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省幼儿园保育教育活动常规心得体会
《福建省幼儿园保育教育活动常规(试行)》
学习体会
通过参加本园组织的对《福建省幼儿园保育教育活动常规(试行)》的学习,我对幼儿园的保教活动有了新的认识:
一.明白生活活动的目标:在做事中培养习惯,获得能力,幼儿园在生活活动中,着力培养幼儿良好的整理物品习惯、盥洗习惯、睡眠习惯、排泄习惯等卫生习惯;帮助幼儿了解初步的卫生常识和遵守有规律的生活秩序;帮助幼儿学会多种讲究卫生的技能,帮助幼儿学会用餐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逐步提高幼儿生活自理的能力。
二、清楚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理念:了解你的孩子、读懂你的孩子,开展适合幼儿生命发展节律的一日生活活动,培养幼儿的做事能力与成长的独立性,让孩子在有序、自主、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成长。
三、掌握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成长特征:自在性、自主性、成长性。教师在一日生活中的引导方法要:自然、有序、轻松、愉悦的、连续、坚持。
生活即教育,着眼于建立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作为我们教师不仅减少了不必要的管理行为,还逐步培养了幼儿的自律性,让幼儿在做事中养成了好习惯,获得了能力。我们只有尊重幼儿的成长特点,巧妙利用培养幼儿生活能力的方法,采取滚动式的一日生活方式,遵循有序的一日生活作息时间,才能让幼儿愉悦轻松快乐地去做。好习惯的养成是在坚持中获得,在重复之中提高,在提高之中发展。
第二篇:福建省幼儿园保育教育活动常规(试行)
福建省幼儿园保育教育活动常规(试行)
说明:“幼儿*”栏目提出的要求是指大班阶段幼儿应达到的基本行为要求,实施时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和实际,循序渐进地落实。
第三篇:幼儿园保育教育一日活动常规实地观察报告
幼儿园保育教育一日活动常规实地观察报告
内容摘要:
幼儿园一日常规是幼儿每天在幼儿园需要经常遵守的规则和规定。幼儿一日常规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卫生常规、行为习惯常规、学习活动常规等。在幼儿园中,一个班级常规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就没有好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分散精力维持各个环节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反之,一个班级建立了细化、完善的常规,形成一个自然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则既能让孩子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不断进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所以说,良好的一日常规是进行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关键词:活动常规、观察
一、观察的目的
幼儿一日生活是幼儿园工作的重点。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了解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的实施情况和具体举措,提高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促使幼儿园科学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重视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全面提升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健康发展,我园决定开展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实地观察活动,希望通过观察分析能准确地掌握教师们对一日常规活动的组织、管理情况,找出不足,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提高管理质量,促进师幼共同成长。
二、观察的对象、时间及方法
(一)调查对象
辖区一所中心园及4所有开设小中大班的幼儿园,选择性的抽取这5所幼儿园进行观察,中心园申报并通过验收了福州市示范性幼儿园,还有4所幼儿园是具有一定反响的民办幼儿园。
(二)调查方法
通过查看、听课、访问、幼儿能力测评等方法展开,并且选择小、中、大班为对象进行半日活动跟踪观察,全面了解、分析中心园及辖区民办园一日常规活动管理的现状。
1、随机抽查:抽查中心园和辖区4个民办幼儿园,从每个幼儿园中随机抽取小、中、大各一个班进行检查。
2、全程跟班:检查组成员深入班级,全程跟班观摩。时间:上午7:40—下午16:30。
3、观察统计:对抽查班级的教师及幼儿一日活动常规情况进行实地观察并记录。
4、反馈意见:调研组成员根据调研项目向幼儿园简要反馈基本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
(三)观察时间 2011年10月12日
三、观察结果与分析
根据观察结果,我进行了分析,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一)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常规管理被忽视
我园根据《幼儿园一日常规活动细则要求》为依据制作的观察统计表,观察教师、保育员和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常规活动,统计结果显示:
在一日活动中能明确知道在每个活动环节中自己应做什么、该怎么做的教师占74%,常规管理带有随意性的占26%,由此可见,对于每天都在做着的日常生活常规管理工作,教师因为熟悉但却容易忽视这项工作,对一日常规管理工作细节了解了却没有实践到一日活动中,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在跟踪观察中,24位教师对每个环节的计划性及目标的明确性和具体措施的结果来看,活动目标明确的占68%,目标不明确的占32%。可见仍有一些教师还不能做到科学构建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系列内容,把一日生活常规的重点内容与其它内容等同,长期和近期的目标不清晰,工作缺少计划性、目的性。
(二)集中教育活动中安排不够科学合理
跟班观察时发现,有35%的老师组织教育活动时,集中活动时间过长,活动中缺少让幼儿参与,不能体现幼儿主动性,缺乏师幼互动。幼儿的年龄小,在有限的有意注意时间内组织教学显得有意义,如果过分强调孩子去注意老师的讲解,时间过长,孩子们不仅学的无效,而且孩子们在课堂上显得无精打采。这就需要老师在一日活动的安排中注意动静交替,安静的活动后应让孩子有自由活动的机会。所以,孩子的户外活动和自由自主游戏不仅要有时间上的保障,更应该有科学合理的内容安排,同时要关注与教学活动交叉进行。另外,部分幼儿园的孩子在活动中除了教材无其他操作材料,教学形式也过于单一,枯燥的讲解不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三)非正规活动中错失偶然的教育契机
正规教育活动以外的一切活动都属于非正规活动,幼儿园80%以上的时间都被非正规的时间占用。幼儿园非正规活动大部分由生活环节构成,诸如吃饭、喝水、入厕、盥洗、自由游戏以及这些环节的转换时间。因为大部分幼儿园都是只有笼统的常规要求,所以老师们在组织一日活动时显得目标性不够细致和明确。从观察结果来看,上课等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良好的占83%,吃饭、喝水、入厕、盥洗、自由游戏等环节管理良好的占72%。由此可见,存在重视正规教育活动的质量,忽视非正规活动所蕴涵的教育价值的问题,有的老师可能错失了一些本来很好的提高生活和自理能力的教育契机。如:每个年龄段的幼儿在进餐环节应该达到一种什么样的要求显得比较笼统,在实施时过于宽泛,不够细致;在盥洗环节多数幼儿园幼儿洗手方法过于简单,仅仅是“蜻蜓点水”,或是老师不提醒干脆不洗,不会正确使用香皂或肥皂,还有的幼儿是洗完手边甩水边走道;离园前幼儿自己衣物和物品的整理,板凳和玩具的收放,以及与同伴、老师的礼貌告别等都值得再细致思考和定位;幼儿的喝水量不足;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在组织前没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活动环节中老师经常单为了自己教学的顺利完成,不顾孩子的兴趣所在和需求。;大部分老师更关注于正规教育活动中的环节小结,而忽视生活环节的小结,这些常规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观察中也有值得肯定的方面:
(一)一日常规管理工作初见成效
观察的教师中,不管是年长的还是年轻的,共同的特点就是都能根据保育教育常规要求尽量做好各项工作。从写字的姿势、用餐的习惯,到餐后的漱口和擦嘴;从入厕、洗手、找到自己毛巾擦手;从双手搬起又轻放板凳的习惯;从有序排队进出教室和游戏;从口齿清晰的答话和有序翻书等等行为中无一不从孩子身上的表现体现了老师们在工作中的认真和细心到位,幼儿的生活习惯、言行举止、文明礼貌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幼儿的语言表达、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如:大班幼儿学习的坐姿、执笔姿势、书写姿势、倾听习惯等已养成,这些良好的习惯对升入小学铺设了良好的奠定基础;而大部分幼儿园的孩子们见到客人都能热情打招呼,也能比较大方的与客人交流和对话。在各项活动中,幼儿表现愉悦、活泼,能比较平等和谐的与教师、同伴交往。另外,孩子们从室外进入教室自觉进行盥洗、有序喝水;进餐后自觉漱口、擦嘴,进入活动区,游戏过后主动收拾整理玩具和物品等等。这些都体现出一日生活的组织在时间安排上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既有利于形成秩序感,又能满足活动的需要。
(二)寓游戏于活动中,陪伴幼儿快乐成长
幼儿园每个班都设置了相应的活动区域,如建构区、操作区、美工区、益智区、音乐区等,教师们能精心设置,活动区材料的投放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并都有一定数量的自制玩具,除在时间上的明确保障外,看到的是一种有序进入和离开的常态,孩子们在餐后、离园前都能按规则进入活动区自由组合、自由自主的进行游戏,区域活动满足了孩子们“玩”的兴趣。
为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大多数幼儿园能排出时间表轮流使用有限的活动场地和运动器械;为了保持幼儿户外活动的兴趣,幼儿园的活动操节能不断调整和更新;为了孩子们在户外活动中体能达到真正锻炼的目的,老师们能废物利用制作简单好玩的器械,力争“一物能多玩”又能“百玩不厌”的目的。
(三)创设环境,让幼儿在舒适的环境中愉快生活
大部分幼儿园能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具体表现在:班级幼儿的美术手工作品都能上墙得以展示,还有的幼儿园合理利用了有限的空间,让天花板的吊饰、地面以及墙面都成为与幼儿对话的良好主题;洗手池上方正确洗手流程的图片展示和文字说明也引领着孩子们的正确习惯;值日生每日天气的绘画式记录,以及自然角的种子变化记录,都引导着孩子们对周围生活的关注……
(四)关注个性发展,转换环节有趣、有效
在观察中有发现,部分幼儿园的老师合理有效地利用好活动之间的转换环节,既注意了幼儿个性的发展,也减少了消极等待时间,更发展了孩子的能力。比如:餐前的报餐活动,让每位幼儿都参与报餐点内容,每日轮流,既展现了幼儿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也让每位幼儿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四、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增强教师的常规培养目标意识
各幼儿园应细致确定好各年龄段一日活动各个环节的远期目标、近期目标及各月、各周的教养目标,不仅要有比较科学、合理的常规文本细则,更应落实在实际的活动之中,仔细研读、抓住关键的环节解析《幼儿园一日常规活动细则要求》,明确每一生活环节的培养目标,将生活本身作为实现培养目标的手段。如在午睡环节,对各个年龄段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小班:安静就寝,睡姿正确。中班:不蒙头睡、能将脱下的衣裤、鞋袜放在固定的地方。能区分左右脚,并穿好鞋。大班:不带小玩物上床,不东张西望;闭上眼睛,安静入睡;按时起床,按顺序穿衣服;自己整理床铺。通过加强培训准确把握一日活动中每个时间段应做什么,怎样去做,从而明确工作思路和方向。引导教师制定科学合理的每日和阶段性工作目标。同时加强考核检查工作。细化考核目标,量化管理,将一日生活管理质量与考评、奖励直接挂钩,提高教师、保育员对工作的重视程度。
(二)进一步加强提升正规活动教育质量
在集中教育活动前严格检查,教师是否将教具、学具准备充分,教学环节设计是否做到无缝衔接、注重幼儿专注力的培养,能否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完善备课制度、严格备课要求、加强听课指导。同时加强教研活动,采用“一课多上”、“同课异构”等主题研讨开展教研活动,运用说课、讲课、评课等多种方法,指引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注意综合性,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考虑到不同年龄幼儿的有意注意时间差别安排内容,体现动静交替。将检查、交流工作作为一种常态,由此提升教师正规教育活动质量。
(三)进一步关注非正规活动教育价值
对于幼儿来说,生活也是学习,学习应在生活中自然进行。我们应遵循幼儿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在生活环节中寻找良机,遵循幼儿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在生活环节中寻找良机,合理有效地利用好转换环节,关注幼儿个性的发展,发展幼儿能力。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借鉴一些好的教育经验、教育方法,比如:在大班离园活动学习弟子规、三字经就在全园得到了借鉴和推广。通过交流,教师不但能够互相学习,提高了教研意识和教研能力,非正规教育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契机也得到了很好的重视。
(四)进一步家园共育促进幼儿成长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家园共育,因为家庭是幼儿成长发展的第一个环境,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幼儿教育的影响是幼儿园不可替代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家长的配合,教育目的难以真正实现。我们发现必须积极和家长取得密切联系,从改善家庭环境入手,共同创造良好的家园合作关系,才能培养出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巩固幼儿所学到的自我服务技能,应利用家长宣传栏向他们介绍培养幼儿习惯和能力对入学幼儿的重要意义,通过网站让家长了解常规培养活动情况,并在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以便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生活和学习情况,并合理安排幼儿在家的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如:整理床铺、衣物、书籍、玩具、收拾房间,做好第二天上幼儿园的准备工作等,要求幼儿在园、在家一个样,家长应做好配合和监督,这样利于常规形成。通过沟通、合作加强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实现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发展。
五、小结
这是第一次公民办幼儿园一日活动实地观察,这种常态下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实地观察,真正达到了以调查促提高的目的。幼儿园一日常规活动的有效开展,贵在制定,难在坚持,赢在智慧。我们每位教师必需既用心,又用脑,随时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方法,有效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希望今后这项活动将形成常规,走入更多公民办幼儿园,以促进幼儿切实在规范科学的一日活动中受益,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第四篇:福州市幼儿园保育教育常规管理暂行办法
福州市幼儿园保育教育常规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全市幼儿园保育教育常规管理,规范保教行为,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保教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全市各级各类幼儿园应从实际出发,贯彻“保教结合”的原则、树立“一日活动即课程”的思想,将保育、教育渗透于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条
幼儿园应树立整体教育意识,综合利用各种资源,逐步实现幼儿园、家庭与社区教育的一体化,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第四条
幼儿园应加强教职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职员工的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提供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需求的师资保障。第五条
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的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第六条
幼儿园可以根据本园的实际,以增强体质,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技能的协调发展为目的,开展适宜幼儿身心发展的各类活动;不得开展和参与违背幼儿教育规律、有损于幼儿生理、心理健康的活动;不得进行小学化教学。
第二章
师德规范
第七条
教职员工应依法治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遵守《宪法》、《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认真履行教师职责。运用法律维护幼儿园、教师和幼儿的合法权益,严禁在园进行宗教宣传和迷信活动。
第八条
教职员工应爱岗敬业,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勤奋工作,努力争创一流工作业绩。
第九条
教职员工应廉洁从教,坚守高尚情操,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不搞以教谋私,不收受家长的礼物,不向家长和幼儿推销教玩具和书刊等,严禁巧立名目乱收费。
第十条
教职员工应举止文明,态度和蔼,尊重家长和幼儿。密切与幼儿家长的联系,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家长。应建立民主和谐的师幼关系,以“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为宗旨,关心、尊重、爱护每一位幼儿,平等地对待和评价每一位幼儿。采取正面教育的方法,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第十一条
教职员工应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注重身教;精神饱满,注意仪态。仪表要端庄﹑大方﹑整洁、得体,不着奇装异服,不浓妆艳抹,服装应简洁便于组织幼儿活动。进班不穿高跟鞋、拖鞋。在园不佩戴戒指、耳环,不披肩散发,不留长指甲。保健员、炊事员需着工作服,保育员在分餐时需着工作服。第十二条 准时到岗,严禁带班时做私事、闲聊和使用通讯工具。
第三章 幼儿园的工作人员
第十三条 幼儿园按照办园规模合理配备园长、副园长、教师、保育员 医务人员、炊事员和其他工作人员。
第十四条 幼儿园园长应具备幼儿师范学校(包括职业学校幼儿教育专业)毕业及其以上学历,有一定的教育工作经验和组织管理能力,并获得“幼儿园园长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幼儿园领导班子互相配合,负责幼儿园的全面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
1、园长是幼儿园安全、卫生、保育、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应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执行上级的批示和决议。
2、从实际出发,深入细致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关心保教人员的工作、生活和健康。经常对全园职工进行为人师表职业道德教育,以人为本,解决各方面矛盾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
3、及时了解国内外有关托幼工作的信息动态,吸取经验、科学管理,组织全体教职工的政治、文化、业务学习和教研、科研活动及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更新他们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工作质量与教育质量。
4、负责主持制定全园工作计划,主持园各种会议,定期深入第一线,检查全园各项工作实施情况,协调园内外关系,总结交流园内各个环节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表彰先进,推广经验。
5、明确分工,合理组织人力,决定入选、任用、调离、晋升及奖惩等工作,注意改善职工劳动条件。
6、负责制定招生方案并组织实施。
7、负责财产管理的领导工作,审查,预、决算,合理使用经费。
8、负责园舍、设备、财产、绿化的长远规划及基建维修等工作,努力改善办园条件。
第十五条 幼儿园教师必须具有《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的幼儿园教师资格,对本班工作全面负责,其主要职责如下:
1、观察了解幼儿,根据幼儿园培养目标,结合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制订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完成教育任务。
2、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3、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务。
4、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
5、定期向园领导汇报,接受其检查和指导。
第十六条 幼儿园保育员应具备初中毕业以上学历,受过幼儿保育职业培训并获得“保育员合格证书”,其主要职责如下:
1、认真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负责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工作,负责做好本班的消毒卫生等工作。
2、在教师指导下,管理幼儿生活,配合本班教师组织教育活动。
3、妥善保管幼儿衣物和本班的设备、用具等。
第十七条 幼儿园医务人员对全园幼儿身体健康负责。医师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和程序取得医师资格;医士和护土应当具备中等卫生学校毕业学历或取得卫生行政部门的资格认可;保健员应当具备高中毕业学历,并受过幼儿保健职业培训并获得卫生部门颁发的“儿童卫生保健人员培训证书”。其主要职责如下:
1、协助园长组织实施有关卫生保健方面的法规、规章和制度,并监督执行;
2、负责检查食品、饮水和环境卫生,做好幼儿膳食的调配工作,每周制订食谱,并进行营养分析与幼儿身体发展的测定工作;
3、密切与当地卫生保健机构的联系,及时做好计划免疫和疾病防治等工作,严格把好体检关,按规定组织幼儿、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各项健康检查;
4、培训并指导保育员和炊事员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向全园工作人员和家长宣传幼儿卫生保健等常识;
5、妥善管理医疗器械、消毒用具和药品等。
第十八条
幼儿园食堂工作人员应当接受有关儿童营养及食品卫生知识专业培训,并持“健康证”上岗。其主要职责如下:
1、熟悉食品卫生知识,掌握一定的烹饪技巧,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防止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2、刻苦钻研业务,保证伙食、餐点的色、香、味、营养,努力提高膳食质量;
3、应做好每日食品的进出口登记,严格检查食品的质量、数量,管理好库内食品,防腐烂、防变质、防污染。
4、加强伙食管理,计划开支,专款专用。
第四章
幼儿园安全和卫生保健
第十九条
幼儿园应按照国家有关幼儿园安全、卫生等的规定,建立健全安全和卫生保健制度,实施领导岗位责任制,负责全园安全和卫生保健的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等管理工作。明确全园各级、各部门及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做到“人人有关、人人有职、人人有责”。
第二十条
幼儿园应建立安全防护体系,拟定重大事故的预防和应急预案,保证幼儿在园安全,遇到突发事件应妥善处理并及时汇报。
第二十一条
幼儿园应定期开展安全和卫生检查工作,做好设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清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第二十二条
幼儿园应在教职员工及幼儿中开展安全、卫生的教育,提高教职员工的责任感,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第二十三条
幼儿园应根据幼儿年龄和季节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活动,建立健全良好的一日活动常规;应创设充足的户外活动场地,以保证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其中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1小时)。
第五章
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第二十四条
幼儿园应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指导,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终身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理念。
第二十五条
幼儿园应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确定课程目标,拟定课程实施计划;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
每学期末应以年段、班级为单位,分析总结幼儿的发展水平、目标完成情况,拟定下学期的教学计划。每学期应对教育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研讨交流,发挥最大的教育作用;每学年有班级工作总结、个人工作总结、专题总结。
第二十六条
教师应熟悉本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目标,了解本班幼儿的实际,挖掘教材内容的教育价值,在教育教学活动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经验准备、物质准备和环境准备等)。
第二十七条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要做到绿化、美化、净化、儿化、教育化,要注重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精神环境。
1、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活动环境;环境的创设应体现教育的目的性、幼儿的参与性、学习的阶段性、材料的丰富性、安排的合理性,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
2、应根据教育主题更换环境布置内容,师生共同创设具有班级特色的教育环境。
3、每班的自然角、观察角能根据幼儿发展目标的需要而设置。
第二十八条
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注意各类活动和各领域间的有机联系、相互渗透;采取集体、小组、个别等形式开展活动,面向全体、关注个别;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
1、认真执行教学计划,但在实施本园教育计划的过程中,可根据幼儿发展实际水平和生活经验、兴趣的需要,灵活地调整教育目标、内容;需当天调整的必须要有说明、记录,课后要有适当的反思记录。
2、幼儿园应将一日活动常规与保教人员的工作职责有机结合,实现一日活动规范化。
3、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观察者、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形成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保育员在照料幼儿的同时,应积极主动地配合本班教师开展各项教育活动;保教人员要密切配合,注意把握一日活动中的各种教育契机,寓教育于幼儿一日活动中。
4、区域活动划分要方便幼儿活动;材料投放要根据目标,做到安全性、层次性、操作性、游戏性。
5、教育教学形式应注意多样性、操作性、游戏性。
6、在各项活动中,建立多元的评价机制,并对活动的推进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有针对性地改进建议。
第六章
教科研、培训工作
第二十九条
幼儿园应以行动研究为主,准确把握教研方向,运用科学的幼儿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解决本园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严禁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早期定向教育。
幼儿园应制订具体可行的教研计划,根据省、市幼教工作要求和本园实际情况,确定教科研工作的重点和研究的具体内容、措施等。要及时对本园的教研工作进行总结。
第三十条
幼儿园应重视园本培训和教研,建立健全教研活动制度、教研成果交流汇报制度等。要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活动(每月不少于2次),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第三十一条
幼儿园应根据本园实际,鼓励支持教师有计划地提高学历层次。要积极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和业务培训,及时传递幼教改革信息;并采取有效措施,在经费和时间上给予保证,以促进青年教师的培养、使用和提高,并形成良好成效。
第三十二条
幼儿园应切实加强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导。园长要深入教学实际,了解教师教学情况(每月应有1/4的时间深入班级);分管教育教学的园长要具体指导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每月应有3/5的时间深入班级)。要做好记录与分析,并及时与教师共同切磋、探讨,帮助教师解决教育中的问题。
第三十三条
在岗的幼儿园特级教师、小学中学高级教师,要引领和把握幼儿园课改的方向,每学年向县(市)区以上讲座、讲课或示范教学1次。
第三十四条
幼儿园应加强备课、听课和评课管理,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备课环境和充足的备课时间(每天不少于1小时),应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说课、听课和评课活动,加强教师间的学习交流。
第三十五条
幼儿园应加强保育、教育常规管理资料的归档工作,建立、健全保育、教育业务档案、资料库等,为教职员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科研工作提供服务。
第七章
家庭、社区教育
第三十六条
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建立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工作网络,促进幼儿教育工作深入开展。
第三十七条
幼儿园应建立与家庭共育的伙伴关系,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1、幼儿园应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家长园地(每月一期)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家长传授科学育儿知识,指导家长做好不同季节的疾病预防、卫生保健、安全防护和家庭教育。
2、举行家长开放日(周)活动(每学期1次以上),吸纳家长参与教育活动,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教育工作。
3、召开家长会(每学期不少于1次),新生必须家访,幼儿在园期间,教师应采取不同的形式与家长交流、沟通,幼儿一天未来园,教师必须电话询问。第三十八条
幼儿园应充分挖掘、利用社区环境、文化中的教育资源,并有目的、有计划地体现在幼儿园各项教育活动中。
第三十九条
幼儿园应积极探索为家庭、社区提供早期教育服务的途径与措施,实现资源共享,发挥幼儿园在社区早期教育中的作用。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本暂行办法适用于福州市各级各类幼儿园。各幼儿园在此基础上,可根据本园实际情况制订实施细则。
第四十一条
本暂行办法自2006年9月1日起试行。
第五篇:互助县幼儿园保育教育常规管理办法
互助县幼儿园保育教育常规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条 为加强全县幼儿园保育教育的科学管理,规范保教行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保教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全县各级各类幼儿园应认真贯彻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创设与幼儿的教育和发展相适应的和谐环境,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切实纠正和防止幼儿园教育“托儿所化”和“小学化”两种倾向。
第三条 幼儿园应自觉接受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教学督导评估和检查。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第四条 幼儿园教职员工应自觉遵守《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法律法规,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依法维护幼儿园和幼儿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 幼儿园应建立房屋、设备、消防、交通等安全防护和定期检查制度;建立食品、药物等管理制度和幼儿接送制度,防止发生各种意外事故。应加强对幼儿教师和幼儿的安全教育。
第六条 幼儿园应建立幼儿健康检查制度和幼儿健康卡或档案。幼儿入园前,须按照卫生部门制定的卫生保健制度进行体格检查,合格者方可入园。幼儿入园后,每年体检一次,并对幼儿身体健康发展状况定期进行分析、评价。
第七条 幼儿园应建立卫生保健和消毒制度,规范保育工作。
(一)加强晨检,做好晨检记录。(缺课、生病、吃药)
(二)每天按时消毒。(寝室、教室、楼道)
(三)实发传染病及时上报疾控中心。
第八条 供给膳食的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合理膳食,编制营养平衡的幼儿食谱,定期计算和分析幼儿的进食量和营养素摄取量。
幼儿园应保证供给幼儿饮水,为幼儿饮水提供便利条件。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大、小便习惯,不得限制幼儿便溺的次数、时间等。
第九条 幼儿园应制订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两餐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小时。积极开展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每日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1小时。加强冬季锻炼。要充分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以及本地自然环境,有计划地锻炼幼儿肌体,增强身体的适应和抵抗能力。对体弱或有残疾的幼儿予以特殊照顾。幼儿园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严防煤气中毒。
第十条 幼儿园应定额编班,以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便于组织教学为原则,不宜过大。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一般为: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混合班30人。寄宿制幼儿园班额酌减。
第十一条 幼儿园教学用书应按规定从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幼儿园教学用书目录中选用,做到全县教学用书统一,不得征订目录以外的教材和幼儿读物。不得搬用小学教材,严禁使用盗版教材、劣质教材和读物。
第十二条:学期初,业务副园长、教研组长应根据幼儿园全园工作计划要求,分析思考上学期教学工作,强调连续与发展,制定本学期教学教研计划,明确提出教学要求,制定实施工作目标的措施,策划全园性的教研活动,活动安排要具体、详实。
第十三条:班主任制定班级计划(包括班级情况分析、师幼配合、物质和心理环境、教育教学、家长工作、财物管理等);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包括学期计划、阶段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等);保育老师制定保教工作计划(包括环境卫生、幼儿日常生活管理、助教工作、家长工作等);后勤人员则根据各岗位职责制定相应工作计划。
学期结束,教师要进行认真总结。对照学期计划,分析工作成效,思考下阶段工作方向。总结内容一般应包括:工作完成情况,幼儿学习发展情况,主要经验体会,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意见等。
第十四条 幼儿园应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确定课程目标,拟定课程实施计划;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
坚决防止幼儿园教育内容、形式和教学方法“小学化”、“学科化”的倾向。幼儿园不得随意增加英语、珠心算、拼音、写字、大量的识字背诵、20以外加减法等课程和教学内容,不允许进行任何形式的测验和考试。禁止在幼儿园从事违背教育规律的实验和活动。
应树立和强化“幼儿一日生活皆课程”的观念。重视幼儿从入园到离园的每一个生活、学习环节,将幼儿每日的入园、离园、盥洗、进餐、就寝、早操、游戏等活动均纳入幼儿园的课程范畴之内,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符合幼儿年龄阶段特点的方式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良好个性品质和基本能力。应将幼儿一日活动常规与保教人员的工作职责有机结合,实现一日活动规范化。
第十五条 教师应熟悉本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目标,了解本班幼儿的实际,挖掘教材内容的教育价值,在教育教学活动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一)设计幼儿一日活动方案。在观察、分析幼儿和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撰写幼儿一日活动方案,其基本内容应包括:
1、入园、离园及区域活动安排。列出活动区名称、所需基本材料、幼儿参与方式等;
2、集体或小组教学活动。活动设计内容包括:活动名称、保教目标、活动主要环节、开展方式方法、教具学具准备、教师指导要点;
3、生活活动要点。应包括:盥洗、餐饮、就寝、活动等环节;
4、家园联系安排。
(二)准备教具学具。教师应制作、搜集足够幼儿当日活动所需的各种玩具材料。
(三)创设教育环境。应配置安全、美观、教育内涵丰富,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可随教育活动主题及时变换的墙饰、活动区、教学区等物质环境,体现并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
(四)教师应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准备教学,制作多媒体课件;注重发挥网络支持功能,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加强教师间、园际间的合作,最大限度的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第十六条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引导者、启发者、帮助者、参与者,为每个幼儿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及时肯定、赏识幼儿的正确行为,培养他们游戏、学习兴趣及自主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十七条 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承认并善于发现不同幼儿在不同发展领域的差异性,重视学前教育的启蒙作用。教师要重视幼儿多元智能的开发,发现和培养幼儿在语言、数理逻辑、视觉空间、音乐、身体运动、人际关系、自我认识、自然等不同方面的智力潜能,不在某一方面培养目标上整齐划一的苛求每一个幼儿,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要求,注重他们有益兴趣的培养,使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提高。
教师应及时展出每个幼儿的作品,同其他幼儿、家长共同分享创作的快乐。
第十八条 幼儿园应建立科学的、符合本园实际的、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应实行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园长及园内其他管理人员、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幼儿园应为每个幼儿建立成长档案,积极构建多元化的幼儿发展评价模式,以便比较全面地反映每个幼儿健康成长发展的基本状况。
第十九条 幼儿园应制定教师培训计划,每年有针对性地通过集中培训、参与式培训、教师外派、继续教育等方式,对教师进行教育理论、教学技能、教学艺术等方面的培训,特别是要积极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以促进教师不断充实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第二十条 幼儿园应重视园本培训和教研,建立健全教研活动制度、教研成果交流汇报制度等。要结合工作实际,以行动研究为主,准确把握教研方向,运用科学的幼儿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教学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内容进行:学习国家、省、市有关的教育政策法规和文件;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研究课程及教法、学法;构建园本课程;研究幼儿年龄特征和学习规律;发现、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等。
第二十一条 教师是园本教研的主体,是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和研究者。应加强案例研究,以新的课程理念为导向,在案例研究中研究幼儿、反思自我,借鉴、分享他人的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互相切磋,共同提高。
第二十二条:幼儿园每学期按研修一体的原则,以课堂教学的观摩与评价为切入点,开展备课—说课—上课—评课—写反思的教研活动。
第二十三条 幼儿园应加强保育、教育常规管理资料的归档工作,建立、健全保育教育业务档案和资料库等,为教职员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科研提供服务。
第二十四条 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周)活动,吸纳家长参与教育活动,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教育工作。定期召开家长会。教师应采取不同形式与家长交流、沟通;幼儿一天未来园,教师需电话询问原因。
第二十五条 幼儿园应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工作计划和要求,协助幼儿园工作;反映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协助幼儿园组织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家长委员会在幼儿园园长指导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