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感谢自己的不完美》有感心得(精选)

时间:2019-05-12 12:42: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感谢自己的不完美》有感心得(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感谢自己的不完美》有感心得(精选)》。

第一篇:读《感谢自己的不完美》有感心得(精选)

读《感谢自己的不完美》有感心得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书中讲述了很多个细小、平凡而不太具有代表性的心理治疗的案例,这些案例或许你不做心理医生完全无法接受和理解。本文是小编读《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心得感悟,欢迎大家阅读。

我一直觉得这本书的标题修改为《感谢不完美的自己》更好一些,因为我想可能是首先要感谢自己,其次是表达不完美。但读完这本书后才明白作者的苦心——先感谢不完美,再来感谢自己。这样的顺序到并无什么其他意思,就是给人不一样的感觉。自己的不完美和不完美的自己,听起来没有太大差别,但喜欢玩味文字的人总是能感受到不同。

书中讲述了很多个细小、平凡而不太具有代表性的心理治疗的案例,这些案例或许你不做心理医生完全无法接受和理解。在我读《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时候,就被那各种各样的“有问题、不正常”的人所折服,读完之后我还在想,为什么有这样的人存在?过去这么多年,我还记得书中的故事和人,我还想不明白他们到底是天才还是疯子,这么一本书感动我这么多年,唯一的理由是这本书扩充了我对“人”这个种类的认知基础知识!而这本《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则给了我一种心理学入门的基础知识的感觉。书中没有太多的专业词汇,也没有那么多难记且生僻的外国名字,有的是一个个普通而平凡的小故事,通过显而易见的道理告诉你很多个心理学的伟大道理。

在《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中比较震撼我的是这样一个观点:不是去消除、压抑或克制人性中的恶,而是要转化这样的恶为一种善的动力和哲学。这个观点比较震撼我的是因为一般的心理学、成功学都会告诉你如何去避免失败、或在失败后如何走出压抑而悲伤的氛围...,这是个思路的转变。人的情绪和行为很多时候是非常特别而脆弱的,所以如果强力去压制某一种欲望,站在整个人生的角度来观察,这种压制并不是有利的。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从小家里穷吃不起饺子,现在自己参加工作了可以无限制的吃饺子了,于是很多山沟沟里出来的人有了一个特殊的爱好“吃饺子”,甚至遇到节假日都要以吃饺子为庆祝方式(因为穷人家是每年才吃一次饺子的)。这就是因为“吃饺子”这样的一个欲望不是被释放了,而是一直存在心理被压抑、压制了很多年,当你有能力去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定会是过量而且不当的。这也能很好的解释贪官的问题:因为从小穷怕了、三十几岁还穷的没有钱取媳妇,于是等到五十多岁突然有了很多钱、权,谁一下子有能力控制得住这个被压抑多年的欲望呢?所以,这个欲望的压抑、释放与转换不仅仅是一个心理学问题,也很有可能是一个社会学的难题。

在我读这本书之前还知道一点心理学常识,就是挖掘你产生这样的心理、行为的根源,才能解决你这个心理问题。一些书上把这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做“找到心桥”,就是在你心里面架起一座桥,让你走过桥的对岸,去看一看真实的你自己及发生事故的现场,从而找到解决的办法。这样的思路,其实还是在想办法完全解决你心里的问题,而很多时候压抑多年的心病通常不会在短时间内完全释放(当然,很多时候就是在一瞬之间释放的)。在《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则提出了一个思路,通过转换(把愤怒转变成诉说,把诉说转变成倾诉,再把倾诉转变为交谈,把交谈转变为找寻问题,这样,找到问题接能解决问题)从而解决心理的一些问题。这个思路非常不错,是因为很多时候一些压抑的事情无法释放,但大部分人都是有最喜欢和最讨厌的事情,这两者之间一定能互相转换的介质和可能。

国外很多研究心理学和行为学的某杂志说,长期被某一件事情或者人压抑的话,一定会产生非常强烈的报复心理。而如何解决一个人根深蒂固的报复心理,通过这个转换的思路,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这是一本心理学手册,很多小品文讲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解决了病人的问题,通常,也能解决我们思考不了的一些问题。这便是读书的意义之一,解决自己思考不了的问题!

读《感谢自己的不完美》有感心得二:

我们一直以为一些负面情绪,如坏习惯、痛苦、悲伤、愤怒、恐惧等是不好的,甚至认为这些是不完美的,阻碍了我们成长,我们努力去避免和克服它们。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作者从新的角度、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这些坏情绪,对我们有极大的帮助和正面意义。这些情绪是伴随我们一生的,而且这些情绪并不是我们的敌人,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接纳它们,并要感谢它们让我们越来越坚强,体验更多生命的无限精彩。

读《感谢自己的不完美》有感心得三:

喜欢武志红的书,几乎每一本都买了都看了,在我的书架上占了一排,不过这一本却是我最喜欢的。书读了一个星期,读得慢是因为舍不得太快读完。其实打开每一本书的时候我们都想要好好的品味,慢慢的去读,可是多数书却会让你感觉读得太慢,简直是对自己时间的浪费,这就是好书的魅力吧。读完之后,我还想去读第二遍,不过要等一年或者两年。

书名起得有点绕嘴,也许改成“感谢不完美的自己”更顺溜一点,不过以前看过一本《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所以为了避免重复才只好这样了吧。书越出越多,好的书名也不够用了。这本书算是武志红的早期作品了,这次看到的是再版。一般作家第一本书往往写得一般,因为没有经验,有了第一本的自信,接下来的两三本,往往是一个高峰,前半生的积累在这里喷涌而出,往往成名作都是早期的作品。

心理学的书没少读,不过真正的精品不多,能够值得我们慢慢读,甚至反复读的精品,简直是凤毛麟角了。所以遇到一本,心情就好像看到窗外春暖花开的景色一样,非常温润。

我们都知道自己不完美,可是却并不真正了解我们自己,我们认同的自己往往是另一个自己,于是就产生了各种矛盾冲突纠结困扰,这就是心理问题的根源。当我们真正了解了我们的缺陷,认同并接受了有缺陷的自己,我们的内心就和谐了。

书里面还深入地介绍了悲伤、愤怒、恐惧、内疚这些问题的心理根源,其实无论什么心理问题,根源都是在我们的童年,都可以在我们的原生家庭中找到答案。因为我们的心理模式在我们的童年形成,长大以后就不会再发生改变。所以我们身上每一个问题的根源,寻根究底,都有童年深层次的原因在里面。问题越严重,根源就越深。那么能不能不让我们的孩子受伤,给他们一个完美的童年呢?

那也是不可能的,没有伤害就没有成长,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童年,爱得太少,可能会有分离伤害,爱得太多,可能会有吞没伤害,所以我们只能避免给我们的孩子严重的伤害,却不可能给他们一个没有伤害的人生。

我们都是带着伤口成长起来,心灵的伤口就好像身体的疾病一样,你不可能做到完全没有疾病,健康只是让你避免重大疾病罢了。从小一点毛病都没有,在保温箱里面长大的孩子,一旦遇到了疾病,往往就无能为力了。

不过我们无论遇到了什么样的心灵创伤,都不是无可救药的,都有治愈的机会和可能,除了偶然,还有就是可以通过心理医生,可以通过学习心理学,可以通过有了自己的孩子,重新经历和思考自己的童年,等等方式,让我们真正认识自己的童年,认识自己,从而平复自己的创伤,去开始新的生活。

第二篇: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讲稿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讲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我是……很高兴又在这里与大家见面。

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是《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这本书。作者武志红是一名资深的心理咨询师,这本书是一本心理学畅销书。其实,心理学的书市面上不少,不过真正的精品不多,能够值得我们慢慢读,甚至反复读的作品,简直是凤毛麟角了。所以遇到一本好书,心情就好到像看到窗外春暖花开的景色一样,非常温润。这本书中没有太多的专业词汇,也没有那么多难记且生僻的外国名字,有的是一个个普通而平凡的小故事,通过显而易见的故事告诉你很多个心理学的伟大道理。那么问题来了,你了解自己吗?你觉得自己哪里不完美呢?或许你会说自己不够漂亮,身材不够好,等等,其实这些都是次要的,真正的完美是心灵上的完美,你可以接受自己心灵的缺陷吗?如果可以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

本书就是深入地介绍了一些心灵上不完美,针对负面情绪这些问题的心理根源,像悲伤、愤怒、恐惧、内疚,你有没有被这些坏情绪困扰过呢?面对这些时候,我们总是努力去避免和克服它们。而实际上,我们要做的不是去避免、克服、消除这些,而是去面对、接受、转化。说这么多,可能你还不能体会到这本书是如何教我们面对自己的不完美。接下来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比如我们刚才提到的不完美中的坏习惯。可能有很多同学喊着减肥,但同时他们都有一张停不下来的嘴,所以减肥计划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你越抑制它越难克服。

再比如说,说着说着可能有同学就觉得悲伤了,其实这悲伤还不算什么更谈不上不完美,生活中的不完美有时候会让你遇到更悲伤的事情。假若你学会敏锐捕捉并坦然接受他们,你就会获得不可思议的成长。当那种痛彻心扉的悲伤来临时候,你想忍住不哭,那样真的好吗?这本书会告诉你,不是的,当悲伤产生的那一刻,你不是别的你就是悲伤悲伤就是你,要不逃避不压抑。不管昨晚你哭的有多泣不成声,今早道路依旧车水马龙。给大家讲个常在海边生长的人的故事,当他们出海时候被海胆的刺扎住了,第一反应不是拔刺而是用玻璃罐使劲拍打扎入刺的地方,听起来很残忍很痛吧,他们是为了把海胆刺拍死避免释放毒素,然后刺留在身体里,你发现它会随着疼痛渐渐的被身体吸收了。讲这个故事是为了告诉大家,当我们遇到悲伤痛苦的时候也可以这样,沉入悲伤,体会悲伤,和解悲伤。

拥抱你的不完美,是你成为自己的必经之路。给自己一个仪式,开始一段新的征程也是非常必要。生活的琐事常常让我们忽略了自己的心灵感受,然而我们的心灵也需要一个瓦尔登湖。某段时间你会觉得自己状态特别不好,某段时间你会特别低落,其实不知自己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这时我们就需要一个仪式来提醒自己,引导自己转变。仪式只是为了告别,而不是忘却。因为事实一旦发生,就注定是我们命运中的一部分,我们必须接受。这也是仪式的一个含义,仪式只是一道门,把我们的人生分成两段,前段属于过去,后一段属于未来,但是门仍是通的,属于门那边的过去并未消失,只是象征着从此刻开始,我们有了转变,是一个全新的我。

生活处处可做心灵的仪式,一缕阳光一个微笑一篇睡前的日记,让这小小的仪式来提醒你,你已经是新的自己,你已经成长。

我一直觉得这本书的标题修改为《感谢不完美的自己》更好一些,因为我想可能是首先要感谢自己,其次是表达不完美。但读完这本书后才明白作者的苦心——先感谢不完美,再来感谢自己。这样的顺序到并无什么其他意思,就是给人不一样的感觉。自己的不完美和不完美的自己,听起来没有太大差别,但喜欢玩味文字的人总是能感受到不同。总而言之,不完美生命才有无限可能。愿一切的不完美,你都可以坦然面对。感谢不完美,感谢你自己,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谢谢大家,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内容。

第三篇:《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书心得体会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书心得体会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书心得体会

最近读了武志红的《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很多讲到的情况我也有发生过,也了解了怎样自己给自己做心理调节,现在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读书感悟,以供大家参考。

一.自身心理调节

很多人会嫌弃自己身上的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比如见了别人会脸红,或者有鼻炎,觉得自己总在别人面前擦鼻涕是很不礼貌的事。在本书中武老师讲到:越控制越失序,就是一个人把自己的情绪压制起来。当亲人去世时,以前的心理结构会被彻底打破,我们惧怕,所以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觉得自己身上的某一个“症状”很“不好”。这个不好大多是为了面子,觉得自己的行为在别人面前显得不礼貌,但这也要分情况,根据个人理解不同而不同,我就觉得书中的例子很正常,没什么不好。有一个例子:有一个女孩有“脸红症”,与男人交谈时就会很红,她觉得这样很不礼貌,就极力压制自己,告诉自己“下次我一定不能脸红”,但潜意识是接收不到否定词的,所以潜意识就会把这句话变成“下次我一定要脸红”,然后下次就对所有的男生都会脸红。

那当我们出现这种情况时该怎么调节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一个信任的人做沟通,把自己恐惧的事情告诉他,再由这个人慢慢的引导说出最初种下这个“种子”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再从这个种子中入手,最后把自己调节好。

这种事情也在我身上发生过。学堂举办了一个冬令营去景德镇,我刚开始是想不去的,想提前回家,顺变去以前的学校看看同学。然后我就找各种理由来搪塞老师,最后经过妈妈和老师的引导我看到了我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自我价值感地、有消极思维等。这次的心理沟通对我的成长影响还是很大的。(详见博文 顺其自然的选择)

在以后如果也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会主动找同学、老师和家长沟通,让自己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家庭教育

后半本书中举了很多因为家庭关系没处理好而出现的心理疾病的例子,多是孩子与父母和孩子与孩子之间的。有一个例子是这样的:有一个家庭里有一个妈妈和两个儿子,小儿子长的比大儿子要英俊,妈妈在家里比较宠小儿子,所以导致这个男人对待女朋友很好,他自己说道:我非常爱她,为她做什么我都愿意,甚至是死亡。他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背叛,一旦背叛他就会冲那个人发脾气:我对你这么好你还不爱我?!大家请注意这句话,其实就是他小时候想对他母亲所说的话,但他一直压抑住自己,长大之后他把这种模式复制到其他女性身上,自己的婚姻也跟着处理不好。

女儿是以和爸爸的相处模式去找男朋友的,儿子是以与妈妈的相处模式去找女朋友。这个现象在很多人身上都有体现,只不过是多少而已。

有时候我也会觉得妈妈对待我和弟弟不同,我也和妈妈说过,妈妈说她对我们两个是一样的爱护,只是体现的方面不同,对于弟弟,因为他年龄小,对他来说最好的教育是鼓励和陪伴,因为我已经到了自立的年龄,对于我妈妈用的更多的是沟通、调整和引导。在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很庆幸我能够表达我的想法,经过妈妈这么一开导我就不会种下这样一个极力讨好别人以求关爱的种子。

在我以后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也应该视他们的年龄和成长需求平等的对待孩子们(人数待定),并经过学习怎样处理好关系之后让父母与孩子、孩子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更融洽。

第四篇: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感二则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感

(一)《感谢自己的不完美》,武志红的一本心理自助书籍,豆瓣网上评价很高的一本书。看完这本书有一段时间了,如果不沉淀整理一下,又几乎都忘掉了。

看这本书,和看其余任何一门和心理学有关的书籍一样,我再一次确信一个人的性格浓缩着童年时的一切人际关系。一个人儿童时期的所有经历,形成了他内心的关系模式,这个模式将影响到他的一生。不过还好,只要一个人愿意自我学习,那么他就可以“重做自己的父母”,拥抱自己的“内在小孩”。

读这本书,能找到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的影子,也许是我和作者一样都读过他的《少有人走的路》系列;也能找到张德芬的影子,我相信作者一定和我一样,读过张德芬的书系。

这本书告诉我们,悲伤、愤怒、内疚、恐惧,这些平时被贴上“负面”标签的的情绪,其实和所有的正面情绪一样,有着完全平等的关系。不需要为这些情绪而羞愧、焦虑,也不要去强行压制。强行的压制某种情绪,它往往会以别的形式更加猛烈的爆发出来。有人强行压制悲伤,却发现到了夜晚难以入眠;有人强行压制内疚,却会在潜意识里逼迫自己成为没有内疚感的“圣人”。

张德芬的书教会我们要关照自己的内心。当负面情绪来临,不要逃避,不要惧怕它。试着对自己说:“我现在心里有点难过。”然后就好好的、勇敢的去体会此时的感受。比如“我感觉心口有点堵,我觉得脸上在发烫”等等,大约半个小时,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就会过去。张德芬认为,如果害怕、抵抗、逃避某种情绪,那这些害怕、抵抗和逃避就会像钩子一样勾住这情绪,在心里久久不去;而如果坦然的接受,尝试去拥抱自己的情绪,那么这样的情绪很快就会过去,内心又恢复到空灵的状态。

然而正是这坦然的接受是最困难的,也是痛苦的,因此心理学家派克认为心理成长的关键在于“可以直面痛苦”。武志红的这本《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也告诉我们:“不论忧伤、愤怒、焦虑、妒忌等,假若你学会敏锐捕捉并坦然接受他们,那么你就会获得不可思议的成长。”

在这本书里,有一些独到的见解让我读后有豁然开朗,拨云见日之感。

1、“认识恶习,它一定曾让你获益。”某一方式让自己在过去得到了很多好处,自己现在就会无意识的去习惯它、运用它,这是一种特殊的“刻舟求剑”。书中提到的小刘在公司总是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才会拼命做,深究下去竟然起源于小刘小时候由于父亲要求很高,作业就算很早做完也会一遍一遍的检查并且受到斥责,最后她就干脆到最后一刻才做完。同时我想起班上一个目前对妈妈比较叛逆的男生的睡懒觉的坏习惯形成的原因:妈妈一遍一遍叫,他就是不起床,他一定从中体会到了反抗妈妈的那种“自由”的感觉。

2、“悲伤是完结悲剧的力量。”书中提到一位小女孩,童年的遭遇非常之悲惨,她生怕被亲友和同学疏远,就极力的讨好他们,结果还是被周围的人看不起。终于有一天,当她悲伤得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时,前所未有的痛哭了一场,她终于深刻的认识到:“我很惨,非常惨,但我有力量好好会下去!”这句话极大的改变了她,使她不仅有了活下去的勇气,还是她不在关注别人的评价,不再惧怕别人的拒绝和嘲讽,反而越来越受欢迎了,活出了不一样的境界。

小女孩的那一次痛苦,是一次彻彻底底的悲伤。这悲伤所完结的,是她的人生悲惨的真想。真相永远不会消失,但经由这悲伤之路,人的心灵从真相的悲剧中获得解放,甚至还能获得心灵的养料,促进人的成长。

3、“不惧怕内疚,这世界没有绝对的清白。”我们的周围有这样的一类人:他们非常热衷于付出,过分的付出,可是他们却从不索求回报,甚至拒绝别人的任何给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是“无私”的表现,堪称“圣人”。然而这样的人最终却总是容易落得别人最终拒绝与之交往的结局。

比如有的妻子,工作出色,在家勤快贤惠,对老公的所有亲戚、朋友都好得没有话说,而且她还不要求老公付出,而是自己一个人里外操持。这种妻子应该是大家心目中的好妻子了,然而他的丈夫往往还要与他离婚,这在现实生活和影视作品中都有例子。究其原因,这样的妻子只想付出,不愿接受,她的心底事实上害怕一种内疚感,她总是把一切做得尽善尽美,她自己站在一个高高在上的道德制高点,把内疚感完全留给她的丈夫。而且就算婚姻失败了,她也可以说:“我已经做得尽善尽美了,一切都是你的问题,都是你不知好歹!”

同样,朋友之间也是如此。如果有的朋友老是过多付出而不愿意接受,那么他也同样将他自己不愿意体会的内疚感完全转嫁给了他的朋友。他会觉得自己仁至义尽,如果以后朋友疏远,他就会站在高高在上的位置谴责朋友忘恩负义等等。而事实上,谁愿意交一个高高在上的不对等的朋友呢?

不管是夫妻之间还是朋友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需要一种平衡。单纯的让一方只是付出,占领清白感,另一方只接受,承担内疚感,这种平衡就被打破,关系必然不能长久。只有那种乐于付出但也不拒绝接受的关系,才是平等的关系,才是平衡的关系,才能亲密长久。

说到内疚感和关系的平衡,也可以联想到清白感和关系的平衡。举例说,如果一个家庭里,丈夫犯了错误,那么妻子就掌握的绝对的清白感,丈夫是绝对的内疚感,此时关系完全失衡,处于崩溃的边缘。此时他们的关系走向存在两种可能:

1、妻子固守清白感,那么关系持续不平衡,几乎没有修复的可能;

2、妻子开始对丈夫进行惩罚或报复,那么,惩罚和报复之后,内疚感和清白感都会降低,关系可能出现转机。所以,这种时候,如果看到妻子冷漠的表现,那么情况比较悲观;如果看到妻子开始一边捶打丈夫一边骂他,那么,事情多半有了挽回的可能。

总之,纯粹的清白感并非绝对好事,有内疚感也并非完全是坏事,寻找关系的平衡,才是最重要的。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这本书是值得多次品读的,其耐人寻味之处还不止以上这些。读这本书,慢慢学会拥抱自己,走在成为自己的路上。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感

(二)这本书是在参加深圳读书会微信赠书活动意外获得的,拿回来后放置了一段时间,因为花花童靴也要看,还说好一起分享,才陆续看了起来,也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作者武志红是一名资深心理师,写下了诸多畅销心理学著作,曾经还担任过专栏主持,可谓实战经验丰富,接触并帮助许多心理问题的患者,对于深究问题的来源有独特的理解。虽然我个人觉得有些观点过于极端,太集中于讲述从小的影响,但仍然会去吸收有利于自己的方面,因为每个人不可能做到完美,所以我们要去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感谢自己的不完美,才会经历越来越多的精彩。

接纳自己很重要,我们每天的生活很真实,如何做到在生活中享受这种真实,过程中悦纳真我,是一个不断尝试改变的成长之路,人之所以不完美,才有足够的空间去进步,才能体会努力后达到成功的喜悦。而存在于自身的问题也一样,需要我们探索着去改变,心灵不断成长净化,内在与外在的世界会变得越来越澄清,形成属于我们自己的观念,而这就是所谓的成熟罢了。围绕在我们周边的种种痛苦,也是有其特殊意味的,或许提醒我们需要去改变了,或许告诉我们应该注意某些方面了,或许让我们经历各种真实的存在,所以,当一切不可避免时,好好的去体会,接受真实的自我,接受发生的事实,也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在人生的大道上探索出一条独立,非传统,带着浓厚刻印的路途,获取非同寻常的快乐!

全书分了七个部分,每个部分阐述一个主题,有系统的书写在人们身上的不完美,讲出这种不完美的好处,怎样去面对,以及如何解决,最后还推荐心灵成长书吧。第一部分主题 : 坏习惯不是你的敌人。不要和恶习去较劲,因为恶习代表着你内心的需要,你只有理解它并接受它。坏习惯是我们人格的一部分,都反映着我们自己的深层需要。这也颠覆了自己对恶习的看法,不再那么深恶痛绝的鄙视改正不了一些恶习,而是通过接受再认识逐渐去改正一点点,让需求也得到进化。第二部分主题 : 悲伤是完结悲剧的力量。不论忧伤、愤怒、焦虑、嫉妒等,假若你学会敏锐捕捉并坦然接受它们,那么你就会获得不可思议的成长。这里提到“内在的小孩”和“内在的父母”,说明从小家庭的影响非常大,在以后的生活中都潜移默化的存在,而且全书这个概念贯穿始终,很多问题从这方面探究原因。然后还有 AQ 的概念,又称挫折商,衡量 AQ 的指标有控制,归因,延伸,耐力。说明我们遇到挫折应当如何处理,将逆境转化为机遇。第三部分主题 : 愤怒是对愤怒者的保护。你必须清楚地知道你的愤怒,并知道为什么会这么愤怒,然后富有智慧地去处理它。对于愤怒,也颠覆了我以往的看法。愤怒是人性的一部分,它是有其作用的,将愤怒的表达是让人去释放,说明某种关系有待改变,而一味的压抑愤怒,反而会出现其它心理问题。愤怒能让我们反思,关系能可持续发展的进行下去,是维系相互之间良好的调味剂。只是愤怒不可过度,适可而止的表达,忠于我们的内心。第四部分主题 : 不要内疚,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清白。内疚是大自然的馈赠,它在提醒我们,你的一个关系需要调整了。这也让人不禁释怀,有什么好内疚的,其实不过是过眼烟云的痛楚。另一点是怎么对别人,不能太过于好,增添别人的内疚感,凡事留有空间,生活中处处留心皆学问。第五部分主题 : 恐惧告诉你什么对你更重要。恐惧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因为很多时候,只有恐惧才能强有力的提醒你,什么是最重要的。我们无须去战胜恐惧,恐惧其实是一种力量,引领我们前行。借助恐惧的力量,勇敢的去行动,往往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遇。第六部分主题 : 只有在人群中,才能认识自己。任何一个你在乎的关系,其实都是一面心灵的镜子,可以照出你内心的秘密来。在现实生活中,敞开自己的心扉,无论遭遇什么,都能不断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是一生的功课。第七部分 : 说出“我接受”,让心灵回归自由。所谓接受,既直面我们人生的所有真相,深深的懂得,任何事实一旦发生就不可更改,而且不管多么亲密的人,我们都不能指望他们为自己而改变。好好生活,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呢,无非都是最好的体验。最后,给自己一个仪式,开始一段征程。心灵的成长并非是一个抽象的过程,我们需要一些具体的仪式来呼应心灵成长的节拍。

这本书陆陆续续看了挺长时间,工作日固定在晚上吃完饭六点左右看半个小时,也解决了这个时间段浪费的问题。另外就是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看书的时候手写记录一些,看完还在新浪微博发布读书重点,形成长期读书的一种传递,更容易坚持下去,以后也能通过微博来温故而知新,何乐而不为。书中这些人性的不完美,自身很多都有完全不同的认识,比如恐惧,愤怒和坏习惯,不再去逃避与躲避,任何身上的毛病都是存在的,也是需要的。如果没有不完美,人生何去何从不是失去了方向吗?所以有了这样的理解,更好的接受自己,接受各种不完美,包括生活中发生的一切,更好的去面对人生。下一时刻,给自己一些仪式,开始全新的生活。

第五篇:《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感800字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感800字

原创: yexiansen

此文阅读预计3分钟!

最近利用坐地铁时间断断续续的读了一本书,武志红老师写的《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分享一下读书感悟。

生命总有不完美的地方,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读完武志红老师的《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合上书本,闭上眼睛,似乎看到了另一个自己。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的两个字就是“接受”,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可以改变的,只有自己接受一些事情,才能获得重生。

以前的我有着完美主义,怕自己做不好,迟迟不肯动手,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先做起来再说,这个公众号就是个例子,怕自己写的文章没深度,没人看,但是没有谁可以一下子就做到很完美,都需要经历千锤百炼,我相信会越来越好的。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想的太多,畏首畏尾,时间久了就容易焦虑起来,领导交代一项任务,怕自己完成不好,迟迟不肯动手,眼看就要到截止日期了,如热锅上面的蚂蚁,加班加点,也没有拿出像样的成果,其实是自己一直不愿意面对困难,逃避它而已,面对困难最好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直面它。

武志红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引导人们学会接纳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纳自己愤怒,悲伤,忧虑,恐惧等坏情绪,勇敢的正视和面对自己的不完美。书中的观点我很赞同也深有体会,当我们遇到重大问题,你不去面对,不接受事实,活在过去,只会愈加痛苦,其中一句话我很赞同:“每一次挫折事件都是机遇,因为它暴露了自己的缺点和弱点,进行自我归因的人借此来完善自己,这样一来,挫折就成了人生的一种财富!”

现在“正能量”这个词,到处可见,但是有时候我们也是需要发泄一下我们的“负能量”,而不是憋在心里,假装快乐,这样很有可能会造成心理问题,有时候心理有问题比身体有问题可怕的多,身体有问题很大程度上面也是因为心理问题导致的,慢慢的发现心理学还是很有意思的,给我一次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很有可能去选择心理学,没有什么比人的心理更加复杂的了。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或多或少的令自己自卑的方面,比如身高不够高,长得不漂亮,肤色不够白,经济拮据等等,但我们都需要真正的去接纳自己这些不完美,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许你羡慕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羡慕着你。你羡慕那些坐在办公室喝茶看报的公职人员,他们也许羡慕你每天忙碌,充实而快乐。所以,想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就好了。

每个人的心里都应该有一个瓦尔登湖,每天给自己一点时间独处,写一段简短的心情日记,放松一下自己,也可以让自己逐渐的看清自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学会感谢自己的不完美。

下载读《感谢自己的不完美》有感心得(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感谢自己的不完美》有感心得(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一个生长在中国的孩子能够活的很惬意是一种奢望,从背唐诗、儿童画、钢琴班、书法、跳舞、剑桥、新概念、奥数、奥语、一对一。我想中国家长对这些不应该陌生......

    读《完美教室》有感

    读《完美教室》有感 这些天,我阅读了《完美教室》这本书,它讲述了三年时间40个孩子和老师在一起的学习、生活、成长的故事。看完这本书,我颇有感慨,感慨于老师对孩子的用心,感慨......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读后感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读后感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很多缺点,有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愿承认我们的缺点,而缺点总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包容自己......

    读《轻轻地走向完美》有感

    读书是走向完美的必经之路--读《轻轻地走向完美》有感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毕淑敏先生的文字。她的文字干净、柔和、平实而又拥有直指人心的力量。所以当我拿到这本《轻轻走向......

    读《幸福超越完美》有感(最终定稿)

    读《幸福超越完美》有感 在《幸福超越完美》这本书中,泰勒把人对完美的追求分成了"完美主义"和"最优主义",我认为可以等同于理想的完美主义与现实的完美主义的区别,所谓理想的......

    读《不要把自己活得那么累》有感

    读《不要把自己活得那么累》有感杨兰鑫在云南,9月的天气变化就像人的情绪波动阴晴不定,上一秒还大太阳,下一秒一场大雨说下就下。习惯了这种快节奏生活,早上我照常来到办公室打......

    接纳自己的缺点和不完美[五篇范文]

    接纳自己的缺点和不完美 荣格曾问,你究竟愿意做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完整的人? 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不愿意触碰的一面一一阴暗面,亲人朋友不愿意接受,连我们自己也......

    读《自己拯救自己》有感

    读《自己拯救自己》有感 不论地位高低,不论男女老幼,我们都能以礼相待,这是我们快乐的源泉。它能让别人感觉到快乐,但它带给我们的快乐何止十倍。 充分考虑别人的意见也是真正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