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沂蒙六姐妹》体会
三组9月4日微体会
:团结就是力量,永恒的主题。上午,烈日当空,全体学员步调一致,口号震天,响彻山谷。下午,抢渡火线桥,踊跃当桥墩,桥上学员心体贴;穿梭封锁线,齐心协力,集体智慧,夺取胜利;晚上,再观《沂蒙六姐妹》,全民奋战,催人泪下,心灵洗礼。今日城阳发展,再创辉煌,仍需吾辈,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奋勇前行。
:一首悠远的沂蒙山小调和缓缓的字幕将思绪从回忆与浮想中拉回,沂蒙山人民的淳朴善良、公而忘私、勇于奉献,沂蒙六姐妹的顾全大局、坚守道义、耿直忠贞让我更加懂得什么是红色土壤,她凭什么供养革,幸福生活是如何来之不易。红色基因,应当代代传承,这是中华民族,中国儿女血液流淌的纯真。作为年轻干部,要在拓展训练中历练,要在红色热土上成长,要将这份基因带入建设品质活力幸福宜居的土壤,让其尽情传承与表达。
:9月4日,培训第二天,5点半起床至晚9点10分,我们经历了早操、队列训练、过桥、密电破译、电网穿越、观影巜沂蒙六姐妹》等活动,通过活动把事业、团队、伙伴联系在了一起,给我们全体参训同学带来了同心协作的乐趣、信心、勇气和思索,在训练场上,我们抛开一切,全身心的投入到训练中。我们的团队有着一个阳光而响亮的名字
——雄鹰队,我们以“雄鹰、雄鹰、搏击长空!”的队训激励和支持着队友,没有责备,没有抱怨,没有放弃,没有抛弃。通过今天的活动,使我在体能上得到了锻炼,思想上受到了洗礼。尤其是在自己通过电网的时候,要做到完全放松,相信同伴,相信自己能克服心理困难,相信大家都能安全通过。这个项目充分体现了团队的力量,今后无论我们身处何种岗位,只要团结同事,用心工作,就一定能获得成功!三组
林荣丽
:“金风玉露,红色沂南、红嫂精神”--脱离城市的喧嚣,来到了沂南党性教育基地,开启了党性培训之路!晨幕初开,整齐的队列,响亮的口号,仿佛回归了20年前的学校。抬头挺胸,气沉丹田,双肩后展,双手齐缝,忽然间人的“精气神”得到提升,简单响亮的口号发自心底,回荡山谷,仿佛证明了我们自信,我们还很年轻,干事创业的激情从新点燃!简简单单的站立、行走,跑步,跑出了人生的自信,跑出了团队精神,赢得了教官点赞。这样的感觉真好,培训从今天开始,人生从站立、行走开展,挺胸抬头,牢记部长开班仪式殷切教导“年轻干部就要有年轻干部的样”,忘却年龄,活出自信,干出实效。
:9月4日,军训第二天。上午进行了列队和团队建设训练;下午模拟训练了火线桥搭建和穿越火线战;晚观看了电影《沂蒙六姐妹》。每忆昔红色革命,总被军民鱼水情所
震撼。身处革命老区,自然思量,我辈该如何担当。山青水绿换新颜,革命薪火代代传。万里无云似火热,参训何惧艳阳天。信念坚定不畏难,遇有险阻更向前。吾辈儿女多壮志,为国岂能不争先!
:大清早,久违的鸡鸣声叫醒了沉睡的学员,一天的训练开始了。晨跑、队列训练,一本正经的学员们仿佛穿越回了学生时代;分队文化展示,雄鹰战队团结一心,搏击长空;火线桥搭建,临沂大姐舍身架桥情景再现;穿越火线,更是让我们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感恩老区人民,最后一碗米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件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儿子送到战场上,是你们,铸就了共和国的今天;感谢,我的战友们,众志成城,凝心聚力,圆满完成任务。相信,建设阳光城阳,建设品质活力生态宜居的胶州湾北岸中心区,有你,有我,城阳的明天更美好!
:革命老区,体会生活,磨练意志,闻鸡晨练。餐前文化,敬仰先烈,红色热土,供养革命,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寻根问本,加油助力,新的征程,再接再厉。骄阳似火,愈烈弥坚,雄鹰雄鹰,搏击长空。穿越火线,凝神聚力,众志成城,攻坚克难,一种信仰,贯穿始终,革命征程,万难险阻,信仰不变,胜利在前。万般操练,难窥一般,吾辈不才,意志传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伟大旗帜,指引方向,成就梦想,指日可待!
:中青班学习第二天,在教官的精心安排和指导下我们搞了餐前文化,齐声诵读:“红色热土,供养革命,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寻根问本,加油助力,新的征程,再接再厉。”在雄壮的诵读声中,大家鼓舞了士气,缅怀了先烈,增长了斗志,展示了形象。在一天的的军事训练中,每一名学员都精气神十足,认真完成每一项训练任务,晚上大家收看了电影沂蒙六姐妹,通过训练和观影,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我再一次的汲取了能量,革命年代沂蒙山军民生死与共、水乳交融,铸就了伟大的沂蒙精神,新时代,我们肩负起了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必须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埋头苦干,拼搏实干,创造出不愧于党和人民的业绩,这才是对革命先烈最好的回报,对沂蒙精神最好的诠释。
:今天,是我们中青培训班开班第二天,也是行程最紧张的一天,我们所有的学员在经过第一天的开班磨合后开始了一系列的配合训练:整理内务,团队组建,军事队列,心脏骤停复苏,破译执行密电,抢夺火线桥,等等一系的课程下来对我这个多年的老兵来说真是既紧张又兴奋,既熟悉又陌生。红色热土,供养革命,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寻根问本,加油助力,新的征程,再接再厉。社会在变,时代在变,一切都在不断的改变,我们如何跟上时代变革的步伐?如何做好为人民服务?如何提升办事效率?如何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再现我们集体新风貌?弘扬革命集体主义精神
红色之旅党员先进性这样的一堂拓展训练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对我感触最深的要算是这一段餐前文化的朗诵了,每一次朗诵都会让我的心境复苏,更加珍惜品味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紧急救护心得体会: 学习急救医学心得体会很有幸能上这门课,这也是我最认真、最感兴趣的一门课,通过在对急救医学的学习,我从一个不懂任何急救常识的人逐渐的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急救常识。总结下来,我学到紧急状况发生时应如何应对,了解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急救常识:
在意外伤害的事故现场,不要被当时混乱的场面和危急的情况所干扰,如有其他人在事
故现场,应首先呼叫叫急救车。沉着镇静地观察伤者的病情,在短时间内作出伤情判断,先对伤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判断,检查神志是否清醒,检查呼吸是否正常。
第二篇:观沂蒙六姐妹有感
2011-2012学年概论课实践教学第一次作业
主题:观沂蒙六姐妹有感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评语:
2012年6月
秀秀是小鹤的好朋友, 她有一个哥哥也是战士, 秀秀在她爹爹的强迫下写了一封信,让她在六纵当兵的哥大壮请假回来探望生病的娘,结果中了爹的计被锁在地窖。秀秀在知道这件事后,毅然不顾爹娘的反对,想尽办法要救他哥出来.他哥大壮在发现自己被关以后,想出烧地窖寻死才逼得他爹不得不放人.图片中的春英是个很好的儿媳妇,嫂子和妈妈.当她知道自己的丈夫战死的时候,她没有告诉任何人.只是自己在默默的承受着.在独自悲伤的日子里,她都尽量使自己表现和和平时一样,可是每当深夜或者她独自一个人面对臭儿(她儿子)她都会禁不住默默的哭泣伤心.她不敢告诉她的婆婆,怕她受不了这个打击, 母亲作为烈属,是个坚强的老人,她为支援前线尽着最大的努力,没有过多的语言,用行动证明了一切。不久,春英的弟媳月芬发现她的异常.在最后当她们家的三个男人灵位都摆在家里时,她终于痛哭流涕出来了.战士们每次都是在不打扰人们的情况下到来, 然后休息一下就有出发了.有的战士会趁机回家探望家人.在走时,百姓们总是拿出自家的好东西给他们带上.印象最让我深刻的莫过于新媳妇月芬,她的遭遇最让人感动,最让我揪心。从未谋面,只是听说他是全村最棒的男人,只是听说侄儿跟
他长得很像,而她忙飞奔回家,点灯看臭长什么样,希望能从臭的身上找到一点丈夫的影子.于是月芬就不断地在追寻,在一队人之中苦苦追寻。战事又紧,新的支前任务派了下来,可是公粮一时半会运不到,于是乡亲们四处筹粮。由于春英一家为摊煎饼熬了两个通宿,在没有粮食的情况下月芬赶了几十里山路回娘家借粮,恰与正在奔赴前线又素未谋面的丈夫擦肩而过,她一袭红袄不要命般飞奔而回,但是却仍然错失。虽然月芬有做过一个香囊给他那素未蒙面的丈夫南成,她最终没有见到南成,但是南成却阴差阳错把香囊拿走了,在那时,月芬虽然因为没有看到丈夫而伤心落泪,可当她发现香囊不见了, 她似乎觉得又有了一丝希望.月芬跑到高坡之上,对着远去的队伍大喊南成的名字,仿佛难成走时那不舍的回眸。可是,最终随着南成的战死,香囊还是回到了月芬身边.她还是没能见上丈夫一面.才有了后来她收养了几个孩子并且终身未嫁.在一次,救治战士中,急需要输血,军医说,有没有男人献血的,月芬要献血,可是军医执意要找男人献血.月芬激怒了,说了一句让人难以忘记的话, “你瞎了吗?俺们沂蒙县的男人全去前线了.”当时她的声音依然响彻在我的耳边.这一幕使我对于参加革命事业又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可见,当时的人们都积极参加了抗战事业!影片中还配以《送哥参军》的旋律,“哥哥你参军去前方,我在后方生产忙,冬有棉衣夏有粮,请你把心放”。这首歌曲更使观众的心和革命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孟良崮战役打响了,兰花带领姐妹们组成的支前队伍奔赴前线。她们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用柔弱肩膀在冰冷的河水中架起“火线桥”,支撑着舢板为她们的至亲指引战场的方向,使队伍尽快到达前线。这场战役结束之后,月芬和春英回到家中,看到了她们家三个烈士的牌位。伤心欲绝的她拿起了曾经的那个香囊,抱在怀里痛哭流涕.当时作为观众的我,也忍不住跟着她一起伤心!本片最后以这样的一幕结束,既伤感又让人觉得有点惋惜。月芬在最后也没能见上丈夫一面。这显示了充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也进一步便显出女主人公的坚强的一面。如果换做是我,我觉得我没有她们坚强.在孟良崮战役期间,沂蒙六姐妹不分昼夜,在村干部和民兵都上了前线的情况下,主动挑起村里拥军支前重担,发动全村男女老幼,为部队当向导、送弹药、送粮草、烙煎饼、洗军衣、做军鞋、护理伤病员等,她们做的这些事,在现在看来都是令人佩服的.沂蒙六姐妹为战役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影片里战争的场景不多,但时刻都感觉得到战争的存在,炮声时断时续在耳边回荡,村民们心系战场上的亲人和朋友.几个慢镜头表现人物心中的期待、迷茫还有无助。一部以感情为基础的电影,多是赞颂战争时期后方人民的真善美,人民的活力与信念。在今时今日,很难再找到像她们这些不在乎个人利益,只想到集体利益的人了.我觉得不是我悲观或者偏执.在现在这个讲究和谐的社会中,人们的道德观还比不上前人呢.在电影的高潮,他们担起桥梁让部队通过的场景表现得突然,让人有些许遗憾。用音乐描写人物内心对战争胜利的期盼时,感动油然而生。在桥梁的一幕结束后,四喜终于用他的真心打动了兰花.《沂蒙六姐妹》的背后是真实的故事,这些女子的一生让观众们感受到了在那个战争年代人们的生活虽然不富裕但他们有着坚定信念,纯粹的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我觉得这些女子可能当时自己都没有觉得自己做的事是多么的了不起.只是想为革命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想要革命事业尽快的胜利,人们能过上好日子!正是这一份单纯而直接的想法才使革命事业离胜利越来越近.最后想说一句:这个世界需要和平,希望不再有任何形式的战中来扰乱我们幸福的生活。
第三篇:观《沂蒙六姐妹》有感
观《沂蒙六姐妹》有感
我至死都不能忘记沂蒙山,是沂蒙山的小米养育了人民的子弟兵,是沂蒙山的小推车推出了革命的胜利。
————陈毅
影片主要以著名的孟良崮战役为背景,生动形象的展现了沂蒙六位姐妹带领全村人民支援革命前线的感人事迹;影片描绘的“月芬与公鸡拜堂”,终身未见丈夫一面的真实故事,其实所有拥军的女性都是六姐妹,她们传递着六姐妹的精神,传递着沂蒙的精神。作为一个90后的现代人这种精神需要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革命战争已经遥远,虽然对六姐妹的故事只是耳闻。但那种精神却深印在我的心里 当看完这部影片后给我的第一感触是她们六姐妹去参加担架队的时候,月芬喊出的那句“俺们沂蒙山的男人都在前线呢!”还有黑燕为“偷粮”烧草棚,兰花哭找有情人,沂蒙女子肩扛门板搭成人桥·等等一幕幕的场景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底。那一刻,我内心的震撼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这些场面在我心里久久回荡。
一、要学习沂蒙老区人民对共产主义坚定的信仰。沂蒙山人的信仰是“跟着共产党,过上人民翻身做主的好日子”。为了过上“人不能欺负人,也不能被人欺负”的“咱穷人的好日子”,沂蒙山(烟庄)的老少妇幼可以在2天内不眠不休准备5千斤粮食(全部磨成煎饼)、5千斤草料、赶制出2百双布鞋。他们把粮食甚至自己的口粮全都给解放军吃;丈夫牺牲了又把儿子送上前线;男人们都上战场了
女人们就上阵支前,冒着敌人的炮火用柔弱的肩膀在冰冷的河水中架起浮桥,让战士们踩着木板及时奔赴战场。从她们身上我看到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可以说,正是在这样的人民和这种信仰的支持下,我党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使当代中国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二、要学习沂蒙山妇女勇敢、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我在为每天焦急的等待丈夫回家的月芬感到无限的痛苦和悲伤的同时,也不禁为沂蒙山妇女的坚毅和勇敢喝彩。就是她们在背负着巨大的悲伤和痛苦的情况下,既要照顾全家人的生活,还要替男人们上战场支前照顾伤病员,甚至用身体架“火线桥”。这样的负荷是许多男人都难以承受的,但是我们勇敢的中国妇女却做到了。这种伟大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魂,是年轻一辈必须有责任继承和发扬的。
三、要学习沂蒙山人团结协作、舍小家为国家的可贵精神。当部队要求支援时,沂蒙山人不管时间有多紧,不管任务有多重,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借来的都会保证部队的供给,超额完成任务。80多岁的老奶奶两夜不合眼摊煎饼,眼睛都熏得睁不开了还在坚持;为了搓做鞋用的线绳,几乎把腿肚都磨坏了的小鹤;还有为了偷粮食给部队连自家的草棚子都点着的黑燕。大家紧紧团结在一起不分你我,才使得紧迫的任务一次次圆满完成,部队也因此打了一次又一次的胜仗。
巍巍沂蒙山,清清沂河水,养育了一群淳朴坚韧、热情乐观、重情重义的沂蒙人。他们在战争中几乎倾尽所有,送儿子上战场为亲人的安危揪着心还要忍受失去亲人的悲痛,为支援前线而筹集粮草哪怕自己饿着肚子穿着破旧的鞋。无论何时,我们都不应该忘记他们的最无私的奉献和极其巨大的牺牲,还有无数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人不能忘本,自己的祖先的本和自己的国家的本,如此才能明白新中国的建立是那么的来之不易,今天的和平幸福的生活是那么的值得珍惜,如此才能更好地爱我们的国家和同胞,更好地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当然现在虽然战斗离我们很遥远但我们始终不能忘记那些为我国人民付出了辛勤劳动的革命者 也是我明白当年毛泽东同志为什么会先占农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更使我明白农村农民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虽然农民在前线没有多的贡献但他们却在后方为前线的战士做了很大帮助。
沂蒙六姐妹的故事虽然以“满门忠烈”的残酷事实为结尾,美好的期盼化为了泡影,但全村人为“满门忠烈”的长跪却是无比悲壮和凄美的。
第四篇:观影《沂蒙六姐妹》有感
文章来 源
w w
w.5 Y K J.Com 1
观影《沂蒙六姐妹》有感
近日,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学习教育过程中,重温红色电影《沂蒙六姐妹》,亲密接触与中国革命精神一脉相承的沂蒙精神,再一次被沂蒙人民的义行壮举所震撼,再一次被鱼水交融亲如骨肉的军民关系党群关系所感动。
《沂蒙六姐妹》告诉我们,弘扬沂蒙精神,践行群众路线,党员干部要加强修养,坚定信仰。
影片中的六姐妹虽然都是普普通通的群众,都遭受到了丧失亲人的痛苦,但她们不怕牺牲宝贵的生命,以前赴后继的精神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革命洪流中,这种坚定的革命信仰让人十分感动。党员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信仰。一是必须端正对待名利的态度。如何对待名利,是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一个重大课题。能不能过好名利关,是检验一个党员干部思想觉悟、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高低的基本标志。二是必须培养健康向上的品德。党员干部心中只有装着党和人民,脚下走的路就不会偏离方向,观念和权力就不会错位。三是必须强化清正廉洁的意识。党员干部应常修为民之道、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只有心里装着群众,才能“摆正步,走正路”。
《沂蒙六姐妹》要求我们,弘扬沂蒙精神,践行群众路线,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服务群众。
在整部电影中,每一个环节都能体现出一个主题——军民鱼水情。陈毅元帅曾经很形象地形容:“淮海战役是沂蒙老区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同时又说:“我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人民,他们用小米养育了革命,用小推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党员干部要俯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基层,看似日常工作小事,其实际折射出的却是一个党员干部的观念、价值观方面的大事。我们党的最大优势就是深入基层、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我们只有深入基层、联系群众,才能对群众动真情、真动情。服务群众,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服务群众,就是要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办好群众急需、受益的实事,既要解决根本问题、长远问题,又要解决直接问题、现实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沂蒙六姐妹》启迪我们,弘扬沂蒙精神,践行群众路线,党员干部要求真务实,艰苦奋斗。
电影中,沂蒙人民在自身都不能吃饱的情况下,捐出自己的粮食,奉献革命。这种“爱党爱军,开拓进取,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激励我们不断前行。党员干部一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也是作风建设的根本要求。求真务实,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遵循和运用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办事;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实实在在为人民谋利益。二要大兴艰苦奋斗之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法宝。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现在经济实力增强了,财政收入增多了,工作条件改善了,更要注重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
观影《沂蒙六姐妹》,感悟沂蒙精神,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蓄积一分纯纯的正能量。
文章来 源w w
w.5 Y K J.Com 1
第五篇:《沂蒙六姐妹》观后感
《沂蒙六姐妹》观后感
《沂蒙六姐妹》以1947年孟良崮战役为故事的背景,通过主人公月芬的眼睛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又真实的故事。如果不是村上开动员会,我们很难想象,战争的炮火其实离她们那么近。艰巨的支前任务下来了——五千斤煎饼、五千斤马草和两百双军鞋。
她们每个人,几乎都像这样纠结于爱情、亲情或自身的小小喜悦及巨大痛苦中,并勇敢地站到了支前的第一线:救助伤员、缝洗绷带、献血,乃至用柔弱的双肩在炮声隆隆、冰冷刺骨的河面上搭起火线桥,最后,年轻的妇救会长和恋人紧紧相拥,喜极而泣;新娘和嫂子回家后面对的,却是“满门忠烈”的牌匾——她们先后,都失去了丈夫。
战争的浓枪烈炮没有贯穿于整部电影,但是主人公们内心的起伏却是波涛汹涌,虽然身处后方,她们的作用却不可小觑,没有这些煎饼,没有这些马草,没有这些军鞋,没有这些女人,我想战斗的胜利也不会来的这么快吧,更何况到最后,她们的命运依旧是这么的凄苦。影片以著名的孟良崮战役为背景,生动形象的展现了沂蒙六位姐妹带领全村人民支援革命前线的感人事迹;影片描绘的“月芬与公鸡拜堂”,终身未见丈夫一面的真实故事,被誉为世界上最令人动容的守候。其实所有拥军的女性都是六姐妹,她们传递着六姐妹的精神,传递着沂蒙的精神。
忠诚、博爱、自强、奉献。时刻铭记着先辈们的奋斗历程,并将精神继承、发扬下去,则成为我们这些成长于新时代的后来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巍巍沂蒙山,清清沂河水,养育了一群淳朴坚韧、热情乐观、重情重义的沂蒙人。他们在战争中几乎倾尽所有,送儿子上战场为亲人的安危揪着心还要忍受失去亲人的悲痛,为支援前线而筹集粮草哪怕自己饿着肚子穿着破旧的鞋。无论何时,我们都不应该忘记他们的最无私的奉献和极其巨大的牺牲,还有无数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人不能忘本,自己的祖先的本和自己的国家的本,如此才能明白新中国的建立是那么的来之不易,今天的和平幸福的生活是那么的值得珍惜,如此才能更好地爱我们的国家和同胞,更好地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到这里为止我们就已经看到沂蒙山上的百姓们为支援前线战争力所能及的努力着,沂蒙山上的女人们将自己的儿子、丈夫、父亲送上战场,让男人们担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而她们也不甘于落后,通过为部队提供粮食,草鞋来奉献自己的力量。她们一方面强忍着对家人的思念,一方面宁可自己挨饿也要保证完成粮食指标。部队里的每一个战士对她们而言都是自己的亲人,都是自己要保护的对象。她们也有过犹豫,有过动摇,有过自私的时候,谁不希看自己的亲人平安,幸福,但是沂蒙山上的百姓们明白没有国哪来的家。这也正是她们的伟大之处。
影片继续着它的讲述,故事有徐徐地展开。战事又紧,新的支前任务派了下来,可是公粮一时半会运不到,于是乡亲们四处筹粮。月芬赶了几十里山路回娘家借粮,恰与正在奔赴前线又素未谋面的丈夫擦肩而过,成了终身的遗憾„„ 不得不承认当我看到月芬满怀希望地推来房门却只看到空空如也的屋子时,我也为之而落泪。等待,期盼,不安,憧憬,幻想换来的却只是一次插肩而过,从此以后就是天人永隔,穷其一生她都未曾看到过自己丈夫的容貌。紧接着孟良崮战役打响了,兰花带领姐妹们组成的支前队伍奔赴前线。她们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她们冒着敌人的炮火用柔弱的肩膀在冰冷的河水中架起“火线桥”,使部队及时奔赴战场。战役在沂蒙山百姓的鼎力相助下取得了成功。正当沂蒙山六姐妹欢欣鼓舞的回到山村时,迎接她们的却是亲人们牺牲的噩耗。影片在全村人们都深切悼念逝去的英雄时达到了高潮,烟庄人们的那一跪是替全中国人们而跪,也是替生活在太平年代,忘却先人的鲜血的我们而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