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科基本功心得体会
学科基本功学习心得体会
严鹏
参加工作已经一年时间了,通过对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不断专研、思考和实践,使我在理论上、实践中对教育、教学都有了新的、更深的体会,在教育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中,不断地思考反思,取得了一定的的进步。现将一些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一、首先教师要有职业道德。在新时期里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一个新的挑战,在这样的新时期里要求教师坚守职业信念,平等竞争、团结协作,廉洁从教、热爱每一位学生,尊重多元化,多元价值,抵御不良习气,勤于学习,敢于创新,终身学习,严谨治学,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等方面。在职业道德中有很重要的一条是要热爱每一位学生,要想做一位好的教师首先要爱自己的学生,真正做到对学生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因为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要与他们平等相待,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心里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渴望。中学生对尊重的要求尤为强烈,而尊重是建立在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上,所以教师要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需要,与学生沟通感情,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只有通过正确的评价、热情帮助、感情交流、意见沟通、积极引导,才能使学生能够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二、从课堂组织来看,教师应该加强对新的教学理论的学习,并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的体会与理解,课堂上用心教,用心与学生交流,真正的把握好教学目标,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用文本去教,然而又不局限于文本,而是根据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合理开发和生成课堂资源,让学生的学习在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有效的扩展下去。教师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的运用能力,切实让学生“活”用数学,用“活”数学。
三、教师教学基本功是保证各学科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所以我们现在研究学习它是尤为重要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数学中《长度单位》。教学时利用教师教学新修炼中讲到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通过用学生刻度尺测量自己的书本、课桌、茶杯的高度等情境。让学生自己说出用厘米作单位测量太麻烦,从而引出用分米作单位来测量。这样让学生以最佳的思维状态投入到探究活动中,由学生们自己得出猜想,进入心内容得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经历了探索、猜想、体验、验证的学习过程。自觉地产生了“要学、乐学”的情感,使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由此可见,教师具有不同的情境创设基本功,就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效果。
四、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灵魂得到了净化。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要求,强调教师必须具有高尚师德,转变教育思想、教育教学观念、教学理念。使自己成为具有专业化水平和专业能力的教师。从而以教师专业化为目标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在我校的多年的历练中,我也接触到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可就没有向今天这样在头脑里形成这么清晰的印象。我深深的感到,作为教师只有“爱”是远远不够的,只会“传道授业解惑”也不是好的教师,只有与时俱进,恪守师德,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尊重学生,有专业化知识和技能,才可以做一个合格的教师。
五、拓展视野,把握最新教学动态。教师学会自我反思,就会以特定的眼光给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定位,就会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教学水平。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会。面对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及管理水平,提高教学科研能力,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最现实的问题。教育上给我们提供了这个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让我们能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更进一步提高了业务素质。我们坚信通过自学和老师帮助,以及自身的勤奋努力,相信我们会成为新世纪基础教育战线上的精兵强将。更加致力于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中,更加投身于教学工作中。
第二篇:首届学科语文基本功大赛主持稿
首届学科语文基本功大赛主持稿
选手参赛顺序介绍
本次大赛的主要环节是教师演讲,分为两组。每一组教师演讲全部结束后会为大家带来一些放松娱乐的小节目。至于是什么?请各位拭目以待。那么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参赛选手们将依次按照第一组: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的演讲顺序,放松娱乐环节按照五年级、四年级、六年级的展示顺序;第二组:按照六年级、四年级、五年级的演讲顺序,放松娱乐环节按照三年级、二年级、一年级的展示顺序。
下面,我宣布本次语文学科基本功大赛正式开始!
串词介绍
(一)123演讲串词
1、(引)
古有云:“师者,字斟句酌细推敲,拈精撮要费咀嚼。半亩方塘长流水,呕心沥血育新苗”。似缕缕阳光,一腔至爱至诚的火焰在心中燃如山花烂漫。清纯的眸底坐定几十颗稚嫩的童心,潋滟的柔波辉映雏鹰奋飞的翅膀。成长路上。师生同行,酸甜苦辣共同经历。下面有请一年级的谢老师为我们带来演讲《爱煮百味》。掌声有请!
(结)爱永远是人们心中最柔软的话题,世间百味经历之后才越发觉得珍贵。
2、(引)有一种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如萤火虫一般可贵,即便是星星点点的灯光也会使黑暗的地方多一丝光亮。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师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学生,学生也会爱你。可是,怎么样才是爱学生,学生又需要什么样的爱?接下来,让我们有请二年级莫老师为我们带来《让爱在责任中前行》,我相信您会找到答案。掌声有请!
(结)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爱是教育里最伟大的力量”我想便是如此,只有对学生充满爱,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影响学生。各位的心中想必也有了一个明晰的答案了吧。
3、(引)在绵绵的爱里融化之后,让我们一齐感受新的触动,跟随史老师一起领略和探索传统的读诗读词和读文的方法。下面有请三年级的史老师为我们带来演讲《我看吟诵》,掌声有请!
(结)
吟诵,我国的一份宝贵而仍有生命力的文化遗产。如何将其传递,想必大家已经从史老师的演讲中心领神会。
?
456配音串词
1、(引)演讲进行到这里,给大家放松放松。来一段儿最近特别火也特别有趣的技能展示——配音。
还记得大闹天空的孙悟空吗?还记得贪吃懒惰的猪八戒吗?还记得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路途曲折吗?没错,就是经典剧作《西游记》。大家想来一场听觉的盛宴吗?
让我们热烈欢迎五年级刘老师、四年级黄老师依次为我们带来《西游记》经典片段的配音展示。
(结)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啊,勾起了心中许许多多的回忆
2、(引)继《西游记》之后xxx下面有请六年级的王老师为我们带来又一场听觉盛宴《xx》
(结)
真是太令人满足了!听觉上得到了巨大的享受。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贴切着游刃有余的情感。三位老师都非常的棒!
?
456演讲串词
1、(引)那么在感受了配音的魅力之后,让我们承接文字情感的熏陶,继续徜徉在热血澎湃或是情意绵绵的演讲中,下面有请六年级的王老师继续为我们带来展示,演讲《xx》掌声有请!
2、(引)日月穿梭,时光荏苒,千百个晨曦与晚霞的更替中,师爱不止严厉,也有柔情,如涓涓细流,流淌心间。下面让我们有请四年级的黄老师为我们带来演讲《教师,你将柔情给了谁》掌声有请!
3、(引)在学校,他们用心灵来谱写乐章,那始终跳动的就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在家庭之中,他们又担当着不同的角色,为人夫又或是为人妻,在漫漫的人生长河里,与之相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下面有请五年级的刘老师为我们带来演讲《执子之手》掌声有请!
?
123配音串词
1、(引)
又到了声音魅力大放异彩的时刻拉
那每每暑假都会播出的琼瑶剧,你一定都滚瓜烂熟了吧。活泼机灵的小燕子,爱着他的皇室血统五阿哥。聪慧柔弱的紫薇,爱着他的痴情康。下面就让我们有请三年级的史老师为我们带来配音《还珠格格》掌声有请!
(结)真是又一波回忆杀啊
2、(引)接下来这一段,还得杀杀你的回忆。(唱):“千年等一回,等一回.....啊~~~”
是不是画面很清晰了呢,话不多说,接下来就有请我们二年级的莫老师为我们带来《新白娘子传奇》
(结)奈何只得叹一句恩怨情仇何时了啊!
3、(引)不如跟随谢老师一起前往海底的世界,持有一颗童心,享受童趣!快快切换心境~我们这就出发!有请一年级的谢老师为我们带来配音《海底总动员》
?
领导致辞
(引)大赛接近尾声,在结束之前,让我们有请xxx领导为本次大赛致辞,掌声有请!
?
闭幕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赛的帷幕已悄然降落,我们的耳边,智慧之音还在回荡;当比拼的氛围已接近尾声,我们的眼前,思想的火花还在跳跃;今天,我们在竞技舞台上展示技能,挥洒风采;明天,我们在三尺讲台上辛勤耕耘,播种希望;更新理念,炼就内功,是我们的初衷;改变生活,创造精彩,是我们的愿望!
我们挥洒着汗水和泪水,一路走来!
我们呵护着幸福和希望,奔向明天!
首届学科语文基本功大赛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三篇:首届学科基本功大赛试题——历史
首届青年教师学科基本功竞赛试卷
历
史
一、要求:解读材料,当场阐释。(准备25分钟,阐释5—8分钟)
二、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到里昂就陷入一种骇人听闻的苦难和令人难以忍受的贫困环境之中,使我非常激动,深感世道不公,心里充满了无法形容的悲痛。站在全体居民面前袖手旁观,看他们徒劳地与贫困搏斗,心灵与肉体都一起断送于贫困之中,这该是多么令人难以忍受啊!试看老年人不得安宁、青年人毫无希望、儿童也没有一点欢乐!大家一同都挤在臭气熏天的贫民窟内,而有些人则嫉妒另一些人,原因是后者为满足有闲者的奢侈和享乐效劳得到一点报酬,比自己略微幸运一些!命运捉弄人是多么残酷,多么凶狠啊!身为一个工人,他不知道为什么要低下头听人摆布,用自己的双手制出名贵的织品,织成华丽的衣料,供娇生惯养的富人穿着无所事事,他甚至连遮体的破衣烂裳都没有,却织造金色的锦缎使王后穿着漂亮。连从未见到母亲嘴角上挂过笑容的孩子们也要俯身在织机上操作,用浑浊的目光注视着他们手指下现出供达官贵人的仔崽们玩赏的阿拉伯式图案或花纹!
——李斯特1837年访问里昂时写的一封信
材料二
鲁人善织屦(音jù,麻等织成的单底鞋),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赤脚)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司城子罕曰:“南家工人也,为鞔(音mán,鞋帮,引申指鞋)者也,吾将徙之,其父曰:‘吾恃为鞔以食三世矣,今徙之,是宋国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愿相国之忧吾不食也。’为是故,吾弗徙也。”
材料三
(可任选其一)
图一 医生、病人、药方? 图二 请回答:
(1)三则材料的主题各是什么?(15分)分别包含哪些有效信息?(30分)(2)每一则材料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怎样使用?(30分)预期效果如何?(15分)(3)你如何看史料教学?(10分)
第四篇:小学音乐学科基本功大赛说课稿
小学音乐学科基本功大赛说课稿
《阳光牵着我的手》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我是18号选手隗合刚,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阳光牵着我的手》,(板书)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应以审美体验为中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受到美的熏陶,关注对学生的评价。
本节课设计依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约翰、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马斯洛的人本主义理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创造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情感。
《阳光牵着我的手》选自第八册音乐教材第五课《手拉手》。本单元共有2首演唱曲和2首欣赏曲。《阳光牵着我的手》是第二首,在《拍手拍手》之后。都是二段体大调结构,2/4拍,速度稍快,本首歌曲用太阳寓意中国共产党,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歌曲一乐段为四乐句,前三乐句与我国民歌相近与第四乐句形成对比。二乐段为二声部合唱,是齐唱、合唱交替进行。学生对二声部学习有困难,是本节课的难点。
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是这样设定教学目标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聆听、学唱歌曲《阳光牵着我的手》,从而喜欢这首歌曲,激发学生热爱生活情感,对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聆听歌曲,采用视唱、听唱结合的方法、对比法,学唱曲谱,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及歌词。
2、通过分析歌曲的音乐要素,采用探究法,对比法,示范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歌曲的情绪和情感并表现歌曲。“知识与技能”目标
1、用稍快的速度,充满活力的声音演唱歌曲《阳光牵着我的手》。
2、准确演唱一字多音的唱法。
3、学会歌曲二声部合唱,并注意声部间的和谐统一。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二声部演唱
因此我设计了:课前查阅资料、聆听歌曲、学唱歌曲、表现歌曲、课堂评价评等几个环节进行教学设计,充分利用:钢琴、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等技术手段辅助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效果。
聆听歌曲《阳光牵着我的手》走进教室,直接将学生带入本节课教学之中,简单明了,师生问好:
通过带和声的问好形式,告诉学生,这是一节合唱唱歌课,也很自然地进入发声练习阶段,针对歌曲的重难点,二声部的演唱,特别选取的发声练习曲,利用柯达伊手势音阶进行教学,这样能更直观的提示学生的音高,训练学生准确的掌握小三度音程。通过手势进行三度、六度的构唱,为歌曲中的教学难点做准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为突破难点做铺垫。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思维是音乐思维的基础,在音乐才能的发展中,听觉是首要的。在1—6年级的整个教学中,都要关注于学生的听,要使学生有目的的听,有记忆的听。本节课学生的听也贯穿于始终,首先,聆听全曲,学生思考:歌曲的采用哪种演唱形式? 再听歌曲:思考:歌曲分为几个乐段?
很明显,一乐段齐唱,二乐段为合唱,这是,出示大歌片,学生进行第二乐段合唱部分的视唱,先低声部视唱,教师进行指导,再视唱高声部,教师指导 初步合唱,教师指导,在巩固练习。
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能够视唱简单的旋律,因此我采用视唱进行学习,再加,上一环节有针对性的练习,基本上能够突破难点,但仍然要注意学生声部间的倾听,做到声部和谐。歌曲《阳光牵着我的手》是一首演唱曲,所以要以唱为主,演唱是表现领域中的重要部分,课标指出:在3—6年级学段,学生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的演唱。根据本节课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随旋律哼唱,针对于学生有困难的乐句进行指导唱,学唱歌曲。歌曲第二乐段是合唱部分,是本课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采用了集体分别视唱高低声部旋律的办法进行教学,教学中如果学生有问题教师要及时指导,然后学生分声部单独练习演唱,最后再合唱。提示学生演唱时要倾听另一个声部,做到声部和谐统一。因为学生是在充分聆听的基础上视唱旋律,实际上降低了一定的难度,所以学生掌握的速度较快、较好。另外,学生在每节课的开始时注意力相对较集中,所以我首先安排的是学习合唱部分的旋律这样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难点更容易解决。
当学生掌握了第二乐段以后再学习第一乐段。这里我出示了第一乐段的曲谱,先让学生们观察发现两个乐句的旋律是同头换尾后,采用跟琴模唱曲谱的办法进行学习,当学生熟悉后,集体完整演唱歌曲旋律,填词。填词时教师关注一字多音的演唱和咬字归韵及圆滑线的处理等方面的指导,学生练习掌握。最后学生演唱全曲,教师进行录音,让学生自己听辨评价,发现不足,提高学生的听觉能力。
一首歌曲唱会容易唱好难,唱好歌曲是教学的重点,因此我安排了教师范唱,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范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然后出示以下的问题,1、歌曲的力度有什么变化?找出力度教材中的力度记号(第一乐段中强、第二乐段强)
2、两个乐段的节奏有什么不同?(第一乐段节奏紧凑、第二乐段节奏舒展)
3、两个乐段情绪前后有什么不同?(第一乐段欢快、活泼,第二乐段赞美、抒情)
4、第二乐段的情绪还有什么不同?(温暖、赞美,坚定有力,为了表现出坚定有力指导学生急吸换气)
5、全曲的高潮在哪里?怎样演唱?(结束部分,结束音唱得饱满有力)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入手一步步的深入作品、分析作品、理解作品、掌握作品的情感,在通过实践感受体验从而达到有感情的演唱。学生在有感情的演唱后,请他们讨论:歌曲中的“阳光”代表什么?在结合自己生活实际想一想身边的变化,谈谈自己的感受,再次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情感共鸣,然后请学生们有感情地背唱歌曲,为了更好的表现歌曲请同学们根据歌曲内容自行创编动作表演,教师进行录像,将课堂推向一个高潮,通过录像让学生们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
最后是课堂小结:就请学生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最后是我的板书设计:我的板书设计是大歌单,在歌曲演唱时,出示漂亮的大歌单,首先给学生一目了然的感觉,他可以显示出歌曲的节奏特点,旋律的进行方向,犹如一幅美丽的图画,并能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歌曲,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6、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1)思想意识的转变:知识能力并重突出学科特点,知识是基础,能力是桥梁。(2)教材观念的转变:用教材教、有效利用教材,对教材有选择、灵活地运用教材,把握学情。
(3)教学理念的转变:关注学生学习,发挥双主体作用,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适时调控课堂
(4)以学生为本:重视学情分析,把握学生需求与认知水平。
《 拍 手 拍 手 》说课
周口店中心校 周英林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58号参赛选手周英林,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拍手拍手》
一、指导思想理论依据
音乐课以《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体现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渗透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的教学理念。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要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最好的方法就是去感受、体验。马斯洛的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情感为目标。所以我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拍手拍手》是第八册第五课《手拉手》中的一首演唱曲。本单元共有2首演唱曲和2首欣赏曲。两首演唱曲《阳光牵着我的手》和《拍手拍手》都是二段体大调歌曲,2/4拍,速度稍快,歌曲《拍手拍手》是一首以颂扬和倡导精神文明风尚为题材的儿童歌曲。A乐段为平行结构,四个乐句(各4小节)不仅节奏相同,而且音高素材的关系密切。B乐段为二声部合唱,旋律的音区稍高使歌曲的情绪更加热烈。在句末,八度上行跳进,使曲调显得生气勃勃,充满活力。第二乐段由五个乐句构成,旋律发展的手法与A乐段基本相同。歌曲的句中频频穿插了伴以掌声的间奏,既突出了主题,也增添了欢乐的情趣。
三、学生情况
四年级的学生与三年级的学生相比,他们的认知领域和生活范围进一步扩展,接受能力进一步增强,学得快,忘得也快。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多听、多参与,我安排了视听结合、听唱结合方法,对于学习的重点、难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
四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能够视唱简单的旋律。能够较好的拍奏xx 和x的节奏。学生以前在《国歌》中接触过重音记号,有所认知,但没有掌握,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加深印象,掌握重音记号“>”。并能在歌曲中合理运用。
四、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情况我想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歌曲活泼热情地情绪,培养少年儿童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2、通过演唱二声部旋律,感受合唱的魅力,因而更加喜欢合唱。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聆听,感受歌曲特点,熟悉歌曲旋律。
2、通过简单的形体活动调动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更好的表现歌曲。
3、通过节奏创编和结尾旋律创编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知识与能力
1、能与他人一起,随着歌曲伴奏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拍手拍手》,并进行简单的形体活动。
2、掌握重音记号“>”的作用及演唱方法。
教学重点:唱出歌曲活泼热情的情绪。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的音准。
五、教学过程为
1、听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给出标准音学生演唱和声音程 教师指导:注意音准和声部之间的和谐、统一。这里为学生唱好二声部做好铺垫。然后直接聆听导入歌曲:今天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请你欣赏。学生聆听两遍歌曲,第一遍思考:曲表现了什么主题?是什么情绪的?第二遍聆听思考歌曲采用了哪种演唱形式?分为几个乐段?通过两遍聆听,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初步感受。
3、学唱旋律
旋律的学习采用听唱法与视唱法相结合。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演唱第一乐段1、3乐句结尾处唱的是否准确。第二乐段八分休止符的地方急吸气。(示范)完整演唱旋律,在间奏处加入拍手动作。
4、情感处理
学习歌词,学生演唱第一段歌词,加入拍手动作。指导 XX X 出现的准确性。然后填唱二、三段歌词。完整演唱全曲。(教师录音 评价)。情绪处理:当你唱到情绪高涨、热烈时,语气自然加重。歌曲中也用一个记号提示你,这就是“>”。加入了“>”语气加强,表现出情感无法抑制。最后一句:我们走在前头的“头”演唱时饱满有力。最后进行有感情的演唱
5、表现歌曲
1、分组创编演唱,学生互相评价。
教师提问:歌曲间奏的拍手还可以作怎样的节奏变化?
2、在歌曲结尾处,进行二度创作。教师演唱一个支声部(示范)
3、观看公益广告片《文明的掌声》。让学生们懂得应该适时、适度的鼓掌。
4、学生有感情演唱,教师录像。
5、课堂评价
六、课堂小结
让学生谈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
七、教 学 效 果 评 价 设 计
教学效果评价可操作性强(出示表格)
八、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本教学设计有以下特点(出示表格)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老师们的倾听。
《小小少年》说课
韩村河中心校 孙丽英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69号参赛选手孙丽英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小少年》。
本节课我以《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体现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渗透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的教学理念。
依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和马斯洛的人本主义理论。
《小小少年》是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音乐学科第八册第一课《少年的歌》中第二首演唱歌曲4/4拍。在上学期中,学生接触过4/4拍的歌曲,如《北京你好》、《摇篮曲》《各国儿童心连心》等。《小小少年》是德国影片《英俊少年》中的插曲,是一首二段体的大调歌曲。A段为平行结构,第三乐句的旋律是第一乐句的严格重复。第四乐句由第二乐句变化而成。第二乐段为二声部合唱,也是平行结构,4个乐句均为连贯性结构,不可再分。第三乐句的两个声部是第一乐句的严格重复。
四年级的学生由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发展,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他们接受能力比较强,能在与老师共同探究的活动中,感受音乐的情感内涵。同时具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能够视唱简单的旋律,熟悉3度音程的构唱。在以前《小白兔和小乌龟》中接触过附点八分音符,有所认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加深印象,达到掌握附点八分节奏,形成概念并能在歌曲中运用的程度。
基于以上情况我想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 情感目标:
1、通过聆听和学唱歌曲《小小少年》,从而喜欢这首歌曲。
2、主动、自信、欢快地演唱歌曲,表现出乐观向上,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挫折与困难,阳光的少年形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学习歌曲过程中,采用听唱法、对比法,填唱曲谱等方法,掌握歌曲旋律及歌词。
2、在进行歌曲处理过程中,采用听唱法,对比法,示范等方法,分析歌曲的音乐要素,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歌曲的情绪表现和情感内涵并有感情地表现歌曲。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小少年》。
2、掌握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
3、学会歌曲二声部合唱,并注意声部的和协统一、音准与节奏。
教学重点设计为: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准确掌握附点八分节奏 教学难点设计为:二声部的合唱 本节课我的教学分5个环节进行。
首先是组织教学。听音乐进教室我有目的的安排了歌曲《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为学习附点节奏埋下伏笔。
下面是学习新知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老师首先范唱不带附点节奏的《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让学生通过听辨体会附点的作用,引出本课的知识点——附点八分音符。
设计问题思考:
(1)这两次演唱有什么不同?
学生能听出是八分音符节奏与附点八分音符节奏的对比。(2)两种不同节奏的旋律情绪有什么变化? 学生能够分析出八分音符节奏时值平均,具有平衡感。而附点八分音符节奏,打破了八分音符节奏的平衡感,给人一种起伏感,更具有情感的推动力。接着老师讲解附点八分音符的名称、读法、写法,再进一步听辨附点节奏。处理完新知我们进入到学唱歌曲阶段。
歌曲的A乐段采用听唱法学习,学习的过程中要指导弱起和呼吸、二分音符强弱的变化(如果学生大跳有问题,用模唱法解决)。
B乐段的二声部合唱是本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采用了填唱高声部下3度旋律音的办法,边填边慢速演唱,如有唱不准的音老师以琴声带唱。指导学生唱好一个声部的同时,聆听聆听另一个声部,以培养学生对协和的三度和声音程的监听能力。通过一遍遍的练唱,达到声部间和谐统一的效果。接着,完整演唱旋律。
为了使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我先向学生介绍了本课的歌曲背景,让学生在了解该影片题材内容的基础上演唱歌词。这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不失时机的播放了《小小少年》歌曲视频,学生观看玩视频后,被海因策的演唱所感染,老师在此追问“海因策唱的哪一句最打动你,为什么?”接着进行情感处理,最后学生带着感情完整演唱。在这一次的演唱中,老师使用DV机拍摄下学生的演唱,观看时进行生生评价,师生评价。
为了反馈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老师提问“你喜欢这首歌曲吗?你能用和谐、有表情的声音自信地和同学一起演唱歌曲吗?”师生在充满感情的歌声中结束了本课。
教学效果的评价我采用了课堂评价表的方式进行自评、互评和他评。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是(幻灯片出示)谢谢大家!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说课稿
昊天学校 陈艳红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房山区的陈艳红,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七册第八课《妈妈的歌》中的一首演唱曲,题目是《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板书课题。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鼓励音乐创造、重视音乐实践等教育理念。所以,本课教学中我采用的是听唱法、对比法、体验法、合作法进行教学。
(二)理论依据
人本主义理论理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标。先让学生独立学习,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建构主义也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理论。它体现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研究、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育思想。因此,教学中我首先在聆听的基础上,让学生模唱曲谱针对出现的问题请学生自己先解决,问题较集中时教师再唱指导说明;然后通过问题共同分析歌曲的音乐要素来理解歌曲的情感并掌握加以表现。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是一首表现子女热爱、体贴母亲的歌曲。它是一首带补充性结尾的乐段结构的歌曲。第一乐句(a)和第三乐句(c)的内部结构相同,具有分裂性;第二乐句(b)和第四乐句(d)的内部结构相同,不可分;补充性结尾部分包括两个乐句,前一乐句(a+c)综合乐句(a和c)的旋律素材;后一乐句(d1)是第四乐句的变化再现。这首歌曲并非这首歌曲并非“摇篮曲”体裁,只是音乐表现具有摇篮曲的特点,教学中要注意。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认知领域逐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此时他们能够较好的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发声方法进行演唱;具有了一定的模唱曲谱的能力,个别学生能够视唱简单的乐谱。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荣辱意识逐渐增强,有些学生因为嗓音的条件有限所以不愿意当众表演。对摇篮曲这一体裁并不陌生,曾学过歌曲《小宝宝睡着了》、《我的小宝宝》、《摇篮曲》等,还欣赏过中外有名的多首《摇篮曲》作品。本册教材安排了两首演唱曲,一首是舒伯特作曲的《摇篮曲》,另一首就是本首歌曲。教学中主要在于引导学生体验这种亲情,把握歌曲的艺术形象,用自己的歌声表现深情、轻柔、宁静的音乐情感。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本节课要到达的教学目标是: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2、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也有家庭义务。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聆听歌曲运用听唱法、对比法、讲授法模唱曲谱,掌握歌曲的旋律及歌词;经过师生共同分析歌曲的音乐要素运用对比法、探究法理解歌曲的情绪情感;通过说一说、读一读等活动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并运用体验法进一步感受母子之间的亲情,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并有感情演唱。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用深情、轻柔、宁静地声音演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2、初步掌握切分节奏X X X。
3、能用悠长的气息演唱歌曲。教学重点
音乐是人情感的流露,有情感的演唱才能打动人的心灵,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能用深情、轻柔、宁静地声音演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学难点
第三乐句的节奏及音准、气息
教学流程示意:导入聆听 —学唱曲谱—演唱歌曲—升华创作—课堂小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聆听
首先通过几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话激发学生的情感导入歌曲,聆听时从不同的问题入手请学生们边听边思考,一步步由浅入深的初步感知歌曲的情绪、内容、体裁、表演形式和旋律。具体安排是第一遍欣赏歌曲范唱,思考:这首歌是摇篮曲吗?讲述了什么内容?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情感?第二遍欣赏思考: 这首歌曲采用了哪种演唱形式? 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第三次欣赏歌曲,请同学们用“呣”随老师轻轻哼唱。并思考:这首歌曲共有几个乐句?教师在演唱时利用呼吸适当提示歌曲的乐句划分情况。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能够较正确的划分乐句,让他们感受参与音乐活动的快乐。因为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这样作不仅遵循了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听觉思维更能从中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而且从中还能初步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绪,熟悉歌曲的旋律为学唱歌曲做好准备。
一、学唱曲谱
四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识谱能力,个别学生能够单独视唱旋律了,教学中为了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们的学生兴趣,所以我采用了集体模唱曲谱的方法 逐句跟琴模唱,遇到问题,就请个别优秀的学生作小老师帮助解决,教师重难点乐句监测指导并范唱。提示:气息、切分节奏、最后一个音的时值、大调音程的音准、力度等。然后请个别学生和小组唱一唱,学生进行评价。教师把关。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这个难点。紧接着教师弹琴,学生分组合作演唱曲谱,进一步巩固掌握。在此基础上请学生们画出旋律相同地地方。请他们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教师在进行小结,从而揭示这首歌曲结尾部分的结构特点。即前一乐句(a+c)综合乐句(a和c)的旋律素材;后一乐句(d1)是第四乐句的变化再现。这样作,能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让他们帮助解决问题既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也注重了个体的发展使他们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做到了生生互动,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二、演唱歌曲
这一环节里首先是填唱歌词,我让学生分组演唱歌词,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在分组汇报演唱其他组评价。如有问题集体或个人帮助解决。最后是教师弹琴,学生集体齐唱歌曲。一首歌曲唱会容易唱好难。有情感的演唱才能打动人,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要想让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就必须理解歌曲的情绪。因此从作品音乐要素入手分析作品必不可少。我利用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们共同探究这首歌曲的速度、力度、音色、旋律进行等音乐要素,通过对比演唱、感受实践、体验掌握等方法达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从而使教学重点得到相应的解决。具体问题如下: 1)请换一种速度演唱,对比一下,这首歌曲用哪种速度演唱更好?为什么? 2)请想一想这首歌曲用“轻柔、深情地声音”还是用“热烈、欢快地声音”演唱。为什么?
3)这首歌曲用什么力度演唱较好?为什么?
4)唱一唱看看,歌曲每个乐句的旋律走向有什么特点?演唱时在力度上应注意什么?
5)结束句:在歌曲中应该怎样演唱?要表达什么呢? 6)请同学们用深情、轻柔、宁静地声音演唱这首歌曲。
四、升华创作表演
人的情感从实际生活中来,每个人的亲身体验才是最刻骨铭心的,最容易感动的。所以我安排了说一说环节,说说“你和妈妈之间最感动的故事。”然后教师在拓展一些妈妈感人的事迹。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最后请学生用歌声表达出自己对妈妈的感激之情,至此教学重点得到彻底解决。在学生情感得到彻底升华后请学生们分组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表演歌曲。此时的表演感人至深,是心灵在歌唱。
五、课堂小结
最后是课堂小结:请学生们说说:你从这首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请你们把今天想说的话或想做得事送给家长的妈妈。这即是学生们的真实感受又是一个悄无声息的课外延伸。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是很普通,就是这首歌曲的歌篇,这样便于学生直观的观察和演唱。更利于教师了解学生们的注意力以便随时进行调整和提示。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五篇: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基本功测试题及答案02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基本功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65道)
【信息素养】
1、信息素养主要表现8个方面的能力: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创造信息;发挥信息的效益;信息协作;信息免疫。
2、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培养教育对象利用计算机、各种通信设备等信息工具,收集、(处理)和利用各种信息的能力的教育活动。
3、信息技术课程常见课型有:讲授式、边讲边练式和(先讲后练式)、基于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任务驱动式、研究性学习式。
4、信息技术课可以设计(真实)情境、(问题性)情境、(虚拟)情境
5、信息技术课测试学生可以进行(课程提问)(书面练习)(网上测试)(达标测试)(作品赏评)
6、在教学设计中要谨防情感教育目标的(模糊化)和(夸大化)的倾向。
7、说课的类型有(检查性说课)、(示范性说课)、(研究性说课)、(评价性说课)。
8、说课的功能(检查功能)、(评价功能)、(培训功能)、(研究功能)。
9、说课与讲课的差异,说课与讲课的(要求不同)、(对象不同)、(内容不同)、(意义不同)。
10、教学评价的艺术包装形式有(优秀作品展评、教师博客作业展评、电子邮件收作品、群空间分享学生作品、教师博客作业展评)。
11、说课要说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主要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
12、“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参与者、(组织者)、监控者、引导者。
13、教学准备指的是教学的(硬件)资源;教学的软件资源;教师为教学创建、提供给学生的素材资源。
14、教学评价主要指的是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15、教师在课程进行过程中进以下教学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间的互评;师生互评。
16、兴趣能激发和引导人们在(思想)、(情感)和(意志)上探索某种事物的真相,是学习和创造的重要前提,是成功的先导。
17、教学形态分为(备课)、(上课)、(听课)、(评课)。
18、教师在编写教案时,要考虑不同的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认知水平)的差异。
19、纸笔式评价包括(客观测试题)、(双基评测)、(基本概念评测)。20、作品式评价包括(思想性)、(科学性)、(创造性)、(技术性)。
21、(信息技术)既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又是学生学习的工具。
22、教学情境的创设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23、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在转变教育观念,真正树立学生是主体的观点,把培养学生具有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参与的意识)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
24、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努力拓展(教学思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想得新、想得巧,从而将学生引入创新学习的境界。
25、为了深化素质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完成教学任务,体现教学的(整体性),知识的(系统性),教学要求的渐进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每个教师必须根据(课程标准精神)(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认真制订教学计划。
26、通过教学实践,正确地引导小学生玩电脑游戏是(利多弊少)。【纲要解读】
27、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有很多,主要包括:对信息的认识、信息的作用、信息的存在方式、信息的(获取方法)、有用信息的过滤方法、信息的处理方法、信息的利用能力等。
28、小学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是(掌握常用软件及工具的应用技能)。
29、信息技术课上的评价要从三维目标的角度开展,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30、信息技术教学中几种主要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训练和实践法、(合作学习法)、示范模仿法、强化法。
3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32、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性质:基础性、(应用性)、整合性、趣味性。
33、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34、教师专业化发展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教育能力)、职业道德三个方面。
35、新课程的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36、(“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教材教法】
37、提高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的四种评价方法是(纸笔式评价)、(作品式评价)、(过程式评价)、(电子档案式评价)。
38、纸笔式评价包括(客观测式题)、(双基评测)、(基本概念评测)。
39、在课堂教学中要精讲多练,(精讲)是基石,(多练)是保证。要注意目标(准)、内容(精)、形式(活)、层次(清)。
40、精讲的目的是(讲清重点)、(化解难点)、(点拨疑点)。
42、根据学生学习活动的一般过程,教学流程先后顺序一般为(导入新课)、(新课研习)、(课堂小结)、(巩固训练)等。
43、课前准备有效包括(有效地使用教材)、(有效地了解学生)、(有效地准备素材)。
44、教学收尾要有法,主要方法有(梳理脉络法)、(各抒已见法)、(启迪探索法)、(作品展评法)。
45、(教学重点)是指有共性、有重要价值的内容。
46、导课要注意(衔接性、启迪性、含蓄性、生动性、创新性)。
47、教与学是(民主、合作、互动)的关系。能否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否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是衡量说课的(主要标准)。
48、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有(游戏导入法)、(故事导入法)、(问题导入法)、(情境导入法)、(温故导入法)。
49、信息技术学科的教法与学法有(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50、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模式有(讲授式)(引导式)(案例式)(模仿式)(探究式)(任务驱动式)
51、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应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灵活机动地运用启发式、讨论式、自主学习式、协作学习式和任务驱动式等教学方法,也应因“课”制宜地调整安排各教学环节,以适应实际教学的需要。
52、教学情境,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依据,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以形象为主题,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
53、信息技术课的课型包括(新授课)(实习课)(综合课)
54、情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内容,凸现(学习重点)。
55、探索式教法就是指针对某一(特殊)的教学内容,教师先进行简单提示或不作(讲解),只是给学生一个(任务),让其自己完成。
【基本功训练】
56、在IE中,要重新载入当前页,可单击工具栏上的(刷新)按扭。
57、关于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描述最准确的是共享硬件和(软件)。
58、在Windows XP中,单击任务栏上的“En”按钮,就能弹出(输入法)选择菜单。
59、在Word中,按住(SHIFT)键的同时,单击句子的任何位置即可选定一个句子。
60、在PowerPoint中要观看放映演示文稿,可以使用快捷键(F5)。61、Internet使用的主要协议是(TCP/IP)。62、计算机病毒产生的原因是(人为因素)。63、“任务栏”上显示的图标,表示(正在运行的程序)
64、在编辑状态,依次打开了d1.doc、d2.doc、d3.doc、d4.doc四个文档,当前的活动窗口是(d4.doc)的窗口。
65、Excel中,“A4:F8”是(A列第4行的单元格和F列第8行的单元格)。
二、判断题(58道)【信息素养】
1、整合课程实现的是学生的经验整合、社会整合和知识整合。(√)
2、接受学习一定是被动的。(×)
3、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于学生先前经验和教学内容的情景,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让学生利用信息资源、同学资源、教师资源主动建构知识,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促进者,从中心走向边缘。(√)
4、信息技术必须与学科课程整合才能实质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
5、信息技术和教育相整合大约要经历这样五个阶段:计算机素养培养;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改革;基于信息技术的全面教改。(√)
6、在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中,学生需要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获取、加工处理、呈现交流的技能,学会利用资源学习、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调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
7、基于因特网的教学改革,技术是第一位,思想观念在其后。(×)
8、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直接落实在与教学模式、教学活动的整合之上。教师只有在充分考虑教学模式、活动本身的目标和信息技术特性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将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在教学模式和活动之中。(√)
9、研究性学习是指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生活、自然和社会中选取主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形式。它重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态度以及通过这种研究程序获取知识的过程。(√)
10、整合课程实现的是学生的经验整合、社会整合和知识整合。(√)
11、学生是教师发展的第一资源。(×)
12、信息技术课程为每一个学生获得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权利提供机会和条件,对公民信息素养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3、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观告诉我们:要让课程去适应学生,而不应该让学生去适应课程,要让教学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去适应教学。(√)
14、新授课是课堂教学的最基本、最传统的形式,其教学质量的高低在整个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5、信息技术学科提倡编写电子教案,电子教案可选用较为通用的平台,要把教案和课堂演示的内容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16、教学工作总结是教学过程的一种方式,对教师改进教学,自我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纲要解读】
17、小学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是拓展加提升初步具备一技之长。(×)
18、教是围绕着教学重点来展开,关键又在于突破难点。(√)
19、小学生在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创新上主要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改进方案,以及对某一技术门类的设计和制作。(×)20、随着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普及,特别是面向基本应用的教学占据主导地位以后,教材的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21、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包括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22、有关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等能力可以简称之为“信息能力”。(√)
23、通过信息教育使学生将这些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形成影响人的一生的品质,即“信息道德”。(×)
24、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将会成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先锋或突破口。(√)
25、多媒体计算机以生动活泼、声画并茂的方式呈现阅读材料,利用多媒体的这些优势进行阅读教学,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能够创造出优美的阅读情镜,让学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26、信息技术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灵活的认知工具,如数据收集、处理、表达、交流等方面的工具,促进学生的科学思维、探究能力发展。(√)
27、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也为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28、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较为突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旨在使学生掌握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
29、信息技术课程以操作工具的学习为主,但不是对工具的机械操作和简单模仿。(×)30、信息技术课程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资源、题材和范例组织
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教材教法】
31、在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中,电子档案袋式评价,主要是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及评价结果。(√)
32、领导可以通过教师说课检查其备课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促进其修改教学方案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
33、教师说课只需说清教材分析和教法设计。(×)
34、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或视角,审视自己教学实践的过程。(√)
35、学习者学习热情和兴趣不会制约着学习活动的开展和学习效果的高低。(×)
36、说课就是备课,教师可以照教案去说。(×)
37、说课就是要说明自己对这一课如何教,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
38、合作学习要与研究的问题密切相关。(√)
39、信息技术属于理科的范畴,教材的运用上要遵循理科书籍的使用方法,更多是参阅、研读,不能像读语文课文的方式来读信息技术的教材。(√)40、整合的教学情境是指使用电脑、多媒体和网络。(×)
4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的简单过程,存在着固定的模式,教师只要掌握这个模式,就能在教学中应用自如。(×)
42、有效教学等于高效教学。(×)
43、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有助于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
44、教学评价是检查教学目标和课堂学习达成度的重要手段。(√)
45、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
46、信息技术的学习可以采取项目引导、任务驱动、自由活动等形式。(×)
47、听评课既是教研活动,又是科研活动。(√)
48、教学预设应粗线条勾勒,如果精心预设就与新课程理念 “ 动态生成 ” 相悖,不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49、课堂教学是一种客观的实践活动,所以听课活动中没有主观因素存在。(×)50、说课与上课面对的对象相同,都是学生。(×)
51、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也必须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
52、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平台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基本功训练】
53、发现微型计算机染有病毒后,较为彻底的清除方法是重新格式化磁盘(√)
54、发送电子邮件时,在收件人一栏中,应该填写接收者的IP地址。(×)
55、在PowerPoint中只能插入“.wav”格式的声音文件。(×)
56、Flash 2004提供了“幻灯片演示文稿”模板,它内含四种不同风格,充分利用这些模板可以方便快捷地制作课件。(√)
57、计算机病毒不仅能损坏文件,还可能造成电脑主板等硬件设备的损坏。(√)
58、计算机操练和练习反馈的设计是关系到操练与练习软件成败的至关重要的内容。任何计算机操练与练习的反馈,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反馈原则。(√)
三、选择题(91道)
【信息素养】
1、计算机教学工作计划一般包括(ABCDE)
A、本学期教学的要求(教材内容、教时安排、周次、教学重点难点、训练项目)B、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C、教学研究专题 D、学科课外活动计划 E、教学进度 F、教学流程
2、简案要求一般包括(A B C)
A、教学内容;B、教学目的要求;C、教学过程。D、作业设计
3、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A)的兴建而提出来的。A、“信息高速公路” B、“2016战略” C、“全国学习网” D、“国家高速信息网”
4、我国“校校通”工程的目标之一是:(A)争取使全国90%以上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都能上网。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少数中小学校也可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育教学资源。
A、2010 B、2015 C、2008 D、2005
5、主题研修活动的三个关注点是(ACD)A、关注学科内容及其实质B、关注学生作业完成情况C、关注小组学习D、关注主题悟性
6、教师听课时做全面观察、认真体味、积极思考、做好记录:做到(A)的有机结合。
A.听、看、记、思 B.听、看、记 C.听、看、思 D.听、记、思
7、说课的准备工作一般可分为如下四步(B)①析 ②写 ③学 ④演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④②③① D、②③①④
8、听课要做到听、看、记、思有机的结合,主要应听(D)
①教师是否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方法和要求。②是否重点突出,详略得当。③语言是否流畅、表达是否清楚。④是否有知识性等错误。⑤是否有创新的地方。⑥教师的思维是否宽泛,学生的发言是否准确。
A、①②③⑥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纲要解读】
9、哪个属于小学阶段信息素养是(A)
A、体验信息活动形成信息意识。B、自主选择综合运用。C、信息—知识—智慧。D、勇于质疑的问题意识敢于尝试的创新精神。
10、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强调,学生在(A)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
A、实践活动 B、课堂 C、教材 D、网络
11、通过赏析、讨论,动手操作,了解掌握……;通过制作……,体会……作用;通过对……的建构,体会……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步骤的重要性。这些是对下列哪项的描述(C)
A、教学目标 B、知识与技能 C、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2、下面选项是对信息的实质的理解和说明,其中错误的选项是(A)。A、信息就是计算机的处理对象 B、信息就是关于事物运动的状态和规律的知识 C、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D、信息就是人类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
13、信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以及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促使传统教育发生彻底的变革,国外称这种变革为“(C)”。
A、第二次教育革命B、第三次教育革命 C、第四次教育革命 D、第五次教育革命
14、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A)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师生互动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A、教学内容 B、教学方法 C、教学模式 D、教学过程
15、信息技术课程既坚持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建构,也强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B)、感悟信息文化、内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逻辑意识 B、信息意识 C、学习意识 D、操作意识
16、在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突出(C)的原则。A、普遍性 B、应用性 C、基础性 D、实践性
17、学生信息技术的起点差异比较大,教科书的设计要有一定开放性,具体要求要有一定弹性,内容的呈现要有较大(D)。
A、实用性 B、可操作性 C、系统性 D、灵活性 【教材教法】
18、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实效中作品式评价要注意(ABCD)A、思想性 B、科学性 C、创造性 D、技术性
19、(B)的理论因素很浓,能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思想,是理论性的分析。A、备课 B、说课 C、上课 D、评课
20、(B)重点在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反馈教学信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而(C)要求必须有效地向学生传达知识。
A、备课 B、说课 C、讲课 D、评课
21、教学目标有效依据(BD)
A、自主选择 B、三维目标 C、教材 D、指导纲要
22、不是形成学习难点的一项是(D)
A、学生没有知识基础或知识基础很薄弱 B、学生原有的经验是错误的 C、内容学习需要转换思维视角 D、有共性有重要价值的知识.
23、说课的基本要求是(ABCD)
A、语言简练\层次分明\重点突出。B、重点内容应明确具体,说理透彻。C、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D、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程度。
24、(B)是教师课堂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教师实施教学过程的基本构想。A、教学方法 B、教学思路 C、教学流程 D、教学反思
25、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软件给学生演示实验过程,这种信息技术的应用属于(B)。
A.数据处理 B.辅助教学 C.自动控制 D.辅助设计
26、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可以分为五种类型(D)。A、学习型、练习型、测验型、模拟型、游戏型 B、学习型、练习型、工具型、模拟型、智能型 C、指导型、工具型、测验型、学习型、智能型 D、指导型、练习型、测验型、模拟型、游戏型
27、课件的多媒体素材包括(B)等。
A、文字、图像、声音、视频 B、图像、动画、声音、视频 C、文字、图像、声音、动画 D、图像、动画、视频、网页
28、课程整合中的教师评价可简化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D)的评价,第二阶段是对教学实施的评价,第三阶段是总结经验,形成模式。
A、教学管理 B、教学行为 C、教学科研 D、教学设计
29、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多种多样,下面(D)不属于创新型模式。A、合作学习B、探索和发现学习C、问题解决学习D、基于计算机的课堂讲演、练习、讨论
30、(A)是指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体系,它具有特定的教学理论指导,具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定位,对教学因素及其组合结构具有特定的要求,对教学活动及其流程具有特定的规定。
A、教学模式 B、教学结构 C、教学设计 D、教学方法
3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第二阶段中,又可以划分为(B)四个层次。A、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作为个别辅导工具、作为协作工具、作为研发工具 B、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作为信息加工工具、作为协作工具、作为研发工具 C、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作为信息加工工具、作为演示工具、作为开发工具 D、信息技术提供资源、作为信息处理工具、作为协作工具、作为交流工具
32、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教师提供支持和帮助,学生之间利用网络形成有效的学习共同体,构成了(A)三维互动方式。
A、教师—计算机—学生 B、学生—计算机—学生 C、教师—计算机—教师 D、计算机—学生—计算机
33、在直接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一些集体性的练习的教学活动属于(B)教学流程。
A、讲解 B、有组织的练习C、有指导的练习D、独立练习
34(D)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探究学习和基于问题学习,着重强调学生分析资源、利用资源验证假设的过程。正确答案:
A、网上合作学习B、真实性任务学习C、有意义的学习D、资源型学习
35、教学评价可分为(A)三类。
A、教师评价、同学互评、自我评价 B、教师评价、同学评价、社会评价 C、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 D、家长评价、同学互评、自我评价
36、自我调节学习的内在过程可以被简化成(D)四个环节。A、自我设计、自我监督、自我调控和自我评价 B、自我评价、自我监察、自我管理和自我反思 C、自我计划、自我监察、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 D、自我计划、自我监察、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
37、听课的基本特点包括哪些?(D)
①目的性 ②主观性
③选择性 ④指导性 ⑤理论性 ⑥情境性 A、①②④ B、③④⑤⑥ C、① 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38、课堂教学是一种双向交流或多向交流,要突出学生的(A)作用和教师的(C)作用。
A、主体 B、主要 C、主导 D、次要
39、创设(D)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学会学习的有益尝试。A、活动情境 B、表演情境 C、操作情境 D、问题情境 E、故事情境 40、(A)的培养和激发是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A、学习动机 B、行为习惯 C、学科知识 D、解决问题能力
41、(B)是学习的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
A、学习动机 B、学习兴趣 C、行为习惯 D、学科知识
42、(C)是创设教学情境的本质属性。A、生活性 B、形象性 C、学科性 D、问题性 【基本功训练】
43、关于下列文件夹组织结构说法,错误的是(A)
A、每一个文件夹必须有一个子文件夹
B、每个文件夹都可包含若干个子文件夹 C、每个子文件夹必须有一个唯一的命名
D、同一文件夹下的子文件夹不能重名
44、硬盘是计算机的(B)
A、中央处理器
B、内存贮器 C、外存储器
D、控制器
45、WWW就是通常说的(B)的缩写. A、电子邮件 B、全球信息服务系统C、网络广播 D、网络电话地理域名
45、internet主要由(B)、通信线路、服务器与客户机和信息资源四部分组成。A、网关 B、路由器 C、网桥 D、集线器
46、下列文件扩展名中(C)是PowerPoint 演示文稿文件的扩展名。A、bmp B、wav C、ppt D、doc
47、计算机病毒是(B)
A、通过计算机传播的危害人体健康的一种病毒
B、人为制造的能够侵入计算机系统并给计算机带来故障的程序 C、一种由于计算机元器件老化而产生的对生态环境有害的物质 D、利用计算机高速运算能力而研制出来的用于保障计算机安全的程序
48、在Windows中,呈现暗灰色的菜单意味着(A)。A、该菜单当前不能选用 B、选中该菜单后将弹出对话框 C、选中该菜单后将弹出下级子菜单 D、该菜单正在使用
49、文字被复制以后,可进行(D)
A、一次粘贴 B、二次粘贴 C、三次粘贴 D、多次粘贴 50、关于PowerPoint幻灯片演示文稿的说法错误的是(D)A、可以使用幻灯片配色方案为演示文稿中所有幻灯片设置统一的外观 B、一般需要制作多张幻灯片 C、幻灯片只能顺序播放 D、同一张幻灯片中可以同时插入背景音乐和录制的朗读声
51、在Windows中,若系统长时间不响应用户的要求,为了结束该任务,应使用组合键是(A)
A、Alt+Ctrl+Del B、B、Alt+Shift+Enter C、Ctrl+Shift+Enter D、Shift+Esc+Tab
52、计算机技术和(B)构成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A.微电子技术 B.通信技术 C.能源技术 D.材料技术
53、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常用作获取学习资源的工具,人们常说,“因特网是知识的海洋”。在用IE浏览网页时,下面几种操作中可将图片保存下来的是(C)。
A、使用菜单:文件—保存 B、将图片选中,复制下来 C、在图片上单击右键,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选:图片另存为 D、使用菜单:收藏—添加到收藏夹。
54、将信息技术作为知识获取工具,主要有三个获取途径,其中只有(C)不属于主要获取途径。
A、利用搜狐等搜索引擎 B、利用各种教育科研等网站 C、利用OICQ等通信工具 D、利用地区或学校教育资源库
55、在信息安全中,信息内容不会被篡改或破坏是指其(B)。A、机密性 B、完整性 C、可用性 D、可控性
56、上网时,以下的哪种用户行为可以很大程度的控制病毒感染?(D)A、在小网站下载杀毒软件 B、随意浏览感兴趣的所有网站 C、将收到的来路不明的E-mail与附件程序打开查看后马上删除 D、安装最新的防火墙,并打开及时监控
57、我们平时所说的安装一个程序,是安装在计算机的哪一个硬件部分?(A)A、硬盘 B、内存 C、光盘 D、CPU
58、常用的输入设备有(A)。
A、键盘、鼠标、扫描仪 B、显示器、键盘、鼠标 C、打印机、扫描仪、键盘 D、触摸屏、打印机、鼠标
59、为了能在网络上正确地传送信息,制定了一整套关于传输顺序、格式、内容和方式的约定,称之为(C)。
A.OSI参考模型 B.网络操作系统 C.通信协议 D.网络通信软件 60、一个用户想使用电子邮件功能,应当(D)。A.向附近的一个邮局申请,办理建立一个自己专用的信箱 B.把自己的计算机通过网络与附近的一个邮局连起来 C.通过电话得到一个电子邮局的服务支持
D.使自己的计算机通过网络得到网上一个E-mail服务器的服务支持 61、在电子邮件中所包含的信息(D)。A、只能是文字 B、只能是图形信息
C、只能是文字与声音信息 D、可以是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信息 62、http是一种(C)。
A、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B、域名 C、超文本传输协议 D、网址 63、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D)。
A、运算速度快 B、运算精度高 C、存储容量大 D、资源共享 64、WWW是(C)。
A.局域网的简称 B.城域网的简称 C.万维网的简称 D.广域网的简称 65、WWW是(C)的缩写,它是近几年来迅速崛起的一种服务方式。
A、World-wideWait B、WebsiteofWorldWide C、WorldWideWeb D、WorldWaisWeb 66、HTML的正式名称是(B)。
A、主页制作语言 B、超文本标识语言 C、WWW编程语言 D、Internet编程语言 67、收藏夹的作用是(B)。
A、保存访问过的Web页信息 B、保存喜欢的网页地址 C、保存好友的邮件地址 D、保存Web页面
68、通过桌面快捷方式图标启动PowerPoint,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A、左键双击图标 B、左键单击图标 C、右键双击图标 D、右键单击图标 69、PowerPoint文件默认扩展名为(D)。A、pot B、txt C、exe D、ppt 70、如果想在幻灯片中插入一张图片,可以选择(B)菜单。A、图片 B、插入 C、视图 D、工具 71、插入到幻灯片的图片可以进行简单的编辑,方法是选择(B)菜单,在“工具栏”中单击()选项。
A、视图、颜色 B、视图、图片 C、编辑、对象 D、格式、背景
72、在幻灯片放映时,每一张幻灯片切换时都可以设置切换效果,方法是单击(D)菜单,选择“幻灯片切换”命令,然后在对话框中进行选择。
A.格式 B.工具 C.视图 D.幻灯片放映
73、在PowerPoint中进行了错误操作,可以通过下列哪个命令恢复(B)。A、打开 B、撤销 C、保存 D、关闭 74、幻灯片模板文件的默认扩展名是(C)A、exe B、ppt C、pot D、doc 75、在幻灯片播放时,如果要结束放映,可以按下键盘上的(A)键。A、ESC B、Enter C、Space D、Ctrl 76、如果想在幻灯片中的某段文字或是某个图片添加动画效果,可以单击“幻灯片放映”菜单的(B)命令.A、动作设置 B、自定义动画 C、幻灯片切换 D、动作按钮
77、在演示文稿中要添加一张新的幻灯片,应该单击(C)菜单中的“新幻灯片”命令。A、文件 B、编辑 C、插入 D、视图
78、要在文档中插入图片,也可以通过(D)。A、剪切 B、复制 C、粘贴 D、复制和粘贴
79、在IE中可以很方便地保存Web页面中的(A)。A、图片 B、声音 C、视频 D、Flash 80、FLASH动画是一种(A)。
A、流式动画 B、GIF动画 C、AVI动画D、FLC动画 81、收藏夹的作用是(B)。
A、保存访问过的WEB信息 B、保存喜欢的网页地址 C、保存好友的邮件地址 D、保存WEB页面 82、计算机病毒是指(D)
A、已感染病毒的计算机磁盘 B、有计算机磁盘携带能使用户发病的细菌 C、已感染病毒的程序 D、具有破坏性且能自我复制的特定程序 83、Internet使用哪一种网络协议(A)。
A、TCP/IP B、IPX/SPX C、AppleTalk D、NetBEUI 84、全球信息网(WWW)的主要传输的通讯协议是(B)A、FTP B、HTTP C、HTML D、XMTP 85、电子邮件俗称“伊妹儿”是(C)A、Mailto B、BBS C、E-mail D、Usenet 86、因特网上专门提供网上搜索的工具叫(C)A、查找 B、查询 C、搜索引擎 D、查看
87、无论目前浏览的网页在何处,只要按一下下列哪一个按钮即可回到主页?(D)A、后退 B、前进 C、停止 D、主页
88、在IE浏览器中,要查看已经保存起来的经常访问的站点需要单击(C)。A、“后退”按钮 B、“历史”按钮 C、“收藏夹”按钮 D、“搜索”按钮
89、Powerpoint所提供的(B)功能,可对幻灯片进行超文本链接,从而可使对幻灯片由顺序放映的线性结构,变为人为控制放映顺序的超文本结构。
A、自定义动画 B、动作设置 C、预设动画 D、自定义放映 90、完整的信息素养应包括(D)三个层面。
A、知识素养、信息素养、计算机技能 B、文化素养、文化意识、信息技能 C、文化素养、信息意识、计算机技能 D、文化素养、信息意识、信息技能 91、幻灯片制作时,(A)是错误的做法。A、动画要多,声音要多,文字要多 B、色彩搭配适宜 C、构图要力求简明,图形、标题、文字标注三者并重 D、注意画面的美观,各帧风格统一
四、多项选择题(19道)【信息素养】
1、上好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B C D E)A理想的课堂 B建构的课堂 C自主的课堂 D向上的课堂、E生活的课堂
2、好课中的师德从哪几个方面体现(A B C)A教师的爱与责任 B互相尊重 C平等对待学生 D耐心指导个别学生
3、判断课堂有效性的基本准则是(BCD)
A、学生的组织能力是否得到提高。B、学生思维是否最大限度得到活动。
C、教师的讲解是否遵从学生的认识规律。D、教师是否深入把握了所教授知识的内容的本质。
4、从整体上教学设计可以概括为以下哪些层次?(ABD)A、以系统为中心的设计。B、以课堂为中心的设计。C、以课件为中心的设计。D、以产品为中心的设计。
5、课前准备的有效性包括有:(BCD)
A、有效地进行评价。B、有效地使用教材。C、有效地了解学生。D、有效地准备素材。
6、(A)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A、评价 B、实践 C、操作 D、检测 【纲要解读】
7、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较为突出的(BD),旨在使学生掌握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A、实用性 B、操作性 C、逻辑性 D、工具性
8、以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应实现的转变有(ABCD)A、由教师如何“讲”向学生如何“学”转变 B、由“教书”向“育人”转变 C、由统一性向差异性转变 D、由讲授者向促进者转变
9、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是(BC)
A、是教科书的执行者 B、教学方案的开放者 C、教育研究者 D、独奏者 【教材教法】
10、在针对趣味性的教学建议中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ABC)A、演示教学法B、竞赛教学法C、自主学习教学法D、互助教学法
11、在针对趣味性的教学建议中,应注意学生的(BC),让“趣味”作为领路人。A、心理 B、年龄特征 C、认识规律 D、创造性
12、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着眼点有(ABCDE)
A、教材内容生活化 B、教材内容问题化 C、教材内容活动化 D、教材内容系统化 E、教材内容最优化
13、关于听课的表述,正确的是(ABD)
A、听课是一种技能和方法 B、是教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C、听课是目的 D、是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促进教师自我反思的重要途径
14、原则上听课记录应包括(AC)
A、教学实录 B、教学环境 C、教学评点 D、教师状态
15、说课与备课的相同点有(ABC)
A、内容相同 B、任务相同 C、做法相同 D、对象相同
16、教学情境解决的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ABCD)关系和矛盾。A、形象与抽象 B、实际与理论 C、感性与理性 D、旧知与新知
17、借助动作(活动)创设教学情境的具体形式有(ABCDE)A、表演 B、演示 C、活动 D、操作 E、描述
18、下列属于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是(ABCD)
A、价值性原则 B、学科性原则 C、开放性原则 D、生活性原则
19、教学情境的作用是(ABCD)A、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审美和情感体验 B、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C、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和体会教学内容 D、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
【基本功训练】
五、简答题(26道)【信息素养】
1、说课的意义。
答:说课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说课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说课没有时间和场地等的限制
2、什么是信息技术教育?
答: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培养教育对象利用计算机、各种通信设备等信息工具,收集、处理和利用各种信息的能力的教育活动。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有很多,主要包括:对信息的认识、信息的作用、信息的存在方式、信息的获取方法、有用信息的过滤方法、信息的处理方法、信息的利用能力等。
3、信息素养主要表现为哪些方面的能力?
答: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创造信息;发挥信息的效益;信息协作;信息免疫。
4、教学准备指的是什么?
答:教学的硬件资源;教学的软件资源;教师为教学创建、提供给学生的素材资源。
5、学生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答:学生的个性差异、年龄特点;学生已具备进一步学习的知识结构;学生的情感差异;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与生活实践的结合点。
6、简述备课应包括那些内容?
答: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学法等,同时提倡发挥教研组集体智慧,加强集体备课。
7、详案应包括那些内容?
答:(1)课题;(2)教学目的要求;(3)教学重点与难点;(4)教具学具准备;(5)教学过程;(6)板书设计;(7)作业设计;(8)教学后记。
8、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答:教学设计:包括教案、学案、评价方式,甚至学生问题的创设、教具的应用等,是准备课,特别是公开课等需要全面考虑的一份文档,附件可能有电子类辅助。教学设计使用表格的方式最多。
教案:是教学的内容文本,是教学设计的最核心的部分。一般地有表格式、课堂实录式、普通文本式等。主要是对教学目标、内容、环节进行备课。教案是指导老师自己上课用的。也是考察一个教师备课的一个依据。
9、好教案应具备的特点?
答:第一,好教案要体现反思性。第二,好教案要有针对性。第三,好教案要有创新性。
第四,好教案要有深刻性。
10、信息最常见的特征有哪些?
答:一般而言,信息具有以下常见的特征:依附性、传递性、共享性、时效性、真伪性。
11、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主要应做到哪几个整合?
答:(1)目标整合,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指导思想,着眼于学生品德和人格的完善,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内容整合,一是凸显经验性,以直接体验和自主操作的活动性的学习方式为主,二是以学生的自身兴趣、经验和需要为出发点创设有教育潜力的情境,让学生参加各类活动;
(3)形式整合,凸显“以学生以发展为本”的理念,课程设计要在现实的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进行整合,从而实现最佳的教学教育效果。
7、谈谈你在信息技术听课时应关注哪几方面? 答:(1)关注教师的教学设计 1)看授课教师对课的结构的把握
2)看授课教师如何实现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3)关注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4)看授课教师对教学辅助媒体的运用与板书设计。5)关注练习设计与知识拓展
(2)关注授课教师的课堂语言运用能力和艺术(3)关注教师课堂调控能力(4)关注教师信息素质教育 【纲要解读】
8、教学目标的描述知识与技能的关键词包括哪些?
答:了解……知识;掌握……步骤;理解……意义;掌握……方法;熟练使用……
9、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10、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答: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4.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11、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①立足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
②注重学生信息知识与能力的主动建构,强化学生信息态度与信息文化的有效内化 ③坚持把信息技术既作为学习内容,又作为学习工具 ④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体现信息技术的时代特征 ⑤丰富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倡导学习方式多样化
12、信息技术的课程目标是什么?
答:①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②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埋,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在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③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④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⑤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13、新课程指导下信息技术备课的基本要求?
答:(1)体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2)尊重学生的差异性(3)体现生活化(4)体现课程资源整合(5)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6)体现教材使用的创新 【教材教法】
14、如何优化教学过程?
答:(1)创设良好的教学起始情境。(2)符合认知规律:(3)体现师生双边活动:(4)教学时间安排是否恰当(5)教学有法、得法,力求新颖、灵活、实用、有效。(6)善于发掘德育渗透点
15、教材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答:知识点、知识结构、教学重点、难点、编写意图、本课特点及应注重点。
16、什么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答:“任务驱动”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从学习者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尤其适用于学习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任务驱动”教学使学习目标十分明确,适合学生特点,使教与学生动有趣、易于接受。“任务驱动”的特点之一就是围绕任务展开教学,因此任务的设计、编写非常重要,既要注重方法和知识体系,还要想到融进信息技术的文化性、综合性,渗透其他学科知识。
17、说说,在课堂中是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的一些做法?
答:信息技术学科很难照顾到全体学生。学生完成任务的时间长短不一,他们的这种差异是由主客观原因造成的,光是教师一人的力量,难以面面俱到。在课堂中,对于很快完成任务的孩子,教师应该及时给他们安排一些新任务,如对作品进行完善,也可以让他们依着自己的兴趣或疑惑,继续进行与任务相关的深入的探究,当然还可以请他们作为教师的助手,去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这样,慢的孩子也能得到更多的帮助。
18、学生主体性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一切从学生主体出发,让学生成为知识技能的“探究者”、难点问题的“突破者”,使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19、情境创设的注意事项?
答:情境要有连续性,最好不要用互不相干的情境应用于各个小任务,这样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培养学生处理综合问题的能力。
情境的创设应简单而实用,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导趣要真实可信。情境的创设要适合儿童生活经验,不切实际的情境使学生养成了说假话的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人生价值观。
20、创设情境在教学中具有哪些重要作用? 答:情境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它们容易接受真实的、具体的事物,在特定的情境中会产生一定的情感,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不同的情境。
1.创设美感情境
美感是人类接触到美的事物时所引起的一种冲动,是一种赏心悦目的心理状态。对学习而言,这种由美感而引发的冲动、注意、情感、兴趣,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丰富学生的想像,成为推动学生积极思维的驱动力。
2.创设向往情境
向往是人们追求目标的一种心理。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到这种追求的需要,进而就能水到渠成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3.创设问题情境
提出问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
21、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份,科学合理的课堂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进而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意识地、有方法地提出一些带有趣味性的问题,寓趣于问,创设生动愉快的情景,把学生已有的知识与即将学习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处于“趣”、“新”、“疑”、“知”状态,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2、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方式包括哪些? 答:
1、直问和曲问;
2、宽问和窄问;
3、单问和重问;
4、明问和暗问
5、虚问和实问
6、正问和反问
23、教师的教学技能包括哪些方面?
答:教学技能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教与学的有关知识和经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行为方式。①课堂教学的导入技能;②课堂教学的语言技能;③课堂教学的讲授技能
④课堂教学的提问技能;⑤课堂教学的演示技能;⑥课堂教学的板书技能
⑦课堂教学的讨论技能;⑧课堂教学的指导技能;⑨课堂教学的控制技能
⑩课堂教学的结束技能
24、教师教学能力包括哪些?
答:①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指教师在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基础上,能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出每节课的能力。
②教学实施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是教师在一般教学情况下有效地实施所设计的教学计划,并能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教学情境的能力。
③教学检查评价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收集资料,运用各种评价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判定教师是否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的学习目标,从而根据反馈的信息来补救或改进教学工作的能力。
【基本功训练】
25、WINDOWS的窗口由哪些部分组成?
答:windows 9X 窗口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标题栏,窗口最大化、最小化、复原和关闭按钮、菜单栏、工作区、垂直和水平滚动条。
26、计算机的诞生经历了哪几个时代?
答:计算机诞生经历了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的更新与变迁。
六、论述题(2道)
(一)结合教学谈谈信息技术学科说课的大致过程及主要内容。
答:
1、说教材。⑪教材所处的地位和前后联系;⑫教学目的 ①要学生学会哪些基础知识 ②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 ③要求学生接受哪些思想品德教育;⑬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2、说学情。(1)学生起点分析(2)学习目标分析
3、说教法运用。①要明确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和作用,作到教法合理优选、有机结合。②教法的选择和运用应以启发式教学为指导思想。
4、说学法指导。①准备教给学生哪些学习方法、培养其哪些能力和学习习惯。②结合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学生年龄,贴切并具体地说出理论依据。
5、说媒体的运用。
6、说教学程序。
7、说板书设计及其依据。
8、说创新和反思。
(二)请结合教学谈谈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应具备哪些特性。
答题要点:
1、生活性 新课程呼唤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其实质是要解决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为此,第一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第二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学生的经验包括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
2、形象性 强调情境创设的形象性,其实质是要解决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为此,我们所创设的教学情境,首先应该是感性的、可见的、摸得着的,它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和升华;其次,应该是形象的、具体的,它能有效地刺激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能够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间、空间的限制,既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事物,又能促使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互动发展。
3、学科性 情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内容,凸现学习重点。当然,教学情境应是能够体现学科知识发现的过程、应用的条件以及学科知识在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的一个事物或场景。只有这样的情境才能有效地阐明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学科知识的内涵,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4、问题性 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情境中的问题要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和新颖性。“目的性”指问题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提出来的,目标是设问的方向、依据,也是问题的价值所在;“适应性”指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全班同学的实际水平,以保证使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都处于思维状态;“新异性”指问题的设计和表述具有新颖性、奇特性和生动性,以使问题具有真正吸引学生的力量。
5、情感性 情感性指教学情境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功效。第斯多惠说得好:“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动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