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扎实苦干为民生 立足百姓谋福祉
扎实苦干为民生 立足百姓谋福祉
民生为重,百姓至上。近年来,我县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实施,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一项项民生工程如一缕缕阳光播洒在庐东大地,温暖着百姓的心,使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全县跨越发展的丰硕成果。
一、快速推进,2011年30项民生工程顺利实施 2011年,我县实施30项民生工程,预计全年各级财政总投入6.1亿元,其中县财政配套0.95亿元。截至10月底,实际到位资金5.97亿元,其中县级配套资金已在2011年财政预算编制中足额安排到位,资金到位率97.87%。全县补助类民生工程按序时进度足额发放到位,工程类民生工程按计划有序推进。
一是生活保障类项目扎实推进。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目前,我县保障农村低保对象3.54万人和“五保户”8989人,分别发放保障资金3780.9万元和1730万元;补助计生奖特扶对象2120人,发放奖扶资金183.2万元;打卡发放23340名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1902万元,完成下达的83个项目建设;保障廉租住房对象436户,发放租赁补贴67.3万元,竣工廉租房267套,开工1个棚户区改造、1个廉租房和4个公租房建设项目;救助重度残疾人8522人,发放救助金511.32万元,为850名贫困精神病残疾人发放药费补助42.5万元;完成2所敬老院改扩建任务。
二是教育培训类项目和医疗卫生类项目巩固提升。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历年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我县开展民生工程的重点领域。目前,我县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学生10.75万名,拨付资金6426万元;发放高中和中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832万元,为1071名中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103.83万元;完成新型农民培训6038人;农民工技能培训3712人;90个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和7个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均投入使用;完成19个重建和128个校舍安全工程年度建设任务;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于2010年9月并轨运行,实行统一组织实施、统一缴费时间、统一缴费标准、统一补偿待遇,目前参合居民92.6959万人,参合率99.58%,支付补偿金13067万元;城乡医疗救助12283人次,拨付救助资金712.8万元;艾滋病救助26人,艾滋病救治9人,贫困结核救治185人,支付医疗救助资金32.12万元;完成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房屋修缮和设备采购任务;免费为194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免费婚检11962人,补助农村住院分娩孕产妇7701人,免疫规划接种179481针(剂)次。
三是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类项目加快进程。为使广大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我县通过完善政策、健全制度,加大投入,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类项目建设。目前,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水稻96万亩、能繁母猪9555头;10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成总投资的90%;建设农村户用沼气965户;完工4座国家级重点小㈠型水库、14座省级小㈡型水库加固工作,开工18座国家级小㈠型水库、3座国家级小㈡型水库和7座省计划小㈡型水库加固任务;5个农村清洁工程正在采购设备;开工4座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工程;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项目737个。
四是农村文化建设类项目稳步实施。为改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提高农村的家电普及率,我县大力实施农村文化建设。目前,129个“农家书屋”已投入使用;1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按序时进度稳步推进;补贴家电下乡产品68402台和家电以旧换新产品9665台,支付补贴资金2296.4万元。
二、精心实施,惠民政策显实效
“十一五”以来,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我县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臵,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扎实有效的工作作风、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快速推进民生工程实施。因为“早决策、早设计和早行事”,我县把握机会,抢抓机遇,赢得了被列入“全国首批、安徽省12个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的机会,从而让百万肥东农民提前享受到国家福利。一项项民生工作的扎实有力推进,赢得了一项项值得骄傲的殊荣:我县先后被授予2009年度“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称号,是安徽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2010年10月底,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发文,授予肥东县“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称号;2010年11月,国家民政部授予肥东县包公镇敬老院全国模范敬老院光荣称号;2011年3月,获得合肥市政府“2010年度民生工程组织实施工作杰出奖”。
一是保障内容大跨越。从2007年实施的12项到今年的30项民生工程,五年来,全县民生工程建设始终围绕百姓需求,范围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实。从最初解决“生活难、上学难、看病难”等突出问题,到全面涵盖“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劳有所得、病有所医、学有所教”等热点问题,实现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全覆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乡全覆盖、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城乡全覆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城乡全覆盖。
二是民生投入大增加。从2007年投入民生工程的1.3亿元到2011年的6.1亿元,是2007年的4.7倍。五年来,各级财力总投入达22亿元,年均增幅47.2%,年人均受惠 433元。民生投入增速跑赢同期GDP、财政收入增速,给百姓带来的不仅是数字上的变化,更是县委、县政府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体现,也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的决心和力度。
三是惠民覆盖大普及。五年来,我县民生工程始终坚持稳步扩大惠民政策覆盖面,在政策标准上做到应保尽保。随着民生工程项目的增加、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纳入政策保障的人数从2007年的80多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110万人。如农村低保从2007年23082人增加到2011年35430人,实行了应保尽保;新农合参保率由2007年的90.15%提高到2011年的99.58%,净增12.7万人;2011年1-10月份城乡医疗救助金支出712.8万元,是2007年全年支出的6.4倍……
四是基础建设大发展。五年累计实施民生工程项目42项,项目涵盖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就业培训、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先后完成363个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建设,改善了库区和移民安臵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解决31.82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 竣工廉租住房610套30500㎡;改、扩建9所乡镇卫生院医疗综合楼8100㎡和303个村卫生室业务用房30300㎡,并添臵医疗设备,对16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了规范化建设,改善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为老百姓提供便捷、价廉的医疗条件。建成1332公里的“村村通水泥路”,实现了农村公路村村通;强力推进“515”敬老院建设,分三批新、改扩建敬老院19所,增加床位3650张,规范管理,保障运行;建成240个“农家书屋”,解决农户“看书难”问题;完成2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成任务。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4065户,小区、联户沼气工程供气75户,乡村服务网点51个,大中型沼气工程2处,有效治理了养殖污染,沼气用户得到各类有效服务,并为农户在增收节支方面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在8个乡镇建设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开展乡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促进农村环境改善。在35个村(居)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每村建设一块混凝土标准篮球场,配备一副标准篮球架和2张室外乒乓球台;创办13个留守儿童活动室和180个留守儿童之家,为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提供保障条件;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完成改造面积34800㎡,重建面积46838㎡,加固面积428284㎡,提高了中小学校舍防震能力和综合防灾能力;实施737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项目,给广大农民生产生活带来便利……
五是群众幸福感大提升。民生工程涵盖了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一份份民生“清单”,桩桩关系群众冷暖,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群众称现在“种粮有补助、农业有保险、看病可报销,上学不用交学杂费,出门交通更加方便,生活还有最低保障……”过去 “小病拖、大病扛”的现象得到根本扭转,全县110万城乡居民不再怕生病了,心里有底了,生活踏实了,日子过得更好了。
三、强化举措,把民生工程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五年来,肥东县委、县政府紧扣“改善民生、促进和谐”这个主题,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的执政理念,在全县上下进一步深化对民生工程重要性的认识,统一干部思想认识和行动,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归结到改善民生、推动发展、促进和谐上来,采取多种措施推进民生工程实施,关注细节,狠抓过程,重视结果,真正让群众满意,使工作取得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一是全县按照只增不减方式,适时调整县民生工程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力求新增项目组织领导不缺位,退出项目管护责任有抓手,将切实维护好百姓利益,长久发挥民生效益做为强化组织领导的一项基本原则。二是与各乡镇(开发园区)、县直牵头部门逐项签订目标责任书,责任到人。三是完善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使组织领导工作成为各乡镇(开发园区)、县直牵头部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四是坚持在建设中探索、探索中完善、完善中创新,因地制宜召开各类现场交流会、经验总结会,通过典型示范、现场互动,营造抓先进促后进、你追我赶、上下一盘棋的实施氛围。五是实行分管副县长对口专项调度,大力推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抓具体的民生组织管理模式。六是出台了一系列组织管理规章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各级各部门组织责任,用制度来落实“一把手”负责制。
(二)落实资金保障。坚持补助标准稳步提高、资金投入足额配套、资金管理规范有序。一是确保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不留资金缺口。每年年初,县财政局都要测算民生工程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草案,提交县人代会审议批准。年中,因上级增加的项目,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的资金,提交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配套资金提前到位不滞后、到位资金及时拨付不滞留。对政策已明确的项目,要求在上级资金未到位前由县财政先行垫付发放,有效保证了工程建设任务不因资金滞后而影响推进速度。二是以制度建设为抓手,通过建立完善民生工程管理办法、民生工程资金督查考核办法,调整规范各类资金发放流程。特别是在补助类资金发放中,全部实行财政部门直接打卡发放,缩短发放环节,使得各项惠民资金能及时足额到位。
(三)突出制度创新。坚持制度先行,把完善制度建设作为重要抓手。一是制订出台了《民生工程考核办法》、《民生工程联络员制度》、《民生工程宣传意见》、《民生工程后续管护办法》等多项制度,初步形成从源头立项、过程监控、后期管护、责任追究等一系列规范文件,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二是坚持从细节入手,对组织领导、项目分解、项目管理、资金管理、宣传管理、后续管理、监督管理、年度考核等八项重点环节逐一做出具体规定,确保制度管理不缺位。三是有效发挥考核导向作用,将群众满意做为对乡镇(开发园区)和县直牵头部门分类考核、最终考核标准。特别是从2010年开始,又将“回头看”活动纳入年度考核。
(四)扩大民主参与。几年来,我们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加强民生工程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工作,主动接受监督,真正把民生工程考核尺度交给百姓。一是将群众民主参与贯穿于民生工程实施全过程。工程实施前,开展形式多样的入户调查、群众听证等活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提高民生工程群众参与度。工程实施中,及时组织群众开展民生工程检查监督,扩大群众参与民生工程管理范围。工程实施后,邀请群众代表共同做好工程验收、资金审计、项目后期管护等相关工作,增强民生工程建设工作透明度。二是充分开展民主监督。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民生工程建设管理,协调配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广泛开展巡视、检查、调研活动。三是支持和鼓励各级媒体开展监督。通过媒体深度追踪报道,及时公布实施工作监督电话,进一步畅通民意渠道。几年来,我们《肥东报》、中国〃肥东门户网站开设多项民生工程专栏,公开民生工程实施项目、补助标准和政策内容。
(五)加强建后管护。坚持把民生工程长久发挥效益做为民生工程实施的着力点,密切关注建成项目后期管护落实工作。一是及时提出“谁建谁管”基本原则,使管护责任主体进一步明确。出台后续管护办法,对建后项目的管护责任、管护资金筹集与使用、设备管养与更新、产权确定与移交等事项一一进行分类明确。二是深入开展督查暗访、部门自查等多形式的检查活动,持续加大对县区后期管护工作的督导。三是以民生工程“回头看”活动为载体,将后期管护做为“回头看”重要内容,通过全面细致普查,以点带面重点抽查,及时整改后期管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2010年、2011年,分别对2007-2011年度民生工程实施项目进行全面检查,走访受益群众,进一步强化了民生工程后期管护的责任落实。
(六)着力宣传引导。一是坚持一岗双责,实施全过程宣传,明确各级领导干部既是民生工程建设推进第一责任人,也是民生工程宣传员。二是紧密结合民生工程各个阶段特点开展有重点的宣传。在启动实施阶段,及时告知百姓年度民生工程建设内容;在建设中期,主动发布工程建设动态;在竣工验收阶段,用成效宣传提升百姓对民生工程实施工作的满意度。三是集中开展民生工程宣传进农户、进社区、进机关、进厂矿、进校园“五进”活动,年均发放各类民生政策宣传册达35万份、张贴宣传海报超过3000张。同时,积极开展广场社区宣传活动,利用广播、电视、网站等多种形式扩大民生工程影响力。四是认真落实宣传包保责任制,实行县包乡、乡包村、村包农户,运用各类贴近百姓的宣传手段,集中开展进村入户宣传,确保民生政策家喻户晓。深入开展受益对象回访工作,及时解决受益对象中带有的普遍性问题,有针对性做好政策解答、矛盾化解工作。“民生安则百姓福,民生安则经济稳”。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越来越精细化、人性化的民生工程建设,必将为肥东百万人民勾勒出一幅更加美满幸福的和谐画卷。
第二篇:为百姓谋福祉一片丹心无怨悔
为百姓谋福祉一片丹心无怨悔
——记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赵巷村党支部书记陶锦元
记者 权莉 王丽芬
编者按:赵巷村,是嘉定区安亭镇辖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0年前还是一个不为外界所知的经济落后、文化贫乏的小小村落。经过短短几年的共同努力,该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经济收入实现翻番增长。据统计,目前,已经形成2500万元固定资产,可支配资金已达400-500万元。预计,到2010年,全村将达到5000万元固定资产,年可支配资金达600-8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改变赵巷村落后面貌、实现翻身梦想的是该村党总支书记陶锦元。正是他,从一个贫穷的泥瓦匠到身价千万的企业家再到两袖清风的村支书,用自己的执着努力谱写了一个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小到大的传奇神话;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谱写了一曲“创新发展经济,造福一方百姓”的感人乐章;用自己坚定的信念诠释了一个基层普通党员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深层内涵。新年伊始,记者走进了赵巷村,亲自感受了这片土地上欣欣向荣的深刻变化„„
受命于危难之时——
坚定信念谋发展 强村富民为百姓
陶锦元,沉稳而睿智,热情而坦诚。初次见面,深深感觉到他是一位执着而务实的人。朴实的语言中不时流露出内在的真诚;平和的神态,给人一种虚怀若谷的淡定与大度。提起赵巷村的发展与变化,他感触颇深,憨厚的笑容中多了几分谦虚,顺着他的思路,我们走进了他的事业„„
2002年,他出任赵巷村党支部书记。当时,赵巷村堪称是一穷二白:经济落后,班子涣散,“上访村民”屡禁不止。面对此种状况,陶锦元深感自己责任重大,他没有退缩,而是坚定信念,调整思路,诚信执政,毅然带领全体班子成员艰苦创业、务实发展。“村级经济上去了我们就有希望”。这就是陶锦元上任后的坚定信念。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赵巷村在近8年的发展中,一步一个脚印,使赵巷村在短时间内快速踏上了健康发展之路。
据介绍,陶锦元贫苦出身,15年间渐渐成长为工程队负责人,并先后白手起家创办了3个利润超百万的企业。由于政策要求已改为股份制企业的预制构件厂重新改回集体所有。虽然由集体所有转为股份制才1年多,但公司已由原负债近千万元实现当年赢利500万元。辛辛苦苦建厂,刚刚赢利又要转为集体所有,公司员工不满情绪很浓,经过再三考虑、艰难抉择,陶锦元为顾全大局,上任之前,忍痛割爱将一手创建的构件厂“回归”集体所有。
伴随着上海飞速发展的城市建设,陶锦元依托自己所负责的上海嘉方大型预制构件有限公司开始探索一条符合赵巷村自身发展的致富新路。通过短短几年的发展,目前,赵巷村已经形成2500万元固定资产约500多万元收益;使村的经济收入明显增长,彻底改变了过去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预计到2010年,全村经济发展固定资产将达到5000万元,年可支配资金600-800万元。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陶锦元在当地被誉为“三大怪人”,之所以说他怪,一是源于他在2002年来到赵巷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之前,就已经是当地个人资产达上千万元的民营企业家。他的第一“怪”是人们认为,他放着锦衣玉食的日子不过,却要跑到这个兔子都不拉屎的穷地方来当一个村官;二是源于他从年少时当泥瓦匠起,就和那些普通的一身泥水、脏兮兮的同行有所不同,他的第二“怪”是他干活时依然穿着干净亮洁的白衬衫,一天下来,纤尘不染。他的第三“怪”,则更是“怪”得出格:领导上的一席谈话,就使他义无反顾地把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民营企业无偿交了“公”。
正是这个“怪人”做出的许多“怪事”,使赵巷村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他怪就怪在总是“把别人的幸福当做是自己的幸福”。对此,他这样解释说:“我是一个共产党员,一个基层的村支书,不能只顾小家而不顾大家,假如我只想为我个人致富,而厂子和村里人是穷的,我将何以面对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
今天的赵巷村富裕了,被评为区文明村、敬老村、平安小区。然而,陶锦元却并不满足,他的心里还规划着更美好的未来。他表示,要再奋斗3至5年,把周边的几个村也带上富裕发展之路。
富裕后的赵巷村——
关心老人传美德 重视教育有投资
在陶锦元的带领下,赵巷村实现了强村富民的梦想,村民们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然而,陶锦元并没有想着自己如何享受,他首先想到的是关心老年人的生活。近年来,他总是把关爱老人事业放在第一位,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取得了显著成绩。
首先,村里投入巨资,创建了“老年幸福家园”和兴建了“老年娱乐中心”。在这里,老年人可以尽情享受快乐的晚年生活。此外,村委会还规定每个干部每周要轮流为老人去十几里路外的嘉定城排队买生煎包子,陶锦元的言行影响和带动着大家。如今,关爱老人,为老人多做奉献已经成为村干部日常生活的“享受”和“乐趣”;
其次,陶锦元上任第二年就规定,每年都要组织老人外出旅游。每次外出时,他都会全程陪同,年复一年,从无怨言;
第三,针对村里有许多老年人的子女不在身边的实际情况,经村委会研究决定,每月给每位农退人员无偿供应30斤优质大米,月末统一由村干部逐户送到家里,一直坚持到现在,有效解决了空巢老人的后顾之忧;
第四,每两年要为老人免费做一次体检。每逢节日,每个老人都会收到皮蛋、粽子、毛毯等礼品和零用钱。特别是重阳节,村里70岁以上老年人都由村里安排聚餐,陶锦元亲自汇报工作情况,并祝老人健康长寿。由于工作出色,赵巷村曾荣获“开拓老龄事业先进集体”称号,成为嘉定区级敬老村;2005-2007年连续三年又获得安亭镇“老龄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此外,陶锦元在狠抓经济建设和爱心工程的同时,高度重视该村的教育工作,他说:“我们这一代人靠艰苦奋斗走过来,现在不同了,没有知识会到处碰壁。”为了鼓励年轻人发奋读书,自2007年开始设立了村级助学金。对考上大学专科的学生奖励5000元,考上大学本科的奖励8000元,考取重点大学的奖励10000元。有一位学生考取了华东政法大学,但因家庭困难,母亲瘫痪在床,根本读不起,陶锦元为鼓励该学生完成学业,他亲自把奖学金8000元送到该学生手里,并承诺大学期间的费用都由村里负责,但条件是要把学业成绩单拿给他看。书记的关心,感动得学生家长泪流满面。据悉,在陶锦元的鼓励下,全村3年内出现了21个大学生。陶锦元说,村里准备在10年的时间投入150万元,用于对该村考取大专以上的学生的助学奖励。
坚持科学发展观——
扶贫帮困献爱心 安居乐业重和谐
众所周知,从前,赵巷村在当地是有名的“上访村”。
曾经有位李老汉,女儿患病去世,妻子卧床几十年,老汉生活困苦无人关心,就经常上访。有一次,老汉因情绪失控,竟然用平板车将瘫痪的妻子拉到镇政府丢下,然后一走了之。
陶锦元上任后第一个走访的就是他家,与他拉家常,让他有困难就找村委会;当得知他的养女考上大学后缺少学费,陶锦元积极为他解决了学费和生活费;他因拆迁从老房子搬到别墅后,陶锦元就把村“百姓书屋”办到他家,让他增加一些收入,长年一脸愁容的李老汉看到了希望,从此,脸上开始绽放出灿烂笑容。为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赵巷村党支部积极开展了“党员结对联系户”活动。针对农村管理中出现的一些常见事务进行及时处理与反馈。对于一些长期上访户,支部通过实地走访、了解,针对不同情况,着实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陶锦元自担任赵巷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创新,开拓发展。在党支部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坚持诚信做人、踏实办事,和谐了干群关系,使赵巷村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和谐生活。
此外,赵巷村在扶贫帮困工作和市政工程建设中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村里每年用于困难户和大病补助的资金为10万元左右;2006年,村里出资数十万元清除村内3条主要河道淤泥,2007年投
入巨资建造6座公共厕所。现在的赵巷村是上海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和“村容整洁村”、嘉定区“文明村”和区级“平安小区”;村党支部成为嘉定区“五好”村党支部。如今,全村村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幼有所教,安居乐业,再无一例上访事件发生。
采访即将结束时,陶锦元深有感触地说:一个区域的发展,党组织的领导和带头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他认为,一个地区不怕有个烂摊子,就怕没个好班子。于是,他强调说:“我是一个基层党支部书记,我的职责就是通过我们的工作把党的温暖和关怀送到老百姓身边!”在他看来,一个村支部书记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只有你去创造了价值后人民才能拥护你。
如今,赵巷村的党支部、村委会,在群众中的满意度和号召力有了前所未有的好评和威望,他们的威信在周边地区的影响与日俱增。新的一年开始了,2010年对于上海来说,是充满精彩的一年,众所周知,举世瞩目的世博会将在这里举行,我们相信,在新的旅途上,陶锦元将会带着他的梦继续扬帆远航!
幸福着别人的幸福——安亭镇赵巷村党总支书记陶锦元践行科学发展观纪实
安亭镇赵巷村党总支书记陶锦元,从一个贫穷的泥瓦匠,到身价千万的企业家,再到两袖清风的村支书,他用实际行动为我们诠释了一个普通共产党员践行科学发展观,谱写激昂人生乐章的心路历程。
陶锦元贫苦出身,14岁就进工程队做小学徒。15年间渐渐成长为工程队负责人,并先后白手起家创办了3个利润超百万的企业。由于政策要求已改为股份制企业的预制构件厂重新改回集体所有。虽然由集体所有转为股份制才1年多,但公司已由原负债近千万元实现当年赢利500万元。辛辛苦苦建厂,刚刚赢利又要转为集体所有,公司员工不满情绪很浓,经过再三考虑、艰难抉择,陶锦元顾全大局,同意将一手创建的构件厂“回归”集体所有。
2002年他服从组织安排出任赵巷村党支部书记。从前的赵巷村几乎没有固定资产、没有经济效益产出,堪称一穷二白,村级经济发展落后,村民们靠种田吃饭,村里当时仅外债就达300多万元,村委班子思想涣散,群众意见大、村民上访多。按道理陶锦元完全没必要让一个穷村来拖垮蒸蒸日上的事业。但是,他又一次无条件地服从了组织安排。通过7年艰苦创业,目前赵巷村已拥有固定资产2500万元,2009年村可支配收入预计超过400万元,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陶锦元作为村书记,作为普通的共产党员,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层工作者,不仅“埋头拉车”,还会“抬头看路”,讲政治、懂政策、顾大局。农村是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政策的最前线,农民的思想相对闭塞保守、文化素质较低,要深刻理解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村干部首先要带好头做好表率。陶锦元的实践证明,如果村干部讲政治、懂政策、顾大局,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就能得到增强,农村工作就能上台阶,科学发展就能真正上水平,人民群众就能真正得实惠。
赵巷村曾经是个上访较多的村,而现在无一例上访事件,干群关系和睦。有一户李姓村民以前是专业上访户,妻子患风湿性关节炎几十年来卧床不起,女儿患病去世后,家庭生活困难。陶锦元到赵巷村后第一个走访的就是他家。2006年李姓村民的养女考上大学缺少学费,陶锦元知道后,帮她全额解决学费和生活费,并亲自送上门。养女的学习、生活有了着落,家庭就有了重振的希望。此后李姓村民再也没有到上级部门闹访。2003年起,赵巷村委会还每年组织全村老人外出参观。2004年起,每位农退人员每月可以无偿享用30斤优质大米,全村老人每两年还可以免费体检。2008年赵巷村里又投资建造了一所老年幸福家园,80多位本村老人入住,解决了一批独居老人的生活困难。
到赵巷村的第一年,陶锦元尽量挤出时间挨家挨户走访,很多贫困家庭的窘境让他意识到群众最迫切的愿望是要致富。于是,陶锦元把发展村级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第一要务来抓。他带领全体村干部,为群众提供资金、技术、信息、政策、环境等方面的服务,积极引导村级经济发展方向的调整,把服务渗透在造福乡亲、发展经济和生产生活之中。
经历将近八年的风雨,终见彩虹。现在的赵巷村是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市村容整洁村、区文明村、区“五好”村党支部、区敬老村、区级平安小区等。
把权力服务于村民、把智慧奉献给村民、把情感倾注于村民,这是陶锦元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从事业蒸蒸日上的民营企业家“回归”集体经济,带领欠债达300万的穷村走上富裕之路。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就是要坚持用一片真心换真情;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思路不变、信仰不变、做人的准则不变,不为名不为利、历尽坷坎不回头、抓住发展不放松,想方设法把党的温暖通过自己传递给老百姓。
第三篇:立足岗位扎实苦干,争做政治合格的排头兵
立足岗位扎实苦干
争做思想过硬政治合格的排头兵
高校是人才的摇篮,也是青年人思想发育的重要阶段,青年人未来的人生道路怎样走,高校阶段起奠基作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关乎每个青年人的前途和命运,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为认真贯彻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学院召开三级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通过认真学习和深入思考会议精神,我对军人兼教师的双重身份又有了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和理解,需从多方面不断提升自己。
一、坚定维护核心,坚决听党指挥
维护核心、听从指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所在,必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确保军队听从指挥,是人民军队的命脉所在,是强军之魂、安邦之要。在强国强军新征程上,在民族复兴的关键历史节点,坚决维护习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的权威,坚决听从党中央的指挥,对党和国家、军队事业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只有坚定维护习总书记这个核心、坚决听从党的指挥,才能将全军官兵的意志和力量真正凝聚在党的旗帜下,确保把军队最高领导权指挥权集中于党中央,更好地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给我们的任务和使命。
维护核心、听从指挥,是最高的政治要求,具有丰富内涵和鲜明的实践指向,是全面的、无条件的、具体的,必须切实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必须坚定对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政治信仰,深入学习领会系列重要讲话贯穿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不断加深认识和理解,不断强化理论认同和思想追随,真正做到带着忠诚学讲话、学好讲话铸忠诚,使忠诚、拥戴、维护和捍卫核心根植头脑、融入血脉。当前正值学院发展建设的关键时期,自己身为学院的一员,必须要坚定维护核心,坚决听党指挥,自觉看齐追随,积极推动学院开新图强、固本制胜,朝着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警官大学大步迈进。
二、落实两学一做,提升党性修养
思想上认真领悟学习党的规章及系列讲话精神。要做到永远铭记在心中,深刻领悟在脑海中,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在内的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充实自己,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发展自己,时刻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全面理解党的共同纲领,牢记入党誓词,牢记党的宗旨,牢记党员义务和权利,尊崇党章、遵守党章、维护党章。要在思想上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牢记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树立崇高道德追求,养成纪律自觉,守住为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
行动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做优秀合格党员。强化政治意识,保持政治本色,把理想信念时时处处体现为行动的力量,坚定自觉地在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践行党的宗旨,保持公仆情怀,牢记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为党的创造活力注入新鲜血液。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必将有力地促进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作用的充分发挥。做一名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优秀共产党员。
三、增强四个意识,切实落实到位
在坚定正确方向中强化政治意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都要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每个共产党员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做到对党绝对忠诚,始终从讲政治的高度来思考、谋划、推进各项工作,把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放在第一位,把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第一位,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在协调推进工作中强化大局意识。正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必须牢固树立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自觉从大局看问题,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区思考、定位、摆布,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大局意识是善于从全局角度、用长远眼光观察形势,分析问题,善于围绕学院的大事认识和把握大局,自觉地在顾全大局的前提下做好本职工作。
在坚持党的领导中强化核心意识。维护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权威,坚定维护总书记这个核心,才能更好维护党中央团结和集中统一,凝聚大家的智慧,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同德、团结一心、步调一致,形成万众一心赢得胜利的局面。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都要自觉向党中央为核心,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
在狠抓贯彻落实中强化看齐意识。古人讲“每日三省吾身”。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在向党中央看齐方面,也要每天回顾和梳理一下有哪些差距和不足,做到时时对照、事事提醒,始终以内心的自省保持看齐的自觉。经常审视自己的言行与党员身份是否相符合、相一致,凡事都要讲纪律、讲规矩。要有主动看齐的自觉意识。
四、秉承立德树人,践行教书育人
作为教师要为人师表,做人楷模。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具备怎样的道德品质,不仅仅是教师个人修养的问题,而且关系到熏陶和培育出怎样的人的问题。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教师道德素质更为重要。要真诚地对待祖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地提高自己业务水平、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做一个具有高尚师德师风和文化素养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作为教师要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坚持树立“立德树人
教书育人”的工作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核心,以学生为目的,以学生为根本,把学生作为学校德育的动力主体,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对于教育事业而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应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应时时事事不性急、不气馁,力求耐心细致地教育和帮助孩子们,让每个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成才。
作为教师要热爱本职,尽职履责。只有拥有一颗对工作的无限热忱之心,才能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才会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潜心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将自己智慧与汗水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让他们成为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在教育教学中,勇于实践,善于从教学实际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积累经验,及时总结。总之,对待工作要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脚踏实地,尽职履责。
五、坚持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践
知行合一强调的就是知识与行动的统一。一名合格教师,应该以身示范,在思想上崇尚师德,在行为上体现师德,在师德中体现自我价值,实现崇高的教育目标。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党和国家对教育寄予了厚望,也对教师职业操守提出了近乎完美的要求。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支柱,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者,肩负着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使命。教师在传播人类文明、启迪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开发人力资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书育人者,必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师德不是动听的言词,而是切实的行动,要做到知行合一,严于律己,做高校政治工作会议的示范者。
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教学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与统一,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验证理论,使学生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的目的。基础理论知识反映了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普遍规律,对实践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指导作用。要在理论的指导下把教学和生活、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观点和材料结合起来。结合教材的系统学习,恰当地联系社会主义具体实际,使学生了解所学理论知识的实际意义,帮助他们获得必要的直接经验和事实材料,以便他们更好地掌握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教学中贯彻的理论联系实际,最主要的是正确处理好书本和现实生活实际的关系,关键在于保证理论知识的主导作用,同时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使学生参与实际。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名学院教师,我深知使命光荣,更知责任重大。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地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严格要求自己,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勤勉进取,踏实奋进,为学院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全部的光和热。
第四篇:为党旗添光彩、为百姓谋幸福
为党旗添光彩、为百姓谋幸福
——中共安徽蓝德集团委员会先进事迹
安徽蓝德集团是一家集科、工、贸于一体的省级工业电气生产装备民营企业集团,占地面积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年生产能力达60亿元,资产规模10亿元,共有员工2200名,其中各类专业工程技术人员600余名。集团党委下设党支部6个,现有党员92名,团员138名,工会会员850名,拥有电线电缆、仪表、电子、塑业、机械装备等生产基地和销售服务体系。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集团党委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充分发挥了集团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取得了超历史的好成绩。2011年集团实现工业销售收入21亿元,创利税1.38亿元,职工年人均收入2.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4%、42%和41%,成为天长市民营企业排头兵。
——科学发展创辉煌
18年前,天长市仪表四厂还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厂,94年产值仅有300万元,处在我市东北边陲的高庙小集镇上,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以李正祥为代表的集团领导层果断决策迁至天长。第一次迁址是94年,从高庙集镇迁往天长北门大桥南商业楼,至98年,企业有了转机和变化;第二次迁址是99年至2003年,从租赁的天长街道破旧厂房扩大电线电缆开始起家,效益有了上升;第三次迁址是2004年至今,1
迁往安徽线缆桥架厂,收购了一家市属企业,集团先后投入两亿多元扩建厂房,增加设备大步前进,跨进了天长民营企业先进前列。实践证明,三次迁址三次飞跃,实现了十八年巨变。通过不懈努力,先后荣获“安徽省百强企业”、“安徽省诚信纳税企业”、“安徽省优秀民营企业”、“省信息产业先进集体”、“省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示范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仪器仪表20强企业”、“安徽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中国建设银行AAA级信誉企业”、“天长市十强企业”、2006—2007年荣获“安徽省残疾人就业先进集体”,2005和2009年两届荣获“全国残疾人明星企业”等光荣称号,2010、2011年还荣获铜城镇、天长市“先进党组织”等光荣称号。
——创先争优抓党建
近年来,蓝德集团党组织随着企业快速发展,党员数逐年增加,6年迈了三大步,由2006年的蓝德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2010年成立了蓝德集团党委。集团在践行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中,从生产一线、科技人员、企业大中专毕业生、中高层管理人员中发展新党员38名,转入党员12名,党员总数92名,先后有5名党员向中央组织部各缴纳特殊党费1000元,有82名党员和建党积极分子撰写了学习心得,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大大增强,充分调动了广大员工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了企业发展。近几年来,集团在天长北厂区投入1.5亿元,发展和扩建了光电缆、数据缆新厂房三栋1.2万平方米,新增和更新机械160多台套,建立省级技术中心和辐照中心各一个。同时在天长西城区投入3.6亿元,征地186亩,建成6.5万平方米仪表大楼一栋,现 2
已投入使用,还有两栋面积15万平方米的大楼主体工程已完成,正在装修。这些都为蓝德集团发展增添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为蓝德集团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办好企业为百姓
多年来,蓝德集团党委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牢记宗旨、服务百姓,把企业办的红红火火,创建花园式工厂,让广大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该集团先后安置本镇和周边乡镇农民工2160名,其中城镇下岗职工360人,安置就业残疾人106名,2011年职工人均收入2.5万元,让职工过上了小康生活。这几年职工在农村建楼、城镇购买商品房的1560户,员工中拥有轿车百余辆,摩托车、电瓶车千余辆。企业党委还十分注重家乡公益事业,从95年至今,先后资助集镇修下水道、水泥路,长塘村部分村民组修砂石路、水泥路,捐助城乡中小学建教学楼,抗击非典、龙卷风、洪涝灾害,捐助患重病职工,捐助特困生上小学、中学、大学,捐助残疾人公益事业,为市镇工会送温暖、献爱心,为四川汶川、青海玉树大地震灾区等捐款总额226万元,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
——企业文化谱新篇
近几年来,蓝德集团党委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十分注重文化建设。一是每年组织员工或新党员参观龙岗抗大八分校纪念馆,广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还组织新党员进行宣誓等;二是为了弘扬正气,在各公司车间悬挂三个文明建设、产品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等固定标语牌860多块,激发职工革命热情;三是每年元旦、春节、3
庆五一迎五四、七一建党节、十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有计划的开展劳动技能大赛、体育活动、组织员工外出旅游,还开展演出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等,陶冶了职工情操;四是大力倡导奉献精神,几年来,先后有王午生等5名同志向中央组织部缴纳特殊党费5000元;2010年蓝德正华电子支部书记庄连美为铜城镇五保敬老院捐赠彩电30台,让五保老人看上了彩电,2011年在建党90周年之际,在开展“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征文活动中,为铜城镇百名中学生颁发奖状和奖品;五是集团工会每年召开一次职代会,广泛听取代表和员工的议案和建议,并积极办理,还建立职工接待日制度,千方百计为职工排忧解难;六是开辟职工专栏、职工看板、蓝德人报,大力宣传党的惠民政策、企业发展、职工风采、新人新事,召开各类表彰会等,还利用大屏幕经常播放英雄人物沈浩、杨善洲等以及反腐倡廉电教片等,树立典型、弘扬正气,较好地营造了文化建设的氛围。
近年来,我们在党建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先进单位相比,与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党员群众的希望还差的很远,这些都有待于改进和加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目前,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蓝德人在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正祥同志带领下,总结经验找差距,跨越发展上台阶,正在迈向十二五目标的征途上,决心创造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2012年6月6日
第五篇:“国家为我谋福祉,我为国家做贡献”活动总结
轮南镇“国家为我谋福祉,我为国家做贡献”活动总结(9月份小结)根据轮党组通字〔2013〕11号《关于在全县开展“国家为我谋福祉、我为国家做贡献”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一场以“国家为我谋福祉、我为国家做贡献”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在轮南镇各社区、党组织、党员、干部、各族群众中拉开了帷幕,为了确保此次大讨论活动不走过场,我镇积极采取三项措施,从宣传到落实,确保活动取得预期的成效。一是加强领导。成立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基层组织建设领导任副组长,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组织实施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党政办,抽调专门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同时,成立了大讨论活动巡回检查组,每两个月至少开展一次巡回检查。结合“转风服务工作”活动的开展,我镇要求联系各社区的党员领导干部,县级包联我镇各社区的单位、我镇包联各社区的领导、工作队成员积极深入各社区,参与到大讨论活动中,使大讨论活动开展的更全面。二是精心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