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级剑心得
初级剑心得体会
学了一个学期的初级剑,原本对剑术毫不了解的我渐渐对剑术产生了兴趣。
初级剑术是武术短器械套路,其内容丰富,结构合理,动作简单易学易练,适合初学者练习。全套主要动作共32个,其动作名称如下:
预备式第一段:
1、弓步直刺
2、回身后劈
3、弓步平抹
4、弓步左撩
5、提膝平斩
6、回身下刺
7、挂剑直刺
8、虚步架剑
第二段:
1、虚步平劈
2、弓步下劈
3、带剑前点
4、提膝下截
5、提膝直刺
6、回身平崩
7、歇步下劈
8、提膝下点
第三段:
1、并步直刺
2、弓步上挑
3、歇步下劈
4、右截腕
5、左截腕
6、跃步上挑
7、仆步下压
8、提膝直刺
第四段:
1、弓步平劈
2、回身后撩
3、歇步上崩
4、弓步斜削
5、进步左撩
6、进步右撩
7、坐盘反撩
8、转身云剑 收势
初级剑剑法包括:刺、劈、点、撩、挑、崩、截、斩、抹、削、云、挂、架、压等。步型步法有:弓步、虚步、丁步、歇步、仆步、插步、坐盘、跃步、跟步、跳步、转闪及提膝,平衡并配合剑指身法。
初级剑有几个练习难点: 1 第一节第七动“挂剑直刺”。因为这个“挂剑”是转身抡挂剑,所以要求身械必须协调,动作圆活自如,剑体贴身挂立圆。练习者开始练习时达不到要求,主要是剑不贴身,有恐惧心理,怕剑尖扎着自己,所以剑就走不了立圆,动作就做不到连贯圆活。第二节第四动“提膝下截”。这个动作的难点是下截剑必须画圆形弧,同时提膝完成防守动作。做这个动作的诀窍是:以肩为轴,在剑截至侧下方时提膝,同时手腕突然固定,使剑速嗄然而止,剑尖和手臂最后保持一条直线。这样就完成了“提膝下截”的动作。第三节第六动“跃步上挑”。这个动作的练习难点在于双臂在体前相向画弧的同时,左脚向右侧上步;然后右脚向左侧跃步,同时完成上挑剑的动作,最后定势有点拳术中的“望月平衡”动作。这里面跃步和挑剑的协调是关键。大部分习者顾此失彼,上下肢不能很好协调。第四节第三动“歇步上崩”。这个动作的练习难点是首先完成一个距离远、落地轻的跃步后,再接着做“歇步上崩”剑。歇步是向下的动作,崩剑是向上的动作,既要距离远,又要落地稳而轻;既要歇步稳固,又要崩剑向上,这主要是个协调问题,需多练习才行。
第四节第七动“坐盘反撩”。它和上面的“歇步上崩”难点是一样的,坐盘向下,反撩剑向上,并且坐盘比歇步难度更大一些、柔韧性的要求更高一些。做这个动作时,反撩剑的速度一定要比向下的坐盘速度快一些。开始时可先完成反撩剑,再接坐盘;待动作熟练后,再逐渐加快坐盘速度,使坐盘、反撩、甩头同时连贯协调地完成。
第二篇:《铸剑》读书心得
《铸剑》读书心得 高一(1)班 陈家亮
这篇文章是根据《列异传》、《搜神记》等古籍所载的“三王冢”的铸剑师干将为楚王造剑被杀,其子报仇的故事改编,是《故事新编》中系列小说中的一篇。这系列小说都是取古代载籍的材料生发而成的带有传奇性质的历史小说,是鲁迅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艺术解释。
楚王命名铸剑师干将为之铸宝剑,剑成,不仅不赏,反将干将杀头,这是何等残暴!对这样的暴君能不报复、能不惩罚吗?干将的遗腹子赤鼻果然在“客”的帮助下,用父亲遗下的雄剑和自己的头颅杀死了楚王。这则复仇故事,本来就大义凛然;到了鲁迅笔下,就更加生动感人了。他用新编的手法把原本仅仅几百字的文言文,加入自己的看法,自己的想象,使文章变得更加生动更加有感染力,我们也应该学习这种写作手法,向鲁迅先生学习。
在《故事新编·序言》中,鲁迅先生说:
“对于历史小说,则以为博考文献,言必有据者,纵使有人讥为‘教授小说’,其实是很难组织之作,至于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倒无需怎样的手腕„„”这就是说,历史小说有“言必有据”和“随意点染”两类。
《铸剑》“随意”点染了哪些东西?这主要表现在:
1.根据古文中提到的形容赤鼻“眉间广尺”,将“赤鼻”改成了“眉间尺”。他是一个刚满16岁的优柔寡断的少年,经过母亲的教育刚强起来并终于完成报仇大业,其性格有一个发展、升华过程。
2.将“客”改成了“黑色的人宴之敖者”,他舍己为人,行侠仗义,是一名光辉的古代侠士的形象。
3.将“楚王”改成了“王”,具有了更大的适应性,也有了血肉生动的性格:暴戾、荒淫而颟顸。
4.增添了“干瘪脸少年”、众多妃子、王后、太监、老臣、武士、侏儒等次要人物。
5.设计了生动而完整的情节,特别三头在鼎中啃咬一节为全文高潮,惊心动魄,眉间尺头的活灵活现更让人拍案叫绝。
6.为宴之敖者设计了四段《哈哈爱兮歌》,更加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鲁迅为了表现故事的神奇,在文章中还写了三个人头在金鼎中互斗的事。“仇人相间,本来分外眼明,况且是相逢狭路”眉间尺的头死死地咬住楚王的头不放,楚王也不示弱“王又狡猾,总是设法绕到敌人的后面去。”接下来王公大臣的描写更为微妙,诡异的神情令人哭笑不得,麻木了的动作使人啼笑皆非。宴之敖者的头的参与使这个高潮又一次升华。宴之敖者和眉间尺的头对楚王的一个头“于是他们就如饿鸡啄米一般,一顿乱咬,咬得王头眼歪鼻塌,满脸鳞伤。”在这金鼎沸水之中如此场景真是神奇呀!
之后的事就是王公大臣们的了,他们蠢笨的举动和宴之敖者与眉间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实宴之敖者与眉间尺是沾了“楚王的光”,才得以隆重的安葬,和楚王埋在一起。这时,老百姓们的举动更具有讽刺性,“大出丧” 变成了全民“瞻仰”的“狂欢节”。全文就在这样一个“似悲实喜”的讽刺结局中结束了。
文中的眉间尺一开始惧怕老鼠,可到后来却变成了一个在金鼎中奋勇无比的勇士,他就成了当时中国人民现状的真实化身,而“奋勇无比的勇士”是鲁迅对中国人民未来的憧憬。其中的宴之敖者是一个侠客的形象,强烈的复仇的心理在鲁迅的心中,他就像一个光明的使者,指引革命的前进。楚王的形象就毋庸质疑了,他暴戾、荒淫而颟顸,代表了罪恶的国民党反动派。今天我们不需要复仇,只要站在真理的一边,为新中国的建设做贡献!
《铸剑 》有感 高一(2)班
刘凯华
很简单的一个故事,最初读起只是语言晦涩颇有些古怪的神话,眉间尺与楚王还有“黑的人”的头之战,以及那些咿咿呀呀奇奇怪怪的歌,平添了许多奇异的幻彩。为父复仇而死的传说在中国是不少见的,被冠以忠孝的名义后终沉溺于历史的洪流中,不复听说。而《铸剑》似乎倾注了鲁迅先生极大的心血,最终也不辜期望成为先生探寻人类灵魂、反思人性、守望孤独的代表之作,其极具先锋的艺术内涵仍恩泽此后的众多作家。
简单的子为父复仇的故事随着“黑的人”的出现逐步步入复杂的旋涡中。鲁迅花大笔墨写了眉间尺的优柔寡断,这就决定了复仇于他是一件不可完成的任务,在现实世界的这种两难境地与复仇命运的必然性里,就决定了宴之敖出场的顺理成章,他的种种神秘性,把人引入另一种复仇的境地,即指向全人类生命个体的灵魂深处的自我复仇。再来看看楚王,残忍、无道的代表,但他也曾摆脱现实的两难,铸莫邪剑,为的是消除戾气,增加的却是新一轮的杀戮与复仇。这种荒诞性的叙述,是通过细腻的笔法表现的,莫邪剑的诞生、充满血腥的头与头式的复仇,神秘而古怪的楚歌,都令人不得不把目光投向这个奇怪的黑衣人,他的言谈、举止都带有对于世俗生死、个人肉体的摈弃与冷酷的决绝,鲁迅在他身上贯注了他“理想的人性”,“你的就是我的,他也就是我”,万物在他身上都能找到痕迹,然而终也抓不住。他的冷酷与神秘在作品的荒诞叙述中只能置于理念的范畴,这实质上是顿入虚无的表现,对于人性的关注与探讨一直是鲁迅思想的重点,也使之成为他最具先锋性价值的内涵。
人类个体的灵魂自我必定如《铸剑》里的眉间尺与楚王,存在着两个极端,爱与恨、善良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然而这极端也终是无法调和的,复仇的必然性带有古希腊神话的命运悲剧性,而人物性格又使之具有莎士比亚戏剧式的性格悲剧,双重式的复仇使人的关注更深沉的投入自我的体验中,灵魂的两极,存在于同一生命个体,也必然会有斗争,人类就是在这种自我复仇中不断成长与继续生活着的。鲁迅把关注投入到整个人类灵魂的最深处,通过一种荒诞性的叙事,展示了人存在的理念世界,是极具现代性与先锋意义的。同时这种对自我的复仇、对存在理念世界的把握,又是通过绝对的神化将其置入一种虚无的境界来把握 的,这就更深入了鲁迅自我的一种虚无主义精神。宴之敖说:“仗义、同情,那些东西,先前曾经干净过,现在却成了放鬼债的资本。我的心里全没有你们所谓的那些,我只不过要给你复仇”,《铸剑》在这里提出的超目的性的现实主义,正如康德所说:“在此岸的社会中,任何行善的目的,都不是纯粹,而纯粹的动机是来自彼岸的承诺”,他认为有限的生命个体不可能认识无限的世界,对“复仇”崇高赶的认同是来自此岸与彼岸间不可能建立的桥梁,这样就给复仇打上了虚无主义的旗帜,自我的复仇来自虚无的认识,而虚无主义也正是源自对自我灵魂拷问,这种非凡的自我否定精神和殉道意识,是鲁迅比之同代人对自我在社会形态与文化形态的地位的更深刻的认识,他所阐述的这种虚无与孤独的荒原感不是一个阶级一个时代的,而是整个人类从古自今的悲哀。
这种虚无主义不仅在《铸剑》里表现突出,在鲁迅最具代表性的散文诗集《野草》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影的告别》中的影显示了三种本质特征,其中对自身本质的反省和怀疑都表明了来自人内心深处的恐慌与荒诞。主人公自我与社会和个人存在之间的逻辑两难框架,是此岸不得通向彼岸的虚无,而对于“无间”的复仇也在他的其他作品中有深刻体现,《孤独者》里的魏连殳的复仇是以自我毁灭与扭曲为代价的,《野草》中《复仇》与《复仇之二》中充斥着荒诞感,也必会受到一番灵魂与心灵的挣扎。在追求世俗完美的过程中,最大的敌人应是来自自我,在理念上的声讨,于现实是虚无的,但鲁迅正是以这对自我的深刻复仇及虚无的剖析,创造了那个时代不应有的伟大认识。复仇与虚无带给他的,是更为绝对的孤独。“他曾把自己看作由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的‘过客’,看成具有使命感的中间人物”,“他努力把自己从异己的环境中解放出来,使自己不再类属于非人道的意志王国,而是具有自由意识与善良意志的独立的主体”,这种具有历史使命感的意识使先生创造了非同一般的艺术成就。
《铸剑》读后感 高一(3)班
程沐伟
《铸剑》是鲁迅小说中最好看的作品之一,其可读性与直接感染力,惟《伤逝》可与比肩。小说的情节十分精彩,大开大阖,每一步发展都出人意料;气氛上也是动静交织,紧张与荒诞相交叠,逼着你一口气读下去。但读完后,你既觉得充实,有一种审美的愉悦,同时却也会茫茫然,因为一下子很难弄明白,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小说中的眉间尺刚满十六岁,就被母亲派以重任,要他带上亡父生前铸就的剑,去找国王报仇;十六年前,因为宝剑炼成了,国王怕再有别人得到这样的好剑,就拿铸剑人的脖子试了剑锋;其实父亲早有预感,所以同时炼就雌雄二剑,而把雄剑留给了未出世的儿子;儿子上路了,但一切都不顺利,没找到机会不说,国王却已得到密报,派人来抓他了;这时出现了神秘的黑衣人宴之敖者,愿意替他报仇,但要借他的头和剑;眉间尺没有多犹豫,提剑从后面砍下了自己的头,把自己的“性命和宝贝”一齐交给了黑衣人;黑衣人带着剑和头上门去为国王表演,让人头在煮沸的鼎里唱歌,当国王凑到鼎前观看时,一剑砍下了国王的头;两颗人头在沸水里互咬起来,眼看眉间尺要吃亏,黑衣人又举剑砍下自己的头,三颗头一起混战,终于把国王的头咬烂了;三个头颅煮成了骨头,分不出彼此,最终只能一同放进金棺落葬。
很多研究者都想从故事里找出意义来,有的将它归为“复仇”,有的将它提升为“革命”,还有人干脆称这是向国民党“四一二”政变发出的复仇宣言。然而,鲁迅在文末明明写着“一九二六年十月作”。这离“四一二”政变还有整整半年。虽说他当时还没定稿,又把它从厦门带到广州,但最后也是在一九二七年的四月三日定稿的,这离“四一二”还有九天,离国民党在广州发动的同样性质的“四一五”政变,则还有十二天。鲁迅不可能未卜先知。但敏感如鲁迅者,一定也会体验到当时黑云压城的气氛,这在他的心理上和作品的叙述中,当会有所反映。这我们将在后文谈到。
至于“复仇”,当然是小说的题旨之一。但鲁迅花了这么多时间推敲,如此用力地写成的作品,如果仅仅就是为了演绎一个离奇的复仇故事,那又不太像是鲁迅的所为。有人认为《铸剑》是鲁迅创作的“武侠小说”,宴之敖者体现的是
中国的“侠义精神”,我想,他也是把复仇视为作品的全部内核了。的确有这样的作家,他们的创作就是为着津津有味地讲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故事,至于故事有无意思或意思的大小,并不是他们的主要关切所在。但鲁迅决不是这样的作家。——事实上,在复仇故事背后,还暗藏着一个故事,那是鲁迅自己的故事。
一般读这篇小说,最易受到感染的场面,大致有这样几处:一是父亲当年炼成宝剑时,白气腾上半天变成白云,转眼又变成绯红色,连地面也开始动摇的骇人景象;二是眉间尺遇到黑衣人后,两人的怪异的对话,眉间尺取出青剑果断地削下头颅,随后狼群吃掉眉间尺的身体,黑衣人击退狼群,以及他那尖利、奇崛而又充满古意的高歌;三是黑衣人到国王的殿上表演,眉间尺的头颅在鼎里旋转并唱歌,直到大王的头被黑衣人砍下,三颗头的鼎中大战;当然还有第四,即大臣和姬妾讨论国王的后事,左右为难,以及最后那热闹而尴尬的葬礼。但我们不可忘记,除了这些过目难忘的场面之外,小说的开头,还有很大一段,是有关眉间尺抓住老鼠,却又犹豫不决,想杀而不忍杀的描写。这一场面也值得推敲,我甚至以为,其重要性未必低于上述场面,只不过它不太显得离奇和强烈罢了。许多论者都认为小说主角应是黑衣人而非眉间尺,但既然如此,一向在小说结构上极为严谨的鲁迅,何以要辟出那么大的篇幅详写眉间尺的日常生活和心理,以至占去了全文几乎四分之一的地盘?当然其中也包括了母亲诉说国王的杀父之仇,可母亲醒来之前的笔墨,决非“起兴”之类的点到即止。小说第二节,写眉间尺带剑上路,在遇到黑衣人之前,也是一路详写,这又是为什么?同时,我们不可忘记,《铸剑》原来的篇名,就叫《眉间尺》,后来收入《故事新编》时,为了每篇都统一为两个字,这才改为现名。从中也可见出,眉间尺不是次要人物,其重要性不会低于宴之敖者。
我阅读《铸剑》,总会想到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二者的开场有很多共通处:都是在毫无准备的前提下,接受一个神圣的杀人使命——为父亲复仇。莎翁让他的人物在接到使命后痛苦犹疑,从而引出后面长长的剧情;鲁迅则让人物在接到使命前先展露了他的犹豫、不果敢,让母亲把自己的担忧说出来,让眉间尺自己先觉得这样下去将一事无成,然后才是母亲说旧仇。鲁迅所要写的,正是眉间尺从一个不更事的优柔少年,到镇静地带剑出行,到渐渐发现报仇之路的无比艰险,最后,在遇到黑衣人后,他变得果敢而决绝,毅然地交出了自己的性命和宝剑;此后,在沸鼎里与国王的头相遇,他毫不犹豫一口咬了上去,直至最后,真正报了仇,才与黑衣人相视而笑,一起仰着脸沉下鼎底。小说与其说是写了黑衣人的侠义故事,不如说是写了眉间尺的成长,写了他在黑衣人帮助下完成了惨烈的使命,写他如何从一个柔弱少年变成了一柄复仇的利剑。
人们往往注意到黑衣人身上有鲁迅自己的影子,比如他与眉间尺的对话,无论语气还是内容都很像作者的《野草》中的断片;又比如,鲁迅自己就曾用过“宴之敖者”这一笔名。这都是无疑的。但在眉间尺身上,却也同样有着鲁迅的身影。小说一开始,眉间尺看见掉到水瓮里的老鼠“单露出一点尖尖的通红的小鼻子时”,作者写道:“他近来很有点不大喜欢红鼻子的人。但这回见了这尖尖的小红鼻子,却忽然觉得它可怜了„„”我们知道,鲁迅在厦门大学时,和另一位学者产生了很大的矛盾,以后竟至于差点儿要打官司。那段时间鲁迅的文章里,以厌恶的口气提到“鼻”或“红鼻子”的不在少数。眉间尺与母亲对话的气氛,也很真实地反映了鲁迅家中的母子关系。眉间尺带剑上路,所看到的城里人呆滞麻木的表情,以及热衷于做看客的情形,同样显出了鲁迅式的目光。他身上带有锋利的剑,别人不知道,动辄来欺负他,他只恐自己的剑误伤了人,这种心态,分明也是鲁迅式的。尤其是,看客们围上了他,呆看着,谁也不开口,“眉间尺遇到了这样的敌人,真是怒不得,笑不得,只觉得无聊,却又脱身不得。”这种怒其不争,哀其不幸,不也正是鲁迅的态度吗?而后来,当眉间尺的人头在鼎里高唱起了怪异的歌,那眼珠忽然变得秀媚,歌词忽然变成:
阿呼乌呼兮呜呼呜呼,爱呼呜呼兮呜呼阿呼!血一头颅兮爱呼呜呼。„„
我们知道,鲁迅向来是不喜欢“爱呼呜呼”的,他这样写,既是“开开玩笑”,又必然是有所指的。指什么呢,恐怕就是指发生在两年前的那场“我的失恋”的**吧。从这些地方都能看出,眉间尺身上确有鲁迅的影子。
写《铸剑》时的鲁迅,已经不是当年那位写《呐喊》和《彷徨》的小说家了,他在此前写了《朝花夕拾》和《野草》,他的笔已经愈益走向“有我之境”,即使明知道自己所写的是小说,他也会在小说中加入不少杂文的成分。虽然他事后也感到不满,说过《故事新编》中的作品“从认真陷入了油滑”,但他已没法改变。但这样写也有好处,那就是让我们看到了鲁迅对于自己、对于现实的许多深层的
思考。
在《铸剑》中,我以为,那可以称之为“文眼”的段落,就是眉间尺与黑衣人的对话,以及他毅然地交出了自己的头和剑。在当时,鲁迅已经看到国共合作行将破裂,“国民性”难以改变,知识界乌烟瘴气,而一己的力量极其微弱,“铁屋子”的恐惧依然缠绕不去。他希望有更强的正义的力量出现,他愿意交出自己,投入进去。“五四”时期,他就曾在须得“听将令”时有过积极的配合,到这时,他更希望能有新的宴之敖者让他“引为同志”。尽管后来的历史事实无比曲折,尽管鲁迅一旦投入阵营后仍然着保持独立的思考,并常与“奴隶总管”式的人物发生剧烈冲撞,但这毕竟是二十世纪前期中国和世界最有思想的知识分子们所曾有过的真实的心路历程。二十一世纪的知识精英大概不会再有这样的决断了,而我们不可忘却当时的时代,它离“红色的三十年代”仅有三四年的距离。
我不仅从《铸剑》中读出了干将、莫邪的史迹,我更从这里读出了鲁迅自己的心灵史。
《铸剑》读书心得 高一(4)班 程林枭
《铸剑》是收在《故事新编》中的一篇历史小说。《故事新编》问世后,鲁迅在给友人的信中也一再说:
《故事新编》真是“塞责”的东西,除《铸剑》外,都不免油滑„„《故事新编》中的《铸剑》,确是写得较为认真。所谓“塞责”、“油滑”,当然是自谦之词,但对《铸剑》特别喜爱,却是溢于言表的。这当然绝非无因,《铸剑》的确是鲁迅交织着自己半生的爱恨、凝聚着自己的全部血泪写成的。
鲁迅一生最反对两个东西,一个是锦衣玉食、残民以逞的反动统治者,一个便是卑躬屈膝、低眉顺眼的奴才主义。即使在自己的《遗嘱》中,他仍这样教导自己的家人:“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鲁迅看不起那一套忍辱求全的折中调和。看不到这一点,不足以语鲁迅;看不到这一点,也不足以谈《铸剑》。
众所周知,《铸剑》根据的是《列异传》、《搜神记》等古籍所载的“三王冢”的故事。这则故事本来就充满了向反动统治者的复仇主义精神。试想:楚王命名铸剑师干将为之铸宝剑,剑成,不仅不赏,反将干将杀头,这是何等残暴!对这样的暴君能不报复、能不惩罚吗?干将的遗腹子赤鼻果然在“客”帮助下,用父亲遗下的雄剑和自己的头颅杀死了楚王,报了深仇大恨。这则复仇故事,本来就大义凛然;到了鲁迅笔下,就更加生动感人了。
《铸剑》为何写得这样酣畅淋漓、大快人心?如前所说,这就不仅有赖于鲁迅对之题材的熟稔,而更得力于他的半生血火交织的斗争经历了。在回顾自己的半生经历时,他曾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怀疑什么?怀疑的就是那些假革命的反革命者,他们假借革命的名义,杀害了多少无辜而天真的革命者。他深切地感到:“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辛亥革命实际上的失败、秋瑾的被杀、袁世凯的大杀“革命党人”、“五卅惨案”、“女师大事件”直至1926年“三一八惨案”,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军阀血腥屠杀手无寸铁的请愿学生,鲁迅的学生刘和珍等倒在血泊中„„这些“血的游戏”把鲁迅压抑得喘不过气来,也激发
了他的反抗的、复仇的怒火。《铸剑》就是在这样的心情下写成的,它是鲁迅革命的复仇主义的艺术结晶。值得注意的是,初稿1926年10月写成后,他没有马上拿去发表。1927年初带到广州后,他还在考虑,还在打磨。直到1927年4月3日,他才正式定稿、寄出发表了。自然,这篇小说也就表现了他到广州之后的新的观察、新的体验。而当时的广州,“红中夹白”,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右派的斗争已经日益表面化。“山雨欲来风满楼”,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四一二”、“四一五”大屠杀已经在酝酿中了。3月20日的广州“中山舰事件”,舰长、共产党人李云龙的被杀害,正是这场大屠杀的信号和前奏。具有高度革命警觉性的鲁迅,更有把握地修改、定稿了他的《铸剑》,一篇优秀的历史小说便这样诞生了。
读《铸剑》有感 高一(5)班 张美玲
《铸剑》的故事源自古书《列异传》和《搜神记》。鲁迅以白话写文言,把很短的篇幅敷衍成长长的故事,晋人志原本的古朴诡谲已经消失,简单的复仇原型中充满对人物个性的阐释和叙事本身的张力。
原本的故事,父子两代的篇幅是大体均等的。而在《铸剑》中,真正的铸剑者在故事开始的时候业已死去,他的事迹是通过小说主人公眉间尺的母亲之口交代的。“大欢喜的光彩,便从你父亲的眼睛里四射出来,他取起剑,拂拭着。然而悲惨的皱纹,却也从他的眉头和嘴角出现了。他将那两把剑分装在两个匣子里。”
“‘你不要悲哀。这是无法逃避的。眼泪决不能洗掉命运。我可是早有准备在这里了,’他的眼里忽然发出电火似的光芒,将一个剑匣放在我膝上。‘这是雄剑。’他说。‘你收着。明天,我只将这雌剑献给大王。倘若我一去竟不回来了呢,那是我一定不在人间了。你不是怀孕已经五六个月了么?不要悲哀,待生了孩子,好好抚养。一到成人之后,你便交给他这雄剑,教他砍在大王的颈子上,给我报仇。'”
这是庄严的笔调,是魁梧的人格,是反抗者的颂歌。眉间尺的父亲是真正的英雄,是作为其子的“史前史”而出现的,故事如此安排已不仅仅是叙事技法方面的问题了,鲁迅的匠心在于拉开英雄和现实之间的距离,树立一个理想寄寓之所,告诉我们真正的安身立命所在。
《列异传》和《搜神记》没有这么明确的目的,因为神迹在其中是不证自明的,而《铸剑》中的父亲则是鲁迅亲手发明的神话,是附魅传统经过现代理性反思破灭之后新的梦想,神话的时代毕竟已过去了。
“窗外的星月和屋里的松明似乎都骤然失去了光辉,唯有青光充塞宇内。那剑便溶在这青光中,看去好像一无所有。”
鲁迅也只能说“看去好像一无所有”。他笔下的英雄人格在现代题材里几乎没有出现过,涓生、吕纬甫、魏连殳都是失败的知识分子,文化精英,带着绝望的气息,更遑论闰土和阿Q这些农民们,英雄只在古书里,是眉间尺父亲,照理说,鲁迅从新文化运动开始,就应该时最有资格和最坚定具备审父意识的人,但鲁迅实在不能够坚定。雄剑溶在青光中看似全无,正隐约象征鲁迅心底深处对文化,对国家命运虚无主义的态度。
《铸剑》这个故事毕竟是属于眉间尺的。
眉间尺刚出场的时候,是他十六岁成人的那一夜。此前,他还是一个懵懂的无知少年,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这夜,他在母亲的引导下坚定地告诉自己,“我已经改变了我优柔的性情,要用这剑报仇去!”
而这个男人的成长历程,是在和老鼠的斗争中体现的。这无疑是《铸剑》中最精彩的篇章,是鲁迅刻画人物的神来之笔,让我们不由想起《史记》里的细节种种,酷吏张汤幼年审鼠,大将韩信少时乞食,秦相李斯读书时更有仓厕之论,司马迁善于在人物的成长过程中探询其心态、品质对于将来的影响,撰史之时细微如斯,鲁迅写小说亦鉴此等手法。
他出门了。复仇几乎立刻就要发生,大王外出巡游,人们在围观。“他只得婉转地退避,面前只看见人们地脊背和伸长的脖子”。而眉间尺却在此时被一个
“干瘪脸的少年”绊倒,“干瘪脸的少年却还扭住了眉间尺的衣领,不肯放手,说被他压坏贵重的丹田,必须保险,倘若不到八十岁便死掉了,就得抵命„„”这段是典型的鲁迅式冷峭幽默,不动声色,讽刺寓于其中。而“闲人们又即刻围上来,呆看着,但谁也不开口,后来有人从旁边笑骂了几句,却全是附和干瘪少年的。”看到这里我们已是明白了八九分,原来鲁迅笔下的对被砍头的同胞兄弟的漠然围观,对阿Q游街的热闹围观和对革命烈士夏瑜的变相围观是“古”已有之的!小说一下子从司马迁回到了鲁迅自己。
“眉间尺遇到了这样的敌人,真是哭不得,笑不得,只觉得无聊,却又脱身不得”。是的,无聊,这才是鲁迅的笔,前面的成长篇只是鲁迅向前贤司马迁呼应的方式,是带着敬意的模仿,此后他就开始独舞了。
我们大概可以知道,眉间尺是不能如他所愿去复仇了。他的生活环境是一个无聊落寞的反英雄的环境,一个消解重大行动意义的环境,一个人心失衡远重于腥风血雨的环境,尽管腥风血雨在当时并未缺乏,可是却再也不能造就英雄了。到此为止,我们该知道为什么鲁迅用那么威严的笔调去写眉间尺父亲的事迹。
小说本该结束了,可是远远没有。
如果认为鲁迅仅仅是为了照顾故事原型的情节脉络而加上黑衣义士的情节,不免肤浅。黑衣义士在小说中和眉间尺一样,具有独立自主的出现意义。从他本身的性格塑造来看,远远不及眉间尺丰满,没有成长史,没有理由,而是一个理念。此人一出场就可以逼退让眉间尺无可奈何的干瘪脸少年,并对眉间尺说“一向认识你,一向认识你的父亲,”他向眉间尺要求的只是雄剑和眉间尺的人头。情节到这里甚至带了六朝志怪的神异。
令人吃惊的是眉间尺的表现。这个孱弱优柔的少年解决不了内心的结和身边的无聊,却在几句简短的询问之后毅然砍下了自己的头,把父辈的遗嘱和自己的性命都交付给一个陌生人。
这是鲁迅对原作的屈从?是鲁迅自己也解不开的迷?是鲁迅迷失了人物的性格逻辑?其实,从那个开头我们就可以看出,鲁迅在心底是想把眉间尺当作一个英雄来写的。
老鼠,“杀它呢,还是在救它?”确实是一个重大的两难选择。眉间尺优柔的性格历历在目,接下来就是英雄父亲的故事呈现,两相对比,着实令人担心。舍身铸剑的父亲和不忍杀鼠的儿子之间有什么样的契合点呢?眉间尺出门前的这夜一直没有睡着。或许焦急的读者会想起袁牧的话“古英雄未遇时,都无大志„„”。再想到《史记》、《汉书》里的英雄们少时都有孱弱、尴尬、胸无大志的经历或遭遇,这也许能给眉间尺找到些慰藉。
眉间尺的困境在于没有找到那个让他的性格发生突变的环境、际遇,而此前,荆轲在易水之畔作别燕丹,韩信、张良在年少的折辱以后遇到了明主,光武中兴的时候汉室已经走向衰颓,但仍是群雄纷争可一展身手的时节。“史前史”的眉间尺父辈的时代,都是可以让具备英雄潜质的人可以突变的时代,所谓时势造英雄。
而在鲁迅看来,彼时的中国只能如铁屋一般消磨人的灵魂,用无聊吞噬人的烈志雄心,所以眉间尺的不幸不在于能否复仇,而在于他是否能完成对于自己人格的追问,改变优柔的性格,眉间尺面对干瘪脸少年的失败不是自身武艺和体力的失败,而是人对于当时漠然、颓废的大环境的无奈。
黑衣义士是眉间尺突变的一个契机,在此我们也可以看出鲁迅心中的英雄情节实在是挥之不去。既然在现时没有那样的环境,鲁迅就从“历史”里找来了
一个“父辈”。看看他对眉间尺的教导吧:“仗义,同情,那些东西,先前曾经干净过,现在却都成了放鬼债的资本„„”,再加上鸱枭的声音,磷火的目光,黑衣人和《野草》里那些鬼气森然的意象以及那些意象背后深沉、晦涩的情感是多么相投啊!黑衣人简直就是鲁迅自己,是《彷徨》小说集里许多个第一人称“我”。眉间尺的英雄血终于在他父亲的鼓励之下复活了,鲁迅也只能在这样的义士身上找到希望之寄托了。之后的情节,只是历史的翻版,鲁迅的任务到此总算完成。
第三篇:亮剑读书心得
不怕困难、敢于挑战、顽强拼博
----读《亮剑》.感
最初知道《亮剑》还是从电视剧开始,电视剧中鲜活的人物形象给我的印象极为深刻,寻着电视剧的身影,抱着对战斗英雄的钦佩与感动,我又通读了《亮剑》一书。《亮剑》主要讲述了李云龙将军敢于亮剑、敢于开拓、奋发向前,执著进取的战斗人格,他带领的团队是一个团结一心、能吃苦,能战斗的团队,是能打胜仗的团队。我所要学习的也就是这种亮剑精神。
结合到现实中来,******是区内的一支道路养护队伍,承担着全区区属市政道路、桥梁的养护管理,井盖、地下管线的监管,以及道路应急工作等。我是全中心100余职工的带头人,也是大家的党代表,深感到身上的责任和担子。近几年,在党的政策指引下,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体职工的努力,中心的机械数量有了明显提高,逐步从人力施工转变为机械化施工。在工作中,我首先做到“不搞特殊、带头实干”,给所有人当好先锋模范,让大家认可我这个领头人;再通过竟聘、评优等活动,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使职工从“让我干”变成“我要干”,增强单位凝心力和凝聚力。这样,大家的目标一致了,团结在一起了,劲往一处使了,将单位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了,这样的单位一定能更加强大、壮大。
这次通过《亮剑》,我领悟到了,干工作光有凝聚力是
不够的,还要有创新,要有勇气和魄力开展工作,要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现在是经济飞速发展的科技时代,我们领导者如果一味的守旧,那就必将被社会淘汰,我们的职工如果只是听从指令,那我们的单位就缺少了热情和生命。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新的知识,将新的管理方法,运用到管理上,将新的科学手段,运用到工作中,将新的生产技术,运用到实际生产中。鼓励职工创新工作,给职工发展的空间,让他自主工作,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带动职工迎难而上,战胜困难,赢得挑战。
亮剑精神,告诉我们,要有一种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这样我们就一定能够胜利;要有一种带头实干、顽强向上的精神,这样就能带动我们的职工主动工作,要有一种团结协作、共同拼博的精神,这样我们就能凝聚所有职工的力量,推动单位发展;要有一种鼓励创新、展现自我的精神,这样就能发挥出职工更大的潜力。我们要把亮剑精神真正运用的工作中去,使单位充满凝聚力和战斗力,布满生气和活力,打造出一支顽强实干、凝心聚力、如钢铁般坚固的队伍,这样我们就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
2012.6.
第四篇:《亮剑》读书心得
小说《亮剑》读书心得
小说《亮剑》通过主角李云龙的一生经历真实反映了抗战及内战时期国家和军队的兴衰史,同时,也是第一部书写“国军”对抗日战争正面影响的力作,同为中华儿女、有志青年,国家有难,哪有不驱逐日寇、奋勇杀敌之理。作者运用尽可能少的艺术手法,近似平诉的方式讲述着国难当头,中华英雄儿女舍小家为大家的故事。
喜欢这部作品,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作者在描写李云龙和楚云飞之间至交至敌的矛盾关系时不极端、不偏颇的态度,同为铮铮男儿,只因不同立场而身不由己,两人虽然不免一场生死战,但也惺惺相惜。与其说对楚云飞的正面诉述是为了衬托主角的足智多谋和英勇善战,不如说二人实则互相烘衬,共谱了一曲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楚云飞是一个接受过正规军事教育、素质全面且有勇有谋的人物,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国民党高级军官的优点与特质,在面对外敌入侵、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敢于与日寇一较高下,小酒馆与李云龙的相识,更显其救国心切和狭义心肠。而李云龙出身农民,参军前干过篾匠、木匠,时代的风云漂浮将他这样一个普通的劳苦大众变成一个硬生生的汉子,他失去了妻子、兄弟和最信任的部下,却力争改变国家的命运,在生命中最痛苦最难熬的日子,他选择了勇敢面对而没有倒下,在面对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尽管力量悬殊,他仍然选择了亮剑。正所谓英雄不问出身,二人各为其主争锋相对,却也是当时中国内部形势的缩影和写照。
“逢敌必亮剑,血溅七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这是楚云飞的经典台词,也是整部作品一直贯穿始终的核心思想。亮剑精神是一种敢于直面险难、舍我其谁的英雄情怀,也是一种不懦弱、不屈服的精神境界。在当今社会,当我们一次次面对大自然的生死考验、面对生活给予的无尽压力,我们是不是都有拔剑而出、披荆斩棘的勇气,当我们身边的人们遭遇困难、无法自救的时候,我们是不是都有伸手相助、见义勇为的胆量。一部经典作品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文学的盛宴,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学习先辈们勇于亮剑的大无畏精神,扎实干好本职工作,不畏苦、不叫累,敢于担当,把国家和军队的强盛与个人的荣辱结合在一起,牢记强军之魂、强军之要和强军之机,为全面加强“三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篇:《亮剑》读书心得
《亮剑》读书心得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绥化市第三中学的刘炟宏。
我读书汇报会的内容是《亮剑》读书心得。
《亮剑》是当代著名作家都梁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李云龙从他任八路军386旅独立团团长率部在晋西北英勇抗击日寇开始,直到他在文革期间受到迫害自杀,到1980年平反为止的传奇故事。作品给我们塑造了一位有血有肉,铮铮傲骨,却又不失机敏的军人形象。他使每一个读过这部小说的人热血沸腾,特别是书中所体现出的亮剑精神,更是让我崇拜和敬仰。“面对强大的敌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是何等的凛然,何等的决绝,何等的快意,何等的气魄!“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亮剑》体现的亮剑精神,是我们民族崛起的强大动力。它告诉我们,面对困难,明知可能无法战胜,也要勇于挑战,开拓进取。
“逢敌必亮剑”——在晋西北面对拥有先进武器的山崎大队,在敌众我寡的形势下,李云龙率领着“独立团”亮剑了;在解放战争中,面对老对手楚云飞时,他毅然亮剑了,没有犹豫,没有退缩。他灵活地运用战术和策略,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狭路相逢勇者胜”,是对他骁勇善战的真实写照。我想,不仅是我,很多人都盼望着能成为像他这样的人。“亮剑”精神体现了一种勇气,一种魄力,所以 “亮剑”精神不只属于硝烟弥漫的战场,也适用于现代社会,我们的生活、工作。勇者不仅仅指那些敢于直面敌人炮火的革命英雄,同时也是指那些敢于面对困难,在困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人。
同样,对于学子的我们来说,学习中我们也会遇到困难,这些困难与战场上你死我活的厮杀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我们更应该鼓起勇气面对挑战,勇敢地去面对探索知识过程中的困难。“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易矣;不为,则易难矣。”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有一种坦然面对困难的勇气,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让学习成为一种快乐的体验。
亮剑亮的并不只是剑,而亮的是一种勇气和魄力,一种壮志豪情,一种精神气概。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这种“亮剑精神”。我相信,只要我们拥有勇气,坦然地面对生活,未来一定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归根结缔《亮剑》是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无论能做与否,先做了再说。然而这也正应了“狭路相逢勇者胜”。勇往直前,成功便会幸运的降临。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亮剑精神永驻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