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交通行政执法的难点和对策[范文]
浅谈交通行政执法的难点和对策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结合,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能力,是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标志着法制工作已成为当今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面对新形势,我们交通行政执法工作应如何适应挑战,运政执法部门如何树立安全行政、科学行政、高效行政、和谐行政的理念。结合本人的工作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交通行政执法过程中的难点
1、道路稽查取证难。道路运政稽查是运输市场检查的重要手段,是运输行业源头管理的有效延伸。由于运输行业管理对象流动性较大,违法运输行为持续时间较长,违法运输过程跨地域较广等特点,部分经营业主法制意识淡薄,逃漏规费现象较普遍。我们的执法人员在检查征费过程中,经常有业主逃费、闯卡事件,执法人员遭辱骂、被殴打是普遍现象。执法人员在依法拦截违章经营车辆时,大部分运输经营者根本不予配合,群众不理解,乘客不配合,加之我们行政执法部门各方面的取证器材跟不上现行执法体系的需要。执法人员还存在综合素质、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制作的文书跟不上现行执法的要求。使我们对违法的证据难以取得,证据不充分,就无法实施处罚。执法队伍内部还存在吃里爬外,向管理对象透露不该透露内部情况,使我们在取证时无法取到现场证据。造成违章经营行为无法及时纠正,行业监管职责无法履行的尴尬局面。
2、行政处罚执行难。实施行政处罚是交通行政执法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普遍存在着处罚文书送达难,执行更难的现象。一是行政处罚文书送达时一些违章当事人故意躲避,执法人员往返数次都不能送达;二是投资环境建设给行政执法工作带来难度。对违规行为按章处罚,投资者不满意,投资者不满意当地政府就不会满意。个别车主公开表示,如果你敢处罚我就到你们的上级领导那里去胡搅蛮缠,他们烦了就会让你们放行;三是如果不按规定进行查处,必将形成不平等竞争。群众就举报交通部门不作为,甚至将你告上法庭,合德镇黄海路一个门市无证从事汽车维修因扰民,群众举报给交通部门,交通部门因查处不力,居民将交通局行政不作为上告到县政府;四是目前部分当事人(车主)经济承受人力差,无钱交罚款;五是递条子,说情风较严重。找你不成,找你亲戚朋友,找你上级领导,有的甚之把县太爷都搬出来疏通关系。我队查处一辆教练车,因未经许可擅自在我县境内从事驾驶员培训活动,在证据确凿充分的情况下,我们拟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的两倍处罚,违法行为通知书作出送达后,驾培学校托人找关系,有市组织部门的,还有县分管领导都是要求减轻处罚,为了照顾方方面面的关系给予减轻处罚,当事人仍不满意,只好再来一个分批付款,欠缴的罚款无人过问、无人追讨,弄得雷声大雨点小,罚了个皮毛不了了事。六是说情不成耍无赖,有的找来社会上的无业游民俗称痞子,对执法者进行恐吓和威胁,有的找来家里老小到你班上要求对查处的“黑车”放行,否则,就死在你单位等等,来威胁执法者,有的甚至要到执法者的家去闹事。
3、源头监管实施难。客、货运输市场是交通行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对外窗口,构建“统一、竞争、有序”的客货运输市场是道路运输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县道路运输企业依然处于规模小、粗放型、低层次状态,还没有改变传统的运输组织方式和管理方法,存在着市场发展不平衡,机驾人员法律、法规意识淡薄,违规违纪较为严重,经营不规范,运输效率低,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上部分经营业户法律意识淡薄,对行业管理存有抵触情绪,导致我们无法对运输企业实施有效监督。客运集散地的“黑车”冲击运输市场较为严重,单凭几个执法人员去检查形不成气候,导致围攻、谩骂执法人员的有之,和你打游击战的不乏其数,合法经营者苦不甚言,我们执法者也很难处理好此局面。
4、执法目的到位难。交通行政执法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运输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运输市场环境,谁破坏了运输市场秩序和环境,必将受到法律、法规的制裁。因此,处罚便产生了。处罚是一种手段,是为执法目的服务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我局是条块共管单位,人事组织受县领导,业务上受市交通局指导,我们在编的行政事业编制人员近200人,人员经费全部实行自收自支,难免有时因为经费问题导致执法目的是为执法手段服务的,往往是一罚了之,能罚到就一点行了;另一方面,部分执法人员对自由裁量权的使用缺乏严肃性,执法时有简化、避难化的倾向。在思想上存在着畏难、畏权、畏情、嫌烦、怕错的情绪,致使“重过轻处”、“有过不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我们执法人员工作作风不严谨,该纠正的违章没有纠正,以罚代教较为严重。
二、对策措施
1、强化自身建设,适应形势的需要。保证交通行政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保证行政执法工作顺利的开展,我们首先应加强一线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培训,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有利于行政执法的顺利开展,执法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错案率就会下降.对不适应现行执法需要的人员应当进行调整.对有损交通形象和有碍交通行政执法的人员,应调离执法岗位。其次需加大对执法取证方面器材配臵,现在已逐步向法治化社会迈进,行政处罚首要的就是证据,不要因为我们缺乏现场证据,导致行政复议被撤消和行政诉讼败诉。在近段时期因证据不足发生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没少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只有配臵好所需的取证器材,才能使我们取到现场的一手资料,有了现场的证据才能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去实施处罚.还需建立一个案件审查小组,人员应选择业务强有一定的见解能力的人员参加,主要对大案、要案的证据的审查,发现瘕疵及时纠正.开展正反辩论,对证据不足及时补充。要清楚认识到,你平时的工作干得再多再好,只要你一有疏忽等待你的将是100-1=0的道理。只有这样才不致于行政复议被撤消和行政诉讼败诉,俗话说:人是饭、铁是钢、打仗要有枪的后勤保障,只有这样才会使我们的行政执法工作走向良性发展.2、坚持法律至上,排除执法的干扰。法是国家的重要表现形式。法所体现的意识既不是个别人的意志,也不是少数人的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共同意志。而社会主义法正是人民意志的体现,坚持法律至上实际上也是坚持了“人民意志至上”。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表述意志的最基本的途径和形式是制定法律。行政机关也就是执行法律的机关。依法行政才能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法为纲”,严格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必须平等,不畏权、不畏情、“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行政的“法”指的是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如在执法过程中,有的人往往觉得当事人生活困难,值得同情,而使国家的行政法规得不到贯彻执行,这一点损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利益,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环境,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因此,应理顺执法体制,摆脱经济利益挂钩的执法体制,减少执法队伍的中间管理环节,做到查处分离,征管分开,对较严重的违章行为实行集体研究,对处罚的结果予以公开,增加执法的透明度。
3、寻求综合执法,加强源头管理。客、货运输市场是交通行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对外窗口。构建“统一、竟争、有序”的客货运输市场,仅我们交通部门一家用赶、撵、看的方法是无济无事的。我们应寻求多方合作,针对我县客、货运输市场点多、量大、分布广的特点,制定一套可行性的整治方案,同时借全市“打黑”的东风,提请县政府组织,政法部门牵头、公安、城管、工商、交通等部门参加,对全县的车站、要道路口、客货集散地进行集中整治,对查处的“黑车”从重从严处罚。交通部门加大向社会宣传法律、法规的力度。使广大群众都知道乘坐“黑车”的危害性,在整治期间要加大新闻媒体的跟踪爆光,直至其退出运输市场为止。交通内部应建立违法行为举报制度,对群众举报的违法经营要立案及时查处。对查处情况属实的,要严肃处理,决不迁就。对查处举报的违章处理结果及时向举报的群众反馈,要让我们交通行政工作在群众心中树立诚信。通过阶段性的整治以后,各部门、各单位各负其职,长期监管,只有这样才能有一个和谐稳定的运输市场秩序。
4、坚持公平、公正、文明执法。公平、公正、文明执法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也在不断加强和提高,懂得运用法律来捍卫自己的权利,而公平、公正、文明执法正体现执法为民。作为执法人员着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坚持搞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法制教育,“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规范执法行为,杜绝违法执法、随意执法、以言代法的现象。在执法过程中,碰到违章的车辆,我们一方面加强宣传,责令整改:另一方面从严执法不偏私,在处罚上坚持公平、公正,以违法行为的情节、后果及违法行为是否有主观过错,根据法定的从轻、减轻情节等依据,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对大案、要案要制定统一尺度的处罚标准,在性质和情节相同的情况下,不论被处罚者的地位、权势、名望以及与执法人员的关系如何,都一视同仁,决不用感情代替法律,不能孰轻孰重,对经济有困难分批缴纳罚款的,应当有专人负责,及时追回。即使个别经营户不理解不配合,我们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个别态度野蛮,动手打人者我们也要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做到文明执法。对情节恶劣,诉讼法律追究其责任。
5、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体现人性化执法。群众利益无小事,执法就是服务。在实施执法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服务人民、奉献社会这一宗旨,贯彻执政为民的理念,以严格执法、廉政执法、人性化执法为核心,以公正与效率、合法与合理、效能与便民、处罚与教育、监督与责任相结合为原则,正确处理执法动机与执法效果、社会形象与部门利益、原则性与灵活性之间的关系,着力推行人性化执法、文明执法、有情执法。一是处罚人性化。对在违章行为的处罚过程中,我们要坚持惩戒与教育相结合,讲清道理,充分听取群众申辩,坚决不一罚了事,不罚态度款。处罚仅仅是一种管理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使当事人认识其违法的行为及可能导致的危害后果,就应该得到对其处罚。对群众有困难的,在查处中关注群众的实际困难,努力帮助解决。二是积极开展人性化服务活动。充分展示交通执法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良好形象。进一步强化交通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拓宽交通法规的宣传渠道,充分利用新闻媒介和板报画廊、宣传车、咨询点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反复宣传,使交通法规从单纯的执法依据转变为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行为准则,以争取社会支持和配合,达到改善交通执法环境维护交通秩序。三是推行人性化管理。由单纯执法向执法服务转变,管理就是服务,执法就要便民。要在服务中履行职能,在履行职能中强化服务,不仅要文明礼貌,充分尊重管理对象的权利,而且既有原则性,又有人情味,有理有节,让管理对象从内心深切感受到执法的透明、公开、公正。要把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作为执法工作的立足点,达到执法为民,管理亲民,服务便民的目标。
依法行政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依法行政难点解决不是朝夕之间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我们必须要正确面对问题、剖析问题,循序渐进地逐一解决问题,多管齐下,让社会重视,让人民重视,让人民关注,让业主配合,推行人性化管理,坚持依法行政,体现执法为民,使我们的依法行政事业越走越宽、越走越快,依法治国的目标最终得到实现。
第二篇:交通行政执法
交通行政执法实习报告
从9月3日到9月16日,我在章丘市交通局及其下属单位进行了为期十四天的实习,接触实际,学习新知,感受颇多。尤其是交通局领导的大力支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各单位的鼎力协助,同样使人感受到这些单位对大学生的重视,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交通系统对人才的重视程度。行政执法工作学习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也有不足处,我会以此为契机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的学业水平。
现将2012年行政执法的实习情况总结如下
前期准备:
知道我在章丘市交通局实习后,我上网查找了一些资料,对交通行政执法的相关工作和章丘市交通局进行了初步的了解。然后我又和其他实习的同学互相交流了解了相关的情况,交换了自己的意见。进一步加深了对实习的了解,对实习的前期工作做足了准备,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对实习是充满了期待。2012年,9月3号在辅导教师刘鑫的协调下,我们来到章丘市交通局,跟随我们这次实践活动的负责人参观了交通局,了解了活动的主要内容,明确了自己实习的任务和目标。
实习认识:
(一)交通行政执法的内容:
交通行政执法指各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及其依法委托的事业组织、法律和法规授权的组织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对交通行政管理相对人作出影响其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是贯彻执行交通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社会性管理活动。广义的交通行政执法行为,包括交通行政处理决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执行、行政给付、行政奖励、行政裁决、行政监督检查等等。
(二)交通行政执法的职责:
1、贯彻上级有关交通行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并监督执行
2、参与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重点工程建设的实施和管理。
3、负责全市道路交通战备运输组织管理工作,并根椐市、市政府指令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物资
4、指导交通行业企业的体制改革和企业管理工作。
5、负责全市公路交通运输行业统计管理与业务指导工作,做好交通行业审计工作。
(三)案例分析
2012年9月10章丘市交通局执法人员在汽车站内执行公务时,发现鲁J ZL6154客车上20位旅客中有4位旅客购买的车票与该车的营运路线不符,引起了执法人员的怀疑。两位执法人员出示了执法证件后表明身份,立即对该车驾驶员进行询问并制定询问笔录。在现场调查中驾驶员王某承认,为了多招揽顾客,擅自制作了一块章丘市至临沂市的路线牌,以此诱骗旅客至济南市里后再盘换给其他至临沂市路线的客车承运。当问及是否是第一次时,驾驶员称已经是第六次了。并对其前几次的违规营运行为进行了简单的供诉。
这是典型的普通行政执法案件,在交通行政执法中属于常见的的案例,我亲自参与了本案的处理,深切体会到实践与理论的差别。同时我也在此次案件的处理中,第一次尝试书写行政处罚决定书,不但增强了理论知识而且学会了与行政违规者的交流的技巧,可谓是实践出真知。
存在问题:
虽然,在实习中我学到了许多课本中没有的实践经验,但也从中总结出了行政交通执法中的诸多问题。道路运政执法中,依然存在执法程序不规范、执法方法简单粗暴、重处罚轻教育,重结果轻程序等问题,执法队伍的执法能力、执法方式与依法行政、依法治运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行政执法行为不规范。
有的执法人员在进行道路运政执法时,未按要求主动出示身份证件,或者根本不出示身份证件:有的执法人员笔录制作不规范,内容不全面、模式千篇一律不能反映出当时的真实情况;有的执法人员不熟悉法律条文、不会运用法律条文或适用法律法规不准确; 有的执法人员程序操作不严格,在处罚程序上将简
易程序与一般程序混为一谈;在自由栽量方面,有的执法人员感情用事,执法中随意性很大。
2运政执法中调查取证存在一定难度。
运输管理对象不肯配合、拒检冲卡、暴力抗法等现象时有发生,加之,执法人员存在综合素质、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使我们的道路运政执法在对违
法行为的查处中或证据难以取得,或证据不够充分等,无法对其实施行政处罚。3执法队伍人员数量不足,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执法人员严重不足。据统计,除内勤人员外,每天能上路检查的人员很少,被处罚车辆只占违法车辆的10%左右,大量违法车辆的逃避,使一些司机产生侥幸心理,认为被抓住是偶然的,为了谋取不当利益,越来越多的司机采取超载超限运输的形式
执法队伍素质不高。,主要表现为:一是缺少交通管理和交通执法的研究型人才。交通执法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掌握一定的法学理论知识和管理学的知识,了解社会综合情况和国家的总体政策,才能发现交通执法中存在的深层次的矛盾,提出解决的办法和建议。而我们的一些法律工作者由于法学理论知识薄弱,遇到问题和难点,不是积极想办法解决,而是埋怨上级机关或推给领导,未能履行好法律工作者的职责。二是缺少综合型的法律人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建立有限政府,弱化行政权利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这就需要我们交通法律工作者不仅掌握交通行政法律知识,还要掌握民事法律知识、诉讼法律知识,具有应急应变的能力。我们一些法律专职工作者由于缺少综合法律知识,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其一是法律知识基础薄弱,甚至不懂一些法律常识性知识。
4处罚文书送达难和执行难。
目前普遍存在着处罚文书送达难,执行更难的现象。处罚文书送达难主要表现为行政处罚文书送达时,一些违法当事人故意躲避,执法人员往返数次都不能送达。
解决对策
1运政执法人员应当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进行道路运政执法工作。
2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建立高素质的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强化法制培训,规范调查取证行为。
3严格遵守法定程序,规范执法行为,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慎用自由裁量权以体现执法的公正性。
4理顺执法体系,改善交通行政执法环境.加强对交通执法队伍的监督,增强与广大群众的交流,建立交通行政信息公开,实现透明阳光执法,增强普通民众的认可度。
实习心得:
1、我在实习中出现了顾此失彼,手忙脚乱的情况。自己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能妥善处理!学习还不够主动、积极。有时候是被动学习,把学习看成是应付,没有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
2、今后努力方向,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学习中,发扬团结务实的精神,遵守相关规则,认真学习业务知识,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要加深知识的深度,用最新的法律知识武装自己,时刻保持与时俱进
3、要想学以致用,就必须认真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实践的作用,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深入社会,积累经验,才能学有所成!
第三篇:基层行政执法工作的难点及对策探讨
[关键词]:基层行政执法难点对策[摘要]:随着新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一个崭新的现代化文明城区的雏形已初步展现。巩固新区的建设成果,创造一个社会稳定、环境优美、经济繁荣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区环境,将是每一位新区人努力的方向,也是新区各职能部门的任务重心,打造一支执法公正、组织严明的执法队伍,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执政为民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当前基层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难点作了认真细致地总结,结合部分地区基层行政执法机关的成功经验,提出几点对策建议,不妥之处,恳请大家指正。
一、存在的难题
(一)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有法可依”是基层行政执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从我国现有的行政法律体系来看,基层行政执法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但从实际工作情况看,立法环节与基层执法环节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立法的疏漏与缺乏可操作性给基层行政执法带来不少的困难,“有法难依”现象仍时有发生。对比西方发达国家的行政法律法规体系,我国行政法律体系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1、立法和法律的修改滞后于实际工作我国行政法律、法规的制定,注重成熟一个,制定一个,往往是经济发展进程中,某种(些)社会关系靠道德或舆论力量已经难以约束,出现无法可依的情况时制定,而此时这种(些)社会关系的恶化已经趋于定型,再用法律来规范这种(些)社会关系时,往往造成积习难改,法不责众的被动局面。还有许多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法律法规至今得不到修改,而这些法律法规已经不能适应或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调查公司、保镖等新兴行业的出现,带来了不少社会问题,可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却迟迟未出台,给管理职能部门带来困难。《反不正当竞争法》是计划经济时代就制定的,却至今得不到修改,其中的许多条款都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
2、法律条款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部分法律法规过于原则,不具体和法定制度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不便于执行;对主管机关或执行机关的具体职责、权限规定不明确,法定裁量权幅度过大,对义务性条款没有相应的处理措施和法律责任的追究主体、承担主体。例如:《环保法》中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对本地区环境质量负责”,但地方政府如不履行这一义务性条款应负什么责任,何人负责法律没有明确规定。
(二)行政执法相对人复杂近些年,随着市场经济的突飞猛进,复杂的社会关系纷纷产生,行政立法、执法控制却一时难以跟上,这就给一些违法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加上流动人口增多、科技进步加快,一些隐蔽的、流动的违法行为甚嚣尘上。为了攫取高额的利润,许多不法之徒,利用法律的漏洞,大肆违法,给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如许多违法分子正是利用高科技的手段进行流动诈骗,相应的法律法规无明确的制约制度,长期得不到应有的惩罚。
(三)行政执法手段单
一、缺少强制措施现行的许多行政法律法规未赋予行政机关的强制执法手段,对于违法行为,即使行政机关做出了处罚决定,当事人如不主动履行,行政机关只有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而法院在具体行政行为处于复议期间和行政诉讼期间,一般不予强制执行,这个期间大多是几个月,行政执法机关面对这种违法行为往往束手无策。环境保护法中未授予环保行政机关强制执行权,在处理城市中未经审批的违法开水炉烟尘扰民问题时,由于缺乏强制措施,即便环保行政机关下达了强制拆除的行政处罚,如果违法者拒不履行,环保部门也只能等上105天才能申请法院强制拆除。在此期间,周围的老百姓只能忍受烟尘带来的影响。环保行政执法部门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违法行为而束手无策。
(四)行政执法力量薄弱、执法经费不足,行政执法水平受执法者素质影响基层行政执法力量薄弱,行政执法经费严重不足,已经成为阻碍基层行政执法工作的重要因素。在不少基层行政机关,虽然有执法的决心和信心,也有完善的法律支持,但是却由于人员编制少,执法经费不足,使得执法的效果大打折扣。例如,基层卫生监督部门往往担负着辖区内的几乎所有卫生检测、监督、组织指导医院、卫生院、做好疾病防疫控制工作,人员短缺、执法装备落后,严重束缚了执法人员的手脚,为了完成任务,只得降低执法要求。央视近日曝光的江西某县血吸虫病防治走形式主义,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所造成的。基层行政执法者的素质以及受其影响的行政执法的水平也是行政执法工作的重要阻碍。行政执法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要处理好行政违法案件,不仅要求执法人员具有较高的法律知识,而且要求执法人员有较高的协调能力,并且熟悉其他相关知识。不少基层执法人员素质较低,他们对法律法规学习不深、掌握不透,而且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更有甚者,有些基层行政机关还聘请一些文化程度低,又未经专业培训的低素质人员进行执法,在处理案件时定性不准,适用法律不当,或者处罚程序不合法,越权处罚,严重损害执法队伍的形象。常
第四篇:关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难点与对策的探讨
关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难点与对策的探讨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是一项政策性、群众性、实践性较强的工作,涉及面广、执法手段单
一、情况复杂多变,执法难度大、矛盾多。由于诸多原因的影响,百姓对立情绪严重,执法纠纷不断,城管执法困境重重。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如何推进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提高软环境建设水平,落实省、市委提出的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任务,是我们一直要努力探索的课题。
一、城管行政执法陷入困境的原因
1、管理对象敏感。城管执法对象主要是下岗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农民等弱势群众,他们大多从事着最简单的商品买卖活动,维持着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其艰难处境极易博得市民的同情和谅解;加之部分违章者自身存在的陋习,使其对城市管理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抵触。
2、司法保障不力。在城管执法中,大案要案很少,多数城管执法案件处罚数额较小,执法人员一般不会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使违章者抗法有了可乘之机。由于城管执法不具有人身强制权,又缺乏有效的司法保障,在遇到现场纠纷时,极易发生围观、拥堵,执法人员往往势单力薄,孤掌难鸣,有口难辩。在此情况下,不管,降低了城管执法的严肃性;严管,则会激化矛盾、扩大事态。
3、执法力量薄弱、经费短缺。很多城市城管执法人员严重不足,执法队伍的经费也属于差额拨款。由于经费不足,必然产生乱罚款、乱收费以罚代管的现象,导致管理对象怨言不止,与城管执法人员冲突不断。
4、执法任务太重,执法力量不足。城市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
试点工作开展以后,城管执法工作由原来的六项职能增加到现在的十三项管理职能,执法任务增加了,执法的难度加大了,但是人员编制并没有增加,队伍非常辛苦,节假日、双休日均没有休息。
5、执法缺乏手段,执法效率不高。实行城市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试点工作后,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的职责进行了调整,但是缺乏应有的执法手段,因而影响了执法效率。比如对侵占人行道违章停放车辆的管理,对有证占道经商的管理等违章行为,只能以教育、罚款和暂扣物品为手段,治标不治本,达不到整治的目的。就难以提高执法效率,从根本上不能解决城市管理中的难题。
6、执法缺乏安全保障。综合执法队伍是行政执法队伍,没有限制人身自由的权力,也没有配备自卫的器械。在当前的大力整治社会秩序、加大城市管理力度的情况下,执法者与被执法者的矛盾较为突出,执法被阻挠、被围攻的问题时有发生,暴力抗法事件得不到及时处理。
二、解决的对策与思路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权》确立的,是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行政执法体制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探索。经过一段长时间的实践,笔者认为解决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应做好以下几个原则性问题。
1、倡导人性化管理,强化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的原则。在执法中融入“温情”,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是减少矛盾和冲突的有效手段之一。实行人性化管理,关键在于要摒弃特权思想,改变粗暴冷漠的工作态度,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倡导“四心”
(调查核心要细心、说服教育要诚心、对方不服要耐心、纠正违章要公心)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在管理中,坚持换位思考,以最大限度地得到管理对象的理解和支持,将各种矛盾和纠纷化解于萌芽状态。
2、权力与利益彻底脱钩的原则。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规定,综合执法队伍的经费必须列入财政预算,实行全额拨款,罚款和没收违法所得或者没收非法财物拍卖的款项,必须全部上缴财政,不得以收费、罚没收入作为经费来源,更不能以罚款按比例返还的方式来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权力与利益彻底脱钩,由政府保障队伍经费,有利于公正执法,防止乱罚款和重复处罚问题的发生,防止滋生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也可以解决执法队伍的后顾之忧,使之集中精力搞好综合执法。
3、职责与权力紧密挂钩的原则。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对相关行政机关的行政职责作了相应的调整,把大量日常的执法工作交由综合执法部门承担。但我国在立法上对强制权作了限制,同时把相应的权力授予了行政主管部门。实行后,职责虽然作了调整,但手段仍旧单一。因此,城市执法只能靠教育、罚款,没有强有力的强制手段,导致执法效率低下、执法程序繁琐。所以,在调整职责的同时,也应对权力作相应的调整,赋予城管执法队伍一定的权力,使职责与权力相统一。这样,有利于综合执法队伍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率,有效地解决城市管理中的难点问题。
4、集中执法与分散管理的原则。实行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后,管理的范围广了,执法的任务重了,处罚的权力大了。为了保证执法队伍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在机构设臵上,应以垂直领导为宜,不要
市管不到区、区管不到街、造成执法上的空档;执法权要相对集中,管理权可以下放。在案件审批上,要界定各级执法队伍的权限,建立案件会审制度,避免滥用职权和执法不公的问题发生,要按照法定的程序办案。在日常管理上,应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建立岗位责任制,实行定职、定岗、定人、定责,把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在基层,制止在萌芽状态。执法人员要自觉服从街道办事处的组织协调和安排,争取部门的理解和支持,接受社会的监督,不断提高执法水平,以适应综合执法的要求。
5、推行阳光政务,建立长效监督制约机制的原则。按照《行政许可法》要求,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约束机制,在行政收费、行政处罚、政府投资管理、工程招投标、行政执法责任、内部管理等方面建立健全严格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督查和反馈工作机制。履行依法行政职能,认真受理行政复议案件,秉公办案,依法纠正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在审批管理和执法队伍中全面推行过错追究制度,坚持“末位淘汰制”,强化行政执法行为的日常监督。加强对行政权力和行政违纪的监控,重点监督检查容易发生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部门和环节,防止权力越轨和滥用。大力推行政务公开、“阳光工程”。进一步建立健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舆论、行风监督员“四位一体”的监督机制,定期开展民意调查,完善社会听证制度、群众举报制度、特邀监察员制度,畅通群众监督渠道。
6、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树立良好执法形象的原则。建设一支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执法队伍,是提高执法水平、树立良好执法形象的基础。城管执法人员应着重提高思想品德、文化知识、工作能力等方面的素质。整体素质的提高,既需要执法人员自身努力来完成,也需要管理部门通过坚持不懈抓好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强化教育、培训、考核、奖惩等制度来促进。通过提高队伍素质,实施利民便民工程,树立队伍良好的外在形象,以自身的文明行为,取得市民的理解和认同。
7、建立司法保障体系的原则。借鉴部分试点城市的成功经验,建立城管公安协同执法机制。公安队伍是增强城管执法威慑力和预防暴力抗法事件的有效手段。城管公安协同执法,既可对违章者形成震慑,又可随时调处城管执法中的各种纠纷,避免恶性案件发生。同时,可与法院联合成立“城管案件执行庭”,专门对拒不服从城管行政处罚者实施强制执行,快速稳妥地解决城管执法中的执行难问题,切实维护城管执法的严肃性。
第五篇:基层行政执法工作的难点及对策探讨
[关键词]:基层行政执法难点对策[摘要]:随着新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一个崭新的现代化文明城区的雏形已初步展现。巩固新区的建设成果,创造一个社会稳定、环境优美、经济繁荣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区环境,将是每一位新区人努力的方向,也是新区各职能部门的任务重心,打造一支执法公正、组织严明的执法队伍,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执政为民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当前基层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难点作了认真细致地总结,结合部分地区基层行政执法机关的成功经验,提出几点对策建议,不妥之处,恳请大家指正。
一、存在的难题
(一)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有法可依”是基层行政执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从我国现有的行政法律体系来看,基层行政执法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但从实际工作情况看,立法环节与基层执法环节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立法的疏漏与缺乏可操作性给基层行政执法带来不少的困难,“有法难依”现象仍时有发生。对比西方发达国家的行政法律法规体系,我国行政法律体系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1、立法和法律的修改滞后于实际工作我国行政法律、法规的制定,注重成熟一个,制定一个,往往是经济发展进程中,某种(些)社会关系靠道德或~力量已经难以约束,出现无法可依的情况时制定,而此时这种(些)社会关系的恶化已经趋于定型,再用法律来规范这种(些)社会关系时,往往造成积习难改,法不责众的被动局面。还有许多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法律法规至今得不到修改,而这些法律法规已经不能适应或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调查公司、保镖等新兴行业的出现,带来了不少社会问题,可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却迟迟未出台,给管理职能部门带来困难。《反不正当竞争法》是计划经济时代就制定的,却至今得不到修改,其中的许多条款都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
2、法律条款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部分法律法规过于原则,不具体和法定制度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不便于执行;对主管机关或执行机关的具体职责、权限规定不明确,法定裁量权幅度过大,对义务性条款没有相应的处理措施和法律责任的追究主体、承担主体。例如:《环保法》中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对本地区环境质量负责”,但地方政府如不履行这一义务性条款应负什么责任,何人负责法律没有明确规定。
(二)行政执法相对人复杂近些年,随着市场经济的突飞猛进,复杂的社会关系纷纷产生,行政立法、执法控制却一时难以跟上,这就给一些违法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加上流动人口增多、科技进步加快,一些隐蔽的、流动的违法行为甚嚣尘上。为了攫取高额的利润,许多不法之徒,利用法律的漏洞,大肆违法,给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如许多违法分子正是利用高科技的手段进行流动诈骗,相应的法律法规无明确的制约制度,长期得不到应有的惩罚。
(三)行政执法手段单
一、缺少强制措施现行的许多行政法律法规未赋予行政机关的强制执法手段,对于违法行为,即使行政机关做出了处罚决定,当事人如不主动履行,行政机关只有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而法院在具体行政行为处于复议期间和行政诉讼期间,一般不予强制执行,这个期间大多是几个月,行政执法机关面对这种违法行为往往束手无策。环境保~中未授予环保行政机关强制执行权,在处理城市中未经审批的违法开水炉烟尘扰民问题时,由于缺乏强制措施,即便环保行政机关下达了强制拆除的行政处罚,如果违法者拒不履行,环保部门也只能等上105天才能申请法院强制拆除。在此期间,周围的老百姓只能忍受烟尘带来的影响。环保行政执法部门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违法行为而束手无策。
(四)行政执法力量薄弱、执法经费不足,行政执法水平受执法者素质影响基层行政执法力量薄弱,行政执法经费严重不足,已经成为阻碍基层行政执法工作的重要因素。在不少基层行政机关,虽然有执法的决心和信心,也有完善的法律支持,但是却由于人员编制少,执法经费不足,使得执法的效果大打折扣。例如,基层卫生监督部门往往担负着辖区内的几乎所有卫生检测、监督、组织指导医院、卫生院、做好疾病防疫控制工作,人员短缺、执法装备落后,严重束缚了执法人员的手脚,为了完成任务,只得降低执法要求。央视近日曝光的江西某县血吸虫病防治走形式主义,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所造成的。基层行政执法者的素质以及受其影响的行政执法的水平也是行政执法工作的重要阻碍。行政执法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要处理好行政违法案件,不仅要求执法人员具有较高的法律知识,而且要求执法人员有较高的协调能力,并且熟悉其他相关知识。不少基层执法人员素质较低,他们对法律法规学习不深、掌握不透,而且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更有甚者,有些基层行政机关还聘请一些文化程度低,又未经专业培训的低素质人员进行执法,在处理案件时定性不准,适用法律不当,或者处罚程序不合法,越权处罚,严重损害执法队伍的形象。常有行政机关被告上法庭并败诉的事例见诸报端,往往正是由于执法人员素质低下,执法水平低劣所造成的后果。还有的基层行政执法人员目无法纪或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以情易法、办人情案、贪污受贿、执法违法、执法犯法,利用手中的法律武器谋取私利,吃拿卡要,不仅损害了执法队伍的形象,也损害了法律的尊严。
(五)行政执法部门之间职责不清,缺乏配合,行政干预仍然存在行政执法是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管理工程,涉及社会各领域,涉及政府各层次,所以行政执法不但要求与司法机关密切配合,而且要求行政机关的相互配合和协调。但是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机构设置的不合理性,基层行政机关各自为政、相互扯皮、互相推诿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如在某些城市对流
动摊贩的管理中,公安、工商、环保、税务、市容等行政执法机关往往互相踢皮球,谁都不想管。工商部门只管发照、卫生部门只管发证、税务部门只管收税、而对于欺行霸市、违反治安、脏乱差的行为一概不管,听之任之,往往造成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造成执法的“真空”。“发展是硬道理”,作为基层政府发展地方经济、造福地方百姓,本无可厚非。但是一些基层领导片面追求经济目标的增长,不能正确处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关系,置法律于不顾,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粗暴干预行政执法工作,加之现行管理体制深层次问题的影响,造成执法机关调查难、处理难、执行更难。某地基层工商部门经济检查科,年处理违法案件95%属于无证经营等情形,其他违法案件很少,究其根源,原来一些较为重大的违法案件,刚立案时不少领导的电话、条子就纷纷而至,使得具体办案人员无所适从,一面是法律,一面是地方领导或顶头上司,考虑自己的今后的工作、生活,不得不以牺牲法律来平衡。还有的为了维护部门或自身的利益,不惜以牺牲法律来获得,如许多违章搭建正是街道、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建设的。
(六)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不健全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从国家到地方都开始重视建立有效可行的执法监督体系,比如开展全国性的执法大检查、有的地方在执法中实行“查处分离”制度,进行执法人员考核等等,在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总的来看,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对建立有效的执法监督体系认识不够,缺乏可借经验,因而行政执法,尤其是基层行政执法监督体系仍不健全。一是绝大多数基层行政部门没有设立专门的法制管理机构或专职人员,这就难以正常开展对日常行政执法活动的指导与监督。造成基层行政执法工作的一大漏洞。二是除少数基层行政执法部门在处理行政执法案件时实行“查处分离”的制度外,多数行政执法部门的同一办案人员既负责案件的调查取证工作,又负责提出或做出案件的处罚决定,这种查处一条龙,无任何监督制约的执法行为,不仅不利于保证案件处理的合法性、公正性,也不利于廉政建设。三是对有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除少量被申请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由复议机关做出复议决定或由法院进行审理做出判决外,那些大量未被复议或审理的行政争议案件,却长期得不到复核和审查,这就难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那些不当或错误的行政执法行为。四是执法与否、执法好与坏都一样,缺乏对执法行为的奖惩机制。
二、对策研究基层行政执法难早已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进一步推进行政执法工作,必须调动各个方面的力量,提高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还必须做到:
(一)加强和改善行政立法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任务繁重,许多法律不能及时制定,这就需要加快中央的立法步伐,特别是加强地方的立法工作,以适应行政执法工作对法律法规的需要,前提是坚持地方立法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相抵触原则。尤其是江苏、上海等沿海发达城市应加快地方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立法工作,既可以照顾各地的实际情况,又可以提高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如上海市政府已经制定并施行的《苏州河管理暂行条例》,为苏州河的综合管理创造了必要的执法保证。信息化的今天,基层执法人员应该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研究、总结执行法律法规的情况,借助各种媒介,将合理化建议反馈给立法工作人员,促进法律法规制定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做好法律、法规和规章清理、编纂、立、改、废工作。
(二)提供必要的人员和物质保障,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执法水平人、财、物是行政执法中必不可少的,任何一项的欠缺,都会成为影响行政执法的重要因素。因此,基层政府应该充分保证行政执法的人员编制、经费、办公场所和必要的设备,架筑合理的人才结构、配置交通工具、检验检测设备等。同时还应该解决基层执法人员的实际困难,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使其安心于执法工作。具备强有力的物质保障,还必须加强执法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一是加强执法人员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理论基础知识教育,树立执法为民的“公仆”意识。二是加强执法人员的政治责任感教育,使每一位执法人员充分认识到依法履行职责在整个行政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自觉做到政治坚定、勤政廉政。三是实行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培训,结合竞争上岗制度,打造一支纪律严明、业务过硬、执法公正的基层执法队伍,使之与经济发展要求相匹配。
(三)密切行政执法机关之间的配合、发挥联合执法的功效基层行政执法机关不仅要密切与公、检、法的配合,还要加强与其他行政执法机关之间的配合与协调工作,基层行政执法人员更要通过认真研究法律、法规,寻找其中的契合点,协调各职能之间的执法力量,克服单打独斗的不利局面,联合执法,解决一些长期积压的难题。
(四)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提高公民尤其是领导的法律意识前些年的普法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安定,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上仍然有不少法盲存在。部分领导干部,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淡薄。因此我们基层行政执法人员在履行执法工作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法律的宣传工作,让广大市民了解法律法规的内容,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提高广大市民尤其是领导干部遵守法律的自觉性,维~律的尊严。
(五)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建立和完善执法监督机制改变执法监督体系薄弱的环节最主要的就是转变观念,将立法与执法监督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并且运用法律的形式明确行政执法监督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手段,确保行政执法监督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确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建立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建立法律法规和规章实施情况
报告制度;建立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执行情况检查制度;建立执法协调制度;建立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备案制度;建立案件督察制度;建立行政执法情况统计制度;建立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制度;建立行政执法责任的考核制度;建立重大责任追究制度等等,有了这些制度和做法,对于建立和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