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生本心得体会
浅谈生本教育学习所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非常感谢学校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
此次到重庆参加第五十三期全国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学习,使我开阔了眼界,更新了思维,丰富了教育教学手段,增强了教育教学改革意识。可以说是震撼人心,受益匪浅,深受启发。现将本次学习的体会就生本教育和听课后的心得而言汇报如下:
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应该说生本教育对新课程的核心理念阐述更清晰明确,具体可操作性的实践模式更为具体化。
郭思乐教授认为:生本教育提出对课堂进行根本的改造,使之成为儿童自己的课堂。具体说来,教师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积极地旁观;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教师的角色时而是活动的促进者、平等的合作者、谦虚的倾听者、真诚的赏识者、得体的协调者、资源的开发者、得法的组织者,时而又是“顾问” 与“同伴”,“顾问”角色其行为特征是“指点”;“同伴”角色,旨在参与合作,教师以同伴身份参与学生的活动。
生本课堂主张“无为而为”的原则,主张教师不给儿童过多的干预,而是给他们学习尽可能的自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保证他们有独立的活动空间、人格空间和学习空间;同时创设情景,引发学生自我意识的产生,并不断强化。在生本课堂,不是“教”决定“学”,而是“教”引导“学”,为“学”服务。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少预设性多生成性。
课堂是学生生长的地方。在生本课堂上,学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可点燃的“火把”。
认识一:教学不是要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而是依靠学生的学。我们经常会发现在教学我们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时候我们一厢情愿承担
了许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们设计的方向去发展,但发现自己失败了学生不领情,因为教育不可能像修剪树苗对学生进行外在的改造,我们对学生所施加的影响教育都要通过儿童进行自我认知、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来达到,教育过程的主力和主人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我们只不过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学习是生命成长的过程,它是人自身的一种需要,而不是外在压力的结果。教育的一切行为都应该是为了满足儿童的这种需要,从而使他们内在的生命力、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课堂应该上在给予学生充分的前置性学习的经验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思辨,能学会的自己学会,不能学会的创造机会让他学会,真正实现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而不是限制学生。教师不做“拉动学生的纤夫”沉重而痛苦而应该做“生命的牧者”。
认识二: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而不是一张白纸让我们涂抹最美的画。这告诉我们,一方面是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好奇欲望和创造欲,另一方面在它生活的经历中积累了学习的资源和学习的能力,而不是一张白纸。人的起点非零,在基础教育阶段,所有的知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而不仅仅是教材中。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孩子学习能力把脱离了生活、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感受的知识符号学习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让学生自己去做、去发现、去研究去感悟。生本教育揭示教育的本质是提升生命,教育手段是依靠生命本身的内在力量。教育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分尊重和依循生命的本质,教育才可能是“人的教育”。使人的生命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天性得到自由的发展,从而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人的现代化。
认识三:生本课堂带来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和成长。教学中封闭的资源和方式给必将产生学习结果的单一和学生思维的僵化,于是学习变成没有个性的重复和验证、记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都被禁锢,没有创造性的工作让教师在重复、单调中,滋生了麻木和倦怠,最后形成恶性循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
认识四:建立在美好学习生活上的德育才是最好的德育教育,德育的重要内容就是养成教育,我们以前的德育过分注重外在的说教与德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内化。殊不知,人天生就有一种“向善”的本能,他是与生俱来的,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怎样让孩子天生的“善意”不被冲淡,而且要得到深化和发扬,让孩子的生命中充满着善带来的积极情感。
下面我再来谈谈本次听课中的几点体会:
1、上课老师的课堂调控能力很强,这正是我需要加强的。学生汇报后能及时作出评价,语言丰富,追问及时,数学问题价值性强。
2、为了提高效率,老师会及时说:“哪一组出一个汇报员?”小组汇报时说:“每人选两个最好的例子。”课前小研究一般都准备了很多个小格,汇报时老师会请同学一人汇报一个小格的内容。
3、学生汇报想法时,讲课老师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的让学生在黑板上板书自己的想法。
4、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习惯养成。从一年级训练学生小声交流,一人说其他的边听边想。
5、本着简单、根本、开放的原则,注重设计前置学习。
6、注重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虽然通过此次学习,有所见,有所思,有所得。但是,在目前,我还停留在观摩生本,感受生本的层面,还没有成为一个实践者。我想随着实践研究一定会有那种 “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迷茫,然而沿着这个路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也一定会有“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那个时候,我想就会有一种“待到山花烂漫时,独在丛中笑”的幸福与成功感了。
我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2011-5-18
第二篇:生本学习心得体会
“生本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陈利萍
在2014年10月25-30日,在刘校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行12人有幸去广州参加“生本教育”培训。期间,我们听了生本理念创始人郭思乐教授、优秀生本名师荆自强老师等人的报告,并观摩了五堂精彩的生本示范课,并参加了全国生本教育英语组的研讨会,使我深刻的感受到生本教育的魅力!让我受益匪浅,我们都特别的感激郭校长和其他校领导给我们这个宝贵的学习机会。培训越进行到后面就越觉得值得,越觉的没有白来。下面我就说说这次学习的所得和我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生本教育主张高度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多与学生沟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尽量不要打骂或者批评学生。
在听荆自强老师报告的时候,我发现他是真的做到了高度尊重学生,师生关系特别好,学生都叫他“强哥”,特别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比如说他班上有个女生是单亲家庭长大的,性格比较内向,成绩不好,荆自强老师就经常跟大家说他最喜欢这个学生,觉得她就像自己女儿一样。有学生家长送鸡汤给他自己的小孩喝,荆老师就出面向学生家长要了一碗鸡汤端给那个单亲的学生喝。让那个学生特别的感动,几次之后。那个单亲的学生还对荆老师说可不可以叫他一声爸爸。你看,他关爱学生到了这种程度,可想而知这个学生就算拼了命也会把他的数学学好。
另外,他还特别的善于鼓励和表扬学生,他说:好学生都是忽悠出来的。他有个学生有自闭症,成绩特别差,刚开始数学才20多分,作业一题也不会做,就写一个公式X的平方等于0。我就想如果是我的话我会怎么做?我觉得我可能会写“重做”两个字,或者当时心情好我会写上“重做好吗”四个字,但是荆老师却把这个学生的作业用实物展示台投影给全班同学看,还大喊道同学们快来看啊!这个某某同学他写对一个公式啦!他进步啦!大家掌声鼓励啊!然后第二天,这个同学写对了两个公式,荆老师又大声的表扬他,慢慢的这个学生越来越有成就感,也就对数学越来越感兴趣,形成了良性循环,后来他居然能考七八十分了。
所以说,生本主张的高度尊重学生,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让生本更加的具有生命力。
二、小组建设是生本教育的关键,并且一定要跟激励评价制度相结合。
刚刚我们说到要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尽量不要批评学生,可是我们结合实际想想,光有爱心和表扬是不够的,特别是班级管理方面的事情太多了,生本教育的做法是:把班级管理细化到小组,并分管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有多少个学生就有多少个管理者,从而做到人人都有事做,事事都有人做,而且设立不同的分管部门,月末评比的时候,部门内部有竞争,部门之间也有竞争。但是,每个学生都可以给他一个奖项,成绩最差的也可以给他最具有潜力奖,实在没什么好奖的还可以评他为“阳光少年”、“微笑天使”,总之人人都得奖,人人都开心,这样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就会更强烈,学生之间有他们自己的相处之道,学生管学生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从而达到无位而有为的效果,小组合作还特别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我13班,上个星期开始,我在13班也开始用小组合作的方法,13班是普通版,每个小组里都有两三个要么不会读、要么根本不想读的学生,上课还特别喜欢聊天、以前对这些学生,我刚开始好好根他们讲道理,没效果,然后罚站,一点都不怕,罚他们只会让他们更加的叛逆,上他们班的课就感觉特别的累,弄了小组之后,我不罚谁了,但是小组想上台读单词或者课文,就必须小组成员全部举手才可以,所以,这些学生都不用我去批评了,如果谁不认真参与,周围的同学都朝他翻白眼,扣了分的更惨,下了课他的组员自然不会放过他,我就拼命的鼓励他们就好了,这样一个星期下来,确实有变化,有几个之前我经常罚的学生,以前路上看到我马上把脸转180度,现在居然也会说老师好了,连张亿、郑宇、他们也会上台读课文了,现在在13班上课也不会像以前那么累了。
所以说,我们要相信学生,相信小组合作,只有真相信、真实践了,我们才会有收获。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困难是在所难免的,比如我就发现,他们是更会读课文,更会对话了,但是一做题目,他们又打回原形了,我拼命的想这要怎么来解决,上次请教了钟朝辉主任,他说让学生读和背之前一定要让他们先掌握意思和用法,要理清考点、知识点,这样才有效果,我觉得特别有道理,课堂交给学生,但总体还是要老师来把握,重要的考点知识点一定要加入到学生的活动中,还有就是星期三郭校长说的话给我很大的启发,就是他解释的“生本模式下的高效课堂,就是说把生本模式中符合我们学情的措施,比如前性研究,小组合作等方法和高效课堂中提倡的练习巩固,比如当堂检测、周练巩固相结合。总之我觉得今后要落实好前置性作业的布置和检查,并落实好当堂检测和周练等练习的巩固。
第三、不管哪套教材,他都不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所以我们要多研究教材,然后对知识点进行整合,并设计出符合我们学生的有效的学习情境。
第四、教无定法、学情不同,方法不同,我们要根据我们学生的情况,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比如我觉得针对我们的学生,课后适量的练习是不能少的,还比如说他们生本专家说的抢分制度,可以让小组之间竞争更加激烈,对重点班来说还是很好的。但是普通班的话,我觉得他们愿意上台就值得鼓励了,所以只要上台了,都可以加分。
第五、就是少抱怨,虽然我也很担心不知道以后他们考下来会怎样,但是我觉得如果我把所有环节都落实好了,所有要注意的都注意了,他们还是考不好的话,我也不会抱怨什么,因为至少师生关系更好了,我教的更开心,他们学得更开心,这也值得了。
最后,送大家三千万,第一,千万不要半信半疑、半生不熟很累,老师累,学生也累。【我记得有一段电影的台词,他说:你知道什么是失败吗?失败就是你特别害怕不能成功,怕的要死,怕的连试都不敢去试一下。)第二,千万不要一下就全部放开(一下全部放开会特别的不知所措,特别迷茫,可以一步一步慢慢来。)、还有千万不要一试就放弃。要相信方法总比问题多。
第三篇:生本学习心得体会
生本学习心得体会
三间房小学
董承龙
暑假期间,我们学校领导组织教师个人进行了生本学习,在学习中,我学习到了关于生本的一些知识,也有许多感受。
我想不论是教师,还是校长,都应该是有理想的,都在追求理想的教育境界和理想的生活境界,那就是快乐而积极,从容而富有激情的工作和生活。
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应该说生本教育对新课程的核心理念阐述更清晰明确,具体可操作性的实践模式更为具体化。我们进行新课程改革已经七年了,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也做了一些研究,但是参加生本教育学习后,我觉得是一方面在我们的教学中还过多的去研究了教师如何去教,对学生的学研究的不够,可以说还很欠缺。教是服务于学生的学观念落实不到位,学变成了服从和接受。二是教学成果的短视行为还比较严重,为了一节目标迅速达成经常给孩子吃“压缩饼干”。结果造成学生的创造力丧失和对学习冷漠。
三、忽视了孩子情感世界的构建,在分数与排名评比中,让孩子感受不到成长的快乐,成功的自信、期待的温暖。我们在观念转的还不够彻底,对新的观念理解的不够透彻,在行动的落实上也不够扎实。当然教育不是万能的。再完美的教育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因为自然界中没有两样东西是一样的。我们无法完全做到因材施教,事实上再高明的教育者也无法洞悉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但这不意味着我们教育者将无所作为。如果我们能给学生创设和提供一个开放的、多样性的发展环境,那么我们的学生获取适合自己发展方式的机率就会大大提高。走近生本教育,走进生本课堂,我深切感受到生本教育倡导的高度的尊重学生,让学生先学、教师后教、以学定教、小组和班级中的交流、讨论、教师适时的引领等,无一不在体现这方面的努力。通过学习我把自己新的认识向大家做一汇报。
认识一:教学不是要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而是依靠学生的学。我们经常会发现在教学我们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时候我们一厢情愿承担了许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们设计的方向去发展,但发现自己失败了学生不领情,因为教育不可能像修剪树苗对学生进行外在的改造,我们对学生所施加的影响教育都要通过儿童进行自我认知、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来达到,教育过程的主力和主人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我们只不过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学习是生命成长的过程,它是人自身的一种需要,而不是外在压力的结果。教育的一切行为都应该是为了满足儿童的这种需要,从而使他们内在的生命力、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课堂应该上在给予学生充分的前置性学习的经验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思辨,能学会的自己学会,不能学会的创造机会让他学会,真正实现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而不是限制学生。教师不做“拉动学生的纤夫”沉重而痛苦而应该做“生命的牧者”。
认识二: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而不是一张白纸让我们涂抹最美的画。这告诉我们,一方面是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好奇欲望和创造欲,另一方面在它生活的经历中积累了学习的资源和学习的能力,而不是一张白纸。人的起点非零,在基础教育阶段,所有的知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而不仅仅是教材中。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孩子学习能力把脱离了生活、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感受的知识符号学习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让学生自己去做、去发现、去研究去感悟。生本教育揭示教育的本质是提升生命,教育手段是依靠生命本身的内在力量。教育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分尊重和依循生命的本质,教育才可能是“人的教育”。使人的生命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天性得到自由的发展,从而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人的现代化。
认识三:建立在美好学习生活上的德育才是最好的德育教育,德育的重要内容就是养成教育,我们以前的德育过分注重外在的说教与德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内化。殊不知,人天生就有一种“向善”的本能,他是与生俱来的,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怎样让孩子天生的“善意”不被冲淡,而且要得到深化和发扬,让孩子的生命中充满着善带来的积极情感。生本教育回答并在实践者这一理念。生本的课堂上的学生的方式,都是在前置学习的基础上以先以小组内合作的形式进行研究、然后全班交流,老师对学生的观点也是照单全收,学生处处感受到成功和自信、对学生不采取短期的评价考试而是采取评研保证学生整体地学习。正如郭思乐教授所说的,孩子们的成长就像果树成长一样,只有等到他们的花期到来,才是有花可看的,你太急着要看,就会破坏他本身的成长节奏。即使看到了花开,也不是最具有生命活力、最本原的花。
当然,在目前,我们还停留在观摩生本,感受生本的层面,还没有成为一个实践者,随着实践研究一定有那种为“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迷茫,但是沿着这个路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也一定会有“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那个时候,我们的教师就会有一种“待到山花烂漫时,独在丛中笑”幸福与成功感了。
虽然自己也拜读了一些郭教授的教育论著,但因为学习时间较短,理论水平不够,有些认识如有不当之处请给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第四篇:生本学习心得体会
生本学习心得体会
安小张秉银
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应该说生本教育对新课程的核心理念阐述更清晰明确,具体可操作性的实践模式更为具体化。我们进行新课程改革已经七年了,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也做了一些研究,但是参加生本教育学习后,我觉得是一方面在我们的教学中还过多的去研究了教师如何去教,对学生的学研究的不够,可以说还很欠缺。教是服务于学生的学观念落实不到位,学变成了服从和接受。二是教学成果的短视行为还比较严重,为了一节目标迅速达成经常给孩子吃“压缩饼干”。结果造成学生的创造力丧失和对学习冷漠。
三、忽视了孩子情感世界的构建,在分数与排名评比中,让孩子感受不到成长的快乐,成功的自信、期待的温暖。我们在观念转的还不够彻底,对新的观念理解的不够透彻,在行动的落实上也不够扎实。当然教育不是万能的。再完美的教育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因为自然界中没有两样东西是一样的。我们无法完全做到因材施教,事实上再高明的教育者也无法洞悉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但这不意味着我们教育者将无所作为。如果我们能给学生创设和提供一个开放的、多样性的发展环境,那么我们的学生获取适合自己发展方式的机率就会大大提高。走近生本教育,走进生本课堂,我深切感受到生本教育倡导的高度的尊重学生,让学生先学、教师后教、以学定教、小组和班级中的交流、讨论、教师适时的引领等,无一不在体现这方面的努力。通过学习我把自己新的认识向大家做一汇报。
一、教学不是要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而是依靠学生的学。我们经常会发现在教学我们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时候我们一厢情愿承担了许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们设计的方向去发展,但发现自己失败了学生不领情,因为教育不可能像修剪树苗对学生进行外在的改造,我们对学生所施加的影响教育都要通过儿童进行自我认知、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来达到,教育过程的主力和主人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我们只不过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学习是生命成长的过程,它是人自身的一种需要,而不是外在压力的结果。教育的一切行为都应该是为了满足儿童的这种需要,从而使他们内在的生命力、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课堂应该上在给予学生充分的前置性学习的经验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思辨,能学会的自己学会,不能学会的创造机会让他学会,真正实现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而不是限制学生。教师不做“拉动学生的纤夫”沉重而痛苦而应该做“生命的牧者”。
二、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而不是一张白纸让我们涂抹最美的画。这告诉我们,一方面是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好奇欲望和创造欲,另一方面在它生活的经历中积累了学习的资源和学习的能力,而不是一张白纸。人的起点非零,在基础教育阶段,所有的知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而不仅仅是教材中。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孩子学习能力把脱离了生活、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感受的知识符号学习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让学生自己去做、去发现、去研究去感悟。生本教育揭示教育的本质是提升生命,教育手段是依靠生命本身的内在力量。教育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分尊重和依循生命的本质,教育才可能是“人的教育”。使人的生命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天性得到自由的发展,从而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人的现代化。
三、建立在美好学习生活上的德育才是最好的德育教育,德育的重要内容就是养成教育,我们以前的德育过分注重外在的说教与德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内化。殊不知,人天生就有一种“向善”的本能,他是与生俱来的,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怎样让孩子天生的“善意”不被冲淡,而且要得到深化和发扬,让孩子的生命中充满着善带来的积极情感。生本教育回答并在实践者这一理念。生本的课堂上的学生的方式,都是在前置学习的基础上以先以小组内合作的形式进行研究、然后全班交流,老师对学生的观点也是照单全收,学生处处感受到成功和自信、对学生不采取短期的评价考试而是采取评研保证学生整体地学习。正如郭思乐教授所说的,孩子们的成长就像果树成长一样,只有等到他们的花期到来,才是有花可看的,你太急着要看,就会破坏他本身的成长节奏。即使看到了花开,也不是最具有生命活力、最本原的花。
第五篇:学习生本心得体会
学习生本教育心得体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很荣幸能上到这里与大家分享我自己关于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习的一些心得体会。
2018年4月11日至15日,我有幸赴广州参加了由生本教育创始人郭思乐教授举办的全国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习班。这次培训分三部分:一是由郭思乐教授做的关于生本教育的讲座;二是到骏景小学和香江中学进行观摩课学习;三是进行课堂教学讲座和问题解答。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生本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更真切地感受到,那里的教学不仅仅无限精彩,而且是在教学中播种人文情怀,唤起生命的激扬。虽然四天培训时间很短,但我获益匪浅。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一、生本教育的“疏”
我们总能听到很多家长和老师包括我自己也都在抱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了。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现在我们越来越重视教育,而我们的孩子却越来越不听话了呢?我们总是怕学生在课堂上走神、打闹,以至于提出了一个新的名词——课堂管理。或许,这都是我们教师将自己处于了一个居高临下的位置来看待学生而产生的问题。很多问题就像洪水那样,采用“堵”根本就没有用的。正如杜威所说:“教学犹如买卖,只有教师积极地卖,没有学生主动地买,买卖没做成,也不会有真正的教学与教育”。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情本身内心就存在着抗拒或抵触心里,那么哪怕是不断地重复,到最后,任凭老师如何去努力,学生都无法吸收进去。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现象的出现,我们应该提倡的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学习,才是成功的教育改革的标准之一。或许在教育上,疏导,才是上策!如果我们能把学生的能量疏导在学习上,让学生自我管理,或许便能实现“小鬼当家,学生自治”。
生本教育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与成全人之生命的充分、自由的发展,因此,不言而喻地,我们必须依靠生命自身,在操作上从主要依靠教,转向在教的帮助下主要依靠学。这种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满足了他们自我展示的欲望和对话语权的要求,进而极大地培养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把传统教育中强调限制、强调管理,转变为相信学生,1 让学生的生命自由行动。逐渐地,孩子们便可以真实地感受到作为课堂主人的快乐而随之而来的集体荣誉感、团队协作的精神将慢慢地让孩子们自觉去培养好自身的日常行为。我们所苦恼的课堂问题也就随着烟消云散。
郭教授说:“教育的本质就是要激扬生命。而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宗旨是高度尊重学生,全面相信学生,一切依靠学生。对待教育,如果我们能表现出教育的文明和气度,那学生一定能给我们带来一份惊喜,一份感动。”
二、生本教育的“备”
香江中学的乔主任指出:不管是传统教学还是生本教学,不变的都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变的只是教学的形式和方式。传统教育主张的是师讲生听,而生本教育提倡的是少教多学。但这并不代表生本教育是为了减轻教师的负担,恰恰相反对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香江中学的乔主任指出:我们的教育一切为了学生,我们的生本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好学而来的。教育的出发点依旧保持不变。
既然要让学生好学,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想要上好生本,那就必须要认真备好课。备好课,首先我们需要真正理解生本理念,将生本理念在备课中融合进行。所以,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认真地思考三点:
1、我们的教学设计是否是为学生的学习设计的?
2、我们前置小研究提的问题是否有利于我们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3、小组汇报展示,学生到底是得到的多还是失去的多?这三个问题都是需要我们老师在备课中认真去思考的。
我们知道,一节课,哪怕你的课前设计准备的很充分,但课堂是活的,学生是活的,总有那么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所以备好一节课是无穷尽的。
三、生本教育的“模式”
在培训之前,我一直在寻找生本教育固有的教学模式。直到这次培训,我才知道所谓的生本教育固有模式是不存在的。如果有那就不符合我们生本教育所提倡的本质,也将违背生本教育本身具有的活的生命。因为每个学校有每个学校的特色,每个班级的孩子个性不同,我们教育只是为了我 2 们的孩子。生本教育作为一种理念,从理念到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要有一个多样化的观点,而不是在新课程之前让人诟病的只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因此在实施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把它变成本地的校本的,而且要和自己的时间紧密结合。我们必须要创造性地运用它,这也是生本教育主张的一个基本的观点。
四、生本教育的“要点”
通过本次学习,我明白了生本课堂要做到以下几点很重要:
1、设计好课前小研究:充分的先学是构建生本课堂的法宝。先学就是将新知识、新任务提前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地研究,把个体的想法带入课堂,从中选出最优化的学习方法,老师则要抓方法,要抓住关键点去布置前置性课前小研究。
2、课堂组织:通过听课我发现, 生本的课堂学生也是分小组学习的,但生本课堂小组的组织很有序,如小组的获奖,个人的获奖,回答问题的次数,资料收集的多少等都与小组成绩挂钩,因此各小组做到了人人参与,人人发言,回答问题总是以小组为单位,而不是学生个体。
小组发表意见时又是按第一发言人、第二、第三、第四发言人的顺序轮流发言,而不是个别学生一言堂。由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气氛热烈的课堂,人人参与,不是口号,而是事实。
3、课堂评价:课堂评价是一个关键环节。我们看到他们的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倾听,评价准确,语言婉转,被评价者虚心理解,用心回应。其实,训练学生相互评价要做到“静待花开”,要有一个过程,低年级的孩子总是在老师提醒下用稚嫩的声音问:“我的想法说完了,谁来与我交流或“我读的怎样请给我提提意见"。
中高段的学生评价交流就显得成熟流畅了,课堂上总是话筒抢但是来,“我来补充点”,“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认为你的观点错在,我认为就应是…”等等,教师只是在享受着学生的争论和评价,并适时点拨。课堂上回荡的是学生的声、影,激扬的是学生的生命,课堂上的主体回归,诠释了生本教育的全部内涵。
4、知识解决:我们的课堂知识解决经常是教师越庖代俎,教师的思维毕竟有限,生本的课堂老师变得聪明而简单,有困难找学生,学生丰富的思维使知识的解决更加多元化。
经过这次培训,我深深感受新理念对心灵的撞击。身临课堂的感受,又听郭教授《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扬生命》的专题讲座,以及香江中学的乔主任、仙村中学的胡首双校长和天府路欧阳校长经验介绍,给我以巨大的震撼。
我也真切感受到:生本教育所揭示的教育本质就是提升生命质量。我们实施的教育就是要使人的生命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使人的天性得到自由发展。生本教育是激扬生命的教育,是提升学生生命质量的教育。但因为学习时间较短,理论水平不够,以后还要利用课余时间认真深入探究生本教育,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快步走近生本教育,走进生本课堂。谢谢大家,我的分享完毕,期待有更多的机会能与大家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