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快乐国学与师德修养心得体会 余正玲
快乐国学与师德修养学习体会
余正玲
通过学习李达武教授的“快乐国学与师德修养”,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自己的责任和自己应具备的素质,在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在长期的学习中深深感受到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将直接关系到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师德教育,增强自己的敬业精神,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真正承担起教书育。有人说: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也有人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渡人的小船;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学识和点拨技巧,最重要的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在教育中,一切都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教师自身行为的道德规范,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强烈的外在示范性与内在感染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和社会,对于学校工作的和谐开展、合格学生的培养和社会进步的推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以自己的人格力量给学生营造一个深层次的育人环境。要加强师德修养,必须学会掌握科学的方法,下面我结合实际就如何加强师德修养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经常反思,严于解剖自己
师德修养是教师在心灵深处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自我斗争、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开展自我批评,严于解剖自己。首先要学会认识自己。作为教师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又谈何了解、教育学生。俗话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贵有自知之明。聪明的人不仅能够正确认识别人,还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别人不容易,认识自己则更难。从师德修养上看,如果一个教师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就根本谈不上进行以自我教育为特征的修养。其次,要善于发现自己身上的缺点和不足。根据社会主义的师德原则和规范,经常反省和检查自己思想和行为上的问题,明确前进的方向,增强修养的动力。再次,要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识自己、发现问题,还不是师德修养的目的,只有在这之后,为自己提出新的修养目标,努力改变现状,才能使师德水平真正提高。
二、认真向模范先进人物和优秀教师学习
向模范先进人物和优秀教师学习是进行师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他们都具有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忘我的奉献精神;他们不图名利、地位,全心全意地为国家、民族和人民谋利益,甚至为了追求真理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在工作中忠于职守,不怕艰难险阻,善于战胜困难,敢于攀登高峰。所有这些可贵的思想品行、高尚的道德境界,都是我们每个教师进行师德修养的榜样,值得认真地学习。因为这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鼓舞我们的斗志,激励我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爱因斯坦说:“只有伟大而纯洁的人物榜样,才能引导我们具有高尚的思想和行为。”
三、善于从教育对象中汲取营养和力量
在学校生活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最为密切。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学生的窥视之下,学生喜欢评论老师,常常把教师平时的言行与教师在课堂上讲的道理加以对照,并对教师是否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行为是否符合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等作出反应和评价。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中,检查自己、审视自己,寻找自己在思想、工作和行为上的不足,并努力加以改进。同时,在学生身上有许多可贵的品德,也值得教师学习。学生年龄虽小,在道德理论和文化知识方面远不如老师,但他们朴实、善良,有一颗纯洁的童心。与他们接触,会发现许多道德品行上的闪光点,如关心集体,助人为乐,热爱劳动,见义勇为等等,教师可以从中汲取营养来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从教育对象中汲取营养。首先,教师对学生要有正确的态度,要诚恳、主动、虚心地向学生学习,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注意听取学生的建议,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次,教师要主动到学生中去,利用课余时间同他们一起活动,一起娱乐,一起谈心,做到多听、多看、多观察,从各种渠道中了解学生的心声和对自己品行的评价,以便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反省和检查自身,进一步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四、提倡“慎独”
慎独,是指个人在独处、无人监督时,仍能谨慎遵守道德原则。师德修养水准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的内心信念和道德意志,取决于是否达到“慎独”的境界。因为教师工作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单独活动和单独开展工作的机会较多,无论是备课、上课,还是辅导学生,教师的工作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劳动个性还具有“隐蔽”的特点,其所费耗的精力和心血是难以计算的,伸缩性很大,别人是不易觉察的。这时,衡量教师的真正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只有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地方自觉履行师德规范,才能说是真正养成了良好的师德行为习惯。
因此,教师具备高尚品德才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教师的我们任重而道远,教师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自己爱国情怀、高尚品德、无私奉献,修身敬业品德,在业务上刻苦钻研,热爱教育事业,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春风化雨,滋润万物,精心栽培祖国的花朵,让芬芳弥散人间。
第二篇:快乐国学与师德修养心得体会
学习《快乐国学与师德修养》心得体会
黄玉会
在本次的国培计划中,我选修了《中华优秀传统教育——快乐国学与师德修养》这一门课,在课程的学习中,李达武老师生动的上课风格深深的吸引了我。老师通过多种语言和现代流行音乐的结合,生动的讲解了俞伯牙与钟子期、管仲与鲍叔牙等等中国传统的人们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并以此来牵引出知音就是懂音乐——懂感情——懂理想、理解人——帮助人——影响人、成就人——发展人——提升人。提高教师素养从三方面:道德美、人才美和性格美。老师在整堂课的一个中心思想就是——以乐观开朗的心态去面对工作和生活。
在学习了本门课后,使我对于如何提升自己的教师素养,怎么样去调节好自己,争做一名合格的好老师有了一个较为深入的认识。也使我学会了用乐观开朗的态度去面对事业和生活。
总而言之,学习了《快乐国学与师德修养》之后,使我知道对事业人生我们应该做到热情、投入和无怨无悔。
第三篇:2国学经典与师德修养
2国学经典与师德修养
一 国学与经典: 国学——中国在晚清到民国初年提出的虚拟性概念。(国学---西学)
即中国传统中的学术、学文、学理、治学方法及相关成果,与西方文化的对举。2西学与国学的比较:
西学----学科化,重学科分类与精细。国学---学文化,重学文的综合与整一。
3经典三性:基础规范性,社会权威性,历史流传性。经典思想----经典教育思想-----师德修养 4 广义的国学
就是传统的思想文化成果。包括文、史、哲、经、政等 5中国文化的内涵与分类(1)人文文化:(2)科技文化
(3)民俗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形式。中国画-----国画
喝茶-----国饮 围棋象棋-----国艺
(4)技艺文化:琴棋书画 6 人文文化:(主流与核心)
如四书五经(四书-----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五经-----诗 书 礼 易 春秋)、24史 7教师学国学经典的问题 师德的本质是树人和育才。
把人培养成人,培养成有才能的人。
教人的目的是教化。学习的目的是要为己用。是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养自己的浩然之气。二 师德修养的四个字
(一)师
1、师法自然。以自然为师,向自然学习,自然是榜样、对象,自然教会我们学习。
2、《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师的本意就是学习,老师:总是能让人学习。老师的含义:(1)老师可以教人学习,能者为师。(2)自己就能让(供)人学习,成为别人的榜样。
引证:1: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引证2:师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引证3:韩愈关于师德的名言: 传道
道有很多含义。(1)哲学上万物的本质,万物之象(形而上之道)(2)大路。(形而下之道)
(3)可以理解为法则、规律、方法等。(形而上和形而下之间的道)传道的前提:(1)教师要知道、明道。知道的内容:(1)知天道(酬勤 天行健)(2)知地道(厚德载物)(3)知人道(人伦 相处)
(2)求其正。求正道,不正之道即歪门邪道。授业: 业------从事某活动能产生效果的东西,业又分行,故叫行业,72行360行“行行出状元”。授业的效果是让人成才。授业------就是交给知识、本事。有业可授。教师的业要精。“业精于勤荒于嬉。” 宽厚的背景精深的业务。
解惑:指点或帮助学习解决问题。完美教师三要素:德、才、师。
(二)德:
德者德也。精神或心理的深化。道德是人化高低程度的体现。
(三)修:
贯穿在日常的生活行为中,在实践中不断的自我完善,付诸行动。过程就是积善的过程,不仅要有善念,还要有善行,言行一致。实实在在的修。
(四)养:
1、滋养,养好自己,滋养他人。过程是缓慢的。理解现实条件下的价值观,保持成长和向上的趋势。
2、养成,把应该有的道德华为己有。养的过程要相伴终身。
五德:
温:敦柔滋润谓之温 良:行不犯物谓之良 恭:和从不逆谓之恭 俭:去奢从约谓之俭 让:先人后己谓之让
国学经典与教学艺术
主讲:丁永忠(重庆教育学院教授)
什么叫国学经典、教学(教育)艺术:
国学经典指我国传统文化学术中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
教学(教育)艺术指教师培养人才、传播知识、技能的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
教学艺术具有强烈的实践性。
一、中国古代经典教学艺术概说
(一)中国古代经典教学艺术的五个基本原则
指导教学的基本原理。
1、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的教学原则。(前提)
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因材施教的概念根据学生的情况实行有差别的教学。因材施教包含及时和长期连个方面。举例。
长善救失出之《学记》。豫、时、孙、摩。
对现代教育的意义:必须遵守的原则、法则。
4点体会:
1、因性而教;
2、因龄而教;、因能力个别差异而教;
4、因教而学;
2、“问对”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核心)
启发来源于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思结合。教师的作用是启发。
《学记》的论述:君子之教,喻也„„。启发学生的思维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特征。读书的长进:从产生疑问,到没有疑问。
指导思想
3、相机而授,适时而教的教学原则(技巧)
4、寓理于事,寓衣于趣的形象化教学原则(手段)
5、师生相谐,美善相悦的教学原则(氛围)
(二)中国古代经典教学艺术的三个基本理念
1、学与思辩证统一
2、学与行紧密结合
3、学与教相通相长
二、中国古代教学艺术经典导读
(一)师:师的内涵
第四篇:国学经典与师德修养读书笔记
国学经典与师德修养读书笔记
主讲:曹廷华
1、什么是国学与经典?
国学是中国在晚清到民初提出的虚拟性概念。学数、学文、学理,中国之学是学文化,重在学文的综合和缜密。
国学就是我们说的传统的思想文化成果,包括,文、史、哲、经等。
2、教师学习什么?
教师主要学习它的教育思想方法,领悟其中包括的教师道德修养。
3、师德修养四个字的诠释:
(一)师:
1、师法自然。以自然为师,向自然学习,自然是榜样、对象。
2、《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师的本意就是学习,老师总是能让人学习。老师可以教人学习,能者为师。自己就能让(供)人学习,成为别人的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韩愈:道有很多含义。大路。可以理解为法则、规律、方法等。传道:教师要知道、明道。求其正。教师要知天道,酬勤,地道,厚德,人道,相处。授业:就是交给知识、本事。有业可授。教师的业要精。宽厚的背景精深的业务。解惑:指点或帮助学习解决问题。德、才、师。
(二)德:
德者德也。精神或心理的深化。道德是人化高低程度的体现。
(三)修:
按照规律原则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贯穿在日常的生活行为中,在实践中不断的自我完善,付诸行动。过程就是积善的过程,不仅要有善念,还要有善行,言行一致。实实在在的修。
(四)养:
1、滋养,养好自己,滋养他人。过程是缓慢的。理解现实条件下的价值观,保持成长和向上的趋势。
2、养成,把应该有的道德华为己有。养的过程要相伴终身。
第二讲 国学经典与教学思想
主讲:熊笃
一、关于教育的作用
1、治国。教育比政令刑法更为有效,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2、经济是教育的基础,先富后教。凡治国之道,比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貧则难治也,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是教育的基础,发展经济是发展教育的前提
3、教育是治国的首务,育才是长远之计。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终生之计,莫如树人。
二、关于教育的对象
环境影响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故有教无类
孔子认为人的天赋禀性相近,生来大体平等,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天赋平等的人性论,也是他推动平民教育,实行有教无类的理论根据。
三、关于教育的目的1、为天下培养君子贤人
2、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优:空闲的意思
3、《孟子。离娄上》: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把修齐治平联系起来。在《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意思:一是强调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二是在修身面前人人平等而不分阶级,三是修身的途径必须循序渐进,要有科学性。
四、关于教育的内容
五德:
温:敦柔滋润谓之温
良:行不犯物谓之良
恭:和从不逆谓之恭
俭:去奢从约谓之俭
让:先人后己谓之让
五常:
仁:孝悌、爱人、博爱之谓仁;
义:宜、善、正行而宜之之谓义;
礼:制度、仪式、礼节的总称。儒家经典有三礼:(周礼)、(依礼)、(礼节)。
智:四层意思:审时度势、进退得宜谓之智。孔子一贯主张: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不迷信鬼神谓之智。有是非观念谓之智。好学谓之智。
信:诚实不欺,言必信,行必果。
五、关于教育原则的要求
1、立志乐道
2、意志锻炼
3、自省自克
4、知行统一,言行一致
5、改过迁善
6、勤学问思
7、后生可畏,重视教学相长
国学经典与教学艺术学习笔记
主讲:丁永忠(重庆教育学院教授)
一、什么叫国学经典、教学(教育)艺术
1、国学经典指我国传统文化学术中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
2、教学(教育)艺术指教师培养人才、传播知识、技能的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
教学艺术具有强烈的实践性。
二、中国古代经典教学艺术概说
(一)中国古代经典教学艺术的五个基本原则
1、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的教学原则。(前提)
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因材施教的概念根据学生的情况实行有差别的教学。因材施教包含及时和长期连个方面。举例。
长善救失出之《学记》。豫、时、孙、摩。
对现代教育的意义:必须遵守的原则、法则。
4点体会:
1、因性而教;
2、因龄而教;、因能力个别差异而教;
4、因教而学;
2、“问对”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核心)
启发来源于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思结合。教师的作用是启发。
《学记》的论述:君子之教,喻也„„。启发学生的思维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特征。读书的长进:从产生疑问,到没有疑问。
3、相机而授,适时而教的教学原则(技巧)
4、寓理于事,寓衣于趣的形象化教学原则(手段)
5、师生相谐,美善相悦的教学原则(氛围)
(二)中国古代经典教学艺术的三个基本理念
1、学与思辩证统一
2、学与行紧密结合3、学与教相通相长
二、中国古代教学艺术经典导读
作品分析
第四讲 中小学古文篇目解读
主讲:王于飞
国学:泛指所有跟国人历史、文化和生存、生活相关联的知识和学问。
最为重要,最有代表性的,即为儒学。
一、理解国学要用心;
二、用心体会;
三、国学中的理想人格,有一颗什么样的心;
四、拥有“中国心”的国人是如何生活的,以庄子《逍遥游》为例。
第五篇:“快乐国学与师德修养”培训学习心得
“快乐国学与师德修养”培训学习心得
这次培训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开阔了视野,对重庆的发展前景有了充分的认识,被受鼓舞。
1、“快乐国学与师德修养”的学习,使我懂得在快乐中工作,在快乐中渗透教育理念。受到了一次生命的激励!激励我向个孩子,充满着活力,积极向上。
2、学习“公共安全与突发事件”薄书记说要打造 “平安重庆”。不出现任何不安全事故,才能确保重庆经济稳定发展。通过学习公共安全我们要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观念,把学生的安全做好。
3、学习“重庆发展形势与发展战略”对重庆有了新的认识,深受鼓舞。重庆,一座充满动感和韵律的城市。生机勃勃的巴渝大地,日新月异的城乡变化……这一切,都得益于中央直辖和西部大开发开启了重庆历史的新航程。两江新区的成立是中国设立第三个国家级新区培育西部新增长极。重庆将形成3000多公里铁路线,届时将有8条高速公路通往重庆以外的地区。随着江北机场4条跑道以及长江黄金水道的建设,重庆正逐步成为水、陆、空物流中心。作为重庆人真的感到很自豪。”
4、学习“物联网专题”,物联网既然是传感网,它一定是连接了各种各样的传感器 把它组成了一个网、组成了一个系统,去干什么去,去感知这个世界的。发展物联网产业,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是必要的,通过明确物联网今后的发展方向、总体目标、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对信息科技发展充满信心。
5、学习“高效团队执行力建设”和如何建立团队的一些方法和技能。高效团队的建设可以带给学校蓬勃发展的活力,更能促进学校不断成长与发展,我通过学习有新的体验。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搞好协作,共同进步。
6、学习“中职教师能力发展”后,明确了中职教育在重庆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因此要提高中职教师能力显得十分重要。专业教师对学生不仅要进行专业教育,还要教学生“做事”“做人”,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全面进行素质教育的新时代中发挥作用。
7、学习“中职教师课堂管理的艺术”明确了中职教学中应注重基础、树立信心、寓德于教。为了让中职学生感触课堂管理艺术的独特魅力,增强同学们对课堂的认同感,中职教学要内容活泼多样、目的明确。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互动起来,让课堂教学充满魅力,教师课堂管理的艺术”也将是我们教师传授知识中一个长远的重任。
8、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更好地树立教师形象,我们学习了“现代公务礼仪与个人形象塑造”,深感教师的仪容仪表、形象塑造、语言表达在教学环节中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教师的仪容仪表有助于帮助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是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在工作中要从自身做起,时刻铭记教师言传身教的重要性,以“为人师表”的标准要求自己,真正为学生服务。
9、学习“塑造阳光心态” 生活因为热爱而丰富多彩,生命因为信心而瑰丽明快,激情创造未来,心态营造今天。如果你心情好,你会发现沙漠为你唱歌,小草为你起舞;如果你心情糟糕,你会发现开放的玫瑰在留泪,奔腾的小溪在哭泣,这叫境由心造、相由心生。因为快乐的心态会像一缕温暖的阳光驱散心里的阴云,阳光会铺满每个角落。愿我们能带着阳光心态,缔造阳光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本次培训班的开办给我提供了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的机会,我将以此为契机,认真学习,提高工作能力,提升自身素质与思想境界,努力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中职教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