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的读后感—
读《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有感
半个月前老师布置我们去看《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这本书,我拿起这本书就认真地读了起来。这真是一本好书,它向我们讲述了许多历史人物的美德故事,非常引人入胜,它既增长了我的历史知识,又使我深深地受到了启发。
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浩翰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可圈可点的历史人物。这部书通过一个个历史人物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勤奋好学、热爱祖国、自强不息、诚信不渝、勤劳节俭、尊师敬老等种种中华传统美德。
书中《勤奋好学》篇讲述了一些历史人物勤学苦练、刻苦读书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他是个大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个谦虚好学的学生。他向师襄子学琴,同一首曲子,他不停地练呀练呀,连续几个月,从清晨练到深夜,手指尖都沁出了血,最后终于领悟到乐曲的深奥之处,连老师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战国时代的纵横家苏秦每次读书到深夜,倦意袭来时,就拿起锥子狠扎自己的大腿,他发奋苦读,使学业大进,终于成功地说服六国君主,合纵攻秦。还有西汉大学者匡衡凿壁借光、元代大画家王冕痴狂学画、明朝文学家宋濂抄书苦读,等等。这些故事我很喜欢,也从中知道了一个道理:只有勤学苦练,付出艰辛的汗水,才能获得成功。
历史上那些很有学问、事业辉煌的人,都具有勤奋好学的优良品德。他们在生活很困难、条件很恶劣的情况下,能够咬紧了牙关,克服许许多多的困难,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读书,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学习和发扬的传统美德吗?
古往今来,凡有所建树的杰出人物无不从小立下宏伟的志向。在励志篇中讲到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励志故事
1910年初秋,11岁的毛泽东孤身一人外出求学,临行前给父亲留了诗一首:“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向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他是这么写的也是这么做的。在求学期间,他不仅孜孜不倦地学习课本知识,而且做到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事事关心”使毛泽东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他立下了救国救民之志。正是在少年时立下的志向激励下,毛泽东一步一步走上了革命道路,领导党和全国人民创建了新中国。
古人云:志当存高远,心应容九州。远大的理想是人前进的动力,惟有立志方能立身。在志向这一精神动力的推动下,人们才能披荆斩棘,自强不息,奋进不息,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愈挫愈勇,到达自己光辉的顶点;才能用自己的真与诚、勤与奋、血与汗浇灌出灿烂的理想之花。反之一个人如果鼠目寸光,胸无大志,只会追名逐利,为个人的蝇头小利而奔忙,那他就难以找到人生的坐标,最终庸庸碌碌度过一生。
勤奋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品德。我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的过程中,要发扬孜孜不倦、勤学好问的精神,才能读好书,才能自强、自立,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书山有路勤为径”,我们只有艰苦跋涉,奋勇攀登,才能到达一个又一个知识和品德的高峰!
第二篇:读《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的读后感—
读《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有感
近日,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这部好书,它向我们讲述了许多历史人物的美德故事,非常引人入胜,它既增长了我的历史知识,又使我深深地受到了启发。
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浩翰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可圈可点的历史人物。这部书通过一个个历史人物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勤奋好学、热爱祖国、自强不息、诚信不渝、勤劳节俭、尊师敬老等种种中华传统美德。
书中《勤奋好学》篇讲述了一些历史人物勤学苦练、刻苦读书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他是个大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个谦虚好学的学生。他向师襄子学琴,同一首曲子,他不停地练呀练呀,连续几个月,从清晨练到深夜,手指尖都沁出了血,最后终于领悟到乐曲的深奥之处,连老师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战国时代的纵横家苏秦每次读书到深夜,倦意袭来时,就拿起锥子狠扎自己的大腿,他发奋苦读,使学业大进,终于成功地说服六国君主,合纵攻秦。还有西汉大学者匡衡凿壁借光、元代大画家王冕痴狂学画、明朝文学家宋濂抄书苦读,等等。这些故事我很喜欢,也从中知道了一个道理:只有勤学苦练,付出艰辛的汗水,才能获得成功。
历史上那些很有学问、事业辉煌的人,都具有勤奋好学的优良品德。他们在生活很困难、条件很恶劣的情况下,能够咬紧了牙关,克服许许多多的困难,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读书,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学习和发扬的传统美德吗?
勤奋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品德。我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的过程中,要发扬孜孜不倦、勤学好问的精神,才能读好书,才能自强、自立,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书山有路勤为径”,我们只有艰苦跋涉,奋勇攀登,才能到达一个又一个知识和品德的高峰!
第三篇: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读后感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读后感
这个暑假,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这本书,令我感触很深。其中围绕了忠孝廉耻勇讲了十六个小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朱寿昌弃官寻母的故事。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朱寿昌七岁时就和自己的母亲分离了,他的心里非常难过。朱寿昌长大后取得了功名,日子过得安逸而稳定,但他却始终没有忘记与自己分离的母亲。朱寿昌辞去了奋斗多年的官职,前往陕西寻找生母。他跋山涉水,不惧艰险,终于和母亲团聚了,一家人其乐融融,母亲也得以安享晚年。后来人们把朱寿昌的事迹列为二十四孝之一。
读完这些故事,我深有体会,我十分钦佩他们,我要学习这些美德,在平时应该做到,好好学习,不断进步,不让父母操心,孝顺父母。在学校里尊敬老师,对同学团结友爱,也是一种美德。只有做到了这些美德,我们长大后才能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人民,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
第四篇:《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读后感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读后感
尚子渲 男 10岁石桥二小四(1)班
寒假里,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中的《曾子杀猪》一文,文章介绍了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场去卖布,为了使儿子不惹麻烦,所以她对儿子说:“儿子,你不跟我卖布,我回来后让你吃猪肉。”儿子一听有肉吃,就不闹着去了。妻子回来后,发现曾子正要杀猪,妻子很舍不得,便哭着求他不要杀猪。而曾子却坚定地说:“做人不可以言而无信,既然答应儿子要杀猪吃肉,就不应该后悔,我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言而无信,所以我今天要为儿子做个榜样。”于是曾子把猪杀了。他的儿子长大后也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读完这个故事,我深有体会。一起我经常说话不算数,答应别人的事也没有及时做的,为这事没少惹老师和父母生气。记得有一次,妈妈带我出去玩,我答应了回来后要写一篇日记的,可是我却没有写,一拖再拖,企图蒙混过关。现在想想多不应该呀,孔子曾经说过:“言必信,行必果。”一个人只有说到做到,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我决心改掉以前的坏毛病,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指导老师:熊化秀
电话:***
第五篇:读《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有感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读后感
小旭
几天前,我和妈妈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中的《车胤囊萤夜读》这个故事,使我受益匪浅。
车胤是晋代南平(当今福建)人,东晋著名的学者。他出生在贫寒家庭,小时候家里经常买不起点灯的油,白天又要下田耕作,没有办法,只能在晚上读书。到了夏天的夜晚,车胤就捉很多萤火虫放入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照亮书本,整夜读书,勤奋学习不感到疲倦。就这样他每天晚上就借着萤光读书,读了一本又一本,博学多才,终于成为一个著名学者。《车胤囊萤夜读》记录了车胤努力克服困难勤奋学习的故事,给我们很多的启示。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美好的进修,学习和生活环境都不再向从前那样,不愁吃不愁穿,更不用像车胤那样囊萤夜读。我们学车胤勤奋学习。学习他遇到困难时,不要退缩,而应该努力想办法克服。长大成材后,把有用的知识去奉献给社会和祖国,不辜负家人和社会对我们的期望,做一个对国家建设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