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术道德规范学习心得
学术规范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立德、立功、立言。“立德”位于前列,显然,它比建功立业、著书立说更为重要。德包括政治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就学者而言,学术道德是立身之本。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具备应有的专业知识水平之外,还必须具有相应的科研道德。但是,目前学术界出现了很多的学术失范现象,尤其在高校内层出不穷,严重地危及到研究的学术性,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由此,必须加强研究生的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纯化研究生学术氛围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一、加强研究生科研道德与学术规范自我教育的必要性
要强化研究生科研道德与学术规范行为的有效性,就必须首先要重视研究生的自我规范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从研究生自我意识层面树立学术规范与科研道德的神圣地位,才能使其从内心深处意识到学术规范的重要性与科研道德的必要性,也只有加强自我教育,研究生群体在平时的科研工作与学术活动过程中才能不被外围的失范环境所影响,减少研究生群体学术失范行为,创造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
二、加强研究生自我教育强化科研道德与学术规范的基本举措
1.创设纯洁的学术环境,引导研究生加强自我教育 环境对个体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要引导研究生加强科研道德与学术规范的自我教育,就必须首先要创造良好的比较纯洁的学术环境氛围,能够让研究生切身感受到学术与科研的真正内涵,为其自我教育的实现提供良好的成长空间。用优化的完善的学术规范制度创设纯洁的学术氛围,因为健全的学术规范和良好的学风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健康、文明发展的标志,也是其繁荣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它能在潜移默化中规范研究生的学术行为,能正确引导正欠规范的学术行为,加强研究生学术规范与科研道德的自我教育。同时,在学校内部应建立健全良性的学术评价制度,从根本上消除量化的评价标准,消除产生功利性心理与行为的可能性。制度是保障,但更重要的在于引导研究生自我教育的同时,引导学校内的教师员工的学术与科研行为的正确性与规范性。因为他们是与研究生群体联系最为紧密的,他们的行为对研究生的学术行为具有更加明晰与直接的影响。在社会层面,相关国家部门应加大对学术期刊等出版机构的监管力度,整顿学术期刊发表与出版的秩序,消除诱发研究生进行欠规范学术行为的外部因素,为研究生自我规范教育营造积极的健康的外部学术氛围。
2.努力拓展知识面,研究生掌握专业知识的程度影响着研究生对科研行为的严谨性,也同样影响着研究生在科研道德与学术规范方面的行为特征。但是在社会高速发展、信息来源多样、文化多元的时代,仅仅依靠狭隘的专业知识还是不够的。在各种量化的评价方面更是站不稳脚的,所以,研究生应意识到在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要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扩大视野,这样才可以为自己的学术性填充一点其他专业知识层面的东西。尤为重要的是在业务精深、其他知识面宽博的知识结构下,个体才会具有多方面的思维,其思维才会显得更加灵敏,才会善于抓住科研过程中的各个方面与各个细节。只有这样,所涉及到的东西才会引起自己的兴趣,也只有这样,研究生才能发现自己所从事学习与研究方向的众多问题而不会担心出不来成果、得不到必要的奖励与学位的忧虑。没有了这种忧虑的研究生才会实心实意、脚踏实地地学习与研究。故此,研究生个体应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适当选修一些自己感兴趣并能与个人专业相关联的课程,或者自修一些必要的其他专业知识,尤其要养成对于人文知识修习的习惯。只有养成专业知识与多方面知识共同修习的习惯,才会避免学术失范现象。
3.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只有拥有较深层次的专业知识,研究生学术规范可能性才会减小,因为拥有较高较深层次专业知识的研究生在其专业学习过程中能坚定不移地深入其所学习与研究的专门领域,也只有拥有较深层次专业知识的研究生才会对其学习与研究的领域产生更大的兴趣,才不会在意识层面,在追求真理的原动力方面会出现偏差。由于低层次的教育不同,研究生阶段主要的是习成个人良好的业务知识与水准、学习与研究较深层次的专业知识,这是研究生生涯最主要的任务,也是以后参与社会竞争与展现个人实力的最根本的突破口。研究生只有意识到个人专业业务知识的重要性,才会避免利用投机取巧的行为获得某些虚假与表面的东西。研究生也只有意识到专业知识对个人在社会成长中 的真正意义之后,才会真正恪守学术规范,才会真正遵守科研道德,实事求是地进行学术钻研。
4.加强与同行及外界的交流,对于研究生群体来说,正是处于学习与研究所涉专业方向的起步阶段,想要取得属于个人产权的成果,不进行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是不行的,更是不可取的。在信息自我封闭的状态下做出的成果是不会为社会所认可的,其必然结果就是在功利之欲的促使下,抄袭别人的成果,从而犯下学术与科研之大忌。所以,要使自己的科研成果得到社会的认可并且避免学术失范行为,就有必要与他人及外界做经常性的信息交流,在信息交流过程中,可以借鉴他人的优秀成果与思维方式,弥补自己的缺陷,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自己的
思维,激发自己的灵感,从而达到科研行为的有效进行。同学之间以及导师之间经常性地将自己的观点与思维进行交流与分享,便会在交流与分享过程中得到意外的启发,不但可以借鉴他人的成果与思维方式,还可以感受到他们在科研过程中学术的严谨性,从而减少自己学术失范的可能性。
5.加强导师对研究生自我教育的引导与培养,研究生导师的授业特点在于引导研究生走到学科前沿,培养研究生的开拓创新精神,指导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使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端正治学态度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所以导师在加强研究生科研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导师应及时与研究生沟通,在平时的指导中将学术规范教育作为基本学习要求。第一在确定导师的时候,各位导师应对所要确定指导的学生进行此方面知识的考察,并进行必要的教育。第二,在平时的指导过程中加强此方面的教育与培养。第三,导师应加强自身的学术修养。导师是研究生科研学习的模范,所以研究生导师自觉加强自身的修养,才能对研究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陕科大师生同心协力,紧紧围绕建设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定能营造出一个永远的求是的陕科大。
学术道德规范学习心得
我们首先应该明确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是科学研究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伦理和规范,是保证学术正常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实现学术积累和创新的根本保障。近年来,学术活动中道德失准、行为失范的问题时有发生。一些学者违背学术研究目的,或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或媚于世俗,热衷炒作;更有甚者,丧失学术道德,以抄袭剽窃为手段换取一时之名利。这些行为和现象虽属个别,但若不加以制约,将严重污染学术环境,影响学术声誉,阻碍学术进步,进而影响整个学术群体的创新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立德、立功、立言。“立德”位于前列,显然,它比建功立业、著书立说更为重要。德包括政治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就学者而言,学术道德是立身之本。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反思学术道德规范对我们的要求。
现如今在我国,学术腐败有很多种表现形式,例如制造学术泡沫、搞假冒伪劣、抄袭剽窃、进行钱、学、权的三角交易、从事注水学位教育或培训、在学术评审拉关系以及办刊收费等等,都是学术腐败在学术研究领域的具体体现。学术规范问题已经由一个单纯道德层面上的问题日益演化为一个身跨道德与法律两个层面的重要现实问题。对这一问题,单纯依靠道德建设已难以甚至无法收到实效,必须要在强化学术道德建设的基础上,重视和加强学术法制建设,提高法律介入学术研究领域的频率与效能。我觉得应当尽早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其有法可依。这既是依法治国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基本要求,也是现阶段治理学术腐败的内在需要。此外,从根本上来说,学术腐败的产生主要还是根源于目前我国极不合理的科研评价机制。这种畸形的科研评价机制日益腐蚀着学者们的学术良知与职业精神,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不愿意再坐冷板凳,而更倾向于在学界投机钻营,谋名取利。基于此,要从根本上治理学术腐败,不仅要重视学术法制建设和学术道德建设,更要重视良好学术体制的建设。毕竟,只有当我们从体制上根除了容易滋生学术腐败的土壤,并进而净化了学术研究的环境时,才能够使学术腐败因最终无处容身而归于消亡。
学术风气不仅关系到学术自身的传承与创新,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风气、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学者的学术研究不仅为社会生产思想和理论,而且为社会提供理想和信念。不良的学风不仅损害学者和学术的形象,而且会影响公众对价值理想和价值导向的认同,从而影响到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和整个国家的社会风气。研究生学术诚信的缺乏危害程度非常大,当前研究生学术诚信缺乏的原因既有社会历史的客观原因,也有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研究生学术诚信建构的主要途径在于:从外在方面创设健康的学术生态环境和建立良好的学术评价制度;从内在方面狠抓养成教育,提高研究生的道德自律能力和法制观念,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术道德品质。我们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最高层次培养人才,在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塑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建立诚信的学术机制、培养自觉的学术意识以及提升高校学术层次等方面肩负着历史的重任,理应成为学术道德的遵守者和学术规范的恪守者。今日研究生,明日之学者。作为有责任感的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杜绝“学术腐败”、摒弃“学术造假”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明确要求,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有理想、有作为、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坚持真理、尊重科学、勤奋学习、诚信科研,拒绝做有损个人名誉、学校声誉和学术道德的行为。
三、弘扬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以创新为己任,求真务实、精益求精,自觉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四、争做遵守学术道德,恪守学术规范的先行者。大力倡导学术监督、积极开展不同学术观点间的自由讨论,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
五、倡导严谨的治学态度,防止学术浮躁,注重论文质量,不抄袭、不剽窃,培养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卓越的创新能力。
六、坚持品行为立身之本,勇于与不良风气做斗争。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全力抵制各种污染科学风气的行为,坚决杜绝丧失学术道德的行为,积极反对各种形式的粗制滥造和低水平重复行为。向假冒伪劣学术宣战。做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推进者,为光大浙江大学的学术风气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浙工大师生同心协力,秉承“厚德健行”的校训,紧紧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定能营造出一个永远的求是浙工大。
学术道德规范心得
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是科学研究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伦理和规范,是保证学术正常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实现学术积累和创新的根本保障。近年来,学术活动中道德失准、行为失范的问题时有发生。一些学者违背学术研究目的,或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或媚于世俗,热衷炒作;更有甚者,丧失学术道德,以抄袭剽窃为手段换取一时之名利。这些行为和现象虽属个别,但若不加以制约,将严重污染学术环境,影响学术声誉,阻碍学术进步,进而影响整个学术群体的创新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立德、立功、立言。“立德”位于前列,显然,它比建功立业、著书立说更为重要。德包括政治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就学者而言,学术道德是立身之本。“贺海波事件”,表面上看似单一的,实际上是一种现象的表露;表面上看似偶然的,实际上有其产生的必然性。事件已对浙江大学的声誉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而且这些伤害和影响还将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能否尽快挽回影响,对我们是一大考验。
在我国,学术腐败有很多种表现形式,例如制造学术泡沫、搞假冒伪劣、抄袭剽窃、进行钱、学、权的三角交易、从事注水学位教育或培训、在学术评审拉关系以及办刊收费等等,都是学术腐败在学术研究领域的具体体现。事实上,在学术界,腐败现象的存在早已有之,而学术腐败的法律规范实际上也已算不上是一个新问题,早在上个世纪末就已有学者撰文提出了这一问题。学术规范问题已经由一个单纯道德层面上的问题日益演化为一个身跨道德与法律两个层面的重要现实问题。对这一问题,单纯依靠道德建设已难以甚至无法收到实效,必须要在强化学术道德建设的基础上,重视和加强学术法制建设,提高法律介入学术研究领域的频率与效能。应当尽早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其有法可依。这既是依法治国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基本要求,也是现阶段治理学术腐败的内在需要。此外,从根本上来说,学术腐败的产生主要还是根源于目前我国极不合理的科研评价机制。这种畸形的科研评价机制日益腐蚀着学者们的学术良知与职业精神,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不愿意再坐冷板凳,而更倾向于在学界投机钻营,谋名取利。基于此,要从根本上治理学术腐败,不仅要重视学术法制建设和学术道德建设,更要重视良好学术体制的建设。毕竟,只有当我们从体制上根除了容易滋生学术腐败的土壤,并进而净化了学术研究的环境时,才能够使学术腐败因最终无处容身而归于消亡。
学术风气不仅关系到学术自身的传承与创新,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风气、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学者的学术研究不仅为社会生产思想和理论,而且为社会提供理想和信念。不良的学风不仅损害学者和学术的形象,而且会影响公众对价值理想和价值导向的认同,从而影响到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和整个国家的社会风气。
目前,造成化学专业研究生道德失范、科学道德素质滑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社会化目标错位。真才实学固然重要,但把学历、文凭作为标签也有一定的市场。似乎直接与晋升职称、职级以及收入、分配等切身利益挂钩的只需是一种资历,如发表论文或出版专著的数量,刊物等级的高低,申领课题经费的多少,课题获奖的级别„„在就业过程中,某些用人单位过分重视文凭,忽视对学生能力的确认,造成了部分学生学习缺乏动力,急功近利,只想混文凭,不能潜心地做学问。2.教育体制漏洞。首先, 德育力度不够。一些学校认为研究生年龄普遍偏大, 有自我调控能力, 不需要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加之现行的德育模式不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 往往靠空话官话套话进行说教或以强制性的行政手段进行管理, 效果只能是适得其反。其次, 评价机制存在片面性。许多学校规定研究生获得学位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 在校期间还要参加每年的综合素质测评, 主要内容是对研究生参加课题活动、发表的论文数量进行量化;评选各类奖励时, 单凭量化指标, 而忽视思想政治素质的评定。据调查, 大部分研究生的投稿动机都是为了获取学位或能在综合测评中获得一个好分数。第三, 对师德建设重视不够。导师的作用不仅仅在“授业”,更重要的是“传道”。导师自身的道德人格和科学素质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人格塑造,而其自身的科学道德失范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将更大。然而, 一些学校往往对导师的科研道德重视不够, 甚至还为少数教师的学术腐败行为遮遮掩掩。
3. 学术监督体制不够健全。现行的许多管理制度对规范学术活动行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些制度中有些是不尽合理、存在缺陷的,因而在施行时难以操作,或操作起来有漏洞。目前在对学术道德失范的惩治上主要依靠道德的力量,而行政和法律手段的力度相对较弱。各高等学校对违反科学道德规范的行为缺乏明确、严厉的惩治措施,监督机制有待健全。有越轨和违规行为的部分研究生学位论文通过了论文答辩,在广大学生中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我们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最高层次培养人才,在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塑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建立诚信的学术机制、培养自觉的学术意识以及提升高校学术层次等方面肩负着历史的重任,理应成为学术道德的遵守者和学术规范的恪守者。今日研究生,明日之学者。作为一名研究生,杜绝“学术腐败”、摒弃“学术造假”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明确要求,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有理想、有作为、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坚持真理、尊重科学、勤奋学习、诚信科研,拒绝做有损个人名誉、学校声誉和学术道德的行为。
三、弘扬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以创新为己任,求真务实、精益求精,自觉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四、争做遵守学术道德,恪守学术规范的先行者。大力倡导学术监督、积极开展不同学术观点间的自由讨论,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
五、倡导严谨的治学态度,防止学术浮躁,注重论文质量,不抄袭、不剽窃,培养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卓越的创新能力。
六、坚持品行为立身之本,勇于与不良风气做斗争。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全力抵制各种污染科学风气的行为,坚决杜绝丧失学术道德的行为,积极反对各种形式的粗制滥造和低水平重复行为。向假冒伪劣学术宣战。做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推进者,为光大大学的学术风气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结束语
化学是一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学科,我作为一名化学学院的研究生,深感坚守科技道德,严谨、诚实治学的必要性,将在今后的学习科研过程中,坚决避免以上提及的不良科技道德问题,努力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为科学研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以化学造福于人类。
学术道德规范与人文素养学习心得
近年来,针对高校学生的批评声时有发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当代大学生学术造假,违背学术研究目的,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热衷炒作,更有甚者丧失学术道德,以抄袭剽窃为手段换取一时之名利;是非界限模糊、道德观念淡薄、自律意识弱化、诚信品质欠缺;过分追求个性自由和自我实现,而对社会的需要、国家的号召和集体的利益较少考虑;不再踏实用功,勤奋学习,而追求享受玩乐,花钱大手大脚,对父母的艰辛和良苦用心缺少理解;自由散漫,不讲公共卫生,不守公共秩序,而较少顾及对环境和他人的影响这些行为和现象。虽然这些现象只属个别,但若不加以制约,将严重污染学术环境,影响学术声誉,阻碍学术进步,进而影响整个学术群体的创新和发展。这些问题的出现和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和学术道德方面的欠缺。
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文精神的失落,世界各国都开始重新审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价值。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加强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学术道德的培养,有利于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有利于高级劳动力综合素质的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推进高校的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学术道德的培养,能够适应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能够为教育者实施素质教育、受教育者接收素质教育,从而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提供理论基础和思想方法的指导;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提高创新能力、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自知之明、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可以找到现今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学术道德的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全面、系统、可行的解决方法,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其道德水平及素养的高低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的走向,民族的复兴。开设学术道德规范和人文素养这门课程,一方面响应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另一方面也警示我们时刻铭记使命,争当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为祖国的繁荣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目前社会存在的一些学术道德及人文素养方面的问题有了大致的了解,也认识到了学术道德规范及人文素养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课程中老师通过一些案例向我们介绍了科研活动中的一些不端、不当行为,以及该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加深了我们对学术道德和人文素养的认识。
本课程的开设对提高个人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使我认识到在我们日常的学习中我们应该更注重和完善知识结构,深刻地体会到了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知识犹如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只具备自然科学知识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缺乏,往往会给一个人的工作和学习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和障碍。许多著名的科学家都具有非常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修养。这种修养不仅为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研究提供了方便,更重要的是还往往激发了他们的创造灵感。爱因斯坦就说过:我从音乐中得到的东西远远多于从书本中得到的。这门课程使我们懂得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对于从事自然科学的研究、学习和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本次学习,加深了我对学术道德的认识。学术道德是保证学术正常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实现学术积累和创新的根本保障。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在学术活动中,必须尊重知识产权,充分尊重他人已经获得的研究成果;引用他人成果时如实注明出处;所引用的部分不能构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部分或者实质部分;从他人作品转引第三人的成果时,如实注明转引出处;
2、在课题申报、项目设计、数据资料的采集与分析、公布科研成果、确认科研工作参与人员的贡献等方面,遵守诚实客观原则。搜集、发表数据要确保有效性和准确性,保证实验记录和数据的完整、真实和安全,以备考查。公开研究成果、统计数据等,必须实事求是、完整准确。对已发表研究成果中出现的错误和失误,应以适当的方式予以公开和承认;
3、对自己或他人的作品进行介绍、评价时,应遵循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不得徇私舞弊或谋求不正当利益;在充分掌握国内外材料、数据的基础上,做出全面分析、评价和论证,不得故意拔高或压低被评价成果的价值;
4、在科技探索中,必须一丝不苟地记录并如实报告实验结果和统计资料;
5、合作作品应按照在学术成果产生过程中所做贡献的大小原则确定署名的先后,但另有学科署名惯例或作者另有约定的除外。所有署名人应对本人完成的部分负责,合作研究的主持人对研究成果整体负责,指导教师经审阅同意后为通讯作者,教师应负主要责任;
6、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和参加人必须是该项目的实际研究人员。
7、尊重研究对象(包括人类和非人类研究对象)。在涉及人体的研究中,必须保护受试人合法权益和个人隐私并保障知情同意权;
8、不得利用科研活动谋取不正当利益。正确对待科研活动中存在的直接、间接或潜在的利益关系。
再者,通过本次学习,我充分认识到科研诚信建设的重要性。它是科技创新的基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举措,是维护科学的社会信誉、促进科技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作为一名在校研究生,我一定以规范严格约束自己,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恪守学术界公认的基本学术道德规范,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以严谨踏实的学风和笃信诚实的原则从事科学研究。硕士研究生阶段是学术素养养成的重要阶段,恪守学术道德规范要从日常学习、研究的每一个细节做起。最重要的就是诚实正直,包括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正确引用;研究成果、统计数据等完整准确;署名真实,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负责。
总的来说,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加深了我对学术道德及人文素养的认知与了解,也端正了我的学习态度,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自身素养于道德的培养,争当一名合格的研究生,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学术道德规范学习心得
学术道德规范学习心得
《学术道德规范》这门课已经结束结束,我对这两天的课程学习感触颇深,这门课使我深刻的意识到,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乃至生活等各方面,都应端正自己的态度,规范自己的行为。
当前,在高等学校的学术活动中,部分地存在着道德失准,行为失范的问题。一些学者违背学术研究目的,或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或媚于世俗,热衷炒作;更有甚 者,丧失学术道德,以抄袭剽窃为手段换取一时之名利。这些行为和现象如不加以制约,将严重污染学术环境,影响学术声誉,阻碍学术进步,进而影响社会发展和 民族创新能力。而制约这一现象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培养学者良好的学术道德修养,恪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是对每个人的基本要求。
加强自我教育,强化科研道德与学术规范,我的想法是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努力拓展知识面,研究生掌握专业知识的程度影响着研究生对科研行为的严谨性,也同样影响着研究生在科研道德与学术规范方面的行为特征。但是在社会高速发展、信 1 息来源多样、文化多元的时代,仅仅依靠狭隘的专业知识还是不够的。在各种量化的评价方面更是站不稳脚的,所以,研究生应意识到在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要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扩大视野,这样才可以为自己的学术性填充一点其他专业知识层面的东西。尤为重要的是在业务精深、其他知识面宽博的知识结构下,个体才会具有多方面的思维,其思维才会显得更加灵敏,才会善于抓住科研过程中的各个方面与各个细节。只有这样,所涉及到的东西才会引起自己的兴趣,也只有这样,研究生才能发现自己所从事学习与研究方向的众多问题而不会担心出不来成果、得不到必要的奖励与学位的忧虑。没有了这种忧虑的研究生才会实心实意、脚踏实地地学习与研究。故此,研究生个体应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适当选修一些自己感兴趣并能与个人专业相关联的课程,或者自修一些必要的其他专业知识,尤其要养成对于人文知识修习的习惯。只有养成专业知识与多方面知识共同修习的习惯,才会避免学术失范现象。
二、立德修身、洁身自好。我国传统文化重视立德、立功、立言。“立德”位于首位,它比建功立业、著书立说更为重要。德包括政治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就学者而言,学术道德是立身之本。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反思学术道德规范对我们的要求。应该旗帜鲜明地指出和明确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是科学研究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伦理 和规范,为学术正常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实现学术积累和创新保驾护航。
在当今社会,学术道德已经被很多人遗忘。学术腐败甚至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例如制造学术泡沫、搞假冒伪劣、抄袭剽窃、进行钱、学、权的三角交易、从事注水学位教育或培训、在学术评审拉关系以及办刊收费等等。学术规范已经由一个单纯道德层面上的问题逐渐演化为一个道德与法律两个层面的问题。因此,要在强化学术道德建设的基础上,重视和加强学术法制建设,提高法律介入学术研究领域的频率与效能。此外,从根本上来说,学术腐败的产生主要还是根源于目前我国不合理的科研评价机制。这种畸形的科研评价机制日益腐蚀着学者们的学术良知与职业精神,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不愿意再坐冷板凳,而更倾向于在学界投机钻营,谋名取利。因而,我们不仅要重视学术法制建设和学术道德建设,更要重视良好学术体制的建设。只有当我们从体制上根除了滋生学术腐败的土壤,净化了学术研究的环境后,才能够使学术腐败无处容身、销声匿迹。
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存一颗淡泊平常之心。古人早就谈过:“淡泊明志、淡泊志远”;这个“淡泊”不是对事业工作的淡泊,而是对名利物质私欲的淡泊。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阶段和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和社会生活处在深刻变动之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社会问题千头万绪,在这个改革开 放的环境中,伴随着国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科学管理和技术的引进以及对外交流的日益扩大,资产阶级的一些腐朽颓废的思想会乘隙而入,一些封建主义的残渣也借机死灰复燃。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都有所发展,并占有一定市场,有些人甚至公开宣扬“不要专门利人、只要专门利已”、“不爱讲为人民,只爱讲人民币”、“人的本性是自私的”等等错误观点,再加上社会上有人过着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
这样复杂的社会环境对我们都是严峻的考验,是否经得起改革开放和执政的考验,是否经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对每个党员干部确实是一道十字路口,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一定要明确是非,要经得起来自各方面的各种各样的诱惑,我觉得有一颗淡泊平常之心很重要,有淡泊平常之心,就会看轻权力、金钱和美色,要知道权力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而不是个人的资本,它只能用于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个人谋私的工具,看轻权力,金钱和美色,也就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于工作当中,把更多的时间用于事业当中,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只不过是飘散的烟雨,决不是我们生活追求的目标,它是海市蜃楼,镜中之花,对有一个淡泊平常之心的人决不会被它所迷惑。因此,要保持廉洁从政,廉洁自律,淡泊平常是一个最好的防备武器。
通过对学术道德规范与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使我深刻 的认识到,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是科学研究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伦理和规范,是保证学术正常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实现学术积累和创新的根本保障。硕士研究生阶段是学术素养养成的重要阶段,恪守学术道德规范要从日常学习、研究的每一个细节做起。《学术道德规范》这门课程不仅教会了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敲开了科研的大门,还教育我们在科研中利用学术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并且学会通过法律捍卫我们在知识产权上的正当权益。
第三篇:学术道德规范学习心得
题目:
加强自我教育强化科技道德与学术规范
学
生:
白群
学
号:
1306047
院(系):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加强自我教育强化科技道德与学术规范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立德、立功、立言。“立德”位于前列,显然,它比建功立业、著书立说更为重要。德包括政治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就学者而言,学术道德是立身之本。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具备应有的专业知识水平之外,还必须具有相应的科研道德。但是,目前学术界出现了很多的学术失范现象,尤其在高校内层出不穷,严重地危及到研究的学术性,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由此,必须加强研究生的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纯化研究生学术氛围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一、加强研究生科研道德与学术规范自我教育的必要性
要强化研究生科研道德与学术规范行为的有效性,就必须首先要重视研究生的自我规范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从研究生自我意识层面树立学术规范与科研道德的神圣地位,才能使其从内心深处意识到学术规范的重要性与科研道德的必要性,也只有加强自我教育,研究生群体在平时的科研工作与学术活动过程中才能不被外围的失范环境所影响,减少研究生群体学术失范行为,创造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
二、加强研究生自我教育强化科研道德与学术规范的基本举措
1.创设纯洁的学术环境,引导研究生加强自我教育 环境对个体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要引导研究生加强科研道德与学术规范的自我教育,就必须首先要创造良好的比较纯洁的学术环境氛围,能够让研究生切身感受到学术与科研的真正内涵,为其自我教育的实现提供良好的成长空间。用优化的完善的学术规范制度创设纯洁的学术氛围,因为健全的学术规范和良好的学风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健康、文明发展的标志,也是其繁荣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它能在潜移默化中规范研究生的学术行为,能正确引导正欠规范的学术行为,加强研究生学术规范与科研道德的自我教育。同时,在学校内部应建立健全良性的学术评价制度,从根本上消除量化的评价标准,消除产生功利性心理与行为的可能性。制度是保障,但更重要的在于引导研究生自我教育的同时,引导学校内的教师员工的学术与科研行为的正确性与规范性。因为他们是与研究生群体联系最为紧密的,他们的行为对研究生的学术行为具有更加明晰与直接的影响。在社会层面,相关国家部门应加大对学术期刊等出版机构的监管力度,整顿学术期刊发表与出版的秩序,消除诱发研究生进行欠规范学术行为的外部因素,为研究生自我规范教育营造积极的健康的外部学术氛围。
2.努力拓展知识面,研究生掌握专业知识的程度影响着研究生对科研行为的严谨性,也同样影响着研究生在科研道德与学术规范方面的行为特征。但是在社会高速发展、信息来源多样、文化多元的时代,仅仅依靠狭隘的专业知识还是不够的。在各种量化的评价方面更是站不稳脚的,所以,研究生应意识到在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要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扩大视野,这样才可以为自己的学术性填充一点其他专业知识层面的东西。尤为重要的是在业务精深、其他知识面宽博的知识结构下,个体才会具有多方面的思维,其思维才会显得更加灵敏,才会善于抓住科研过程中的各个方面与各个细节。只有这样,所涉及到的东西才会引起自己的兴趣,也只有这样,研究生才能发现自己所从事学习与研究方向的众多问题而不会担心出不来成果、得不到必要的奖励与学位的忧虑。没有了这种忧虑的研究生才会实心实意、脚踏实地地学习与研究。故此,研究生个体应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适当选修一些自己感兴趣并能与个人专业相关联的课程,或者自修一些必要的其他专业知识,尤其要养成对于人文知识修习的习惯。只有养成专业知识与多方面知识共同修习的习惯,才会避免学术失范现象。
3.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只有拥有较深层次的专业知识,研究生学术规范可能性才会减小,因为拥有较高较深层次专业知识的研究生在其专业学习过程中能坚定不移地深入其所学习与研究的专门领域,也只有拥有较深层次专业知识的研究生才会对其学习与研究的领域产生更大的兴趣,才不会在意识层面,在追求真理的原动力方面会出现偏差。由于低层次的教育不同,研究生阶段主要的是习成个人良好的业务知识与水准、学习与研究较深层次的专业知识,这是研究生生涯最主要的任务,也是以后参与社会竞争与展现个人实力的最根本的突破口。研究生只有意识到个人专业业务知识的重要性,才会避免利用投机取巧的行为获得某些虚假与表面的东西。研究生也只有意识到专业知识对个人在社会成长中 的真正意义之后,才会真正恪守学术规范,才会真正遵守科研道德,实事求是地进行学术钻研。
4.加强与同行及外界的交流,对于研究生群体来说,正是处于学习与研究所涉专业方向的起步阶段,想要取得属于个人产权的成果,不进行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是不行的,更是不可取的。在信息自我封闭的状态下做出的成果是不会为社会所认可的,其必然结果就是在功利之欲的促使下,抄袭别人的成果,从而犯下学术与科研之大忌。所以,要使自己的科研成果得到社会的认可并且避免学术失范行为,就有必要与他人及外界做经常性的信息交流,在信息交流过程中,可以借鉴他人的优秀成果与思维方式,弥补自己的缺陷,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自己的 思维,激发自己的灵感,从而达到科研行为的有效进行。同学之间以及导师之间经常性地将自己的观点与思维进行交流与分享,便会在交流与分享过程中得到意外的启发,不但可以借鉴他人的成果与思维方式,还可以感受到他们在科研过程中学术的严谨性,从而减少自己学术失范的可能性。
5.加强导师对研究生自我教育的引导与培养,研究生导师的授业特点在于引导研究生走到学科前沿,培养研究生的开拓创新精神,指导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使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端正治学态度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所以导师在加强研究生科研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导师应及时与研究生沟通,在平时的指导中将学术规范教育作为基本学习要求。第一在确定导师的时候,各位导师应对所要确定指导的学生进行此方面知识的考察,并进行必要的教育。第二,在平时的指导过程中加强此方面的教育与培养。第三,导师应加强自身的学术修养。导师是研究生科研学习的模范,所以研究生导师自觉加强自身的修养,才能对研究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陕科大师生同心协力,紧紧围绕建设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定能营造出一个永远的求是的陕科大。
第四篇:关于学术道德规范学习心得
关于学术道德规范学习心得
科研诚信主要是指科技人员在科技活动中弘扬以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崇尚创新、开放协作为核心的科学精神,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恪守科学道德准则,循科学共同体公认的行为规范。
人所共知,学者的本职工作就是从事学术研究,而良好的学风则是保障学者的学术航向的前提。这也都是一个学者之所以成其为学者、学术之所以成其为学术的常识。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是民族的未来,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是社会诚信的实践者。“青年信于世界,则国信于世界”,因此我们青年大学生应当担当时代重任,做诚实笃信的典范,拒绝在学术道德中迷失自我。
当今社会是一个市场化越演越烈的社会,我们的一切都在一步一步的走向功利性。而就连最崇高的学术界也难免受其荼毒。近年来,学术活动中道德失准、行为失范的问题时有发生。一些学者违背学术研究目的,或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或媚于世俗,热衷炒作;更有甚者,丧失学术道德,以抄袭剽窃为手段换取一时之名利。这些行为和现象虽属个别,但若不加以制约,将严重污染学术环境,影响学术声誉,阻碍学术进步,进而影响整个学术群体的创新和发展。
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是科学研究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伦理和规范,是保证学术正常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实现学术积累和创新的根本保障。中国是礼仪之邦,诚信则是修身安邦的基石。我们必须从此时此刻做起,加强自身的道德素质建设,与学术腐败作斗争,建立一个和谐纯净的学术氛围,这不仅是有利于自身,也是有利于社会的。因此,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在刚入校门时就学习学术道德规范是十分必要且及时的。
通过本次学习,我认识到以下几点:
(一)在学术研究中,充分尊重他人已获得的研究成果,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引用他人的成果时必须注明出处;
(二)学术成果的发布、发表应通过正常渠道,如学术期刊、有良好声誉的出版社、国家及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组织的鉴定验收等;
(三)对自己或他人的作品进行介绍、评价时,应遵循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不得徇私舞弊或谋求不正当利益;在充分掌握国内外材料、数据的基础上,做出全面分析、评价和论证,不得故意拔高或压低被评价成果的价值;
(四)在科技探索中,必须一丝不苟地记录并如实报告实验结果和统计资料;
(五)合作作品应按照在学术成果产生过程中所做贡献的大小原则确定署名的先后,但另有学科署名惯例或作者另有约定的除外。所有署名人应对本人完成的部分负责,合作研究的主持人对研究成果整体负责,指导教师经审阅同意后为通讯作者,教师应负主要责任;
(六)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和参加人必须是该项目的实际研究人员。
通过这次学习,我充分认识到科研诚信建设的重要性。它是科技创新的基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举措,是维护科学的社会信誉、促进科技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作为一名在校研究生,我一定以规范严格约束自己,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恪守学术界公认的基本学术道德规范,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以严谨踏实的学风和笃信诚实的原则从事科学研究。硕士研究生阶段是学术素养养成的重要阶段,恪守学术道德规范要从日常学习、研究的每一个细节做起。最重要的就是诚实正直,包括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正确引用;研究成果、统计数据等完整准确;署名真实,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负责。
第五篇:学术道德规范学习心得 2
学术道德规范心得
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是科学研究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伦理和规范,是保证学术正常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实现学术积累和创新的根本保障。近年来,学术活动中道德失准、行为失范的问题时有发生。一些学者违背学术研究目的,或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或媚于世俗,热衷炒作;更有甚者,丧失学术道德,以抄袭剽窃为手段换取一时之名利。这些行为和现象虽属个别,但若不加以制约,将严重污染学术环境,影响学术声誉,阻碍学术进步,进而影响整个学术群体的创新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立德、立功、立言。“立德”位于前列,显然,它比建功立业、著书立说更为重要。德包括政治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就学者而言,学术道德是立身之本。“贺海波事件”,表面上看似单一的,实际上是一种现象的表露;表面上看似偶然的,实际上有其产生的必然性。事件已对浙江大学的声誉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而且这些伤害和影响还将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能否尽快挽回影响,对我们是一大考验。
在我国,学术腐败有很多种表现形式,例如制造学术泡沫、搞假冒伪劣、抄袭剽窃、进行钱、学、权的三角交易、从事注水学位教育或培训、在学术评审拉关系以及办刊收费等等,都是学术腐败在学术研究领域的具体体现。事实上,在学术界,腐败现象的存在早已有之,而学术腐败的法律规范实际上也已算不上是一个新问题,早在上个世纪末就已有学者撰文提出了这一问题。学术规范问题已经由一个单纯道德层面上的问题日益演化为一个身跨道德与法律两个层面的重要现实问题。对这一问题,单纯依靠道德建设已难以甚至无法收到实效,必须要在强化学术道德建设的基础上,重视和加强学术法制建设,提高法律介入学术研究领域的频率与效能。应当尽早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其有法可依。这既是依法治国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基本要求,也是现阶段治理学术腐败的内在需要。此外,从根本上来说,学术腐败的产生主要还是根源于目前我国极不合理的科研评价机制。这种畸形的科研评价机制日益腐蚀着学者们的学术良知与职业精神,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不愿意再坐冷板凳,而更倾向于在学界投机钻营,谋名取利。基于此,要从根本上治理学术腐败,不仅要重视学术法制建设和学术道德建设,更要重视良好学术体制的建设。毕竟,只有当我们从体制上根除了容易滋生学术腐败的土壤,并进而净化了学术研究的环境时,才能够使学术腐败因最终无处容身而归于消亡。
学术风气不仅关系到学术自身的传承与创新,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风气、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学者的学术研究不仅为社会生产思想和理论,而且为社会提供理想和信念。不良的学风不仅损害学者和学术的形象,而且会影响公众对价值理想和价值导向的认同,从而影响到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和整个国家的社会风气。
目前,造成化学专业研究生道德失范、科学道德素质滑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社会化目标错位。真才实学固然重要,但把学历、文凭作为标签也有一定的市场。似乎直接与晋升职称、职级以及收入、分配等切身利益挂钩的只需是一种资历,如发表论文或出版专著的数量,刊物等级的高低,申领课题经费的多少,课题获奖的级别„„在就业过程中,某些用人单位过分重视文凭,忽视对学生能力的确认,造成了部分学生学习缺乏动力,急功近利,只想混文凭,不能潜心地做学问。
2.教育体制漏洞。首先, 德育力度不够。一些学校认为研究生年龄普遍偏大, 有自我调控能力, 不需要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加之现行的德育模式不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 往往靠空话官话套话进行说教或以强制性的行政手段进行管理, 效果只能是适得其反。其次, 评价机制存在片面性。许多学校规定研究生获得学位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 在校期间还要参加每年的综合素质测评, 主要内容是对研究生参加课题活动、发表的论文数量进行量化;评选各类奖励时, 单凭量化指标, 而忽视思想政治素质的评定。据调查, 大部分研究生的投稿动机都是为了获取学位或能在综合测评中获得一个好分数。第三, 对师德建设重视不够。导师的作用不仅仅在“授业”,更重要的是“传道”。导师自身的道德人格和科学素质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人格塑造,而其自身的科学道德失范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将更大。然而, 一些学校往往对导师的科研道德重视不够, 甚至还为少数教师的学术腐败行为遮遮掩掩。3. 学术监督体制不够健全。现行的许多管理制度对规范学术活动行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些制度中有些是不尽合理、存在缺陷的,因而在施行时难以操作,或操作起来有漏洞。目前在对学术道德失范的惩治上主要依靠道德的力量,而行政和法律手段的力度相对较弱。各高等学校对违反科学道德规范的行为缺乏明确、严厉的惩治措施,监督机制有待健全。有越轨和违规行为的部分研究生学位论文通过了论文答辩,在广大学生中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我们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最高层次培养人才,在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塑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建立诚信的学术机制、培养自觉的学术意识以及提升高校学术层次等方面肩负着历史的重任,理应成为学术道德的遵守者和学术规范的恪守者。今日研究生,明日之学者。作为一名研究生,杜绝“学术腐败”、摒弃“学术造假”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明确要求,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有理想、有作为、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坚持真理、尊重科学、勤奋学习、诚信科研,拒绝做有损个人名誉、学校声誉和学术道德的行为。
三、弘扬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以创新为己任,求真务实、精益求精,自觉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四、争做遵守学术道德,恪守学术规范的先行者。大力倡导学术监督、积极开展不同学术观点间的自由讨论,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
五、倡导严谨的治学态度,防止学术浮躁,注重论文质量,不抄袭、不剽窃,培养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卓越的创新能力。
六、坚持品行为立身之本,勇于与不良风气做斗争。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全力抵制各种污染科学风气的行为,坚决杜绝丧失学术道德的行为,积极反对各种形式的粗制滥造和低水平重复行为。向假冒伪劣学术宣战。做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推进者,为光大大学的学术风气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结束语
化学是一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学科,我作为一名化学学院的研究生,深感坚守科技道德,严谨、诚实治学的必要性,将在今后的学习科研过程中,坚决避免以上提及的不良科技道德问题,努力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为科学研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以化学造福于人类。
科技道德与学术规范
化学与化工学院
1308070
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