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杨子荣纪念馆之感受

时间:2019-05-12 12:16: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观杨子荣纪念馆之感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观杨子荣纪念馆之感受》。

第一篇:观杨子荣纪念馆之感受

观杨子荣纪念馆之感受

法政学院

社工132班

李燕

20131312038

简介:

杨子荣纪念馆,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所属的海林市东山烈士陵园的青松翠柏之中,是为了纪念著名侦察英雄杨子荣烈士而建。1981年4月5日正式开放。

杨子荣纪念馆位于牟平区内,与著名的雷神庙毗邻。

杨子荣是特级侦察英雄,小说《林海雪原》的生活原型,由于小说的广为传播,杨子荣已成为家喻户晓,因而引发了寻找英雄的热潮,终于查明了杨子荣为牟平区宁海镇人。为此,家乡为之建纪念馆以示敬意。

感受:

走进纪念馆就走进了苍凉悲壮。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杨子荣的全省铜质塑像,塑像全高是3.1米,为什么要建这个高度,经过解说员的讲解,我得知是因为,杨子荣1916年出生,1945年参军,他参军的岁月也就是在抗日战争结束,解放战争的开始,中国共产党中央提出抢占东北的时刻,抢占东北就意味着就抢占了中国的工业基地,就抢占了中国的大后方,也就意味着抢占了战略要地。所以杨子荣参军后,就跟随部队开赴东北,开赴到牡丹江一带进行剿匪,担任侦查排排长,在剿匪一年多一点的时间里,就殒命沙场,壮烈牺牲,死时年仅31岁。这样一个鲜花怒放的年岁,这样的胆大心细机智勇敢的青年战士,在那个枪林弹雨,出生入死的环境里,他的死不免让人产生悲凉和壮烈之感。为了纪念他,纪念这位剿匪英雄,智慧的海林人民就把他的塑像铸成了三点一米高。这是一个恒久的高度,也是一个恒久的年岁。但在这恒久的韵意中,始终包含着一个永恒不变、历久弥坚的追思。

走进了纪念馆就走进了艰苦卓绝。我们都知道在杨子荣到牡丹江一带剿匪的时候,牡丹江应该是纯粹意义上的林海雪原。他们开始寄居在老乡家里,老乡的生活也是很困难的,他们的生活情况,是可想而知的。为了获取土匪的信息,他们经常是爬冰卧雪,忍饥挨饿,有时几天都吃不上一顿饱饭,每一次同土匪周旋作战都是在鬼门关走上一遭,受伤死亡的事实经常发生。我看到这样一组资料,说杨子荣从当侦查排长到牺牲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一年他是怎么生活的,就是一个字抢,抢吃一口,抢睡一觉,抢着做准备工作,抢着完成任务,抢着照顾他那个班。他的睡觉,是走着路睡,淋着雨睡,靠着树睡,盖着雪睡,枕着石头睡。他死的时候,战友打开了他的背包,里面出了麻绳,废鞋底、破鞋帮,旧布什么都没有。他成天抓土匪,缴获的金银首饰等贵重的物品全部交公,他心里除了装着党、装着人民,装着革命,就是不装他自己。也正是因为他心里始终装着党,党从来把他视为永远没有离开的最为优秀的一员;也正是他装着人民,人民也把他死死的刻在了心头,永志不忘。正是因为他装着革命,他也就被革命高傲的抬起,捧在九天之上,永远的顶礼祭拜。

走进纪念馆,也就走进了壮丽辉煌。这个壮丽和辉煌是杨子荣用短暂的人生书写的,是用青春绘就的。1945年底,杨子荣所在的胶东军区海军支队奉命开赴东北战场,转战海林开展剿匪斗争。在战斗中,他无私无畏,机智勇敢,身经百战,屡建奇功。当炊事员时,他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经常冒着枪林弹雨,把饭送到炮火连天的前沿阵地,送到浴血奋战的指战员手里,被部队授予工作模范称号;当步兵班长时,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屡建战功。他曾只身独创匪营,劝降400多名匪徒放下武器,缴获敌人大炮两门,轻机枪10挺,枪300多支和大批弹药,被部队授予战斗模范。当侦查排长时,他神出鬼没,机智勇敢,打得土匪无处藏身。亚布力后堵村,活捉土匪头子许氏四兄弟,歼敌1000余人;大渡川,降服吴家三虎;老蔡营子,诱擒顽匪江开山;大砬子山,智取惯匪座山雕张乐山。经过杨子荣和他战友的一年多的清缴,牡丹江地区的大股土匪基本被剿灭,剩下一些小股土匪也都销声匿迹。在庆功会上,杨子荣被部队荣记三等功。1947年2月23日,在围剿顽匪郑三炮的战斗中,杨子荣不幸牺牲。杨子荣用自己大智大勇短暂的一生,书写了无数出神入化、惊险动人的传奇故事。杨子荣的人生是及其短暂的,他还没有完全体会到人生的幸福和甜美。但他用状如闪电般的生命,书写了人生的辉煌,书写人生和民族的大美。他也用自己的闪光的人生,点亮了人民解放事业的天空,用不死的魂魄擎起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

走出了纪念,感觉总有一股暖流在全身奔涌,不可名状。但细细琢磨后,我知道,这是英雄火热的情愫,在我心中鼓荡;这是英雄绵绵的期望在我的血液中升华。我们一定会记住你的遗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富强民主

我感受了一次红色旅游之后,心得体会可是很多,就与喜欢旅行的你一起分享一下。首先是红色旅游中的景色。一望无际的草地,到处都是深浅不一的水坑,而且很多水坑里还有污泥,想到当年红军过草地,有一种感动在心底慢慢升起。还有一望无际的雪山,红军们是经过了多少磨难才成功的越过了雪山。还有没有一座桥的宽阔江河,当年的红军是经过了什么样的困难才成功的渡过这些河流,现在的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珍惜红军为我们争取的和平年代。

提起红色旅游,这可能是最近兴起的一项旅游项目了,但是却是十分的火爆,而作为青年人也是十分有必要进行这个红色文化的教育,最起码要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从而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其实,要谈红色旅游心得体会,还是有很多要讲的,因为这种旅行之中,让我了解到我们的民族接受了什么样的苦难,又进行了什么样的抗争,这其中的辛酸血泪,恐怕不是光想像就可以体会出来的。

通过今天的活动,我知道今天的美好生活是无数革命战士用生命为我们换来的。我要好好学习,为祖国争光。

第二篇:杨子荣纪念馆

一部样板戏《智取威虎山》,让特级侦察英雄、全国“双百”人物杨子荣,成为全国人民心中的英雄楷模。如今,包括纪念馆、纪念广场、追思大道和纪念林、纪念碑林5个部分在内的杨子荣纪念馆,已在牟平区落成,并将于2013年4月2日正式开馆。

杨子荣纪念馆项目自2011年年底开始投入建设,总投资5000万元。其中,纪念馆总建筑面积达到4628.6平方米,“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利用了现代化的馆陈方式,布设了英雄杨子荣的故事。同时,纪念碑林以杨子荣的衣冠冢为依托,搬迁部分散葬烈士墓。”牟平区旅游局局长赵军介绍。

除了建设杨子荣纪念馆之外,牟平区还在城区建起了杨子荣广场,在他的老家嵎峡河村建起了杨子荣纪念塔。杨子荣的这些纪念场所,整合了牟平区革命史展馆、端午山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文化资源,全面展示了牟平革命精神的深厚内涵。

牟平区举行杨子荣纪念馆开馆和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济南军区政治部编研部部长吕志俊,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孙杏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延林,预备役76师政委王廷建,省国防教育办公室副主任李玉军,烟台警备区副政委吕光亮,北京军区112师政治部副主任段建卫,市教育局局长刘连基,市民政局局长梁传松,黑龙江省海林市副市长宋福东,区级领导班子成员以及老干部代表,企业家代表,杨子荣亲属代表和全区900多名干部群众共同出席了揭牌仪式。

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中在仪式上致辞,他说,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杨子荣纪念馆开馆暨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既是为了纪念英雄、缅怀英雄,告慰英雄的在天之灵,更是为了学习英雄事迹、弘扬英雄精神,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沿着英雄的足迹续写牟平发展新的传奇。

王中强调,牟平是杨子荣的故乡、是养育英雄的沃土,英雄的精神必将成为推动牟平发展的动力源泉。在加快建设烟台东部新区的新征程中,全区上下要学习杨子荣“甘洒热血写春秋”的英雄气概,发扬杨子荣“明知前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革命精神,勇敢肩负起“新区起航、牟平领航”的历史使命,创新实干、埋头苦干、大干快干,把英雄的家乡建设好,创造牟平人民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区委副书记、区长李爱杰主持了揭牌仪式,并宣读了原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发来的贺信,黑龙江省海林市副市长宋福东、北京军区112师政治部副主任段建卫分别讲话致辞;区委副书记王玉新宣读了中共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吕世光发来的贺电;王中和吕志俊为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揭牌。各级领导还共同为全国双百人物、特级侦察英雄杨子荣塑像揭幕。

仪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和各级干部群众在杨子荣塑像前,为英雄鞠躬默哀、敬献花圈,并参观了新落成的杨子荣纪念馆和区革命史展馆。杨子荣原名杨宗贵,1917年出生于我区文化街道嵎岬河村,作为家喻户晓的战斗英雄,杨子荣“独闯杏树村”、“智取威虎山”,身经百战,屡建奇功,先后被授予“特级侦察英雄”、“战斗英雄”等光荣称号,其生前所在的排被命名为“杨子荣排”,2009年被评为全国“双百”人物。

第三篇:观瞿秋白纪念馆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院系:商学院

班级:11东会计7班

姓名:邹颖洁

学号:11851942

常州三杰之一的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也是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的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者之一。由于叛徒告密被捕,他走向刑场时高唱着《国际歌》,在绿草坪上盘膝而坐,视死如归,凛然从容,牺牲时年仅36岁。由他翻译成中文的《国际歌》,至今在中华大地上激扬回荡,他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身在常州,必然要去了解下瞿秋白,我与好友结伴游瞿秋白纪念馆也是为了追寻那一段记忆。作为常州城市名人的代表,瞿秋白对于常州这座城市,就如同毛泽东之于湘潭,如同周恩来之于淮安。作为党历史上早期的领导人,毫无疑问瞿是这个城市的骄傲。现如今,我身为一名常州的大学生更应深刻地去理解这个人物对于常州历史、对于中国历史的意义。

瞿秋白生于常州,故居和纪念馆是由瞿秋白的祖上旧居改建而成,东西两个院子。西院原是一间祠堂,现新建为瞿秋白同志纪念馆,门楼下的金字横匾系邓小平同志书写。纪念馆前的小广场, 玉石铺地,桂树、梅花枝叶盛茂,空间清静雅致。曾有一条小河流淌于祠堂前,命名为觅渡河,紧靠东院故居的小学就叫作觅渡桥小学。馆门两侧墙壁各装饰一方厚重而精美的铜雕,右边铜雕的主画面是瞿秋白与列宁,左边铜雕的主画面是瞿秋白与鲁迅。瞿秋白在苏俄考察期间,三次见过列宁,聆听列宁的演说,亲身感受到苏维埃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使他坚定信仰,义无反顾地走向民族解放的坎坷而伟大之路,也走向了自我人生的悲壮而辉煌之路。鲁迅与瞿秋白是肝胆相照的好友和同志,鲁迅以清人何瓦琴的联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书赠条幅于瞿秋白,表达了相互间的心仪神往。

走进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3.3米,重1.1吨的秋白铜像,这座铜像是由全国18个省(市)和香港、日本人民捐款铸造的,整座铜像,再现了秋白同志早年俊秀的风采和挺拔的风骨。我定睛注视着瞿秋白烈士的高大铜像,他迎面而立,身穿西服,带着眼镜、手握书卷,栩栩如生。身后的墙壁上“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旁边的竖版上“为大家开一条光明的路”,两行诗文和一句话语,是瞿秋白无私奉献于中国革命事业的挚爱道白,发自肺腑,动心又动情。即使在挨过党组织的斗,受过国民党的刑,遭受错误的排挤和迫害的逆境中,他依然心怀坦荡、意志坚强,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纪念馆有《瞿秋白生平事迹展览》,陈列了瞿秋白的照片、文字、实物和雕像。进入黑漆大门的故居,门上方高悬有“城西瞿氏宗祠”的白底篆书匾额。故居展示了瞿秋白一家人当年生活居住的场景。简陋的桌椅床柜家具,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陈列,见证了瞿秋白的成长和这个知书达理家庭的付出。“瞿秋白的一生就是为大家开辟一条光明的路。”瞿秋白纪念馆办公室主任冯昕介绍,二十年代的中国,处于空前的革命高潮中,它向人们展现了一副异常雄伟壮观的历史画卷。

瞿秋白在中共党史上留下6个“第一”:

一、他是我国报道十月革命后苏俄实况的第一人。

二、他是我国用文艺体裁描写列宁丰采的第一人。

三、他是我国完整译配《国际歌》词曲的第一人。并一直沿用至今。

四、他创作了歌颂中国工农革命的第一首歌曲。1923年,瞿秋白作《赤潮歌》,热情地歌颂了工农革命。

五、他创办了我党第一张日报。1925年6月4日,瞿秋白在上海创办了《热血日报》。他是主办人,也是主要撰稿人。

六、他是系统地给中国读者介绍马列主义文学艺术理论的第一人。

我映像中最深刻的部分就是在纪念馆内,有把瞿秋白的爱情单列成一个部分。这令人想起了前不久窦骁和董洁主演的《秋之白华》电影。影片讲述了瞿秋白这位“常州三杰”之一的超凡爱情故事和对革命人生意义的追求,在我看来,影片还是非常感人的。而那枚刻有“赠我生命的伴侣”的金别针也在馆内珍藏。“这是秋白送给杨之华的结婚纪念物。”瞿秋白共经历了2次爱情。第一个爱人王剑虹是一位聪慧的时代女性。1923年两人相爱结合遗憾的是,结婚仅7个月,王剑虹就因患肺结核而去世。第二位爱人杨之华是秋白在上海大学任教时认识的,当时杨之华是有婚约的,但感情生活并不快乐,志向的不同使杨之华与丈夫越走越远,1924年11月,瞿秋白与杨之华及其前夫谈了一晚上之后,第二天在《民国日报》上发表了三则启示:

一、杨之华和前夫沈剑龙离婚的启示;

二、瞿秋白和杨之华结婚的启示;

三、瞿秋白和沈剑龙结为好友的启示。该启示连登了三天。结婚纪念物金别针上刻着的“赠我生命的伴侣”七个字,是瞿秋白亲自篆刻的。瞿秋白,在他生前,有很多人不认识他,也有很多人反对他,但是,他那为国家做贡献,积极的参加马克思主义宣传及“五四”运动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更多的人去学习的。

尽管如今的这个纪念馆确实修复地比较新,可是我无法找见曾经在这个纪念馆中拥有过的对伟人的敬仰,也无法唤起因这个人物而对中国红色革命的那种自豪感。其实我们内心里都清楚,不应该让自己丢失对先驱的那份崇敬之情,可究竟是我们忘却了这个人物,还是忘却了我们应该拥有的纪念?瞿秋白纪念馆,这个耳熟能详的纪念馆,它重新唤起了我们,唤起了我们对瞿老,对那段记忆的纪念与崇敬。

第四篇:观鲁迅纪念馆有感

观鲁迅纪念馆有感

六(2)班 王昊廷 26号 今年暑假,我们去过许多好玩的地方,其中,我觉得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就是去上海的鲁迅纪念馆了。鲁迅可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 他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鲁迅的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而已集》等。我也读过他的散文,但许多太深奥,看不懂。但我爸爸就十分的喜欢他的文章了。

那天早晨,我们一家都怀着崇敬的心情去参观鲁迅的纪念馆。

一进纪念馆,就连空气中都有文学的味道。在二楼的东面,全是名言,其中,有一句名言是这样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意思是有的人的确是活着的,但他整天无所事事,就像行尸走肉一样,活着没什么意思,思想已经死了。但死去的人呢,他在生前做过很大的贡献,人们还记得他,所以他还活着!

进入主展厅进口,里面全都是关于他的名言、作品、照片……

突然眼里看到了鲁迅!原来是彩色塑像!他在干嘛?原来是和几个青年在交流!我站在一旁,仔细地看着栩栩如生的彩色蜡像感叹道:“啊!怎么会做的这么像呢!”

很快,我又被其他东西吸引了,那是什么呢?没错就是鲁迅的作战武器!————钢笔!那个可是著名诗人冯雪峰在鲁迅53岁时送给他的金笔,还是原物哦!还有好多都是原物!比如背心、杯具、冬天用来取暖的怀炉等等。看到鲁迅亲手用过、穿过的东西,能不令人激动吗?

转了好久才到出口,只见旁边都是鲁迅的书刊,再加上墙顶的镜子,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的…..在鲁迅世界里漫步,心情难以平静,诗人臧克家的著名诗句不禁跳跃在我的耳边:“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的,鲁迅先生是不会死的,这里分明仍然回响着他伟大的声音,仍然跳动着他生命的脉搏。

第五篇: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后感

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后感

南京是一个古老的城市,在近代南京又是一个悲哀的城市!时间的冲洗已经洗刷了七十多年,仍然无法洗涮曾经的哀嚎声!

首先要说的是这样一个问题,人们来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是什么目的,我看见不少同学在纪念馆里嘻嘻笑笑,与参观动物园无异,肆无忌惮的讲话,手里拿着钟爱的零食。这样的参观只能平添几分悲伤!或许其所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也只不过出现在宣传栏和数量众多的铜匾上,离真正的深入人心还有好长一段时间要走!

或许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只有种在旁边的一颗古老的枫杨才能深刻体会到这种深入骨髓的民族哀痛,因为只有它的根时时刻刻都接触到流淌在泥土中的无数同胞的血。未进入纪念馆之前看到的是几座精心制作的塑像,表面粗糙以表现出普通民众逃跑抗争的形象,每一个都诉说着一个悲哀的故事,不可否认还有更多的日军暴行被永远的尘封在无数同胞不闭的双眼里。简单的小道配上两块高耸的巨石,行走其间给人巨大地压抑之感,黑色的大理石倒映出每一个参观者的身影,记录下每个人对遇难同胞的哀悼。

纪念馆之行不仅是了解史实的好方法更重要的一点是纪念馆能够启迪未来珍爱和平!

09年以来中日两国在钓鱼岛问题上摩擦不断,两国网民

互相谩骂,游行示威等各类活动层出不穷,两国关系又被推向了国际政治斗争的风口浪尖,两国人民应该以史为鉴冷静处理问题,以谈判促和平,而不是被某些大国加以利用,损害两国的利益。日本方面应该认清国情,提防国内的右翼分子再次崛起,破坏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机遇,尊重历史,更正对待二战日本战犯的态度,为自己曾经犯下的罪行反思,如实教育下一代,另外加强与中国的政治交流,改变政冷经热的不平衡状况,加强合作互利共赢,为亚太地区的和平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罪恶的日本侵华战争,不仅给两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且给日本本身也造成严重的损失,对于战争双方而言并没有真正的胜利国,只有人民才是真正的受害者!错误的统治阶层,以自己的阶级意志强加于各种国家行为之中,不顾人民利益,将人民绑在历史的战车上恣意妄为,最后却不能承担历史的沉痛责任!

中日两国人民必须以史为鉴,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敬畏生命,珍重和平!

下载观杨子荣纪念馆之感受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观杨子荣纪念馆之感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观“辽沈战役纪念馆”有感

    观“辽沈战役纪念馆”有感在庆祝建党90年之际,为了缅怀党的光荣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我们西洋特肥党委在杨成世书记带领下来到了锦州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在“隆隆的炮火”之中......

    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社会实践感想 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提要:正值黄金人生,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希汲取精神力量,缅怀秋白之旧物,思索生命的价值.追寻梦想,不舍不弃,爱我所爱,思我......

    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大全5篇)

    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这个暑假,我去参加了爸爸单位组织的海港夏令营,时长三天,共走了三个地方:南京、江阴和常州。我与其他营员们一起度过了这快乐的三天。三天里,给我印象最深的......

    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有感

    参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有感 2012年的7月,细雨蒙蒙,我来到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 迎着大门,是一座军人挥舞红旗挥举臂鸣枪的群雕像。往里走,右首边是一座灰砖红窗圆拱门......

    观红岩纪念馆感想

    红色的心、岩石的志——体会红岩精神 2012年1月7日清晨,连绵不绝的阴雨让整个歌乐山陷入了霏微,怀着悲恸的心情,顶着深冬的寒意,我们一行4人踏着泥泞的小道,走上探寻红岩精神的......

    观辽沈战役纪念馆有感

    观辽沈战役纪念馆有感 上周日下午,在校党委的组织下我们参观了辽沈战役纪念馆,进行了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短短2个多小时的参观,使我感受颇深,受益非浅。 我们怀着十分......

    观董存瑞纪念馆有感

    观董存瑞纪念馆有感 小的时候,我们就从课本上、电视上了解到了很多关于董存瑞的英雄事迹,对他的故事倒背如流。而今天我们有幸来到了董存瑞纪念馆参观学习,对我们来说可谓是意......

    观八一纪念馆有感

    观八一纪念馆有感 几日前近现代史老师组织我们班级参观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这也是我来南昌第一次参观参观纪念馆。其实在初中历史课上,我们就已经学习了有关南昌起义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