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应用实践总结

时间:2019-05-12 12:34: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BIM应用实践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BIM应用实践总结》。

第一篇:BIM应用实践总结

BIM应用实践总结

自2010年起,西创工作室一直在协同平台应用与bim软件推广方面坚持不懈地进行着努力和尝试,在经历了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铺垫与积累之后,目前已经有一些项目的子项运用bim软件revit出图,另有一些项目实现了整个团队人员从方案到施工图全部运用bim软件archiCAD推进,取得了一定进展与成绩。感谢田园主任给予我们一个平台且大力支持,现对几个方面的经验与想法做出总结并与大家分享。

首先,bim设计并不是换一个软件来画图的单纯问题,从传统的主要应用CAD制图的方法到bim软件设计制图,需要画图习惯与设计观念上的革新、计算机网络环境的支持以及团队协同意识的培养等方面的铺垫。我创作室首先通过NAS服务器建立了可以储存、共享数据资料的网络工作平台,接着开始尝试cad参照与图纸集的应用,并与结构专业应用参照配合设计。图纸集的应用使得大家对bim软件的框架界面能够迅速适应,多人应用CAD参照与协同则逐步建立起bim设计中协同工作的意识与习惯。实践证明,以我院目前普遍的工作方式与软件应用程度来说,推广bim软件前期经过这样的过渡阶段确实是有必

要的。

其次,对bim设计的理解、以及对现阶段应用bim软件的意义的认识,是决定学习和推广bim软件的方式方法的根源性问题之一。个人认为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很多人对bim软件的理解停留在理想阶段,认为其科学准确,可以一次性解决图纸、预算、施工等各个环节的问题。诚然,bim设计确实可以达到这样的程度,但是,从目前我们面对的绝大多数项目甲方、设计周期、设计成本、以及多专业配合要求等情况看来,条件和时间根本就不允许我们用bim软件做到上述程度,甚至可以说是没有必要(我院承接的EPC项目由于甲方要求除外),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开始研究和学习?我个人的感受是,bim软件如果运用熟练,确实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效率和准确度,并且无形中训练了一种更科学更接近于真实建造过程的思维方式来推进和完成设计,这样看来,即使甲方完全没有要求bim设计,也还是很值得去尝试和学习的,也只有先做到用bim软件比传统CAD出图更好更快,才有可能应付未来会有更多的项目甲方要求我们应用bim软件做到更深更全面的程度,也才有机会去挖掘和探索bim软件能够提供给我们的更广阔的空间领域。

再次,在具体的学习和应用方面,我将我们团队的经验概括为如下两点:第一,不要脱离实际项目学习和运用软件,除了在最初期阶段为了熟悉软件操作时,可以描画一些已经完成的项目外,后期建议大胆尝试直接应用于实际项目的推进过程中。当然很多同事担心不熟悉会造成耽误项目进展的情况,这种风险肯定是存在的,个人认为这个问题没有好的办法,第一次注定会花更多的时间,会碰到各种问题,但是只有在实践中逐一解决问题才有可能掌握bim软件及其不同于传统方法的设计逻辑,这是任何人任何团队都跳跃不了的环节,但是如果一直不在实际项目上演练,估计是永远也掌握不了bim设计了。第二,建议以一个bim设计项目团队的单位来实践,就是拿一个比较合适的项目,所有这个项目的参与者全部应用bim软件一起来研究和推进,这样可以更大地减少项目推进过程中的信息损失量,促进团队内成员互相学习帮助,并且可以尝试项目组内部的bim协同设计。另外,如果运用bim软件做施工图设计的话,团队成员最好有一定的施工图设计基础,否则会感觉无从下手,返工较多,也较难感受和摸索到bim软件做施工图的优势所在。

最后,bim设计绝不可能代替设计师技术层面的控制和项目经验的积累,这些素质无论用什么软件画图或者bim与否都是决定性的关键因素,是计算机永远无法代替人脑的部分。另一方面,想要搭建起bim体系全程设计平台,对人力资源和项目管理的要求反而更高,比如时间节点控制,科学化的人力资源配置体系、项目管理推进与质量评价标准,都是保证bim设计顺利推进不可替代的人为因素,这方面的积累也许是一条更漫长的道路。

目前我们还只是处于应用起步阶段,bim这个博大精深的设计模式还有相当大的探索和研究空间,我们会继续深入。再次感谢创作室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团队成员的协作努力,热切希望我们曾经付出的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能够在未来为我们节约更多的时间,并创造出远大

于项目和bim本身的价值。

第二篇:BIM培训应用实践总结

BIM培训应用实践认识

借助前前后后接近1个月的BIM培训的机会,我们初步了解并学习了revit这款软件,并通过这款软件了解了BIM这个理念,虽然很短的学习时间并不能让我们对revit这款软件融会贯通,却让我们加深了对我们所绘制的图纸的认识,让我们受益匪浅。下面,我们就谈谈自己对BIM的一些认识和感受。

BIM技术于2002年席卷欧美工程建设行业,引发了史无前例的建筑技术变革,并逐步在国外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我们国家引入BIM技术虽然较晚,但近年来发展很快,部分设计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施工总承包企业积极应用BIM技术以赢取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地标建筑、机场、体育馆等大型建设工程将BIM技术应用于项目管理。

毫无疑问,BIM自身存在着众多的优越性。BIM系列的软件呈现出的是一个三维的立体图,可以很形象的反映出建筑物的形状、体貌等特征,让大家对建筑物有直观上的认识,而不是靠对CAD图纸的认识去想象。BIM技术所带来的三维建筑信息模型作为一种有效的设计沟通和表现工具,为项目参与人员之间和各专业之间创造了一个基于三维模型的协同工作环境,让问题更易于暴露,解决问题更加直观。

同时BIM设计并不是换一个软件来画图的单纯问题,从传统的主要应用CAD制图的方法到BIM软件设计制图,需要画图习惯与设计观念上的革新、计算机网络环境的支持以及团队协同意识的培养等方面的铺垫。

其次,BIM系列软件可以有效的解决各专业各系统中产生的碰撞问题,利用立体模型的模拟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减少不必要的碰撞和返工问题,这样既节省了材料浪费,又节省了不必要的人工费用。技术人员应用BIM技术在走廊顶部等管线交会复杂的节点进行碰撞检查,较好地完成了管线综合。技术人员先是采用三维建模软件进行各专业三维建模,随后将各专业模型导入一致性检查软件进行三维碰撞检查,根据碰撞检查结果帮助设计人员快速检查出施工图中存在的各种错漏碰缺问题,有针对性地协调解决好这些问题,有效保证了复杂节点部位的标高。

然后,BIM系列软件可以方便预算计算,很多材料都可以直接在三维图中显现并由电脑加以计算,得出详细的数据。这样不但节省了时间,也使得计算更为精细。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创新管理理念,将BIM技术引入进度管理,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工程项目管理方法。即,以精益建造理论为基础,参建各方以一个项目为中心进行全过程管理,形成一个整体团队协同工作,使用同一进度管理方法,共同完成一份进度计划。遵循这样的管理方法,管理者通过网络协同工作方式对项目进度实施有效的动态管理

研发全过程进度管理系统,用于计划任务的编制、优化、下达、执行、检查、考评,有效协助项目进行进度管理。同时,将进度计划与BIM模型结合起来,通过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以达到有效提升项目整体效能的目的。一是进行施工过程动态模拟,预演项目的全过程施工,以此评测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性、整体交付的时间点等指标是否符合项目目标,从而不断调整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直至动态施工模拟的预演结果符合项目要求为止。二是BIM模型与实际进度项关联显示,形象直观地展现项目的完成情况。三是以BIM模型为基础,快速算量获得准确的工程量,加载清单、定额等可以获得人材机的消耗量。一方面可为项目提供精准的物料计划,实现施工现场零库存;另一方面也可以为项目提供进度结算的工程量及造价数据,为最终结算提供可靠的依据。

引入BIM技术的进度管理,有助于项目部更好地实现进度控制、优化施工方案、减少人力和材料的浪费,有效提升项目的整体效率、降低项目成本。

BIM软件的优点还有很多,从我们自身角度来讲,通过revit导入CAD图纸并画出建筑物安装管道系统的三维图,可以让我们更加熟悉CAD图纸,并可以了解并掌握建筑物的管道走向与布置,方便了以后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及提高施工效率。

但是,BIM设计绝不可能代替设计师技术层面的控制和项目经验的积累,这些素质无论用什么软件画图或者BIM与否都是决定性的关键因素,是计算机永远无法代替人脑的部分。

在不久的将来,BIM软件将会逐步普及,被大量广泛的应用,未来就是BIM相关软件的时代。

第三篇:BIM政策解读及应用实践学术研讨会

BIM政策解读及应用实践学术研讨会

主办:《建筑技艺》杂志社、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协办:《建筑结构》杂志社、《建筑幕墙》杂志社

时间:2015年8月21日

地点:上海

由《建筑技艺》杂志社、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建筑结构》杂志社协办的“BIM政策解读及应用实践学术研讨会”于8月21日在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报告厅成功举行。35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设计师、地产商、高校师生参加了会议。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集团副总建筑师、项目运营部主任陈继良主持了8月21日上午的大会开幕式。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工程师技术发展部主任巢斯,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建筑技艺》/《建筑结构》杂志社社长王学东代表主办单位进行了致辞,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研究管理委员会建筑市场监管处副处长沈宏则作为特邀嘉宾深入解读了上海BIM指南。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发展部副主任张峥主持了全天的会议,他精彩而专业的点评也为会议增色不少。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王广斌,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葛清,云南城市投资集团副总裁蔡嘉明,Arup奥雅纳工程顾问董事刘鹏,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集团副总建筑师、项目运营部主任陈继良,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BIM设计研究中心主任于洁,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数字化建筑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孙璐,CCDl悉地国际上海悉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过俊,法国RFR总监、EFA合伙人于辉,DTREE(维树科技)设计总监王斌,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BlM技术总监张东升,分析了BIM政策、管理、设计、施工、运维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尤其是在建筑行业新时期、新常态下,BIM技术运用对产业转型和升级所带来的助力等内容。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最早应用BIM技术的设计企业之一,已将BIM技术应用到最广泛的建筑领域,目前在国内外已有多个成功案例,未来也将持续关注BIM技术的应用发展以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作为建筑行业最早关注BIM技术的专业期刊,《建筑技艺》杂志从2009年便开始进行专项报道,之后每年都以专刊或专栏的形式进行BIM最新的技术报道。本次《建筑技艺》携手同济院,更是在技术交流上搭建了高端学术平台,今后双方也将把此活动作为每年一届的品牌会议,以期共同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

第四篇:BIM技术应用总结(共)

过去20多年来,CAD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使建筑师、工程师们甩掉图板,从传统的手工绘图、设计和计算中解放出来,可以说是工程设计领域的第一次数字革命。而现在,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出现将引发工程建设领域的第二次数字革命。BIM不仅带来现有技术的进步和更新换代,也会影响生产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的变革,并将推动人们思维模式的转变。BIM到底能做些什么呢?

在国内建筑市场,BIM目前多应用在以下领域:

BIM模型维护

BIM模型维护是指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建立和维护BIM模型,使用BIM平台汇总各项目团队所有的建筑工程信息,消除项目中的信息孤岛,并将得到的信息结合三维模型进行整理和储存,以备项目全过程中项目各相关利益方随时共享。目前业内主要采用“分布式”BIM模型的方法,建立符合工程项目现有条件和使用用途的BIM模型。这些模型根据需要大致可分为:设计模型、施工模型、进度模型、成本模型、制造模型、操作模型等。

场地分析

传统的场地分析存在诸如定量分析不足、主观因素过重、无法处理大量数据信息等弊端。通过BIM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对场地及拟建的建筑物空间数据进行建模,可迅速得出较准确的分析结果,帮助项目在规划阶段评估场地的使用条件和特点,从而作出新建项目最理想的场地规划、交通流线组织关系、建筑布局等关键决策。

建筑策划

建筑策划利用对建设目标所处社会环境及相关因素的逻辑数理分析,研究项目任务书对设计的合理导向,制定和论证建筑设计依据,科学地确定设计的内容,并寻找达到这一目标的科学方法。BIM能够帮助项目团队在建筑规划阶段,通过对空间进行分析来理解复杂空间的标准和法规,从而节省时间,并提供对团队更多增值活动的可能。特别是在客户讨论需求、选择以及分析最佳方案时,能借助BIM及相关分析数据,作出关键性的决定。四

方案论证

在方案论证阶段,项目投资方可以使用BIM来评估设计方案的布局、视野、照明、安全、人体工程学、声学、纹理、色彩及规范的遵守情况。BIM甚至可以做到建筑局部的细节推敲,迅速分析设计和施工中可能需要应对的问题。

方案论证阶段还可以借助BIM提供方便的、低成本的不同解决方案供项目投资方进行选择,通过数据对比和模拟分析,找出不同解决方案的优缺点,帮助项目投资方迅速评估建筑投资方案的成本和时间。

眉山市人民医院地下室机电管道综合

可视化设计

对于设计师而言,除了用于前期推敲和阶段展现,大量的设计工作还是要基于传统CAD平台,使用平、立、剖等三视图的方式表达来展现自己的设计成果。

BIM的出现使得设计师不仅拥有了三维可视化的设计工具,所见即所得,更重要的是通过工具的提升,使设计师能使用三维的思考方式来完成建筑设计,同时,也使业主及最终用户真正摆脱技术壁垒的限制,随时知道自己的投资能获得什么。

协同设计

协同设计是一种新兴的建筑设计方式,它可以使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不同专业的设计人员通过网络的协同展开设计工作。现有的协同设计主要是基于CAD平台,CAD的通用文件格式仅仅是对图形的描述,无法加载附加信息。

BIM使得协同不再是简单的文件参照,BIM技术为协同设计提供底层支撑,大幅提升协同设计的技术含量。借助BIM的技术优势,协同的范畴也从单纯的设计阶段扩展到建筑全生命周期,需要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各方的集体参与,因此具备了更广泛的意义,带来综合效益的大幅提升。

性能化分析

无论什么样的分析软件都必须通过手工的方式输入相关数据才能开展分析计算,而且需要专业的人员才能完成,同时由于设计方案的调整,数据的录入工作需要经常性的重复录入或者校核,使建筑设计与性能化分析计算之间严重脱节。

利用BIM技术,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创建的虚拟建筑模型已经包含了大量的设计信息(几何信息、材料性能、构件属性等),只要将模型导入相关的性能化分析软件,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析结果,原本需要专业人士花费大量时间输入大量专业数据的过程,通过BIM技术可以自动完成,大大降低了性能化分析的周期,提高了设计质量。

工程量统计

BIM是一个富含工程信息的数据库,可以真实地提供造价管理需要的工程量信息,借助这些信息,计算机可以快速对各种构件进行统计分析,大大减少了繁琐的人工操作和潜在错误,非常容易实现工程量信息与设计方案的完全一致。

管线综合

随着建筑物规模和使用功能复杂程度的增加,无论设计企业还是施工企业甚至是业主对机电管线综合的要求愈加强烈。利用BIM技术,通过搭建各专业的BIM模型,设计师能够在虚拟的三维环境下方便地发现设计中的碰撞冲突,从而大大提高了管线综合的设计能力和工作效率。这不仅能及时排除项目施工环节中可能遇到的碰撞冲突,显著减少由此产生的变更申请单,更大大提高了施工现场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由于施工协调造成的成本增长和工期延误。

施工进度模拟

通过将BIM与施工进度计划相链接,将空间信息与时间信息整合在一个可视的4D(3D+Time)模型中,可以直观、精确地反映整个建筑的施工过程。4D施工模拟技术可以在项目建造过程中合理制定施工计划、精确掌握施工进度,优化使用施工资源以及科学地进行场地布置,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资源和质量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达到以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目标。

此外,借助4D模型,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投标中将获得竞标优势,BIM可以协助评标专家从4D模型中很快了解投标单位对投标项目主要施工的控制方法、施工安排是否均衡、总体计划是否基本合理等,从而对投标单位的施工经验和实力作出有效评估。

十一

施工组织模拟

施工组织是对施工活动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决定了各阶段的施工准备工作内容,协调了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单位、各施工工种、各项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BIM可以对项目的重点或难点部分进行可建性模拟,按月、日、时进行施工安装方案的分析优化。对于一些重要的施工环节或采用新施工工艺的关键部位、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等施工指导措施进行模拟和分析,以提高计划的可行性;也可以利用BIM技术结合施工组织计划进行预演以提高复杂建筑体系的可造性。

十二

数字化建造

BIM模型直接应用于制造环节,建筑中的许多构件可以异地加工,然后运到建筑施工现场,装配到建筑中(例如门窗、预制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等构件)。通过数字化建造,可以自动完成建筑物构件的预制,这些通过工厂精密机械技术制造出来的构件不仅降低了建造误差,并且大幅度提高构件制造的生产率,使得整个建筑建造的工期缩短并且容易掌控。

十三

物料追踪

随着建筑行业标准化、工厂化、数字化水平的提升,以及建筑使用设备复杂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建筑及设备构件通过工厂加工并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高效的组装。在BIM出现以前,建筑行业往往借助较为成熟的物流行业的管理经验及技术方案(例如RFID无线射频识别电子标签)。通过RFID可以把建筑物内各个设备构件贴上标签,以实现对这些物体的跟踪管理,但RFID本身无法进一步获取物体更详细的信息(如生产日期、生产厂家、构件尺寸等),而BIM模型恰好详细记录了建筑物及构件和设备的所有信息。

十四

竣工模型交付

在项目完成后的移交环节,物业管理部门需要得到的不只是常规的设计图纸、竣工图纸,还需要能正确反映真实的设备状态、材料安装使用情况等与运营维护相关的文档和资料。通过BIM与施工过程记录信息的关联,甚至能够实现包括隐蔽工程资料在内的竣工信息集成,不仅为后续的物业管理带来便利,并且可以在未来进行的翻新、改造、扩建过程中为业主及项目团队提供有效的历史信息。

十五

维护计划

在建筑物使用寿命期间,建筑物结构设施(如墙、楼板、屋顶等)和设备设施(如设备、管道等)都需要不断得到维护。BIM模型结合运营维护管理系统可以充分发挥空间定位和数据记录的优势,合理制定维护计划,分配专人专项维护工作,以降低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的概率。对一些重要设备还可以跟踪其维护工作的历史记录,以便对设备的适用状态提前作出判断。

十六

资产管理

由于建筑施工和运营的信息割裂,使得这些资产信息需要在运营初期依赖大量的人工操作来录入,而且很容易出现数据录入错误。

BIM中包含的大量建筑信息能够顺利导入资产管理系统,大大减少了系统初始化在数据准备方面的时间及人力投入。由于传统的资产管理系统本身无法准确定位资产位置,通过BIM结合RFID的资产标签芯片还可以使资产在建筑物中的定位及相关参数信息一目了然。

十七

空间管理

BIM中包含的大量建筑信息能够顺利导入资产管理系统,大大减少了系统初始化在数据准备方面的时间及人力投入。此外,由于传统的资产管理系统本身无法准确定位资产位置,通过BIM结合RFID的资产标签芯片还可以使资产在建筑物中的定位及相关参数信息一目了然。

十八

建筑系统分析

建筑系统分析是对照业主使用需求及设计规定来衡量建筑物性能的过程,包括机械系统如何操作和对建筑物能耗分析、内外部气流模拟、照明分析、人流分析等涉及建筑物性能的评估。

BIM结合专业的建筑物系统分析软件,避免了重复建立模型和采集系统参数。可以验证建筑物是否按照特定的设计规定和可持续标准建造,通过这些分析模拟,最终确定、修改系统参数甚至系统改造计划,以提高整个建筑的性能。

十九

灾难应急模拟

利用BIM及相应灾害分析模拟软件,可以在灾害发生前模拟灾害发生的过程,分析灾害发生的原因,制定避免灾害发生的措施以及发生灾害后人员疏散、救援支持的应急预案。

第五篇:BIM应用实施计划

第十一章、BIM应用实施计划

(增加内容)(主要运用于廊厅区域)

BIM组织体系

1.1

BIM小组组织架构

本项目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其他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BIM小组,编制BIM应用计划。BIM小组组织架构如图11.1-1所示,BIM工作组组长负责BIM小组管理,统一协调BIM各相关方,如:各专业BIM工程师、计划协调管理部、物资设备部、商务合约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BIM咨询单位和各分包商等。各专业配置1位熟练掌握本专业业务、熟悉BIM建模、浏览软件操作的人员,组成项目各部门BIM团队,负责相关专业工作。

图11.1-1

项目BIM组织架构图

1.2

BIM小组各岗位职责

本项目BIM小组主要负责:BIM模型的创建、维护,确保设计和深化设计图清楚地形象的展现在模型里,可以更好的发现图纸问题并及时解决;可以表现出钢构件组装流程,各种施工工艺等,更好的优化施工方案和工作计划;进行模拟施工,进而优化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同时,定期组织对项目部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项目管理团队整体有关BIM工作的职责如表11.1-1所示。

表11.1-1

项目管理团队BIM工作职责

主要岗位/部门

BIM工作及责任

BIM能力要求

培训频率

项目经理

监督、检查项目执行进展

基本应用

1月/次

BIM小组组长

制定BIM实施方案并监督、组织

基本应用

1月/次

项目副经理

制定BIM培训方案并负责内部培训考核、评审

基本应用

1月/次

测量负责人

采集及复核测量数据,为每周BIM竣工模型提供准确数据基础;利用BIM模型导出测量数据指导现场测量作业

熟练运用

2周/次

技术管理部

利用BIM模型优化施工方案

熟练运用

2周/次

深化设计部

运用BIM技术展开各专业深化设计,进行碰撞检测并充分沟通、解决、记录;图纸及变更管理

精通

1周/次

BIM工作室

预算及施工BIM模型建立、维护、共享、管理;各专业协调、配合;提交阶段竣工模型,与各方沟通;建立、维护、每周更新和传送问题解决记录(IRL)

精通

1周/次

施工管理部

利用BIM模型优化资源配置组织

熟练运用

2周/次

计划协调部

利用Synchro

4D模型进度优化

精通

1周/次

机电安装部

优化机电专业工序穿插及配合熟练运用

2周/次

商务合约管理部

确定预算BIM模型建立的标准。利用BIM模型对内、对外的商务管控及内部成本控制,三算对比

熟练运用

2周/次

物资设备管理部

利用BIM模型生成清单,审批、上报准确的材料计划

熟练运用

2周/次

安全环境管理部

通过BIM可视化展开安全教育、危险源识别及预防预控,指定针对性应急措施

基本运用

1月/次

质量管理部

通过BIM进行技术交底,优化检验批划分、验收与交接计划

熟练运用

2周/次

综合管理办公室

利用可视化充分了解现场情况

基本应用

1月/次

价值及目标

2.1

实用价值

模型化价值:

体现在所有项目设计成果、施工过程、竣工交付及建筑运维全部通过三维模型表达,全面实现基于模型的可视化信息交互。

数据化价值:

体现在通过模型的数据关联实现精确的统计和计算,实现工程投资的精细化管理。

模拟化价值:体现在利用

BIM的模拟技术实现工程的核心功能模拟、建筑结果前置,以及施工过程、施工工艺的相关模拟工作,提升建筑工程品质。

2.2

价值体现

1)

模型化:

(1)提高图纸会审效率

:

工程初期运用

BIM技术对图纸进行会审纠错,更加直观、便捷、全面,真正实现对图纸错误的预控。

(2)协助安装深化设计

:

施工过程实现运用

BIM建立室内外管线模型,并进行三维管线的碰撞检查及提交综合管线节点

3D图示,精确定位施工冲突部位。

应用

BIM技术进行三维管线的碰撞检查,不但能够彻底消除硬碰撞、软碰撞,优化工程设计,减少在建筑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错误损失和返工的可能性,而且施工人员可以利用碰撞优化后的三维管线方案进行施工模拟,提高施工质量。

(3)为后期运维提供

LOD500模型:

基于

BIM模型的文档管理,将文档等通过手工操作和

BIM模型中相应部位进行链接,并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3D

GIS)联合应用,针对车辆段的区域内需要管理的各类建筑和设施建立三维

GIS系统平台,并建立所需要管理的建筑物和设施的空间模型和数据信息,为需要监测的参数建立传感系统并在平台内展现,对文档的搜索、查阅、定位功能,并且所有操作在基于四维

BIM可视化模型的界面中,充分提高数据检索的直观性,并自动形成的完整的信息数据库,为业主提供快速查询定位。最终提供由

BIM生成的3D

GIS

成果,并交付运营部门。

2)

数据化:

(1)快速评估变更成本

:

利用已经搭建完成的数据化模型,直接统计生成主要变更部位材料及工程量,辅助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的概预算,是变更成本直观可见。

(2)精确物资、成本控制:

BIM模型创建完成后,通过客户端,所有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根据时间、工序、区域等多个维度查询单项目的实物量数据。查询方式简单方便,可以定位任意项目的区域位置,能实时查询该在建项目的周边环境、即时天气情况等。最主要的是,只需输入关键词,便能检索某一时间段、某区域的工程量数据,实现按时间、区域多维度检索与统计数据。在项目管理中,使材料计划、成本核算、资源调配计划、产值统计(进度款)等方面及时准确的获得基础数据的支撑。

3)

模拟化:

(1)增强平面策划能力:

运用

BIM技术对现场场区平面布置、现场绿色文明施工设施(雨水收集设施、现场降尘设施)及安保设施进行模拟策划,以达到平面布置合理并切实可行的目的,提高平面布置策划的可操作性。

(2)真实模拟现场施工

:

通过

BIM的三维虚拟施工,将施工方案、进度计划与施工模型结合实现现场进度实时监测,减少建筑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减少返工和整改量,进行有效协同;也可以借助施工模拟在施工前做到施工成果前置,为方案确定提供直观有效的依据;最后将已确定方案的施工过程模拟资料及数据作为后期演示依据进行存档,以备后期调研使用。

(3)直观模拟施工交底:

借助于

BIM模型,针对技术方案无法细化、不直观、交底不清晰的问题,将传统的思路与做法(通过纸介质表达),转为借助

4D虚拟动漫技术呈现技术方案,使施工重点、难点部位可视化、提前预见问题。

BIM实施方案

3.1

BIM工作流程

根据业主和项目具体要求,提前编制项目BIM应用策划书。对项目BIM模型的建模精度、命名规则、人员的操作权限、版本变更管理、数据提取原则以及项目部相关人员培训等进行详细规划。本项目施工期间BIM工作主要流程如图11.3-1所示。

图11.3-1

BIM工作流程图

3.2

BIM在施工过程管理方面的应用

(1)

BIM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可计量(computable)的特点,大量工程相关的信息可以为工程提供数据后台的巨大支撑。BIM中的项目基础数据可以在各管理部门进行协同和共享,工程量信息可以根据时空维度、构件类型等进行汇总、拆分、对比分析等,保证工程基础数据及时、准确地提供,为决策者制订工程造价项目群管理、进度款管理等方面的决策提供依据。

(2)

将建筑物及其施工现场3D模型与施工进度链接,与施工资源、安全质量以及场地布置等信息集成一体。实现了基于BIM和网络的施工进度、人力、材料、设备、成本、安全、质量和场地布置的4D动态集成管理以及施工过程的4D可视化模拟。实时反映具体施工部位的形象进度、人工、材料、机械消耗情况,随时随地直观快速地将施工计划与实际进展进行对比,并根据现场实际进度情况即时更新,达到直观、动态掌握现场施工进度及实际成本消耗的目的。同时进行有效协同,施工方、监理方、甚至非工程行业出身的业主领导都对工程项目的各种问题和情况了如指掌。这样通过BIM技术结合施工方案、施工模拟和现场视频监测,大大减少建筑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减少返工和整改。

(3)

BIM以工程为载体,工程以BIM为平台,各项技术整合,使得施工现场的构件安装状况通过RFID的信息收集形成了基于施工进度和实际现场的BIM和4D模拟。BIM技术即可实现对工程项目的可视化技术指导及施工进度模拟等,又需依靠工程实体进行信息的实时反馈、及时更新与过程记录。通过对虚拟建筑管理,来加强实体建筑建造过程中的施工质量与管理水平。对于重点部位、隐蔽工程等需要特别记录的部分,现场人员将以文档、照片等记录方式与BIM模型相对应的构件关联起来,使得工程管理人员能够更深入的掌握现场发生情况。能够更好的掌握和控制工程进度、质量。BIM对工程管控示意见图

BIM模型对工程的管控

(4)

管理的支撑是数据,项目管理的基础就是工程基础数据的管理,及时、准确地获取相关工程数据就是项目管理的核心竞争力。BIM数据库可以实现任一时点上工程基础信息的快速获取,通过合同、计划与实际施工的消耗量、分项单价、分项合价等数据的多算对比,可以有效了解项目运营是盈是亏,消耗量有无超标,进货分包单价有无失控等等问题,实现对项目成本风险的有效管控。

3.3

BIM在竣工及保修期的应用

(1)

利用BIM模型、RFID、无线移动终端、WED技术以及摄像、照片等把隐蔽工程、特殊构造的施工记录情况与BIM模型进行整合,并用数据库的方式加以存储。

(2)

工程进入运营维护阶段,需要了解建筑某个部位的相关建造信息,甚至包括隐蔽工程,都可以在BIM模型及其所记录的信息中方便的得到。大大减少了检查、维修所耗费的时间和成本。

BIM模型管理

在BIM建模的过程中,必须首先明确项目公共信息的设置要求,确保各方模

型能够正确整合。

1)模型坐标系统及基本单位

基点、方位、标高和单位

2)基点以坐标原点作为项目基准点,建立项目统一轴网、标高的模板文件。

3)方位项目北方向和正北方向重合,因此项目北和正北不作调整。

4)标高及命名

(1)标高命名与楼层编码、标高数值对应,标高数值以相对标高为准。

(2)楼层编码、标高以设计图纸为准,保持一致。

(3)其他特殊楼层,避难层、机房层、屋面层,机房屋面层等特殊楼层,命

名为相应楼层

+

中文命名。

5)单位

总图(组团)原点:坐标原点

片区原点:坐标原点

地块原点:坐标原点

楼栋原点:

坐标原点

高程单位:m(米)

坐标单位:m(米)

长度单位:㎜(毫米)

标高单位:m(米)

角度单位:°(度)

体积单位:m3(立方)

面积单位:㎡(平米)

重量单位:t(吨)、kg(公斤)

6)建模依据

(1)、模型搭建依据

①图纸等设计文件

②总进度计划

③当地规范和标准

④业主其他特定要求

(2)、模型更新依据

①设计变更单、变更图纸等变更文件

②当地规范和标准

③业主其他特定要求

7)

流程说明:

BIM系统的实施以模型基础,模型质量的高低对应用结果的正确与否有着重

大影响,所以应采取严格的建模以及质量控制流程,确保BIM应用成果的正确性。

流程说明如下:

①与项目相关各部门沟通协商,确定建模的整体要求与计划;

②准备好建模用的图纸资料后发送给本项目BIM负责人,BIM负责人接收到图

纸后进行整理,确认图纸的完整性与符合建模要求;

③BIM负责人研究收到的图纸资料,对存在的疑问或问题进行汇总并反馈给设

计院或者业主对图纸疑问的答疑;

④BIM负责人根据图纸的具体内容并结合BIM实施规范的要求确定具体的建模

规则以及人力安排;

⑤各参建人员依据图纸进行模型构建;

⑥对于完成的模型由各个建模进人员进行自检,合格后提交给施工项目进行验收;

⑦项目接收模型后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则进行存档交付使用;如不合格则

返回进行修改直至合格为止。

8)BIM模型颜色规定

各个专业的系统、构件划分标准化后,相应的各个系统、构件的眼色设置也

应标准化,以方便模型整合和调试工作。

建模前,应根据具体图纸情况统一各专业、各系统以及各类构件的颜色并形

成统一的模型颜色表,该表的格式应参照下表的格式进行创建(系统或构件颜色

待收到图纸后最终确定,管道颜色与现场保持一致)。

为了专业、系统空间三者之间一致性表达,应采用统色系标准。具体色系标准按

RGBRGBRG值B设置,以下版本作为参考标准:

9)模型的整合平台以

Naviswork为例作为整合平台。

优势:

1)支持打开不同软件的设计成果,并通过“附加到主模型”功能将不同的部分整合到一个模型内。

2)基于

3D交互的可视化的浏览、漫游等操作,可模拟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

视角下的真实视觉体验。

3)自动化的侦测及汇报手段,即常用的“冲突检测(Clash

Detective)”

能。工程上常用此功能对不同的设计专业或不同的部分进行施工图综合检查,提

前解决施工图中的错、碰问题,降低施工过程中的浪费。

10)模型交付

(1)文档标准:在BIM专业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分析报告等由

Word2007、Excel2007、Powerpoint2007等办公软件生成的相应格式的文件,在交付时统一转换为

pdf

格式。

(2)图形文件标准:主要是指按照施工项目要求,针对指定位置经

Autodesk

Navisworks2014

软件进行渲染生成的图片,格式为pdf

(3)动画成果:BIM

专业应用过程中基于Autodesk

Navisworks2014

软件

按照施工项目要求进行漫游、模拟并经录屏软件录制生成的avi

格式视频文件,5基于BIM的技术管理

5.1深化设计图纸报审制度及流程

设计方及各专业分包基于

BIM深化模型在BIM工作协调例会进行方案讨论,研究并解决图纸问题。

BIM

深化模型修改的内容同步反映到相关专业的深化图纸上,避免产生新的图纸间不交圈问题。各专业在提交深化图纸报批的同时,将各专业的BIM深化模型一同提交报审,设计方及

BIM

顾问依据设计图纸对BIM深化模型进行验证,确保深化设计满足建筑设计理念与要求,并利用模型更准确的理

解深化设计的内容,快速完成对各专业深化图纸进行审核。

5.2全程变更

BIM模型复核流程各承包商应依据设计单位签认的设计变更类文件和图纸(包括洽商单等,随时跟踪进行模型更新。

各分承包商深化设计BIM模型复核流程如图:

各分承包单位模型复核:

完成变更模型与原设计模型之间的叠合、碰撞检查

等工作,并提交该项变更的碰撞检查报告和优化建议报告。

总承包单位在服务期间应用BIM模型对各项变更进行分析,量化变更对造价

及工期的影响;

总承包单位在业主批准进行变更后,应及时对

BIM

模型进行更新维护。

5.3

BIM模型的整合交付流程

施工过程中各承包单位提交的基础模型或深化设计模型需经过BIM

各参与方确认后方可有效,具体流程如下图:

a

项目各参与方提交模型应、有统一的标准,并对所上传的模型进行必要的注

释与说明;

b

项目各参与方提交模型后需以邮件方式通知其他

BIM参与方确认;

c

当模型提交并通知项目其他

BIM参与方后,其他

BIM参与方未在3

天内给

与回复,则视为其确认模型;

d

当项目各参与方以邮件或文函方式确认后,该模型方为有效,项目其他参与方可根据此模型进行其他工作。

5.4现场平面布置动态管理

(1)通过

BIM模型实现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动态模拟,有助于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

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分阶段进行

BIM

三维模型建立模拟,借以呈现

各主要阶段的交通组织规划、大型设备使用、材料堆场及加工场地、临建设施使

用等是否合理,通过对周围环境、进场道路的位置、施工现场机械设备以及建筑

材料的堆放,现场施工防火的布置等的全方位模拟等情况,可以更有效的对施工

现场进行综合规划与管理,以保证工程施工合理有序地进行。

(2)在基坑施工阶段,提交基坑

BIM

模型。地下结构开始进行施工,塔吊

布置完成,钢筋加工棚、材料堆场确定后,提交场地平面布置应用视图和场地工

作面排布应用视图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每月提交主体建筑进度应用视图和变更

应用视图。

5.5进度模拟

(1)实施目标

运用

BIM技术,对土建、机电、钢结构等专业施工进度进行模拟,进行风险

预警,保障工程如期进行。

(2)实施内容

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多专业相互配合、合理分工、协同作业,因此施工

进度管理尤为重要。通过

Revit

建立

BIM模型,运用

Navisworks

进度模拟,导

入施工进度计划

Project

文件,将

BIM模型与工程施工进度计划链接起来,使工

程施工进度通过

4D动态模拟形式展现出来。

将现场实时进度信息与模型效果进行对比,快速实现对实施效果偏差的综合分析,通过着色预警,及时制定相应的进度调整措施。当施工进度计划调整模型

随之自动变更,通过模型模拟对计划直观表现,合理的安排材料采购、加工、运

输等工作。

(3)实施计划

在总包施工进度计划Project审批完成后,立即将

BIM模型与

Project

文件

在Navisworks中进行连接,随施工进度分层、分流水段进行施工进度模拟。周进度用三维图片的方式进行,月进度用动态的模型方式进行。

BIM实施的保证措施

6.1

建立BIM运行保证体系

(1)

按照BIM组织架构表成立BIM执行小组,由组长全权负责BIM系统管理和维护。该小组在开工前就进驻现场,迅速投入系统的创建工作。

(2)

成立BIM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组员包括项目总工、BIM工作组组长、各部门经理,定期沟通,保证能够及时、顺畅的解决问题。

(3)

各职能部门要求设置专人和BIM小组对接,根据需要提供现场信息。

(4)

配备足够的高配置电脑设备,购置足够的BIM软件,满足软件操作和模型应用的要求。

(5)

建立BIM管理制度,包括工作岗位责任制度、考核制度、分包BIM监督制度、BIM维护变更制度。

(6)

建立和业主、设计等各方沟通机制,建立BIM方案的业主审批制度。

6.2

建立BIM运行例会制度

(1)

BIM领导小组成员必须参加每周的工程例会和设计协调会,及时了解设计和工程进展状况。

(2)

BIM领导小组成员,每周一召开协调会,建设单位或项目管理公司参加BIM协调会,确定工作流程。由BIM工作组组长汇报工作进展情况以及遇到的困难,需要联合解决的问题。及时对问题给予处理和解决。

(3)

BIM工作组内部每周召开一次碰头会,针对本周工作情况和遇到的问题,制定下周工作计划

6.3

BIM技术支持

(1)

BIM族库管理系统:我局BIM族库管理系统包含了6000多种各个专业常用族,并形成一套完整的新族管理方法。为现场BIM小组建立、维护BIM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保证了现场BIM小组的工作质量和速度。中建八局BIM族库管理系统见图11.6-1。

图11.6-1

中建八局BIM族库管理系统

(2)

BIM的二次开发小组:我局拥有一支Revit

API二次开发团队,能够完成BIM应用中的特殊要求的二次开发。该团队先后开发了建模工具集、工程量管理、路桥参数建模等模块,并搭建了虚拟仿真的物业管理平台,详见图11.6-2。

图11.6-2

BIM模型二次研发

(3)

外部合作伙伴:我局是Autodesk公司在施工企业重点支持BIM应用的单位,在新产品功能、二次开发、新领域拓展、中美交流等方面全方位支持。

图11.6-3

和外国合作伙伴进行BIM技术研讨

下载BIM应用实践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BIM应用实践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心得体会-BIM应用培训心得体会[精选合集]

    心得体会-BIM应用培训心得体会1很荣幸能参加第*期轨道BIM工程师培训班的学习,让我们学习了BIM系统及revit这款软件。通过四天紧张的培训,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BIM将对未来工作带......

    BIM应用培训心得体会(合集)

    BIM应用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1一、BIM技术不是一款软件之前没有接触过BIM的时候,总是听说BIM软件、BIM软件认为BIM就是一款软件。经过这次学习之后才知道,这是对BIM的一......

    BIM技术应用心得

    总承包管理精细化的宝刀 ------BIM技术应用心得 为响应局里对BIM技术应用的号召,在项目领导和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本人有幸在营口万达项目参与了BIM技术的应用工作。通过本项......

    参加“BIM实践与应用研讨会”的感想

    参加“BIM实践与应用研讨会”的感想 ——建筑系 吴小丽 作为建筑系的一员,在建筑系系主任的带领下,我们经常有机会参加一些与建筑系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会议,在这些过程中......

    BIM技术应用实施方案(含五篇)

    BIM 技术的应用实施方案 一、BIM 技术介绍 BIM(建筑信息模型)是 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 的简称,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

    BIM应用分析报告[五篇]

    甲方运用BIM需求 一、设计阶段 1、三维设计,通过模型达到对建筑的可视化要求,包括剖、立面可视化; 2、功能需求分析,例如停车场分析、电梯垂直运输分析、人流疏散分析; 3、机电深......

    BIM培训总结

    篇一:bim 培训心得 bim学习总结 今年暑假,我很幸运的跟着建筑学院的王俊老师到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参加bim 培训。西南建筑设计院是西南地区最好的设计院,其中的bim团队已经把b......

    BIM培训总结

    BIM培训总结 银西四标二工区2018年5月5日(10-26℃,阴转小雨) 一、隧道工程 1.邵山隧道出口设计947.5m:上台本日1.6m,开累876.8m;中台本日3.2m,开累857.4m;下台本日3.2m,开累852.4m;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