂——生命课堂——DI课堂的演变进程。

求变课堂:即课改初期,新课标刚走进校园,“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还是一句口号,我们便积极倡导老师必须走进课改,必须寻求改变。要做到三变,一是变地位,教师必须走下讲台,和学生平等对话,和学生真诚交流;二是变方式,根除满堂问,严禁一言堂,要有活动载体,在活动中认知;三是变评价,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但要师评还要生评加自评。这期间,学校主要采取线性跟踪,点式指导,即每位教学领导包干教师,硬性寻变,用数据跟老师说话,用变点评价课堂。

发展课堂:求变更多的关注外在,内在变化才能催生课堂的发展。当“变”已成为常态时,我们对课堂教学又提出了新的定位。在课堂上至少要有三有,即:教师要有教学思想;学生要有能力运动;课堂要有阶梯性。通过强抓日常学习与研究,坚持团队实践与探索,定期开展学校集中交流与碰撞,老师在进步,学生在提升,课堂在向深层递进。生命课堂:求变与发展最终的落脚点是学生的生命成长上。当我们有此认识后,便把课堂教学定位为生命培育。如何让每一个生命饱满、茁壮地成长,必须先肥沃培育生命的土壤。课堂应呈板块移植态势。首先要创设“有活力的情境”进入课堂;其次要设计“有空间的活动”让学生多种角度深入,多种方式交流;最后要解决“有自主的问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驾驭者,第一话语人。这一阶段的探索与经历,让老师学会了高屋建瓴,让学生成了课堂上充满灵动的主人。

DI课堂:当教育走进生命的深处,如何让生命自主释放潜能,走向发展的更高处,便成了我们改革课堂教学新的思考。DI,这个国际教育项目的出现,给了我们灵感与启示,它的核心理念是培养两种思维、三种能力。即创意型思维,判断型思维,创造力,创意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它是一个项目,更是一个教育过程,它适用于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群。科学移植DI理念,有效嫁接课堂教学,便成为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第四阶段的选择,经过反复学习演练、对照研究、实验尝试、推敲论证,构建了它的整体框架:学习主体以小组为单位,课堂结构以板块为主,学习目标以让学生合作创意行动为宗旨。即:课前瞭望——课上热身——课中风暴——课后链接。

从引入“DI”课堂的理念伊始,我校就把DI课堂的建设与发展定位为“一把手工程”,为课改中的一切需求提供充足保障。每天教学领导全程跟踪课堂,保证诊断到位,调整及时;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交流经验,探讨困惑;每月开展课堂教学研讨与观摩活动,提升模式定位,塑造“DI”名师;学期末要召开DI课堂思想报告会,提供交流平台,架大运行空间。

现在,我们已惊喜地看到,学生的生命活起来,一个问题不同的声音在起伏,一个活动合作的默契在生成,一个项目不同的身影在搜集;学生的创作富起来,壁廊上有五彩缤纷的创意在呈现,课堂上有个性凸起的思考在交流,校园外有形形色色的发现在储备。

三、以文化建设助力,创学校文化育人之境 1.让校园充满文化气息

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人文滋养的重要渠道,从博雅课程的构建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从举办各种沙龙活动到校园建筑的命名,我们努力构筑校园育人的带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场。让师生都有这样一种感受,生活不在别处,生活就在此地,就在这菁菁校园。岐山一校要以优美的环境,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熏陶,渐染,让师生的心凝聚起来,带动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带动整个国家,一直呈现向上、向前的状态。2.形成学校独有的气质

“躬耕志远、学高德正”是岐一人所具有的气质,我们要求岐一人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在追寻梦想的路上即使遭遇困境、磨难,也能淡然处之,微笑面对,在一切以“有用”、“无用”为衡量标准的年代,在这个功利至上的时代,我们要始终坚持素质教育,不唯分数,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自有一份沉着与镇定,有一种大气与从容,这不比许多事情重要得多么?这就是文化,这就是沉默中的教育力量。3.要将人文融入严谨的治学态度

人文素养也包括严密的科学推理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在这些科学推理和治学精神背后又负载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内涵。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先生说过:“数学能够讲真和美,不求真我们没有办法立德,不求美我们没有办法做到温柔敦厚。”我想这么多年来岐一能不断的超越自己就是因为我们将这些人文精神融入了精密的计算和严密的推理中,而这些东西决定着学生和老师达到的高度。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人文环境最终决定了学生的精神境界,教育所能做的就是让学生潜能最大的发挥,让每一个孩子都像花一样绽放。

四、以管理为突破口,求索集团化办学发展之路。

为了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从而实现义务教育全面均衡化发展,近两年间,岐山一校先后合并了岐山三校、黄河小学两所学校,组建成为一所皇姑区内校区覆盖面最广、分校部最多、办学规模最大的集团化学校。目前岐山一校教育集团共有博雅、惟美、乐真、焕新四个校区,教师总数近300人,学生总数4300多人,四个校区占地面积共43000多平方米,共有6座教学楼,1个在建幼儿园,两座体育馆,各学科专用教室40多间,102个教学班。历史的积淀、文化的传承、品牌的效应已成为岐山一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岐山一校教育集团的建立,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引领作用继续扩大,助推了义务教育高水平优质均衡发展的进程,但与此同时也给岐一人提出了新的课题。两年间,从一所独立小学发展壮大为一校四部的集团化学校,岐山一校共并入的教师多达130多人,占教师总数的45%,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各种矛盾和难题也接踵而至:各校区的办学条件、资源配备、教师教学能力的不均衡,以及四个校区多点分布,使学校的管理难度大幅度提升。

新的考验带来新的挑战与思考:“靠什么把合并前各具特色的办学理念从相斥引向相吸直至融合?靠什么调动原校教师积极性、凝聚新成员?靠什么重新配置有限的教育资源?靠什么给不断增多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家长、同仁、社会纷纷传递出担心和质疑——岐山一校这杯高质量、高浓度的醇香佳酿到底会不会被不断地稀释? 作为一校之长,我带领班子成员几经求索,决定从管理模式入手破解集团化办学的难题,因为管理是学校的基石,有一流的管理才有一流的质量。

2013年到2014年岐山一校进行了两次队伍合并,学校的管理层队伍壮大到37名。其中校级干部13名,中层干部24名。这支队伍相当于集团运行的发动机,其效能的发挥对学校运转至关重要。成长背景的差异,原有职务的重叠,管理理念的不同,校部多点分布的现状,对班子队伍的分工、布局提出了考验。

2013年岐山一校兼并了相对薄弱的岐山三校组建成了岐山一校教育集团,经过一年的运转,数次大型活动的考验,我欣然地发现,管理团队分工越明确、团队关系越和谐,团队效能就越大。所以在这次合并之中,本着尊重人、相信人、发展人的态度,新并入学校的中层干部全部留用,根据个人所长进行合理分工,边任用、边培养,平稳融入,顺利磨合。

岐山一校教育集团组建后,共有四个校区,由我全面负责四校区工作,统筹协调。各个校区配备完整的管理团队,实行学校办公室统一协调下的执行校长负责制,让执行校长在各个校区担当起牵头人的角色。执行校长不仅作为各个校区整体工作的总负责人,还将分管整个学校的某方面工作。这种条、块结合的责任分工增强了决策的专业性和管理渠道的畅通性。38人的庞大管理团队被分解为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多个和谐、高效的小团队。管理分工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每个人都是发动机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零件,各部分零件在润滑油的配合下会源源不断的输出强大的动力,润滑油就是以学校办公室为媒介的高效沟通平台。这样就能保证我们的管理无漏洞,校长的角色也由过去对一个校部的事无巨细转变为多校部掌控的全面统筹,从而确定了“管理重心下移、领导工作下沉”的“低重心管理”思路,这样的思路为破解多校区集团化办学管理的难题奠定了基础。

五、以博雅课程奠基,在落实规定中突显校本。

有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做根基,有了精细化的教育管理制度为保障,有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依靠,我们就有了全面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进程的勇气与力量。

课程是学校的基础,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学校的核心价值理念需要课程做载体,学生发展需要课程做支撑。我们学校就借助80周年校庆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月”,为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全面推进奠定了基础。

国家课程的标准,面对着地域、师资素养、学生潜能、等差异,国家课程校本化便成了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说学校把国家课程作为课程建构的根,那么岐山一校的一系列活动课程就是课程建构的茎,活动课程让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相互依存,并行发展,更大力推动和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进程。“读书活动月”推动了语文课程校本化;“酷酷英语”推进了英语课程校本化;“惟美红毯秀”推进了艺术课程校本化;“军训周”推进了体育课程校本化;“科技活动月”推进了科学及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化,活动是课程的补充与实践,更是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助燃剂。

国家课程校本化是学校和教师通过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从而形成适合学生需求课程的过程。校本课程就是岐一课程建构体系中的叶。针对我校学生较强的英语基础,我们在英语课程的基础上填充了“布谷鸟英语”校本课程;为了尊重学生的阅读习惯,我们以语文课程为蓝本开发了儿童悦读校本课程;针对学生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发展的需要,我们在综合实践课程的基础上开发了乐高校本课程;为了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我们在多学科的融合的背景下开发了学习力的校本课程;为了完善博雅文化的“育人目标”,我们在语文课程的基础上开发了“博文约礼”的国学校本课程。岐山一校的博雅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博学中增智,在博闻中多识,在博艺中修能。

在过去的几年中,岐山一校从一校一部发展到今天的一校四部,几个校区从最初的“形式”合并逐步走向“内涵”合并,从而初步实现了以优质的资源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享受岐一品牌教育的目标。集团化办学发展的顶层设计、校园文化的建设、“DI课堂”的建构、博雅课程的推进、学科课外活动的延伸、各类专用教室的开辟、80年校庆系列活动的策划与实施、学校宣传平台的启动,这些动人的镜头让沈阳教育人的视线再次聚焦皇姑,聚焦岐一。

前行一路景,风雨绘彩虹。岐山一校作为一所拥有办学梦想的学校,相信必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让每一位家长都能收获自己的希望,让每一名教师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在建设学生喜欢、家长满意、教师幸福、社会认可的品牌化特色学校的道路上,岐一教育人定会不懈求索,将学校打造成为素质教育的沃土、人才辈出的摇篮、教育创新的阵地。

沈阳市第十中学

刘风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年—2020年)指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国家未来。当今世界,知识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有一流的国家。学校是国家实现教育目标的最重要的载体,要有一流的学校,才有可能实现一流的教育,培养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我理想中的学校,是具有“六度”的学校,这六度就是:校园气度、文化厚度、教师深度、科研高度、学生风度、教育温度。

一、在环境建设上用心思,打造有气度的校园。

校园的环境分两种,一种是物理环境,一种是文化环境。所谓有气度的校园,就是具有支持性的物理环境和高雅且富有内涵的文化环境。

在物理环境的建设上,最基础的是各种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各种活动场所要齐全,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其次,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特点,以安全健康为保障。学校的园林布局、墙面文化要与学校的核心文化价值一致,在舒适、美观、大方的基础上还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使学生身处其中,既感到安全、愉悦、放松,又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教育并有所收益和感悟。

在文化环境设计上,首先要考虑的是温馨、和谐的气氛,以此孕育高雅的、内涵深刻的学校文化环境。这种文化环境是学校核心价值观在师生行动上的具体体现,它是学校的组织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管理文化和科研文化所生发出来的一种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干部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融洽的。它会促人思考、让人深刻、催人进步、使人和谐。

物理环境与文化环境是相辅相成、互为印证和相互促进的。文化环境决定了物理环境的层次,而物理环境是文化的一种表现、一种延伸。

二、在价值建设上求突破,培育有厚度的文化。

学校的文化,代表了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没有文化的学校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学校就是与科学知识打交道的地方,学校应该是人文荟萃之地,既应该有书香,更应该是文化生发之地。学校的文化不仅表现在学校的价值标识方面、表现在学校的环境建设上,更应该体现在师生的行动中。培育学校的文化,要注重对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要在弘扬过去办学中形成的核心文化的基础上,注重对学校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学校文化也要与时俱进。要对学校文化的各种内涵进行更新,要使学校的文化始终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发展学校的文化,要回归教育的原点,要用“本真”的态度去探索和提炼。要使学校的文化成为所有学生和教师的共识,使他们都能自觉自愿地去实践、发展、充实学校的文化,让学校的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不断发展不断深刻,滋养一代又一代的教师和学生,使学校始终处于一种思维的活跃状态、行动的奋发状态和文化的积淀状态,让学校的文化永远成为大家进步的精神动力。追求文化的厚度,也不能放弃文化的宽度,要兼收并蓄、厚积薄发,使学校的文化具有多元性与分布性,鼓励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使学校的文化始终是生动的、有力的,使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会找到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学校文化的厚度、发展学校文化的宽度,使其不断成长,成为教师学生的精神家园和价值追求。

三、在师资培养上务实效,成就有深度的教师。

有深度的教师,就是在教育教学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某一学科有突出的成就、在某一领域有自己的专长,乐于进行学术研究与方法研究,学养深厚、业务精湛的教师。要成就有深度的教师,必须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动力和条件。其一,共同的追求和发展目标、学校远景是成就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自我价值的原始动力。因此,要想成就有深度的教师,就要使教师参与到学校的远景规划、参与到教师的发展规划的制定中来,吸收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共同讨论制定出学校的规划、目标。只有被教师认同和接受规划,他们才会愿意为之付出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因为发展的成果不仅是学校的,而且也是所有教师的。其二,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和发展的机会。要努力营造学习的氛围,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并经常进行读书交流。要引导教师去做那些辛苦的研究与求索,做学者型、专家型教师。其三,要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舒适的工作环境,使教师在心情愉悦的的情况下工作。学校要弘扬“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的以教书育人为天职的职业情怀和“诗意栖居”的以追求心灵高洁的精神家园。学校要鼓励和表彰那些为学校作出贡献的人,使学术研究与培养成功的学生成为教师的风气与习惯。要树立那些在学术上、教学上有成果的教师,为他们提供特殊的待遇与奖励,使每一个教师都愿意去成为某一学科的骨干、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成为一个区域内的名师,从而带动全体教师都去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培养更多成功的学生。

四、在学生管理上动脑筋,培养有风度的学生。

古人说君子如玉,又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有风度的学生,就是彬彬有礼、温润如玉;就是意志坚定、坚忍不拔;就是尊重长辈、爱护幼小。就是知道做人的底线,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就是有能力,能够发现美、欣赏美,进而创造美;就是有思想,能够反思自己的行为,不断纠正自己的言行,渐趋于美、渐趋于善。就是有知识,懂得那些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并用来创造美好的生活。就是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和实践能力。要培养这样的学生,首先我们就要有有风度的教师,用教师的言行举止、言传身教,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其次就是要创造多元的育人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活动,加强价值观教育。陶西平在《当代世界教育教学改革六大动向》一文中说:“世界教育出现的新导向是,从以能力为导向朝着价值观导向转变。价值观导向,归根结底是教育学生如何对待自己、对待他人以及对待社会、国家和世界”。对于学校来说,价值观教育就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进行。要通过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活动,如征文、论坛、辩论、观看电影、社会实践、科研发明、志愿者活动等,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和体会,全面理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的深刻含义,成为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坚韧的意志品质、积极的生活态度、高尚的爱国情怀、卓越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公民。第三就是要建设优雅的有浓厚文化气息的校园,使学生身处其中,不知不觉就多一些文气、多一些雅气、更多一些勇气。第四要加强对学生的人生规划教育,通过讲座、报告、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使学生明确人生的目标、奋斗的方向,要将伟大的中国梦与个人的人生梦结合起来,既要有仰望星空的高远追求,又要有脚踏实地的务实。

五、在教育研究上下功夫,开展有高度的科研。

支撑学校长期持续发展的不仅是学校有好的文化,更要有高水平的科研和习惯进行研究的教师。

科研是支持一个学校始终能够把握最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最新的教育方法的有效途径。所以学校要鼓励教师开展有高度的科研,要培养教师进行思考和研究的习惯。一是成立教师发展中心,要把学校的日常教学研究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二是鼓励进行教学反思,通过反思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研究,要通过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三是创办教师的学术性的刊物,鼓励教师撰写文章,将自己的思考成果与大家分享与交流。四是要每年设立学校的研究课题,把学校的问题课题化,进而把课题研究的结果项目化,通过研究解决问题,为学校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方法。五是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师学术交流活动,诸如教师论坛、名师讲堂、教师沙龙、读书会,将教师的集体备课、教研组活动进行有机整合,要将教师的学术研究与学校的整体教学设计进行整合,不人为割裂年组、学科的界限。六是通过读书交流、学术交流等方式,使研究的风气、争论的风气、互相融合借鉴的风气、实证的风气,成为教师科研文化的主流。

综上,我们要通过做有高度的科研,使我们的教师成为专家、成为学者,使我们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在行业内成为领先者。最终使有高度的、有效率的科研成为支持我们学校持续不断发展的思想之水、创新之水和源头活水,使我们的教育成为有生命的持续生长的教育。

六、在教育理念上深挖掘,提供有温度的教育。

什么是教育的温度?就是生命、是爱与关怀。是去机器化、工具化的正视生命、敬畏生命的自然的教育。是去除一切冷漠、蔑视、粗暴的更贴近人的本性的本真教育。回归教育的本真,就是要回归教育的本源。什么是教育的本源呢,就是爱,就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尊重与向往,就是平视的教育、平等的教育。有温度的教育,温暖的不仅是学生的心灵,也温暖教师的心灵。有温度的教育就是管理者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有温度的态度去相处,共同参与营造这种温暖的气氛。在有温度的教育中,教师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学生,细心关注学生的成长,正确对待学生的问题,以“儿童所有问题的最大原因是发展,解决儿童所有问题的最大动力是成长”的态度对待学生的错误,用真心真情滋润学生的心田。在有温度的教育中,生命之枝叶尽情舒展、生命之花朵尽情绽放。有温度的教育,是对细节的关注、是对安全的倾心、是对健康的呵护,是对成长的无限信任。有温度的教育,赋予人交往的活力、互相关爱的动力,它把仁爱与信任融入我们的生活,它使学生在充满信任与关爱的环境中成长,并交给学生人生最大的力量,它使学生能够在未来无论面对什么挫折与困难,都有战胜一切的勇气与一往无前的力量。

学校是浊世中最宁静的港湾,是潮流中巍峨不动的青山,是培育稚嫩心灵的一块净土,也是诞生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希望的摇篮。创建一流学校、实现一流教育,是每个学校管理者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描绘学校未来发展的蓝图,以“六度”为坐标系,坚定起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为学校注入生命的活力,为学生的身心成长、终身发展提供阳光、优质的教育。

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 彭彬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任二十一中学副书记的一年半时间里,在经历了角色转变的同时,我也经历了从新任职的忐忑到渐渐体味做书记快乐的嬗变。如果说感是一个瞬间,那悟就是一个过程,下面就与大家分享我做书记的感与悟:

一、做书记之感

(一)感受:踏入二十一中学的大门,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座待拆的旧楼,是裂缝很多的塑胶操场,是没有实验室、图书馆,更别提体育馆的校园„„教学设备的陈旧,办公条件的艰苦,让我的心里落差很大。

(二)感动:走入二十一中学教师的群体,每一天我都在感动中生活:寒假召集班级的学生到校检查作业;下班后自拎水果去家访;腰脱了还坚持上课、站着听课;用急救车送走的她第二天又奇迹般出现在课堂上;即将退休的后勤主任亲自钻下水井疏通;每次党员劳动,总会多出那么多积极分子„„他们对工作的负责,对学校的热爱,令我钦佩。

(三)感触:来到二十一中学,我看到了什么是艰苦,知道了什么叫敬业。看到了教育大发展的今天学校所遇到的困难,更看到了质朴的二十一中人所特有的精神!作为书记,我该怎样延续这种精神,怎样凝聚更多力量,怎样去直面困难,让二十一中在奋斗中崛起?!

二、做书记之悟

(一)悟理——书记应该做什么?

我认为,书记要做知方向的“明白人”、身清正的“老实人”、聚合力的“带头人”、促发展的“领路人”、明情况的“有心人”、爱师生的“贴心人”。为此,作为书记,我不断增强人格、智慧、情感——三种魅力;不断培养正气、大气、灵气、才气——四种气质。在工作中,我不仅努力学会给校长伴舞,还会共舞,尽心谱出和谐激昂的乐章,与教师跳出华美的舞步。

(二)悟道——书记应该怎么做? 1.用心付出:书记要学会润物细无声地与他人进行心灵的沟通,会熬制一道道美味的“心灵鸡汤”。

真诚相待——在与校长的配合中,我们要与校长共事、共心、共创,做到到位不越位、缺位会补位;要与校长挫折共担、困难同受;要让校长知道:作为书记,我们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把学校办得更好。

悉心关怀——在与教师相处时,我们要细心观察、热心扶助。谁的父亲生病?谁的老公出差?谁的孩子升学„„我们要留心他们的一举一动,记下他们的大事小情,适时谈心、及时问候、尽心帮助,分享她们的喜乐,分担他们的烦忧。

2.用情引领:书记要用“平凡中的热情、平静中的追求、平常中的责任”去引领教师潜心教书、精心育人。

参与和示范——书记的工作不仅是每天谈谈话、唠唠嗑,更不是读读文件、提提要求,更多的是参与和示范。当你每天6:40站在校门前热情地向师生问好,当你坐在班级里静静地听每节课,当你认真去翻阅每本学生作业,当你间操和他们一起跑步„„我想此时你的一言一行胜过千言万语。

陪伴与鼓励——书记的工作不是高高在上、指手画脚,应让老师知道“我和你们在一起”。在老师上公开课前,你去听、去评、去鼓励他“加油”;在教师遇到工作瓶颈郁闷时,你去宽慰、去告诉他“你行”;在教师备战排球比赛时,你去翻分、去捡球、去高喊“好球”„„我相信此时静静的陪伴和适时的鼓励定能挖掘出他们无限的潜能,激发出他们高昂的热情,凝聚起无穷的力量。

3.用智培育:书记要善于思考,体悟工作中的门道,要研究如何才能选准党建工作的着眼点、用准着力点、对准落脚点,不断提升水平。

深思考——做书记工作需要我们用心去思考,围绕“实”字去谋划,要抓住前瞻性、典型性、关键性的问题去统筹安排,精心设计,做到即完成上级任务又接学校地气。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采用了“五位一体”的学习方法,即完成了学习任务又激发了教师的干劲。

宽视野——书记的工作要跟上时代的节拍,要聚焦时代的任务,努力做到常抓常新。如:在学校原有爱心帮扶工作的基础上,开展“有爱的教育”活动,将活动系列化、深入化,使其更有内涵和特色;掌握“微时代”的主动权,擅于使用微信、制作微视频、上好微党课,去宣传正能量;将党建工作与工会和团委工作有机融合,设计新颖活动、开展趣味比赛,为教师每月做一次心灵SPA,让分解动作变成连贯动作,打出一套聚能量的漂亮组合拳„„。

重品质—— 布置每项工作,我们要有标准、有检查、有总结。就拿填写《党员手册》来说,该读的书一定要读,该写的心得一定要写,每位党员的手册,我页页看、字字读、项项记,在党员大会上公开点评,这样才能让党员把组织要求记心上,把组织任务当回事。开展每项活动,我们要有设计、有轨迹、有反思。活动前要高站位,活动中要重品质,活动后要勤反思,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品味,才能培养干部的精品意识,才能唤起党员的参与热情。

(三)悟悦——做书记收获了什么?

用身边的感动激励自己,用身边的温暖催促自己,我渐渐体会书记的工作不仅很有意义而且还很快乐和幸福。我发现当你用欣赏的眼光去寻找他人的优点,用包容的态度去放大别人的长处,用感恩的心态去完成自己的工作时,你身边的每个人都会快速成长,你在收获成功的同时,也尽收温暖和幸福,更找到了自己前行的力量。

心随梦想,面带微笑,迎接希望的曙光。作为书记的我用自信与坚实去温润每位师生,和他们一路去迎接时代赋予我们的挑战,和着皇姑教育高位发展的节拍,奏出二十一中学最美妙的乐章。

沈阳市光明中学 谭学颖

学校是无数个家庭寄托希望的地方,家长们欣喜地把孩子送到学校,希望通过初中阶段的学校教育,孩子们健康地成长,学有所为,升入高一级中学继续学习,这是所有家长们的期待。我们的学校教育能否给家长一个满意的答复?给社会交一份有意义的答卷?这是我常常思考的问题,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使我体会到:只有教育工作者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有价值的”信念,教育才能真正为孩子们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服务,为孩子们幸福的人生奠基。

一、每一个孩子的存在都是有价值的

1、观点产生的背景

源于做班主任时一些特殊的教育经历。源于对教育现状的思考。源于做校长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2、思考中观点的明晰与确立

“相信每一个孩子的存在都是有价值的”是我的教育追求。“相信”蕴含着对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敬重与尊重,彼此传递着自信。“每一个人的存在”强调的是客观事实,时时刻刻提示我们教师服务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们的教育一定是面向全体学生,追求每一个个体在某一方面的成功,追求教育的平等公正。“都有价值”强调的是学校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及管理的实践让我有了更深的体会:“每一个孩子都是有价值的”。

二、孩子的价值及其实现

1、孩子的价值

十三四岁的小孩,天性未泯。在他们的心里,似乎价值十分简单:价值就是兴趣得到满足,爱好能够实现,言行得到他人(尤其是家长、老师与同学)的认可。

然而,在现实的功利社会中,他们也越来越感困惑:人生的价值(当然他们对价值并没有真正的理性思考)就在于考试能取得好的分数,升学能进一所重点高中(或重点大学)。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在社会与家庭的反复强化之下,他们慢慢地把社会与家庭的价值追求当着自己价值追求。

当然,也有少部分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不能满足社会与家庭,甚至学校给他们设定的价值,于是他们逐步地被社会、学校与家庭边缘化。

2、孩子价值的实现

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其本质就是将个体的价值融入社会主流价值之中。这是一双向互动的过程,在学校尤其是如此。孩子天真无邪,他们的追求有时要比成人的追求更纯正,当然,他们的一些不合理的追求也需要学校加以矫正。

3、孩子价值的实现与学校教育价值观的转变

实现孩子的价值很重要的是学校也要转变自己的价值追求。孩子们从幼儿园的大班开始读书,到高中毕业,每个孩子都要读书十一二年,这其中,我们家长和老师们一直关注的是孩子们的学业成绩高低,至于孩子成长中的需求,多数人关注不够,孩子们从小就跟分数竞争,跟他人竞争,无数次竞争所带来的焦虑、压力、挫败,使得孩子们失去童年、少年、青年时期应有的快乐、幸福,更可怕的是他们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对未来的憧憬与追求。

众所周知,芬兰的基础教育世界领先,最根本的原因之一,教育尊重孩子们成长的需求,教育的环境是公平的,在芬兰的教育中,学校与学校,不去做无所谓的“竞赛”、“排名”,学生与学生、老师与老师,更不会做原本起点就不公平的较劲;所有的评估与考试,都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从哪里去自我改进,提供日后成长的基础与学习能力进步的空间,从不鼓励、不强调孩子从小就与人争,而去启发、协助每个孩子找到生命的价值,同时建立可以一生追寻的正面学习心态。芬兰轻松自由的教育环境,孩子们主动、自觉地意识就更强了,孩子们的潜能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的行为慢慢转变,学校取消了各类考试的排名,教师的关注点由关注成绩转到关注孩子们成长的需求,课堂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孩子们的自信心增强了,主动展示的学生多起来,教育的环境静悄悄地改变。

4、孩子价值实现途径的探索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多把衡量的尺子,每个人都能成功。当拨开了眼前追求成绩的阴翳之后,我们的眼光更纯净了,这才赫然发现,每个孩子都是非常可爱的、有价值的。多把量人的尺子,孩子们会更快乐。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逐步摸索出一些帮助孩子实现他们价值的途径:(1)、关注心灵,引领思想的成长

初中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如能正确引导,会让孩子受益终生。我们教师要学会寻找恰当的教育载体适时的对学生进行思想的引领。如:校报《虹韵》、班刊《心桥》、《萌芽》,多样化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2)、培养孩子优良的习惯和品行

培养孩子优良的习惯和品行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学校开展了“中学生十大行为习惯培养”的行动研究,“十大行为习惯”即“强身健体、明礼诚信、孝亲感恩、谦恭温和、言行一致、团结合作、阅读静思、勤勉节俭、劳动创造、乐观豁达”。这十大行为习惯的设计、商议到确定,从师生中来,再到师生中去,本身就是一次有效的教育过程。

(3)、信任和尊重孩子的愿望

信任是我们教育的核心价值。信任会让孩子更加自觉地对自己进行管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努力做好,这个过程他们就会不自觉地养成自我学习的意愿和动力。

信任与尊重,让孩子们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我们教师始终坚持信任、尊重、民主、赏识的教育方式,让每个孩子都心灵纯净、思想自由、阳光快乐、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每当教师对某个问题束手无策时,就会放下来走到孩子们中去,向他们寻求援助。每一次从他们的谈话中教师都会找到解决问题的灵感,每一次从孩子们身上学到都比我们给予的或期望的要多。

三、学校的发展与孩子价值的实现

1、学校精神的孕育

学校是人与人的心灵最微妙地接触的地方,是孩子们接受文化滋养最基础最丰富的地方,学校文化滋养一代代人的成长。学校精神——“永远比别人多做好一点点”,看起来朴实直白,似乎缺少内涵,其实不然,做到并非易事。比别人做好一点点易,多做好一点点难一些,永远多做好一点点更难。学校精神蕴含“脚踏实地,永恒超越”之意。校园多彩多姿的文化建设,搭建孩子自由成长的平台。

2、和谐团队的力量

学校一向以和谐大家庭著称,这里因团队优秀,师生和睦,育人高质被社会和家长信赖。孩子们在学校学习生活得到所有教职员工的爱护和关心,“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有价值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不仅仅成为教师的共识,而且成为教师教育行为的一个重要准则。学校各个部门创新地开展了“六多”活动,即多侧面了解,多方位沟通,多层次教学,多渠道发展,多平台展示,多角度欣赏,评价评比的方式均以团队为单位计算,或以班级,或以年组,或以孩子们自己组合的团队,活动的过程中人人参与,人人奉献,增进了相互理解、支持、友谊,收获了人生最为宝贵的东西。

3、建设有生命力的课堂

抓好“四个”落实:即抓课前信息的准备,借助网络进行开放性学习。抓课中师生互动,有效对话交流,开展主动性学习。抓课中适度的分层训练,开展有效性学习。抓课下有选择积累反思,继续进行深层性学习。

抓牢“四个”完善:即完善校本培训,提升教师育人教书本事。完善团队教研、名师引领的教研方式的时效性。团队的教研从问题研究入手,让教师关注身边的教育细节,问题就是课题。引导教师寻找和发现问题,通过研讨等形式对问题的性质和成因进行分析,教师们通过自我反思,与同事交流,吸纳他人的意见,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研究过程中,教师有了一种潜移默化的教科研意识和内驱力,提高了教师教科研能力。同时,由于研究过程牢牢植根于课堂,切切实实地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使课题研究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又融为一体,使课题研究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使课题成果能真正推动课堂教学实践。

完善培养教师成为研究型优秀教师的个案机制。要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必须首先培养一批具有研究意识,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探索,善于实践的研究型教师,这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坚强基石。学校建立培养教师成为研究型优秀教师的个案机制,制定具体培养目标,采用“导师制”的培养方式,聘请著名的大学教授、学者或有教研能力的专家委托培养,选拔有教研潜力,乐于奉献的教师为培养对象,有针对性地培养,发挥教研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

完善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方式。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带来了师生精神状态的改变,学校拓宽评价的渠道,宽泛评价的标准,让师生在评价中感受进步的喜悦。建设有生命力的课堂,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了学校可持续发展。

4、建设多元的课程

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学校从课程设置上做了一点尝试,设立基础类、探究类、拓展类、艺体类、生活技能类五大类课程共18门。如:探究类数学魔方课、物理趣味实验;艺体类东方剪纸、书法、健美操;生活技能类食物焙烤、插花艺术等等。

通过这些校本课程的研发与实施,孩子们对学校更具归属感,孩子们因热爱某一门技艺,激发学习激情,点燃学习兴趣,对知识的学习更主动自觉了,进而学生多种能力得以自觉提升,为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文化的滋养、理念的更新、课程的变化、社团的建立都为孩子们健康成长提供了有效地服务,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价值是教师的情怀和不可推卸的一种责任,我们会更加努力地探索、执着地实践,为孩子们幸福的人生打好身体的基础、人格的基础、知识的基础、能力的基础。

第五篇:校长论坛

新密市教育体育局 关于举办中小学校长论坛的通知

各乡镇、办事处中心校,局属各学校:

为提高我市中小学校长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经局研究,决定于10月份在全市举办新密市中小学校长论坛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提高中小学校长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为目标,在校长岗位培训、提高培训及外出挂职锻炼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举办“中小学校长论坛”活动,为全市中小学校长搭建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平台,促使校长在管理中不断地学习反思,积累经验,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思路,逐步由经验型、教师型向学习型、专家型转变,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努力造就一支素养高、业务精、懂管理的校长队伍。

二、论坛主题 校长的专业化发展 论题:

1、学校内涵发展思路与实践

2、抓好学科教学 推动课堂教学文化建设

三、论坛对象

各乡镇办事处中心校校长、市直学校校长,乡镇办事处所属初中和完全小学校长。

四、论坛地点和时间:另行通知。

五、论坛安排与要求

论坛形式为报告发言,分两部分组成:先由参坛校长围绕主题作大会发言,其二是邀请专家作专题报告。

1、各乡镇、办事处中心校自定一到两名管理经验丰富、成绩突出或教育教学方面有独到见解的校长参加,市直学校校长参加。

材料要求:要紧紧围绕论坛主题,选好主讲专题,认真调研,理性思考,撰写论文,字数在4500字至6000字之间。论文要观点鲜明、内容具体、切合实际、角度新颖、案例鲜活、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内容不宜面面俱到,就某一个方面谈深、谈透即可。

2、在基层推荐的基础上,教体局组成专家组对所有上报的材料进行评议,确定校长若干名作大会发言,优秀材料整理成册供大会学习交流。

3、校长发言要言辞清晰,语句流畅,演讲形式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也可进行脱稿陈述。每位校长发言时间为30分钟(约6000字)。

六、其它相关要求

1、提高认识,明确意义。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本次论坛活动,要将此次活动作为对校长管理水平的检测和对本校教育理念、教育管理的一次考核检验。各参与校长按照要求,围绕论题自拟题目,撰写材料,严禁抄袭。

2、加强学习,注重研究。这次论坛,要紧密联系实际,思考、探讨学校管理实践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发表观点见解,总结经验成果,进行案例分析,切忌内容空洞、泛泛而谈。

3、教体局将逐步尝试建立全市中小学校长论坛长效机制,旨在督促校长重视学习、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积累经验,加快成长步伐。

请各单位务必于2010年9月25日前,将推荐参加的校长论坛材料纸质稿(一式三份)和电子稿报教体局师资培训科。电子稿以word的形式发至shixunke2008@163.com。联系电话:69829618

二O一O年八月二十三日

下载校长论坛感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校长论坛感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长论坛

    让校园和谐,让教师快乐幸福 ——校长论坛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今天能有机会与大家交流我感到非常荣幸,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陈集联校全体教职工向各位领导、......

    校长论坛稿

    制度管理铸校魂 以人为本育团队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我们永平小学自2013年9月建校以来,在市局和长江镇教管中心的正确领导下,以实现“创建农村一流小学”的......

    校长论坛

    年是我任xt小学校长的第二个年头,也是我任职五年规划中最艰难的一年。说实在的,当了校长才真正知道校长的确是很难当的。两年来,在学区的正确领导和关心下,在全体教师的帮助和支......

    2013校长论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

    校长论坛材料

    立足三个重点 提升办学品位 自2002年起我在中心小学校长这个岗位上摸爬滚打了12年,十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农村小学的管理工作,自我感觉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当然在......

    校长论坛

    让每一个人都绽放精彩 各位领导、各位校长:上午好 今天,在这里召开校长论坛,首先,我对各级领导的关爱和信任表示衷心地感谢。几年来,我校始终将“让每一个人都绽放精彩”作为永恒......

    校长论坛

    用爱托起万州教育的蓝天 有人说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有人说校长是学校的总设计师,有人说校长是老师的老师,更有人说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作为校长,在倍受看重的同时,如何成为......

    校长论坛

    如何建设一流学科 一流学科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机制创新:一是加大学科的自主权。学科实行教授治学,建立由校内专家、校外专家、国际专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推进科学民主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