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明专利OA答复套话-法25条、法2条2款(个人总结)
法25条
一、科学发现
《审查指南2010》的第二部分第一章第4.1节中指出:
“科学发现,是指对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物质、现象、变化过程及其特性和规律的揭示。科学理论是对自然界认识的总结,是更为广义的发现。它们都属于人们认识的延伸。这些被认识的物质、现象、过程、特性和规律不同于改造客观世界的技术方案,不是专利法意义上的发明创造,因此不能被授予专利权。例如,发现卤化银在光照下有感光特性,这种发现不能被授予专利权,但是根据这种发现制造出的感光胶片以及此感光胶片的制造方法则可以被授予专利权。又如,从自然界找到一种以前未知的以天然形态存在的物质,仅仅是一种发现,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应当注意,发明和发现虽有本质不同,但两者关系密切。通常,很多发明是建立在发现的基础之上的,进而发明又促进了发现。发明与发现的这种密切关系在化学物质的“用途发明”上表现最为突出,当发现某种化学物质的特殊性质之后,利用这种性质的“用途发明”则应运而生。”
从指南中的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在针对审查员下发科学发现的审查意见进行答复时,需要明确本申请中有无对该物质的应用,即针对该物质的性质进行“用途发明”。因此,个人总结一下可能会用到的答复语句如下:
本申请中所要求保护的并非是该物质本身的物质特性,而是利用该物质的X特性通过Y方式实现Z功能的技术方案(如有多个方案时也可以描述多个方案或只描述其中一个方案),也就是说,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基于该物质的特性的应用,是属于用途发明,不是科学发现,因此不属于专利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的内容。
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审查指南2010》的第二部分第一章第4.2节中指出:
“智力活动,是指人的思维运动,它源于人的思维,经过推理、分析和判断产生出抽象的结果,或者必须经过人的思维运动作为媒介,间接地作用于自然产生结果。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是指导人们进行思维、表述、判断和记忆的规则和方法。
由于其没有采用技术手段或者利用自然规律,也未解决技术问题和产生技术效果,因而不构成技术方案。它既不符合专利法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又属于专利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因此,指导人们进行这类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从指南中的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在针对审查员下发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的审查意见进行答复时,需要明确本申请中是否能够明确解决技术问题,也就是说,是否采用了技术手段构成了技术方案,达到了技术效果。
《审查指南2010》的第二部分第一章第2节中指出:“技术方案是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利用了自然规律的技术手段的集合。技术手段通常是由技术特征来体现的。”
因此,在答复时,需要将本申请中的各技术特征向自然规律靠拢,即向各自然特征如齿轮、板材等实体物品靠拢,实在没有的,还有如模块、单元等虚拟物品靠拢。
个人总结一下可能会用到的答复语句如下:
现有技术中具有X问题,为了解决X问题,本申请使用了A特征和B特征,A特征的Y性质和B特征的Z性质通过自然规律进行结合后,形成本申请的C技术方案,使本申请的方案具有了D效果,进而解决了X问题。
综上所述,本申请确实是一种技术方案,属于发明的保护客体,且同时不属于专利法第25条第1款第(二)项的规定的内容。
三、诊断方法
《审查指南2010》第二部分第一章第4.3.1.1节中指出了哪些属于诊断方法的发明,同时又在《审查指南2010》第二部分第一章第4.3.1.2节中指出了哪些是不属于诊断方法的发明,那么在答复关于诊断方法的审查意见时,就可以尽量将本申请向不属于诊断方法的发明中靠拢,尤其是其中规定的第(2)项和第(3)项,以达到授权的目的。
个人总结一下可能会用到的答复语句如下: 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从说明书的第„段的内容可以看出,是属于为了获得中间结果(如生理参数)的方案,其不属于诊断方法的范畴。
四、治疗方法
《审查指南2010》第二部分第一章第4.3.2.1节中指出了哪些属于治疗方法的发明,同时又在《审查指南2010》第二部分第一章第4.3.2.2节中指出了哪些是不属于治疗方法的发明,那么在答复关于治疗方法的审查意见时,就可以尽量将本申请向不属于治疗方法的发明中靠拢。
个人总结一下可能会用到的答复语句如下:
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从说明书的第„段的内容可以看出,其是一种制造假肢的方法/通过非外科手术来提高肉质的方法/动物屠宰方法/对已经死亡的动物体的处置方法/单纯的美容方法,其不属于治疗方法的范畴。
五、原子核变换方法和用该方法获得的物质
《审查指南2010》第二部分第一章第4.5节中指出了哪些属于原子核变换方法和用该方法获得的物质的发明,同时又在《审查指南2010》第二部分第一章第4.5.1节中指出了哪些是不属于原子核变换方法的发明,那么在答复关于原子核变换方法和用该方法获得的物质的审查意见时,就可以尽量将本申请向不属于原子核变换方法的发明中靠拢。
个人总结一下可能会用到的答复语句如下:
本申请中的方案主要是用于为了实现核聚变为采用的加速/加力/加压的方法,也就是说,本申请中要保护的并非是核聚变,而使在核聚变的过程中采用的方法。
/ 本申请所要保护的方案并非是原子核变换方法所获得的物质,而是利用该物质的性能实现X效果,以达到解决Y问题的目的。
/ 本申请所要保护的方案并非是原子核变换方法所获得的物质,而是保护实现获得该物质的设备。因此,本申请不属于专利法第25条第1款第(五)项的规定的内容。
法2条2款
一、实质相同
当审查员下发实质相同的审查意见时,就需要小心去判断其是否真的是实质相同。
本申请与对比文件所在的技术领域是否相同,本申请的技术特征在技术方案中起到的作用与对比文件中的技术特征在其技术方案中起到的作用是否相同,两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否相同,达到的技术效果是否相同,从这些内容中一一进行判断,进而判断是否是如审查员所说的实质相同。
个人总结了一下可能会用到的语句以供参考:
首先,本申请属于A技术领域,对比文件属于B技术领域,两者的技术领域不同;
其次,本申请中的X特征在本申请中的作用是C,通过X特征,能够实现D功能,进而解决E问题,而对比文件中的X’特征的作用是为了F,通过X’特征,能够实现G功能,进而解决H问题。
综上所述可知,本申请与对比文件属于不同的技术领域,且X特征和X’特征所起的作用不同,解决的技术问题不同,实现的技术效果也不相同,两者属于不同的技术方案。
上述的语句中,不一定是全部不同,其可以是任意一个不相同即可,且有可能其功能或作用或效果上的差异很细微,需要代理人在答复的过程中进行仔细的研究分析后才能发现。
二、惯用手段的直接置换
对于管用手段的直接置换类的审查意见,在答复的时候需要小心审查员的陷阱,本人就遇到过很多次,审查员说是惯用手段的直接置换,结果在经过将对比文件仔细读过以后发现,根本就没有相类似的手段。
就算是确实有相类似的手段出现,那么就需要将其与本申请中的特征进行对比判断,其判断过程与前面的实质相同类似,通过其领域、功能、技术问题和技术效果方面进行判断。
另外,除上述判断外,还可以增加一些反例,如本申请中的X特征的惯用替换手段为Y、Z等,对比文件中的特征由于具有M方向的提示,不具有替换的提示。
个人总结一些可能会用到的语句以供参考:
首先,本申请属于A技术领域,对比文件属于B技术领域,两者的技术领域不同;
其次,本申请中的X特征在本申请中的作用是C,通过X特征,能够实现D功能,进而解决E问题,而对比文件中的X’特征的作用是为了F,通过X’特征,能够实现G功能,进而解决H问题。
且,本申请中的X特征的惯用替换手段为Y、Z等,对比文件中的X’特征由于具有M方向的提示,不具有替换的启示。
综上所述可知,本申请与对比文件属于不同的技术领域,且X特征和X’特征所起的作用不同,解决的技术问题不同,实现的技术效果也不相同,两者属于不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两者不具备技术启示,那么就不可能会将X’特征替换为X特征,以实现其G功能。
第二篇:干部述法个人总结
干部述法个人总结
2019年我严于律己,将学法、守法、用法作为工作生活的基本要求,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学法用法意识。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同时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作为一名国家公务人员,在平时学习工作中,认真学习《宪法》和社会主义法律制度、认真学习各地先进的有效的宣传方法,用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言行,认真开展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二、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一年来我认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知识,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自己的法律法规知识水平,为依法行政提供了必要条件。
三、依法开展各项工作。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坚持法治思维,践行法治理念,始终恪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准则,严格依法、依纪、依规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年来,没有出现违纪违法违规的现象,较好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为加快建设“全省经济生态强区”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第三篇:个人总结业务沟通法
务员面对新客户,通常会直接拜访,但是效果不见得会很好,所以我这个七步达成法 中分为前四次打电话、后三次直接拜访的结构。第一步:电话 温暖
以往,业务员在第一次跟客户通电话的时候可能就已经谈到了合作的事情了,这样是很不妥当的。客户刚刚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的时候,尤其是一个陌生的公司业务员的电话,你说他会有什么反应,当然是拒绝,不给你见面的机会,更不要谈合作。所以,七步达成法最重要的要诀是:要能忍得住。
客户的态度是冷漠的,所以我们需要使关系温暖起来。我们第一次给客户打电话的目的是产生印象,决不是马上建立联系。所以你可以这样打电话:王老板你好,我是XX公司的,我姓王,叫王XX,刚到这个市场,先跟您通个电话,听说您做这行相当有经验了,以后可要多指点啊!
第一次的通话时间不要超过一分钟,坚决不要邀约,这样不会给客户产生厌恶的感觉。第二步:电话再温暖
第二次电话在首次电话3天后执行,电话的内容:
王老板!你好!我是***公司的王世文啊!前两天给您打过电话的!您再忙啥呢?我这两天……”
总之,第二次的电话内容应该以与对方沟通最近两天的行踪为主,可以适当地透露出最近两天什么情况,等正面暗示。当然,第二次,仍然坚决不要邀约,时间可以超过一分钟,但不能超过两分钟。第三步:电话三温暖
第三次仍然是电话温暖,时间间隔、内容、通话时间与第二步类似。
第四步:电话邀约经过前面的三次电话的三温暖,冷漠的客户开始对我们产生一些好 感,事实上很可能一些性急的客户已经开始为我们没有邀约他见面感到困惑和着急了,因此这时候邀约的成功率会比较大。第三次电话两天后,你可以这样来:
王老板,忙啥呢?我是XX啊,XXX公司的!……(略微寒暄一下)对了,我正想跟你说,明天我正好去一个客户那儿,离你那边不远,要是你方便的话,我去一趟,你看,跟你聊了这么多次,也没上门拜访你,怪我!……….通常,你会邀约成功。当然,如果凑巧对方不在,你也可以就势下坡:也好!我还正担心时间太紧了!后天我再约你!
第五步:面谈拉关系,不谈你的产品与公司
第五步是你第一次见到这个客户的面,记住不要急于推销我们的产品,或者急于开始寻求合作,心急吃不得热豆腐。这一步的主要任务是让他对你建立一个全面,直观的认识,同时要对他的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第一次去谈个40分钟以内,就可以借公务繁忙的理由告辞了。第六步:谈我们的产品与公司,不谈合作根据你之前对他经销情况的了解,在第二次拜访他的时候,可以毫无功利仅从学术角度谈谈我们的产品了,但是,你所谈的产品,一定是在他现最需要合作的前提下,提出合作。不可当场就说合作条件如何如何,一定要说,回去研究后尽快答复。
第七步:基于市场运作的合作洽谈
在与客户谈合作之前,我们需要想好一套与他合作的整体市场方案,而不是我们的合同条款,只有让我们的客户能看到与我们公司合作市场前景,才能使他欣然接受我们的合作条件,这样才最有可能达成双赢的成果。
我们都知道,销售最大的敌人是自我的急功近利只要能通过七步达成法,克服这个敌人,那么你就具备了一个卓越业务员的基础。
第四篇:法辩盟个人总结
法辩盟个人总结
杜潇潇
今天是4月17号,3月17号我们开始准备初赛辩题,算是和法辩盟一起走过了整整一个月。现在用键盘敲下这些字的心情和去年给师兄师姐打陪练写总结的心情完全不同。先谈问题,再谈收获。
1备战及比赛问题
0
1资料检索
从去年听肖志远老师的讲座就开始被灌输文献检索的意识,但是到现在我们的文献检索能力还是不足以支撑赛前准备的需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准备初期检索关键词不清晰、不全面
从拿到辩题开始我们就大范围撒网找资料,但是对于辩题关键词的定位经常存在偏差,检索的价值无法体现,这也说明了我们对于辩题的理解还不到位。第一场辩题“当今中国应该/不应该征收拥堵费”,我们一开始找了很多关于拥堵费的文献,但是却很少检索我国交通拥堵产生原因的相关文献,导致对拥堵费的征收条件等一系列问题理解不够深入。第二场“小区围墙该拆/不该拆”我们的关键词只集中在“开放式小区”“街区制”,却没有仔细查找有关城市发展趋势和城市规划的相关文献,这一点的论证也不够充分,在场上也没有把开放是必然趋势打出来。最后一场关于休学创业的辩题,对于大学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区分不够清楚。
2.检索途径单一
我们一直比较习惯用知网,对于万方、读秀等检索途径用的比较少。由于知网上很多城市规划方向的文献我们学校都没有购买,初期我们也不知道读秀具有文献互助的功能,可以通过发送请求获取知网上没有购买的文献资源,直到第二场比赛准备后期我们才掌握这个技能,很多有帮助的文献都没有能够较好的利用。
同时,我们对于数据的检索途径也太单一,仅仅通过网页查找,没有利用相关领域的官网。在拥堵费辩题中,有很多城市交通报告都可以在交通部门的官网中找到,其中的数据丰富又权威,比我们在新闻中找到的数据要好用的多。
3.对于文献的识别能力不足
两位老师在第一场比赛的准备过程中就指出了这个问题,我们找的很多文献都不是核心期刊中的,还找了一些普通学校的硕士论文作为参考,这很大程度上的会影响我们论据的权威性。
0
2辩题思路
1.初期思路不统一
在准备初期能明显感觉到四个人的思路存在差异,对己方立场和观点不够清楚,对一些问题给出的答案都不同,导致己方四个人自相矛盾。第一场分歧点在于“征收拥堵费是否有效”,第二场分歧点在于“没必要开放的小区是否应该开放”,第三场初期我们对于“弹性学制的政策是否应该否定”产生了分歧。四个人思路不统一的情况下论证必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2.依赖老师,思路不清晰
每一个辩题老师都会讲的很清楚但是我们都没有完全理解透,过于依赖老师的思路,但没有转化成自己的内容,所以场上很难讲出来,不能自成体系。这点我们感受的很深,以后一定要慢慢改掉。
0
3讨论成稿
1.自由辩成稿效率低、质量差
本来立论、驳论、盘问、自由辩、结辩都应该是四个人一起讨论,分配论证重点,再由相应辩位的同学出稿,但是由于自由辩不是单独属于一个辩位,有一种“反正不是我的事还有别人在”的感觉,所以大家对于自由辩没有足够的重视,出稿速度比较慢,而且问法单
一、没有攻击力。这也反映了四个人配合存在很大的问题。整个备战阶段这个问题都很突出,自由辩也是整场比赛中我们最为薄弱的部分,从战场分配到问题设置都存在较大的问题。
2.反驳战场形式单
一、语言僵化
其实这也是对辩题理解不够深刻、过于依赖老师的体现。老师说什么我们就会记下来,但是不会转化成不同的方式进行反驳,只会干涩的用同一种反驳方式,现场效果很差,听上去也很刺耳。
04
场上配合1.自由辩不听队友讲话
三场比赛感觉我们就是一个人一个自由辩思路,虽然有成稿但是没有听队友讲话,追问题不够,结问题不够,转战场的意识也不够强,转的过于生硬。
2.不能回到己方立场
徐老师曾经说,反驳不仅仅只是为了反驳,而是要回到己方立场,论证己方观点。但是场上我们多数情况下都仅仅是为了反驳而反驳,尤其是第二场比赛,虽然反驳到了安全不是封闭小区的专利,但是没有论证己方“开放式小区有更为便利的潜力”,整场自由辩一直跟着对方在走,忘记了自己的立场是什么。
3.现场反应不够
这个问题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不回答对方问题,强行说己方内容;第二,自由辩强推战场;第三,对于现场战况总结不到位。
第一个问题在第一场比赛中就有体现,从盘问开始到自由辩,不管对方问什么我们都不管,第三场自由辩被对方连续问了三次都没有回答问题。我们的一个特点就是陈词尚可但反应不足,我前期准备的结辩陈词不敢轻易动,即便现场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总结反驳能力也不足,这一点以后需要加强。
收获
准备比赛最大的收获不是看了多少论文接触了多少新领域的知识,也不是思辩能力的提升,而是对于一个问题的看法和思考方式的变化。政策不都是合理的,期刊里的话不都是科学的,多数人去做的事情不一定是对的。看问题的角度的改变比知识的积累更为重要,我很幸运在思辩学园这个地方接触到了不同角度的思考方式,改变了以往单一又固执的看法,对我而言这个是最重要的。
不想太矫情,但是一个月的时间一起准备比赛怎么可能不加深队友之间的感情。时间还很长,大家一起走下去。
第五篇:2014年年终个人总结-通用套话模版
2014年终个人总结
时光飞逝,转眼间2014年已接近尾声,2015年已近在咫尺。伴随着汗水与收获,在领导的关心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度过了一个意义非凡的2014年;在政治思想和工作学习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了在未来的2015年里能够扬长避短,再接再厉,现将2014年的各方面总结如下:
在政治思想上,我一直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学习党中央的各类方针政策,团结群众,积极投入到公司的党群结对工作中,努力把优秀的人民群众尽快尽早的团结到党组织中来,为党组织增添新鲜的血液。并且积极参与青海灾区人民的救助活动,切实起到一名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在工作方面,2014年作为xx电信无线专业负责人的我深感肩头的压力。麻雀虽小,五脏俱全,xx地区虽然每年的工程量有限,但是工程建设中的各项繁杂琐事却一项也不少,从精细化上报、EPMS、工程转资、编写材料、大小会议等等等等,无一不是耗时耗力的事情。面对工作任务繁重,人员紧张的困难,xx项目组齐心协力,充分调动项目组内部资源,分工协作、统筹安排、加班加点,圆满完成了电信公司交予的各项任务,获得电信公司的认可,在每季度打分中都名列第一。并且在其他地市遇到突发任务无法完成的情况下,项目组尽可能的在不影响的本地区生产任务的前提下,派人前往支援,作为同样服务在江苏电信战线上的战友,这也是我们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经历了2014年的磨练,使我收获很多。在每天的奔波忙碌中,我逐渐发现在做好设计工作,不断完善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如何服务好客户,真正作为客户可以信赖的伙伴也是至关重要。“满足客户需求、创造客户商机、超越客户期望、成就客户事业。”不单单是一句口号,而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只有真正成为客户的左膀右臂,成就客户事业的同时,我们才能成就了自己的事业。秉持着这样的理念,我认为仅仅做好设计工作还远远不够的,客户服务工作也同样重要,并且需要把客户服务提高一个层次,不仅反应在平时的日常工作,而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注意观察和发现,急客户所急,忧客户所忧,真正意义上成为客户的良师益友、共同进退。
面对悄然而至2014年,首先要感谢过去一年关心、帮助我的领导和同事,是你们给了我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未来的一年里,我一定会更加努力的工作和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工作能力,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应对工作上的各种困难,扬长避短,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来迎接新的挑战,为公司的明天添砖加瓦。
201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