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加《新条例》《新格式》及《自治区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实施细则》专题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参加《新条例》《新格式》及《自治区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实施细则》专题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在XXX市委的组织和本单位的安排下,本人参加了《新条例》《新格式》及《自治区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实施细则》专题培训班,接受了五天的公文写作理论知识培训,感觉收获很大。
这次公文写作培训班的举办,对我们从事文秘工作的人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参加培训的有X州、XX州、和田、哈密、兵团农4师、农5师等地区的学员。参加培训的学员有老有少,热情很高,期望很高,都迫切希望通过培训提高自己的公文写作水平,事实上通过此次培训也确实达到了培训目的。
在五天的学习中,我们系统地学习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新格式》)、《自治区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实施细则》、常用公文文种的写作要求、行文规范、写作技巧等。培训期间,我认真听课,做好学习笔记,遵守校纪校规,顺利完成了所有学习内容。
五天的学习时间很短,但学到的内容很多。培训班上的几位老师,都是公文写作方面的专家,有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副秘书长、自治区党校教授李传来老师、新疆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武晓凤老师、国家公文写作研究会的副会长兼秘书长岳海翔老师等,他们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很高。通过他们的讲解,我对公文写作有了基本的认识,大大丰富了自己的公文写作理论知识。
培训期间,几位老师不同的讲课风格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副秘书长岳海翔先生学识渊博,讲课时深入浅出,例证丰富,他提出要想写好公文应当注意6个方面:了解思路框架、提高政策水平、多读经典公文、正确使用文种、强化文字表达、注意格式规范,短短36字包含了公文写作最重要的技巧,归纳精辟,讲得很精彩。戴敬雨老师从事文秘工作多年,实践经验丰富,讲课内容紧密联系实践,可操作性强,对于督察与信息工作有独到的见解,他强调:督查工作要适应新时期、新形势要求, 一是在督查工作范围上,由单纯办文办事的“小督办”向办理党委决议决定的“大督办”方向发展;二是在督查人员组成上,由办公部门秘书同志构成的“低层次”向党委领导同志构成的“高层次”方向发展;三是在督查工作本质特征上,从偏于注重工作过程单纯督查政治性工作的务“虚”型,向注重实际效果综合督查政治经济工作的务“实”型方向发展。张广田老师严肃认真,讲课内容实践指导性强,详细的为我们解读了2012年7月开始执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相比较已经停止执行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具有“首创性”、“简约性”、“规范性”、“先进性”等四个方面的特点;李传来老师讲课幽默风趣,通过鲜活生动的案列和发人深省的小故事使我们明白了“先做人,后为文—秘书的职业道德修养”,开放活泼的授课方式,时常能引起学员的阵阵笑声。作为参训学员之一,我觉得这次学习很有收获,不虚此行。
总的来说,这次学习很成功,无论是培训活动的组织还是正常学习都开展得有条不紊,几名领队同志认真负责,在培训开始之前和培训期间做了大量的工作,行程安排、食宿安排、活动组织等方面都很
细致、很到位,保证了学习的顺利进行。
要做好文秘工作,不仅需要较强的文字表达功底,还要具备较强的业务理论素质。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公文写作实践相结合,在干中学,边干边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公文写作水平,更好地履行好文秘工作的职责,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为本单位的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市委城乡综合改革办公室
冯韬宁
第二篇:从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发展看新绦例>出台的历史必然性范文
从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发展看新条例出台的历史必然性
作者/栾照钧栾瑞光
口栾照钧栾瑞光
伴随着国家标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以下简称新《国标格式》)的发布,《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已于2012年7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的公文处理工作已实现历史性转变,步入了统一规范的新阶段。如何正确认识这一转变、适应这一转变,学习、贯彻好新《条例》,是摆在公文实务工作者和公文研究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由不规范到基本规范,再到今天的统一规范,经历了数十年的演进。这使我们深感新《条例》来之不易,它的出台是我国当代公文法规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笔者十年前曾运用纵横比较和分析综合等方法,对新中国狭义法定公文种类沿革情况、文种适用范围沿革情况、公文格式沿革情况、公文标题沿革情况等作了较系统的研究。在研究中,将我国公文处理工作的发展进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初期试行阶段、矫正探索阶段、力求规范阶段和修订完善阶段。这次出台的新《条例》,可谓是我国公文处理工作步入第五个阶段即统一规范阶段的标志。通过综合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新中国成立后,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历经了“试行探索,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各自完善,在互补互促中发展——积弊凸显,在前进中寻求改革——殊路同归,在新时期实现突破”的漫长发展过程。同时,我们感到新绦例》的出台有着历史的必然性。
一、试行探索,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20世纪50年代初至80年代初,属于初期试行和矫正探索阶段,公文处理方面标志性文件的不规范性显而易见,这从对公文种类、文种使用、公文标题等的规定上就可见一斑。
首先,看公文种类规定。1951年9月政务院发布的《公文处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1951年《暂行办法》)规定的文种为7类12种:
(一)报告、签报
(二)命令
(三)指示
(四)批复
(五)通报、通知
(六)布告、公告、通告
(七)公函、便函。当时没有请示文种,请示和报告是不分的;规定签报和便函均为文种。1957年10月国务院秘书厅发出的《关于公文名称和体式问题的几点意见(稿)》(以下简称1957年《意见(稿)》)正式规定的文种为7类12种:
(一)命令、令
(二)指示
(三)报告、请示
(四)批复、批示
(五)通知、通报
(六)布告、通告
(七)函。当时将请示从报告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文种;增加了令和批示,取消了签报和便函;同时提出公告、公报、决议、决定、规定均为文种(公文种类实际上为8类17种)。
其次,看文种使用规定。以典型文种为例,1951年《暂行办法》规定:“对上级陈述或请示事项用报告。”此规定明显请报不分。“对于使特定的机关或人员知道的事项用通知。对于使各机关(不分上行、平行、下行)周知的事项用通报。”此规定适用范围单一,行文方向混乱。1957年<意见(稿)》作了必要的纠正和补充,但仍带有一定的探索性。
再次,看公文标题规定。20世纪50年代前期,公文标题经历了由无规定到规定模棱两可的发展过程。1951年《暂行办法》规定:“公文用纸第一页须包括文种、发文字号、事由、附件、主送机关、抄送机关、拟办、批示等栏。受文机关填写在规定栏内,文前、文尾不另写受文机关。”这种无标题的公文版式(公文格式各项要素基本标注在首页)在当时是正确的。1955年1月17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批准公布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和省(市)级机关文书处理工作和档案工作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发文须加注‘标题’或‘事由’(便函除外),并在第一页规定的地方填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两套主要格式:有的加标题,有的仍标注事由。当然,不时也有无标题的公文出现。有标题的公文也有不同情况:有的是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三者齐全的完整标题,有的是缺一项或两项的不完整标题。1957年《意见(稿)》中,提出取消“事由”,改为“标题”,改变了以往把“发文机关”“事由”“公文种类”三者分割的现象。同时,较明确地提出了标题的概念及其构成,“所谓‘标题’,就是由发文机关、公文事由和公文种类三者所构成的文件名称。”这一阶段后期,中央一级机关的许多公文标题日趋完整,省以下机关先后效仿而改变了原来的做法。然而,也有不少地方公文常常出现不完整标题,或者还有三者分割的现象。
十年“文革”期间,公文处理工作受到严重干扰和冲击,各级机关公文不规范问题均比较突出。“文革”结束,公文处理工作才迎来了新生。经过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终于为正式出台公文处理法规奠定了基础。
二、各自完善,在互补互促中发展
力求规范阶段的标志性文件是国务院办公厅1981年2月27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1981年《暂行办渤),1987年2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1987年《办法》),中国共产党中央办公厅1989年4月25日发布的《中国共产党各级领导机关文件处理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试行)》)。1981年《暂行办法》规定的文种为9类15种:
(一)命令、令、指令
(二)决定、决议
(三)指示
(四)布告、公告、通告
(五)通知
(六)通报
(七)报告、请示
(八)批复
(九)函。当时增加了指令文种;删去了1957年《意见(稿)》中的批示文种;将公告、决定、决议、指示列为法定文种;将通知、通报分为两类不同文种。1987年《办法》规定的文种为10类15种:
(一)命令(令)、指令
(二)决定、决议
(三)指示
(四)布告、公告、通告
(五)通知
(六)通报
(七)报告、请示
(八)批复
(九)函
(十)会议纪要。当时将令并人命令文种中,仍可单独使用;增加了会议纪要文种。1989年《条例(试行)》规定的文种为13类13种:
(一)公报
(二)决议
(三)决定
(四)指示
(五)条例
(六)规定
(七)通知
(八)通报
(九)请示
(十)报告
(十一)批复
(十二)会议纪要
(十三)函。比较党政公文,除决议、决定、指示、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十个相同文种外,党的公文没有命令(令)、指令、布告、公告、通告,但比行政公文多了公报、条例、规定三个文种。
修改完善阶段的标志性文件是国务院办公厅1993年11月21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1993年《办法》),中央办公厅1996年5月3日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1996年《条例》),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2000年协法》)。1993年《办法》规定的文种为12类13种:
(一)命令(令)
(二)议案
(三)决定
(四)指示
(五)公告、通告
(六)通知
(七)通报
(八)报告
(九)请示
(十)批复
(十一)函
(十二)会议纪要。同1987年的《办法》比较,增加了议案文种,取消了指令、决议、布告文种;将报告、请示分离成为两类文种,有利于纠正报告和请示不分的情况。1996年《条例>规定的文种为14类14种:
(一)决议
(二)决定
(三)指示
(四)意见
(五)通知
(六)通报
(七)公报
(八)报告
(九)请示
(十)批复
(十一)条例
(十二)规定
(十三)函
(十四)会议纪要。同《条例(试行)》比较,增加了意见文种;文种排列顺序作了适当调整。2000年《办法》规定的文种为13类13种:
(一)命令(令)
(二)决定
(三)公告
(四)通告
(五)通知
(六)通报
(七)议案
(八)报告
(九)请示
(十)批复
(十一)意见
(十二)函
(十三)会议纪要。同1993年《办法》比较,取消了指示文种,将公告、通告分离成为两类文种,增加了意见文种。
对四个阶段党政公文各自的文种进行比较,不难发现:行政公文始终保留的文种有命令(令)、报告、批复、通知、通报、公告、通告、函,后增保留的文种有请示、决定、会议纪要、议案、意见,先后删去的文种有签报、便函、布告、指示,先增后删的文种有批示、指令、决议;党的公文始终保留的文种有决议、决定、指示、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后增保留的仅意见一种。这样就会发现:党政机关相同的文种是决
定、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行政机关有、党的机关没有的文种是命令(令)、公告、通告、议案,党的机关有、行政机关没有的文种是决议、指示、公报、条例、规定。
公文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从历史来看,国家行政机关公文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其他机关在制定本系统公文处理规定时历来以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法规为参照范本。1996年出台的《条例》也有所创新,比如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增加了意见文种,国务院在2000年发布《办法》时则借鉴了这一做法。回顾每次出台的公文处理法规性文件,可以看出党政机关公文在文种及其适用范围、公文格式和行文规则等方面相互借鉴和完善,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三、积弊凸显,在前进中寻求改革
党政公文处理法规在施行过程中均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除自身的瑕疵外,两者之间也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冲突。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法规在文种规定科学性方面的差异或许最能说明问题。1996年《条例》发布时,我国相关立法尚不完善,将法规名称等同于狭义公文一并纳入公文处理法规,可以理解但欠科学;在党内法规已明确规定法规名称的情况下又重复规定条例和规定这两个文种,尤为不妥。公文处理法规所指的公文应当是可独立行文的狭义公文,所规定的文种属于狭义公文文种,而不应包括法规和规章名称。狭义公文的突出特点是行文方式上的独立性和公文格式上的规范性,其中的文种均可直接编排发文字号而用红色版头独立行文。2000年《办法》发布时具有明显的时间优势,文种规定比较科学。发布时间上的差异,导致党政公文处理法规对文种的规定不一致,反映到实践和理论研究上,便造成了不必要的误解和异议。
1996年的《条例》和2000年的《办法》在对文种适用范围和公文格式的规定上也有许多不一致之处,文种适用范围规定的不一致主要表现在函、报告和决定等文种上。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同发布时间上的差异也有一定关系。以函为例,1993年《办法》规定:“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1996年《条例》规定:“函用于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2000年协法>规定:“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1996年《条例》对函的规定在“机关之间”前面未加“不相隶属”的限制,但在“行文规则”一章第十二条第(五)项中规定“不相隶属机关之间一般用函行文”。由于“一般”的不确定性,则出现了对1996年《条例》和2000年《办渤如何正确理解以及在实践中如何正确使用函的问题。
两者的差异,导致函的使用以及理论研究工作较长时间的混乱。公文格式上的不一致主要表现在公文用纸幅面不同,版头样式不同,项目构成和要素称谓不同,秘密等级和紧急程度标注位置不同,成文日期标注不同等方面。原党政公文处理法规存在的这些差异,导致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中出现了诸多不便甚至矛盾。
用历史的眼光审视,上述问题均是前进中的问题。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多年来广泛调研,为寻求改革、出台新《条例》做了大量的工作。
四、殊路同归,在新时期实现突破
2011年10月18日,党的第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新时期,党政公文处理法规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和跨越。新《条例》将党政公文原文种合一后仍保留15个文种,即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和纪要(“会议纪要”改为了“纪要”),删去了不常使用的指示文种以及不宜作为狭义文种的条例、规定,从中可以看出对文种的规定更科学、规范。
毋庸置疑,原党政公文处理法规规定上的诸多不一致主要源自发布时间上的差异。新《条例》的出台,使党政机关公文文种适用范围达到了高度统一。
新《条例》第十条规定:“公文的版式按照《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执行。”新《条例》和新《国际格式》的配套实施,使原党政公文处理法规中存在的许多格式上的差异基本消除,种种矛盾得到了较好解决。
除此之外,新《条例》在行文规则、公文拟制、公文办理、公文管理等方面也作了许多新的明确细密的规定,如删掉了主题词要素,增加了页码要素,补充了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和不得将请示原文转报上级机关以及属于党政各自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不得联合行文等规定,程序更为严格,更加强调保密,等等。
综观新《条例》全篇,品味各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语言表述取原党政公文处理法规之长,简明、精准。1996年《条例》中“不相隶属机关之间一般用函行文”之类的不确切、不规范表述,在新《条例》中已不复存在。新《条例》将1996年《条例》中的“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上级机关的指示”的表述改为了“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绝非语序上的简单调整,而是突出了依法治国、依法行文的理念。
新《条例》还矫正了一些不确切、不规范的用语,如将1996年《条例》发文字号中的“发文”改为了“年份”,标题中的“公文主题”改为了“事由”;将2000年《办法》中的“发文机关标识”改为了“发文机关标志”等。
新《条例》内容翔实、结构严谨、语言简明,其科学与规范程度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和预期。从宏观来看,新《条例》的出台,开启了历史的新阶段,对于我国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建设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必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当然,新《条例》不可能尽善尽美。它作为党政公文处理法规,发布形式值得商榷和探讨。它在施行过程中,自然还需接受实践的检验。对它进行深入研究,也自然是今后学界的主要任务之一。
第三篇:参加全市统一战线新成员培训班心得体会
参加全市统一战线新成员培训班心得体会
这次有幸参加统一战线新成员培训班,在4天的学习时间里听了有关领导和教授的6场精彩讲座:统一战线与多党合作理论知识;面向未来,着眼素质,主动应对新时代;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多党合作制度,积极搞好参政议政;宪法知识辅导;萍乡工业经济与城市转型。并进行了学员交流,获益匪浅。
4天来,通过理论学习、专题研讨和座谈交流,本人感到理论上得到了系统培训,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得以提高,对“建设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参政党”这一历史性课题的重要意义及如何建设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参政党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懂得了“建设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参政党”就是把民主党派建设成为与中国共产党密切合作,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参政党。
第一,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各民主党派在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中形成了优良传统,主要是:爱国主义传统,科学、民主、求实的传统,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共同奋斗的传统,自我教育的传统,崇尚真理、无私奉献的传统。新世纪各民主党派要继承并赋予这些优良传统以新的时代内容。第二,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三,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水平。第四,要具备较高政治素质,能够经受各种困难和风险。第五,要广泛团结、求同存异,在多党合作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各民主党派作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参政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负有重要的历史责任,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建设适应新世纪的参政党,作为统一战线的新成员:
首先,需要努力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发挥参政党的作用。应努力做到: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承和发扬老一代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优良传统。努力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要认真学习,提高认识,强化自身建设。
再次,要强化参政党职能,开拓创新,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综治,不仅要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而且还要提高创新能力和自律能力。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人看事,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要不断地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和改造,做一名合格的新世纪参政党成员。
第四篇:参加新录用公务员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参加新录用公务员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河池市东兰县三石镇人民政府 韦庆华
2012年8月20至8月25日,我十分荣幸地参加了2012年全区从基层干部中新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培训班。在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和自治区党委党校共同举办的为期一周组织严密、时间紧凑、内容丰富的培训中,我收获很大,感受很深,在团队意识、大局意识、保密意识、责任意识、公仆意识方面得到明显加强。培训班给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指明了方向,为将来从事公务员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培训,我有以下体会:
一、团队意识、合作精神有显著提高。我们这些学员来自广西各市县,从陌生到熟悉,再到同志般的团结友爱,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团队的共同活动得以实现的。因为团队活动,要求我们目标一致、团结一致才能取得胜利,同时团队之间的互相加油鼓舞的仪式也强化了对团体的认同。同时团队也是有组织,有协作与分工,个人必须认清自己,找准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发挥适当的作用,互相支持,互相补台,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强大的团队。如果一个人没有正确的认识自己的个性气质,没有认清自己的能力适合在团队中做什么,盲目地在团队中发挥不该发挥的作用,这样不但会导致团队关系紧张,更致命的是会导致团队的解体。
小到一个团队,大到一个国家,必须拧成一团,团结协作,互相支持,互相补台才能取得成功。同时作为一个国家,一些加强对国家的认同仪式,如祭祀祖先、祭祀历代为中国兴盛强大、开疆拓土、捍卫主权 1的英烈,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是必须的,这有助于加强国家意识,强化对华夏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此外作为一个强大的国家,要有一种危机感,外部敌人的存在是挑战,也是幸事。孟子曾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外敌的存在正如团体中的竞争,有利于强化国家的凝聚力,即便国家强大到没有外敌,我们也要树立一个外敌,以使我们保持战战兢兢,时时警惕之态,以强化我们的凝聚力。正如一些道德家所说:“虽然我们明知道没有上帝,但为了我们内心的平和,为了我们的灵魂有个归宿,为了使人有敬畏之感,更是为了道德的不致崩塌,我们需要树立上帝。”当前我国的外部环境还存在一些隐患,这些时时提醒我们,必须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团结一致,发挥国家的作用,聚精会神搞建设,全心全意谋发展。
二、大局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公仆意识有明显提高。学到了一些具体实用的工作方法,提高了工作能力;在保密知识教育和公务礼仪方面收获很大,为保守国家秘密和树立中央机关优秀公务员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作为中央机关的公务员,我们必须站在整个国家的高度来思考问题,客观事物是互相联系,错综复杂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作为将来国家政策的制定者和解释者,我们必须有普遍、联系、运动的观点,总揽全局,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的思考、解决问题,任何片面、静止、孤立的思考问题则不但无助于解决问题,甚至可以说根本没有认识问题。此外作为乡镇机关公务员,我们肩负重任,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公仆意识,为人民服务意识,重品行、讲党性、做表率。“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
2我公;公则明,廉则威”,只要做好表率,“则上之变下,犹风之靡草也”天下可以垂拱而治。具有公仆意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只是做好工作的前提,要想真正的做好工作,还必须有良好的工作的能力。培训期间,我们学习了乡镇机关公务员工作方式方法,国家政治架构,政治制度及其运行等课程,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我们学到了一些具体实用的方法,了解了国家权力机构的运转、运作机制,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将来更好的进行公务员工作,为把将来的工作做好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当然分工不同,各人的具体工作不同,因此一些具体的工作方法也会不同,但这些课程从理论的高度给了我们工作的方法论,从而防止了针对某一具体工作谈工作方法的局限性,增强了我们在工作中的思考性、灵活性和变通性。保密知识的教育则使我们明白了保密工作的重要性,中央机关的工作,事关重大,任何一个细微的泄密或者疏漏都会导致国家的重大损失,因此高度重视保密,注意细节,谨严细致是我们日常工作所必备的品质。
这次培训,对我触动很大,公务员要把握根本的政策性方面,一旦方针出现错误,则必然南辕北辙,背道而驰。作为一名机关的公务员,我深感责任重大,任重道远,在我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机关公务员之前,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为此我决定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认真学习,与时俱进。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各类新兴学科异军突起,人类知识总量平均每四年翻一番。这要求我们必须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新生事物,新生观念。一个人再像以前那样,前半生用于学习,后半生用于工作肯定是不行的。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核心就在于学
3习能力,他必须具有开放的心态,不固步自封,愿意接受新生事物,愿意学习新生事物,愿意广泛的多方面的学习,向书本学习,向领导同事学习,尤其是向人民群众学习。只有学习了,明晰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找到了规律,他才能够做好工作。如果还是像以前那样,用老办法来解决新问题,肯定是刻舟求剑,南辕北辙的。
二、踏实工作、干好工作。学习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工作,是为人民服务。而要做好为人民服务工作,就要求我们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绝对禁止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工作作风,那种工作作风,不但害了自己,还将危害党和国家的事业,是我们必须予以抛弃的。当今社会,浮躁之风盛行,一些人不是想着踏实工作,不是问自己为祖国做了什么,而老是想着祖国给了自己什么,工作没干两年,就想着加工资,晋升职务,跑官要官,勤恳敬业的工作精神丢了,党的优良传统丢了,与民逐利,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形象。因此我们必须牢记两个务必,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工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这些优良的传统,这些精神,我们不能丢,不能变,变了我们就不是共产党了。同时在踏实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要讲求工作的方式方法,讲求工作效率。不但要做工作,更重要的是做好工作。
三、认真做人,做个好人。做人是一辈子的事情,毛主席曾说:“一个人做一次好事容易,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只要我们是人,我们就要在仰望头顶的星空时,牢记心中的道德定律。更何况我们是乡镇机关的公务员,我们不能把对自己的要求降低为普通群众的要求,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百姓,怎能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怎能体现
4党为了人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当前正是“创先争优”的大好时机,我们要抓住契机,审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努力改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其实怎样做人,很重要的就体现在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自己与集体,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上。如果为自己想得多,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必将是一个失败的人。做个好人要求我们必须特别注意搞好团结合作,尊重领导同事,关心群众百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才能促成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普遍到来。当前,国家选拔干部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也充分说明了认真做人,做个好人的重要性。
以上三点是我今后工作的打算和努力的方向,我必将牢记党的宗旨,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勤勤恳恳学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业绩报效党和国家,为河池革命老区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参加新闻和公文写作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参加新闻和公文写作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新闻宣传是一个与外界交流的纽带,是树立单位形象的重要平台,为了进一步提高新闻写作能力,促进学校的宣传工作,XX月XX日至XX月XX日,市局举办了中职学校新闻写作培训班。还专门邀请了****新闻中心的主任与主要编辑人员授课,他们授课幽默风趣,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向我们讲解了新闻写作基础及新闻写作等方面的知识,并把自己多年的写作经历和成功的经验毫无保留的和盘托出,让我们对新闻写作有了较为系统地认识。
一、要有新闻敏感性和主动性
通过这次新闻写作培训讲座,使我认识到新闻绝不是你想什么就写什么的,而是要客观地描述事实。我们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要不断提高对工作的理解力、生活的执行力和学习的创新力,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件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另外,要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去观察研究,这样才能写出最真实的新闻。这样才能写出更好的一篇新闻。
二、要善于思考,善于积累
新闻就是要对最近发生的,有报道意义的事件及时报道,这就需要我们要有一颗善于思考的心。写好一篇新闻,仅有发现和思考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锻炼自己的日常写作能力,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
三、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的眼睛
要写好新闻,闭门造车是不行的,我们要用敏锐的双眼去观察世界,去留心生活中的点滴,这样写出的东西有特色。如果想作为一名优秀新闻工作者,就应该用眼睛多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多看,多问,多学,善于去发现新闻点。有了身边的人和事做素材,我们的写作才会更贴近生活,贴近读者的心。
四、注重新闻写作的创新
新闻的写作在于不断的创新,不断的积累。生活中要多注意观察,从中得到灵感,创新新闻。
写作,需要持之以恒。文字工作靠日积月累,干工作也要持之以恒。必须有谦虚谨慎的心态,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学习先进人物以增长自己的才干,细心观察周围的一切去发现问题和契机,并一直坚持下去。写新闻稿件是
苦差事,但热爱与追求,是搞好通讯报道的动力和精神支柱,因为爱可以创造一切。因为有热爱,可以变枯燥为有趣,便无聊为鲜活,当你热爱职业并发现从事这样工作的时候充满活力、生机的时候,你就会觉得从事所从事的工作是件趣味无穷的事情,这样的时候,就能鼓起勇气,战胜困难,时间紧,可以挤;水平低,勤学习,持之以恒,从爱好到入门,从入门到精深,持之以恒。其次就是驾驭文字的能力,无章立意如何好,没有与之匹配的表现形式和表现语言,都将会功亏一篑,所以,重视并切实将文字驾驭能力的提升锻炼当是新闻通讯员的一项重要技能。
通过本次学习培训,不仅提高了自己对新闻写作技巧的理解,更激发了写好新闻的信心和决心。是一个展示英雄风采的好平台。我们身边有那么多可歌的动人事迹,我们周围有那么多的先进经验,都值得更需要我们去发现、写作、报道。
参加新闻和公文写作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2
****年*月***日至**日,我作为**的一员有幸参加了**集团组织的参加新闻和公文写作培训班学习。
此次培训活动由**集团组织人事部部长**讲授公文写作,集团公司政工部副部长**讲授新闻摄影拍摄知识,并组织收看了《新闻写作技巧》等光盘,课程安排紧凑,实用性强。培训时间虽短,却使我受益匪浅。
扎实基础、积累素材、真实
文风。
无论公文写作还是新闻写作都离不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层信息的收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丰富、详实的各方面资料和信息,我们的写作就会空洞无物,缺乏生命力。为了积累素材,不断充实自己的信息库,要多走、多听、多看、多问,加强与上级领导、机关部室、基层职工的沟通与联系,搜集来自横向、纵向的各方面线索、信息。其次,通过会议精神、领导讲话、会议发言,努力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及知识,充实自己的写作,使自己的写作具有
真实的文风。
把握要领,事半功倍。
写作讲求立意准、主题明、选材精、布局当、辞章美。准确领会单位、领导的写作意图,明确定位,有的放矢;主题旗帜鲜明,高度集中,正确新颖,切合实际;选材精炼,突出重点,彰显亮点,切忌空洞说教;布局恰当,简单明了,思路清晰,统筹兼顾;辞章优美,用心打磨,炼字、炼词、炼句、炼篇,使文章既精炼又优美,抓好这五个环节写作就会事半功倍。
提高文学素养,提升综合素质。
应用写作不同于文学创作,不过分追求文辞华美及文章韵味,但这并不代表应用写作就一味的枯燥乏味、模式固定,要因时因境而异。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提高文学素养,使写作既体现应用性又适当表现文学性,增添写作色彩。同时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在增强战略思维和大局意识上下功夫,时刻把眼光放在行业的发展大势上,了解单位和中长期发展的工作目标及工作重点,拓宽自己的眼界与思维。
提高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我相信只要我们以上述问题为突破口,持之以恒,写作水平一定会日渐提升。
参加新闻和公文写作培训班学习体会3
参加新闻写作培训班学习心得教育新闻宣传是学校与社会及家长交流的纽带,是宣传教育的重要平台,***区教育局非常重视教育宣传,为促进各学校教育新闻通讯员的写作能力的提升,促进**区的教育宣传工作发展,****年*月**日至**日,举办了***区教育系统新闻及公文写作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还专门邀请了市省教育新闻媒体的记者、编辑授课,用他们多年的新闻采访及写作经验,向我们讲解了新闻写作等方面的知识,使我们对新闻写作能力有了较为系统地提升。
教育新闻写作培训讲座通过《教育新闻写作》、《如何将教育人物写活》、《什么是新闻?怎么发现新闻?》、《讲好永州教育故事》四次讲座,使我受益匪浅,颇有感触。通过本次培训班的学习让我对教育新闻写作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本次培训讲座让我对教育新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要认识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教育新闻宣传工作是落实教育优先战略的趋势需要;是加快推进
名师、名校、名校长
三名工程的必然选择;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通过本次培训也使我对永州市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情况及亮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二、要有新闻敏锐度树立新闻意识
通过名师讲座,使我认识到教育新闻绝不是照搬文件、罗列数据。
而是要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去发现,要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去观察研究,要有全局观念,这样才能写出最真实的新闻
这样才能写出有意义的一篇新闻。我们要用敏锐的双眼去观察世界,去留心生活中的点滴,这样写出的东西有特色。我们要多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多看,多问,多学,善于去发现新闻点。有了身边的人和事做素材,我们的写作才会更贴近生活,贴近读者的心。
三、注重新闻写作的创新树立读者意识
新闻的写作在于不断的创新,不断的积累。生活中要多注意观察,从中得到灵感,创新新闻。
写作,需要持之以恒。文字工作靠日积月累,干工作也要持之以恒。必须有谦虚谨慎的心态,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学习先进人物以增长自己的才干,细心观察周围的一切去发现问题和契机,并一直坚持下去。写新闻稿件是
苦差事,但热爱与追求,是搞好通讯报道的动力和精神支柱,因为爱可以创造一切。因为有热爱,可以变枯燥为有趣,便无聊为鲜活,当你热爱职业并发现从事这样工作的时候充满活力、生机的时候,你就会觉得从事所从事的工作是件趣味无穷的事情,这样的时候,就能鼓起勇气,战胜困难,时间紧,可以挤;水平低,勤学习,持之以恒,从爱好到入门,从入门到精深,持之以恒。其次就是驾驭文字的能力,无论文章立意如何好,没有与之匹配的表现形式和表现语言,都将会功亏一篑,所以,重视并切实将文字驾驭能力的提升锻炼当是新闻通讯员的一项重要技能。
通过本次学习培训,不仅提高了自己对新闻写作技巧的理解,更激发了写好新闻的信心和决心。是一个展示英雄风采的好平台。我们身边有那么多可歌的动人事迹,我们周围有那么多的先进经验,都值得更需要我们去发现、写作、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