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的第二封信》有感

时间:2019-05-12 03:26: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的第二封信》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的第二封信》有感》。

第一篇:读《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的第二封信》有感

读《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的第二封信》有感 李开复先生的第二封信的重点谈的是:中国的IT业的发展,虽然说这与我的专业相差有些大,但他的一番话仍令我受益颇多。

IT行业正面临着良好的机遇,未来十年IT行业的转变将会比以往更大,而机械行业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现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made in China”的标识随处可见,但我们决不能沾沾自喜,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我们与真正的制造强国之间仍有非常大的差距,这就需要我们以后不断地发展自己的研究和创新能力,尽快实现角色的转换,不断地进步!虽说未来的道路并不好走,但我们应该迎难而上,越挫越勇,用自己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证明中国!

同时,李开复先生也言简意赅的指出了中国学生的不足和应试教育的弊端:中国的教育可能更多的时间花在怎么去背问题,而不是怎么去懂这件事情,中国教育应花更多的时间在实际的操作上。其实,中国的教育者们也很早就发现了这些问题,但是由于思想的禁锢和经济的发展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中国现在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些问题。于是,这就要求我们学生自己要充分的利用已有的资源,有意识的去培养锻炼自己这方面的能力。比如说,我们可以做一些兼职,去了解熟悉社会;勇于报名参加一些科技竞赛与创新,去展示自己的闪光点;积极主动的参与社团的活动,培养自己的社交和团队协作能力„„

然后,他还谈到了成功一词。如何成为成功的人?成功分为哪几个阶段呢?

“第一阶段,做一个很好的技术人员;第二阶段,培养优秀的个人素质;第三阶段,成为很好的领导人;第四阶段,成为一个真正能够带动和影响整个行业的人!”对此,我觉得这个划分非常有道理。首先一个人要有真才实学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而个人的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则的话,一旦一个人心术不正,那么,他以后的成就越大,他对社会的危害也就越大!我认为成功的判断标准,不应该是某个人赚了多少钱,有多大的权势,而应该看他究竟对社会做出了多少贡献,他的行为是不是改变了社会,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哪怕只是一丁点,或者只是在一个很小的一个区域内,只要他做了,那他就是成功的。而成功之后,我们也切不可自高自大,心浮气躁,我们应时刻保持一颗终身学习,虚心向他人请教的心!

最后,李先生还阐述了社交问题和与人沟通方面的问题。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做的还远远不够。我个人算是一个比较内向,不太擅长和人交往的人,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我丧失了诸多的机遇„„正向李开复信中所说到的:一个有能力的人,如果不能沟通,那他就和那些没有能力的人是一样的。所以,今后我要努力去完善自己,积极主动的与人交流,不断地去弥补自己性格上的不足,让自己变得更加全面,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只有这样,在今后踏入社会时,我才会有更大的筹码,才能真正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第二篇:读《李开复给大学生的第四封信》有感

读《李开复给大学生的第四封信》有感

每一个进入大学校园的人都应该掌握七项学习:学习自修之道、基础知识、实践贯通、兴趣培养、积极主动、掌握时间、为人处事。这是李开复在《给大学生的第四封信》中,给我们大学生的建议。

正如他所说,大学是人一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这是我们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这是我们最后一次能够全心建立我们的知识基础。这可能是我们最后一次可以将大段时间用于学习的人生阶段,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可以拥有较高的可塑性、集中精力充实自我的成长历程。这也许是我们最后一次能在相对宽容的,可以置身其中学习为人处世之道的理想环境。在大学四年里,我们应该努力为自己编织生活梦想,明确奋斗方向,奠定事业基础。

大学四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我们都该让自己度过一个有价值的大学生活。我们要学会学习,从孰能生巧到举一反三到无师自通再到融会贯通,在大学里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的能力。其实我们不是只能在课堂上从老师那里学到知识,图书馆、互联网上也有许多可贵的学习资料。我喜欢在周末一个阳光的午后一个人到图书馆,一支笔一个笔记本,在书架上找一本书,坐在一个安静的角落里开始我一下午的美好时光。无论是《百年孤独》还是《苏菲的世界》,我都从中学到,一些以前不知道知识或做人的道理。我也时常会在晚自习后进各种网站浏览各种信息,果壳网、豆瓣网、榕树下等网站里我是活跃分子,有时我也会和他们讨论各种问题,例如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地磁偏转的现象,地球人类在地磁偏转后会有什么变化;根据罗贯中原版的《西游记》,孙悟空会不会是个女的。。在图书馆里和互联网上我学会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也培养了我独立学习、思考研究的能力。

我们应该在大学里学好各种基础知识,为以后在社会上好好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李开复先生在这封信里说到,基础知识包括数学、英语、计算机、互联网和我们的专业知识。英语是国际化的语言,中国人要想在国际上有大发展就必须学好英语,而计算机和互联网已经渗进了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它们就像纸和笔一样是人人必备的基本功。

融会贯通——实践。有人说:我听过的会忘掉,我看到的能记住,我做过的才真正明白。学习也一样,只有在学习中不断实践,才能更加深刻领会到知识的精髓,才能举一反三,才能够达到学习的真正境界。

培养兴趣。就如李开复先生所说,通过开拓视野和大胆尝试,寻找自己的兴趣,然后发展自己的兴趣,做自己喜欢的事,同时还要寻找自己终身不变的志向,并为了这个志向而奋力拼搏。我认为这是大学里非常重要的一点,21世纪需要跨领域的综合性人才,于是我们不但要在自己专业上有所造诣,还要通晓很多其他方面的知识,这些会形成我们以后在自己工作行业中的优势。

积极主动。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主动地去了解自己要做什么,并好好规划,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完成;积极的向别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才能,主动寻找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善于为自己制造机会的人才是真正聪明的人。

掌控时间。现在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不得不正视时间管理对我们的重要性,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是优秀的时间管理者,他们分得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善于安排自己的日程表,而且有相当强的自控力,不该在哪个时间段做的事情他们不会做,这样提高了每个时间段的利用效率。大学生应该学会掌控自己的时间,培养自己的时间观念。

为人处事。要学会宽于律己,严以待人,并和同学培养真正的友情,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和表达沟通能力。

我相信,只要做好了这七点,三年后我就能成为一个有潜力、有思想、有价值、有前途的快乐的毕业生。

第三篇:读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的第四封信后的感想

读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的第四封信后的感想

2007-11-16 16:56:18| 分类: 默认分类 |字号订阅

在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的第四封信中有这么一段:.大学期间,有许多学生放任自己、虚度光阴,还有许多学生始终也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向。当他们被第一次补考通知唤醒时,当他们收到第一封来自应聘企业的婉拒信时,这些学生才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前途是那么渺茫,一切努力似乎都为时已晚……似乎我们都是这样的。李开复似乎很了解我们中国大学生,在信中给了我们很多建议。读过他的信我感触很深。

从入学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应当对大学四年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规划。为了在学习中享受到最大的快乐,为了在毕业时找到自己最喜爱的工作,每一个刚进入大学校园的人都应当掌握七项学习:学习自修之道、基础知识、实践贯通、兴趣培养、积极主动、掌控时间、为人处事。只要做好了这七点,大学生临到毕业时的最大收获就绝不会是“对什么都没有的忍耐和适应”,而应当是“对什么都可以有的自信和渴望”。只要做好了这七点,你就能成为一个有潜力、有思想、有价值、有前途的快乐的毕业生。

大学不是“职业培训班”,而是一个让学生适应社会,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平台。在大学期间,学习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学习独立思考的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只有这样,大学毕业生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

他还告诉我们:事实上,很多问题都有不同的思路或观察角度。在学习知识或解决问题时,不要总是死守一种思维模式,不要让自己成为课本或经验的奴隶。只有在学习中敢于创新,善于从全新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学生潜在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才能被真正激发出来。

“三人行必有我师”,大学生的周围到处是良师益友。只要珍惜这些难得的机会,大胆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培养独立学习和研究的本领,为适应今后的工作或进一步的深造做准备。首先,除了学习老师规定的课程以外,大学生一定要学会查找书籍和文献,以便接触更广泛的知识和研究成果。发问,经常切磋,我们就能学到最有用的知识和方法。

善于举一反三,学会无师自通,这是大学四年中我们可以送给自己的最好的礼物。

在大学期间,我们一定要学好基础知识其中包括数学、英语、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以及本专业要求的基础课程(如商学院的财务、经济等课程)。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应用领域里很多看似高深的技术在几年后就会被新的技术或工具取代。只有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才可以受用终身。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打下好的基础,大学生们也很难真正理解高深的应用技术。

我们一定要用心把数学学好,不能敷衍了事。学习数学也不能仅仅局限于选修多门数学课程,而是要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数学,要从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掌握认知和思考的方法。

其实,学习英语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掌握一种重要的学习和沟通工具。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世界上最全面的新闻内容,最先进的思想和最高深的技术,以及大多数知识分子间的交流都将用英语进行。因此,除非你甘心做一个与国际脱节的人,英语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在软件行业里,不但编程语言是以英语为基础设计出来的,最重要的教材、论文、参考资料、用户手册等资源也大多是用英语写就的。学英语绝不等于崇洋媚外。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中国需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和先进科学技术,学好英语才是真正的爱国。总之,勇于实践、持之以恒是学习英语的必由之路。

在二十一世纪里,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就像使用纸和笔一样是人人必备的基本功。不学好计算机,你就无法快捷全面地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或信息。

李开复还建议我们多选些与实践相关的专业课。实践时,最好是几个同学合作,这样,既可经过实践理解专业知识,也可以学会如何与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如果有机会在老师手下做些实际的项目,或者走出校门打工,只要不影响课业,这些做法都是值得鼓励的。

人生的路很长,每个人都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兴趣爱好。在追寻兴趣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找寻自己终身不变的志向。

从大学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必须从被动转向主动,必须成为自己未来的主人,必须积极地管理自己的学业和将来的事业,理由很简单:因为没有人比你更在乎你自己的工作与生活。“让大学生活对自己有

价值”是我们的责任。许多同学到了大四才开始做人生和职业规划,而一个主动的学生应该从进入大学时就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

对于如何在大学期间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李开复给我们的建议是:第一,以诚待人,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第二,培养真正的友情。第三,学习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第四,从周围的人身上学习。第五,提高自身修养和人格魅力。

经过大学四年,我们会从思考中确立自我,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计划中把握时间,从交流就读大学时,应当掌握七项学习,学好自修之道、基础知识、实践贯通、兴趣培养、积极主动、掌控时间、为人处事。

第四篇:读李开复给大学生信之有感

读李开复《写给中国大学生的信》有感

先生在这封信中谈到了很多,我先就其中对自己启发最大的三点来说说:

首先,表达和沟通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论你做出了怎样优秀的工作,不会表达,无法让更多的人去理解和分享,那就几乎等于白做。所以,在学习阶段,你不可以只生活在一个人的世界中,而应当尽量学会与各阶层的人交往和沟通,主动表达自己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和意见,甚至在公众集会时发表演讲,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我们在大学里,和别人交往的机会是非常非常之多的,而作为班委的我们也在这方面又有一些优先条件,但除了班级工作和事务外,我们有是不是能做到主动地去和他人交流呢?例如在平时上课,是不是能主动用该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或者能积极地参与老师的讨论?就我而言我也有些羞涩了。因为我没有很好的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在某些时候,例如最简单的在英语课上老师为锻炼我们的口语,提一些问题让我们单独回答,而我却往往是老师不交则不会主动回答。看了李开复老师写的信后让我深有感触,自己在一个人的时候也仔细地想了想。

下面对此方面我补充一点个人理解的技巧,在表达自己思想的过程中,非语言表达方式和语言同样重要,有时作用甚至更加明显。这里所讲的非语言表达方式是指人的仪表、举止、语气、声调和表情等。因为从这些方面,人们可以更直观、更形象地判断你为人、做事的能力,看出你的自信和热情,从而获得十分重要的“第一印象”。

然后,李开复老师还举例“一项工程布置下来,大家明明知道无法完成,但都心照不宣,不告诉老板。因为觉得反正也做不完,大家索性也不努力去做事,却花更多的时间去算计怎么把这项工程的失败怪罪到别人身上去。就是这些人和这样的工作作风几乎把这家公司拖垮。”所以李开复老师讲到:“为了培养团队精神,先生建议同学们在读书之余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团体的工作。在与他人分工合作、分享成果、互助互惠的过程中,你们可以体会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就这一点我们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这类专业的学生更要求多加注意,因此应抓住每一个学校提供给我们的机会参加集体程序开发或者类似的活动。

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你千万不要不愿意把好的思路、想法和结果与别人分享,担心别人走到你前面的想法是不健康的,也无助于你的成功。有一句谚语说,„你付出的越多,你得到的越多‟。试想,如果你的行为让人觉得„你的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当你需要帮忙时,你认为别人会来帮助你吗?反之,如果你时常慷慨地帮助别人,那你是不是会得到更多人的回报?

在团队之中,要勇于承认他人的贡献。如果借助了别人的智慧和成果,就应该声明。如果得到了他人的帮助,就应该表示感谢。这也是团队精神的基本体现。”

另外,先生还提到了一点,个人觉得非常重要:

“ 有了客观的意见,你就应该直接了当地表达。如果做任何事情都像“打太极拳”,会让人不知所云,也会造成很多误会。

拐弯抹角,言不由衷,结果浪费了大家的宝贵时间。瞻前顾后,生怕说错话,结果是变成谨小慎微的懦夫。更糟糕的是还有些人,当面不说,背后乱讲,这样对他人和自己都毫无益处,最后只能是破坏了集体的团结。这样的人和作风既不能面对社会,也不可能在科学研究中走出新路,更不可能在激烈的商战中脱颖而出。

希望我们能够做到开诚布公,敢于说“不”,这才是尊重自己思想意愿的表现。当然,在表达你的意见时,无论反对和批评都应是建设性的,有高度诚意的,而不是为批评而批评,为辩论而批评。我赞成的方式是提供建设性的正面的意见。在开始讨论问题时,任何人先不要拒人千里之外,大家把想法都摆在桌面上,充分体现个人的观点,这样才会有一个容纳大部分人意见的结论。当然,你也要学习用适当的方法和口气表达你的意见,比如说不要在很多人面前让别人难堪。这样,你的批评才会奏效。”

要勇于表达自己,善于表达自己,要在团队中形成实话实说的氛围,这些是我在先生的信中体会最深的!

其次,谈到“习惯”这个词,最近真的觉得习惯对于一个人很重要。而所有的小事,又是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习惯是一条线的话,那么每一件小事就是孤立的每一个点,每一个点饱满了,每一个点做的都很好,那么其众多这样的点组成起来的这条直线必然很笔直,而众多这样的线必然又会编制起一张结实的大网,这张网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完善的人格,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幸福!无论,我们理解成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张网牢而不破,不管这张网周围的客观环境如何,人为环境如何,社会环境如何......因为习惯的力量也同样是伟大的,要想改变它必然要经历一番深刻的痛楚!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真理,更是一个硬道理。因此,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我们会经常听到“小事不小”,“从小事看大事”,“一言一行能反映出一个人”,“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听了不知多少遍,朴实而又深刻的话语。但是,我们却很少深刻思考其中的真正意味,大多时候只是左耳进右耳出;或是点头表示同意,自己却未必那么要求自己,那么去做每一件事情,而选择了继续浑浑沌沌地度过每一天,而最后换来的却是临终前的悔恨......就现在,如果你还是那样的话,就抓住每一天去尝试自己改变一点点,使自己有个更好得更健康的习惯。

从哲学观点看,人类本性中的一种恐惧就是恐惧改变,但是,我们有的时候必须去改变。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足够的能量或者说是足够的资本,去追求更高更远的东西,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以上就是我自己的三点体会,我觉得这两三点是最基本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让你我自己去斟酌,品味吧!

2006年10月28日星期六

第五篇:读李开复写给大学生的第四封信有感

看了李开复写给大学生的第四封信,受益匪浅,似乎对大学有了更深的理解。

李开复在信中说到,大学是人一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因为这是人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这是最后一次能够全心建立你的知识基础。这可能是最后一次可以将大段时间用于学习的人生阶段,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可以拥有较高的可塑性、集中精力充实自我的成长历程。“让大学生活对自己有价值”是每个大学生的责任。

然而,对比我自己的大学生活,虽然一年多的大学生活已经过去了,但是回头看看,这一年竟然没有 给自己留下很深记忆的事情,也没有做过什么让自己特别骄傲的事情。总是感觉自己似乎没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但也没特别闲过。总之就是感觉大学生活过得很空虚,就只是纯粹在完成上课的任务而已。自己也从不会主动地去学些什么,甚至一年中去图书馆的次数也屈指可数。

现在回头想想,觉得挺后悔的。因为自己没有好好利用这一年时间,毕竟大一是空余时间最多的一年,我竟然就这样浑浑噩噩得过来了。当然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在高中时我们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考大学,我们有支撑自己努力的动力。但来到大学后,我就像很多同学一样很茫然,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也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的确,大学给了我们很多空闲时间,我们可以多休息,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但千万要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学习,才是我们来到大学的根本目的。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处在一种颓废的状态,他们迷失自我,在漫无目的地虚度光阴,曾经的豪情壮志早已不复存在。我希望自己跟他们能找回自己最初的梦想,开始一个全新的生活,不让自己的大学时光留下遗憾。

同时,李开复的信中还提到了在大学中的学习之道,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方法。他认为,为了在学习中享受到最大的快乐,为了在毕业时找到自己最喜爱的工作,每一个刚进入大学校园的人都应当掌握七项学习:学习自修之道、基础知识、实践贯通、兴趣培养、积极主动、掌控时间、为人处事。只要做好了这七点,大学生临到毕业时的最大收获就绝不会是“对什么都没有的忍耐和适应”,而应当是“对什么都可以有的自信和渴望”。只要做好了这七点,你就能成为一个有潜力、有思想、有价值、有前途的快乐的毕业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没有所谓的孰对孰错。但是有的人四年过后成功了,有的人却枉费了四年的青春大好时光。我们应该好好审视自己,明确自己的路该怎样走下去,明白怎么去度过大学四年的美好时光,不虚度光阴。相信若做到如此,成功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下载读《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的第二封信》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的第二封信》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的第七封信读后感

    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的第七封信读后感 ------21世纪最需要的7种人才 小的时候,抱着成才的梦想,喊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口号。我们努力学习,终于,我们踏进了大学的校门。迈出了......

    读《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七封信》有感

    读《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七封信》有感 我怀着无比敬佩和激动地心情读完了《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七封信》,内心与其中的话语产生了很大共鸣。深刻发觉到:积极主动、充满热情、灵活自......

    读《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七封信》有感(范文大全)

    读《李开复给大学生第七封信》有感 没有进入大学的时候,我就憧憬着大学生活,向往大学的自由,精彩。当真正跨入大学后,我却开始迷茫了,太多的自由时间不知道如何去安排,在自由的天......

    读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信

    读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信 在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信中,他有提到生活在群体中这一观点。我觉得这一点对我们中国学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像我这种比较内向的人来说很重要,理由......

    读《李开复写给中国大学生七封信》有感

    读李开复写给中国大学生七封信有感 对于刚踏进大学校园的自己,突然间觉得一切都是新的开始,脚下的路还很长,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早就听过李开复先生这位有名的人物和他......

    李开复给大学生的第四封信读后感

    李开复给大学生的第四封信读后感----大学应该怎样过? 过去认为考上大学非常不容易,一旦考上就意味着这辈子就成功了一半。曾经高中老师告诉我们考上大学就自由了,可以做自己想......

    李开复给大学生的第三封信读后感

    李开复给大学生的第三封信读后感 --------成功、自信、快乐 读完这封信,有很多感受。如何从迷茫到积极、从失败到成功、从自卑到自信、从惆怅到快乐、从恐惧到乐观几乎是每个......

    读李开复写给中国学生的第七封信有感(本站推荐)

    读李开复写给中国学生的第七封信有感 ——机制四班 林文超 021100419 今天终于看完了李开复写给中国学生的七封信。 李开复先生在第七封信里提出了21世纪最需要的七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