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七封信》有感
读《李开复给大学生第七封信》有感
没有进入大学的时候,我就憧憬着大学生活,向往大学的自由,精彩。当真正跨入大学后,我却开始迷茫了,太多的自由时间不知道如何去安排,在自由的天空中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迷路的小鸟,没有了飞翔的方向。时间如流沙划过指缝,留下了无尽的感伤。我该如何度过我的大学生活?我该如何实现我人生的卓越?当我读了李老师给大学生的七封信后,我感觉就像是在黑暗中有人为我点亮了一盏灯,大海航行时有人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让我明白了我该如何度过我的大学生活,实现我人生的卓越。
李老师在信中告诉我们:“真正的成功并不是简单的复制别人的成功之路,也不是盲目的追随某种社会风潮,要想取得真正的成功,必须先做一个诚信为先的好人,并需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在不断的学习和交流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在大学生活中首先做一个诚信为先的好人,古人云:人无信而不立。一个缺乏诚信的人,一个人格不完善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的,即使在以后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那也不会实现真正的卓越,得到真正的快乐。自古至今,诚信话题如潺潺流水,从未间断,因此,要想成为真正的人才,取得真正的成功,就要去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从诚信做起。
要想实现人生的卓越,还要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目标,自己的梦想,并不断为之努力奋斗。人生如果没有一个奋斗目标,没有远大的志向,走一步算一步,活一天算一天,是不可能成功的。梦想是人迸发出澎湃的激情,增强百折不挠的意志,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最终获得成功。三国蜀相诸葛亮说:“志当存高远”,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说:“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一个有志向的人,志向越大,目标越明确,前进的动力越大,对自己的要求越高,坚持的时间越长,遇到困难也不会轻易被压倒,能坚韧不拔的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这样的人往往会得到命运之神的青睐,一步步买进卓越的大门,踏进成功的殿堂。
人人都想成功,成功到底指的是什么?以往,大多数人认为,成功就是成就伟大的事业,成为优秀的管理者。熟不知,成功就是成为最好的自己。李老师告诉我们:“不要竭尽全力去和你的同僚竞争,你应该在乎的是你比现在的你强。”李老师的一席话,让我重新认识了成功的含义,明白了成功的真正内涵。但是,想要成功,就必须有信心,相信自己,我会成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勇于尝试新事物,并有毅力把它做好。“有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有度量控制不可改变的事,有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在自信中获得成功,在成功增强自信。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大学生活应该这样度过:学习自修之道,基础知识,实践贯通,培养兴趣,积极主动,掌控时间,为人处事。短短一句话,李老师将我们的大学生活概括的全面、准确,切实可行,为我们指明大学路的方向。李老师的话就像黑暗中的一道曙光,让我们看清了前进的方向。漫漫人生路,我们应当确立自己终生不变的方向。
简言之,读了李老师给大学生的七封信,我受益匪浅,作为刚步入大学的我,只能说:好好读书,真诚做人,确立目标,明确方向,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克服惰性,积极进取,创造人生的价值。我希望我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我的人生灿烂辉煌。
第二篇:读《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七封信》有感
读《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七封信》有感
我怀着无比敬佩和激动地心情读完了《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七封信》,内心与其中的话语产生了很大共鸣。深刻发觉到:积极主动、充满热情、灵活自信、正直守信,这些原则很重要,用这些优良品格来全副武装自己,尽力成为一个融会贯通、创新实践、三商兼高、热爱生活的新生代力量。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也进入了个跨越性的时代,但任凭时代变迁,咱们这泱泱大国不变诚信为本这根基,李教授更是深知这点,第一封信就饱含殷切的告诫我们要坚守诚信、正直的原则,正所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恰恰我也这么认为。自古以来,有商鞅立木为信,有七擒孟获这样脍炙人口的讲诚信的例子,也有烽火戏诸侯的那样因失信而落下悲剧的故事。忽然想到我们学校的笃行楼,有几个师院学子知道,这笃行指的是什么,这笃行又出自何处呢。孔子说过,笃信好学,只有笃行诚信之位,才能成事。而反思我们的生活和学习过程,失信于人的事情不胜枚举,这样的行为不被鄙弃反而得到推崇,扭曲的价值观似乎一度成为主流,可作为一名有时代责任感的青年,难道不该选择独善其身吗?正所谓“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们自然要用这种与生俱来的责任感去恪守着原则,在我看来,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诚信是最重要的以及最根本的。平时不努力,考试的时候妄图用作弊的手段取得成绩,此乃对师之不信;在学校荒废度日,此乃对父母之不信;想想,当我们连对父母,老师最基本诚信都没有了,我想知道,我们的人生价值到底在哪里。在我看来,无论创新还是其他的什么社会品质,一切的一切都该以诚信为先。小的时候,长辈就教育我们为人需要诚实,然而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不断丰富,我们的诚信呢,何时弃我们而去,我们浑然不得而知。扪心自问,我不得不承认,我对我的父母不只一次的撒谎过,我羞耻于自己的不诚实。不停的告诫自己该知耻而后勇,勇敢的去认识自己,勇敢的去批判自己,请我们勇敢的去把诚信重拾。把握诚信之本,于此,我们才能更好的去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涯更甚是未来的每一步。把握诚信之本,我们的理想之花才能结出最丰硕的果实。把握诚信之本,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积极主动,让我们的青春更激情澎湃。我需要诚信,我们都需要诚信,我们的社会很需要诚信。
第三篇:读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七封信的感想
读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七封信的感想
这周经过选培办推荐我看了李开复写给当代大学生的七封信,在信中李开复老师从多个方面给我们当代大学生提了很多建议,十分全面,使我终生受益。当然读后我也有颇多感想。
第一:坚持守信,正直的原则,生活在群体之中,做一个主动的人,挑战自我、开发自身潜力
诚实守信是要从小事做起,不贪小便宜、不弄虚作假。一个人无论多出如果他不是一个守信用的人,那他的人品是不完善的。一个人品不完善的人是不可能真正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我们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及团体精神。在中国无论是我们的表达能力还是团体意思都是不足的。这些都可以从学校举办的一些活动来说,参加的人很少,在活动场上除了参与者就没有了其他人。这些都体现了我们的团体意思不强,也没有积极性。做一个主动的人,一个主动的人就是要懂得主动的推销自己,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这个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尤其是我们在求职面试中,我们要让别人了解我们,看到我们的求职热情。挑战自我开发自我潜力。这是需要我们对自己进行全方面的了解,并定出一个目标。然后我们就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并提高 自己的自身能力。
第二:自觉,同理心,自律
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应当对自己的素质、潜能、特长、缺陷、经验等各种基本能力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自己在社会工作生活中可能扮演的角色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学会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做法。我们要有自我控制和自我调整的能力。
第三:成功、自信、快乐
我们应该把握人生目标,做一个主动的人然后去尝试新的领域、发掘你的兴趣。针对兴趣,定阶段性目标,一步步迈进。这过程需要自信,自信是自觉而非自傲,不要小看自己,多给自己打气,用毅力、勇气,从成功里获得自信,从失败里增加自觉,自觉地定具体的目标,虚心地听他人的评估。奋斗中快乐比成功更重要。接受你的父母、环境、自己。宣泄你的情感,控制你的脾气,有人分享快乐加倍,有人分担痛苦减半。我们还要一直信奉以下做事的三原则: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度量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
第四:大学是人生的关键
这期间我们要达到以下目标:从举一反三到无师自通。数学、英语、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知识必须掌握。实践贯通,培养兴趣,开拓视野,立定志向,积极主动,果断负责,创造机遇,掌控时间,事分轻重缓急,人应自控自觉,培养友情,参与群体。
第五:做一个一个有专业知识的、能够埋头苦干的人
学会积极主动、充满热情、灵活自信的人。切实按照李老师的做法学会积极主动。敢于吃苦,能坚持埋头苦干。
第六:选择的智慧引言
我们要始终牢牢记住李老师给我们的智慧引言:用中庸拒绝极端;用理智分析情景;用务实发挥影响;用冷静掌控抉择;用自觉端正态度;用学习积累经验;用勇气放弃包袱;用真心追随智慧。
第七:成为21世纪需要的人才
李老师认为21世纪需要的人才包括:创新实践者、跨领域合成者、热爱工作者、积极主动者、高情商合作者、高效能的沟通者、乐观向上者。所以我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至少要成为其中一种人才。
第八:珍惜校园学习生活
在大学中学习的生活是很宝贵的,当下有很多学生放弃学习走上创业之路,但是成功的人又有多少。虽然说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在校园的学习能让我们打好基础,良好的基础能使参加工作或作深层次的研究更得心应手。并且我觉得首先大学最重要的不是教我们学会一门学科,而是教会我们如何去思考如何做人。
这些都是李开复老师自己亲身体验,作为科研这个领域的领先人作出这样的见解是有很大说服力的。这些也会在我往后的人生道路上给我很大的引导。
谢谢李老师!!
第四篇:读李开复写给大学生的七封信有感
读李开复写给大学生的七封信有感:
李开复先生在信中写到关于大学生的诚信问题,有人曾说过:树立一个好的形象很难,但毁掉它却十分容易。所以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步入社会,我们都应该做到诚实守信。先生认为做人还应该做到为人正直,社会中的人形形色色,你要如何在那里立足?你应该为人正直,才能让你的老板或者员工下属对你做出的一些决定信服。即使在以后的工作中碰到很多不尽如人意的事也不能放弃这一做人的原则!先生还提到要生活在群体之中,并不是说一个人就不能生活,而是生活在群体之中你会学习到你在书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以及团队意识。在工作中如何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甚至可以学习到如何指挥一个团队,这可以锻炼你的执行力。而且你付出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在团队之中,要勇于承认他人的贡献。如果借助了别人的智慧和成果,就应该声明。如果得到了他人的帮助,就应该表示感谢。这也是团队精神的基本体现。
现身还提到要做一个主动的人,机会是不会自己跑到你面前的,只有你主动上前才会争取到,要在所有人面前自信!你的激情往往映射出你的才智。在大学还要开发自身的潜质,勇于挑战自我。给自己制定一个看起来很具有挑战性但不是完全不能实现的目标是很重要的,千万不能有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思想。要记住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要比现在的你更强才行!在与人沟通上要做到直截了当,有了客观的意见就可以直接的表达,如果做任何事都像打太极拳往往会让人觉得不知所云,也会造成很大的误会。当然,你也要用适当的方法和口气表达你的意见,比如说不要在很多人面前让别人难堪。这样你的批评才会奏效。
在学校的时候要珍惜你的校园生活。因为你在这里你会系统的学习知识,还拥有比较单纯的社会人际关系。是踏入社会的最后的学习的地方。
你还要做到提高自己的修养和个人素质,先生不止一次的提到诚信和为人正直,他认为诚信比你所拥有的智慧更加重要,当一个公司这么重视诚信,他的员工也一定更值得信赖,而唯有如此,员工才会把自己更多的热忱投入到工作中。
很多人都希望可以增加自己的情商和领导能力。智商只是反映了一个人智慧水平,情商则反映了一个人在情感和情绪方面的自控能力。智商略逊他人的人如果拥有更高的情商指数,也一样可以获得成功;反之,智商很高,但情商不足的人欠缺“领导能力”,很难成为一个成功的领导。
情商包括:自觉、自律、同理心、人际关系。自觉便是有自知之明,在管理领域中是认清自我的优势劣势。自觉在SWOT分析模型中体现为S和W,即对自身条件的总结和概括。同理心便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将心比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此微妙,一个善意的微笑,会拉近两个陌生人的距离。人际关系包括影响力、倾听与沟通的能力,处理冲突的能力等等。给我映象最深的是第三封信中提到的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话——不要竭尽全力去和你的同僚竞争。你应该在乎的是,你要比现在的你强。从小到大,我们都在比较中长大。小的时候家长那我们跟兄弟姐妹比,跟邻居比。长大一些了,老师那我们跟同学比。工作了,我们跟同事比。结婚了,对象那你跟谁家的某某比。有小孩了,小孩跟其他人比父母。去世了,别人比排场……人的一生就这样在比较中度过?如此比较令人汗颜!只跟自己比,这是何种境界?跟自己相比较,那份打败过去自己的快感,只有跟自己比的人,才能够真正体会快乐的真谛。而那些跟别人比较的人,他只能活在追赶别人的行列里,因为一山更比一山高。成功就是成为最好的你自己。
第五篇:读《李开复写给中国大学生七封信》有感
读李开复写给中国大学生七封信有感
对于刚踏进大学校园的自己,突然间觉得一切都是新的开始,脚下的路还很长,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早就听过李开复先生这位有名的人物和他写过给中国大学生的七封信。但之前一直没有机会去读一遍。而最近的几天,终于能够静下心来去认真地读完每一封信,读过之后,还是蛮有感触的。下面,就简单地从每一封信说起吧。
在李开复先生写给中国大学生的第一封信中,给我最深刻的体会不是,成功需要多么的勤奋、努力,而是如何修身养性,成功的做人。在信中李开复先生告诉中国大学生,不要学习成功的经历,而是要学习在这些经历中的为人处事。就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品质,这些品质渗透到我们行为处事的每一个小细节,这就是你通往成功之路的垫脚石,也许有一天,你不经意的品质就会成为你进入成功之门的敲门砖,让你成为有魅力的人。
也许有人认为,学生应以成绩、事业为重,其他细节只是一些小事,随心所欲做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然而,就是身边的那些“小事”,往往成为一个人塑造人格和积累诚信的关键。李开复先生又从表达沟通能力的方面讲述了人们可以更直观、更形象地判断你为人、做事的能力,看出你的自信和热情,从而获得十分重要的“第一印象”。
而在李开复先生写给中国大学生的第二封信中,重点谈的是:中国的IT业的发展,虽然说这与我土木工程的专业相差有些大,但他的一番话仍令我受益颇多。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现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中国制造”的标识随处可见,但我们决不能沾沾自喜,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我们与真正的制造强国之间仍有非常大的差距,这就需要我们以后不断地发展自己的研究和创新能力,尽快实现角色的转换,不断地进步!
他还谈到了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成功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做一个很好的技术人员;第二阶段就是培养优秀的个人素质;第三阶段就是成为很好的领导人;第四阶段就是成为一个真正能够带动和影响整个行业的人。对此,我个人觉得这个划分非常有道理,首先一个人要有真才实学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而个人的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则的话,一旦一个人心术不正,那么,他以后的成就越大,他对社会的危害也就越大。李先生还阐述了社交问题和与人沟通方面的问题。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做的还远远不够。我个人算是一个比较内向,不太擅长和人交往的人,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我丧失了诸多的机遇。正如李开复先生在信中所说到的:一个有能力的人,如果不能沟通,那他就和那些没有能力的人是一样的。所以,今后我要努力去完善自己,积极主动的与人交流,不断地去弥补自己性格上的不足,让自己变得更加全面,各个方面协调发展。
就在读完第三封信后,自己有了更多的感受。正如对如何从迷茫到积极、从失败到成功、从自卑到自信、从惆怅到快乐、从恐惧到乐观的问题,我认为只有处理好这些问题的人才是一个成功的人。再而我觉得目标很重要,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我想奋斗的过程会非常索然无味。这不禁让自己想起,曾经在高三时代,自己也非常迷茫过,但是幸运的是自己找到了目标,并为之努力。在我看来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奋斗的动力,有自己的目标,并且要适时调整自己的目标,找到适合自己兴趣的目标,因为只有有了兴趣的指引,自己才能最快达到目标。如果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我认为这个人不会体会到工作的愉悦。另一个就是关于自信的问题。从小学到高中,思想品德课本上都有这个话题。但是很多人认为自己是自信的,其实不然,自信是内心的一种感觉。当遇到事情的时候,通过自己的表现,可以看出自己是否真的是一个自信的人。我认为自信来源于实践,当自己在实践中取得成功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信心十足。在我进入大学,刚开始面对一次次去面试部门的失败时,我便没有想过放弃,因为我知道如果自己都不肯定自己,又何需别人的肯定,而且我认为自信的人一般都会是快乐的人。不快乐的人总对一些无奈的事生闷气,就如不喜欢自己的某些什么,不愿意读枯燥的书、不愿意应付考试。对于这些无奈的事,我认为一个快乐的人能够在内心深处将这些事情想清楚。最后希望自己能在在人生的路上,拥抱快乐的同时,自信地走向成功。
而在读完李开复先生写给中国大学生的第四封信后,更是觉得受益匪浅,似乎对大学有了更深的理解。李开复先生在信中说到,大学是人一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因为这是人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这是最后一次能够全心建立你的知识基础;这是最后一次可以将大段时间用于学习的人生阶段。总之就是感觉大学生活过得很空虚,就只是纯粹在完成上课的任务而已。来到大学后,很多同学很茫然,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也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的确,大学给了我们很多空闲时间,我们可以多休息,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但千万要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因为学习,才是我们来到大学的根本目的。
同时,李开复先生的信中还提到了在大学中的学习的方法,他认为,为了在学习中享受到最大的快乐,为了在毕业时找到自己最喜爱的工作,每一个刚进入大学校园的人都应当学习自修之道、基础知识、实践贯通、兴趣培养、积极主动、掌控时间、为人处事。对此,我十分赞成这种观点,并也会运用到我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去。换句话说,我们应该好好审视自己,明确自己大学几年的路该怎样走下去,明白怎么去度过这短暂的美好时光,不虚度光阴。相信若做到如此,成功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对李开复先生在他写给中国大学生的第五封信中说到了“自主性”,我深有感触。大学之前,我们都在为考大学拼搏奋斗。在这过程中,如果自己缺少这种“自主性”,不会主动去选择自己的学习,都有可能与大学擦肩而过。虽然刚来到大学不久,但我知道大学的学习,更多的取决于你的积极性,如果做不到,那这是在为过日子而过日子。李开复先生又说道:“二十一世纪是选择的世纪。” 所以我们要设法让自己不要被动,不要从众,时刻听从自己的意愿,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也许在将来,我们会面临更多更大的选择,甚至关乎我将来的命运,但我知道,就算自己不能够肯定未来每一个选择都是正确的,但自己会去思考所做的选择会给我带来一些什么。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生与死之间由不得我们决定,但我们能够用选择去决定生命的深度。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把一些曾经做过的不重要的选择看得那么重要呢、为什么我们不能够坦坦荡荡的去迎接自己生命下一段新的开始呢?就让我们勇敢地去作出自己应该做的想做的选择吧!其实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也不在于深浅,而在于你的选择。
就在李开复先生写给中国大学生的第六封信中,他顺承地谈及了选择的智慧。在他看来,选择的智慧应该是用中庸拒绝极端、用理智分析情景、用自觉端正态度、用学习积累经验、用勇气放弃包袱。刚开始,我对于这种智慧并不能很理解,但在多次仔细阅读后似乎感到了共鸣,毕竟人生中有许多的选择,无论是谁,无论在什么时期。我们现在都是大学生,生活在一个有着诸多诱惑的环境下,这也就促使了我们更需要学会选择,也就是我们选择的必要性。毕竟大学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以说大学就像一个小型的社会,在大学的几年时光可以造就一个人才,也可以使一个天才堕落成庸才,这其中的区别就在于你如何选择度过大学。因此学会选择是非常重要的,选择对了,加之以付出,是顶峰;选择错了,即使你付出了再多,也只是深渊。突然之间,我懂得了,我现在的生活是由之前的选择决定的,那么我此刻我将会用选择来决定我未来的生活。
就在今天,自己终于读完了李开复先生写给中国大学生的第七封信,里面他提到了,二十一世纪最需要的是具备融会贯通、创新与实践相结合、跨领域的综合性、沟通与合作能力、从事热爱的工作、积极与乐观素质的人才。这体现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朝着更全面更丰富的方向发展,审视人才的视角也从单一的个体层面转向了融合个体,涵盖学习、创新、合作、实践等多种因素的立体视角。而大学是一个教人学习方法的地方,这也就更需要我们能够把所学的东西融会贯通,在实践中创新。另一方面,不管我们是在大学阶段还是在以后的事业中,都不会是一个人生活,我们需要同熟悉的或者陌生的人交流交往,因此我们需要真诚的去对待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与尊重。而且你如果想要成功,就要主动一点,没有机会的时候创造机会,看到机会的时候要善于把握机会。就算把握住机会不一定会成功,但是如果老是错过机会,那就在等于错过成功。我们要相信自己的潜能,当你真正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它也许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艰难,不要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去尝试,成功总是更亲睐于那些敢于挑战自我的人。
以上这一切的一切,是感触也好,感悟也罢,在我看来,便是李开复先生在信中所要给予我的东西,也是给予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东西。只想说,我在大学的路上,也在未来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