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2 12:36: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心得体会》。

第一篇: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心得体会

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心得体会

班级:电气154班 姓名:彭劲雨 学号:08060115421 指导老师:戴朝护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一句话就是言语冷冰冰的,却让人感到了一种压抑在心底的悲痛。

看了《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样一个伟大的人,很久以前就离我们远去,在安乐椅上宁静地睡着永远都不会醒的觉。他离我们远去的伤痛至今仍久久不能忘怀,但是他不朽的精神、以及他对无产阶级事业的贡献与指导却一直与我们同在。

马克思一个熟悉的不能在熟悉的人物,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共产党宣言的开篇话至今触目惊心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旧欧洲的一切势力,都为驱除这个幽灵而结成了神圣的同盟。当时便产生浓厚的兴趣究竟是何方神圣造就如此局面,他的魅力在何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不足千字的文章却铿锵有力,高度概括了马克思的一生。

人们对马克思的评价太多了,“最伟大的共产主义者,革命者,哲学家,思想家??”,我记得在1999年那年英国的BBC甚至称其为千年伟人,一代伟人屹立一个世纪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可是马克思却能千年不倒。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在直接的物质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产生了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物质、意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这些在今天只是简单的一句结论,但我们却难以想象在一个半世纪前那个愚昧落后的年代,马克思是如何语出惊人的做出这一跨时代的发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科学,甚至从某些角度是自然科学所无法比拟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一切意识形态发展的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方面的重大发现,恩格斯将之与达尔文发现有机世界的发展规律即物种起源学说相提并论。

不可否认,达尔文的进化论对人类发展的意义巨大,但自然科学产生于用先进的工具和研究手段去追究事物的客观本源。而社会科学本身就是抽象的,并没有事物本身的物质面貌。虽然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但马克思只是用一个人的大脑、几十年的时间竟然创造了跨自然、社会、思维、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的哲学思想,实在是让人震撼。他的人格魅力的确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抗拒。

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者,他创立国际工人协会,将其理论付诸实践,寻求人类解放的道路。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阵营对立的资产阶级社会里,马克思在揭秘资本主义社会的劣根性,震惊资产阶级的同时,也为日后更多次地被驱逐出境埋下伏笔,成为“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污蔑的人”。面对着一切的一切马克思从来没有退缩,在他青年时就写下过这样的句子:“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我们就不会被任何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面对诽谤和诅咒,马克思用他豁达的胸怀“把它们当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因为他心里装的是全人类,他拥有的只是使所有人幸福的信仰。他知道,默默努力地用笔杆为全人类而战才是他毕生的奋斗追求。从早期《莱茵报》的撰稿,到《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到创立国际工人协会,到“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乃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在写字桌前为未完成的《资本论》倾注自己的心血。因此,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说:“人类短缺了一个头脑,一个我们这一代最杰出的头脑”。一代思想和革命领袖悄然陨落,大地上静默出的伤口,历史也为之扼腕叹息。事实证明,经典的智慧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先天下之忧而忧”才是伟人的胸怀。我敬佩马克思是因为他有舍我的精神,资本主义社会是有多么黑暗二战之前有些国家逐步退却资本主义的头衔,招来了多少双眼睛的怒视而灭亡时资本主义盛行的社会侵犯到他们的利益和地位下场只有消失,连一个国家都坚持不住我真的难以想象马克思你就是什么怎么度过他们的迫害,上苍是公平的正因为你手了非凡的压迫的你也理所应当的成就非凡的伟业。、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史上闪烁的瑰宝,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汲取发展的精神食粮。或许我们需要沉思,思索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规划自己让自己更好地提高与奋进,从而更强大地应付不同的挑战,更开阔地迎接自己的未来,更深入地为人类谋福利。跟恩格斯最后用力的呼喊一句他的英明和世纪永垂不朽!

第二篇:马克思墓前讲话有感

潍坊医学院 实践教学作业

真正的伟人永远不朽

——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有感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学期: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专业:医学影像学系 班级:2015级技术班 姓名:赵文科 20151240020

摘要:在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葬礼上,恩格斯发表了这篇演说。恩格斯与马克思是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共同奋斗近40年的挚友。在这篇悼词中,恩格斯总结了马克思这一生对无产阶级解放所做出的伟大贡献,即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其次,恩格斯还认为马克思还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最后表达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无比崇敬和哀悼之情。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旧欧洲的一切势力,都为驱除这个幽灵而结成了神圣的同盟。”这句的话曾经让我久久无法忘怀,而这次读到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不足千字的文章更是铿锵有力,高度的概括了马克思的一生。众所周知人们对马克思的赞美太多太多了,“伟大的共产主义者,哲学家,革命者,思想家„„”,我对马克思的了解并不多,我只是觉得他是一位极其睿智,睿智到难以形容的伟人。

一、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的理解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其次是剩余价值的发现,正像恩格斯所说的“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在那个机器大生产、生产力飞速发展和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的年代,马克思竟然透过重重迷雾揭示了剩余价值的存在。其对资本主义剥削本性的认识,对资本家榨取工人剩余价值的揭露,可谓是前所未有的。也难怪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将人类的旧思想撼动,他使人的思想解放,人们再也不会在迷雾里徘徊不前,人们终于有了坚定的信仰。

二、对真正的革命者的理解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但很多哲学家更多的是对事物本身的进行研究和阐释,很少提出一些让这个社会更好地发展的方法。而马克思曾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书中提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我想这也正是马克思比以往的哲学家更伟大的地方所在。马克思不但有了对自然和社会的两个伟大发现,他更是为整个人类的历史指明了最终的出路——共产主义。为此马克思创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将其理论付诸实践,寻求人类解放的道路。所以恩格斯认为他是一位真正的革命者。

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

众所周知达尔文的进化论对人类发展的意义巨大,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有他的意义所在,我始终认为其从一定角度是自然科学所无法比拟的。自然科学产生于用先进的工具和研究手段去追究事物的客观本源。而社会科学本身就是抽象的,并没有事物本身的物质面貌。很多专家都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但马克思只是用一个人的大脑、几十年的时间竟然创造了跨自然、社会、思维、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的哲学思想,实在是让人震撼。

四、对马克思一生的思考

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他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是当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但就是这样的一位伟人他的一生却是贫困潦倒、坎坷痛苦的。今天的我们总是在谈论马克思是如何的伟大、如何的无私,但他在那个年代人们的眼里是一个没有责任没有担当的人,他让妻子一生为其奔波,他的孩子无钱治病而死,他一生都在躲藏,他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和父亲。但是他却拥有一段真挚的友谊直到他死去。我不知道他是否为自己的选择犹豫过;我不知道他是否对自己的命运担忧过,但是他到死都一直没有放弃。

五、结语

我敬佩马克思,因为他有舍我的精神。资本主义社会是暗无天日的,二战之前有些国家逐步退却资本主义的头衔,招来了多少双眼睛的怒视而最终走向灭亡,在当时资本主义盛行的社会侵犯到他们的利益和地位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永远的消失,连一个国家都坚持不住。我真的难以想象马克思当时是怎么挺过他们的迫害。上苍是公平的只有受到非凡的压迫,才能成就非凡的伟业。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史上闪烁的瑰宝,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汲取发展的精神食粮。或许我们需要沉思,思索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规划自己让自己更好地提高与奋进,从而更强大地应付不同的挑战,更开阔地迎接自己的未来,更深入地为人类谋福利。“最伟大的头脑停止思想了”但马克思达到了所有想要不平凡的人,穷尽一生追求的人生理想:这位大胡子哲学家的画像被世人敬仰,名垂青史、永垂不朽。

参考文献:

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三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教学目的

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学习马克思献身于革命与科学的精神。理解本文的论述特点--严密的逻辑性(严谨的结构;高度精练、概括的语言)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水乳交融的特点。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贯穿全篇的深沉、含蓄的感情 课时安排

两课时。教学方法 讲读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简介生平)今天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作者恩格斯。(板书)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的任务是:(板书)

伟大贡献

论述特点: 严密的逻辑性

高度的概括性

浓烈的抒情性

关于马克思的事迹,课文里有一些介绍,除此之外,你还能说出多少?

马克思1818年5月5日生于普鲁士(德国)。他25岁时迁居法国巴黎。在大学里研究法学、历史和哲学。大学毕业后,就开始了他一生的政治活动。他与恩格斯一起在革命实践中共同战斗,在革命理论上共同创造。直到1883年3月14日他因病逝世。马克思曾先后四次遭到一些国家反动政府的驱逐。他生活贫困。最穷困的时候连吃的都没有。面包房、肉铺、房东都来讨债,连夫人的围巾、家里的家具、自己穿的上衣都拿去典当了,为此他无法上街。有时想寄稿连买邮票的钱都没有。马克思很爱他的孩子。可两个儿子一个养到八岁,一个二岁,都因贫病无钱医治而死。他的小女儿,得了重病,不到11个月就死了,那是1852年的复活节,马克思刚写好一本小册子。小女孩死后只能放到家中,后得到一法国流亡者次助的二英镑钱,才付清了棺材钱。他家分别在1850年、1852年、1857年连续死了四个孩子,只存活了三个女儿。

马克思在这样贫困的情况下,为了全人类的解放事业,仍然顽强的斗争,勤奋的工作。比如他写《资本论》一书,就花了他整整40年时间,为了写《资本论》,他和做过的摘记的书就有1500种以上。《资本论》的稿酬远远抵不上他写这部巨著时的所花的烟钱。马克思说,他为此献出了自己的健康、幸福和家庭。

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写了一篇有关选择职业的文章,他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同学们,现在中学生中有少狂热的“追星族”,我想我们更应当崇拜、追寻伟人的足迹,这才是最灿烂、最辉煌、最具划时代意义的伟大“星座”啊!现在就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文章,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同时体会本文高超的结构艺术和语言艺术吧!

二、“预习提示”里说了,这是一篇悼词。什么是悼词呢? 悼词,一种文体,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属于议论文范畴。)其结构一般为: 开头:介绍死者生前职务、身份,逝世的原因、时间、地点及其享年。

中间:追述死者的经历和一生中做出的成就、贡献、影响,并简要作出评价。

结尾:对死者表示哀悼之情,对参加悼念仪式的人提出和要求。现在,先请大家听录音朗诵,然后根据悼词的要求(见幻灯),结合文中介绍的马克思的主要贡献,思考本文可分为几大层。

三、讨论文章层次与段意。(板书)

1、首先,根据悼词的特点可将文章分为几大块?(见下)

一、逝世情况

发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对于历史科学 发现剩余价值

科学家

其他许多领域也有发现

(思想家)

诅咒

二、巨大损失

科学是革命的力量

理论

敌人

诽谤 伟大贡献

驱逐

对于无产阶级

宣传革命(编报、著书)实践革命家

尊敬

人民

爱戴

三、悼念、信念、赞颂

悼念

2、请同学们把课文再速读一遍,排一排马克思一生中对人类的伟大贡献主要有哪些?

3、怎样确定哪一项是马克思一生中最伟大的贡献?理由是什么? 提示:大家研究一下,恩格斯对马克思所做的各项工作的评价是不是完全一样?你从恩格斯的哪些用语可以看出?请在课文中画出最关键的词语。然后说出你的见解。明确: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

理由:马克思既是一个科学家(思想家),又是一个革命家。但作为一个科学家,这“远不是主要”的。为什么“远不是主要的”? 因为科学是革命的力量。(因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这是个承上启下的段落。

那么,什么是“主要的”?下文说,他“首先”是一个革命 家,(“首先”,就是“更主要的”的意思。)而作为他的“顶峰”就是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

4、作者是怎样评价马克思的伟大贡献的?

巨大损失(伟大贡献)

对于无产阶级

对于历史科学

(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两个“对于”有没有弄错位置?没有。

5、结合悼词的结构思考:第8段写的是什么内容? 影响

敌人:驱逐 诽谤 诅咒

人民:尊敬 爱戴 悼念

[小结]大家看(见板书),我们读了这篇悼词,不仅了解了马克思的伟大贡献,使我们的思想灵魂受到洗礼,唤起我们的无比崇敬之情,而且从议论文的特点来看,本文在论述上,逻辑思路是何等的严密啊!本文的中心是论述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贡献,而这主要是通过“思想家”和“革命家”两个方面来论述的。前者表现在创建无产阶级理论,后者表现在参加伟大的革命实践,而这两个重点,又是紧扣文章第二部分第一段中的“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中的两个“对于”来阐发的。

逻辑严密还表现在文章各个部分各个段落之间的紧密联系上: 从全文来说,有的地方用了过渡段(如第2、6段);

就段与段之间来说,一般都用了总括上文引起下文的承递性语句。如: 第2段的“这个人的逝世”; 第4段的“不仅如此”;

第5段的“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 第6段的“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 第7段的“因为马克思是一个革命家”; 第8段的“正因为这样”。

就这样,作者运用这些关联性的语句,一步一步地把马克思的伟大贡献与巨大影响,推向高峰。不仅使段落过渡自然,前勾后连,联系紧密,而且使论述内容重点突出。读这样的文章,就好比登山,翻过一个山头,又发现另一个更高的山头在前面,直到你登上最高峰,才发现“无限风光在险峰”,从而使你情不自禁地发出感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啊!同学们,这就是议论文的逻辑美,凡是美的事物,都是富有诗意的事物。我们从议论文中也读出了诗的节奏与韵律。

四、小结

现在我们再体会一下本文论述上的特点:高度的概括性和浓烈的抒情性吧!

1、分析第1、2段语言的抒情性(揭示出下面语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A、“三刻”:突出这一时间对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重大影响。B、“停止思想了”、“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见书)C、破折号的作用(见书)D、“这位巨人”到“感觉到”。(见课后练习

二、2)

[总结]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总结,今天我们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主要是要懂得下面两点:

1、阅读和写作议论文必须理清文章的逻辑思路,讲究运用过渡词句,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天成。

2、即使是议论文阅读,我们也要运用自身所积累的,与所学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来理解课文。这样我们才能进入“角色”,与课文、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唤起与作者同样的情感体验。

至于本文在论述上的抒情性与概括性,我们明天学完了这篇课文,再来总结规律。

五、作业

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1、议论文结构有哪些类型?(总分;递进)怎样才能使议论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过渡自然;用好关联词句。)

2、阅读文章,怎样才能与作者及其作品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二、分析第3-8段

1、读“提示”第三段开头一句,分析第三自然段论述语言的概括性。

A、第三段是一个长句。分析长句的方法是:首先分析句子的结构,使句子的内容明朗化;然后,借助相关知识,弄懂句子的含义。这是一个单句,还是一个复句?是单句划分成分,是复句划分层次。(单句。成分划分略)

B、作者是怎样评价马克思的这一伟大发现的? 与达尔文类比

达尔文

生物界的发展规律

马克思

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都是划时代的伟大发现。C 问“简单事实”后的冒号所领起的内容是什么?即“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具体内容。D、如何理解这一规律?

首先,理解词句的含义;

吃、喝、住、穿

=物质、存在 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精神、意识

直接的物质的资料的生产

占统治地位 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 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

经济发展阶段

各方面总和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

式、人们在生产中

的地位、分配形式

国家政权、国家制度

法制、军队、生产力

警察、法庭等

政治、法律、上层

人;劳动对象; 意识形态

道德、社会科学

建筑

劳动工具

艺术、宗教等

其次,了解复句中各分句间的层次关系。这样就可以理解这个“规律”。(先讨论,再打幻灯片)

我们平时是怎样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从社会形态发展的阶段来说的。)

这里,恩格斯所说的规律为什么与我们所理解的历史发展的规律不同?

恩格斯据所说的是社会发展的内在的规律,就好比水流动的规律是“水往低处流”;而社会形态发展的不同阶段,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就好比“沅水流入长江,长江流入东海。”内在的规律是动因,外在的形式是结果。

[小结]这六个分句是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概括。试想,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内容是何等的丰富啊!然而,恩格斯仅用六个分句便将马克思的学说讲述得清楚明白,显示出他的高度的理论水平和概括能力。

2、分析第4自然段。

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

社会主义批评家(指哪些人)

“豁然开朗”与“在黑暗中摸索”的含义及作用

3、理解第6段

为什么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的、革命的力量”?

对破折号的理解

对马克思“衷心喜悦”“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的理解。

4、分析第7段

(所以如此,)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第2 句语法分析。

第4 句省略成分补充;理解本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并列那么多的报刊名,并于报刊名后用括号注明年代的作用。

破折号的作用。

5、分析第8段

说出“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抹去”这句话的作用。

理解本段最后一句的含义。

三、小结

1、总结课文特点

思路与结构:严密的逻辑性;

论述语言:

高度的概括性;

浓烈的抒情性。

2、议论文怎样才能做到上面所说的“三性”?

要有较好的思维能力与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安排好结构、过渡词句)才能使议论文的思路与结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才能具有高度的概括能力。

要有高尚的人格,才能满怀激情地歌颂真善美,批判假丑恶。

四、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第四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2014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教学目的

1、了解演讲词的一般写作特征。

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了解马克思为历史科学、为无产阶级革命所作的贡献,学习马克思精神,树立正确的友谊观。

3、学习选择典型事例作论据,饱含感情地进行议论的写法;揣摩重要语句,结合语境品味语言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

4、体会本文结构严谨,逻辑严密的特点及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1、领悟品味文中深刻的思想和精彩的语言。

2、理解作者贯穿全篇的深沉而含蓄的感情。

教学方法

讲读、讨论、品味、点拨法、巩固练习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教师用饱含深情的凝重的语调叙述)同学们,1883年3月17日是世界人民永远难忘的日子。我们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葬礼在伦敦郊区的海格特公墓举行。马克思的好友恩格斯在葬礼上用英语发表了这篇讲话。(板书文题)

二、引导学生了解文体特征。

1、演讲词:实用文体之一,就是为准备演讲而写成的文稿,又叫演讲稿。他是演讲获得成功的基本保证.演讲词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感染力。动笔之前先要弄清集会的意图或活动的目的,了解听众的年龄、文化水平和感兴趣的问题,明确演讲者所处的身份、地位,从而确定演说的主题。内容要充实、鲜明,道理要说的精辟、透彻;尽可能采用现身说法,以加强与听众感情上的交流,语言要明白晓畅、朴实自然,并适当采用设问、反问、比喻、引用等修辞方法。总之,一篇成功的演讲词需具备内容的逻辑性、针对性、思想性、鼓动性等等特点和形式方面的艺术性,具备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悼词:演讲词的一种,是死者所在单位的领导或亲友在追悼会上发表的对死者表示哀悼的文稿。悼词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1)、标题:写“悼词”或写“在×××同志追悼会上的悼词”,本文 为“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2)、正文部分:首先要写明死者生前的身份或各种职务名称,不幸去世的原因、时间、地点和终年岁数,表明用什么样的心情悼念死者。其次按时间顺序或其他顺序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对其一生作出正面评价,以表彰死者的优秀品德和主要贡献,进而说明其逝世后带来的损失。再次说明从哪方面向该同志学习,怎样以实际行动化悲痛为力量。最后另起一行,用“×××同志安息吧!”或“×××永垂不朽”作结。

3、悼词,要切合死者的身份特点,在表达方式上要求把记叙、议论和抒情结合起来,语言应精练而富于感情色彩,措辞应恰如其分。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听示范录音。

2、教师检查词语积累情况。(可用多媒体显示)(1)、词语补释:

*纷繁芜杂:纷繁:多而杂乱;芜杂:杂乱,没有条理(多指文章)。芜:乱草丛生。

*豁然开朗:一下子出现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领悟某种道理。豁:huò开通敞亮。*卓有成效:有卓越的成绩、效果。卓: 卓越、突出

英名: 指英雄人物的名字或名声。(2)、正音:

估量(liáng)悼(d à o)念 肤(f ú)浅 繁芜(w ú)丛杂 忌(j ì)恨 空(kòng)白 豁(huò)然开朗 诬蔑(miè领域(y ù)诅(zǔ)咒 诽谤(b à ng)卓(zhu ó)有成效

3、解题。

马克思:1818.5.5生于德国的特利尔城,1841年大学毕业。从1842年担任《莱茵报》主编起,到1883.3.14在伦敦的书桌旁逝世,•他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了41年,成为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人类作出了不朽的贡献。1844年,恩格斯在巴黎跟马克思首次相见,从此后,“这两位朋友的毕生工作,就成了他们的共同事业。”著名的《共产党宣言》就是他们两人合著的。1870年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同住在伦敦,“他们两人始终过着充满紧张工作的共同的精神生活”(列宁)。马克思逝世的第三天,在伦敦海格特公墓安葬马克思,恩格斯在墓前发表了这个讲话,讲话共一千一百多字,高度地概括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对马克思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悼念。

4、了解本文语境。

这篇文章语境独特。悼词特定的环境:庄严的葬礼。特定的场合:马克思墓前。作者身在公墓,直面战友的墓穴,亲临庄严的葬礼,以特殊的身份发表讲话,因而字字句句都饱含了对马克思特殊的感情。

5、学生大声读课文,教师提出阅读要求:

①找出全篇行文的总纲,了解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述马克思的伟大贡献的。

②找出本文承递性的词句及过度性的句段,理清本文思路,画出有关指代性的词语,了解其指代的内容。

四、自主阅读,把握演讲词的思想性、逻辑性。

1、(学生精读课文,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选交流好的小组组长进行全班交流,其他各组补充、评价。)——①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对马克思生前伟大贡献的高度评价。了解马克思伟大的一生,就必须细读第2自然段,它是全篇行文的总纲。这段文字主要论述了马克思逝世造成的巨大损失。从另一个方面看,也概括了马克思生前两方面的伟大贡献,即对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指导和对社会科学理论的创建。

②运用承递性词句及过度性句段是本文的特点。

如第2、6段为过渡段。2、4、5、6、7、8段用了承递性语句。第4段中“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

第5段中“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做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

第6段是剖析全文结构,理清作者思路的一个难点。这段有过渡作用,作者意在揭示马克思的革命家的本色,第二句是本段的中心句。“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这样”不是指代“两个发现”,而是指代“都有独到的发现”“都不是浅尝辄止”的那种品质和精神。

第7段的承递性语句是“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第8段的承递性语句是“正是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

2、教师总结:

这些概括性段落、承递性词句及过渡性句段表现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高度评价、赞扬,对颂扬马克思,唤起人们的无限景仰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勾勒出作者清晰的思路。

五、课文分析。

1、学生读课文,思考课文层次。

2、学生讨论。

3、分析,讨论。(1)、第一部分(1─2自然段)概述马克思的逝世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重大损失。

①、第一自然段(引论)追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

一开始,恩格斯怀着沉痛的心情,郑重的态度,叙述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连“三刻”也写出来,是为了突出这一时刻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影响。

用“最伟大”总括下文马克思一系列的理论贡献;用“讳饰”的手法说马克思“停止思想了”、“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两个“思想”深刻点明下一节“不可估量的损失”,“还不到两分钟”,表现了恩格斯深感遗憾的惋惜心情,“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说明马克思临死之前,还在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辛勤地工作着。

②、第二自然段(过渡段)论述了马克思逝世造成的巨大损失。

从马克思逝世带来的巨大损失,过渡到具体叙述马克思的伟大功绩(两句)“不可估量的损失”表现在两个“对于”,第一个“对于”指马克思领导欧美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方面说的,第二个“对于”指马克思研究 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的理论贡献方面说的。

两个状语高度概括了马克思在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的贡献。对于下文的论述,既是高度的概括,又是严格的限制,它是本文的中心论点。“不可估量”既说明损失之大,又表现了非常痛惜的心情。第二句从时间上说,“不久”从时间上使人们切身感受到这种损失的巨大,表现了恩格斯痛惜的感情;“空白”说明了马克思逝世对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是不可补偿的损失。(2)、第二部分(3─7自然段)论述了马克思的伟大贡献。──本论、事实论据

①第一层(3─5自然段)论述了马克思在科学理论方面的杰出贡献──着重说明马克思的两个重要发现

第3自然段,说明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层层深入地论述,说服力量强。

先类比:和达尔文发现有机生物进化论这一科学成就类比,衬托了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划时代的意义。(在研究事物发展规律上,•达尔文同马克思有相似之点,但马克思的成就远远超过了达尔文,因为马克思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上,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这在人类认识史上是一次大飞跃,是整个世界史观的一大革命,开辟了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广阔的前景,这就是达尔文所不能相比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整个3自然段是一个单句,分析如下: [正象……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既(•历……简单)事实:人们首……相反。三个宾语同位复指,三个复指成分之间,•后一个对前一个起注释作用。[正象……一样],比况结构作状语,说明马克思发现的划时代意义。冒号后面,是具体说明马克思发现的划时代意义的,这个宾语是由一个复句充当的。

第4自然段说明马克思发现资产阶级特殊的运动规律──剩余价值规律。

“不仅如此”,过渡句,既承接上文,又引出第二个发展,属承递性词语。第二句说马克思的第二个发现,所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指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剥削雇佣工人的用大机器进行生产的方式,“特殊”指资本家以剩余价值的形式来剥削工人,带有一定的隐蔽性,这是资本主义剥削形式区别于其它剥削形式的一个重要的特点。第三句赞扬他这个伟大发现,“豁然开朗”说明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规律的划时代意义及人们对于这一发现的无限喜悦,因为它拨开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散布的种种谬论的迷雾。“在黑暗中摸索”说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由于历史条件和他们的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并不能揭穿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当然也就提不出解决资本主义根本矛盾的办法和途径。“豁然开朗”与“黑暗中摸索”形成了鲜明地对照,衬托出了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规律对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指导意义和伟大功绩,表现了对马克思的热情赞颂、无限敬仰的感情。

第5自然段,说明马克思在其他各个领域里都有深广研究和独到发现。

先以无限敬仰的感情歌颂了马克思的两个发现,承上启下,过渡自然。承递性词语“但是”一转,论述深入一层,从马克思的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热情赞扬了马克思多方面的辉煌成就。②第二层(6─7自然段)论述马克思在革命实践方面的卓越成就。

首先,从马克思从事科学研究的目的,来论述马克思的伟大的革命实践精神。

开头两句,承上启下,“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承接上文,总括了马克思的伟大理论创造。用“但是”一转,点出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说明理论上的成就不是马克思身上主要的,是和他的革命实践活动相比,突出了实践在他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阐明了科学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说明了马克思热爱科学,从事理论研究,是为了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人类社会。正因为这样,马克思高度重视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发现,对任何一个新发现都感到“衷心喜悦”。论述的这一点,与前文关系密切,它是从两大发现的基础上扩展开来的。

接着,概述马克思一生的革命实践活动。

开头一句“因为”承接上文,解释了马克思高度重视理论科学的实际运用的原因。“首先”与前“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相呼应,突出强调了马克思的理论来源于革命实践。揭示出马克思一生最伟大最本质的革命精神。两个 “参加”从不同的方面高度概括了马克思一生的革命实践活动。第一个“参加”突出了马克思从事革命斗争的伟大意义,第二个“参加”突出了马克思领导和组织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的巨大作用。

“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说明作为一个革命家的马克思,把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当作了他毕生的使命。“热烈”、“顽强”、“卓有成效”、“很少见”等感情色彩强烈的词语,对马克思进行了热情的歌颂。

再具体说明马克思所进行的艰苦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1.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办报、小册子等)2.做了大量的组织工作。(创立第一国际)小结:这一部分,从两种发现谈到各种发现,从科学理论谈到革命实践,从马克思是一位“思想家”谈到马克思是一位“革命家”。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有力地概括了马克思的伟大贡献。(3)、第三部分(8─9自然段)论述马克思的无比巨大的革命影响,表示深切悼念。“正因为这样”,总结上述论述内容,指明了产生两种不同态度的原因,展开了下文论述,属承递性词语。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

两种态度——敌人:嫉恨、诬蔑、驱逐、诽谤、诅咒(从反面论证马克思的伟大)革命者:尊敬、爱戴、悼念

对敌人的诬蔑和诽谤,马克思“毫不在意”,“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崐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敌人的极端蔑视和大无畏的气概。(•所以受到全世界崐人民的爱戴和尊敬)“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表现了对马克思由衷的赞扬和无限崇敬的感情,说明了马克思的学说和事业是无产阶级利益的集中体现,他的敌人,是整个无产阶级的大敌。

最后一段,是全文的总结,与前段互相照应。

三、再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议论特征和语言,感受伟人的伟大人格。

四、讨论文章写作特点。

1、以议论为主,与叙述、抒情完美结合: 就全篇来看,介绍马克思逝世的情况和他的革命实践活动,采用叙述的方法;对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及其评论,采取议论的方法,而抒情贯穿在整篇文章之中。特别是一、三两部分,如8自然段,先叙述敌对阶级对马克思的仇恨、诽谤的事实,再抒发革命者对他的爱戴和悼念的深厚感情,最后直接议论,三者结合很完美。

2、内容高度概括,逻辑严密: 马克思的革命理论内容极其丰富,革命实践活动的范围极其广泛,但恩格斯却用短小的篇幅(1100多字)表现出来,既全面,又有重点,概括性很强。如:讲马克思的两个发现,几句话就作了精辟论述;对于马克思的实践活动,只选取了马克思从事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而这两方面,又仅举他办的刊物和创建领导的第一国际,内容高度概括,语言十分精炼。

在论述上,逻辑非常严密。本文的论述中心是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伟大贡献,而主要是通过“思想家”和“革命家”两个方面来论述的。前者表现在创建无产阶级理论,后者表现在参加伟大的革命实践,而这两个重点,又是紧扣第一部分第二自然段中的“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中的两个“对于”来阐发的。

逻辑严密还表现在各个部分、各个段落的紧密联系上,就全文来说,有的地方用了过渡段(2自然段),就段与段来说,都用了总括上文,•引起下文的承递性语句。段落过渡自然,结构严谨,内容重点突出,层次井然。

五、小结课文。作业:

[思考和练习]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

板书设计

教学小记

第五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篇首寄语: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大道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或解释词义

芜杂()即使()既然()诅咒()估量()光辉的顶点!

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设计人:杨春倩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悼词的基本特点。

2.寻找并借助文中承递性的词句和过渡句段,理清文中结构层次。3.揣摩关键词语的深层含义、感情色彩、表达作用。学习重难点: 1.文章的结构安排。2.揣摩语言的深层含义。学习方法: 1.诵读法。

一、课前预习(不看不讲)

1.知人论世:

卡尔•马克思(1818--1883)1818.5.5生于德国的特里尔城,1841年大学毕业。从1842年担任《莱茵报》主编至1883.3.14在伦敦的书桌旁逝世,他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了41年。马克思是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人类作出了不朽的贡献。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写了一篇有关选择职业的文章,他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2.背景知识:

1883年3月14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因病逝世,3月17日,他的葬礼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举行,恩格斯发表了这篇演说辞。

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4年,两人在巴黎相识。之后的40年时间里,他们共同战斗,共同创造革命理论,共拟《共产党宣言》,合作《资本论》。列宁在评价他 们的友谊时说,他们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又说:“在马克思之后,恩格斯是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导 师。”3.悼词的相关知识 我国古代称为“诛词”“哀辞”“吊文”“祭文”等。现代悼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文章。狭义的悼词是指在追悼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寄托哀思的专用哀悼文体。本文属于后者。

结构分为四个部分:介绍去世者的姓名、去世时间、地点、享年等;介绍去世者的简历;颂扬去世者的主要业绩和主要的优秀品质等,肯定其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给去世者以综合评价,寄托哀思,并向去世者的家属表示慰问。

二、课前检测(不做不讲)

量()体裁衣衡量()豁()然开朗卓()有成效给()予 2.豁然开朗: 浅尝辄止: 坚韧不拔: 卓有成效: 永垂不朽:

三、梳理情节,独立思考

1.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述马克思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的?

2.划出文中承递和过渡性词语,理清思路

四、合作探究(揣摩语句的含义及感情)

1.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的心脏停止跳动了)让他一 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病床)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逝世了)

2.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怎样理解“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

五、拓展延伸:

1.李华和郑健是关系非常好的高三同学。2010年1月30日是李华的爷爷75岁生日,家人要为老人家办酒席。老人平时非常关心两个孩子的学习,他让孙子邀请郑健一起参加。请你为郑健设计一段祝酒词。要求:用语得体,50字以内。郑健说:

六、收获与反思

七、练习巩固: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是()

A切磋洽谈会悬梁刺骨覆水难收 B气概水笼头风雨如晦落荒而逃 C招募度假村有恃无恐试目以待 D怅惘挖墙脚功亏一篑矫枉过正

下载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间里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 设计(主备人):审核人:授课时间: 学生姓名:学号:课前批改:课后批改: 一导学目标 1、结合马克思的生平、著作和历史贡献,深入理解本文的思想文化内......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教学目标】 1.把握全文,了解马克思为历史科学、为无产阶级所作的巨大贡献。 2.揣摩本篇悼词的语言,体会平实的语言饱含的深情。 【重点和难点】 1.把握全文......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 设计(主备人):审核人: 授课时间: 学生姓名: 学号: 课前批改: 课后批改: 一导学目标 1、结合马克思的生平、著作和历史贡献,深入理解本文的思想文......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教学目标: 1、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 2、理解本文论述的严密的逻辑性,了解各段落之间的紧密联系。 3、把握重点语句,掌握关键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1、体......

    在马克思墓前讲话教案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一、教学目标: 、整体把握全文,了解马克思为历史科学、为无产阶级所作的巨大贡献。 2、揣摩本篇悼词的语言,体会语言中悲痛深沉的感情。二、教学重......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读后感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读后感 一直以来都不太能读懂大家的作品,深感理解不了种伟大的情怀和思想的深度。但,同为伟大作品的《在马克思墓前的江话》带给我一种深深的触动。 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