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名村计生专干的日记
一个村计生专干的日记
“2009年4月12日,镇里易书记给我们做了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报告,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是要坚持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我的理解是要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2009年12月15日,我送陈颖去镇里上环,车费欠了课支书的,买了4元钱糖给陈颖小孩吃的,还陪着李凤娥检查了身体,在药店买了一盒头孢克洛和平消片给她。”
“2009年2月22日,帮罗付谦领五保金330元,中午帮戴平丰取粮食直补款140元和2008年度移民款1200元;下午帮杨欢英的外孙办落户手续,未带村里证明,没成;帮伟志儿子办改年龄手续失败,要回到白马派出所写三份调查报告,晚上11点才回到家。”
……
她当了12年村计生专干,记了12年日记。她拿来16个记录本,20余万字日记,放在我面前。我忽然明白:字里行间都是生活工作中点点滴滴的小事,展现的却是汗水和泪水编织的计生工作历程。
她,一名只有初中文化的普通乡村妇女,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有的只是“村民利益无小事的信念”,有的只是点点滴滴的真情关爱,号称“天下第一难”的计生工作,却被她做得如此简单,如此快乐,如此美妙,就象一曲悦耳动人的“交响乐”。
她把“大爱无边”奉为做好计生工作的法宝和筹码,用“仁者无敌”的儒家思想感染着每一个计生家庭,赢得了全村群众发自肺腑的拥戴、尊重和称赞。她,就是我市白马镇泉塘村计生专干戴珍华。
12年来,她所在村每年每季孕检到位率达100%,“四术”落实率达100%,有4名两女户和28名意外怀孕者在她的劝说和感召下主动走上了手术台,有17名一孩户主动领取了《独生子女光荣证》。
信念:融入血脉的力量
“跃动的激情(意外当选)——深度的困惑(三次辞职)——美好的憧憬(不懈努力)——神圣的使命(执著于钟爱的计生事业),因为信念,所有的辛酸痛楚都汇集成了力量源泉。
“1999年11月8日:领导如此信任我,我一定不辜负领导的期望,尽全力把工作做好,让驻村干部、书记、镇长、扶贫单位的领导为我骄傲。”戴珍华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在常人看来,村计生专干虽然不是一个“官”,但也管辖着几百上千号人,掌握着“生杀大权”。但戴珍华却不这么想。1999年8月,毫无思想准备的戴珍华,意外地当选为泉塘村计生专干。
刚上任的那段日子,她很无奈。
但接踵而来的是,上门做工作,群众给她一幅冷面孔;计生办发给她表格、手册,她一脸茫然;计划生育的“一票否决”,就地免职,下岗分流,她深感压力重大。
深思后,她选择了退却,三次主动提出辞职。什么原因呢?她在日记中写道:“怕做不好,辜负领导的期望,担耽领导的前途,牵扯到驻村干部、书记、镇长、扶贫单位的领导,干部摘了帽子我会成为千古罪人的,做牛做马也还不清。”原来如此,当时分管计生工作的龙镇长发出了爽朗的笑声,送了一句话:大胆的做,相信你。三辞无门,戴珍华似乎察觉到了,领导这一笑更加重了她“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包袱,是对自己的百般信任与重托,她坚定地从此开始了这一发不可收拾的计生之旅。
为了让自己更快地熟悉业务,她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克服了谋家庭生计而绞绊的道道难关,层层屏障,在家人熟睡进入梦乡状态,开始她的学习,凭着她的勤奋刻苦劲头,一遍又一遍的默诵、一遍又一遍的抄习,一遍又一遍的自我拷问,她掌握了基本的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
又为了让群众尽早地接受他,认可她,戴珍华不分昼夜,从这个家到那个家,从这条道到那条道,从房檐瓦间到田间地头,无论烈日当头,还是大雨滂沱,一路走,一路问,一路宣传,一路记载,很快掌握了全村基本信息。
逐渐地,她的视野不断扩展,知识面不断丰富,思想观念不断更新,政策法规基本熟记,工作流程全然掌握,工作能力稳步提升。
提起这些日记本,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来历。那本用针线缝成的打印纸本子,是一位干部送给的草稿纸编成的,两个大的记事本,是在“心连心”超市上班的妹妹送的,当时的情景妹妹仍然历历在目:姐站在柜台前,看了很久,也摸了很久,来回晃了很久,拿到了结帐台前,当显视频上显示28元一本的价格时,又不舍地走开放到了货架上,妹妹偷偷地把被姐视为珍宝的本子,买了下来,送予她的。正是这些用心堆积的日记本,注定了她要用一辈子就是来记录人生、鞭策自我、感恩社会的。
因为信念如铁,爱心似海,集责任心、耐心、细心于一身,像奔涌的岩浆,用人格魅力,道德的力量,感染着泉塘村民自觉加入计划生育的行列。“德不孤,必有邻”,工作开展有了从全村育龄群众抵抗、逃避她到全村人理解、支持她的可喜局面。
责任:触及灵魂的升华
12年来,236名育龄妇女落实节育措施全程陪护,没有什么阻挡过她坚定而匆忙的脚步;100元左右的月工资,却要倒挂支出200余元的路费、探望款,没有什么动摇过她爱心义举的信念:一趟车费、一个包子一碗面,自己垫上;一斤红糖、几个鸡蛋,受术对象个个必访;一条短裤、一件旧衣,贴心备至。
“2007年3月12日,我花了14元钱,陪肖伟成去孕检,中午我们吃了4个包子,是我掏的钱,回来的时候还买了1斤苹果,3个给肖志(肖伟成孩子)吃,留了一个给老公。”
“2009年9月4日,上午9点陪杨桂红女扎,一直陪护到下午4点30分,后自己搭车回来的,我买了香蕉10元,鸡蛋10个看望了杨桂红(9月7日,接桂红回家)。”
戴珍华的不同寻常之处,就在于实现了心灵的超越,像一朵花,散发着芬芳气息,给泉塘以温馨;像一棵树,遮阳避雨泉塘,给人以清凉,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来自那升华的灵魂。
戴珍华立足一个“情”字,春风化雨、润泽心田,视育龄妇胜亲人;对待“弱势户”,她是百般呵护,真心关爱;对待“躲生户”,她是用心用情,因势利导;对待“横蛮户”,她是不卑不亢,从不退缩;对待“钉子户”,她是忍辱负重,迎难而上;对待“家族户”,她是一颗公心,守责如山。用爱心似海的行动滋润了群众的心田,温暖了群众的心窝,植入了群众的心坎。2007年5月,戴珍华发现刘三妹违法怀孕已5个多月,三朝登门做思想工作同意落实引产手术,刘三妹是个有点痴呆的外地人,因神志不清,邋塌,遭到家人的冷落。戴珍华把刘三妹带回自己家中,手术前一天,戴珍华烧好热水,给刘三妹洗了澡,换好干静的衣服。第二天,戴珍华带着刘三妹来到了市计生服务站,手术台上,她一直守在三妹的身边,紧握三妹的手,告诉她“不要怕疼,一会就好了”,手术后,戴珍华又忙着给她灌热水、擦身子,喂稀饭。因为家里还有病重的公公要照顾,她向医生再三请求:“我一定要把对象带回去,明天原模原样的送回来,” 医生经不起她的苦苦哀求,同意她把对象带回家。第二天,她按时把三妹带到了服务站,还是那么爱护着,照顾着。不巧,第三天,碰上了镇里开计生专干会,戴珍华从村里请了一个老婆婆,帮忙照顾三妹才去开会。出院时,又是她一个人把三妹接回了家,并买了两盒驴胶给刘三妹补身子,带入家中同吃同住,直到身体完全康复,才把三妹交到了其婆婆手中,并一再叮嘱请婆婆珍惜她,疼爱她,这才放心离去。
戴节育生育两个女孩后躲在外面,一直有想再生个男孩的念头,戴珍华想尽一切办法、多方打听,得知她母亲过生日会回娘家。那天,戴金华带着生日礼物,在其娘家煤机厂找到了戴节育,两人开始了通宵达旦的交流、博弈,最后戴节育终于同意落实手术。在市服务站手术期间,又是戴珍华既当亲人,又当仆人,关爱陪伴至出院。回至家后,等待着戴珍华是一场暴风骤雨的“报复”。戴节育的丈夫梁东贤一方面有癫痫病,且又是家中的独苗,这“断子绝孙”的事,会善罢干休?梁东贤怒火冲天跑至戴珍华家中,又是谩骂又是威胁…戴珍华默默承受,任他骂个够,没有半句怨言。
她不但没有怨言,此后每年还坚持带戴节育的小孩去学校报到,从2001年开始,直到学杂费免除的2007年的8年间,帮着垫学费,然后再打报告向镇政府、民政局、向村里在外经商人士要困难补助,并从自己袋子里掏钱买本子、买笔给两个孩子。2009年9月,梁东贤因砍树摔断了腿,又是戴珍华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帮着筹钱度过难关,从此,两家的关系比亲戚还亲。
村支书杨课如见了我们,忍不住的激动:“戴珍华呀,从来不管自己死活,掏心掏肺帮助村民,最让我自愧不如的是,他那颗大量大肚的心,无人能比。”
一名叫戴增花的两孩对象,长期在昆明做生意。戴珍华从身边人着手,开始了“漫漫其修远兮”的引导、感化。因婆婆癫狂,孩子放在本镇洪田村娘家带养,是戴珍华一次又一次地,走上四五里的路程来到孩子外婆家看望,每回进门总会带上孩子喜欢吃的糖果、旺旺雪饼、包子之类的,有两次去的太匆忙,没给孩子带糖,便拿出8元钱叫孩子自己去买东西吃。“孩子太苦了,有劳外婆了,孩子是我村人,本该是我们尽一份责的”。情到深处,珍华与外婆同时落下疼爱的泪。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外婆打动了,动员女儿回来落实了节育手术。
对于自家人,戴珍华从未法外留情,堂弟媳因3次违法怀孕,3次人流,最后在她的引导下落实了结扎手术。
“本来我女儿是不会回来结扎的,但不想让戴珍华为难。”三甲乡梁母如此说,“女儿梁丹嫁入泉塘村后,全家人都在高桥大市场经商,收入不菲,家境富裕,完全有经济能力再生养一至两个小孩的。”2009年夏季催孕检,戴珍华得知其女梁丹违法怀孕二孩时,电话里头进行了1个多小时的畅谈劝说,5月26日,这个“长沙人”竟主动回家落实了流产手术。是戴珍华真有如此强的说服力吗?不是那么简单,梁丹对戴珍华的那份深情,那是2006年的下半年发生的事开始的。梁丹嫁入泉塘后,成为了库区移民后裔,梁丹的移民款,必须把户口从三甲乡迁入全塘才能得到,是戴珍华一户一户走访,获得全村215户村民的签字支持后,再经过从三甲到白马到公安局到移民局多处奔走,才得到那笔移民款的,梁丹怎么会不敬重她呢?
戴珍华的目标简单,就是做好村里那些事,哪个老人生病了,她责无旁贷陪护,卫生医疗队的下乡来了,他第一个念头就是想到育龄妇女,挨家挨户去喊,不漏过80多岁的老人免费体检的机会,搀扶老人到医疗点,再搀扶着送回家。周淑秀说,感谢珍华姐呀,我的病,是珍华姐帮我们争取到免费治疗的,是她给我治好的。
每到春节,市、镇里会对一些困难的计生家庭户组织慰问,戴珍华表现得非常“蛮横”,要求泉塘5个纯女户家庭都要慰问到,后来上级安排了500元慰问金,戴珍华觉得其中的独女户 也只有100元,心里过意不去,觉得对不起他,就自己垫上了100元。
有人把她比做“黄牛”,一条心里只装着群众的牛,任劳任怨,埋头工作,每个“四术”对象,她都亲自全程陪同;有人说把她比做“奶牛”,“吃的是草,吐的是奶”,每个术后对象都及时慰问,送鸡蛋,买驴胶冲剂,红糖,灌头等慰问品,还把计生对象领到家里照顾;有人把她比做“骏马”,马不停蹄,风餐露宿,村民大小事务,只要她能做到的,全部包揽,概不推托。
义务:大爱无边的本色
23位老人共同的女儿,8个贫困孩子的母亲,160户育龄群众的贴心朋友。替村民跑腿,替孩子垫学费,替留守儿童接管生活费,替群众争利益,替外来工程队义务当炊事员。
“只要是村民需要我做的,哪怕再小的,都是大事,都要认真去做。”戴珍华于2009年12月5日写下了这段感言。
“2010年10月12日,上午去民政局帮少贤盖助学章子,去了教育局找刘局长递了个报告,去了社保局帮戴小朋交2010年保费3268.8元,下午帮韶华带种子2元,帮建生拖玉米1包”
“2010年2月18日,我帮顺祥存了2万元的一张单,前几天我帮他取1万元给美之用了。”
一个人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受助者说她是“活菩萨”,老人们说她是“活雷锋”,不知情者说她是“大傻子”。
翻开她的日记,可以看到几乎每天都有“替村民跑腿”的记录。村里20余位老人的寄存款、取款都由她来完成,把她看成了胜过自己儿子的亲人、依靠人;38户外出人员替孩子寄来的生活费都保存在她那儿;单说2010年,送老人看病、住院,住院医疗费报销款经过她手的达80余万元;村里有196户群众的粮食直补款、186户群众的移民款,4户低保款、16户独生子女保健费等款项都由戴珍华领取并送到家里;12年下来,为贫困家庭争取的救济资金,贫困孩子争取的助学资金达30余万元。而这些善事,一年下来,她花去的车费已达到了1200余元。
带种子、农药、化肥,市里批发价和当地零售价只有几块甚至几毛钱的区别,群众不怕麻烦她,她更是乐此不疲。
在2010年那次大雪中,戴有德的房子倒塌了,这位没有丈夫依靠、儿子又在外地的妇女,说到戴珍华就泪如泉涌:“大善人啊,帮我跑移民局、民政局、打报告、来回10多次,把一万块钱的救济款交至我手中,没要我一分钱的感谢,仅接受了我20块钱车费,移民局来察看房子还是她帮我招待中餐的,我感谢她啊。
隔壁邻居梁利仁发出感慨,修村组公路有次30多人在她家吃饭呢,热情的她就是不怕麻烦,不怕来事。她家其实过得挺拮据的,我心里过不去,支助150元做为餐费补贴了她,她都不要。
无论村上大事小事,婚丧嫁娶,邻里纠纷或夫妻拌嘴;村民只要找戴珍华,她从不推辞,主动前往,需要跑腿就去跑腿,需要劝说的不厌烦。周数学回忆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戴珍华是我的再生父母,2007年9月的一个晚上,肾结石疼痛难受,就服了农药解脱,是戴珍华第一时间赶到,送我送到医院,等我醒来时,仍在医院守护我。
戴金华义务为群众服务,也有她的小秘密。日记写道:其实我是有私心的,为他们做些事,操些心,就密切了我与他们的关系,他们就能支持我的工作,做起计划生育工作来轻松多了。
坚持:乐观朴实的生活
照顾4个公公婆婆,耕作10.3亩田地,喂养2头母猪15头猪仔。对人,可谓宽容;对己,可谓“刻薄”。
这是戴珍华日记里的一段话: “12月10日,买鲢鱼14元,今天是纪念我俩25年婚龄,鲢鱼祝贺,丰盛的晚餐,祝福我俩恩爱百年,财源滚滚,晚景生辉煌,祝福公公婆婆身体健康,长寿百岁,祝福全村人民走上富裕宽广大道,家家美满,人人舒畅。”
25年来,尽心尽力孝顺老公的生父母和养父母,4个公公婆婆,除了一个公公7年前去世,其它三个年逾古希的老人,提起戴珍华,就老泪纵横,没有戴珍华,哪有我们这个家,这么多年,从没跟我们拌过嘴,孝顺,贤德。村里邻居还介绍说,戴珍华没嫁入之前,2个妈妈都会因为儿子顾此失彼或疏忽而争吵,有了这个儿媳的照料,一家人过得和和睦睦的。
家,还是从事计生专干之前97年建的红砖房,至今没添件像样的家具,除了1个电视机,一个电火桌,再找不到值钱的了。
还清楚的记得,2007年8月的一个晚上,送对象回家很晚了,超负荷的身子已十分疲惫,她自己没有吃晚饭,而喂养的三条母猪和一窝猪仔嗷嗷待食,这可是家进里的主要财源啊,她趄趄咧咧地打回猪草,但在斩猪时不小心斩断了自己的食指。在广东的弟媳闻讯后请人租车把她送到医院,并负责全部医药费,让她把手指接上,但她听说需要三万多元医药费,便不顾家人和朋友的劝告,稍事包扎后,就回家了。她把断指整整保存了15天。对自己,戴珍华就是如此“刻薄”。
讲起儿女们时,她非常自豪、骄傲,孩子们都很听话,两个孩子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工作;说到生活,她很满足,“10余亩的田地,可以产上5000多斤玉米,6000多斤稻谷,2条母猪,每年产下2抱猪崽,再喂一条公猪,收入有一万多呢。”这样,她干工作透支的钱也花得心安理得,因为是她劳动所得呀,没有拖累丈夫。前些年日子很苦,半夜插田,凌晨三四点就下地了,老公还在外地做木工,现在回来在邻边村做木工,可以帮点忙了,日子越来越好了,孩子们也可挣钱了,欠下的3.8万元帐也还清了。
戴珍华只是一个农民,却是这样一个好人,她只做了一些普通的好事,但好得太持久,太纯粹,计生工作才会驾驭得如此轻车熟路,育龄妇女才会如此听她“召唤”。她把点点滴滴的爱,汇集奉献给了已经融入血液的计生工作。
她的平凡,让我震憾;她的奉献,让我感动;她的执着,让我敬佩;她的无私,让我潸然泪下。
第二篇:村计生专干事迹
好一个“四股劲”s0100
——记双峰县永丰镇杨树村计生专干彭京南
步入不惑之年的彭京南,已在双峰县永丰镇杨树村的计划生育专干岗位上摸爬打滚了13个春秋。10多年来,杨树村没有出现过一例违法生育,成为全娄底市计划生育先进村典型。彭京南同志在困境中接受挑战,勇挑重担,在平凡的岗位上,使出浑身解数,凝成了“四股劲”,展示了一个基层计生干部的独特风采,塑造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大形象。
拗劲
1991年,杨树村原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村专干都因违法生育,引起了永丰镇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把该村列为计划生育重管村。在当年的党员冬训会上,镇党委、政府分别给三名违法生育村干部作出了党内警告、撤销职务的处分,同时酝酿新一届村级领导班子的选举产生。当时,经过调查摸底,确定了5名计生专干候选人。但其中有4人认为计划生育是费力不讨好得罪人的事,都主动退出了竞眩只有彭京南以坚定的口气说:“这个重担我来挑1然而,那几个被处分的原村干部和一些不明~的群众,尤其是那些还想超生、违法生育的群众却对彭京南指桑骂槐,说她“官瘾很大”,“爱出风头”,是个“蛇蝎心肠”的女人。听了这些风言风语,彭京南的丈夫及家人犹豫了,也劝她别干这档子差事了。越是有阻力,彭京南越是有股拗劲,甚至一拗到底。就这样,她在谩骂、嘲讽、劝阻和期望中走马上任了。
彭京南一上任,就大刀阔斧地干了起来。由于杨树村穷,当时没有服务室,给计生工作带来很多不便。为了建好村服务室,彭京南在村支两委会上提出了“四个一点”的筹资建议:即村上出一点,村干部带头捐一点,她本人出一点,有条件的群众和驻村单位捐一点。由于当时村干部们的认识不一致,致使她的建议流产。可彭京南没有气馁,再次“拗”上了:她自己带头从卖猪崽的收入中拿出500元钱,又带着笔记本,挨家挨户去做工作。一次又一次地入户向群众宣讲服务室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她的举动终于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并在村支两委的积极协助与配合下,有效地从镇上和驻村小企业中解决了一笔建设资金,服务室终于在几经周折中建成了。
闯劲
杨树村之所以成为计生重管村,与经济落后、群众婚育观念陈旧是密不可分的。为了有效转变群众婚育观念,彭京南闯出了两桩事:一是亲自带头从全村的协会会员中,挑选文化与身体素质较好、且有文艺才能的会员组成了一支文艺小分队,根据当地的民俗和老百姓的喜好,农闲时到各村民小组巡回演出,宣传党的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和身边少生快富典型;二是给两女结扎户购买养老保险。她借鉴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给独生子女和两女结扎户购买养老保险的做法,并结合村里的实际,草拟了《方案》,向村支两委作了汇报。同时,通过挨家挨户的宣传,得到了群众的认可。然后,她又积极向镇里争取资金,采取镇里补一点、村里公益金中挤一点、对象出一点的方式,为29对两女结扎户投保,每户投保资金500-800元,全村投保资金达22000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纯女户家庭的后顾之忧。彭京南这一“闯”,闯出了群众新的婚育观念,全村出现了少生快富的新局面。
拼劲
彭京南堂叔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无生育能力,带养了一个女孩;其他两个儿子均生育了两个女孩。彭京南多次上门做工作,劝两个堂弟嫂实施女扎手术。可堂叔一家思想不通,特别是在外地打工的小堂弟表示“死活都要生一个男孩”。后来,他专程从外地赶回,将生下才几个月的小女孩抱到彭京南家厅堂中,对着神龛指着彭京南骂她是“六亲不认的家伙”。此时,彭京南的丈夫也开始埋怨起她来,说她有点太不懂人情味。彭京南当着众人的面表示:拚了命也要拉下这个“拦老虎”,否则,不好做别家的工作。她顶着谩骂和怨言,坚持连续半个月上门做堂叔、堂弟一家人的工作。最后,弟嫂心悦诚服地去做了节育手术。
在担任计生专干的13年中,彭京南做了许多诸如此类“六亲不认”的事,甚至得罪了丈夫单位的领导。最后丈夫只好办理停薪留职手续,走上了打工之路。
痴劲
彭京南在计生专干岗位上干了13年,共有57位已婚育龄妇女做了结扎手术,每例手术她都要坚持亲自陪护,少则两三天,多则一个星期。1997年中秋前两天,彭京南从群众口中得知计外怀孕的陈某已回到了离村三十多里外的娘家。当天下午,彭京南就只身步行到陈某娘家,结果没见到其对象本人,只好又返回了。第二天天未亮,她又摸黑步行到陈某娘家,结果又扑了个空。第三天是中秋节了,远在广东的丈夫正好赶回家来过节,彭京南和丈夫说明情况后,又往陈某娘家跑。皇天不负有心人,陈某果然腆着已有四个多月的身孕的肚子坐在堂屋看电视。彭京南连续三次登门,实实在在地把陈某及她的娘家人感动了,表示愿意回去落实结扎术。到下午四点,彭京南又决定留下来陪陈某过中秋之夜,再借机再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就这样,第二天陈某随彭京南到县计生技术服务站做了节育手术。等她回到家中时,已是农历8月17日早上。此时,她忙碌的丈夫已返粤了。
计生对象谢永平于去年冬季外出打工,到今年春季孕检时还未回,真把彭京南急坏了。经她四处打听,得到了她留下的一个手机号码。可每次拨打总是关机。没办法,彭京南只好坚持每天发一条短信给谢永平。当她发到第25条信息的时候,终于有了回复:“京南姐,你太痴了,真让我感动。如果不回来参加妇检,我太对不起你了。”到第三天,谢永平就从深圳赶回来落实了妇检。
13年来,彭京南这种无私奉献、倾心计划生育的故事太多了。但她仍然痴心不改,“咬定青山不放松”。她向党委政府和村民庄重地许下了承诺:“只要是计划生育的事,不论巨细,我都会尽力去管;只要是有益于计划生育的事,不论大小,我都乐意去做;只要是违反计划生育的事,不论软硬,我都敢
第三篇:村计生专干事迹材料
村计生专干事迹材料
(二)1998年3月,胡晓仁被聘任为双峰县井字镇陈家村计生专干。6年来,她凭着敢为人先的劲头和脚踏实地的作风,把计划生育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有力地推动了该村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一举扭转被动局面。自1989年开始,该村未出现违法生育,无大月份引产,连续5年被镇党委、政府评为计划生育先进村。胡晓仁也多次被评为县、镇计划生育先进个人和优秀村干部,并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胡 晓仁深深懂得,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计生专干,学习是关键,尤其是要钻研好计划生育政策法规、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等科普知识。于是她挤时间刻苦学习、虚心请 教,终于由一名“门外汉”转变成为一位娴熟计划生育业务知识的专干。她不但自己学,还组织全村育龄群众学,经常入组上户为育龄群众讲解生殖保健、避孕节育 及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当好计划生育宣传员。她坚持每月在村委会的宣传栏中出好一期计划生育墙报,宣传计划生育方面的政策及科普知识。由于胡晓仁的努力,陈 家村的计划生育国策家喻户晓。在各级组织的抽样调查中,上到村支两委领导、下到群众,人口和计划生育应知应会率达99%以上。陈家村是地处黄巢山深处的省级贫困村。1998年 前,该村计划生育基础工作差,计生台账一片空白,群众抱着“山高皇帝远”的思想,计生意识淡薄,违法生育现象屡禁不止。胡晓仁担任村计生专干以后,她没有 被困难所吓倒,她凭着坚韧的毅力和坚强的决心,做到手勤、腿勤、脑勤、心诚,决心扭转计生落后局面。上任伊始,她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对全村6个组192户人家518个村民,逐个摸底登记,在脑子里建起了一本活档案,特别是对52名已婚育龄妇女的生育情况做到胸有成竹、了如指掌。1999年10月,六顺组彭爱辉夫妇生育了第二胎,因为又是一个女孩,彭爱辉抱着小孩悄悄回了娘家,不愿意落实节育手术,正准备外出务工生育一个男孩再回来。胡晓仁掌握了这 个情况,马上报告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并组织村支两委干部和计生协会会员开碰头会进行一一分工。当天夜里,他们不顾天黒路滑分头找彭爱辉的丈夫及家人谈 心。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胡晓仁就动身步行30余里山路来到彭爱辉娘家,语重心长地做彭爱辉和她娘家 人的思想工作。在胡晓仁及村支两委和协会成员的感召下,彭爱辉终于放弃再生男孩的念头,到镇计生服务所落实了节育手术。在胡晓仁的日记里,该村这样的计划 生育“碰头会”不只开过一次两次,只要遇到两女户落实节育手术、计外怀孕落实补救措施、违法带养小孩、企图违法生育等这些计生工作中的棘手问题,就立即向 村支两委汇报,组织会议研究,分工负责,狠抓落实,以村规民约来管理全村的计生工作,收到了很好的实效。如今,在陈家村一遇到计划生育难题,就找村计生专 干。这个规矩,不仅镇村干部清楚,陈家村的群众更清楚。村计生专干的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了群众的充分认可,成为了陈家村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主心骨。
因为陈家村是典型的贫困偏远小山村,许多大龄青年到了结婚年龄却找不到对象,畸形婚姻屡屡出现,在客观上造成了违法生育。2000年春季计划生育活动期间,白马组30多岁的青年黄伟杰在外务工时带回一个女朋友,没有办理结婚和生育手续就已怀孕4个 多月了。通过细心的了解,找到了黄伟杰做工作,动员他带女朋友到镇计生技术服务所落实好引产手术。第一次登门,吃了闭门羹;第二次去,黄伟杰不理不睬;第 三次到黄家,黄伟杰却抓起一把菜刀往地上一扔,并狠狠地说:“你要我们去引产,我就对你全家不客气”!在这关键时刻,并没有退缩,反而去他家的次数更多 了。每踏进黄家门槛,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干农活,做家务,问寒问暖,不失时机地宣传计生政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感化了这块“硬石头”,终于做通了黄伟 杰的思想工作,落实了引产手术。这件事在陈家村震动很大,当年全村7个类似对象均落实了相应的节育措施。这7个 大龄青年结婚时,高兴地手持大红包登门道喜,成了好朋友。在以后的日子里,利用茶余饭后,把工作做到地头、桌边、灶房,帮助群众转变生育观念,变“要我计 划生育”为“我要计划生育”,变“过去一心想生崽”为“现在一心想致富”。根据本村的地理环境,凭着丈夫种养殖技能,靠山吃山。2000年春,她家办起了一个养猪场,并在山上种植药材10余亩,年收入可观。在她的指导下,全村掀起了“脱贫致富”的浪潮,对计生贫困户,她还在技术与资金上给予扶持。目前,陈家村从事种养业的50余户,外出务工的80余户,收入年年递增,全村人均年纯收入过万元的已有20余户。陈家村实施村民自治,计划生育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各项工作步入了良性循环轨道,成为了井字镇计生自治的模范村。
处处把已婚育龄妇女当亲人,用真情换真心,凡是村里有新出生的或节育手术对象,她都要上门看看。不管是什么时候,从不间断。有一次,六顺组的已婚育龄妇女被县人民医院诊断患有子宫肌瘤,住院的钱不够,就自己拿出500元钱补足她的手术费,并多次挤时间上县城去看望,还为她带小孩,帮她度过了难关。7年来,共看望生育、节育对象100多人,送出钱物达3000余元,在全村群众中,她赢得了“知心大姐”的美称。
第四篇:村计生专干事迹材料
她以奉献架“双桥” ——双峰县洪山殿镇双桥村计生专干熊满娥小记
她,一个普通的乡村妇女,深邃的目光中显示出特有的坚毅、执著、自信和追求;她,没有叱咤风云的壮举,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然而,她却以一名新时代女性无私奉献、敢为人先的气慨,以百折不挠、拼搏进取的精神,在基层计划生育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八年来,她所在村的计划生育率、孕检到位率和“四术”到位率均达到100%;全村无违法生育,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以下。全村连续8年被评为镇“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她本人则年年荣获各级授予的“优秀计生专干”、“计划生育模范户”、“十佳村干部”和“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她,就是双峰县洪山殿镇双桥村计生专干熊满娥。(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现年已48岁、学历并不高的熊满娥把这两句话抄录在案头,并把它作为座右铭。这位在计划生育工作岗位摸爬滚打了20多个春秋的农村基层干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面对被人称为当今“天下第一难事”的计划生育工作,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常抓不懈地把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真正落到实处。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牵”,身为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妇联主任和计生专干的熊满娥,肩负起一个近XX人大村的计划生育工作,她自知没有高度的责任感、扎实的业务水平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是不行的。为了使自己的思想和业务政策水平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熊满娥下决心为自己“充电”。多年来,她在紧张的工作之余,积极参加上级举办的人口与计生知识业务培训,并利用业余时间反复学习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与管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优生优育、生殖保健、预防艾滋病等科普知识。如饥似渴地学习,孜孜不倦地追求,她的视野不断扩展,知识面不断拓宽,思想观念不断更新,政策水平、工作决策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在千条万绪、错综复杂的村级计划生育工作中,充分显示了运筹帷幄、处变不惊、应对自如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能力。熊满娥在担任计生专干期间,先后担任过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她紧密结合本职工作,带头履行参政议政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职能,深入计生对象家中开展专题调查研究,在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先后撰写了《村级计生工作的思考与对策》、《落实基本国策,抓好计划生育》等10余篇有份量、有见解、有价值的调查报告、议案和提案,被上级计生部门采纳或引起领导重视,产生了良好的效益。与此同时,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人口计生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在完善村级计育服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坚持经常性地开展计生宣传咨询活动。她在村头建了一块专用黑板,自撰自编坚持每半月更新一次内容,二十年如一日,大张旗鼓地宣传党的计生政策、普及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优生优育知识和村里少生快富的典型,并定期组织村计生协会会员利用“学雷锋活动日”、“三八妇女节”等契机,在全村免费发放避孕药品,义务为群众测量血压和检查妇科疾病,为群众提供与计生相关问题咨询等,受到全村群众的交口称颂。(二)
“搞工作就要搞出点名堂来,要争创一流成绩,争作一流贡献”。这是熊满娥的“口头禅”。自担任村专干以来,她忠于职守,爱岗敬业,自觉带头实行计划生育,并以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精神,为育龄群众做出了榜样。作为计生专干,她面对“难事”,迎难而上,履行职责,不辱使命。20年来,起早贪黑,走家串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做计生对象的思想工作。在“钉子户”面前,她总是忍辱负重,竭尽全力把工作搞好。石桥组吴根深、潘晓夫妇已生育 2个女孩。由于受“重男轻女”等封建观念的影响,总想生个男孩来延续香火、传宗接代,不愿做结扎手术。去年春季计生活动中,熊满娥上门做工作,遭到了一通铺天盖脸的谩骂,她不计较个人得失,不厌其烦地连续12次登门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吴根深夫妇终于被她说得口服心服,最后在熊满娥的陪护下到镇计育服务所实施了女扎手术。高家组育龄妇女熊益劳,生育一胎女孩后做了上环手术。因手术失效,XX年6月在没有办理任何手续的情况下又怀孕第二胎。熊满娥得知情况后,多次上门做其家属的思想工作,并于当年10月赶赴武汉市,将在打工的熊益劳动员回家做了引产手术。“功夫不负有心人”。熊满娥坚持以人为本,和风细雨做工作,通过积极引导、教育,帮助群众转变生育观念,计划生育已形成双桥村群众的自觉行动。目前该村计划生育服务网络齐全,计生活动室、计生台帐等基础工作良好。服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全村计划生育形成了以村为主的工作新格局。XX年前三个季度,全村共出生15人,其中男6人,女9人,上环9例,女扎6例,流产2例,“四术”及时率达到100%,计划生育率达到100%。(三)
作为一名有着20年工龄、12年党龄的计划生育“女村官”,熊满娥坚持宽以待人,严于律己。俗话说“打铁先要本身硬”。多年来,她给自己订下一条规矩:凡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她牢记入党誓词,坚持克己奉公,清正廉洁。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廉洁自律,从不利用职权和工作便利谋取个人私利,“常在江边走,就是不湿鞋”。近5年来,她坚决主动地退还了村民徐某、李某等18户育龄群众在计划生育、婚姻登记等方面所送的礼金、礼品等19次,共计币2498元,真正体现了一名优秀计生专干和“十佳村干部”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风采,以默默奉献的精神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上,为融洽党群、干群关系架起了“双桥”。第五篇:村计生专干助理管理办法
村计生专干助理管理办法
为了切实夯实我镇计划生育工作基层基础工作,顺利完成上级各项目标管理任务,争取年底计划生育工作上台阶,结合我镇实际,经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在每村聘用计划生育村干助理一名,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聘用条件:35周岁以下(特别优秀的可以放宽的40岁),身体健康,高中以上文化,懂电脑业务的双江籍已婚青年。
二、聘用办法: 由各村民主推荐2名以上,计生办考察,党政会通过。
三、工资待遇: 每名专干助理由镇财政发放绩效工资2000元∕年,余下部分由村负担,村负担部分不得低于6000元∕年。
四、管理机制:村专干助理不纳入村干部管理范畴,协助村专干搞好本村计划生育工作,接受镇党委、政府和村级双重管理,由计生办统一考核。
五、绩效考核办法:
1、辖区内计划生育信息及时反馈记10分,如有1例计外怀孕未反馈扣5分。
2、协助专干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特别是上环、流引产、结扎等工作并及时随访登记记10分,工作不力扣5分。
3、负责发放宣传资料、药具到户和随访到位,在督查、检查中无问题(98%达标)计10分,未达标扣5分。
4、负责协助流动人口的摸底、合同的签订管理并及时变更
反馈信息记10分。如在检查中发现流动人口合同少1份或无效扣1分每人。
5、落实查环查孕未到位人员情况,并登记造册,提供计生信息记10分,未落实每人次扣1分。
6、在所管辖的范围内出现计外生育1例,从总分中扣除10分。
7、计生办安排的各项工作要认真负责的完成记5分,如有1次未完成的扣2分。
8、按时参加乡计生办会议的记5分,每迟到或缺席1次扣2分。
9、村、支两委工作满意度记10分,不满意扣5分。
10、在省、市、县各级检查、督查中表现突出,做出贡献的可以加5分。
11、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的可以加10分每次。
工作考核在95分以上者,发放全部目标工资;低于95分以下者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总工资的1%;低于85分以下者,扣除总奖金的20%;村计划生育工作考核低于镇考核80分的村,扣除该村专干助理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