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心得体会
--论胡锦涛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思想
这个学期,我们我们听了老师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阐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来适应当前时期的需要,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新任务,以胡锦涛同志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适时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基础、历史地位、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完善了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境界,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为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最基本的理论依据,那么从直接来源上看,科学发展观更主要的是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发展的思想,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十六大以后,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化,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针对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已成为全局性突出问题的新情况,围绕如何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科学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鲜经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和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既一脉相承,继承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思想,又与时俱进,立足于新的发展实际,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赋予我们党关于发展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要求,深化了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最新成果,丰富、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十七大报告一个最大的贡献,就是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这个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凸显了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为我们把握发展机遇、解决各种矛盾、不断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理论创新的表现形式有多种情况,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不仅在于其深化了对发展地位和意义的认识,把我们党的发展思想概括为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提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主张要围绕发展来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而且突出地体现在它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以更全面、更深刻、更具体的认识丰富、深化、补充我们党关于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问题上的认识,开拓了认识发展的新境界。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这4句话提纲挈领,切中实质,就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所作的最全面、最深刻而又最鲜明的新概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部分,也是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部分,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丰富创新了我们党逐步形成的独具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推进的。“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全面发展,就是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坚持协调发展,就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注重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就是以全局意识、长远眼光、科学态度,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各要素的良性互动。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
科学发展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又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它既要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更要求把好放在首位,坚持好中求快,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使我们对发展这一主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境界,为我们指明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康庄大道。
当前我们不仅要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要深入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积极响应胡锦涛总书记的号召:”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进一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国内外形势、着眼于中国发展的新实际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在探索和研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上取得的重大成果,是我们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强大的思想武器。让我们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引领下,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二篇: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心得体会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在大学的时候已经进行过系统的学习了。但是经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之后,我对其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崭新命题,也是十七大报告的一个突出亮点。把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所有理论成果,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伟大的理论创举。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也标志着我们党理论建设和理论创新所取得的新成就,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又一个重大的理论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坚持,又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成果。在学习中也是如此,我们也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实事求是,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具体的解决办法。《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160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与时俱进的,是能够不断吸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而不是僵化的理论教条,不是条条框框的理论。从中国革命,建设到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马克主义不是教条的行动指南,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它的的真正作用。在当代马克思主义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才能是我国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使我明白的很多道理,我们学习知识的同时,既要肯定它,又要不断的对其进行创新。比如我们要利用一些成熟的理论来设计一个实验,但是我们不能照搬书上的试验方法,因为现实中有很多因素与书上是不同的,这时我们就需要根据当时的实验室条件,具体的实验内容来设计可行的实验过程。不过我们也不能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全都否定了,要继承优点并发扬它,这样才是
正确的学习方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具进的科学理论。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成功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理论的形成,都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前提下,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提出的,标志着我们党的理论建设和理论创新达到了新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创新的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目前,经济结构和资源问题是制约我们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的问题提升到以人为本、体现公平正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明确提出了发展之本、发展方式、发展规律等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为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我国的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以后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目前我国还是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说民生问题,其中大学生的就业和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是最需要解决的,由于我国毕业的大学生基数大,每年从高校毕业的学生就有六七百万,加上往届未能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由许多原因造成的,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历史原因。不过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如果就业问题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可能会引起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甚至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影响我国现代化的进程。由于国家的医疗改革制度不够深入和彻底,医疗资源不均衡,此外公立医疗机构出现市场化倾向,公益性淡化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很多老百姓没有
钱看病或者根本看不起病,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资源环境问题和发展方式是目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首先,可持续发展面临日益加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中国正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的时期,这一阶段也是资源消耗的高峰期。未来,随着中国经济规模扩大,面临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将会更大。一方面,重化工业和城市化加速发展,对矿产、土地和水资源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供求缺口日益凸现。另一方面,中国的环境承载能力原本就十分脆弱,近年来粗放型经济高速增长付出的环境代价已经相当高昂,如果不能进一步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整体环境质量还可能进一步恶化。其次,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依靠高投入、高消耗,技术含量低,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要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妥善处理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才能才能确保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
党内的腐败问题也是严重影响我国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问题。腐败问题原因很多,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原因。虽然我国一直在开展反腐倡廉工作,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仅靠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增强党员干部的“免疫力”和“防腐力”是不行的,无法得到满意的结果。这一点,实际上早已为众多事实所证明。要有效解决党内腐败问题,必须从制度入手,切实加强党风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建立严谨的监督制度,在每个环节都不要有漏洞。最后,希望我们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不仅要在理论知识方面有提高,更希望我们能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我国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为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心得体会
西南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答卷纸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论文
论文题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心得体会》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
学生宋健
学号
指导教师潘妮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心得体会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在大学的时候已经进行过系统的学习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坚持,又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成果。在学习中也是如此,我们也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实事求是,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具体的解决办法。《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160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与时俱进的,是能够不断吸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而不是僵化的理论教条,不是条条框框的理论。从中国革命,建设到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马克主义不是教条的行动指南,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它的的真正作用。在当代马克思主义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才能是我国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学习过程中,我始终保持边学习边思考的做法,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问题去思考目前自己的管理、技术和学习方面的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决了很多以前迷惑不清的问题,找到了应对各种新问题、新形势的理论基础和依据。下面将学习中的几点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胡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些重要论述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富于理论创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毛泽东思想形成于革命时期,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则形成于改革和建设时期,都是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我们只有
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解放思想,事实求是,与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一致。
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思想作风和品格。与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一致,是党员必须遵守的政治纪律,是党保持强大凝聚力、战斗力的前提,这二者是并行不悖的。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并不排斥在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前提下大胆探索,锐意创新。“不争论”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条重要方针,“不争论”主要是为了避免纠缠于一些“姓社姓资”之类的问题,而贻误了我们改革开放的进程。“不争论”不是不辨是非、不讲原则,而是让一些一时人们有争议的问题留待实践的检验。“不争论”正是有利于人们解放思想。例如,在如何进一步推进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方面要加强研究和讨论。又比如,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重大社会问题上,包括老百姓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养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要加强理论研究和探讨。如果我们不在这些方面下功夫,我们就很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一步讲,如果我们怀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到争论中国社会发展方向问题上,我们就会贻误发展战机,很难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三、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法治进程,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出台,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法治在我国进人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回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立法意图。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疑会赋予《反垄断法》某些中国特色。一穷二白、落后挨打,历史让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后发的跨越式发展有赖于政府主导,因而电信、石油、电力、铁路、民航、军工等由国有经济控制的程度较高,这意味着除自然垄断外,国有垄断和合法垄断的成分在我国比在以私有制主导的发达国家来得高。该法第7条规定,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国家对其经营者的合法经营活动予以保护,可谓一项中国特色。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相信我们的社会能够尽快学会按照反垄断法的内在要求来实施《反垄断法》,以此为契机,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法治进程,使之获得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提升。
四、努力推动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升“软实力”。
要推动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首先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精神动力。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国家的发展就会失去支撑,民族的振兴也就无从谈起。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只有充分认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把握新形势下文化的作用越来越大、文化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文化追求的层次越来越多、文化传播的渠道越来越广、文化建设的任务越来越重等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才能做到“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在开展文化建设、提升我国的“软实力”方面,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先进文化包括先进的思想道德和先进的教育科学文化两个部分。思想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作为思想上层建筑,它规定着整个文化的性质,支配整个文化发展的走向,是先进文化的主要标志。先进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它的重要职能是通过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来提高人的境界。因此,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作大事来抓,努力使这一核心价值体系为广大社会成员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所掌握,真正成为社会精神生活的主旋律,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命线。同时,要把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地焕发广大文化工作者勇于创新的积极性,使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充分释放、文化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使当代中华文化更加多姿多彩、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使我明白的很多道理,我们学习知识的同时,既要肯定它,又要不断的对其进行创新。比如我们要利用一些成熟的理论来设计一个实验,但是我们不能照搬书上的试验方法,因为现实中有很多因素与书上是不同的,这时我们就需要根据当时的实验室条件,具体的实验内容来设计可行的实验过程。不过我们也不能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全都否定了,要继承优点并发扬它,这样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具进的科学理论。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成功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理论的形成,都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前提下,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提出的,标志着我们党的理论建设和理论创新达到了新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创新的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目前,经济结构和资源问题是制约我们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的问题提升到以人为本、体现公平正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明确提出了发展之本、发展方式、发展规律等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为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我国的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以后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目前我国还是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说民生问题,其中大学生的就业和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是最需要解决的,由于我国毕业的大学生基数大,每年从高校毕业的学生就有六七百万,加上往届未能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由许多原因造成的,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历史原因。不过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如果就业问题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可能会引起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甚至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影响我国现代化的进程。由于国家的医疗改革制度不够深入和彻底,医疗资源不均衡,此外公立医疗机构出现市场化倾向,公益性淡化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很多老百姓没有钱看病或者根本看不起病,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资源环境问题和发展方式是目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首先,可持续发展面临日益加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中国正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的时期,这一阶段也是资源消耗的高峰期。未来,随着中国经济规模扩大,面临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将会更大。一方面,重化工业和城市化加速发展,对矿产、土地和水资源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供求缺口日益凸现。另一方面,中国的环境承载能力原本就十分脆弱,近年来粗放型经济高速增长付出的环境代价已经相当高昂,如果不能进一步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整体环境质量还可能进一步恶化。其次,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依靠高投入、高消耗,技术含量低,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要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妥善处理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才能才能确保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
党内的腐败问题也是严重影响我国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问题。腐败问题原
因很多,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原因。虽然我国一直在开展反腐倡廉工作,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仅靠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增强党员干部的“免疫力”和“防腐力”是不行的,无法得到满意的结果。这一点,实际上早已为众多事实所证明。要有效解决党内腐败问题,必须从制度入手,切实加强党风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建立严谨的监督制度,在每个环节都不要有漏洞。
通过学习,我体会到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的需要。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维、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因素。只有坚持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能始终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才能领导人民群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在此,要向本次授课老师表达诚挚的谢意。你们不辞辛苦的运用新型教学方法使政治课变得趣味、生动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当然,在一个学期的学习中我也是有很多不足。比如未能够搜集很多与所学课程相关的资料进行自我拓展学习,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思考。其实,我深知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和理解绝对不仅仅是一学期的课程而已,这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应该作为我一生学习的内容,更是将来做好研究的根基和前提。所以,将来我一定会继续关注和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最后,希望我们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不仅要在理论知识方面有提高,更希望我们能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我国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为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心得体会
我们听了老师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阐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十七大在总结改革开放近30年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把我们党在新时期以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中相继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整合为一个统一整体,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进行了科学阐释。这是十七大在理论上的一个重大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其内容十分丰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覆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独创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高度,进一步提出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组织党员,干部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过学习,我们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全面、系统、完整准确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和历史地位,要完整、准确地理解,作为我们基层党组织要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果,大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学习一定要突出重点,抓住重点,增强针对性,深入学习马克思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我们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堡垒,把党员队伍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骨干力量。同时,还要认真学习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各方面知识,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辨证思维能力。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强调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强调全面推进社
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强调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总揽全局、统筹谋划。科学发展观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还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这既是我们党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举措,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的需要。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维、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因素。只有坚持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能始终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才能领导人民群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 推向前进。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干部,努
力把学习的体会和收获,不断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开展工作的举措,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历城经济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转化做好本职工作的具体行动。
第五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心得体会
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讲授提纲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
大会,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保证。这次大会在总
结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并系统
阐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理论上的一大贡献。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最新成果,内涵丰富而深刻,意义重大而深远。深入学习贯彻 党的十七大精神,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出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创 新理论所作的最好概括,也是恰当的理论名称。邓小平理论、“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理论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在不同阶段上侧重探索不同重大问题,即同根同源,又各有独特贡献。党的十七大报告用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这一概念把“三大”理论成果统一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之中,并强调这一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其 重大历史意义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
第二,为充分发挥党中央领导集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群众 创新智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第三,有利于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不断开创理论创新和事业 发展的新局面。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定位
党的十七大在这个问题上澄清了过去存在的各种不同认识,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定位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使全党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 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 和建设的道路与理论。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
设和改革的87年征途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
践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作为实践成果,探索到两条具有中国 特色的成功道路,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作为理论成果,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还有科学发展观等。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改革开放新时期,其理论 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十七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 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的开创者是邓小平,其重要 成果是邓小平理论。在此之后,先后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我们党在不断探索和回答什 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中丰富和发展 了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开拓了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标志着我们党对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 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提高。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意义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概念,并把 这个理论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联系和统一起来,构成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主要内容,这对于成功解决我们党和国家举什 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 为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性创 造,体现在实践上,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在理 论上,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在政治上,就 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高
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不移 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灵魂。
旗帜问题归根到底是理论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重 要组成部分,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拓展和事业的推进起着
引领方向和强固灵魂的作用。因此,始终不渝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伟大旗帜,必须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 识,不断提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起点问题,关键是理解 和处理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 道路的探索的关系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
成和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 进取精神和创新实践,实现了令世人惊叹的快速发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成功实现了 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在改革开放伟大历史 进程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 形成的科学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对改革 开放伟大实践作出的理论概括和升华,又有力地指导了这一伟大实 践的健康发展。
正如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与结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 思想,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大基本形态。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
想、实事求是,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以 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启了 全面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是最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改革开 放、与时俱进,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受住国内外政治**和经 济风险等种种严峻考验,在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 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承上启下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 分。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等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以及
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理论精髓、理论主题和主线、立论基础和基本理论等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的主题与主线,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理论与基本观
点,其中既有理论与国情的基础,又有根本任务与发展目标,还有 完成根本任务、实现目标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等内外条件。(理 论界看法不一。我认为可归纳为十六条。)这些理论和观点互相贯 通、相互融合,并按照一定的结构组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的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把握和理解,不仅包括基 本理论和观点,还应该包括在这个理论指导之下制定的党在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
6、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新的发展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的最好实践。科学发展观所突出强调的全面的、联系的、发 展的观点,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 理念,以及统筹兼顾的系统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等,都是马克思主 义关于发展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构建了第 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 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科学体系,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 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 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提出来的,是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的最新认识。因此,深入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新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就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