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QZZN公务员考试论坛 《红星》整理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一)一、公文的定义和分类
(一)定义
公文,是公务活动中所形成和使用的文字材料,是方针、政策、法规、政令和信息、情况的表现者、运载者,是机关实施管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工具,发挥着上令下达、下情上报和信息沟通的重要作用。公文贯穿机关管理工作的始终。我们要向上级报告情况,需要写成文件;我们要向乡镇、村安排什么工作,提工作要求,需要写成公文印发下去,备查、备用,便于基层照章执行;我们要告知社会公众一个什么决定,也要印制成公文。因此,公文写作与我们每一个机关告知人员息息相关,可以说,具备较强的公文写作能力,是每一个机关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当前,各级各部门都十分缺乏优秀的文秘工作人员,有许多年轻人因为具备较好的文字功底,而被选拔进市、县党委、政府机关工作,从而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环境和人生境遇,一些机关还因为选不到合适的文秘人员而发愁。由此可见,重视公文写作、加强公文写作,对于年轻人来说,具有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分类
1、按照制文机关的种类划分:党务机关公文、行政机关公文、司法机关公文、军事机关公文、企事业单位公文、社会团体公文。今天讲的,重点是行政机关公文。
2、按照行文方向划分:上行公文、平行公文、下行公文。草拟公文前,必须弄清楚行文方向,才能确定文种、内容、措辞等。
3、按照保密程度划分:绝密公文、机密公文、秘密公文、内部材料、普通公文5种。我们在起草或者管理公文时,必须要按照该公文的秘密等级来处理,涉及秘密问题的,不能泄密。
4、按照紧急程度划分:特提公文、特急公文、加急公文、平急公文、普通公文5种。紧急公文的处理,我在后面要专门给大家讲。
5、按照使用范围划分: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决定、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全是通用公文;司法类的公文、经济类的公文、任免类公文、议案、提案、建议等等,属专用公文。今天讲的,主要是通用公文。
6、按照规范性和颁发程序的规范程度、行政约束力的强弱划分:规范性公文和非规范性公文。规范性公文有13种: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非规范性公文:除规范性公文以外的公文。常用的非规范性通用公文有调查报告、工作计划类、工作总结类、提案、建议、说明、讲话稿、简报信息、书信类、启事类、条据类、表格类、大事记等等。
(三)机关公文要素
机关公文由版头、份号、密级、紧急程度、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印发传达范围、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制版记组成。
(四)公文处理包括哪些工作
公文处理包括拟制、办理、管理、立卷归档在内的一系列衔接有序的工作。*
二、公文写作的共性要求
公文不同于其他文字作品,它的写作、制发、处理必须按照固有的规定、特定的体例格式来进行。
(一)确定文种
这是写作公文首先要明确的。我们在写作公文前,要弄清楚这个文件具有或者说应该发挥什么作用,是在什么背景下写这个文件材料。根据写作的背景、目的、受文对象(为什么要写这个文件;写这个文件要达到什么目的,是安排工作、通报情况,还是解决困难问题;文件是写给哪个部门,是上行、平行还是下行),确定采取哪个文种。一般说来:
1、要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消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选择《决定》文种。比如:党中央决定在全党(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开展讲政治、讲正气、讲团结的“三讲”活动,这对党的建设来说,是件大事,所以用决定文种;每年初的农村工作会议、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县政府都要出台一个《关于兑现**年农村工作(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的决定》,这就是个奖惩决定。
2、要向社会公众或者广大行政管理相对人宣布重要事项或决定,适用公告。比如,要在县城取缔三轮车、或者实行三轮车分单双号进城运营,这涉及到广大三轮车从业人员的切身利益,我们就要事先以各种方式发出公告,告知社会各界。联合执法队、建设局、交警大队。要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该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比如停水停电,适宜采用通告文种。
3、我们要将上级的文件批转给下级执行,或者要求下级从哪些方面作好哪件工作时,一般印发《通知》
4、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选用报告类文种,如工作报告、情况汇报等等。(在其中,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有特指内容的文种,政府工作报告是政府向同级人大或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情况)
5、向上级机关反映并请求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选用《请示》。
6、答复下级机关的请求事项,用《批复》。
7、我们要对某项重要工作或者某个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一般选用《意见》。
8、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也就是说不存在直接的行政管理关系的机关之间,比如绥江县与三峡公司、与市财政、审计、国土等市政府部门,商洽问题、询问或答复问题,一般用《函》。
9、明确通过会议形式决定的事项、记录会议精神,选用《会议纪要》。
10、还有一种《命令》文种,主要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如主席令、国务院令),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如通缉令),这些法规、规章的制定,要省级以上的国家机关才能制定和通过,因此,在市、县两级,一般不涉及到《命令》文种。以上讲的是一般原则,具体采用哪类文种,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二)规范写作
公文写作要努力做到“七个规范”:
1、主题规范。主题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任何文章都要有主题,公文也不例外。公文主题的提炼标准,就是集中单
一、鲜明显露。要求一文一事,一个主题,主题鲜明突出。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要鲜明直接,不能含糊,不能让人产生歧义。
2、使用材料规范。公文材料的选用标准必须是真实典型,新鲜有力。所谓真实,就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反映当前事物本质规律的真实。我们分析问题时,所列举的现象,不是假的、人为编造的,也不是偶然现象和个别现象。所谓典型,就是既是个性特征,又是共性特征。新鲜有力,就是我们所列举的、分析的问题,、提出的办法,必须是符合当前实际的,必须是有说服力的。你不能在说今年的工作时,还拿去年、前年的数据和一成不变的措施办法,因为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尤其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和人的民主法制意识普遍快速增强的这么一个时代下,如果总是一成不变、不思进取,不思考、不调研,写公文也好、安排工作也好(事实上,写公文也是安排工作的一种方式),都做不到“有的放矢”—即对准目标放剑,一剑中的。公文的选材标准与文学作品不同,公文强调真实,强调掌握最基础最真实的材料,屏弃想象(合理的推测可以),而想象则是文学作品的核心和灵魂。
3、文章格式规范。公文普遍的结构格式是:公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结尾—成文时间。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把公文格式方面的内容分为写作格式和印制格式两个方面来讲,这里主要讲公文的写作格式,写作格式包括标题、正文、结尾三个部分。1标题:公文标题的写法一般是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例如:县国土局要向市国土局写一个请求帮助解决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的请示,标题就是“绥江县国土资源局关于请求帮助解决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的请示”;板栗乡人民政府要向县政府报告一个煤矿安全事故的调查报告,则标题就要写成“板栗乡人民政府关于**煤矿安全事故的调查报告”。2主送机关的写法:一是只写受文机关的名称,不写领导个人名字(领导特别要求的除外);二是只能写一个主送机关,例如:市委、市政府,其他需要送达的受文机关采取抄送方式(调查报告因为是知阅性公文,受文单位不特别确定,除了要求有主送机关的,可以不写主送机关);三是用统称或者规范的简称,不能随意写,如市政府、市人民政府都是规范的简称,但不能写成市府;四是行文关系,只能逐级行文,一般不能越级行文(如要上报省政府的文件,一般只能市政府转报),某些经费请示属特殊情况。
3正文的写法:正文是主送机关以下、结束语之前的部分。正文是一篇公文用笔最多、最重要的部分。一般是在主送机关之后,先写一段或几句导语,说明写这篇公文的原因、根据或者目的,导入正文。正文要做到逻辑层次清楚有序,说理简洁准确并力求深刻,用语符合规范。4结尾:正文写完后,一般要写几句号召的话(一般针对下行文),或者表决心、态度的话(上行文)。《请示》要说“妥否,请批示;《意见》要说“以上意见若无不妥,请批转执行;《通知》和《报告》可以不要结尾,说完就落款结束;讲话稿类的一般有鼓劲、号召的话语;汇报材料一般有表示感谢和今后打算、态度的。
4、文字表述规范。公文的用语用字要求简明、准确、朴实、得体、通俗、易懂,体现字面意义而非联想意义,讲求陈述性、写实性,而非描绘性、虚拟性。一般以概述为主,据事说理,言之有物。不象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需要大肆铺展、渲染,大量的想象,细致的描写,这些,恰恰是写公文所忌讳的。(比较文学作品语言与公文语言的异同:同是写一个夜晚发生的一件事,武侠小说写“月黑风高夜,***燕子李三一个鹞子翻身越窗而入,手起刀落,一剑封吼,杀死了仇家;而公文只写某年某月某日,谁在家中被人杀死,或者谁杀死了仇家。)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看文学作品很过瘾,看公文则觉得死板、千篇一律,这个跟公文的性质有关系,但是公文同样可以写得很好,好的法规性、政策性公文,充分考虑了各阶层、各方面的利益问题和可能出现的反应,可以做到面面俱到或滴水不漏,好的讲话稿可以写得饱含感情,深刻、精彩。
5、标点符号使用规范。该用逗号用逗号,该用句号用句号。需要慢慢积累琢磨。要注意:转发上级或下级文件时,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有书名号的,取消书名号);此外,标题中不要过多出现“通知”两个字,比如省、市层层转发国务院一个文件的通知,到县级,可直接说转发国务院***文件的通知。
6、数字和计量单位使用规范。一般使用阿拉伯数字。前后要统一,不能一时用大写,一时用小写。
7、印制规范。包括印制格式、排版、用纸规格,紧急程度、发文机关、发文字号、印制份数、发送单位、印制机关等要素标识。目前各单位在印制上比较规范,请大家在制文的过程中,拿单位印制好的文件来参考学习,我只点几个方面的细节:
1印制格式(印制方式):两种,红头文件和白头文件。红头就是单位的文件头、简报、信息等,一般适用于正式形成的请示、报告、意见、通知、函等文件。白头就是不冠特定的文件用纸,直接排版印制,一般会议印发的讲话稿、汇报材料等用白头印制。调查报告、对内的工作方案(如单位解放思想大讨论方案)这类文件既可印制成红头,也可印制成白头,视具体情况定。红头文件拟文单位、成文时间等落款在结尾处,白头文件一般把拟文单位、成文时间放在标题下。2签发:公文的制作签发程序很严谨,不能谁写谁签都行。重要文件要一把手或单位主持工作的领导签发,一般文件由一把手、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委托的领导签发。
3印鉴:即盖章,也有讲究。首先是不能盖倒了;其次是要盖在单位落款和成文时间之间,具体有下套、中套两种盖法;联合行文的落款盖印,一般每排平行落两个单位的名称,依次往下排,盖印时不能相互侵占。现在有很多新成立的机构,需要启用新印章,印鉴的启用也有规范,要持机构成立的批准文件向公安机关申请,雕刻好后,由县政府办行文告知各乡镇各部门后启用,行文宣布启用之前盖的印无效。
4成文时间:领导签发的时间,而不是拟稿的时间和印制时间,印制时间在版记部分专门有一栏,哪天印的就写哪天。
5行文层次序数的写法及排版:目前有些乱。一个正式的文件材料,除总标题外一般有四个层次,总标题用二号华文中宋字体。第一个层次,是大标题,一般用三号黑体,写成一、二、三;第二个层次是小标题,用
(一)、(二)、(三)来表示,三号楷体;第三个层次用阿拉百数字表示,即1.2.3.,可以三号仿宋加粗以醒目;第四个层次用(1)、(2)、(3)表示。*
三、几种常用公文的写作
要具体讲怎么写公文很难,通过听讲了以后就能写好公文,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我写了8年公文,要总结经验,头脑里几乎还是空的。我个人的体会是,要写好公文,除了多了解、多熟悉工作、多写以外,没有别的办法。在此,也只是和大家作粗浅的交流。
(一)常用规范性公文
1、请示:如果某个单位在推行工作中遇到了自己不能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比如资金、政策等,需要上级帮助解决,就得写成请示。写请示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只能一事一请,不能在一个请示里夹带多个请示事项,要资金就只写要资金的请示,需要某个政策性决定的,就写成单一的请示。二是一请一报,一个请示只能报一个主送机关,不能多头报送。三是一般不越级请示,但特殊情况除外(如经费请示),在实践中本着解决问题的原则,不僵化、不教条。四是要简短精炼,简洁明了地讲明原因、困难,对请求事项要明确,要多少钱,要什么政策,至于人家怎么批是人家的事,还要讲明你要的钱主要是用作哪个方面。
2、报告:报告是典型的上行公文,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答复上级的询问等。报告的特点是阅知性,不是批复、答复性,看的人可以签署意见,也可以不签署意见或表态。所以,在选择这个文种的时候,要选择那些只需要上级知道的工作或事件,或者向就某项工作提意见建议,但不一定需要批复。
1分类:一是工作报告,是按照上级机关要求做作的报告,如政府工作报告;二是情况报告,即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或觉得应该让上级知道某个重要事项的当前情况(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报告);三是回复性报告,回答上级问询、落实上级临时交办的某项工作(关于审计意见整改情况的报告);四是备案报告(规范性文件备案)。
2写法:一是要有导语,说明依据什么写这个报告,或者为什么要写这个报告(依据什么机关的什么通知精神,或者根据某位领导的批示精神,我们做了什么,怎么做的)。二是总体结构一般是:第一,基本情况;第二,主要做法;第三,收到的效果;第四,存在的问题;第五,今后工作的建议。这是常规格式,具体中有变化。如人大视察**法的实施情况,就可以先写成效(可以一并写做法),再写问题,最后写建议,三个部分完成。我们要向市政府报一个土地使用及管理工作方面的情况报告,就要有基本情况(建设用地、开发区用地)、问题、措施。回复报告的写法比较直接,上级问什么问题,我们就答什么问题,一条一条的答(如审计意见整改报告,用打酱油的钱打了醋我们是怎么整改的,程序不规范我们是怎么整改的,挤占专项建设资金我们是怎么整改的)。三是结尾。回复报告写“专此报告,请阅”;工作报告写“以上报告当否,请阅示”;备案报告写“请予审查”。切忌报告中夹带请示事项。
3、意见:分为上行意见、平行意见、下行意见三种,上行意见一般上级要作出处理或者答复,平行意见则一般提供给对方参考,对方可以不执行,下行意见则具有指示性,下级应该遵照执行。意见的写法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但一般应该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以印发关于开展某项工作的意见为例):指导思想和原则、目标和意义、方法和步骤、工作要求等。
4、通知:通知的应用范围很广泛。传达指示、部署工作、实施管理措施、处理公共事务、任免干部等等,都需要印发通知。通知以红头文件和白头文件印发都行。属下行文,要下级机关(或受文对象)明确做什么、怎么做(这与请示、报告不同,比意见要细),要具有操作性。例如写一个会议通知,开会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有些什么要求等等,要一、二、三逐一说清楚,让看的人一看就明白。通知可以不写结束语。
5、工作计划类: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某项工作或全面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的文件,明确下一步做什么、怎么做。工作计划要有操作性(缺乏操作性是当前部门上报工作计划的通病)。计划、规划、方案、要点,都属于计划类公文范畴。计划类公文必须具备目标、措施、步骤三要素。计划类公文有两种格式:一是文字表述式,一是图表式(图表式越来越多,清晰、明了、包含的信息量大),政府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拟办实事分解、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分解、议提案办理责任分解等都是图表式。当前部门上报的计划类文件普遍缺乏前瞻性和操作性,都是泛泛而谈,随便写几条(以收集政府工作报告素材为例)。
6、工作总结类: 1定义
2分类:综合性总结(单位工作总结)、专题性总结(专项工作总结)、个人总结(学习、思想、工作)
3写作关键和重点:其特点是实践性、经验性、自述性、理论性(不仅陈述工作情况,更要揭示理性认识,不仅回答“是什么”,更要回答“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一般包括本年度(半年)基本工作情况、所做的主要工作、工作进度、取得哪些成绩经验、存在的不足和教训、下步工作计划(个人总结写努力方向)。个人总结要抓住主要问题,把握写的侧重点,突出收获最大、成绩最突出或者感受体会最深的东西,不是记流水帐。当前各部门上报的工作总结类材料,缺乏亮点的提炼和总结,都是按部就班写来,看不出我们与别的县相比有什么亮点、与去年相比有哪些做得更好,政策上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二)常用非规范性公文
常用非规范性公文有讲话稿、调查报告、汇报材料、礼仪讲话、简报信息等,下面分别作简单介绍。
1、讲话稿:主要有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会议讲话(报告)、汇报材料、传达提纲、述职报告等。
标题的写法:工作报告和会议讲话的标题可以使用标题式(主标题、副标题构成,主标题是报告内容的精炼、概括,副标题写报告人、报告时间,比如《解放思想、团结奋进,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是主标题,副标题是**省长*年*月在**会议上的报告则是副标题);还有一种常用的标题,就是讲话人+会议名称+文种构成,如《张县长在全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简洁明了。
主体内容和基本要求:上年(上一阶段)工作回顾、存在问题和困难、下年工作任务、措施。要分析形势,统一思想,安排工作。总体要求是中心突出、议题集中、政策清楚、任务明确。写的好的讲话,还需要生动、富于感情。工作报告比较正规,用语庄重,一般不用口语化语言,一般不举例子,但工作做的怎么样,要用详实的数据说话,一般不允许脱稿临场发挥。会议讲话就相反,用语要力求生动,可以较多的使用口语化语言,体现个人风格,可以临场脱稿发挥。(脱稿讲话责任认定)
要具备的基本条件:一是全面、深入了解工作情况,包括困难问题、经验教训,才能做到落笔真实、全面、客观;二是要了解有关政策,特别是新机遇新政策,有什么好的新的政策,有什么限制因素和政策,拟订措施才能够有针对性,体现时代性;三是高度要站够,(高度不够是现在部门起草报告最突出的毛病),你如果是代县长拟讲话稿,就要站在县长的角度思考问题,该讲什么,该怎样讲,都有讲究;你若是代书记拟讲话稿,就要站在书记的角度思想如何讲、怎样讲,二者是有差别的。
部门代拟讲话稿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高度不够,二是不结合本县本工作实际,不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三是提炼归纳不够,逻辑性不强(段落之间、层次之间)。比如,去年我们县召开了大规模、高规格的全县教育工作会议,总结近几年来的教育工作,出台一些新的开创性的重要政策措施(教师调整政策、稳定教师队伍的办法、实行中高考政府奖励政策等)。教育局很重视筹备工作,代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拟的讲话稿先后修改了两次才送到两办,但最后修改很大,许多内容都没用,原因就在于没有结合我们的实际,没有突出我们的亮点(通篇基本讲的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发展的意见纲领精神)。讲话稿的用语和感情问题:有人认为公文都是平铺直叙,没有感情的。其实不然,好的公文可以写得既朴实,又有文采,体现讲话人的心声;既有操作性,又能带来听觉和感官上的享受.过去我们认为公文中不适宜引经据典、富有文采,这是片面的看法。公文的写作特别是讲话稿的写作,要视讲话人的风格而定,有的领导喜欢引经据典,我们就要考虑和体现他的风格,有人说我不具备丰厚的古典文学修养怎么办,现在网络可以帮忙,可以针对性的查阅、学习、选择。2、汇报材料和传达提纲:都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实事求是。
汇报材料事实准确、重点突出、要有事例和数据,事例要有说服力。一般根据工作情况来安排框架,但上级有明确要求内容的,一般按上级要求逐一汇报。传达提纲的写作要点:一是不能原原本本的照搬领导讲话或讨论发言,要抽取、综合主要的、有代表性的体现会议精神的东西;二是要有侧重,要将本地区本部门急待落实的方面作为传达重点(比较工业园区与沿江路复建与我县的关系和意义);三是贯彻落实措施也要紧密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
3、礼仪讲话:欢迎词、答谢词、祝酒词、悼词、纪念性讲话等(我把开幕词、闭幕词也列入礼仪讲话)。其特点:一是简短精炼;二是富有感情,欢迎词、祝酒词要热情洋溢,悼词要沉痛沉重;三是力求文采斐然。讲起来流畅悦耳,听起来文采飞扬。一般要避免小标题。欢迎词除在开篇表示欢迎外,要简要介绍本地的风土人情、经济社会概貌(但是忌写得呆板),要展望今后的合作与情谊,最后要有祝愿的话。(例文)
(三)信息写作
1、定义:是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向上级机关、平行机关、不相隶属机关、单位或个人送阅、通报有关情况、信息形成的材料。
2、定位:信息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办公室履行“参与政务,管理事务,综合服务”职能的重要手段,是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办公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是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之间沟通情况、交流经验、反映下情、辅助决策的重要手段。它不可能代替行政公文,但是对行政公文作用的必要补充;它不可能涵盖办公室的所有工作,但是办公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辅助决策的唯一渠道,但是辅助决策的重要手段。这个定位是从上到下都比较统一和认可的。在我们过去的信息工作中,存在对信息工作定位及其理解的片面性,即仅仅把信息工作作为反映工作进展动态的资料,而没有从沟通情况、交流经验、反映下情、辅助决策这个全面的定位上来宏观理解和把握信息工作。在乡镇和部门上报的信息中,多数是新闻报道式的会议信息,即х年х月х日开个什么会,хх领导讲了话,或者хх领导去检查什么工作,而没有从更高、更深刻的角度去总结、提炼可供借鉴和推广的工作经验,去思考、调研某项政策执行或者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困难及意见建议。在信息工作反映下情、辅助决策方面,昭通市政府办做得非常好,他们利用被列入国务院信息直报点的机遇,及时编写、上报各类信息,通过国务院领导批示等途径,促成了渔洞水库、巧威公路等重大建设项目中一些问题的解决,其中关于林业采伐政策的调研、扶贫攻坚进展情况等信息被国务院领导批示后促成了一些政策的出台。信息工作也先后获得省政府办公厅的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
3、发展趋势:随着政府职能从全能向有限、从管理型向服务型、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面临的形势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各级领导越来越重视信息工作。信息工作具有传递快速便捷、反映内容全面广泛深刻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近年来,从国务院到省、市政府领导及办公厅(室)领导都反复强调和要求,要把做好信息工作作为办公室工作的重要内容,使信息工作真正成为领导了解情况的一个重要窗口和向领导同志反映情况的一个重要渠道。从国务院到省、市政府办公厅(室)都设立了一定比例的信息直报点,将一些重点省、市、县(区)列为直报点,便于第一时间将各类信息传递到上级领导手中,提供真实、及时的决策参考(如昭通、水富)。2002年,徐荣凯省长两次对信息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研究并主动做好信息上报工作,让党中央和国务院了解云南省的工作情况。县委、政府领导经常对信息工作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张县长批示、我县的成绩、名次)。建立了乡镇(部门)信息上报、采用台帐,实行县政府办文秘人员信息上报责任制,要求每位文秘人员每周撰写、上报信息不得少于1条,对全县办公室系统信息工作量化考核和稿酬奖励试行办法。发计、田坝等少数部门(乡镇)还实行了信息工作考核奖励制度,大多数部门和乡镇加强了信息报送工作。总的说来,信息工作已经逐步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二是政府工作越来越需要信息工作。首先,是政府各项政策措施、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及其存在的困难、问题的收集反馈离不开信息工作。其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深化,政府决策也从过去单纯的凭经验、拍脑子转化为科学、民主决策,对信息的需求量大、依赖程度高。第三,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加快的情况下,各种矛盾容易碰撞、激荡,社会容易失序,经济容易失调,人的心理容易失衡,新情况、新问题将层出不穷,领导同志也需要及时、准确、全面地获取各方面的信息,以便预测走势,调整策略,指导决策。
4、分类:第一大类是动态类。动态类信息主要指反映重要工作进展情况、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重要经济社会动态和社情民意等方面的简要信息。它的特点是一事一报,及时准确,文字精炼(一般不超过500字)。动态类信息又可细分为八个小类:一是上级做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召开的重要会议在本地的贯彻落实情况;二是对上级出台实施的重大决策执行效果的情况反馈;三是上级领导关注的重点工作情况;四是反映本地当前发展中一些较为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五是各地承担的一些重点工作的进展情况;六是各地最新灾情及救灾工作情况;七是反映各地政府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八是其他重大的社会动态和重要的社情民意。第二大类是综合类。综合类信息主要是就涉及某方面工作或某个问题的相关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所形成的信息,一般应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主要目的是汇报工作、反映问题、建言献策。这类信息的特点是要素齐全(时间、地点、问题、经验、建议等),数据准确;主题鲜明,层次清晰;论据充分,不空发议论;平铺直叙,文字简炼(一般不超过2500字)。综合类信息主要分为五个小类:一是报告类。主要汇总报告重点工作的阶段性进展情况,反映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需要上级领导了解的重要情况。二是反馈类。主要反映上级决策部署、上级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的贯彻落实情况。三是问题建议类。主要反映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需要上级领导帮助或协调解决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以及就某些重大问题向上级领导建言献策等。四是经验成效类。主要是对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本地区有哪些独到的、值得上级领导同志了解或其他地区和部门借鉴的好做法。五是调研类。主要是围绕政府中心工作,组织开展一些考察、调研、研究活动形成的对上级有参考价值的材料。
5、县政府办公室信息督办载体情况:目前县委办有《绥江信息》、《信息增刊》、《信息专报》3个载体。县政府办公室的信息载体有5个:一是《绥江政务信息》,属下发信息,主要登载上级有关政策和外地好的经验、做法及各乡镇各部门反映的各方面工作进展情况的动态信息,约每月出刊3期,全年在40期左右。二是《信息专报》,主要反映我县某项重要工作的进展情况、取得的经验和成效、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等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处置情况等。这个载体一般不下发,重点是上报市政府办和送呈县政府领导,原则是一事一报。三是《信息快报》,属上报信息,就是收集和综合各乡镇各部门重要工作情况、成效、经验等,向市政府办公室上报,同时送县政府领导阅知。这个载体基本上每周编辑上报2期。四是《调研信息》,主要就国家和省市某项政策贯彻执行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及解决建议,县政府某项重点工作、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等进行调研,形成专题信息上报市政府办,这个载体一般不下发。五是《绥江移民》,属上报和下发兼用的载体,专门摘录刊登国家有关移民政策、反映我县移民工作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困难等,一般每周出刊2期。(县委办的载体有《绥江信息》,政办拟开办《领导参考》专刊,专门刊印具有参考价值的消息、文章、政策,供领导决策参考)
6、我县的信息工作情况:两办都有信息科,有专人负责信息工作,负责收集全县的工作信息上报,编辑下发信息。党务信息在全市排名平稳居中,政务信息在全市排名曾经一直靠后。2006年、2007年狠抓了信息工作,2006年政务信息居全市第6,2007年跃到第3名。
7、当前各乡镇各部门信息上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认识有差距,发展不平衡。主要是指对信息工作的定位认识不到位,这是各乡镇各部门带共性的问题,也是当前信息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最突出的现象是,由于大家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工作反映下情、辅助决策的重要作用,把上报信息简单等同于新闻报道,信息内容单
一、单薄,参考价值不大。从上报信息的量上看,各乡镇各部门在信息工作上做了大量工作,但采用率普遍不高。信息质量较好、采用率较高的有农业局(2007年上报54条,被绥江《政务信息》采用14条、转报35条、市级整条采用3条、采用简讯3条,综合采用率达到70%左右)、林业局(2007年上报信息65条,政务信息采用8条、转报25条,市级采用整条2条、简讯4条,采用率达到40%左右)、移民局、发计局、中城镇、南岸镇、会仪镇等做的不错;卫生局上报数量不多,但采用率高,监察局、国税局、民政局上报数量多,但采用率低。
二是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强。一些乡镇和部门没有把信息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全县全局和重点工作的高度,进行提炼和综合,虽然报送的数量多,但上报信息与领导机关需求不对径,参考价值不大;收集信息的渠道不畅,情况掌握不及时,上报迟缓,导致一些重要信息时效性丧失。尤为突出的是,报喜的多,报忧的少(也就是说成效类信息过多,问题类的少,问题类即调研、综合类信息恰恰是上级关心的,采用率会高)。
三是综合调研类信息严重缺乏。可以说这是各级政府系统办公室信息和日常工作的“软肋”。因平常耽于事务,没有足够的时间主动深入基层或工作一线调研,没有形成深入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见子打子”,理性思考少。近一年来,除约稿信息外,各乡镇各部门基本没有主动上报综合调研类信息。上报的一些调研信息也缺乏深度,缺乏全局性的意见建议,辅助决策的参考价值不大。
四是重大突发信息报送迟缓,报送程序不规范。这个现象在各乡镇各部门都十分突出,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造成了工作被动。在突发公共事件和社会热点、难点方面尤为突出。还有不按程序规范上报的现象也比较突出。表现为:主管部门只按照行业管理规定向省市对口部门上报,而没有坚持先向政府办报告、统一口径后再对口上报。这样不仅造成相关部门上报口径不统一,还给工作造成了被动,往往是省市领导的批示下来了我们才知道,也对政府及政府领导的从政形象带来了不良影响。希望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上报和处置,不要出现因迟报、瞒报、漏报、谎报信息行为受到批评和追究,争取工作的主动权。
五是写作质量有待提高。我总结为四个缺乏:1缺乏数据和素材支撑,上报的工作措施空洞乏味,上报的工作进展情况缺乏数据支撑。2缺乏与相邻县区相比独到的、适宜在更大范围推广的经验性提炼(如微耕机推广、畜牧科技扶贫)。不注重挖掘和提炼工作中的亮点,总结不够深刻全面,精炼程度有待提高。3缺乏深入调研的精神和心得,对信息辅助决策的作用认识不组(市办调研信息促进重大项目的落实、重大政策的调整)。4缺乏对全局性重点工作、社会热点问题、领导关注事件的把握(要关注社情民意(当初两县撤并思潮)、关注重大政策实施后的反应、关注特殊重要工作(如移民16118政策的出台)。
8、怎样提高信息写作的质量和做好信息上报工作:一是注意以点带面,选好上报信息的角度。选择有新意、有价值、有效用的信息上报,角度抓得新,抓得巧,很快就能进入领导的决策视野,反之不然;六求是所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能够给人以启示,动态类信息要快速上报,“以快带新”;问题类信息要注意事物发展的新动向、新变化;经验建议类要注重现实性,要仅仅围绕工作中心,体现单位工作特色,力求有推广价值。二是要突出时效性,加快信息上报速度。收集要快,编写要快,上报要快,有预见性的东西要超前介入。三是切中领导需求,增强信息上报工作的“贴近度”,当前,要加强调研,在综合类信息报送上取得突破,努力实现信息工作的四个转向(单纯的动态类转为动态和综合类并重、动态信息向调研信息、反映情况向建言献策、报喜向喜忧兼报、喜忧并重)。过去有一个保守的观念,认为报忧就得忧,现在要转变为报忧解忧,促进问题解决,衡量的尺度是:由于客观因素或者上级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均可上报,只要不是本地主观工作上出现的问题均可上报。在平常的执行工作中出现了问题,需要上级调整政策,我们一般采用专门的汇报方式,其实信息也是一种重要的汇报方式,不能忽略。三是结合实际,加强写作和上报中的薄弱环节。四是加强制度和队伍建设,要有人分管(分管领导定期不定期的召集研究,确定报送重点),有具体人员撰写,要建立激励机制。
9、信息与新闻的异同:
共同点:党政信息和新闻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具有客观性、真实性、新鲜性、时效性,都能影响人们的认识和行动,在一定意义上讲都具有指导性。信息追求信息价值,新闻追求新闻价值,有的时候两者是相通的。比如国家最新做出的一些需要全社会周知的重大的决定,政务信息和新闻就是两条重要的传播渠道。通过新闻渠道可以让更广泛的群众知情,而这些指导性的意见通过政务信息渠道传达贯彻到基层,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基层领会其精神实质并组织实施。
广义的信息是对客观事物的表述(包括发生的和未发生的),而新闻是对已经发生的事情的表述,从广义上讲,信息包含了新闻。二者有四个共同点:一是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表述;二是都是受众预先未知的事情;三是都讲求新鲜、真实、准确;四是都有可传递性。
区别点:一是信息的包含量比新闻大。新闻只是新近所发生的,为受众所关注的具有新闻价值的那部分事实的报道,信息则是反映事物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的普遍形式。这是最大的区别。信息稿件有超前性(趋势性的苗头问题,预测事物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态势),新闻是对已经发生事情的报道,注重影响、导向,信息则侧重于告知,反映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二是信息的时效性要求不及新闻要求强。三是公开性上不同,新闻向社会公开,信息则分类上报、公开,专属性信息(如涉及国家安全)不能公开。四是信息提供的服务效果比新闻要直接。写作上的不同(5个方面):
选材上:信息侧重于全局性、综合性、典型性、指导性,新闻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标题上:信息为单标题,直白直观;新闻标题有多行标题(眉题、正题、副题)、两行标题(主标题、副标题)、单行标题三种形式,活泼,吸引眼球。(举例:
1、**局加强票据管理,信息的写法就是直入主体,一是„二是„;新闻标题则是:强化管理、强化检查、强化处罚(主标题)——**局以票管税堵塞税收“暗流”。
2、写我国农产品6月对日出口下降,信息的写法;新闻的标题和写法:豌豆被拒敲响第一声警钟(引题)--中国农产品6月对日出口下降18%。
3、举办建筑业职业技能大赛:你想一显身手吗?擂台上见分晓(引题)、我市举办建筑业职业技能大赛(主题)、获奖待遇(副题)。
结构上:信息主体直言表述,开门见山,直接由主体构成,较少用导语,字数100-300字左右,一段成篇;新闻稿由导语、背景、主体、结尾构成,包括何时、何地、何事、何因、何果五要素。形式上:信息有相对固定的规范(动态类),一般采用“一是„二是„三是„”的直接叙述方式,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实事求是,忌讳随意粉饰,一般不允许估计基础上的模糊表达;新闻则活泼,无固定格式。写作风格上:信息的语言平实、直叙、准确精炼、朴实庄重,事实准确,分析中肯,建议合理,忌用修辞手法。新闻力求可读性,可以采取多种文体,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插叙、倒叙、比喻、夸张、讽喻、借代、映衬),讲究的是悬念感和新鲜感,给受众冲击力,激起阅读兴趣,扩大社会影响力。
*
四、当前公文写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无(抱歉)
*
五、公文处理中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联合行文的问题
1、行政机关联合行文,主办机关排列在前,原则上文头、文号都用主办机关的,落款时几家单位都要落款并盖印(上行文可只盖主办机关的印)。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商局、卫生局要联合下发一个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文件,这项工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牵头单位,文件头和发文字号都用药监局的;另一种处理方式是几家单位联合印制红头文件(切忌不能用黑头文件联发),但发文字号原则上用主办机关的。
2、行政机关与同级或相应的党的机关、军队机关、人民团体联合行文,按照党、政、军、群的顺序排列。
3、联合行文一般用主办单位的文头和文号,一般不用几家单位作文头、字号为联发字号的格式。
4、会签,由主办单位首先签署意见,协办单位依次会签,一般不用复印件会签。
(二)部门和内设机构行文问题
政府各部门(包括议事协调机构),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答复询问外,一般不得向下级政府正式行文,如确需行文,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经县委、政府领导同意,由“两办”发文(如印发实施方案);二是部门自行行文,可以用《通知》等文种,但必须在正文前冠上“经县政府同意”这句话;三是有关议事工作机构(各种领导组、工作委员会)要向乡镇或部门行文,一般不能以办公室名义印发,如:要印发食品安全方面的文件,应以食安委的文头印发;要印发灾区卫生防疫方面的文件,应以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文头印发,不要以爱卫办的文头印发;四是部门内设机构不得向本部门机关以外的其他机关行文,要与相应部门商洽工作,必须以函的形式,要安排内设某机构的专项工作,须以主管部门文件行文。
(三)数字和数值范围规范表述的问题
1、百分数与分数应用阿拉伯数字表述。如20%不应写为汉字表述的“百分之二十”,3/4不应写为“四分之三”。
2、数值范围表述:数值范围就是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几的数值比较,百分比不可能大于1,只能小于或等于1。如表述“3%--8%”,不能写成“3—8%”,不能省略3后的百分号;用分数和整数表述数字范围时,也同理不能省略第一个数字后的单位,5万-10万人不能写成5-10万人。
3、表述时间时段,一般不要表述为去年、今年、明年等,应表述出具体的年份,如2007年、2008年。
(四)规范用字用词的问题
在公文写作中,有许多字、词长期被混用,造成不统一、不规范的问题,要加强甄别和规范。如截止(到现在告一段落)和截至(事情还在继续发展)的使用;在表述“其它”、“通讯”时,应为“其他”、“通信”;1949年10月以来的时段,不能用“建国以来”,应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制定与制订的准确使用,制订突出拟订、草拟、创制,对象多为方案、计划等,注重的是过程,制定突出确定下来、正式实施,多指路线、方针、政策、法令、规章等,注重的是结果;做出与作出,前为口语,强调具体的事,后者多为书面语;急待和亟待,前者指时间上的紧迫性,后者表示意义上的紧迫性,表明问题已经严重到了极点。
规范表述是一个长期学习积累的过程,要在工作中时时留心、总结。
(五)重要紧急公文的处理
1、如何界定重要公文:凡上级机关(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及其部门)来文中标注“特级”、“急件”字样和涉及重大事项的公文,各级领导的批示件,各级各部门上报的重大突发性事件的请示件,都界定为重要公文,根据紧急程度,规定办结时间办理。2、分类:按紧急程度分为特急件、急件和普通件三类,特急件要在24小时内办理完毕(如特提电报),急件在3日内办结,普通件在其要求的时间内办结。
第二篇: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一)
一、文章主题的内涵及其确立
1、主题是一种“观念”,是人们对现实生活、客观事物由感性认识通往理性认识的“飞跃”的产物。、主题实际上是一种思想认识,正确的主题只能从实践中来。、源于生活实践的具体材料包括反映自身体验的和他人间接经验的两大部分。、机关应用文体在动笔之前接受的领导“授意”,这种现象并不违背材料先行的原则,原因有二:一是采用文体的写作是一个群体活动过程,领导者的“授意”常常在自己或他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二是领导者的授意之“意”并不总是文章的主题。
二、突出文章主题的基本方法
为使文章的主题鲜明突出,应把握五点:1、直接阐述,开门见山。2、单一集中,做到一文事。3、“以意役法”,真正确立主题的统帅地位。4、片言居要,由一两句话形成主题句。
5、善用标题,使主题在标题中凸现。
三、文章材料的选取选取文章材料,应注意以下四条:1、紧扣主题。
2、注意材料的典型性。
3、注意材料的全面真实和高度准确性。4、注意材料的新颖生动性。
四、文章结构安排的主要环节及注意事项文章结构的安排,主要包括六大环节:1、选择角度,即确定表现客观事物的立足点、着眼点。2、设置线索,即寻找并确定可将全部材料摄为一个整体的人、事、物、理、时间、空间等。3、安排层次,即安排文章思想内容的表现次序。4、划分段落,即根据文字表达的需要划分“自然段”。5、设计开头和结尾。6、安排过渡的照应。在实际写作中,要有效驾驭文章结构的安排,必须抓住四条要领:1、应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内在联系2、应服从和服务于主题的需要。3、要适应不同文体的特点。
4、文章的结构应达到严谨、自然、完整、统一的要求。
五、文章基本表达方式的内容及要领文章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议论、说明 等,但不同的表达方式有不同的表现原则与技巧,具体要求如下:1、使用叙述这种表达方式时,一要注意要素齐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都要说明);二要注意保持线索清晰;三是注意繁简得当。
2、使用描写这种表达方式时,一要注意具体真切;二是注意抓住特点,避免雷同;三要明确目的,不应滥描、滥写。3、议论由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三个要素构成。论证分为立论和驳论,比较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喻证法、类比法、对比法、反驳法、归谬法。
4、说明的具体形式有概说、界说和解说几种。说明是机关实用文常用的表达方法。
六、写文章的语言素养及语言运用的一般规律。写文章的基本语言素养为:正字、遣词、炼句和达意。在语言的应用过程中必须遵循下列规律。1、合体、得体。即文章的语言要合乎指定文体的要求,合乎指定社会语言环境的要求,要合乎作者在指定社会关系中的地位。
2、准确、顺达。(1)用词要得当。(2)语句要成分完整、搭配得当。语序妥贴、结构合理、含义明确、合乎事理、句式合理并力争有最佳表达效果。3、简洁、明快。即文章语言要简明扼要、精当不繁,同时又不荀简。4、生动、有力。写文章应力求语言富有文采,使语言形象化,并富有新鲜感和浓厚的感情色彩。
七、记叙文的特点记叙文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基本职能,其特点有四:、全面真实,没有虚构。
2、要素全面,选材典型。3、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4、语言生动活泼,富于表现力。
八、记叙文的一般结构模式
1、开头--事件或行为、情感的发端。2、主体--事件或行为、情感的发展。3、结尾--事件或行为、情感的结果与启迪。
九、记叙文件写作要求
1、要体现记叙文的特点。即在全面真实,要素全面、选材典型以及表达方式和语言的运用方面抓住特色。
2、尊重记叙文体系内各具体文体的写作规律,注意发挥其各自特色,不可强求一律。
十、议论文的特点议论文体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确定某种观点的正确与谬误,肯定或否定某种主张。其特点有六:
1、直接表露作者的思想观点。
2、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之以说明、叙述。
3、内容重在说理,坚持摆事实,以理服人。、其构成要素包话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三个方面。
5、逻辑性强。
6、语言准确周严,简炼犀利。
十一、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模式
1、开头--引论。
2、主体--本论。
3、结尾--结论。
十二、议论写作要求
1、论点必须正确、鲜明、集中;论据必须真实、有说服力,容易引起关注;论证须得法。
2、结构要完整、明晰;要有头有尾、前后呼应;有条理、讲究过渡配合。
3、要有激情,给人以强烈染力。
4、语言准确、严密、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5、遵循议论中各类具体文体的特殊写作规律。
十三、说明文的特点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的文章样式。其特点有四:、解说性强。、具有知识性、信息性。3、客观性强。、语言重通俗、简明、平实。
十四、说明文的一般结构模式。1、开头--概说。2、主体--分说。
3、结尾--总说。
十五、说明文写作要求
1、内容要准确、正确,态度要客观。2、抓住本质特征,突出重点。3、条理要清楚。
4、文字简洁明了。
5、内容有的放矢。
第三篇: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处理工作,具有特定格式的文体。它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法规,请求和答复问题,指导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重点掌握:
1、各种公文的用途
2、相近文种的差别
3、公文格式
4、公文写法
一、公文的种类:9类(15种)
1、下行文:(1)命令、令、指令(2)决定、决议(3)布告、公告通告(5)通知(6)通报(7)批复。
2、行文:(8)报告(汇报、反映情况、不要答复)、请示(要求答复、批准)。
3、平行文:函.二、公文的格式:
1、标题:概括发文机关、主要事由、公文种类。
2、主送机关:除了命令、指示、布告、通告、通知、通报等使下级单位共同办理或普发性文件外,报告、请示、批复、函只送一个。写主标题之后,正文之前。
3、正文:先提要点(发文目的或结论),再叙事、说理。分层序码:
一、(一)、1、(1)结尾简单朴素。上行文:可用“以上报告,请审查”、“是否妥当,请批示”、“特此报告,请予审批、“以上请示,请批复”、“如无不当,请批转”。平行文:一般用“特此函达”、“特此函,请查照,并希见复为荷”、“特此函复”。也有用“此致敬礼”。下 行文:一般用“此令”、“此复”、“以上各点,望认真贯彻执行”、“希即遵照办理,并将情况及时上报”、“希即研究执行,如有意见 随时向我们反映“。
4、附件:如有附件应在正文之后,机关名称之前,注明附件名称与件数。
5、印章:盖在公文开发年月日的中间。
6、发文日期:一律写在文件末尾。留出空格,以便盖印。公文年月日,凡会议通过的文件,以通过日期为准;命令、指示、通知,以签发日期为准;一般性的通知、函,以实际发出日期为准。年份不得略写。
7、抄送单位:写在公文末页、发文日期之后。
8、公文编号:写在标题下面“x字x号”、“[2002]x字第x号”。
9、机密等级:根据密级,在左上角注明“绝密”、“机密”、“秘密”。
10、缓急程度:根据紧急程度,在标题(版头)右上角。
第四篇: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第一章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1、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进行公务活动时所使用的体式完整、内容系统的各种书面材料。
2、狭义的公文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的13类14种公文;广义的公文既包括狭义的公文,也包括司法、军事、外交、科技等部门专用公文以及机关常用应用文,如倡议书、请柬等等。还包括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市场调查报告、商务说明书等。
3、按使用范围划分,公文分为政务公文、专用公文、经济公文和日常事务类。
4、政务公文包含法定文种和非法定文种。法定文种即13类14种,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非法定文种即9类14种,即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简报、讲话稿、提案、建议书、合同、聘书、章程、条例、规定、办法、电报。
5、专用公文:在科研、财经、司法、军事、外交等部门使用。包括科研文书、财经文书、司法文书、军事文书、外交文书等。如科研报告、实验报告、可行性报告、学术论文、设计说明书、起诉书、公诉书、法律意见书、答辩状、判决书、审计报告、训令、照
会、条约、声明等。
6、经济公文:包括经济合同、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产销分析报告、质量分析报告、广告、意向书、商务说明书等。
7、日常事务公文:包括规章制度、简报、计划、总结、演讲稿、述职报告、倡议书、建议书、挑战书、表扬信、感谢信、慰问信、聘书、请柬、证明、介绍信、启事等。
8、按行文方向划分,公文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9、按来源和运转方向分为:收文、发文、内发文。
10、按处理时限分为:紧急公文,通常当日办复;急办公文,通常3日内办复;
常规公文,通常7-10日内办复。
11、按机密程度划分:绝密文件、机密文件、秘密文件、普通公文。
12、公文的特点是什么?
一、法定性
二、权威性
三、实用性
四、规范性
五、时效性
13、提高公文写作能力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一、参与实践,增强整体素质。(1)政治素质(2)经济意识(3)业务素质
二、学习协作知识,熟悉常用文体
三、多读古今中外范文。
14、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的上行文。报
告分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
15、报告主要包含标题、发文字号、主报机关、正文、发文机关、发文日期等。如有附件,则应在正文下面一行空两格后写明附件的件数和名称。有抄报机关的,应在末页的下半部分写明。
16、请示:是下级机关请求上级机关对某一工作、事项给予请示、批准的上行
文。
17、请示的特点:
一、一文一事
二、不能多头请示三、一般不能越级
18、请示包括标题、发文字号、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发文日期等内容。
19、请示和报告有何区别?
一、内容不同。请示是一文一事,报告内容可广泛。
二、对象不同:请示只送一个领导机关,报告可多头主送。
三、处理方式不同:请示需要批复,报告一般不需要批复。
四、行文时间不同。请示是事先行文,报告可在事前、事中、事后行文。
20、函的特点:行文自由、用途广泛、灵活多样。
21、函的种类:商洽函、询问函、答复函、请示函、周知函。
22、值班记录是指把工作期间发生的事情、客户的意见或建议(客户投诉)如
实记录下来的书面材料。
23、值班记录的特点是:
一、记实性
二、直接性
三、原始性
第五篇: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1、公文分类
(1)按公文内容、性质、作用不同分为:
1、规范性公文(条例、规定、办法),2、指导性公文(命令、决定、批复),3、报请性公文(报告、请示),4、商洽性公文(函),5、知照性公文(通报、通知、公告、通告)。
6记录性公文(会议记录、简报、会议纪要
(2)根据公文行文方向不同分为:
1、上行文(报告、请示、意见);
2、平行文(函、议案、);
3、下行文(命令、决定、批复、通知)
4、广行文(通告、公告)
(3)根据公文发行、传递范围不同分::
1、机密公文
2、公布公文(对社会公开发文)
3、内部公文(机关内部)
(4)按公文作者性质分(方便管理):
1、党务公文
2、行政公文
3、群团公文
(5)按公文文种性质分
1、法定公文(行政公文13种)
2、非法定公文(杂体通用公文)
(6)按文件的接受对象不同分:
1、主送件(主要受文对象)
2、抄送件(相关受文对象)
(7)按公文处理要求不同分:
1、承办性公文(必具体办理。——对应主送件)
2、参阅性公文(不需办理,只参考——对应抄送件)
(8)按公文处理时限要求分:
文件分:特急,急件,平件。
(9)公文涉密程度分为:
绝密(1级)时限(?年)
机密(2级)时限(?年)国家密级标志:★
秘密(3级)时限(?年)例:机密★5年
2、行文方式
从确定收文机关或行文对象的范围分:
1、逐级行文——直接向下或向上
2、越级行文——越过直接下级或上级
3、多级行文——又称呈、转一次性行文
4、普发行文——直达基层组织和群众的行文
5、联合行文——两个或两个以上机关或部门以共同名义向下或向上发文
6、授权行文——通过委托授权,由其他机关或个人代表本纪观、本部门对外行文(新闻机构、律师、办公室)
7、转发行文——一个机关转发其他机关的文件(转发、批转)
3、事务性语体
事务语体也叫公文语体,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以及人民群众之间相互处理行政公务所用的一种语体。这也是使用频率最高、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语体。事务语体的种类主要有命令、指令、决议、指示、公告、通知、报告、批复、公函等。
4、法定作者
答:法定公文的制作者即依法成立(法规性文件规定的)和担负相应义务的机关、组织或代表机关组织的领导人。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组织法》规定了国家机关的职能以及制定和发布公文的权限,《中国共产党章程》中,也具体规定了党的中央机关地方与军队各级党的领导机关和基层组织的权力和义务。
注:文件上法定作者也称发文机关
5、公文格式、6、文头、文面
(一)印装格式:
1、公文用纸A4(210mm×297mm)
2、上下边界36mm±,左右边界27mm ±,3、横书横排,从左向右,4、排版一般每页22行,每行28个字,5、字体:文头——56号华康简标宋体
标题——21号华康简标宋体
正文——3号(15.5)仿宋体
6、左侧装订
(二)文面格式——三大部分
1、文头部分:
(红色反线以上部分,又称眉首,占三分之一篇幅,共6项)
2、主体部分:
(红色反线以下部分,又称主体,共7项)
3、文尾部分:
(末页的最下方,主题词开始,又称版记。版记的最后一个因素应在末页的最后一行,共5项)
文头部分
第1、2、3 项:份数序号、*密级、*紧急程度为选择项,一般文件不用,只有普发的机密文件采用,其所占的3行位置必空留。第4项:发文标识又称版头:第5项发文字号:简称文号——一内发文的顺序号
7.行文规则
行文规则是行文中应遵循的规矩、要求和原则。它实际上是机关单位的组织关系原则在公文运行过程中的体现。为什么要制定行文规则?a、为了保证公文能迅速有效地进入生效过程;b、避免或减少公文旅行;c、维护机关的工作秩序和整个组织系统的管理效能。
所以党和国家都有行文的规则。如果违背规则则会不管公文写得如何好,一旦它是存在违背了行文规则的话,那么它就不能进入有效的传递过程,公文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8、发文机关
发文机关就是公文制发的机关
9、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又称发文编号、文号,它是发文机关在某一内所发各种不同文件总数的顺序编号,由发文机关的办公厅(室)负责统一编排。
10、成文日期
成文日期指公文生效的时间。
成文日期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日期为准。成文日期应用汉字将年、月、日标全;“零”写为“○”。不能将阿位伯数字与汉字混用。
11、主题词
它是揭示公文的主要内容的规范化的词与词组,用来方便电脑检索时使用,一份文件主题词一般标引不超过5个。
12、主送
俗称抬头,在公文标题左下方,正文之前要顶格写。主送
又叫“受文机关”,是指发文机关要求对所发公文的内容进行答复或办理的对方机关。主送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但是。“主送机关”又叫“受文机关”,即受理该公文的机关;而“收文机关”是指接收该公文的机关,包括“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因此,“收文机关”的范围要比“受文机关”大。
主送机关=受文机关<收文机关
主送的表现形式类型
①特称(单称)主送只一个时,应写单位全称
例:市政府行文——东莞理工学院:
某公司行文——宏伟数码机械有限公司:
②通称:上级对下级同类诸机关普发公文,这类公文的主送机关可写通称,如“各……”;主送下级并列的机关,一般按党、政、军、群的顺序排列。
例:国务院行文——各地级以上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例:市教育局行文——市属各中小学、各幼儿园:
③递降式:(对垂直下级,从高到低)
例:省政府行文——各市、县人民政府:
例:学院行文——学院各系、各学生班级:
③通称并列式:(上级对下级同类诸机关,各单位之间用顿号隔开)
例:东莞市、惠州市、珠海市经贸局:
例:院内各单位:
④泛称:(向所有下级机关发送的公文,它有多个不同类的主送机关,采用泛称,其机关之间用标点符号的规则是同类各单位之间用顿号,不同类的各单位之间用逗号隔开。
例:市政府行文——各镇人民政府(区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
例:省政府行文——广州市、深圳市外贸局,东莞市、惠州市经贸
2)无抬头(一般用于无确指对象,让人们周知的事)
普发性公文——通告、公告等
命令(公布、行政)决定(大多数)通知(对象不确指的)
确定主送机关的原则是什么?:
一是隶属关系,二是文件内容和工作确实需要。
◆哪些公文一般不写主送机关?
①普发即直接面向广大群众的,一般用于无确指对象,让人们周知的事)
如通告、公告等;
②通报情况的,如简报等;
③非直接对下行文的,如决定、决议、会议纪要等。
13、抄送
指除主送单位外需要协助办理执行或知晓的其他单位。
确定抄送机关的根据:
1、文件内容与性质、2、机关或领导人的职务与职能
3、工作的需要
1、公文的概念、性质、作用?公文写作的特点?
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样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1、明确了公文的性质——工具
依法行政
进行公务活动
①凭证依据作用;
②法规约束作用;
③沟通联系作用;
④宣传教育作用。
特点
1、写作的受命性
2、写作目的专指性
3、写作内容政治性
4、写作的程式性
2、公文的三大特征?法定十三种行政公文名称
2、明确公文三大特征:
①实用性——工具性(在公文活动中形成、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②法定性——权威性(必由法定作者制发,即公文具有法定效力)
③程式性——规范性(必按特定程序、格式制
1、命令;
2、决定;
3、公告;
4、通告;
5、通知;
6、通报;
7、议案;
8、报告;
9、请示
10、批复;
11、意见
12、函;
13、会议记录。
3、根据什么选用公文文种? 根据什么确定行文关系?
依据行文目的 依据行文关系
依据发文机关权限
依据国家的有关规定
(1)行文关系——行文工作中发文单位与受文单位之间的关系。
公文写作是定向表述,除公告、通告以 及法规性文件等少数文种外,一般都有特定的 受文对象,受文对象不同,行文关系就不同,而行文关系不同,使用文种、表述语气等就不同,所分清行文关系是行文的前提。
行文关系=隶属关系+非隶属关系
隶属关系:指同一垂直组织系统中的上下级直接关系
包括:
1、块块关系即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注:一个政府所管辖的范围称为“块”)
2、条条关系即业务指导关系(注:从中央到地方县一级,各级政府设立的业务主管部门,由上至下形成了一条垂直的线,这条线称之为“条条”)
非隶属关系:指非同一垂直组织系统中不相属单位之间的关系,包括不相属平级和不相属不同级的单位。
▲我国各机关之间的行文关系主要有四种 :
1、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同一垂直系统的上下级机关之间
2、业务指导关系——上级主管业务部门与下级业务主管部门之间
3、平行关系——同一系统的同级机关之间
不相隶属关系——非同一系统单位之间,既无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又无上下级业 务部门的指导关系的。
4、公文标题结构以及用词的要求是什么?
公文标题(结构)分为完全式和不完全式。
完全式标题:发文机关 +关于“ 事由” + 文种
例:国务院关于加强机构改革的决定
例: 东莞理工学院关于印发《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拟写公文标题要求:
1、标题结构正确,一般省略发文机关,用“关于+事由+文种”
2、搞清行文关系,正确选用文种
3、标题的事由的表达要求:
准确、鲜明、概括、简洁。
4、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引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5、通知和通告运用和写法的区别?
(1)二者都有告知性,但内容范围不同
通知主要是告知工作情况,以及共同遵守执行的事项
通报则是告知正反典型或有关情况。
(2)行文的时间不同
通知是事前行文,通报是事后行文
(3)行文目的要求不同
通知行文目的是告知事项、布置工作,其内容具体,要求遵照执行,有严格约束力。
通报的行文目的不是贯彻执行,而是让人们了解情况,交流信息、提高认识,有宣传教育作用。
(4)写作表现方式不同:
通知主要是直接叙说式,告知人们做什么,怎样做,具体明白,语言平实。
通报则常常兼用叙述、说明和议论,有较强的感情色彩,根据需要陈述事实,分析意义,作出评价,使人了解情况,受到教育 “请示”和”报告”运用.写法以及区别和注意事项
需要请示的情况
⑴ 上级规定必须经过批准后方能办理的事项;
(一)请求批准的请示
或规定完成任务后必须报请审核的1、提出要求,请求批准
⑵对有政策不甚了解,需上级给予解释
2、提出困难,请求帮助
恳请
⑶工作中出现新情况,请示是否可变通处理
(二)请求指示的请示
⑷重大问题,难以处理,委决不下
1.提出问题,请求解答
⑸内部意见分歧,需上级裁定
2.提出主张,请求裁定
当否,请批示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单独成段(三种)
1、工作报告、情况报告用“特此报告”结尾,2、答复报告用“专此报告“
3、递送报告用”请审阅“”请阅收
就报告文字而言,写作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陈述事实要完整清楚。
(二)分析要精炼,观点要鲜明。
(三)语言要朴实,格式要正确。
请示事项——坚持一文一事,以免延误办事
(1)请求批准的请求事项——往往用一两句话讲清则可(2)请求指示的请求事项——可采用分条列项方法
请示与报告都是上行文,使用时容易混淆,所相对比较来谈二者区别:
1、文种性质不同:请示行文内容具有请求性,是向上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的公文;具有请求的性质。而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询问的公文,具有陈述性,2、行文目的不同:请示的目的是请求上级指示、批准、解决具体问题,要求做出明确批复,求复性强;而报告的目的则在让上级知道、掌握某方面或某阶段的情况,不要求批复;
3、行文时机的时间不同:请示具有超前性,必在事前行文,等上级机关作了批复后,才能付诸实施,而报告则可在事中、事后行文,一般不事前行文(报方案)
4、行文写法不同:请示请求事项单一,要求一文一事,而报告容量可大可小,有时可一文一章,也可以一文数事。
7、“函”的特性,请批函与请示的区别?申请与请示的区别
请示与申请区别——
(1)文种性质不同:请示是下级向上级机关请示指示和批准的法定公文。而申请是个人或单位向有关部门、组织、团体提出某种要求或申请解决某个问题而使用的日用文书。
(2)行文范围不同:
请示“窄”——请示的作者必定是法定的机关、团体,申请“宽”——申请的作者可以是机关、团体,也可以是个人。
(注意——个人向单位或组织请求解决问题不能使用“请示”,只能用“申请”。)
(3)行文前提不同:如果所要求的事项是有明文规定过的或有先例的,就用申请,即根据业务或事务需要,按规定完成法律程序向上级或职能部门、管理机构、组织、社团说明理由,提出申请,而遇到工作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处理而无章可循,无法可依,需要上级机关作出明确指示或批准,即不知道怎么做时用请示。说通俗点就是 申请是问一件事可不可以做 请示是问这件事怎么做
(4)行文要求不同:机关、团体或个人向有关方面递交申请,有时必须按有关规定出具或提交有关证明、证件、文件等,而请示则没有这方面的规定。
8、会议记录与会议纪要的区别?会议写作常用的三种方法及适应范围?
第一,性质不同:会议记录是讨论发言的实录,属事务文书。会议纪要只记要点,是法定行政公文。
第二,功能不同:会议记录一般不公开,无须传达或传阅,只作凭证或资料存档;会议纪要通常要在一定范围内传达或传阅,要求贯彻执行,有指导作用
第三,写法不同:会议记录要求做到如实记录会议的进程及发言的情况,会议纪要则以会议记录为依据,围绕会议主旨及主要成果来整理、提炼和概括而成。
第四,使用范围不同:会议记录使用范围广,各种会议多可以用,而会议纪要只有那些达成了共识、作出了指挥工作和行动的决定,并要求有关方面共同执行的重大会议或专项性会议才使用。
10、“计划”有哪些种类和名称?计划的成熟度、方案的写作的四要
1.内容分:
综合计划、单项计划、专题计划
2.按时间分:
长期计划(跨)
中期计划(、季度)
短期计划(月、周、日)
3.按性质分:
生产计划、工作计划、学习计划、科研计划、会议计划
4.按管理范围分:
国家、部门、单位、科室、班组、个人
5、按写法不同分:
条文式.表格式.综合式
(1)长中期计划的名称有:
1、规划:拟定具有全局性的,时限较长,涉及面广,提出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计划叫规划。(规划带有方向性、战略性、指导性。)
2、设想:对长远的工作而非正式的粗线条计划叫设想。)
3、计划:中期计划,一般时间一般在一年、半年左右,对具体的处理程序和细节进行安排
(2)短期计划的名称有:
1、安排:对短期内一些具体事情地筹划叫安排(会议议程)、2、打算:准备近期去做,只有一些原则性的要求,初线条的大体安排。
3、方案:短、近期单项周密计划(对某项工作经过深思熟虑后从目的要求到方式方法都作出周密安排叫方案)
4、预案:为对应某种突发性的紧急重大事件或情况发生的处置办法称预案
(3)上级下达计划的名称有:
1、意见:上级对下级布置一个阶段性式某项工作提出具体的安排.要求.2、要点:上级对一段时间工作概括安排,对重点任务提示性扼要交代)
3、部署:上级对某项重大任务的安排)、关于成熟度:
不成熟,未定稿的计划应在标题后注明成熟度:
1、草案,2、初稿,3、讨论稿,4、征求意见稿,5、送审稿。
方案写作应做到“四要”
1、对理想目标要预计(前言)
2、对必要地程序要设计
3、对有关地细节要求要说明
4、对需要的花费要预算
11、“总结”的主体部分一般写哪四方面内容?什么是标项撮要法?
计划与总结的关系?
1、前言(基本情况)
2、成绩和经验
3、问题和教训
4、今后努力方向
所谓“标项撮要”,就是将总结的内容分为若干段并标序号,段首处用一个主题句表述观点,来揭示该段主旨,然后全段围绕此观点展开的写法。
12、合同写作的八大基本款项?意向书、协议书、合同的异同?
(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标的(音“地”);
三)数量(指标的的计量,用公制计量单位)
(四)质量(指标的的质量,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五)价金(价款或者报酬)
(指取得对方产品或接受对方劳务等所支付的代价)
(六)期限(履行合同有效时限)
地点(履行合同的具体地点)
方式(实现合同规定双方义务的的方式)
包括交货方式、验收方式、结算方式、付款方式等
(七)违约责任(当事人双方依法商定违约制裁的方法)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双方约定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84页
13、简报的特点、分类、文面格式?编者按的种类与写法
四、简报的种类:(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
①按出刊时间分:
定期、不定期
②按内容涉及范围分:
综合性、专题性
③按性质和作用分(常用)
1、工作简报——反映领会和具体执行党和国家上级指示的情况,反映工作中的经验、教训问题,反映工作中先进事例和错误;
2、动态简报——将了解收集到的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动态、进展、经验、问题集中及时反映的简报
3、会议简报——比较大型会议时,用来向领导报告会议情况,并组织引导会议进行。
④按编发文稿的数量与形式不同分:
(1)一期一篇综述型简报
一事一报,篇幅长——1000字左右
如《贵港市学校党建集中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简报》
(2)一期数篇集纳型简报
(每篇200字左右,每期一般在2000字左右)
分为——
A、信息报道式:一则信息为一段,冠有小标题,自成一体,并列排列,往往在正文前有《要目》或《导读》作封面;如《东莞理工学院工会通讯》
(2)栏目式:按内容分设若干栏目,栏目按重要程度分先后排列,正文前冠〈内容提要〉作封面。如穗 府 信 息
(3)转发式(有编者按,一期一篇或数篇)
一般是领导机关为推动某项工作开展,或为了让某个问题引起有关单位注意,把有参考价值的材料用简报形式转发下去。(这些信息往往来自基层)。
如《三项主题活动简报》
(三)《编者按》的写作类型及要领:切中要害、精练简短
A、说明型:(著作前言、展览前言等都属于此种)
1、编发意图的阐述。
2、介绍交代文章的来源,出处,写作的关键背景,特别是转发处单位的材料,一定交代清楚;
B、标示型:提示中心内容,引起读者注意,引导讨论。
C、评论型:(可赞同原文也可批评原文)引导读者作正确评价,针对原文,表明自己的观点,发表鲜明观点的议论,以启发和深化读者的思考。
14、消息的定义、分类、结构要素及其写法
对新近发生事实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的报道。
消息的分类:
(从写作角度分为五种)
1、一句话新闻(一篇消息就只一句话,无标题
2、简明消息、(又叫简讯即100字新闻的短消息)
3、动态消息(有“消息头”“三要素”的新闻,结构完整的新闻,一般约300字左右写作上要开门见山、注重动感)
4、综合消息(一般为一组新闻,写作上要点面结合、多角度反映客观事实)
5、图表消息:用图片或表格,再配上文字来阐明新闻报道的主题。这种消息是往往以图表为主,读者在看完图表之后,就对消息报道的内容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甚至更形象、更具体,对读者的印象更深。
6、述评消息(叙议结合点出事件的本质意义和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发表报道,以帮助人们了解事情的真相,认清其危害
三、消息的结构要素:
标题、消息头、导语、主体、背景、结尾
15、规章制度类有哪些文种?掌握分章列条法、总序分条法、逐条贯通法
包括:法规、章程、规章制度
(1)分章列条法(又叫“章断条连法)
总则、分则、罚则、附则。
全文分若干章,第一章为总则(写明制定规章制度的目的、根据、意义等),中间各章为分则(具体
基本规则部分),最后为附则(执行事项、措施部分)。
条数从总则第一条起依次排列,序号通贯,直至最后一条。(书P149181)
注意:正文一般内容为:制定目的、制定依据、适用范围、有关定义、主管部门、具体规范、奖惩办法、施行日期、施行程序与方式、有关说明等。正文内容多时,按章、节、条、款、项目等层次组织,以条为基本单位的如《宪法》
2)序条法(又叫总序分条法)
全文开头有简短序言(写明目的、根据、意义等),然后正文逐条写明分则性内容,一般最末一条写附则内容。
(3)分条法(又叫逐条贯通法)P155
全文从头到尾不分章节,而分条分款逐条排列,序号从起首“第一条”依次排列而下,直至文末。
[3]重点练笔:——(13个文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