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追风筝的人书与影
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追风筝的人》书与影
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
——《追风筝的人》书与影
摘要:《追风筝的人》一书,自2003年出版问世以来,便荣登全世界各大畅销书排行榜榜首,时至今日,这部著作也以它独有的温暖和爱感动着一大批读者。本文按照故事发展顺序就原著小说对2007版同名改编电影做出评价,并讨论小说所传达出的关于心灵救赎的主旨。
关键词:友谊;救赎;追寻
Abstract: The Kite Runner has topped the world bestseller lists since it was published in 2003.Today, this book still touches a large number of readers with its unique warmth and love.According to the story in the original novel, the article comments on the film based on the novel of the same name, and talks about the theme of spiritual salvation, which the novel conveys.Keywords: friendship;salvation;pursuit
《追风筝的人》一书,自2003年出版问世以来,便荣登全世界各大畅销书排行榜榜首,时至今日,这部著作也以它独有的温暖和爱感动着一大批读者。《旧金山时报》曾这样评价它,“朋友的故事,也是关于文化的不可思议的故事。真正让人荡气回肠的古典小说。”单看书的封皮,便可知道它是讲述友情何足珍贵的一本小说,封面上的两个小男孩肩并着肩,在他们头顶上的是一片点缀着云朵的2蔚蓝天空,以及那一只高高飞翔的纸风筝。
初次接触到这部小说,实属机缘巧合。大二的时候,泛读老师要求学生们阅读英文原著小说,并记下心得体会。而我,就在小报摊上偶然买到了这本畅销小 摘自《旧金山时报》2003年第8期 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追风筝的人》书与影
说的二手货,并着手开始阅读。不得不说,仅仅阅读了小说的第一章,我就燃起了浓烈的兴趣,因为它是一部回忆录。而我本人,更是喜欢阅读此类小说,只因经历了岁月轻狂,人生的沉淀便更加厚重,生命的感悟也变得那么的弥足珍贵。而下载并观看由原著改编的电影,则是完全想体会一下各位电影主创对于原著小说的理解,而且好奇小说中的许多隐晦的、笔者自己无法想象的场景是如何通过电影镜头展示出来的。
一.意外的电话
电影的一开始,便是男主角之一阿米尔,在美国加州的家里收到了出版社寄回来的他自己创作的小说。正当高兴之际,却接到了父亲生前的好友,同时也是自己的启蒙老师的电话。在电话的那头,拉希姆正处于一个丝毫不能同美国优越生活相比的巴基斯坦,他请求阿米尔无论无论如何都要回到阿富汗的首都,喀布尔,阿米尔曾经最爱的故乡。现实仿佛在这一刻戛然而止,漫天的回忆汹涌而来,镜头倏地一转,天真烂漫的童年又一次上演。
这一部分的处理与原著小说的顺序相一致,它既不是突兀的从在喀布尔的两个主人公的童年开始叙述,而是采用倒叙与插叙并存的手法,让读者以及观众在现实与回忆中来回穿梭,感受主人公情感的落差,与之感同身受。
二.致命的错误
随后镜头回到了童年时代,两个阿富汗的小男孩在玩着他们特有的游戏。阿米尔,从他的外表穿着我们可以轻易地看出他的身份明显优越于他的小伙伴,哈桑。而哈桑尽管没有身着奢华高贵的衣服,却也是干净朴素,而正是这个小男孩,在接下来的一幕幕中带给我们感动与温暖。事实上,他并不是阿米尔的朋友,而是阿米尔父亲佣人的儿子。平日里,阿米尔的父亲也总是批评阿米尔过于平庸和软弱,相反却时常表扬哈桑勤快能干又聪明善良,这一切都让小阿米尔心里隐隐作痛,一种难言的痛苦在心头作祟,他开始时常讥讽哈桑,而小哈桑却然视他为唯一的朋友,并且在二人遭遇大孩子欺负的时候挺身而出。在哈桑一次生日过后,喀布尔一年一度的风筝大赛也随之而来。二人齐心协力,撞掉了所有的风筝,勇夺比赛的冠军。赛后,阿米尔问哈桑:“你能帮我找回风筝吗?”,小哈桑的一 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追风筝的人》书与影
句答语成为本片的第一个泪点:“为你,千千万万遍。”而就在哈桑去捡风筝的时候,一件就此改变二人关系的事件发生了,哈桑遭到了一个来自于普什图族的暴徒的强暴。阿米尔竟然没有像哈桑之前保护他一样去解救他,而是眼睁睁地看着哈桑被残忍地强暴,却始终没有勇气走上去救他。回家后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卑惭愧,每天面对哈桑让他内心备受煎熬,为了自己眼不见为净便诬陷哈桑偷了他的手表,让父亲赶走哈桑父子。明知是莫须有,哈桑仍然一口承认自己偷表,因为阿米尔是他的兄弟。尽管阿米尔父亲愿意原谅他们,但哈桑父子仍然坚持离开,两人的友谊就此切断。
对于这一部分,我认为电影处理得中规中矩。既没有特别令人诟病之处,也没有十分出色之处。笔者认为可以称得上是缺点的一处莫过于对于阿米尔父亲对哈桑的宠爱的处理上稍微欠缺一些火候。小说之中阿米尔的父亲可不仅仅是在哈桑生日那天送他一个风筝那么简单,而是另外带着他去做五官矫形手术,目的是不想再让其他人说哈桑是低下的哈扎拉人。试问高高在上的雇主怎会这么关心一个佣人的儿子,其中必有不为人知的缘由。而所有的铺垫都只为揭示出最后那个惊为天人的秘密:哈桑是阿米尔父亲的儿子!但是在电影中,这个秘密的揭发却太过突兀,在小说中则不然,二人童年时阿米尔的父亲就同等看待身份看似相差甚大的他们,在字里行间也可以看出他对哈桑的宠爱绝不是单单因为他拥有与哈桑的父亲一同长大的关系那样简单。也许是考虑到电影的时长,毕竟任何一部电影都不可能将原著的内容完完全全地展示,此处也算无可厚非。此外,电影之所以用胶片拍摄的原因是胶片拥有那种独特的艺术感,可以呈现出老旧的时光的味道,可在表现阿米尔与哈桑在喀布尔的童年时光之时,笔者却没有感受到那种久违的记忆之感,不知可否单凭这点就说这部电影并不能像原著小说那样永久地留存在人们心中。此部分最大的亮点也许就是风筝大赛的那段场景,利用电影特效将整个场面宏大地展示出来,将小说中用文字描写的哈桑协助阿米尔操控风筝的技巧展示无疑,让许多没有放风筝经历的读者或者观众感受到了这项运动的魅力,和它作为一场比赛之时的紧张与激烈。光影就是有这样的效果,将文字所不能传达得特别清晰的内容通过视觉展示。同样,在欣赏电影的同时,我们也感叹于作者可以利用笔下的文字,准确地展示复杂多变的视觉效果,两者相互贯通,在艺术的世界里,水乳交融。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追风筝的人》书与影
三.战乱与移民
1979年12月,苏联军队入侵阿富汗,阿米尔同他的父亲只能远离国家,远离战火,先后辗转巴基斯坦随后移居美国。此后,阿米尔的父亲被查出癌症,阿米尔与同样举家移居美国的阿富汗女孩索拉雅相爱并成家,随后父亲去世,他在美国的生活看似趋于平静,经历着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恋爱、结婚、亲人逝去,而同时他也实现了他儿时的梦想,成为了一名小说得以出版的真正的作家。只是第一个听他讲他自己写的故事的那个男孩子已经不在那里了,他也像阿米尔一样长成了大人,经历着他经历的一切。只是大环境的天差地别,令二人的命运也仿佛天上人间。当阿米尔到达父亲的挚友在巴基斯坦的家里时,他得知哈桑和他的妻子已经被塔利班的当权者所杀害,只留下年仅七岁的索拉。而阿米尔的任务则是回到那个他与哈桑一起长大的喀布尔,找到并带回哈桑的儿子。此时的喀布尔,战乱不断,战火纷飞,塔利班政权不允许人们拥有自由的权利,甚至活着的权利。危险可想而知。起初的阿米尔并不愿意为了哈桑的儿子而冒生命的危险,但当他度过哈桑死前写给他的信之后,他和他的心开始了一段救赎之旅。在信中哈桑写到:“我梦到了我的儿子会成长为一个好人,一个拥有自由意志的人;我梦到了有一天,你会回到我们童年玩耍的这片土地,故地重游;我梦到了鲜花再次在街道上盛开„„天空满是色彩斑斓的风筝!”原来哈桑一直视阿米尔为最亲近最挚爱的朋友,就连他儿子的名字索拉也是他二人曾经最喜欢的电影中的勇敢正义的男主角的名字。在哈桑的心中,这份友谊不曾逝去,反而成为他一直埋藏在心里的最真切的情感,如同经年的酒,愈加香醇。
此部分的电影表现,阿米尔的父亲一角尤为出色,似乎掩盖了其他演员的锋芒。这位曾经的喀布尔赫赫有名的大慈善家阿加少爷,即使在身处战乱之时,也不移本心。从喀布尔逃往巴基斯坦的途中,他在苏联大兵的枪杆下也能挺身而出,解救了一位阿富汗的妇女免遭凌辱。此时的他西装革履,却丝毫挡不住身体里迸发出的不卑不亢的无穷力量。赫玛永·厄沙迪的演绎恰到好处,将阿加少爷的气质与风度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举手一投足间都觉得他就是我在阅读小说中想象的那位爸爸。然而,移民美国之后的阿加,却在一家加油站工作,此时的他脸上沟壑纵横,头上满是银丝,叫人直觉辛酸。这些外表的装饰我们暂且将它们归功于 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追风筝的人》书与影
化妆师的功劳,但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气质却被演员拿捏得分毫不差,他仍是那个有气节有原则的喀布尔大亨,永远都是。
四.完成救赎
阿米尔在父亲挚友所安排的司机的陪同下回到了他曾经魂牵梦萦的故乡,而此时此景,令他感到无限的心痛。家乡的土地满目疮痍,生灵涂炭,战火依旧。战前那个文化气息浓厚、繁华美丽的喀布尔,经历了政权几经更迭和炮火熄灭了再燃起,早已如同阿米尔和哈桑的童年那样消失不复存在。阿米尔拿着哈桑留给他的索拉的照片,找到了一家孤儿院,却得知孤儿院的开办者将索拉送给了塔利班政权。他又几经辗转,到达了塔利班在喀布尔的基地,试图约谈管事者,将索拉解救出来。经过了一番打斗,阿米尔已是遍体鳞伤,最终还是索拉拿着弹弓射向暴徒的眼睛,成功帮助阿米尔逃离地狱,如同当年索拉的父亲哈桑一样不顾一切地拯救他。此时的阿米尔,心灵得到主的救赎,他与哈桑当年的心结终于解开,他也终于可以直面自己的过错而深深忏悔,他蜕变得勇敢坚毅不畏强权,他最终还是追逐到了那遗失已久的纸风筝。
此部分的电影呈现以及演员的演绎,只能说是遵从了原著小说,并无大的革新或突破,可能还是阅读小说时更觉震撼。扮演索拉的小演员让我印象深刻,他脸部轮廓分明,明显比之前饰演他父亲哈桑的小演员更加俊俏一些,也更加成熟。他表现出了不属于他年龄的稳重和淡定,眉目间还流露出淡淡的哀伤和自卑,甚是恰到好处。
五.追风筝的人
带着小索拉回到美国后,阿米尔和他的妻子都十分宠爱他,把他当做自己的亲生儿子。当阿米尔的岳父叫索拉为哈扎拉人的时候,阿米尔郑重地向岳父坦白了他父亲之前犯下的错误,承认索拉是他的侄子,并希望从此以后全家人不要再在索拉面前提起“哈扎拉人”这个字。放风筝的时节又到来了,阿米尔夫妇带着索拉去山坡上放风筝,如同当年的阿米尔和哈桑一样,他们的友谊在经历了断裂以后竟然得以延续,天空中又出现了色彩斑斓的风筝!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追风筝的人》书与影
有人说这部小说或者电影对于阿富汗的文化介绍得少之又少,《滚石》这样评价它:“不可否认,影片有的时候确实显得有点贸然,对于小说中提到的阿富汗文化的细节上处理得过于简单化了,甚至到了吝啬的地步,不过这些都不足以
2掩盖它的闪光之处。”我认为它至少让我们看到了战乱前的阿富汗美丽富饶的一隅,毕竟作家不是人类学家也不是社会学家,他的主要目的是想展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即使有时我们误入歧途,寻着那天空中风筝的影子,我们定会找回人生的方向,坚定信念不移真心地迈向下一段旅途!
参考文献:
1.《旧金山时报》2003年第8期 2.《滚石》2004年第1期
摘自《滚石》2004年第1期
第二篇:比较《追风筝的人》与《兄弟》
比 较 文 学 论 文汉语言文学084李颖瑜200830401108
不能承受之兄弟情
——《追风筝的人》与《兄弟》的比较
内容摘要:《追风筝的人》与《兄弟》所讲述的都是处于底层环境中的兄弟感情,两本书里的兄弟情都历经了苦难:战争、文革„„而相依存,却都因为外因而经历了疏离。在这些**的社会背景之下所展现的感情愈加有着它的深刻性和感动,这兄弟情都是沉重的,而在沉重之外依旧显露出温情。
关键词:兄弟情 苦难 温情 破裂
阿富汗作家胡塞尼的《追风筝的人》与余华的《兄弟》都是以两个少年为主角,以他们的情谊作为一个主题。《追风筝的人》讲述的是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和痛苦,无法面对哈桑,于是用计逼走了哈桑。不久阿富汗爆发战争,阿米尔被迫与父亲逃亡美国。二人兄弟般的情谊便被彻底阻隔了。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次回到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却发现一个惊天谎言,儿时好友竟然是和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残忍与美丽交织。《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二人相依为命,但是却因为一个女人,林红而分离。多年以后,宋钢去世,只留下李光头举目无亲地目睹着刘镇的变迁。它通过一个重新组合的家庭在“文革”劫难中的崩溃过程,展示了个人命运与权力意志之间不可抗衡的灾难性景象,也凸显了人性之爱的坚实。
两本书都是放在一个苦难的背景下进行的写作,《追风筝的人》的大背景是阿富汗战争,《兄弟》的大背景是文革。正是因为这背景的残忍才更加凸显出真情的珍贵。哈桑与少爷阿米尔是和同样的奶水长大的,所以他们没有忘记自己是兄弟;李光头与宋钢是重新组合的家庭形成的兄弟,相依为命直到成人,因此也永远是兄弟。但是作者的重点并不是只为了表现苦难,《追风筝的人》前部分是闲适平静的,哈桑与阿米尔形影不离,一起追风筝,一起在树上刻下友谊。而给人更多感动的是哈桑,他对阿米尔忠心耿耿,在受到阿塞夫的威胁时挺身而出。“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多次地出现在书里,这是一句比承诺重百倍的话,所以哈桑为了阿米尔而奋不顾身。《兄弟》中宋钢保证的“只剩下最后一碗饭来,我会让给李光头吃;只剩下最后一件衣服了,我会让给李光头穿。”一样,宋钢与李光头抓虾、学做饭„„相依为命地成长起来,这种感情与文革的残酷到近乎人性的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出了兄弟二人所带给读者的感动。
然而,这感情却都遭到了疏离。《追风筝的人》里阿米尔亲眼目睹了哈桑被强暴却懦弱地未能帮助他,自此觉得愧疚,再也无法面对哈桑,最终导致了二人的分离;《兄弟》中宋钢与李光头喜欢上了同一个女人,最后宋钢得到了李红,得到了幸福的同时也觉得愧对李光头,兄弟二人因为一个女人而分离。两书都是以相似的情节发展展示了一对兄弟相依存而却分离的故事。
除此之外,两本书都不仅仅是叙述这两对兄弟的故事,另一线索都引向了上一辈。阿米尔到很晚才知道哈桑其实是自己兄弟的事实,这是因为父亲的隐瞒,父亲不想承担这一事实,只能将哈桑以仆人的身份留在身边来努力弥补一些对哈桑的不公平,以为阿米尔与哈桑会一直这么亲密。父亲为了赎清这“罪恶”,建设抚恤院,帮助一切他能帮助的需要帮助的人,他用这些来减轻他的罪恶感,于是他成了受尊敬的人。他虽然有着一些软弱但是还是带给了我们温情。《兄弟》也有着这么一位父亲,比阿米尔的父亲更为伟大的宋凡平,坚忍、善良,让我们在苦难与残酷中还能看见一些温暖,他努力把自己的不幸转化成一种轻松的气
氛:给兄弟两人用“古人用的筷子”,教两人扫荡腿„„这两位父亲在书里承担的不仅仅是一个父亲的角色,而是以上一辈这一身份将两对兄弟联系起来,并且在上一辈的故事中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使得这兄弟情更加难能可贵。
因为这两个上一辈的不同,所以导致了两书中兄弟的地位不一样。《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一直处于强势地位,直至他觉得对哈桑愧疚才使他心理上处于劣势;《兄弟》里宋钢与李光头却是平等的,但是李红和宋钢的出现却打破了这一平衡,而之后李光头和林红的私通再一次使兄弟二人的心理改变。哈桑一直为阿米尔付出,而最后宋钢也为了李光头和林红选择了自杀。
两本书在故事发展到最后最大的区别便是给读者的感觉。《追风筝的人》以阿米尔竭尽全力就出了哈桑的儿子而结尾,在他带着哈桑的儿子追风筝时留给我们的是人性的温暖、希望以及这二人兄弟情的延续。在这沉重的兄弟情作用下,阿米尔完成了自我的救赎和成长。《兄弟》里最后李光头捧着宋钢的骨灰盒感慨举目无亲,给我们的更多的却是无奈和失落。宋钢与李光头的兄弟情由坚强的相依为命的力量变成沉重的心理压力,宋钢因为这情而选择自我牺牲,李光头最后醒悟过来却已经为时已晚。形成这不同的原因是胡塞尔意在苦难的大背景中凸现人性的顽强以及自我救赎和兄弟之间剪不断的联系;但是余华在苦难里呈现温情之后,却试图用近乎荒诞的情节去揭示苦难过后浮躁社会中人心的畸形变化。《兄弟》给我们展示了常态和非常态两种时期中的“苦难”形态。他对“文革”这段历史进行了“正面强攻”,为非常时期的“苦难”增添了悲悯和温情的东西。但是在常态时期,却添加了心理的变化,由内而外地腐蚀着人。
与这意图相对应的是两本书叙述方式和整个感情基调的差异。
《追风筝的人》是以客观现实的叙述来完成整个故事的情节发展,小说以风筝为引,以风筝开头,以风筝结尾。风筝也许最能代表人的命运,美好但漂浮不定,看似自由却又束缚重重。放风筝的人看似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但那控制的线却会割得自己伤痕累累;追风筝的人追逐的是自己和他人的幸福,却又注定面临一路上沟壑的考验。哈桑为了阿米尔追逐风筝,“为你,千千万万遍”,阿米尔却因自己的懦弱和自私将哈桑推进万丈深渊,最后为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追逐风筝,完成了一个轮回。这平淡的叙述后面隐藏的是残忍的战乱、流亡、变态的欺压背景下兄弟之间的温情,作品最后给人的是欣慰的微笑。
《兄弟》却是包含两种基调:写李光头时,几乎都是嘈杂喧闹的,而写宋钢是几乎都是内敛低沉的。在宋凡平被打倒,李兰去上海,兄弟两相依为命时,两个小崽子有很多趣事,但是在笑着二人的小聪明的同时是带着泪的。李兰死了,用她的死把李光头托付给宋钢,把兄弟情谊推向了高点,这样的情谊却被来自一个女人的危机给撼动了,兄弟两分离以后这两种基调更加明显,李光头举行处美人大赛等等,都是几乎荒诞的,而宋钢托着病外出打拼却是让人心酸的。这也预示着两人之后的越走越远和着兄弟情的崩塌。《兄弟》这样充满温情的命名,小说以一个“无厘头”似的喜剧开头,但喜剧的落脚点却是小说主人公李光头的“辛酸落泪”。因为他意识到在这个地球上他已举目无亲,相依为命的兄弟宋钢已经在三年前去世了。短短的开头似乎就注定了小说悲喜交织的风格。上一部是一个靠细节堆砌的故事,暖暖的对白,想想都会让我们会心微笑,虽然那是一个激烈而狂热的时代,平凡的兄弟情却更见恢弘之处。下部的激烈的矛盾冲突和夸张的描写则愈发呈现出兄弟二人的逐渐破裂。的叙述我们刘镇”式的叙述视角恰是其巧妙之处,它兼有第一人称叙述的真实感和第三人称叙述的便利,又能将作者的声音隐藏起来,让人物与读者直接对话。不时插入的以“我们刘镇”之口发出的议论,又时时提醒读者叙述者的存在,让读者可以更加对于这故事有亲近感。
《追风筝的人》以阿米尔对索拉博所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结尾,是哈桑曾经对阿米尔说过同样的话得呼应,哈桑终于拥有了那份他追了一生的友谊与兄弟情了,阿米尔也能对这沉重的兄弟情坦然和骄傲了。《兄弟》以李光头极度的物质奢华和举目无亲形成鲜明的对照。当他再想起宋钢说过的最后一口饭也要留给他吃那句话时,他是一定是悔恨和自责的。和阿米尔一样,他也失去了自己的兄弟,但是阿米尔对得起这沉重的兄弟情了,而李光头却永远失去了这一份沉重的感情。
参考书目:
[1]《追风筝的人》胡塞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
[2]《兄弟》余华,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3]《2007-2008中国文学评论双年选》郜元宝 编选,花城出版社,2009年1月第一版
[4]《比较文学教程》曹顺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
第三篇:追风筝的人
追风筝的人
①摘抄:为你,千千万万遍
品评:这是这篇小说中最经典的一句话,不但写出了哈桑对阿米尔的忠诚和友情,以这句话结尾,也写出阿米尔追到了他的“风筝”,是他对这份友情的重拾的珍惜的体现。
②摘抄:罪行只有一种,那就是盗窃。当你杀害一个人,你偷走一条性命,你偷走他妻子身为人妇的权利,夺走他子女的父亲。当你说谎,你偷走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当你诈骗,你偷走公平的权利。
品评:这是阿米尔父亲说过的一句话,他教育阿米尔的话,其实也是他自己的救赎,告诉我们小洞不补,大洞受苦的道理。
③摘抄:“我骗过你吗,阿米尔少爷?”
刹那间我决定跟他开开玩笑:“我不知道。你会骗我吗?”
“我宁愿吃泥巴也不骗你。”他带着愤愤的表情说。
“真的吗?你会那样做?”
他疑惑地看了我一眼:“做什么?”
“如果我让你吃泥巴,你会吃吗?”我说。我知道自己这样很残忍
“如果你要求,我会的。”
“你是否会让我这么做。你会吗,阿米尔少爷?”
我勉强露出一个笑脸,“别傻了,哈桑,你知道我不会的。”
哈桑报我以微笑,不过他并非强颜欢笑。“我知道。”他说。这就是那些一诺千金的人的作风,以为别人也和他们一样
品评:这段对话是哈桑与阿米尔最经典的对话,在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哈桑的单纯善良和对阿米尔的信任忠诚,对这份友情的忠诚,他对别人一诺千金,也就相信别人会对他一诺千金。这样的善良很让我们感动,但也是这样的善良让哈桑成为了一个悲剧。也许那种纯真只可以属于童年吧。
④摘抄: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己爬上来。
品评:这句充满诗意的话是出现在小说的开始,一下子将我们拉
回过去,的确,有些事情是不会随着时间而被遗忘的,尤其是那些亏欠了别人的事,会一直压在心里,时刻提醒着你,所以要想让自己充满快乐的回忆,就要去救赎自己曾经的过错。
⑤摘抄:这里,有你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品评:人生会有许多条路供你选择,没有人可以帮你选,只有你自己,故事中的阿米尔选择了这条再次成为好人的赎罪之路,虽然很艰难,很危险,但是他成功了。那么我们呢?是否也会在关键的时候选好自己的路?
⑥摘抄:当罪恶导致善行,那就是最大的救赎.品评:每个人都会犯错,都会有罪行,但是真正可怕的不是犯罪,而是不知悔改,只有当你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努力弥补,成就善行的时候才是对你的错误最大的救赎,你的人生才会升华。
⑦摘抄:但我会迎接它,张开双臂。因为每逢春天到来,它总是每次融化一片雪花。而也许我刚刚看到的,正是第一片雪花的融化。
我追。一个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我追。风拂过我的脸庞,我唇上挂着一个像潘杰希尔峡谷那样大大的微笑。
我追。
品评:故事的结尾,阿米尔追逐着风筝一路奔跑着向前,自由而欢乐,就像一个小孩子一样,难道不是么?他追逐到了童年时的纯真和善良,他完成了人生的救赎,向着一个全新的,属于他自己的,光明的人生前进着。看着这个结尾,不仅阿米尔笑了,我们读者也笑了,很温暖,很温暖。
⑧摘抄:它只是一个微笑,没有别的的了。它没有让所有事情恢复正常。它没有让任何事情恢复正常。只是一个微笑,一件小小的事情,像是树林中的一片叶子,在惊鸟的飞起中晃动着。
品评:这句话说的是“风筝”的含义,它象征着太多美好的东西,亲情,友情,善良,纯真……这所有的一切都那么令人倍感温暖,但它却又如此渺小,小到我们大多数人会忽略它的存在,去追逐那些世俗的,名利化的东西。其实有时候,只要一个浅浅的微笑,我们就可重拾这些美好。
⑨摘抄:你永远都是旅客,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品评:很短的一句话,是阿米尔在重回家乡的时候感叹自己就像旅客一样,然后司机回答了这句话。我们又何尝不是呢?漫漫的人生旅途中,我们又何曾定居过,一直在走,一直都在追逐着各种各样的欲望,也许身体定居了,但是心灵永远都在疲惫的旅行中。是啊,走久了,该慢慢定居了
⑩摘抄:如果说索拉博很安静是错误的。安静是祥和,是平静,是降下生命音量的旋钮。沉默是把那个按钮关掉,把它旋下,全部旋掉
品评:这句话用了比喻的手法,表现了索拉博的沉默,死一般的沉默,战争给孩子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伤害,索拉博是不幸的,他在战争中变成了孤儿,可他又是幸运的,他得到了叔叔的救助,可是还有多少这样的孩子需要我们的帮助呢?
读后感
《追风筝的人》讲述了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他父亲仆人儿子哈桑之间的友情故事,作者并没有很华丽的文笔,她仅仅是用那淡柔的文字细腻的勾勒了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却给我以震撼。当仆人哈桑——阿米尔最好的伙伴,被其他富家少爷围困在角落里施以暴力时,阿米尔——哈桑最信任的朋友,却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默默注视,直到泪流满面却仍不敢挺身帮助哈桑时,我听到了心碎的声音。可命运的指针并没有停止,阿米尔因为懦弱而极端害怕直至惭愧不已,无法面对哈桑。最后甚至栽赃他,让他永远离开了这个家。到后来阿米尔获悉哈桑竟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时,悔恨与伤痛纠结。当中年的阿米尔
偶然得知哈桑的消息时,他却不顾危险,前往家乡阿富汗,开始了救赎。但时间是可怕的,因为它可以让一切都改变。终于回到家乡的阿米尔,目睹了家乡的变化,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同时也见到了儿时的老管家,见到了荒废的家,也得知了,哈桑的死讯。哈桑死了,阿米尔的救赎却没有停止,哈桑唯一的儿子索拉博落入了阿米尔儿时的宿敌手中,儿时的懦弱和愧疚缠绕着中年的阿米尔„„
一场救赎再次开始。故事的最后,阿米尔救回了索拉博,可此时的索拉博却因精神上的伤痛至以完全失去感情,唯有说起风筝——那哈桑和阿米尔童年最喜爱的玩物时,才会不知觉的笑起来„„书的后半段写得是主人公心灵的救赎。他费尽周折找到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追到了心中漂移已久的风筝,重新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生活的大门终于又向他敞开了。阿米尔的结局,相比较而言,是幸福的。他终于明白了彼此的意义——以生命为代价。
“风筝”二字在书中有很多层含义,有童年,亲情,友情,纯真,忠诚。可以说,结尾处,阿米尔追到了他的风筝,只是,他为了这个目标,付出了太多,经历了太多的自责。正如他自己所言“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己爬上来。”
深究这个故事发生的原因,有内部也有外部。
从故事的外部环境来说,这个故事发生在苏丹,一个治安混乱,充满着种族歧视的地方,这样的环境对阿米尔幼小的心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让他在一个本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龄变得胆小怕事,不敢保护自己,所有的事情都靠他的仆人,也是朋友的哈桑来帮助他,可以说,说这个社会的大背景造成了哈桑的悲剧,阿米尔的赎罪。
从主角自身的角度来讲,首先要说的是哈桑,他是一个真正单纯善良的小男孩,他眼里的世界就是一个美好的世界,他对待朋友,就是绝对的忠诚和友爱,背叛和伤害似乎不存在这个男孩的世界里,即便是后来阿米尔抛弃他时,他依旧没有责怪阿米尔的意思,他只是一直默默的承受着。或许,他真的是很傻很天真,有人会批评他不会保护自己,但是我想,哈桑的最纯真的善良或许正是我们这个社会所需要的,我们的身边有太多的欺骗和背叛,以至于我们自己都忘了曾经那个纯真的自己。纯真不是一件坏事,在颠簸不定的人生旅程中,最可贵的就是一颗炽热纯真的心,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够看清这个世界,看清你自己。
然后要说的就是我们的主角阿米尔,阿米尔的故事就像是一场救赎,一个男人的成长励志,其实我们谁也不能去责怪年少的阿米尔些什么,谁没有过过错,谁没有过罪过,即便是对最亲密的人,我们也会在不经意间伤害到他们,有些伤害是可以容易弥补的,有些伤害却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但是阿米尔没有逃避生命的价值在阿米尔的赎罪之途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与悍匪的激烈较量中,他找回了当年的勇气;在开导哈桑之子的同时,他也对生命有了一番新的认识。危机关头的懦弱无助;亲人面临危险时的慌乱无措;失去亲人时的悲伤孤独,所有的一切都在哈桑之子放飞的风筝中得到了原谅与补偿。该承担的责任,我们无法推卸;应该克服的困难,我们无法逃避;应该面对的人生,我们无法选择。
书中的情感不仅仅是亲情,不仅仅是友情,只要是能够沉下心来阅读的人,都会被其中直指人心的情感打动,也会从中折射出自己曾经有过的心绪,比如伤害别人时的快意和犹疑;危机关头的懦弱无助;亲人面临危险时的慌乱无措;爱情乍到时的浮躁不安;失去亲人时的悲伤孤独;应该担当责任时的自私推诿,以及时常涌上心头的自责、自卑和赎罪的冲动„„这样的情感没有任何的虚伪做作,是一个人在面临变化的那一刻来不及思索的真实反应,是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最私密的扪胸自问。胡赛尼的笔犹如一把尖利的刻刀,将人性的真实刻画得近乎残酷,却又毫不哗众取宠。
每个人生命中都有一只风筝,我们在命运的安排下义无反顾地追逐着,在幸福与痛苦的反复交替中渐渐地感悟着生命的真谛。
第四篇:追风筝的人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湖蓝色、天青色、灰白色交杂的清冷且广阔的阿富汗的冬天的天空里,一只蓝色风筝在趾高气昂的飞舞过后猛然扎下,“像轮胎从高速行驶的轿车脱落”。于是,一群孩子欢快地奔跑,追逐着风筝……电影里的万千的画面让书里的文字更加鲜活了,可在读了书本以后再来看电影,总觉得那短短127分钟所表达的缺失了些什么……
书里的哈桑,追逐的不仅仅是阿米尔的战利品——一只宝石蓝的风筝,更是忠诚、友情、勇气以及宽容博大的少年的心。堆满破铜烂铁的小巷里哈桑那羔羊的神色、阿米尔怯懦的逃离、暗夜里将雪地染成黑色的血滴、哈桑被逼走、阿米尔同父亲逃往美国……原本和谐的生命节奏被种族间的摩擦和战争的梦魇打乱。可是在任何混乱且无助的时候,其实大家都没有放弃自己世界里的追逐。就像一段话是这样说的“you must be a little nearer to some port or other;for since your ship was first launched upon the sea of life you have never been still for a single moment;the sea is too deep ,you could not find an anchorage if you would;there can be no pause until you come into port.”“我们每一天都在离属于自己的港口更近一点点,因为自从你驶入人生之海,你的航船至今尚未停歇片刻,这片海洋太深了,总是你想找到一个抛锚停泊之处也难以求得。因此,在驶入港口之前,你无法稍作休息。”我们一直在路上,从没有停歇片刻;我们一直在追逐,从没有丝毫懈怠。
敏感、缺乏安全感却在不断成长的阿米尔;善良、忠诚、勇敢的哈扎拉兔唇孩子哈桑;多层次性格、尽力用后半生去赎罪的父亲;逆来顺受却善良又可怜的阿里……忠诚与血缘串联起这关于恩典与救赎的生命圆满循环的故事。大风中猛烈晃动的风筝预示着情感关系的脆弱,可一开始,单纯的孩子哈桑没有意识到这点,他以为阿米尔是他的朋友,他以为阿米尔把他当朋友。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这是一个残忍又美丽的故事。多年以后,中年的阿米尔踏上了艰辛的赎罪的路,可赎罪并不必然等同于幸福,当事实与真相被一层层剥开展现在他眼前时,他的灵魂被善良的鞭子无情的抽打,可拯救自己的脚步没有停止,他仍在追逐。在书中最后一个镜头是阿米尔奔跑在美国的土地上为哈桑的孩子索拉博追一只风筝,他对索拉博说了当初的哈桑对他说过的同样的话“为你,千千万万遍。”阿米尔获得了灵魂上的深深的安宁与幸福。
文中的风筝是象征性的,它可以是一切美好且善意的东西。我们每个人的世界里都有色彩斑斓的各式风筝在飞舞,他们便是生命里的光,指引了我们奔跑的方向。无论他是什么,亲情、友情、爱情……或是善良、忠诚、勇敢……我愿用一生去追逐……
第五篇:追风筝的人
《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讲述了阿米尔的故事。阿米尔生于1963年喀布尔的一个富人社区中的一个富裕家庭。其父亲“爸爸”是普什图人,一名法官的儿子,成功的地毯商人。阿米尔家的仆人阿里的儿子哈桑则出身哈扎拉人。阿米尔和哈桑是好玩伴,哈桑是一个特别忠实,正直,一心只为阿米尔少爷着想的人,两个人经常一起玩耍、游戏。阿米尔是出色的“风筝斗士”,即善于用自己的风筝切断别人的风筝的线;哈桑也是杰出的“风筝追逐者”,因为阿富汗斯坦的传统是线被切断而落下的风筝归追到它的人所有。爸爸对两个孩子都很喜爱,但嫌阿米尔过于怯懦。两个孩子和人打架时总是哈桑出头。阿米尔展露出写作的才华,但爸爸并不看重。爸爸的朋友拉辛汗成了阿米尔的忘年知己。1973年穆罕默德〃达乌德〃汗等发动政变,在阿富汗斯坦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
社区中一个仰慕纳粹的普什图族孩子阿塞夫和阿米尔、哈桑发生冲突。哈桑用弹弓维护了阿米尔。1975年,在一次风筝比赛中,阿米尔为了赢得爸爸的好感而勇夺冠军,哈桑则保证去追到第二名的风筝以证明阿米尔的战绩。但在哈桑的归途被阿塞夫等人截住。阿塞夫要哈桑把风筝给他,但哈桑不肯,于是他强暴了哈桑。这一切被阿米尔看到,但由于怯懦阿米尔没有挺身而出。之后的日子里阿米尔由于无法面对哈桑而希望爸爸把阿里、哈桑解雇,被严词拒绝。于是阿米尔在13岁生日的晚上陷害哈桑,说他偷了自己的生日礼物。哈桑洞悉一切,而承认了偷窃。阿里和哈桑不顾爸爸的反对搬到了哈扎拉族聚居的哈扎拉贾特山区。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斯坦,1981年爸爸带着阿米尔逃往到巴基斯坦白沙瓦,把家留给拉辛汗照看。后来阿米尔父子又迁到美国旧金山湾区的费利蒙居住。阿米尔在美国上大学,毕业之后成了作家,还在圣何塞的跳蚤市场认识了同样来自阿富汗的一个将军塔赫里的女儿索拉雅,并和她结婚。爸爸在此期间因肺癌去世。阿米尔和索拉雅搬到了旧金山。他们想有一个孩子,但始终没能如愿。
2001年,罹患绝症的拉辛汗从巴基斯坦给阿米尔打电话,让他去巴基斯坦,因为“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原来拉辛汗在阿米尔父子走后, 去哈扎拉贾特找到了哈桑及其母亲,他们一起回到喀布尔管理阿米尔家的大房子,哈桑还有了一个儿子索拉博。然而1996年塔利班占领喀布尔之后,强占了这个房子,还因为种族歧视当街枪毙了哈桑及其妻子。索拉博进了孤儿院。拉辛汗希望阿米尔回去喀布尔救索拉博,但阿米尔不愿意。拉辛汗于是告诉阿米尔,哈桑其实是阿米尔爸爸的私生子。
阿米尔在出租车司机法里德的帮助下回到塔利班控制的喀布尔。在找到了索拉博所在的孤儿院之后,发现索拉博已经被一个塔利班头目带走,而这个头目会出现在足球赛上。阿米尔在球赛中约了这个头目,并在之后其住所见到了他。原来这个塔利班头目就是阿塞夫。阿塞夫在被苏联人扶植的共产党政权的监狱中受尽折磨之后加入塔利班,和苏军作战,成了一个头目。索拉博已经成了一个性侵犯的舞童。阿塞夫告诉阿米尔可以带走索拉博,但必须和他先处理一些陈年烂账。在屏蔽左右之后,阿塞夫戴上不锈钢拳套,轻松毒打毫无搏击经验的阿米尔,但不料索拉博用形影不离的弹弓打瞎了其左眼。阿米尔和索拉博这才趁机逃出。
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因为阿米尔无法证明索拉博是孤儿,而无法取得美国签证,从而收养索拉博。索拉博需要暂时入住孤儿院。出于对孤儿院的惧怕,索拉博割腕自杀,之后被救起。在阿米尔带着索拉博回到美国之后,索拉博因为感情受到伤害不再和任何人交流。在2001年九一一事件之后的一个周末,在一个公园里,索拉博终于因为追风筝对阿米尔微笑。《追风筝的人》清新自然,以新写实的笔法,诉说着温情与残酷,美丽与苦难,它不仅仅展示了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也展示了一个民族的灵魂史,一个国家的苦难史。这部小说流畅自然,就像一条清澈的河流,却奔腾着人性的激情,蕴含着阿富汗斯坦这个古老国家丰富的灵魂,激荡着善与恶的潜流撞击。因为这部书,让世界了解了一个遭受战火蹂躏的、默默无闻的阿富汗斯坦人,这才是文学的魅力,也是这部小说的艺术魅力。但是这部小说不仅如此,它之所以能够吸引不同民族、国家的读者,撼动读者内心纤细的情感,是因为它讨论了关于人性和人性的拯救问题,这是现代人类面临的共同话题。其实,人性的救赎是这部小说的核心价值。
任何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一旦进入读者视线,就具有了独立客观的意义,不管作者的主观创作有没有意识到那些意义的存在,并不能否认它的客观价值。风筝是该书的灵魂,虽然只在小说的两个地方出现,却蕴含了丰富的意象,风筝可以是爱情、亲情、友情,更是作者对未来希望的象征。小说的精妙之处在于跳出了一般个人与社会前台背景的关系,跳出了人和社会那种互相影响的从属关系,儿子与父亲、人和祖国就像风筝那样,互相挣脱又互相纠缠,逃不出宿命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