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语文研修总结
中学语文研修总结
中学语文研修总结怎么写,以下是聘才网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教师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粒石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迪学生的心扉,开拓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处于思维的最佳状态。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和要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使其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积极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语文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教师满堂提问,学生要么不想答要么无话可答,甚至不予理睬、顾自遐想,教师只能自问自答。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提问能充分地唤起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教学手段。因此,教师怎样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把握教材的焦点来精心设问、发问,找出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点子上。处理好在应用提问法时应注意的原则和策略,那么,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提问”这一课堂教学中古老而常青的方法,在语文素质教育中更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在提问应注意的以下几种情况:
(一)原则问题
课堂提问的设计产生必须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其次还应遵循几个原则。
1、概括性原则。提问是引语,不是讲授主体。因此语言不能繁琐冗长,要精练,概括,尽快进入新课轨道,是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不是画蛇添足。时间掌握上要恰如其分。
2、趣味性原则。提问要灵活多样,巧妙新奇,语言简洁精练,生动形象。要引起学生注意,就必须设计得巧妙有趣,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同时,要注意经常交换提问形式,不能堂堂一个样。
3、启发性原则。提问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可接受性。“针对性”是指根据教学目的,围绕重点,难点来设计;“启发性”要能引起学生的思索;“可接受性”是指问题的设计要难易适度,切勿高不可攀或不言自明。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况,知识,能力基础以及爱好兴趣的差异程度等来设计。
4,思想性原则。语文教学教书与育人紧密相关,为此,提问还应注意思想性,避免低级趣味。再者,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巧妙运用,不能为设计而设计。
(二)环节性问题
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提问环节是其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精心设计与巧妙运用提问,必须与课堂教学整体和谐,不能为了强调提问环节而忽略课堂教学整体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时要精心联系教学实际来设计,力争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以及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来,为优化课堂教学,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服务。
(三)时机性问题
课堂提问要突出对学生思维敏锐性的培养,我们的课堂经常会出现:对不感兴趣的话题要么讲话,要么睡觉,要么呆头呆脑反应缓慢。这种学习状态反映出上课内容是枯燥乏味还是讲得过于平淡或是其他方面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调整方法及策略,否则这堂课就以失败告终。
提问法应用的教学策略: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提问是教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建构知识的方法。
由于课堂教学结构上有一定的编排,需要提问来串联相关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提问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此外,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师生在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知识信息和情感意向的交流,这种交流又是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下,合谐的教学气氛中进行的。实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方法很多,其中常用且有效的就是课堂提问。思维活动从问题开始,并在寻求问题的解答中深入和发展。在上课的起始阶段,提问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其探索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提问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同时引发进一步探索的动机。或独立思考,或相互讨论,使课堂教学秩序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但都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驶进。
良好的教学提问既是一种镇静剂,又是一股凝聚力,它能够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展。以下介绍几种提问方法。
(一)“跟随式”提问法
每篇课文是一个独立的整体。可将其比喻为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课文分析是主杆,作者介绍,社会背景,题解等是枝叶,每每学一篇新课文,先将“枝叶”理顺然后再解决“主杆”问题。可在作者介绍中让学生跟随着边问边答。这种“跟随式”提问,一方面学生无任何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活跃了堂上学习气氛,对教学活动的知识和内容上的衔接有促进作用。
譬如在讲解《泌园春·长沙》这首词,介绍作者毛译东时。
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哪一年成立的?”
学生:(许多同学一起):“20XX年10月1日。”
教师:“你知道是谁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取得了革命胜利。”
学生:“毛泽东”(有的答毛主席)
教师:“你们有谁知道:毛泽东除了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革命家之外,还是什么家吗?”
学生:(调皮的回答):“老人家”;有的说“不知道”
教师:“他还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转入作者介绍)”
(二)设疑提问法
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心理学研究也表明,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只有当学生的思维出现强烈的问题意识,强烈的感到自己需要问“为什么”时,其思维品质才算真正达到较高程度的活跃性和深刻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好问,多问,善问,并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能力。
例如:在文言文学习中有一篇《劝学》课文。这是一篇议论文,它的中心论点是:学习是不应该停止的。而原文句子是“学不可以已”。这跟翻译出来的句子相差太远了,学生怎样来理解呢?运用设疑让学生猜字:
教师:“哪位同学知道”已“是什么意思?”
学生:“(大胆一点的说)表示过去,结束了的意思。”
教师:“按你这么说,你怎么理解;争论不已;这个;已;呢?”
学生:哦,原来是停止的意思啊。
教师:“对,这个;已;就是停止的意思,结合整句;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应该停止;”
(三)“开启式”问法
心智的开启,能使学生浮想联翩,思维畅通。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喜欢注意新奇事物的特点,以新鲜奇特的事例或趣闻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这种方法对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和激起饱满的学习热情有良好的效果。提问要慢慢诱导,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索;提问要从整体出发,系统设计;提问要探明学生的疑点难点,问到关键处;提问贵在启发。
(四)“设悬念”问法
悬念是一种关系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的心理活动。实践证明,设悬念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它可以造成教学的最佳心理状态,不仅可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体会作者的巧妙安排,情节的曲折变化,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浅显中见深刻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而不是消极接受的读书习惯。
如在讲授《项链》一文时,将故事梗概绘声绘色地介绍一翻,当讲到女主人公和丈夫用了整整十年才还清买项链的债务,这之后的某个星期天,她到“极乐公园”散步,结果会发生什么事呢?
学生:(七嘴八舌)“拾到一笔钱财”,“找回那挂项链”,“在公园安息了……”。
教师:“她遇到了老同学佛来思节夫人。”
学生:“那又怎么样?”
教师:“得知自己和丈夫辛辛苦苦放弃了一切生活乐趣挣扎了十年才还清三万六千法郎的债务,竟然只是为了一串价值五百多法朗的假项链,她为了自己的虚荣,自己的醉心奢华付出了多么昂贵的代价!”
让人窒息的结尾使学生体会到深刻的讽刺意义。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五)设计情境提问法
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和思维的矛盾运动是参与学习的真正内动力。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它产生于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在学生学习新的课文时,应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创设一种“问题的情境”,设置一些问题的悬念。这些问题能唤起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主动参与学习。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恰当地运用提问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我们有针对性地,交叉使用或者综合使用好各类提问方式,就能收事半功倍之效,使“提问”这一课堂教学中古老而常青的方法,在语文素质教育中更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总之,要想自然,合理地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离不开教学提问。从教师设计的问题能看出这节课的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看出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看出教师的教学理念。而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我们教师研究课堂提问大有文章可做,关键是要多留心,勤思考,一定就会成功的。
通过研修学习,我对教师的成长有了新的认识,与教师成长的策略产生了共鸣。一是大量阅读,仔细咀嚼;二是深入课堂,自我反思;三是及时总结,着力提升;四是团队合作,真诚交流。我们将这四种策略融合、交流、提升,学习过程中,与电脑相伴,大量阅读专家与同行的作品。每个阶段都有学习的任务,完成定量的作业。带着困惑和认识又投入到新的教学实践中,回到平台将新的感悟与大家分享。我们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把班级的简报办得精美,办出特色,让大家的思维碰撞,热情高涨。研修正是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学习的平台,展示的舞台。
研修让我快乐。从走进研修班的第一天开始,我就融入了这个崭新的集体,我的学习过程是快乐而充实的,我除了完成本身的学习任务外,还积极参与到点评互动中来,取长补短,认真吸取他人经验。指导教师刘淑爱评价我的作业:“方法多样,语言简练,值得借鉴”。指导教师崔玲玲评价我的作业:“见缝插针”是个不错的阅读“巧”法。还有好多的同学同事给了我很多精彩的点评。我在研修班浓浓的学习氛围中奋发向上,找到了学习的快乐。
研修让我成长。每个人都需要一个锻炼和展示的平台,只有锻炼、磨练、历炼,才有成长和蜕变。我在研修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在实践中成长。既然站在了研修的起跑线上,便只顾勇往直前,我在收获中成长。
研修让我思考。我喜欢这句话:带着思考的大脑,从事每天平凡的工作。只要努力追求这种境界,生活就会过得有意义,有价值。因此,我化压力为动力,化被动为主动,让自己主动融入班级,聆听专家的教诲,关注课程动态,点评学员文章……忙得不亦乐乎,学习的过程真正考验了我的耐心,磨练了我的意志。暑假研修期间,我走进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天地,面对新事物总有好奇心,总想探个究竟。走进这个世界,驻足停留,我才觉得课程的丰富多彩。我喜欢上这个对话的窗口,窗子打开些,温暖的阳光就照射进来,暖暖的。再也不是好奇心使然,而是心之所向。我觉得研修就是一个让我不断反思、实践的过程
研修,一路走来一路歌。蒋大光老师说:“研修有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我觉得研修,就是路。满怀信心与热情的人,正踏着矫健的步子,唱着欢快的歌儿,收获着美丽的风景!
第二篇:中学语文研修总结
初中语文个人研修总结
方山四中 郭霞
初中语文的学习研修已经接近尾声了,在这次研修学习中使我更新了教育观念、开阔了教育视野、增长了新知识、提高了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科研能力。现就自己研修的情况总结如下:
教育专家们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分析和对如何上好课的每一个案例的精彩剖析,对指导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无疑是一剂剂灵丹妙药。优秀教师的精彩的课例使我茅塞顿开,帮助我解决了在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惑。通过培训学习我还与各个学校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切磋,受益匪浅。下面就这段时间的学习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通过培训,我的教育教学理念进一步加强,视野逐渐开阔,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得到更新。
二、作为一名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教好学生。自身不断的学习,才能摒弃旧的教学方法,把先进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通过培训我认识到:“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民主,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师生关系融洽,才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三、网络平台上的多媒体课件,及专家的讲解分析,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学习环境里,我们除了能阅读相关理论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外,还可以观看一些名师授课的视频,观摩各种类型的优质示范课录像资料,另外,还可以通过论坛跟自己同专业的教师学员交流学习体会,加强学员之间的联络和交流,实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四、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老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发生作用。因此,老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
1、教师的行为举止:一个人气质、自信、涵养往往从他的姿态中就能表现出来。作为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假。
(1)目光:在讲台上讲课时,教师的目光要柔和、亲切、有神,给入以平和、易接近、有主见之感。当讲话出现失误被学生打断、或学生中出现突发事情打断你的讲课时,不能投以鄙夷或不屑的目光,这样做有损于你有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2)站姿:老师站着讲课,既是对学生的重视,更有利于用身体语言强化教学效果。站着讲课时,应站稳站直,胸膛自然挺起,不要耸肩,或过于昂着头。需要在讲台上走动时,步幅不宜过大过急。
(3)手势:老师讲课时,一般都需要配以适度的手势来强化讲课效果。手势要得体、自然、恰如其分,要随着相关内容进行。讲课时忌讳敲击讲台、或做其他过分的动作。
2、教师的言谈:教师承担的主要任务离不开语言表达。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注意表达语言时应遵守的礼仪礼节。
(1)表达要准确:学校中设置的每一门课程都是一门科学,有其严谨性、科学性。老师在教授时应严格遵循学科的要求,不可庸俗化。
(2)音量要适当:讲课不是喊口号,声音不宜过大,会给学生以声嘶力竭之感。如果声音太低又很难听清,导致影响教学效果。
(3)语言要精练:讲课要抓中心,不说废话和多余的话,给学生干净利索的感觉。
(4)讲课可以适时插入一些风趣、幽默的话,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与学生谈话:
(1)提前通知,有所准备。谈话最好提前与学生打招呼,让学生有一个思想准备,这既是一种礼貌,又是对学生的尊重。
(2)热情迎候,设置平等气氛。举止端正,行为有度。谈话时,语气要平和,要有耐心,不要高音量、不反唇相讥,应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
(3)分清场合,人情人理。老师的表情要与谈话对象、内容协调一致。在与学生进行谈话时,不要言过其实,故意夸大事实,也不应传播不利团结或道听途说的事情。第五、这次培训学习,我学到许多新的知识和刷新教育教学新理念。本人通过听专家讲授、观看视频录像、参与班级讨论,积极学习、独立完成作业。落实培训各项工作要求。当然也看到自己的不足,我还要努力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我相信,通过这次培训,我将会对远程教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会更深刻地理解所包含的教育理念。
总之,这次培训为我营造了一个崭新的学习环境。它改变了我原有的旧的传统教育模式,给我带来了新的学习观念和新的学习方式。我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新的理念,它将在我今后的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篇:中学语文研修总结
中学语文研修总结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教师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粒石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迪学生的心扉,开拓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处于思维的最佳状态。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和要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使其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积极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语文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教师满堂提问,学生要么不想答要么无话可答,甚至不予理睬、顾自遐想,教师只能自问自答。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提问能充分地唤起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教学手段。因此,教师怎样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把握教材的焦点来精心设问、发问,找出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点子上。处理好在应用提问法时应注意的原则和策略,那么,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提问”这一课堂教学中古老而常青的方法,在语文素质教育中更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在提问应注意的以下几种情况:
(一)原则问题
课堂提问的设计产生必须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其次还应遵循几个原则。
1、概括性原则。提问是引语,不是讲授主体。因此语言不能繁琐冗长,要精练,概括,尽快进入新课轨道,是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不是画蛇添足。时间掌握上要恰如其分。
2、趣味性原则。提问要灵活多样,巧妙新奇,语言简洁精练,生动形象。要引起学生注意,就必须设计得巧妙有趣,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同时,要注意经常交换提问形式,不能堂堂一个样。
3、启发性原则。提问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可接受性。“针对性”是指根据教学目的,围绕重点,难点来设计;“启发性”要能引起学生的思索;“可接受性”是指问题的设计要难易适度,切勿高不可攀或不言自明。一定要针
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况,知识,能力基础以及爱好兴趣的差异程度等来设计。
4,思想性原则。语文教学教书与育人紧密相关,为此,提问还应注意思想性,避免低级趣味。再者,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巧妙运用,不能为设计而设计。
(二)环节性问题
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提问环节是其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精心设计与巧妙运用提问,必须与课堂教学整体和谐,不能为了强调提问环节而忽略课堂教学整体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时要精心联系教学实际来设计,力争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以及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来,为优化课堂教学,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服务。
(三)时机性问题
课堂提问要突出对学生思维敏锐性的培养,我们的课堂经常会出现:对不感兴趣的话题要么讲话,要么睡觉,要么呆头呆脑反应缓慢。这种学习状态反映出上课内容是枯燥乏味还是讲得过于平淡或是其他方面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调整方法及策略,否则这堂课就以失败告终。
提问法应用的教学策略: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提问是教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建构知识的方法。
由于课堂教学结构上有一定的编排,需要提问来串联相关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提问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此外,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师生在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知识信息和情感意向的交流,这种交流又是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下,合谐的教学气氛中进行的。实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方法很多,其中常用且有效的就是课堂提问。思维活动从问题开始,并在寻求问题的解答中深入和发展。在上课的起始阶段,提问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其探索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提问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同时引发
进一步探索的动机。或独立思考,或相互讨论,使课堂教学秩序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但都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驶进。
良好的教学提问既是一种镇静剂,又是一股凝聚力,它能够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展。以下介绍几种提问方法。
(一)“跟随式”提问法
每篇课文是一个独立的整体。可将其比喻为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课文分析是主杆,作者介绍,社会背景,题解等是枝叶,每每学一篇新课文,先将“枝叶”理顺然后再解决“主杆”问题。可在作者介绍中让学生跟随着边问边答。这种“跟随式”提问,一方面学生无任何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活跃了堂上学习气氛,对教学活动的知识和内容上的衔接有促进作用。
譬如在讲解《泌园春·长沙》这首词,介绍作者毛译东时。
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哪一年成立的 ?”
学生:(许多同学一起):“1949年10月1日。”
教师:“你知道是谁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取得了革命胜利。”
学生:“毛泽东”(有的答毛主席)
教师:“你们有谁知道:毛泽东除了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革命家之外,还是什么„家‟吗?”
学生:(调皮的回答):“老人家”;有的说“不知道”
教师:“他还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转入作者介绍)”
(二)设疑提问法
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心理学研究也表明,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只有当学生的思维出现强烈的问题意识,强烈的感到自己需要问“为什么”时,其思维品质才算真正达到较高程度的活跃性和深刻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好问,多问,善问,并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能力。
例如:在文言文学习中有一篇《劝学》课文。这是一篇议论文,它的中心论点是:学习是不应该停止的。而原文句子是“学不可以已”。这跟翻译出来的句子相差太远了,学生怎样来理解呢?运用设疑让学生猜字:
教师:“哪位同学知道”已“是什么意思 ?”
学生:“(大胆一点的说)表示过去,结束了的意思。”
教师:“按你这么说,你怎么理解„争论不已‟这个„已‟呢?”
学生:哦,原来是停止的意思啊。
教师:“对,这个„已‟就是停止的意思,结合整句„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应该停止„„”
(三)“开启式”问法
心智的开启,能使学生浮想联翩,思维畅通。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喜欢注意新奇事物的特点,以新鲜奇特的事例或趣闻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这种方法对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和激起饱满的学习热情有良好的效果。提问要慢慢诱导,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索;提问要从整体出发,系统设计;提问要探明学生的疑点难点,问到关键处;提问贵在启发。
(四)“设悬念”问法
悬念是一种关系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的心理活动。实践证明,设悬念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它可以造成教学的最佳心理状态,不仅可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体会作者的巧妙安排,情节的曲折变化,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浅显中见深刻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而不是消极接受的读书习惯。
如在讲授《项链》一文时,将故事梗概绘声绘色地介绍一翻,当讲到女主人公和丈夫用了整整十年才还清买项链的债务,这之后的某个星期天,她到“极乐公园”散步,结果会发生什么事呢?
学生:(七嘴八舌)“拾到一笔钱财”,“找回那挂项链”,“在公园安息了„„”
教师:“她遇到了老同学佛来思节夫人。”
学生:“那又怎么样?”
教师:“得知自己和丈夫辛辛苦苦放弃了一切生活乐趣挣扎了十年才还清三万六千法郎的债务,竟然只是为了一串价值五百多法朗的假项链,她为了自己的虚荣,自己的醉心奢华付出了多么昂贵的代价!”
让人窒息的结尾使学生体会到深刻的讽刺意义。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五)设计情境提问法
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和思维的矛盾运动是参与学习的真正内动力。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它产生于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在学生学习新的课文时,应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创设一种“问题的情境”,设置一些问题的悬念。这些问题能唤起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主动参与学习。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 恰当地运用提问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我们有针对性地,交叉使用或者综合使用好各类提问方式,就能收事半功倍之效,使“提问”这一课堂教学中古老而常青的方法,在语文素质教育中更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总之,要想自然,合理地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离不开教学提问。从教师设计的问题能看出这节课的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看出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看出教师的教学理念。而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我们教师研究课堂提问大有文章可做,关键是要多留心,勤思考,一定就会成功的。
第四篇:中学语文骨干教师研修总结
中学语文骨干教师研修总结
我很荣幸参加了本次骨干教师培训学习。我珍惜这次学习的每一天,不放过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无论是有关教育教学理念的讲座,还是走进课堂,听优秀教师给我们展示的常规课……自始至终,我都在努力地学习,力争做到不辜负学校领导的期望。在学习过程中我慢慢地认识到了自己的贫乏与稚嫩,学习又逐渐地使我变得充实与干练。是的,在培训学习的每一天都能让人感受到思想火大学的撞击与迸发,整个培训的过程就好像是一次“洗脑”的过程,给了我太多的感悟和启迪!同时又仿佛是一剂“兴奋剂”,给了我无限的工作激情和留下了太多的思索!
在本次培训中有幸让我们听到了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对教育方面的前沿的思考、精辟的理论、独到的见解,对生活、对工作、对事业、对学生独特的感悟,激起了我内心中的心弦,触及到我思想的深处,我一次次禁不住问自己我该怎样做、做什么样的教师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怎样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从他们身上,我学到的远不只是专业的知识和做学问的方法,更多的是他们执著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严谨勤奋、潜心钻研、尽心尽责的那种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高品位的生命形式;作为一个学者,他们那闪光的人格魅力令我震撼!让我感染!学生教学管理如何做?几年来的辛苦探索,留下太多的茫然与困惑!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育教学的相关讲座,还是专业知识的授课,无论给我们上课的是知名教授,还是普通的老师,没有那一个不是兢兢业业的。这些,让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转变了观念,促使我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反思以前的工作,更严肃地思考现在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更认真地思考未来的路如何去走。在这里就从听取的报告中浅谈几点自己的感悟。
教师基本素质方面:
一、教师必须多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
本来一直感觉自己是一名语文老师。所以总是很放松自己。可是在我听完讲座之后,让我深有感触。我们的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专业知识、更需要的是渊博的知识、教育的智慧,我们要改变的是过去的老师的形象,我们要做一个有智慧、有爱心、让自己快乐也要让学生快乐得人,要想让自己的课讲的更好,更加的吸引学生。就必须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有一句话讲的非常好。“什么是教育?教育首先就是爱。爱他的学生,没有爱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培养对学生的爱就是要帮助他(帮助学生克服成长的障碍,帮助他就要成全他,成全他拥有美好的生活,获得走向幸福的能力)” 教授的一个个独特的观点真的是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我们在面对学生的时候过多的关注的使学生的成绩,学生在繁重的学业负担下似乎也变得麻木,没有动力,如果我们能让学生感受到他今天的努力就是明天获得美好生活的能力,拥有幸福的能力,那学生就会更多的发挥他们自动自觉的一面;一个素质好的老师,讲课在差也差不到哪去。一个素质差的老师,讲课在好也好不到哪去”我对这句话是非常的同意的。只有课堂上的生动语言和有深度的提问才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提高了自己的文学修养,才能讲出生动的一课。听到了教授的报告,才知道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的一点是必须要多读书,读好书。不但这样他们都同时读了许多课外的读物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我也从中立志要多读书来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素质。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二、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改变课堂,创造多彩课堂.教师就必须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尤其是在教学方面,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会上课单一.而是要有多种多样的课堂方式.只有形式多样的课堂,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上课,从而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水平.在讲座中说:一堂课下来,教师一定要明白在教学生什么,学生发展了没有,改变了没有,学生走出教室与走进教室有无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的时候绝对不仅是在备教材,更多的是要关注学生,关注学生能学会什么,是否发展了。这也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是面向全体的教学,我们的教学要采用更多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这里说的方法也不仅仅是单纯表面意义的活跃,而是要看课堂有没有深度,好的课堂应是有生成感,推进感的课堂,教师不仅仅准备给学生什么样的挑战,好要看学生能提升什么,突破什么?我们要使课堂变成思维的舞蹈者。同时我们还应该在科学的理念指导下改革教学方法的.老的教学方面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的需求了.同时也不可能满足我们新一代的学生了.所以作为当代的老师不能只满足目前的状态.应该从现在开始学会适应社会、适应学生。所以了就应改在科学的理念指导下,改变教学方方法。不能只是单纯的像以前那种教学的方法,我教你学。也不管学生会不会。现在要多学习。骨干教师培训,让我感受到学习的路还很长,但我对教育教学充满了信心和希望,虽然培训已经结束,但终身的学习还在继续。这次培训,就像冬日里一抹浓浓的绿意,带给我无限希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处处以身示范,积极主动承担各种教学任务,与学校其它教师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第五篇:初中学语文研修总结
初中学语文研修总结
暑假初中语文的学习研修已经接近尾声了,在这次研修学习中使我更新了教育观念、开阔了教育视野、增长了新知识、提高了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科研能力。现就自己研修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完成了研修任务。培训研修过程中,我首先认真学习了培训学习研修的具体学习任务、内容和要求,按时完成作业。
二、这次的学习真的使我受益匪浅。学到了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感受到了教师们积极创新的意识,教授们的讲座中,我领略了初中语文最前沿的理论,学习了教学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进一步更新了我的教育观念,完善了我的知识结构。
三、培训触动了自己的思维,逐步更新了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培训,我觉得受益颇多,观念转变了,决心把新观点新理念运用到新课程课堂中,重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学习中,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师辅助引导,大张旗鼓的进行教学创新和教学改革。教学中体现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注意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循序渐进的知识讲授和学科的趣昧性教学。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与爱好;学习语文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健康的文学情趣、初步的文学能力和良好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想像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研修归来喜洋洋 ——语文研修总结2 酷暑不怕,大雨也不怕,研修如磁铁般吸引着我。我这个坐在电脑前就“晕”的人,居然上了研修平台就不想下来。专家的讲解剖析、教育同仁的经验和事迹,让我受益匪浅。幸得研修这块平台。但高兴之余,我觉得身为初中语文教师,应该:
一、不断学习,让自己成长。
平时要多读书,多学习。要和学生一起读书,和同事经常交流。多听课,多研讨语文教学,不断总结,不断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训,从而改进教学。通过学习,加强自身学养和人文修养,丰富语文积累,增强对语言文字和文学作品的敏感性、鉴赏力,去影响学生。多读一些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向有经验的老师多学习、多请教,对自己的教学多反思,提高自己对教材的把握、对课堂的驾驭能力。语文老师要有爱心,有崇高的事业心、责任心。语文老师要尊重每位学生,平等爱护每位学生,正直、善良、有慈爱之心、宽容之怀,要谦虚谨慎,勤学上进,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明辨善恶美丑,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去激励感染学生。要热爱本职工作,把语文教学当成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平时要以最大的热情、最高的激情投入到教育教学中。
二、不断实践,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形成,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指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还是要通过老师的组织、引导进行。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小结、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到最优化。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在课后及时反思、小结,取得更高的教学效益。
借研修的东风,加强教学研究,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