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演讲稿:让“孝”在每个学生身上闪光
教师演讲稿:让“孝”在每个学生身上闪光
教师演讲稿:让“孝”在每个学生身上闪光
古人云:“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也”。孝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是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可以说,中国几千年的文明社会就是以孝德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百善孝为先”孝德教育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但是现在的青少年成长于社会转型的矛盾多发期,他们虽然接受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但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生活日益富裕,孩子们的条件也越来越优越了,但不可否认的是,有许多家庭,由于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对家庭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不知如何正确教育孩子,注重了对孩子在生活上的照顾,甚至娇惯、溺爱;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却有很大的缺失,导致许多孩子只知道索取不懂付出,变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缺乏责任感,对同学缺乏关爱,对父母和长辈缺乏孝心的“小皇帝”、“小公主”。因此以“孝德”教育为核心,努力打造学校“孝文化”特色,对于学生良好的人格形成,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爱由亲始,亲亲而仁民”“孝乃众善之始,做人之基”。一个人爱他人,爱祖国的感情,一定是从爱父母、爱亲人开始的,进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种作用我们称之为“孝德”教育的迁移作用。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外向迁移,例如:在孝德基础上培养起来的“尊师重道、文明礼仪、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珍惜生命、热爱自然、爱国爱民”等美好品德。另一种是内向迁移,例如:“励志勤学、诚实守信、谦虚谨慎、勤劳节俭、自尊自信、沉着冷静、知恩重义、务实进取”等优秀品质。一个人生命最初的情感体验都来自于和父母、亲人的相处,一个人要造就丰功伟业,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必须以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作为修身立德的基础。很难想象,一个对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孝敬的人会去关爱他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由此看来“孝德”教育,“孝”文化的建设非常重要的,它既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又能引导学生确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把青少年培养成有孝、有仁、有义、有忠、有信、有文化的一代新人。
让孝德在学生心中生根,让孝文化在校园中开花生辉,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要求所有从事这项伟大工程的教育者、家长及社会人士不但有雄心、信心、耐心、恒心,还要有策略、讲方法,切不可急功近利、顾此失彼。结合不同学校特点,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统一思想,总体规划
首先全校教职工要统一思想,人人都要把加强“孝德”教育作为工作的一个目标,这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条件。其次学校制定好“孝德”教育的计划,包括长期的和短期的,例如,在某学年,学校在这项工作中将要完成什么目标,应该采取什么基本措施,由哪些人员具体负责哪些工作,必须清清楚楚且行诸于文。这项工作做起来要严格按照规定计划,奖赏工作优异者,惩罚工作落后者。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每个人的责任心,保障本工作顺利完成。
二、利用课堂,见缝插针
学生相当一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是和老师在一起的,这一段时间是对学生进行“孝德”教育的最集中、最有效的时间,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当然要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课堂的需要而定。大家要清楚一点,任何学科的教学除去传授知识的目的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培养学生美好情操、品德,教学生做一个好人”即所谓“传道”。在所有科目中首推语文、政治、历史三大学科。它们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例如:语文,每篇文章无不闪动着“德育”的光辉。每一项活动无不翻腾着“德育”的浪花。在许许多多“德育”的机会中,当然少不了“孝德”的亮点。比如《傅雷家书》和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两篇文章,字里行间都流淌着一个父亲对儿女成长的温暖关怀和良苦用心。尤其是傅雷对儿子傅聪的教育不止停留在对他事业——音乐的关注上,更是上升到对儿子爱国情感的激发和培养上。象这样的句子“河,莱茵河,江声浩荡······钟声复起,天已黎明······中国正到了‘复旦’的黎明时期,但愿你做中国的——新中国的——钟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的民族,应该有气吞斗牛的表现才对。在这些语句中,我们能够深切地体会到傅雷对祖国的热爱,对儿子的期望,一位父亲能如此用心不能不令我们感动。语文老师可以抓住这个佳机去触发学生感恩父母的情思,进而再培养它们的爱国感情。另外在语文课本中还有许多这种类似的美文、诗歌。只要老师用心、得法就能收到良好的“孝德”教育效果。所以语文、政治、历史课堂是这种教育的重要阵地。其实,哪怕是数学课堂也不是没有“孝德”教育的机会。各科老师在完成这项工作时要注意几点要求:
1、不要耽误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2、要善于捕捉机会,非常自然的利用
3、要收放自如。所以老师们必须把课备好,且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三、开发校本,明白孝理
学校不但要利用我国历史中的“孝德”资源来教育学生,还要自主开发校本课程。例如,有的学校开发了校本课程《新八德》,包括《忠孝篇》、《诚信篇》、《礼义篇》《廉耻篇》等。在《新八德·孝篇》中,编辑了来源于古代经典作品中的孝子故事。在课堂上老师们把课本中一个个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故事与《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起来,与身边的人、身边的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学完课文后,教师会布置一些“孝心”实践作业。如帮妈妈扫地、洗碗,给父母洗脚,父母生病了,懂得照顾父母,给过生日,给下班后的父母端一杯热茶等等。这些措施把课内学习和课外行动相结合,让学生从小就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四、开展活动,感受真谛
让学生身临其境参与各种活动,这样所受到的教育会更深更久。
1、参观历史遗迹,走进历史名人。中国是孝的国度,中国历史中“孝”文化熠熠生辉。因此,在祖国各地到处都有“孝子”的历史遗迹。学校可以每年在适当的时候组织学生参观,近距离的感受名人孝敬父母的真情和力量。隶属浙江省余姚市的小曹娥镇,历史上孝女曹娥投江救父的传说就发生于此,小曹娥镇一直被誉为“孝女之乡”。还有四川的报恩寺、山东曲阜的三孔等都是进行孝德教育的好去处。学生缓步走进,通过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感觉等能非常真切地了解古人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故事。孝的美好情感会在心中潜滋暗长,这种影响,这种熏陶要比干枯的说教深远的多。特别是有些学校毗邻一些“孝德教育好教材”的古迹,更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优越听觉。不但要经常去参观,亦要让学生写心得体会,让“孝”的情感在学生心中得到深化和升华,就有可能升华为爱他人、爱集体、爱祖国的高尚情感。在开展这种活动时,一般要注意这么几点:①、谨记走马观花式和只看表面热闹的参观形式,这样的方式往往是肤浅的,也很难触动学生的心理。②、参观访问前老师要告知学生活动目的,提出要求,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参观。做好这样的铺垫学生就增强责任心。③、在参观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详细讲解,突出重点,让学生做好笔记。做到了以上几点相信定会收到预期效果。
2、“读、看、讲、做”相结合活动。让学生多渠道多形式获取“孝德”信息,接受孝德教育。“读”是指读书活动,可以班为单位或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个人为单位,定时、不定时地读有关“孝德”的书。书的种类也尽可能地丰富。或是历史故事,如关于“拾葚异器”“行佣供母”“怀橘遗亲”等,或者是讲孝理论的书,既可以是中国的,也可以是外国的,既可以是历史也可以今夕。只要内容积极健康都可以让学生去读,然后写出读后感,学生一般都喜欢读具有生动感人情节的书,老师应给予理解。为使学生能读到大量的书籍,让学生在书海畅游中浸染孝的美德。学校首先应具备或创造有利条件,如定时开发阅览室,让琳琅满目的好书摆上书架,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机会。再如图书室的建设和利用也很重要。学生可以去借自己喜欢的书,在自己的空闲时间去读,另外老师也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多读关于“孝德”的书。学校和老师如果能给予应有的支持,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这里所说的“看”不是指看书,而是看其它方面,例如看有关的影视资料。影视资料鲜活生动,人物故事等直接冲击学生的感官,学生很易被感染打动进而接受。例如看《我的丑娘》等作品中,老母亲“忍辱负重关怀儿女”的故事催人泪下,最后“儿子、儿媳认母,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结局让人欣慰。学生在欣赏影片的过程中那眼“孝心”源泉肯定能被激活而流出股股纯洁的孝情。他们一定会想到自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平时如何养育疼爱自己。自己以后该如何去孝敬他们。还可以带领学生去医院看孕妇生育的大体过程,我们相信,当学生看到一个个挺着沉重的肚子的孕妇在医院走廊来回走动时;当他们听到孕妇们为产下一个健康的宝宝而撕心裂肺叫喊时;当孕妇们因失血过多而脸色苍白时;那种赞美伟大母亲,感恩母亲给予生命感情怎能不油然而生呢?其实“看”的形式多种多样,“看”的对象很多,随时随地都有这样的机会:走在大街上,能看到母亲大手拉孩子的小手的情景;来到田野间,能看到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画面;走进敬老院,能发现一个个苍颜白发体态佝偻的老人······关键是老师平时要引导好学生,给予好他们做一个有心、有情、会思考的人。让他们看到这些动人的情景时,反问一下自己:我的父母不也是这样对待我的吗?所以让学生“看”,如果想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老师的作用还是很关键的,要做好一个引路人、启发者。实际上学生看,不单单看正面材料,也可以看反面材料。从反方向获得的启发有时更大。例如当今有不少儿女只顾自己享受不管父母的死活,甚至父母流浪街头、病故床榻。这样的反面教材在身边、在影视中都不少见。学生看了后会产生憎恶感,同时也会在心里提醒自己:切不可效仿此人,留下骂名。学生看完之后,特别是看完影视资料后,要写心得体会,老师要作进一步点评、总结,让这些资料的作用有一个长久的惯性。还要提醒大家的是:看的内容也不一定局限于“孝”,也可以适当扩大范围。可以扩大到看关于“爱他人”、“爱集体”和“爱祖国”的资料。特别是在学生对“孝德”有了较深的理解之后,要顺势教育学生应拥有更博大的爱,因为这个世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的存在,人更是这样。如果没有了祖国,没有了生存的良好环境的后果,比没有了家庭和父母更严重。所以我们不妨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看一看遍野的花草、树木和蔚蓝的天空;听一听鸟儿婉转的鸣叫和小河潺潺的歌曲;摸一摸散发着朴实气息的泥土;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他们生活的这个地球是多么美丽,人类对它的依赖又是多么强。学生是感情丰富的群体,他们一定会领悟到:哦!我们不止是要感恩父母,我们还有感恩大自然,爱护我们共同的母亲——地球。诱导他们每天都要多注意一下周围的人,包括老师、同学。观察一下老师是怎样备课、上课,照顾学生生活的。为了让学生学好知识,成就人生,老师一声过着两袖清风,三尺讲台的清贫辛苦生活,难道他们不值得我们尊敬和感恩吗?还有周围的同学,他们大多数是善良的、友好的、勤奋的,他们为班级,为同学付出许多,难道他们不值得我们尊敬吗?不值得我们关爱吗?等等这些美好的感情都可以在“孝”的基础上衍生,都可以通过“看”而达到“触景生情”的目的,只要老师和学生都做一个有心的人。
“讲”主要包括其他人的讲和学生讲。其他人当然应首推老师,这一点我们已经在前面提到,不再赘述。另外我们还可以充分发挥其他人“讲”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孝德”教育:首先学校每学年可以邀请社会人士来校作报告,最好请“孝德”教育方面的专家或“孝”的典型代表。他们的发言一方面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另一方面很可能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深深地打动学生。今年四月份,我校就请了附近的一位村民来校作报告,虽然这位村民其貌不扬,谈吐不“雅”但是他有着真挚的感情和发生在他身上的感人故事。这位村民今年四十多岁,家境贫寒,至今未婚。但是他却有着一颗金不换的心和感天动地的孝举。他的父母在十几年前先后得病瘫痪在床,连最基本的生活吃、喝、拉、撒都不能自理,但是两位老人幸运的是有一位好儿子,他为了照顾年迈还病中的父母,放弃了外出挣钱的机会,甘心过着清贫的生活,并且想尽各种办法让父母吃好点,甚至是卖血;为了让父母高兴,他经常强忍生活的苦难,陪父母聊天说笑;为了父母能安度晚年,坚决推掉了多门亲事,致使今天仍过着孤独的单身生活。我记得当时作报告时,这位村民动情之处泪流满面,台下师生为之动容,痛苦失声,这样的“讲”具有感人肺腑、动人心脾的力量,对学生不仅仅是感动,而是一种震撼。其实这样鲜活的实例在很多学校的周围都能找到,学校如能很好的利用,对学校“孝德”教育是一个很大的帮助。把家长请来作报告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让家长站在父母的角度讲一下把孩子养育成人所付出的劳动:除了给孩子提供物质方面的支撑外,家长还要承受着其他方面的压力,如担心孩子的学业前途,希望孩子能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唯恐孩子身心不健康,希望孩子能快乐地成长,甚至是怕孩子在外上学吃不好、睡不安。所有这些压力,很多作父母的都不愿直接向孩子表白而选择自己默默承受,这就致使做儿女的感受不到,或者认为是理所当然,哪里还谈得上“跪恩”“反哺”之举呢?如果听了别的父母的故事,也许会心里会为之一动,产生茅塞顿开的效果。家长在作报告时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态度要严肃认真,所讲之事要客观真实,不然会适得其反,造成不可挽回的效果。
关于“讲”的活动,实际上最重要的要数学生讲,平时学校可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举办,关于“孝德”演讲活动,例如举办校级以“感恩父母,弘扬孝德”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或者是以“我最感谢的人”为题的演讲比赛。让学生自己去说,去讲自己父母的故事,表如何尊敬父母的决心。演讲者本人在收集材料、酝酿感情的过程中,一定会细致地观察自己父母的生活,回忆自己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的历程,在这个准备的过程中,那种感恩之情就像绵绵春雨一样慢慢地浸透到学生的心田。当他走上讲台开口演讲时,挤压在的情感就如火山一样喷发,定能教育本人,感染听众。
这种大型的活动组织一次不容易,会受到次数的局限。更好的形式是召开“主题班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有动人之处,大家都讲一讲“父母是如何的不易,儿女该怎样孝敬父母”,这能让每个学生的心灵受一次洗礼,效果会更好!
“读,看、讲”进行的再好!毕竟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上,对于培养学生“孝德”并不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让学生的“孝德”得到实质性的提升,还要引导学生去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家长和学生互动。督促学生完成孝德作业。既要求每个学生每周做一件以上孝敬父母的事,并在孝心作业本上记载,家长签名监督。每周写一则孝德感言,每周写一次阶段总结谈收获。学校每周推出一名孝心学生;对学生的优秀孝心作业;优秀孝心感言予以及时表彰。为父母做什么事呢?其实身边的小事即可。例如:给父母送上一杯清茶,吃饭时抢着给父母盛饭,父母劳累时要细心给予按摩,为父母打洗脚水,甚至为父母洗洗脚,烦恼时孩子要尽心安慰。在做这些事的时候孩子一定能想到:父母就曾这样照顾过自己。家长对学校这样的举措的反应如何呢?请听一听一位家长的来信吧:“这份作业多么温馨,常常让我感到孩子的可爱,感动于教育者能设计这样美好的作业。爱在一件件小事中流淌,家也在点点滴滴中积淀幸福”。这是一位母亲感受到孝情后真实动人的心声。
2、利用各种节日、广泛开展活动。中国节日众多,在“孝德”育中可利用的节日也很多,如:母亲节、父亲节、端午节、教师节、中秋节、感恩节。借助这些节日的力量,让学生做一件“感恩父母或他人”的事。如给父母写一封情意绵绵的信,在家对父母说一句温馨的话或送一份表达心意的礼物。在其他节日如清明节,也可以让学生做一些事情,培养他们更广博的“孝德”。让学生“承祖德、感祖恩、行孝礼、见孝心”。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慢慢地便会养成关注父母心,体谅父母辛劳,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国庆节是全中国人民共同庆祝祖国诞辰的节日,在这一天学校可举行多项活动,如:隆重的升旗仪式,全体师生共唱国歌。大家可以想象:在高亢洪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爱国之情会在每个师生胸中激荡,学生在这样的气氛中会自然而然的形成高尚的爱国情感,如果在以后的活动中再加以巩固,会培养出众多热爱祖国、效忠祖国的热血青年。
3、自由创作,讴歌父母。
创作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自由创作传达“孝”情的作品,能很好培养学生的“孝德”。选择的形式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相声、歌曲、舞蹈,都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行为的动力。”在这种动力的驱动下,创作出来的作品一定能感动人。例如:我校一位学生创作的诗歌《父亲》就很好:“父亲累啦!躺在藤椅上不愿动。我知道,家庭的担子有多重,他的肩膀压力就有多重。生活的道路有多长,他的脚步丈量就有多长。父亲病啦!病得不轻。我除了天天为他祈祷,就是阵阵心痛。他放飞了几个儿女,去却给自己留下了一身的病”。本诗感情深沉真挚,表达了这位同学对父亲的赞美和深爱。相信这位学生在创作这首诗歌的时候,一定用心回忆了父亲为家庭和儿女付出的经历,深深地认识到父爱的伟大,心中涌动起“感恩”的温情,他才会创作出这样的作品。在让学生创作之前,老师只需要提出关于作品主题的要求,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创作权。
五、营造氛围,激发孝情
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需要一个浓厚的文化氛围。学校应该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精心设计,周密安排。利用校园围墙布置“孝文化”教育墙,让生硬的围墙说话。“孝墙”可以设计为两部分内容:一面墙以介绍传统孝文化为主,主要介绍古代“孝子”故事,如“亲尝汤药”、“鹿乳奉亲”、“扇枕温衾”、“哭竹生笋”等故事。另一方面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式。分别以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社会三个方面加以引导。这样就会让昔日死板的墙头变得有声有色,学生们都会说:“我们的围墙会说话。”
另外学校还应充分利用校园和教学走廊,开辟图文并茂的传统文化宣传栏。如:在校园教学楼内设立“新八德长廊”,具体阐述“忠、孝、礼、义、诚、信、廉、耻”的内涵,“新八德学生实践活动图片长廊”则集中展示学生们在家中、校中、社会上的德育实践活动。教学楼内还可以设计“中华经典文学长廊”“中外名人名言长廊”,学生们随时可以品读经典诗文,浏览名言佳句,欣赏古诗文的意境,享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领悟传统文化的真谛,由浅入深地培养了学生的孝德,细无声息的提升了学生的品德修养。这样的布置和设计,让全校学生耳濡目染在浓厚的孝文化氛围之中,随时随地受到教育和熏陶。走进这样的校园,绿化带里的校徽图案、走廊里的励志格言、角角落落里的环保用语等等。无不渗透着浓厚的孝德文化气息。优美的校园文化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让孝德文化传 统和美德时时处处净化者学生的心灵。
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后,“孝德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希望学校工作人员享受胜利果实的同时及时总结工作的不足。例如:一定会有部分班级重视不够,对不知的活动有拖沓的现象,再如对于“孝德”班级文化的布置少数班级存在黑板报、橱窗更新不及时现象。还有部分班级关于“孝德”名人名言的征集不够及时,质量不高。对学校布置的任务精神领会不到位,导致部分工作不能与学校同步完成。
总之,只要我们能够统一思想,总体规划;利用课堂,见缝插针;开发校本,明白孝理;开展活动,感受真谛;营造氛围,激发孝情。并且认真总结经验,及时改正、弥补不足,不断去探索实践,一定能让美好的“孝德”在每个学生身上闪光。
第二篇:教师演讲稿: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两年前,那一个金秋的早上,我揣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在一双双新奇的眼睛里出现。从此,一方神圣的讲台,便把我引向多彩的教师生涯,引向无穷智慧的未来。从此,我的第一声“上课”,学生的第一声“老师您好”,便成了我生命中最难忘的记忆。
此时此刻,我要感谢那些朝气蓬勃、纯洁可爱的学生,是他们让我的生命更加阳光,是他们让我坚定了终生为师的信念。我想,无论贫穷与富有,我都会用爱与责任去诠释“教师”这一平凡而伟大的称号!
我更要感谢一中所有忘我奉献、并肩战斗的同事,他们是我的良师益友、行为标杆。两年来,他们如黄牛一般埋头苦干不知疲倦的身影,他们将家庭搁置一旁全心扑在学生身上的事迹,他们把青春年华奉献给三尺讲台无怨无悔的精神都无时无刻不在鞭策着我。是他们把“爱”变成了一种习惯,是他们用“爱”书写人生,是他们用“爱”感化学生。他们用一生的执着和坚定,为所爱的事业做了最完美的注脚,更为我们这些年轻的后来人点亮了最明亮的航标灯!
在一中,我目睹着这样一群敬业的老师。清晨,当天际染上第一片彩霞,他们的身影已出现在校园的长廊;深夜,当九峰山停息了最后一声鸟鸣,他们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万绿丛中一点红,但她绝不是陪衬,她是三十六位班主任中为数不多的女性之一。她的血小板不到60,常常体力不支,她也有家庭有老人有孩子。一头是还在读小学的女儿,需要妈妈的呵护;一头是面临高考的学生,需要老师的陪伴,左右为难,只好把女儿放在亲戚家。我们无数次在办公室听到电话里她和女儿的对话:“妈妈,我饿了!你什么时候回来啊?”“听话,你先做作业,一会儿,妈妈就回来!”每次听到这样的对话,我心里都酸酸的,我不忍想象一个十岁的孩子独自在家的孤独。但这样的日子小女孩已经习惯了。她习惯了吃冷饭,习惯了自己泡面,习惯了一个人守着空空的房子和电视做伴。当别人的孩子放学回家吃着香喷喷的饭菜时,老师的孩子却在吃剩饭啃方便面,当别人的孩子过着有爸爸妈妈陪伴的幸福的周末时,老师的孩子却永远只能站在窗边,眼巴巴地盼望爸爸妈妈早点从学校回来。是啊,为了身上那份责任,哪一位一中的老师不是置家人于不顾,置自己的健康于不顾,置所谓的幸福和享乐于不顾,披星戴月,长年累月坚守着那一份信仰和那一份执着?
每当我备课批改作业写到头昏眼花时,给学生讲难题解决心理困扰讲到口干舌燥时,就不免想到我的同学都在那喧嚣与繁华的地方享受着时尚与现代,深深的失落感与疲倦不免涌上心头。可是,每当我抬起头,眼前的景象总使我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灯光下,那一张张沉静的面容其实满是疲倦,那一声声对学生轻声的宽慰和细致的解答总是沙哑,即便是两鬓斑白却依然精神矍铄,即便是满身伤痛却依然步伐矫健,哪怕是饿了,病了,痛了,累了,却还是那般声音洪亮,那样心态年轻!那一刻,我明白了什么是含辛茹苦,什么是无私奉献,什么是爱与责任!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我在心里告诉自己:我一定会追寻他们的脚步,把无私的爱和无限的责任奉献给我的学生们和我所钟爱的事业!我会把最新鲜的知识带给学生,用最青春的活力感染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和生命,去架起学生今天和明天的桥梁,去铺设学生现实和理想的跑道!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第三篇: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教师演讲稿)
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我不是一位多情的诗人,不能用漂亮的诗句去讴歌我的事业,我感谓不是一位睿智的哲人,不能用深遂的哲理去体现我的人生价值。然而,我就是我——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师。今天要在这词汇的花园里采撷,构造我心中最美的诗篇。在理性的王国里徜佯。推演我心中最奥妙的哲理。我要用深深的思索和凝重的感情来唱出我心中最美的歌!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各位同仁,当你面对学生求知苦渴的眼睛时,当你目视孩子们天真可爱的面庞时,当你走上神圣的讲台时,你想到了什么?——民族的发展,祖国的昌盛,孩子的未来……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应该思索的。但此时此刻,年轻的你是否想到了你自己,想到你自己肩上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想到了如何让自己的青春更加美丽?
青春是迷人的。很多人在青春年华里就谱写出了辉煌灿烂的人生。宋朝的辛弃疾年仅21岁,就领兵抗金,“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鲁迅先生也是21岁东渡日本,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豪迈誓言;我们敬爱的周总理19岁就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诗句“大江歌罢掉头东”,决心把青春献给祖国解放事业……他们是华夏的铁骨精魂,是永远不落的星辰;他们是挺立潮头的英雄,是无数人心中的楷模!
抚摸时代的丰碑,追寻英雄的足迹,心潮澎湃人们不难发现,英模们那一颗颗爱国之心,那一腔腔沸腾热血,凝聚成了两个字:奉献!各位朋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既然选择了讲台,就选择了默默奉献。其实,奉献对任何人都不苛刻。不能长成参天大树做栋梁之才,不妨是一颗小草为春天献上一丝新绿;不能成为高山昭示一种雄壮,何不当一块路碑,为迷途的为旅人拂去心头的阴云;不能像海洋用宽阔的胸怀拥抱百川,又怎么不可以是一条小溪为入旱的土地捧上甘露。
我们的奉献应该是赤诚的奉献、无私的奉献、崇高的奉献。我们的奉献像火把,是无怨无悔的燃烧,是至死不渝的真情。我们的奉献像一泓清泉,是长年的流淌,是不计名利的付出。我们的奉献,更像一首经久不息的颂歌,永远回荡在广袤的神州大地。
鲁迅先生说过:“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就像萤火一般,好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虽然时代不同了,但鲁迅先生这种精神依然适用于我们今天,适用于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
朋友们,奉献是神圣的,伟大的祖国需要我们奉献;火热的生活需要我们奉献;青春是有限的,有限的青春正企盼着你的奉献。朋友们,凭着岁月赐约我们的年轻臂膀和满腔热情,伸出你年轻的双手吧!擎起希望的火炬,让我们辟风斩浪,走向辉煌的明天,让我们的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第四篇:教师演讲稿: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平凡的人生,育人成才是最壮丽的事业;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奉献,无私的奉献,用我们的爱撒播着未来的希望。三尺讲台,是我们耕耘的土地,扎根这片土地,是我们的荣幸!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为你感到骄傲和自豪!既然把教育作为终身的职业,就要把自己的理想、信念、青春、智慧毫不保留的奉献给这庄严的选择,就像鱼儿爱大海,就像蜜蜂爱鲜花。
作为一名教师,当你站到讲台上,面对天真可爱的面庞时,当你站到讲台上,目视渴求知识的眼睛时,你会想到什么?是民族的发展,国家的富强?是家长的期望,孩子的未来?……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应该想到的。此时此刻,你是否觉得自己肩上的历史责任和使命。作为教师的你,怎样才能体现这份爱,怎样才能表达这种情呢?如果让我回答,我会义无反顾的选择敬业。之所以选择,我会热爱,之所以热爱,我会执着,之所以执着,我会奉献!虽然,我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思考我的价值;我也不是诗人,不能用优美的诗句讴歌我的职业;我更不是富翁,不能用金钱的尺子丈量我的人生,但是我是教师,一名从事教育事业的工作者,我可以深深思索,推演心中最奥秘的哲理。我知道,我们虽然守着清贫但却很富有,因为我们拥有着用来培育祖国栋梁的知识,拥有培养祖国人生与成才未来的重任,教书育人是我们的天职和本分,也是我们的信念!是的,我们用一根教鞭守着一方净土,两袖清风执着一份清淡,三尺讲台献上一片爱心。我们甘为人梯,吃也清淡,穿也素雅,面对大千世界,我们还是淡泊名利,因为在我们心里,老师,这个字面上平淡无奇的字眼,却孕本文来自人生与成才育着圣洁和伟大!像春蚕,像蜡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的用青春和生命演绎着我们无怨无悔的人生。虽然平凡,我们的脊梁却支撑着祖国的未来;虽然清贫,我们的双手却托举着明天的太阳。为人师表,是我们用实际行动诠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 奉献精神,在奉献中完善自己的生命,在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在奉献中获得真诚和坦荡。这是我们的骄傲!
马克思以他自己的一生,实践着他在青年时代曾为自己立下的道德准则——“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马克思的创造和他的所得之间的差额,就是他的奉献。雷锋在他日记里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要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这是他的奉献。教育家陶行知的真挚感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也是他的奉献。XX感动中国的获奖者丛飞,每次上台都是这么说:“我叫丛飞,来自深圳,能对社会有所奉献,能对他人有所帮助,我感到很快乐。”因为奉献,所以快乐;因为奉献,才感受到人间真情;因为奉献,社会才和谐发展;因为奉献,人的生命才会闪光。感受丛飞,他将好事做到极致的执着,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之心,他“只要你回头一笑,我就很知足”的精神境界,足以感动我们任何一个人。
奉献不仅为了别人,也为了自己的心灵。心灵就像一朵常灌常新的花朵,不仅需要他人的关爱来浇灌,还需要我们自己的付出去滋润。奉献多一点,付出多一点,每个人的心灵之花都会绽放出最美丽的笑颜,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其实,奉献对于任何人都不苛刻,常言道:播种善良,收获友爱;播种仇恨,收获敌意;播种希望,收获未来。不能长成参天大树做栋梁之材,不妨做一棵小草为大地献上一丝新绿;不能像太阳那样用耀眼的光芒照亮整个地球,何人生与成才不像萤火虫为黑暗增添一份光亮;不能像海洋用宽阔的胸怀拥抱百川,怎么不可以像雨滴一样为孕育我们的土地洒上一滴甘露;不能成为天之娇子,何不传承爱岗敬业的精神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呢?我们既然选择了讲台,就选择了默默奉献,如果我们不付出、不创造、不追求,这样的青春必然在似水年华中悄悄逝去,当我们走过的路留下脚印,开过的花弥漫芳香时,回首往事,没有痕迹,没有追忆,人生四处皆是叹息和遗憾。我想,这绝对不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青春是美丽的,似晨出的朝阳生机勃勃;青春是无悔的,平凡的岗位上昭示着我们不悔的选择。一根火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可以点燃一堆熊熊的烈火;教师的工作是普通的,但却可以唤起无数学子渴求知识的激情。我们的教师就是这样不求自本文来自人生与成才己的壮丽人生,只求在平凡中让学生们一步步长大。让我们行动起来,释放我们的热情吧,三寸粉笔在指挥着我们教育改革与时俱进的交响,三尺讲台在演奏着我们努力奋斗开创未来的乐章,把我们平凡的人生献给这壮丽的事业,用心血与汗水去浇灌祖国的花朵,不辜负人民的嘱托、祖国的期望。用自己全部的智慧和力量,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让我们——生命如歌,青春无悔,无私奉献,青春永恒。
谢谢大家!
第五篇:演讲稿 让青春在地铁闪光
让青春在地铁闪光
李大钊曾说:“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有着充沛的精力,旺盛的激情,正是大展身手的好时机。如今时代飞速发展,素质教育之花开满天涯,我们也应该改变观念,与时代同步,与世界接轨,用我们动人的青春来谱写壮美的诗篇!
各位,当你踏进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一刹那,相信您的精神一定会为之一振,整洁的环境、碧绿的草坪、忙碌的身影„„,仔细打量匆匆而行的员工,从他们的脸上你能读到的是会心的微笑,充满着幸福和自信。也许你的心里充满着疑问——是什么让研究所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是什么让他们如此投入?
让我来告诉你,因为这里有一群兢兢业业、勇于创新的科研人员,他们都有一颗立足岗位为祖国奉献青春的闪亮的心。
相信各位大都和我一样,正处在人生成长青春阶段,青春是什么?是满腔流动的热血,是聪颖活泼的思想,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是勇于担负祖国建设事业的大无畏精神。青春意味着奉献,意味着牺牲。
青春是宝贵的,也是短暂的,因此我们应该珍惜机会,把握住这短暂的青春,把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只有这样,我们生命才会更有活力,我们的青春才会闪耀出美丽的光芒。回顾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的历史长河,多少革命烈士为了民族存亡和祖国的繁荣昌盛而献出了宝贵的青春。我们在为之景仰的同时也应该为他们追求真理勇于献身的精神而动容。
青年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和希望所在,具有朝气蓬勃、敢为人先、拼搏竞争的特点,我们应该本着自觉、自强、合作的先进理念,展现正元国际青年爱岗敬业,开拓创新,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勤于奉献的精神风貌。让我们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矢志奉献,埋下头来扎扎实实地干一些造福老百姓的事情吧,工作业绩我们做好一点,遇到好处我们多让一点,困难工作我们多抢一点,群众所需我们多想一点,无论什么时候,一个具体的行动,总会比一万句空话更能得人心!当然,我们今天不一定非要去参军,不一定非要为祖国而牺牲自己的生命,那么,作为拥有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新世纪青年,我们应该如何奉献自己的青春呢?在这里,无数的优秀共产党员已经为我们做出了答案。
党和人民忠诚的儿子——雷锋同志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我们要向雷锋同志那样,热爱祖国,心系人民,把我们的青春投入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去,使我们的青春之花,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作为党员,无庸置疑,应当把他的一生都献给祖国的建设事业。我们在党组织和同志们的帮助下,从组织上入了党,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在党组织和同志们的帮助下,通过实践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从思想上更进一步入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去奉献自己,燃烧自己,做一个高尚的人。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蒋筑英同志说过——一个人的生命是短促的,但祖国的事业是永存的。因此,趁着年轻,我们要争分多秒,贪婪的汲取知识的营养,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不断创新、勇攀高峰;趁着年轻,我们要时刻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心中,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的信念;趁着年轻,我们还要把自己投入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去。
同志们,历史是生动的,例子是鲜活的,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请把我们的青春投入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去吧,我们每个青年人都应该把握住机遇,经得起挑战,在工作和学习中不断完善自己,百炼成钢,用自己的火热青春和无私的奉献为正元国际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平凡的工作中,让我们奉献青春!让我们的青春在岗位上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