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教育感想 宽容 理解
宽容 理解—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
高二东
丁宁
时光流逝,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在二中这片沃土中走过两年了。这里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遗憾,但我最大的感受,却是充实。是二中可爱的校园给了我施展才华的舞台,是二中可爱的学子们成就了我的事业。
到现在我还清楚的记得: 当我第一次踏上讲台这方略显狭小实则广阔的“方寸之地”时,当我能从教师的视角与那一双双天真无邪的眼睛交汇时,我是那样欣喜又坚定地告诉自己:我见到了天底下最美丽的星星!我信誓旦旦地下决心:我要——不,我一定会尽自己的全力把他们雕琢成世界上最美丽的钻石。
然而美好的愿望在现实面前却一次又一次的经受着重大的考验。
王伟——圆圆的脑袋转动灵活得像个波浪鼓,只是每次转动的时候总是忘了朝黑板所在的前方停留片刻;大大的眼睛总是在你准备批评他时眨巴出单纯无辜的神情;嘴巴的两大功能——“吃”、“说”,在他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唯一可惜的是,不高的身材让他的一举一动尽在我的眼底。一提起他,我就能如数家珍般倒出一箩筐的缺点。直到那天„„
那天下午第6节才下课,我就接到教育处的电话:今天巡宿舍时,我班的王伟同学跟楼管了吵一架,并且还说了一些‘出口脏’,骂得非常难听,已经叫这位同学写检讨书,希望我处理一下。接完那个电话后,我非常的生气,又是王伟这是一个在全年级都很有名气的学生。此时,我就暗暗想一定要严肃处理这件事情。
晚自习第四节还有30分钟时,我走进教室,到王伟同学面前问他:“今天的事,检讨书写了没有?”他说:“老师,还没写完呢?”突然我有一种想法,让他到讲台去当着全班同学检讨,想到此,我又对他说:“要到讲台上去检讨!”听到这句话,发现他脸上一阵红说:“老师,不会吧?”我就说:“有什么不会啊!就是要上讲台去说!”说完就走了。
过了10分钟,我又走进教室,用眼神暗示王伟同学上讲台检讨,我本以为他会拒绝的,但是他还是走上了讲台,进行了检讨。可是,我突然发现他的检讨讲得也有一些道理,他说:“下晚自习后回宿舍后,他正在劝说今天没有按时值日的同学明天好好值日,声音大了一点被楼管听到了,就说他不按时休息,这样就要扣班级量化分。听此,他就觉得楼管太过分啦,就跟楼管争吵起来。”他又说:“他虽然有错,但是楼管也有不对的地方,动不动就拿扣分来压他们。他认为楼管不会尊重学生,因此根本不值得他尊敬。”听到此,台下的同学都笑了,看到这个情景,我突然觉得台下有部分同学是认同他的看法的。此时我觉得自己这样做到底是对还是不对?我这样做会不会给他造成心理伤害?
此时,我觉得该如何评定这个学生非常难。既不能说他做得不对,又不能完全肯定他做得对。如果说学生做得对,那就会助长这种不好的风气。所以此时我先肯定他说得有道理,楼管有时候确实不了解情况,处理得不妥。但是王伟同学也有不对的地方,楼管也就是老师呀,即使他有不对的地方,我们还是应该要尊敬他的啊。如果按你这样的想法,对你不尊敬的人,我们都不应该尊敬他了是吗?如果你父母不尊重你,你是不是就不尊敬他们?所以我希望同学们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应该多点忍让,体现自己的素质。最后,我还说,王伟同学让你上讲台来检讨可能会伤害你的自尊心,在此老师向你道歉。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让我非常习惯一厢情愿地把学生进行分门别类,总希望我教的学生都是优等生,而不是细细地去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与不足并加以引导。“真正的水晶在放大镜下是可以看到杂质的。如果有人跟你说他的水晶纯到了玻璃一样,那它就是玻璃了”。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对学生的要求太高了,总希望学生一个个本来就是钻石,自己只需要做一个剥去包在钻石外面的膜的人。爱孩子就爱孩子的一切,我觉得我应该让自己比较全面地去看待我的学生了:其实学生本来就是一颗颗的钻石,只是有了一些小小的杂质,我的责任是如何让这些小钻石更好地映射出太阳的光芒。
让我们用包容的心去爱孩子的一切吧!
第二篇:宽容与理解专题
宽容与理解
利辛县师范附属小学
邓壮壮
我自从毕业就一直担任班主任,其中的酸甜苦辣一言难尽。有个性的学生也见了很多,也向其他老教师请教了经验:一个字“严”,说老师要不严,学生就会欺负你。“严是爱,松是害”是许多老教师挂在嘴边的话,“严师出高徒”也成了班主任的经验之谈。但我在实践中发现,有时效果并不好。无可否认,在很多时候,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是班级管理的有效教育手段,但有时,过分的严厉,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很多时候,宽容和理解反而能使学生内心受到感化,会收到不错的教育效果。
我班有个叫朱宝宝的学生,个性怪异,情绪偏激,主要是早恋引起的,在我接任本班班主任之前,就知道他为此事经常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这使他对老师的教育产生了抵触情绪,认为老师对他有偏见。有一次,他上课迟到了,我向他了解迟到的原因,谁知道还没等我说完,他就很不耐烦地说:“我迟到是违纪行为,你要记我迟到或者旷课随你的便吧。”然后扬长而去。看看无法沟通下去,我决定冷处理。我再次找到他并对他说:“今天我不跟你讲道理,只要求你回去后好好反思一下你的行为和态度。”事后我在向其他同学和其家长了解了他的个性特点后决定对他采取“表面冷漠,密切关注”的处理方法。第二天,第三天他在我面前都表现的沉默不语。就这样平静的过了几天。几天以后,他在学习上表现得很积极,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还经常向我请教问题。又过了两周后,我才找他谈话。但我只字未提他上次的错误而是表扬他这段时间在学习上的进步,同时请他给我的工作提意见。他对我的表现很意外,同时也为我的真诚所感动。原来他是准备来受训,挨整的,没料到是这样推心置腹的谈话,逆反心理的防线被我的宽容与理解冲破,师生沟通的桥梁得以架设。最后他主动向我承认了错误,并感谢我对他的教育,还表示今后加倍努力。事后想想,若当时我不冷静,和他针锋相对,毫不手软,严加惩罚,虽为自己挽回了面子,但很可能把一个有潜能的学生推向破罐破摔的境地。
曾经有位作家说过:“我们当然应该努力做到最好,但人是无法要求完美的。我们面对的情况如此复杂,以致人人都可能出错,也许正是失去,才使我们完整。”他告诉我们人出错总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而作为逐渐成熟的小学生更是如此。这说明班主任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多一点宽容之心。俗话说的好“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对学生的批评要有分寸,绝不能一棍子打死。教育的语言要有“弹性”,既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缺点,又不会激起学生的对抗情绪,这中间其实就是一个“度”的问题,班主任工作经验积累的最主要方面应该如此。
在教学中我用宽容的心态,真诚的关心与诚挚的爱赢得了学生对我的信任和支持,也使我深深体会到: 宽容和理解是一种信任和激励,它使学生自省,自律,自强;宽容和理解又是一种仁慈和关爱,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促进班主任有效的开展教育工作。作者:邓壮壮
工作单位:利辛县师范附属小学 通讯地址:安徽省利辛县师范附属小学 邮政编码:236700
致高三(14)班学生家长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同志,您的孩子在您和我们的共同教育下,已从一个呀呀学语的幼儿,成长为一名刚强俊秀的战士,并正整装待发,奔赴高考的战场。为此,我代表学校向你们一直以来的支持和理解表示衷心的感谢。并恳请你们继续做好孩子们参加高考的坚实后盾。希望您们做好以下工作:
一、为孩子保驾护航
十年寒窗学子泪,一朝考场成功名,孩子们个个都是好样的,你们要精心呵护啊!在此希望你们暂停一下手中的活,多关心一下您的孩子,从生活上,精神上他们支持和关爱。精心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不要多问他们的学习成绩。因为孩子们心里都有自己的一杆秤,会办好自己的事。
二、与孩子心灵沟通
家是心灵的港湾,亲子之间应该亲密而又尊重,请你不要问及他们太多的自己的事,切记唠叨和翻旧账。多以实际行动来支持,让他们有安全感和温馨感。自己更应该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高考———那只是他们继续学习的一个平台。
三、做好孩子的专业营养师
在不太改变孩子的饮食习惯的前提下,适当给他们增加蛋白和纤维的食物。每天保证一个鸡蛋,一包奶。早饭一定要吃,最好是七点左右,牛奶,鸡蛋,青菜加谷类制品。午饭吃好吃饱,肉类,青菜加馒头或米饭。晚饭喜清淡
第三篇:理解 宽容 信任
理解 宽容 信任
同学们,你们有过误解别人、被别人误解或被恶意中伤的时候吗?你是怎么处理的呢?
谁都知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发生误解磨擦是在所难免的。面对这样的事,我们应当怎样对待呢?是斤斤计较,不依不饶,还是以宽容的态度相待呢?蔺相如官比廉颇大,却对廉颇处处忍让,这是宽容。仆人无意打碎了主人的玉杯,身为丞相的主人却一笑而过,这更是宽容,他们无疑成为我们学习的典范。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发生这样的事:在课间、教室、食堂、寝室,一个同学不小心碰到他人,却破口大骂,甚至动武,结果两个人不欢而散,反目成仇。而同是类似的一件事,下面的同学的处理方法却迥然不同:碰到他人的那位同学急忙道歉,另一位同学则面带笑容说,没事儿,两个人关系更加融洽。
同学们,为什么同样的过失会有不同的结果呢?就是因为前者忽视了生活中的一种道德品质:宽容。宽厚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待人处事的行为准则。
生活里有太多太多不如意的时候,需要我们用宽容的心境去对待。宽容是一种大度、一种涵养。心胸狭窄的人不可能宽容别人,而惯于斤斤计较;见利忘义的人也不可能宽容别人,只求索取而喋喋不休。真正的宽容,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高品味的道德观念。
因此,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宽容。宽容的人,总是以友善的目光去看待人们,看待一切;宽容的人,总是在琐碎的生活中感到充实和丰盈;宽容的人,总能把平淡的日子点缀得丰富多彩,而富有情趣;宽容的人,总是对生命心存感恩和怀念......。人生旅程慢长,宽容的人总是活得轻松自如、从容洒脱,他们因宽容生活过去赐给他们的不幸和挫折,而倍加珍惜今天的时光;他们因宽容工作环境的艰苦,而懂得世界上没有平凡的环境,只有平凡的人。他们经常宽容别人而从不宽容自己。因为,他们比谁都清楚:宽容别人是尊重、理解,宽容自己是放纵;没有宽容的社会不是和谐、文明的社会,缺少宽容的世界是疯狂的世界,到处都会充满邪恶和斗争。
把宽容理解为原谅、理解为容忍或怯懦,这是一个人看待问题的肤浅,宽容的真义在于给人创造一个友爱的环境。为了友谊,而掩饰对方的错误保持一团和气,那不是宽容;为了亲情而原谅对方的缺点求得彼此融洽,那不是宽容。
宽容是精神上的大彻大悟,是行为上拿得起放得下。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独立走完自己的人生之路,为什么不多一点宽容?
今天,我们更要提倡宽厚待人。当有人由于误会而冤枉自己或无意中伤自己时,应当予以谅解,不要得理不饶人;在批评别人的错误时,态度应当诚恳、友善,不要尖酸刻薄,更不要捉住别人的错误不放。宽厚的人,心胸开阔,不计较小事,与人为善,这样不仅有利于个人身心健康,而且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宽容别人,其实就是宽容我们自己。多一点对别人的宽容,我们生命中就多了一点空间。人生的路上,才会有关爱和扶持,才不会有寂寞和孤独;才会少一点风雨,多一点温暖和阳光,宽容永远都是一片晴天。同学们,愿我们人人都学会理解、宽容和信任。
第四篇:教育感想:需要爱和宽容
教育需要爱和宽容
这学期的课程都是和教师教育有关,通过微格实践和见习学习,我对教师这一职业又有新的反思。现在最注重的是如何讲新课,如何把握课堂,这些都需要经验的积累和多次练习。以后实习除了要听课讲课,还要和学生相处好,教育不光是教学,还包括学生的成长发展。教师是我要终生从事的工作,职业锚对以后的工作也很重要。回想以前家教的经历和现在见习实践的体验,我觉得教育需要爱和宽容。
实际说起来,作为一名师范生,现在想的最多的还是如何讲课、如何管理班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经常想自己在大学学到了什么。事实上现在出去做家教很多时候是把自己高中的学习经验照搬给学生,讲的也是高中学到的知识或例子。我记得刚开始做家教,帮学生学习的时候,总会碰到不理解的现象。比如他怎么这个问题还不懂,说了好多次为什么都不按我说的做,他怎么都不看书等。后来试过很多方法,希望学生能成绩进步。我那时太不成熟,每个人的学习能力都不同,不同的学生学习有不同的方法,对待不同问题,我们首先要理解学生,学会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平时辅导,了解学生怎么想,学生需要什么都很重要。现在谈爱学生,比较空泛,毕竟我们还没有接触到学生。但要宽容的对待学生的行为,是时刻需要记住的。
我们要对学生在学习中犯得小错误宽容,尤其实初为教育者,更需要宽容对待,不能激进,要适当鼓励学生。现在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种方式,但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也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教育不仅是改造人,更是唤醒人,唤醒人内心中沉睡的巨人。惩罚和宽容并不矛盾。在一本书中看到过这样的一句话“作为教育来讲,是不应该有惩罚的;作为一个教育者来讲,是不应该没有惩罚的;作为一个受教育者来讲,最希望是没有惩罚的。”在教学工程中,总会有学生没按要求完成作业,或是上课打扰课堂纪律,也可能会碰到学生之间有矛盾的情况。很多老师都会有一些惩罚,比如完不成作业,罚抄写课文20遍,罚去操场跑步之类。当然适当的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惩罚是我们需要爱和宽容,不应让学生觉得难堪,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当然也会有比较特殊的学生,他们会经常犯错误,惩罚在这里已经没有意义。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他总是犯错肯定有他的原因。以前的心理老师也曾说过,孩子会用犯错的方法来吸引父母的关注,他们只是太缺乏关爱了。我以前的班级也会有这样的同学,很多都是家庭的原因,他们有很多不好的习惯,会违反老师的要求,甚至逃学,最终影响到学生的发展。我们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后,才能帮助学生。这时的惩罚才有意义,当然惩罚也不是说一定要让学生去付出抄写跑步什么的体力劳动。
看过一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讲述的就是马修,一位音乐老师用音乐之美启发一群问题学生的故事。电影反映出很多学生会犯得错误,也有很严重的,寄宿学校的校长一味的惩罚犯错的学生,而没有调查真正的原因,致使很多孩子受到伤害。我最喜欢马修老师的还有一点,就是当他发现学生犯错的时候,并没
有直接责骂或是告诉其他人,而是说“我可以不告诉校长,但你必须为你的错误承担责任”。电影中,辅育院的名言是「犯错,处罚,关禁闭」,我认为这是不对的,也许是因为我也是学生,我觉得犯错被打不一定会让我们知道错在哪哩,要怎么改过来,如果可以给我们时间,教导、改正我们的错误,改正错误,了解正确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没有人天生就是坏的,只有在环境的逼迫下才会使人变坏,就像片中一群调皮的野男孩他们不是天生顽劣,事实上是因为没有人给他们机会。马修在接受校长任务时所提出的三个要求:不体罚学生,让我来处罚犯事的学生,不透露他们的名字,也无一不体现了他对幼小心灵人性的关怀。他是在用爱来感化这帮所谓“无法救药”的问题少年。对于犯错的孩子,马修实际上并未“包庇”他们,而是去了解他们犯错误的根源,加以疏通引导,并为学生保留自尊心,让学生自己反思,通过学生的内因来改正自己的错误。
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教师的意义在于开发学生潜能,拓展心智发展的疆域的同时,培养可持续性发展的自觉性。” 青少年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期,也是其性格形成的关键期,教师不只是教知识,同时也是在传播人生的信念。虽然马修只是个代课老师,他却用全部的爱和关心,去教导每一位同学,从不放弃他们。我们将来面对的是几十颗纯真、无瑕的心灵,面对的是几十个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只有深切的关爱,真心的尊重,才能使孩子的心灵与教师的心灵相融。
第五篇:理解、宽容、善待“问题学生”
理解、宽容、善待“问题学生”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好人,而爱别人不爱的孩子才是教师的崇高境界。我们称之为“问题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殊不知,错过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没准就错过学生的一辈子。“问题学生”同样拥有一颗真诚纯洁的心灵,也有被尊重被赏识的愿望。对“问题学生”只有诚挚的师爱,才能填补他们心理的缺陷,消除他们心理的障碍。所以,班主任应当对他们给予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关爱,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问题学生”。
一次,我去家访,来到学生孙佳乐家,刚一进门,孩子的妈妈迎上来就问:“老师,这小子在校是不是不听话?”又有一次,我家访完走出家门。听到隔壁邻居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瞧,老师追到家里来了。”不难看出,有些家长(特别是问题学生的学生家长)把家访看成了告状。究其根源在于以往的教师家访,总是以报“忧”不报“喜”的行式出现。报“忧”不报“喜”的家访行式,其中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它不利于发展教师和家长的联系;也不能使家长很理智地对待自己的孩子,要么痛打一顿,要么无可奈何。
我班有个学生王雨霏,她课上不专心,课后作业不完成,不遵守纪律。教育过几次,效果不佳。告之家长,好景不长。有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与音乐老师闲谈中,得知她擅长唱歌、跳舞,我抓住这个机会,当着她的面向她的奶奶报喜,并提出如果在其他学科上也能这样出色,做个懂事的孩子就更好了。这下可真奏效,她上课认真了,课间能与同学和睦相处了。这时我又不失时机地写了家校联系单。总之,该生一有进步,我就设法给她“报喜”,使她感到老师时刻在关注她,希望她进步。这样她就增强了自信心和自觉性,从而获得了更大的进步。几次成功家访给我的启示是:家访时“报喜”有时比“报忧”更管用。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班主任应以赏识的眼光和心态看待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孩子,使他们找到好孩子的感觉。也正由于有了老师对他的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和提醒,才使他找回了自信。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向上地成长、快乐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