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采风实习考察报告

时间:2019-05-12 12:55: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专业采风实习考察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专业采风实习考察报告》。

第一篇:专业采风实习考察报告

《专业采风实习》考察报告

班 级: 环境138班 学 号: 201305114817 姓 名: 田下下 指导教师: 王阿依

一、徽派建筑考察

考察时间:2016年4月11日——2016年4月18日 考察地点:安徽黟县的古村落 考察形式:速写、摄影

考察目的:通过对徽派建筑的直观感受,提高了对传统建筑的认识与理解。从自然风土人情中悟建筑文化。从民俗民风中感知“场所精神”与历史文脉的延续性的重要性。从地域特色感知自然色彩。从大自然中领悟色彩的光与色的变化与魅力。要求大家在实习中遵守实习纪律,争取从大自然中和民族建筑文化中学到课堂上难以学到的知识。并在写生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1、对西递周围环境的了解

西递,别称西川,安徽黄山市黟县辖镇。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位于黄山南大门43公里,黟县城东8公里处,面积77平方千米。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224幢、祠堂4幢、牌楼1座,素有中国古代和现代历史的衔接点、明清古民居博物馆、桃花源里人家、古民居建筑的艺术宝库等美誉。

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将中国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荣升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相继接待了江泽民、乔石、朱镕基、连战、安南、泰国王储等中外领导人和中外媒体来访,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十佳最具魅力名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前十名、中国首份“名村排行榜”魅力指数全国第七等桂冠。

2、对徽派建筑风格认识

实习的十天时间里,在老师、导游的帮助下,我们对历史悠久的徽派建筑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 2.1徽派建筑的形成

徽派建筑的形成过程,受到了徽州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和人文观念的影响。这里原来是古越人的聚居地,其居住形式为适应山区生活的“干栏式”建筑。中原士族的大规模迁入,不仅改变了徽州的人口数量和结构,也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中原文明与古越文化的交流融合,直接体现在建筑形式上。早期徽派建筑中典型的“楼上厅”形式,楼上厅室特别轩敞,是人们日常活动休憩之处。这是因为山区潮湿,为了防止瘴疠之气,而保留了越人“干栏式”建筑的格局。同时,由于大量移民的涌入,人稠地狭,构建楼房也成为最佳选择,但多依山就势,局促一方,为解决通风光照问题,中原的“四合院”形式又演变成为适应险恶的山区环境,既封闭又通畅的徽州“天井”。而山区木结构的房屋又易于遭受火灾,为了避免火势的蔓延,便又产生了马头墙。早期的徽派建筑形式,正是外来移民与原住民文化交融的产物。

明朝中叶以后,徽商崛起,雄据中国商界。致富后的徽州商人,将大量资本返回家乡,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对建筑的投入。他们修祠堂,建宅第,造园林,竖牌坊,架桥梁,盖路亭,给徽州乡村面貌带来了巨大变化。由于“贾而好儒”的特点,具有很高文化素质的徽商们在建筑中注入了自己对住宅布局、结构、内部装饰、厅堂布置的看法,促使徽派建筑逐渐形成风格独特的建筑体系。2.2徽派建筑的特点

徽州古村落选址一般按照阴阳五行学说,周密地观察自然和利用自然,以臻天时、地利、人和和诸吉兼备,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村落一般依山傍水,住宅多面临街巷,粉墙黛瓦,鳞次栉比,散落在山麓或丛林之间,浓绿与黑白相映,形成特色的风格。同时有大量的文化建筑,如书院、楼阁、祠堂、牌坊、古塔和园林杂陈其间,使得整个环境富有文化气息和园林情趣。在民居的外部造型上,层层跌落的马头墙高出屋脊,有的中间高两头低,微见屋脊坡顶,半掩半映,半藏半露,黑白分明;有的上端人字形斜下,两端跌落数阶,檐角青瓦起垫飞翘。在蔚蓝的天际间,勾出民居墙头与天空的轮廓线,增加了空间的层次和韵律美,体现了天人之间的和谐。

徽州民居的外观造型颇具特色,除一般中国古代建筑的低层、坡顶形式外,着重采用了马头山墙的建筑造型,将房屋两端的山墙升高超过屋面及屋脊,并以水平线条状的山墙檐收顶。为了避免山墙檐距屋面的高差过大,采取了向屋檐方向逐渐跌落的形式,既节约了材料,又使山墙高低错落,富于变化。这原是为了防火,故俗称“封火墙”。

天井是徽州民居中最基本的建筑格式,几乎每一幢宅居都设有天井。从建筑功能上看,这种设计使得屋内光线充足,空气流通,并有利于排水。居室中的厅堂面对天井开放,厅堂和天井融为一体,坐在厅堂内能够晨沐朝霞,夜观星斗,名副其实地坐“井”观天。有些家庭还在天井中设置假山,筑池养殖金鱼,摆放盆景,使天井成了搬进室内的庭院,这可以说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徽州民宅的外观明朗,其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入宅则依天井的位置和布局的形状可以分为4种类型:凹型、口型、H型、曰型。凹型住宅,即俗称三间式为“一颗印”,一般是一明间两暗间,天井两侧各建廊房,为一进两层的楼房,楼梯设在明间背后,或廊房的任何一侧,楼下明间做客厅,左右暗间为两厢房。口型住宅,多为三间两进的楼房,其实就是两座三间式的凹型住宅相向组合,楼下前一进的明间为正间,两旁为卧室,后一进的明间作客厅;前、后两进中间有天井。H型住宅,其实就是两座凹型住宅相背组合,前、后各有一天井,两旁有廊房,中间为正屋。曰型住宅,也是三间两进,头一进与第二进之间、第二进与第三进之间各有天井,各进之间两边均有廊房相连。房屋多进式显得有层次感,可避免一览无余。2.3徽派建筑的工艺

徽派古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其横梁中部略微拱起,故民间俗称为“冬瓜梁”,两端雕出扁圆形(明代)或圆形(清代)花纹,中段常雕有多种图案,通体显得恢宏、华丽、壮美。立柱用料也颇粗大,上部稍细。明代立柱通常为梭形。梁托、爪柱、叉手、霸拳、雀替(明代为丁头拱)、斜撑等大多雕刻花纹、线脚。梁架构件的巧妙组合和装修使工艺技术与艺术手法相交融,达到了珠联璧合的妙境。梁架一般不施彩漆而髹以桐油,显得格外古朴典雅。墙角、天井、栏杆、照壁、漏窗等用青石、红砂石或花岗岩裁割成石条、石板筑就,且往往利用石料本身的自然纹理组合成图纹。墙体基本使用小青砖砌至马头墙。

徽派建筑还广泛采用砖、木、石雕,表现出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平。砖雕大多镶嵌在门罩、窗楣、照壁上,在大块的青砖上雕刻着生动逼真的人物、虫鱼、花鸟及八宝、博古和几何图案,极富装饰效果。木雕在古民居雕刻装饰中占主要地位,表现在月梁头上的线刻纹样,平盘斗上的莲花墩,屏门隔扇、窗扇和窗下挂板、楼层拱杆栏板及天井四周的望柱头等。内容广泛,多人物、山水、花草、鸟兽及八宝、博古。题材众多,有传统戏曲、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渔、樵、耕、读、宴饮、品茗、出行、乐舞等生活场景。手法多样,有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圆雕和镂空雕等。其表现内容和手法因不同的建筑部位而各异。这些木雕均不饰油漆,而是通过高品质的木材色泽和自然纹理,使雕刻的细部更显生动。石雕主要表现在祠堂、寺庙、牌坊、塔、桥及民居的庭院、门额、栏杆、水池、花台、漏窗、照壁、柱础、抱鼓石、石狮等上面。内容多为象征吉祥的龙风、仙鹤、猛虎、雄狮、大象、博古和山水风景、人物故事等。2.4徽派建筑的文化底蕴 徽州文化是以儒家伦理价值观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孕育和发展的结果。人们日常行为完全被纳入儒教礼仪规范。建筑的格局与形式,当然地受到宗法制度的浸染。为保持血统的纯洁性,增强宗族的凝聚力,抵御外族的侵扰,徽派古村落民居建筑,往往是以家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同姓同族家庭聚族而居,杂姓不得混居。即使同一村落,各族宗祠、民居亦界域分明。居第之中,亦严格遵循宗法家族的孝悌伦理和礼乐秩序,按照男女长幼、房系嫡庶有序排列,营造出主次分明、内外有别、尊卑有序的多元聚合。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天人合一”,徽派建筑追求的也是“天人合一”,这里的“天”既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徽州为山岗丘陵地貌,溪流水塘遍布,民居多借助山水格局,依山傍水而建。白墙青瓦马头墙,绿水青山蔚蓝天,大自然与建筑完全融为一体。

生活在“理学文章山水幽”独特的人文环境中的徽州人文化修养深厚,构思村镇蓝图时最善于抓住山水作文章。表现为山峦为溪水骨架,溪水是村落血脉,建筑物成了依附于血脉——溪水及其支流的“细胞”。徽派建筑群体布局时多重视周围环境,参考山形地脉,水域植被,或依山跨水,或枕山傍水,力求人工建筑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居家环境静谧雅致如诗如画,保持人与自然的天然和谐。2.5徽派建筑的艺术风格

徽派建筑艺术风格,可以概括为:自然古朴,隐僻典雅。不矫饰,不做作,自自然然,顺乎形势,与大自然保持和谐,以大自然为依皈;不趋时势,不赶时髦,不务时兴,此谓之自然。笃守古制,信守传统,推崇儒教,兼蓄道、释,坚持宗族法规,崇奉风水,追求朴素淳真,此谓之古朴。

依山傍水、背山面水是徽派建筑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客观反映,也是其之所以获得自然禀赋的基本条件。徽州山高路险,溪水回环,故虽曲径通幽,富柳暗花明之趣,但却寂寥清僻、闭塞偏远。这是造成徽派建筑具有隐僻特色的重要原因。

3、徽派建筑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徽州古村落数、古建筑数量众多,分布地域广阔,具有极大的建筑艺术价值„„

二、苏州博物馆

考察时间:2016年4月19日——2016年4月23日 考察地点:苏州博物馆 考察形式:速写、摄影 考察目的:观察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从外形到内部功能分析,可以用于以后的设计中去。

1、对苏州博物馆的了解

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馆址太平天国忠王府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内保存完整的一组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物。

1999年苏州市委、市政府邀请世界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2006年10月6日,苏州博物馆新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新馆占地面积约10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0余平方米,加上修葺的太平天国忠王府,总建筑面积达26500平方米,投资达3.39亿元。

苏州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2、苏州博物馆的建筑特色

苏州博物馆新馆其特色体现在: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合,空间处理独特,建筑材料

苏州博物馆考究和内部构思,及最大限度地把自然光线引入到室内。在建筑的构造上,玻璃、钢铁结构让现代人可以在室内借到大片天光,开放式钢结构替代传统建筑的木构材料,屋面形态的设计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由几何形态构成的坡顶,首先,屋顶之上立体几何形体的玻璃天窗设计独特。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中老虎天窗的做法并进行改良,天窗开在了屋顶的中间部位,这样屋顶的立体几何形天窗和其下的斜坡屋面形成一个折角,呈现出三维造型效果,不仅解决了传统建筑在采光方面的实用性难题,更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建筑的屋面造型样式。屋面以及其下白色墙体周边石材的运用,使建筑的整体风格达成了统一。

图2

3、展厅分布设计

为了使材料和形式协调,采用深灰色花岗石取代传统的灰瓦,这种被称为“中国黑”的花岗石黑中带灰,淋了雨是黑的,太阳一照颜色变浅成深灰色。石片加工成菱形,依次平整地铺设于屋面之上,立体感很强。

博物馆在形式上分为三部分。中心部分是入口处、大厅和博物馆花园;西部为展区;东部为现代美术画廊、教育设施、茶水服务以及行政管理功能等,该部分还将成为与忠王府连接的实际通道。忠王府将恢复成原貌。由于忠王府难以在现有的结构下提供合适的展览空间,它将被用作展示其丰富建筑遗产的橱窗以及那些通常无需高档展示空间的艺术品,诸如家具和雕塑等。大厅是博物馆的核心,位于入口的前庭与博物馆花园之间。这个拥有八个角的大厅是通过对传统的苏州建筑和中国建筑要素的几何形状转变以及重新诠释设计出来的,它是所有参观者的导向并为去博物馆所有展区提供通道。常设展厅新石器时代和吴文化文物的展厅,影视厅、多功能厅都安排在院落 地下室。苏州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展厅只有一层,该馆展区设有“吴地遗珍”、“吴塔国宝”、“吴中风雅”、“吴门书画”这4个常设展厅:其中“吴地遗珍”系列包括晨光熹微、争伯春秋、锦绣江南、都会流韵四个主题展室;“吴塔国宝”系列包括瑞光寺塔佛教文物和虎丘云岩寺塔佛教文物两个主题展室;“吴中风雅”系列包括书斋长物、陶冶之珍、攻玉巧技、雕镂神功、文房雅事、闲情偶寄、墨戏草堂(即宋画斋,室外)、锦绣浮生展厅;“吴门书画”尤以吴派及吴派源流诸子、四王吴恽及其源流诸子、扬州画派诸子等作品居多。特展厅、现代艺术展厅现代艺术展厅位于东路的首层,特展厅位于负一楼,特展厅和现代艺术展厅特展厅不定期地举办海内外现代艺术品展览,以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除了字画、双塔瑰宝、明清瓷器和苏州工艺美术品展区外,还将布置特色家具展区,以强调苏州丰富的艺术和文化传统。在人流路线的终点处,也就是在它的花园庭园处,安排一个宋代书斋的复制品,主要展示当年的工艺品和家具。字画展区设在自然采光的八角型大厅的二楼,高高的墙面为展示字画长卷提供了背景上的便利。现代美术作品设在博物馆花园东边的一个特别展区里,展区由1.35米的模块组合而成。

三、苏州园林考察

考察时间:2016年4月19日——2016年4月23日 考察地点:狮子林 考察形式:速写、摄影 考察目的:„„、1、对狮子林的了解

狮子林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是汉族古典私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属于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狮子林同时又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狮子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区东北角的园林路3号。平面成东西稍宽的长方形,占地1.1公顷,开放面积0.88公顷。因园内“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天如禅师惟则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普应国师中峰,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狮子林”。

由于林园几经兴衰变化,寺、园、宅分而又合,传统造园手法与佛教思想相互融合,以及近代贝氏家族把西洋造园手法和家祠引入园中,使其成为融禅宗之理、园林之乐于一体的寺庙园林。

2、建筑布局

狮子林建筑可分祠堂、住宅与庭园三部分,现园子的入口原是贝氏宗祠,有硬山厅堂二进。

住宅区以燕誉堂为代表,是全园的主厅,建筑高敞宏丽,堂内陈设雍容华贵。沿主厅甫北轴线上共有四个小庭园燕誉堂甫以白、紫玉兰和牡丹花台为春景庭园。堂北庭园植樱花二株。小方厅为歇山式,厅内东西两侧空窗与窗外腊梅、甫天竹、石峰共同构成“寒梅图”和“竹石图”,犹如无言小诗,点活了小小方厅。九狮峰院以九狮峰为主景,东西各设开敞与封闭的两个半亭,互相对比,交错而出,突出石峰。再往北又有一小院,有黄杨花台一座。

主花园内荷花厅、真趣亭傍水而筑,木装修雕刻精美。石舫是混凝土结构,但形态小巧,体量适宜。暗香疏影楼是楼非楼,楼上走廊可达假山。飞瀑亭、问梅阁、立雪堂则与瀑布、寒梅、修竹相互呼应。扇亭、文天样碑亭、御碑亭由一长廊贯串,打破了南墙的平直、高峻感。主花园的建筑主要分布在北部,前后错落,形式多变,但由于建造年代的不同和贝氏在重建时对园林的理解不同,在建筑材料的运用和体量比例上看,旱船过于写实,问梅阁体量过大,见山楼外形中西结合,甚至有混凝土六角亭,建筑风格不够统一。

3、园林特点

狮子林虽缀山不高,但洞壑盘旋,嵌空奇绝;虽凿池不深,但回环曲折,层次深奥,飞瀑流泉隐没于花木扶疏之中。狮子林的古建筑大都保留了元代风格,为元代园林代表作。园以叠石取胜,洞壑宛转,怪石林立,水池萦绕。依山傍水有指柏轩、真趣亭、问梅阁、石舫、卧云室诸构。主厅燕誉堂是典型的鸳鸯厅形式;指柏轩,南面面对假山,下面靠近小池,古柏苍劲;见山楼上可以看到群峰;菏花厅雕镂精工;五松园庭院幽雅;湖心亭、暗香疏影楼、扇亭等均各有特色。园内四周长廊萦绕,花墙漏窗变化繁复,名家书法碑帖条石珍品700余方。3.1堆山与理水

狮子林以假山著称,山占地面积约0.15公顷。狮子林假山是中国园林大规模假山的仅存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狮子林假山群峰起伏,奇峰怪石。假山群共有九条路线,21个洞口。横向极尽迂回曲折,竖向力求回环起伏。

狮子林的假山,通过模拟与佛教故事有关的人体、狮形、兽像等,喻佛理于其中,以达到渲染佛教气氛之目的。它的山洞作法也不完全是以自然山洞为蓝本,而是采用迷宫式作法,园东部叠山全部用湖石堆砌,并以佛经狮子座为拟态造型,进行抽象与夸张。山体分上、中、下三层,有山洞二十一个,曲径九条。山顶石峰有“含晖”、“吐丹”、“玉立”、“昂霄”、“狮子”诸峰,各具神态,千奇百怪。山上古柏、古松枝干苍劲。此假山西侧设狭长水涧,将山体分成两部分。跨涧而造修竹阁,阁处模仿天然石壁溶洞形状,把假山连成一体。园林西部和南部山体则有瀑布、旱涧道、石磴道等,与建筑、墙体和水面自然结合,配以广玉兰、银杏、香樟和竹子等植物。

园内水体聚中有分。聚合型的主体水池中心有亭伫立,曲桥连亭。在园西假山深处,山石做悬崖状。一股清泉经湖石三叠,奔泻而下,形成了苏州古典园林引人注目的人造瀑布。园中水景丰富,溪涧泉流,迂回于洞壑峰峦之间,隐约于林木之中,藏尾于山石洞穴。

3.2狮子林植物配置

苏州园林的植物配置基调是以落叶树为主,常绿树为辅。用竹类、芭蕉、藤萝和草花作点缀,通过孤植和丛植的手法,选择枝叶扶疏、体态潇洒、色香清雅的花木,按照作画的构图原理进行栽植,使树木不仅成为造景的素材,又是观景的主题。许多树木的种植与园林建筑和诗词匾联、人物典故相呼应,喻情于草木。狮子林的植物配置亦照此理,东部假山区以古柏和白皮松为主,西部和南部山地则以梅、竹、银杏为主。配植色香态俱佳的花木,疏密相间,错落有致,不仅增加了林木森郁的气氛。更使山石、建筑、树木溶合一体,而成为真正的“城市山林”。指柏轩前假山上有元代古柏数株,有白皮松五棵,姿态苍劲,皆成画意。暗香疏影楼和问梅阁推窗可见三、五株梅,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尤其问梅阁中桌椅、吊顶都是梅花形,窗纹用冰梅纹,书画内容亦与梅有关,与地上“冰壶”古井共同构成一幅思乡的画卷。更有文天样《梅花诗》:“静虚群动息,身雅一身清;春色凭谁记,梅花插座瓶”,借梅咏怀,体现了文天祥正气凛然的高尚情操。山石间有六百年年银杏一株,粗干老木,盘根错节于石隙间,夏日浓荫庇日。秋叶灿若织锦,成为狮子林中一美景。3.3狮子林假山王国

狮子林假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堆山最曲折,最复杂的实例之一。元末明初建园时,搜集了大量北宋“花石纲”的遗物,经过叠石名家的精妙构思,假山群以“透、漏、瘦、皱”的太湖石堆叠。假山上有石峰和石笋,石缝间长着古树和松柏。石笋上悬葛垂萝。假山分上、中、下三层,共有9条山路、21个洞口。在假山顶上,耸立着著名的五峰:居中为狮子峰,东侧为含晖峰,西侧为吐月峰。两侧为立玉、昂霄峰及数十小峰。清代文人朱炳靖钻过假山后写道:“对面石势阻,回头路忽通。如穿几曲珠,旋绕势嵌空,如逢八阵图,变化形无穷。故路忘出入,新术迷西东。同游偶分散,音闻人不逢

4、最后总结

实习考察是环境设计中一种最为基本且重要的表现形式,当今的设计表现种类繁多,但实习考察近距离的观赏仍旧不可取代。在环境艺术写生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艺术感,观察力值得深入探讨。

这次的实习考察让我对徽派建筑和一些园林的设计、铺装都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第二篇:采风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

时间:2012年12月10日—2012年12月15日 地点:南京苏州上海

2012年12月10日那天由院长及其班主任的带领下,我们按照学术学习计划要求进行了历时六天的考察!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感觉意犹未尽,获益匪浅,感触颇多。在南京——我们依次参观了雨花台,夫子庙,朝天宫,南京博物馆,南京遇难同胞馆,中山陵。在苏州——观看的依次是拙政园,忠王府,苏州博物馆。在上海——观看的依次是中华艺术宫,上海博物馆,城隍庙等。

11日上午首先我们到达了耳闻已久的南京雨花台。雨花台烈士陵也许风景秀丽,也许气候宜人,但在这块埋葬着无数先烈的土地上,我们始终步履蹒跚,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照片上他们的稚嫩却又充满坚毅的神情,一直烙印在我们的心底。

下午我们去了素有“大成至圣”先师和“万世师表”之美誉的夫子庙南京与长安、洛阳、燕京并称为中国四大著名古都,这些建筑风格以及家具形式对于我们这个专业来说都是非常值得推敲的。在中心庙院院内,正中竖立着一尊青铜孔子塑像,据说,这是全国最大的孔子青铜像。作为夫子庙的主殿巍峨壮丽,堂皇壮观。殿内,古乐器的编钟、编磬等十五种古代祭孔乐器,可以定期进行古曲、雅乐演奏。在举行祭孔仪式时,仿照明代的大型祭孔乐舞进行,让你仿佛置身于当年明代祭孔的大型乐舞仪式中,感受着“钟鼓之乐”、“琴瑟之声”。紧接着我们又去了朝天宫。南京朝天宫是江南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组古建筑群。位于南京市中心的西南面。古代称治山,因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此冶铁铸剑,后历代帝王多在此建寺庙宫殿.这里曾获得中国陈列艺术最高奖美誉。南京市博物馆利用六朝古都得天独厚的文物优势,精选文物珍品,分经济与生活、科学与技术、思想与文化三大部分,成功地再现了“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的六朝风采。此展布陈大胆创新,合理运用高科技手段,达到了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

紧接着12日我们一早去了南京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是我国第一座由国家兴建的国立大型综合博物馆,它坐落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中山门内北侧,两座陈列馆(历史陈列馆和艺术陈列馆),均为仿辽宫殿式建筑,黄瓦红柱,巍峨壮观。院内草木葱茏,各种石刻文物点缀其间,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它的文化的确让我们为之惊叹!

随后我们又去了南京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立在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场地及“万人坑”遗址之上。鹅卵石铺就的大地、枯死的树干、悲伤的母亲塑像„„到这里,天地间仿佛一下子充满了肃杀、苍凉的气氛,让人不由自主的沉重起来。然而这沉重在继续走下去之后才知道并不算什么,当一具具白骨或躺或卧,或齐整或残缺,横七竖八的摆现在你面前时,沉重早已变成沉痛了。

下午我们去了中山陵。中山陵是中华民国国父、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墓,中山陵前临苍茫平川,后踞巍峨碧嶂,气象壮丽,音乐台、光化亭、流徽榭、仰止亭、藏经楼、行健亭、永丰社、中山书院等纪念性建筑,众星捧月般环绕在陵墓周围,构成中山陵景区的主要景观,且均为建筑名家之杰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各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均取得极好的效果,色调和谐统一更增强了庄严的气氛,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有宏伟的气势,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其多方面的艺术价值及其精神力量让我们惊叹不已!

13日我们紧接着到了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称的苏州我们首先去了中国四大古典园林之首的“拙政园”。拙政园,是中国一座著名的园林,位于苏州市东北街,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它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分东区(原归田园居)、中区(原拙政园)、西区(原补园)。中区为全园精华所在,水面占1/3,有分有聚,临水参差错落地建有形体不同的楼台亭榭,其中主厅远香堂位于池南岸,由此可欣赏园中四面景物;西循曲廊接小沧浪廊桥和水院;东经圆洞门入枇杷园,园中以轩廊小院自成一区;北面池中以杂土石形成岛山两座;西北有见山楼,四面环水,登楼可远眺虎丘。西区有曲折水面与中区大池相接,主要建筑有鸳鸯厅,厅内分为南面的十八曼陀罗花馆和北面的三十六鸳鸯馆,隔池北望小巧玲珑的扇面亭(与谁同坐轩)。北山上建有浮翠阁,登阁可俯览全园,又能借景园外。东区现有景物多为新建,主要有兰雪堂一组建筑和假山、水池亭榭、茶室等,水池建筑布置疏朗,又置大片草地,与传统造园手法迥异。拙政园水池面积较大,山径水廊起伏曲折,古木蔽日,山光水影,富有自然情趣;布局采取分割空间,利用自然,对比借景等手法,吸收传统绘画艺术,因地造景,景随步移,是具江南特色的典型园林。其精美之处难以比拟,我们在此拍了很多风景照片以备以后做素材用。

下午我们又去了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是中国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设计者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馆址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分3路,中路立体建筑为殿堂型式,梁坊满饰苏式彩绘,入口处侧门,有文征明手植紫藤,内部东侧有太平天国古典舞台等余方秀丽典雅的苏式梁枋彩绘,九幅清新隽秀的彩绘壁画,以及浑厚朴实的龙凤纹窗相和神态生动的石狮等太平天国时期的艺术珍品。修旧如旧”的忠王府古建筑作为苏州博物馆新馆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新馆建筑珠联璧合,从而使苏州博物馆新馆成为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在整体布局上,新馆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的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成为其建筑风格的延伸。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新馆与原有拙政园的建筑环境既浑然一体,相互借景、相互辉映,符合历史建筑环境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独立性,以中轴线及园林、庭园空间将两者结合起来,无论空间布局和城市肌理都恰到好处。总之这里总会让你收获良多。14日我们就直达上海了,首先我们去的是中华艺术宫,上海博物馆。中华艺术宫选址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陈列反映中国近现代美术的起源与发展脉络的艺术珍品,并联手全国美术界,收藏和展示代表中国艺术创作最高水平的艺术作品,联手世界著名艺术博物馆合作展示各国近现代艺术珍品。文化艺术交流的综合平台,为经典艺术传播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华艺术宫展览了《海上生明月——中国近现代美术的起源》、《来自世界的祝贺——国际美术珍品展》、《锦绣中华——行进中的新世纪中国美术》、《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以及“名家馆”5个部分组成。“名家馆”首批将推出贺天健、林风眠、滑田友、关良、谢稚柳、程十发、吴冠中等七位艺术大师的300余件作品,并在2楼展厅联合陈列其他著名艺术家的160余件艺术作品:推出《米勒、库尔贝与法国自然主义——法国奥赛博物馆馆藏珍品展》、《不息的变动——上海美专一百周年纪念展》等系列展。在开幕季展览上,中华艺术宫从11月开始推出《米勒、库尔贝与法国自然主义——法国奥赛博物馆馆藏珍品展》、《不息的变动——上海美专一百周年纪念展》等系列展。真让我们大开眼界了!

当天晚上我们就乘坐了回校的火车,我把这次的经历当做我四年大学最后的精彩历程。考察结束了记忆却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内心深处。颇多的感受是中国五千年以来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使我们在这么多年的书本学习上所窥见的万万分之一都不到,这次亲身体验和观察很大程度上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其范围之广涉及到了:园林,建筑,景观思想,民族观念,造型,书法,陶瓷,中国画,油画,以及少数民族文化,中国古典文化和中国古代家具,以及现代文化等跨越了时间,地点,范围多领域,这都为我们以后的设计提供了更多的素材以及精神思想它们给我们带来的价值都是无限的。

第三篇:采风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

时间:2012年12月10日—2012年12月15日 地点:南京苏州上海

2012年12月10日那天由院长及其班主任的带领下,我们按照学术学习计划要求进行了历时六天的考察!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感觉意犹未尽,获益匪浅,感触颇多。在南京——我们依次参观了雨花台,夫子庙,朝天宫,南京博物馆,南京遇难同胞馆,中山陵。在苏州——观看的依次是拙政园,忠王府,苏州博物馆。在上海——观看的依次是中华艺术宫,上海博物馆,城隍庙等。

11日上午首先我们到达了耳闻已久的南京雨花台。雨花台烈士陵也许风景秀丽,也许气候宜人,但在这块埋葬着无数先烈的土地上,我们始终步履蹒跚,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照片上他们的稚嫩却又充满坚毅的神情,一直烙印在我们的心底。

下午我们去了素有“大成至圣”先师和“万世师表”之美誉的夫子庙南京与长安、洛阳、燕京并称为中国四大著名古都,这些建筑风格以及家具形式对于我们这个专业来说都是非常值得推敲的。在中心庙院院内,正中竖立着一尊青铜孔子塑像,据说,这是全国最大的孔子青铜像。作为夫子庙的主殿巍峨壮丽,堂皇壮观。殿内,古乐器的编钟、编磬等十五种古代祭孔乐器,可以定期进行古曲、雅乐演奏。在举行祭孔仪式时,仿照明代的大型祭孔乐舞进行,让你仿佛置身于当年明代祭孔的大型乐舞仪式中,感受着“钟鼓之乐”、“琴瑟之声”。

紧接着我们又去了朝天宫。南京朝天宫是江南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组古建筑群。位于南京市中心的西南面。古代称治山,因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此冶铁铸剑,后历代帝王多在此建寺庙宫殿.这里曾获得中国陈列艺术最高奖美誉。南京市博物馆利用六朝古都得天独厚的文物优势,精选文物珍品,分经济与生活、科学与技术、思想与文化三大部分,成功地再现了“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的六朝风采。此展布陈大胆创新,合理运用高科技手段,达到了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

紧接着12日我们一早去了南京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是我国第一座由国家兴建的国立大型综合博物馆,它坐落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中山门内北侧,两座陈列馆(历史陈列馆和艺术陈列馆),均为仿辽宫殿式建筑,黄瓦红柱,巍峨壮观。院内草木葱茏,各种石刻文物点缀其间,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它的文化的确让我们为之惊叹!

随后我们又去了南京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立在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场地及“万人坑”遗址之上。鹅卵石铺就的大地、枯死的树干、悲伤的母亲塑像„„到这里,天地间仿佛一下子充满了肃杀、苍凉的气氛,让人不由自主的沉重起来。然而这沉重在继续走下去之后才知道并不算什么,当一具具白骨或躺或卧,或齐整或残缺,横七竖八的摆现在你面前时,沉重早已变成沉痛了。

下午我们去了中山陵。中山陵是中华民国国父、中国民主革命

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墓,中山陵前临苍茫平川,后踞巍峨碧嶂,气象壮丽,音乐台、光化亭、流徽榭、仰止亭、藏经楼、行健亭、永丰社、中山书院等纪念性建筑,众星捧月般环绕在陵墓周围,构成中山陵景区的主要景观,且均为建筑名家之杰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各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均取得极好的效果,色调和谐统一更增强了庄严的气氛,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有宏伟的气势,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其多方面的艺术价值及其精神力量让我们惊叹不已!

13日我们紧接着到了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称的苏州我们首先去了中国四大古典园林之首的“拙政园”。拙政园,是中国一座著名的园林,位于苏州市东北街,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它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分东区(原归田园居)、中区(原拙政园)、西区(原补园)。中区为全园精华所在,水面占1/3,有分有聚,临水参差错落地建有形体不同的楼台亭榭,其中主厅远香堂位于池南岸,由此可欣赏园中四面景物;西循曲廊接小沧浪廊桥和水院;东经圆洞门入枇杷园,园中以轩廊小院自成一区;北面池中以杂土石形成岛山两座;西北有见山楼,四面环水,登楼可远眺虎丘。西区有曲折水面与中区大池相接,主要建筑有鸳鸯厅,厅内分为南面的十八曼陀罗花馆和北面的三十六鸳鸯馆,隔池北望小巧玲珑的扇面亭(与谁同坐轩)。北山上建有浮翠阁,登阁可俯览全园,又能借景园外。东区现有景物多为新建,主要有兰雪堂一组建筑和假山、水池亭榭、茶室等,水池建

筑布置疏朗,又置大片草地,与传统造园手法迥异。拙政园水池面积较大,山径水廊起伏曲折,古木蔽日,山光水影,富有自然情趣;布局采取分割空间,利用自然,对比借景等手法,吸收传统绘画艺术,因地造景,景随步移,是具江南特色的典型园林。其精美之处难以比拟,我们在此拍了很多风景照片以备以后做素材用。

下午我们又去了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是中国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设计者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馆址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分3路,中路立体建筑为殿堂型式,梁坊满饰苏式彩绘,入口处侧门,有文征明手植紫藤,内部东侧有太平天国古典舞台等余方秀丽典雅的苏式梁枋彩绘,九幅清新隽秀的彩绘壁画,以及浑厚朴实的龙凤纹窗相和神态生动的石狮等太平天国时期的艺术珍品。修旧如旧”的忠王府古建筑作为苏州博物馆新馆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新馆建筑珠联璧合,从而使苏州博物馆新馆成为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在整体布局上,新馆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的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成为其建筑风格的延伸。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新馆与原有拙政园的建筑环境既浑然一体,相互借景、相互辉映,符合历史建筑环境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独立性,以中轴线及园林、庭园空间将两者结合起来,无论空间布局和城市肌理都恰到好处。总之这里总会让你收获良多。

14日我们就直达上海了,首先我们去的是中华艺术宫,上海博物馆。中华艺术宫选址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陈列反映中国近现代美术的起源与发展脉络的艺术珍品,并联手全国美术界,收藏和展示代表中国艺术创作最高水平的艺术作品,联手世界著名艺术博物馆合作展示各国近现代艺术珍品。文化艺术交流的综合平台,为经典艺术传播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华艺术宫展览了《海上生明月——中国近现代美术的起源》、《来自世界的祝贺——国际美术珍品展》、《锦绣中华——行进中的新世纪中国美术》、《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以及“名家馆”5个部分组成。“名家馆”首批将推出贺天健、林风眠、滑田友、关良、谢稚柳、程十发、吴冠中等七位艺术大师的300余件作品,并在2楼展厅联合陈列其他著名艺术家的160余件艺术作品:推出《米勒、库尔贝与法国自然主义——法国奥赛博物馆馆藏珍品展》、《不息的变动——上海美专一百周年纪念展》等系列展。在开幕季展览上,中华艺术宫从11月开始推出《米勒、库尔贝与法国自然主义——法国奥赛博物馆馆藏珍品展》、《不息的变动——上海美专一百周年纪念展》等系列展。真让我们大开眼界了!

当天晚上我们就乘坐了回校的火车,我把这次的经历当做我四年大学最后的精彩历程。考察结束了记忆却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内心深处。颇多的感受是中国五千年以来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使我们在这么多年的书本学习上所窥见的万万分之一都不到,这次亲身体验和观察很大程度上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其范围之广涉及到了:园林,建筑,景观思想,民族观念,造型,书法,陶瓷,中国画,油画,以及少数民族文化,中国

古典文化和中国古代家具,以及现代文化等跨越了时间,地点,范围多领域,这都为我们以后的设计提供了更多的素材以及精神思想它们给我们带来的价值都是无限的。

第四篇:采风考察报告

艺术之路采风考察报告

姓名:黄保期

班级:10数码广告

带队老师:郭亚东 考察时间:2012年10月15日-2012年10月27日 考察地点:陕西西安、山西平遥、河南洛阳

为期短短十三天的采风之路,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此次采风不仅积累了大量有关及有益于我们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材,同时也带给我心灵上的震撼。一路上,我们品尝了辛苦,领悟了生活,走过了艰辛,思考了人生,感受了古代社会的文明、沉醉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路途虽倦,快乐却时刻相伴!

第一站:陕西西安古城 乘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后,终究到达西安古城!

次日早晨参观了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三秦大地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陕西这里建都。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则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

馆藏文物多达 370000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其中的商周青铜器精美绝伦,历代陶俑千姿百态,汉唐金银器独步全国,唐墓壁画举世无双。可谓琳琅满目、精品荟萃。

午饭之后,再续启程至西安市著名的旅游景点——大雁塔,它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内。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通高64.5米,塔身为塔身为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在塔内可俯视西安古城。

唐代诗人岑参曾在诗中赞道:“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盤虚

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大雁塔的恢宏气势由此可见。

大雁塔观赏后随即赶至小雁塔,小雁塔与大雁塔东西相向,是唐代古都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的标志,因为规模小于大雁塔,并且修建时间偏晚一些,故而称作小雁塔。

小雁塔是密檐式方形砖构建筑,初建时为十五层,高约46米,塔基边长11米,塔身每层叠涩出檐,南北面各辟一门;塔身从下往上逐层内收,形成秀丽舒畅的外轮廓线;塔的门框用青石砌成,门楣上用线刻法雕刻出供养天人图和蔓草花纹的图案,雕刻极其精美,反映了初唐时期的艺术风格。

时至傍晚,我们来到回民街。据说回民街过去是商业繁华之街,商贾云集,风光无两,街上名店鳞次栉比,名产驰誉全国。西安很多的美食在此都应有尽有,如肉夹馍、羊肉泡馍、凉皮、岐山面、饺子宴,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陕西名吃。第二天早上,采风辅导员的带领下,我们来到秦始皇陵兵马俑参观。随着讲解员带领我们进去一号坑,就感觉到一股极其强大的势气向我们扑来,那是我们感受到千军万马的兵戈寒气吗?再往坑中放眼看去,兵马俑不计其数,有点已经坏了,有的完整无损,有的已经被专家修复好之后重新放置原位。他们都是位秦始皇一统天下的功臣勇士。告别一号坑来到二号坑,这里虽然不及一号坑那么雄伟壮观,但无可厚非,工匠们用写实的艺术手法把它们表现得十分逼真,在这个庞大的秦俑群体中包容着许多显然不同的个体,使整个群体更显得活跃、真实、富有生气,随后移步到三号坑,三号坑是三个坑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大火焚烧过的,所以出土时陶俑身上的彩绘残存较多,颜色较鲜艳。

在观看中,铜马车让我惊异于两千多年前劳动人民的智

慧和创造力,铜马车的出土使世人耳目为之一新。其工艺之复杂,制作之精巧,技艺之卓越无不令人惊叹。

秦始皇陵一瞰大势后,随至陕西创建最早的西安碑林博物馆,建于1944年,它是在具有900多年历史的“西安碑林”基础上,利用西安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时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馆区由孔庙、碑林、石刻艺术室三部分组成,现有馆藏文物11000余件,11个展室,陈列面积4900平方米。博物馆本身即为孔庙旧址,其建置可追溯到北宋末年。照壁、牌坊、泮池、棂星门、华表、戟门、碑亭、两庑等明清建筑保存至今,并遵循着孔庙固有的建筑格局,组成了一个绿树掩映、古朴典雅的庭院式建筑群。

第二站:山西平遥古城

不知不觉,行程到了第二站。

深秋清早,太阳还是又红又大。我们乘着电瓶车进入平遥古城,入住当地的特色客栈。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中部,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

平遥古城的交通脉络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

平遥古城民居,以砖墙瓦顶的木结构四合院为主,布局严谨,左右对称,尊卑有序。除了古城的建筑、风俗文化外,当然不能落下当地美食小吃。平遥牛肉是平遥久负盛名的特产,历史悠久,早在明代中期就开始四方驰名。平遥碗托也是平遥由来以久的一种风味面食小吃,受人喜爱,最早是由清代厨师董宣发明,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

在古城游览考察了两天后,来到平遥的三宝之一的双林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修建于北齐武平二年(公元571年)。

位于山西省平遥县西南六公里桥头村。双林

寺原名“中都寺”,其地本为中都故城所在,因之得名。寺内10余座大殿内保存有元代至明代(公元13~17世纪)的彩塑造像2000余尊,被人们誉为“彩塑艺术的宝库”。

在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静升镇有在海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广誉为 “华夏民居第一宅”、“中国民间故宫”和“山西的紫禁城”——王家大院,它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建成。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 ——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先后建筑规模宏大,拥有 “五巷”、“五

堡”、“五祠堂”。王家大院的建筑,有着“贵精而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熳”的特征。且凝结着自然质朴、清新典

雅、明丽简洁的乡土气息。在古建范畴,它的艺术内涵可谓贯穿种种,无所不包。

第三站:河南郑州

大清早的太阳刚好出来,我们也刚好抵达郑州,太阳红暖,空气清新,前两站积累下来的倦意亦渐渐散失!这一站,下了旅游车后,我们才刚吃了一半不到的早点就立马直奔大相国寺。

开封大相国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位于著名文化历史名城、七朝古都开封的市中心。该寺历开封大相国寺

历史悠久,是我国汉传佛教十大名寺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千百年来,许多神奇的传说和戏剧、小说的喧染,使其驰名中外,更有相公相婆、千手千眼观音、鲁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使它更具有传奇色彩。

离开大相国寺后,前往中国四大名镇之一的朱仙镇,考察朱仙镇的年画艺术馆,深入了解木板年画工艺艺术,收集中国特色图案图纹。

紧接而观的是河南博物院,它是现代化的历史艺术类博物馆,坐落在河南省会郑州市,由1927年在开封创建的河南博物馆发展过来的,在70年的发展过程中,她曾先后易名民族博物馆、省立博物馆等,并于1961年由开封迁至郑州。1997年7月,河南省博物馆与中原石刻艺术馆合并,更名为河南博物院,通过参观河南博物馆,能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和品位中原文化。

来到中原地带,嵩山少林寺肯定是不可少看的考察景点。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又名僧人寺,有“禅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刹”之誉,是中国汉传佛教禅宗祖庭。在建寺32年后,印度名僧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传授禅法,敕就少室山为佛陀立寺,供给衣食。寺处少室山脚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此后,寺院逐渐扩大,僧徒日益增多,少林寺声名大振。是我国享誉海内外的佛教寺院,位于

古都洛阳自古的东方屏障登封市西北13公里中岳嵩山西麓,背依五乳峰,周围山峦环抱、峰峰相连、错落有致,形成天然屏障。嵩山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各拥三十六峰,峰峰有名,少林寺就在竹林茂密的少室山五乳峰下,故名“少林”。

少林寺内保存了不少珍贵的文物。山门门额上悬挂的“少林寺”匾额,是当年清朝康熙皇帝南下洛阳时在洛阳嵩山少林寺亲笔书写的。山门后大甬道和东西小马道旁立有碑碣数十通,称为少林寺碑林,其中有两通碑刻是留学我国的日本禅僧撰写的。

在少林寺西约300米处山脚下,有一片塔林,为唐以来少林寺历代高僧的葬地,计250余座,这是我国最大的塔林。塔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大都有雕刻和题记,反映各个时代建筑风格,是研究我国古代砖古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库。

第四站:河南洛阳

时隔那么多天,现到了最后一站——河南洛阳,我们还真庆幸能住进四星级酒店,还是不错的,可后面考察的地方却是非常紧凑,有点目不暇接!

最后一站的第一个考察景点是巩义石窟寺,它创建于北魏孝文帝之时(公元471—499年)。现存石窟5个,千佛龛一个,小佛龛255个,摩崖大佛3尊,佛像7743个,碑刻题记200余块。窟诸佛造像千姿百态,多为方圆脸型,神态文雅恬静,衣纹简练。礼佛图、飞天、神兽、佛教故事等是现存较完整的北魏浮雕造像。

巩义石窟寺因现处于修复建设之中,还有许多的石窟、佛像没有一一亲眼所见,停留时间不久,马上乘车至宋凌之永定陵参观考察,永定陵是宋真宗赵恒的陵墓,位于河南省巩义市蔡庄北1公里,陵至今尚未正式发掘,陵内情形尚不为人知,地面上的建筑已毁无存,不过陵前的石刻马、羊、狮、虎等保存完好,在北宋诸陵中是保存的最好的一组。

身在洛阳,如果不往龙门石窟去探下究竟,就枉为此行了。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依山傍水,风景宜人。龙门石窟是洛阳八景之冠,中国四大石窟之一。龙门石窟开凿于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公元493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400余年的营造,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建有140多年,从而形成了南北长达1公里、具有2300余座窟龛、10万余尊造像、2800余块碑刻题记的石窟遗存。

考察完龙门石窟后,到了考察景点的最后一天。先是参观了洛阳古墓博物馆(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以陈列历代典型墓葬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性博物馆,分历代墓葬和北魏帝王陵墓和壁画馆三大展区。历代典型墓葬展区分为地上、地下两部分。这里搬迁复原上自西汉,下迄宋金时期的代表性墓葬25座,陈列文物总计约600件。通过墓葬形制的整体展出,让我们有更多的视角去了解墓室建筑、出土文物、墓室壁画、砖雕艺术和文物所在的空间环境。

踏出洛阳古墓博物馆,最后考察的一个景点是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博物馆是依托21世纪重大考古发现,“天子驾六”大型车马陪葬坑,原地原址修建的遗址型博物馆。车马坑规模大,车子类型多,摆放整齐,气势宏伟,是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驾六”遗存。

洛阳市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以其精美的文物陈列,壮观的车马坑实景展示,向世人展示了古都洛阳悠远的城建历史、璀璨的物质文化,她必将成为提升古都洛阳的城市文明,向海内外宣传新洛阳的文化窗口。

第五篇:采风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

院系:艺术学院专业: 学号:082512111

姓名:

指导教师:汪欣

提交日期: 2011年 7 月 8日

广东商学院教务处制

姓名实习报告成绩

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说明:指导教师评分后,实习报告交院(系)办公室保存。

(要求记得删除)

下周五收专业考察作业,要求如下:

1、每人一份考察报告,3000字以上,图文并茂,主要评估各位在考察之后专业认识、视野、感悟能力是否有提升。

2、随报告附考察素材光盘一份,评估观察视角和辩析水准。

3、每个活动小组提交一组设计作品,题目和表现方式自主。评估元素应用和转换能力!

4、全部作业在"江南与岭南"主题平台上进行,具体题目自理。

5、报告格式遵从校方规范,不符者反工。

6、小组作品以A4版面,规模容量自定。

7、下学期开学第一周面向跨专业师生总结提案,

下载专业采风实习考察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专业采风实习考察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专业实习考察报告格式参考

    北京实践考察报告题目:北京考察报告 时间:2011年08月16日至2011年08月25日 地点:北京 摘要:每个人都有追求艺术与美的心,追求历史与真的心。怀揣着对艺术的向往和对历史的崇敬我......

    艺术采风考察报告(最终版)

    艺术采风考察报告 考察时间:2014年9月20日——2014年9月25日 考察地点:曲阜、泰安、临沂、台儿庄、徐州、连云港、淮安考察方式:参观、记录 前言:我们带着专业学习的目的,为......

    专业采风报告

    专业采风报告书 专业: 新闻采编与制作(网络编辑2) 姓名: 江 依 凡班级学号:2 0 1 2 1 0 3 0 9 2 2 1 指导教师: 刘 栎 媛联系方式:1 5 2 0 7 1 0 4 1 8 1文化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 二......

    采风考察报告[样例5]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8 采风考察报告一个星期的考察采风我们依次去了南京、无锡、苏州、杭州、上海等重要的城市,从中受益颇多,特把收获做出报告,道以感受!首......

    采风实习报告

    采风实习报告 从出发之前的无限期待到胜利归来的难忘留恋,为期9天的采风实习就这样开始了。其实很早就听说大四要去采风,一直很期待,终于等到了1月9号,带着行李上车的时候不仅是......

    采风实习报告(大全)

    采风实习研究报告 ————空灵的景,“游离”的人 一, 采风实习目的和要求 本次外出采风的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自然风景的感受能力及其欣赏水平,提高写生的审美能力、加强和......

    采风实习报告

    采风实习报告 “开始,怀着青春的渴望,不停的追逐着心中的理想王国,于是,收好行囊,背上包袱,追随着梦想的痕迹,我们、努力着……” 2013年9月4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2012级艺......

    采风实习报告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实习报 告 书实习名称:采风院系:艺术与旅游学院 专业班级:09环设学号:090603110姓名:成丽芹 实习时间:2011.9.5——2011.9.9实习地点:苏州、杭州、乌镇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