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心得体会(胡正祥)
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科学指南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丰富、思想深刻、逻辑严谨,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提供了科学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部分是邓小平理论。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面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果断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强调从中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拓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是承上启下的。世纪之交,如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重大历史性课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实践经验、汲取世界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江泽民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强调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使人民群众从经济社会发展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
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和时代特点,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强调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强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
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强调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总揽全局、统筹谋划。科学发展观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还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这既是我们党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举措,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由其本质特征和内在属性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科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立足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实际出发提出来的。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同志的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对此进行了强调和阐述。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我国的基本国情作了进一步阐述,深刻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强调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正是由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做出了正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才有了科学依据和坚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与时代发展同进步的科学体系。1978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0年来,我们党积极适应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始终坚持以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以科学的思维审视时代,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保持了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的科学体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能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就在于它正确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和意愿,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汲取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发展,既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先进性要求,又体现了广泛性要求;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符合不同层次群众的思想状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是联结各民族、各阶层的精神纽带。在思想道德建设中,只有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根本,才能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第二篇: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心得体会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提供了科学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部分是邓小平理论。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面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果断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强调从中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拓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是承上启下的。世纪之交,如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重大历史性课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实践经验、汲取世界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
江泽民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强调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使人民群众从经济社会发展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
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和时代特点,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强调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强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强调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总揽全局、统筹谋划。科学发展观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还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这既是我们党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举措,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由其本质特征和内在属性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科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立足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实际出发提出来的。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同志的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对此进行了强调和阐述。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我国的基本国情作了进一步阐述,深刻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强调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正是由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做出了正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才有了科学依据和坚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与时代发展同进步的科学体系。1978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0年来,我们党积极适应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始终坚持以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以科学的思维审视时代,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保持了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的科学体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能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就在于它正确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和意愿,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汲取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发展,既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先进性要求,又体现了广泛性要求;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符合不同层次群众的思想状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是联结各民族、各阶层的精神纽带。在思想道德建设中,只有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根本,才能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第三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心得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心得体会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始终贯穿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完整准确的理解毛泽东思想、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启改革开放伟大进程到邓小平南方谈话从理论上透彻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到十四大江泽民向全党宣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理论上透彻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的问题;再到科学发展观从理论上透彻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都贯彻了这一精髓。同时,又使得这一精髓“内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在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次,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解放思想之所以特别重要,是因为通过解放思想,能够切实推进工作,真正解决问题,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总结30年改革开放实践得出的基本经验。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都伴随着思想的不断解放。从1978 年真理标准大讨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2001年江泽民发表“七一”讲话到十七大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等都无不闪耀着解放思想的光辉。因此,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并以思想解放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中心内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赢得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毛泽东领导党作了艰辛的探索,但是,毛泽东终其一生,没有完成这个历史赋予的使命,而且在他的晚年因失误使完成这一任务的探索遭受严重挫折。这样,从中国实际出发,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就交给了毛泽东后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交给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邓小平领导党坚持实事求是,在实行拨乱反正和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同时,启动改革开放伟大进程,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三步走”发展战略以及“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为中国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江泽民领导党坚持改革开放,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党的性质、党的执政理念联系起来,明确提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我们党极为丰富的发展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新实践的启示,创造性的将我党的发展概括为科学发展,并提升到指导全局的战略高度,实现我党在发展问题上的重大创新,使我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职责和光荣使命。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基本路线是指党在一个历史阶段全局性的根本指导方针,它是从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出发而确定的。它关系全局、指导全局、决定全局。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基本路线对了,我们的事业就会发展和胜利;基本路线错了,我们的事业就将遭挫折和失败。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自产生以来,经受了严峻的考验,证明是正确的。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群众的幸福线。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最重要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党经受风险考验、实现执政兴国使命的最可靠保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要求。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靠的是它;今后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就,还得靠它。正如邓小平强调:“ 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有了这一条,中国就大有希望。” “我们一直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不但这一届领导要坚持,下一届、再下一届都要坚持,一直坚持下去。”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不动摇。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键: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成立时仅有50名党员、处在秘密状态的党,发展成为拥有35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7000多万名党员、在13亿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大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注重加强自身建设。
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就把党的建设确立为“三大法宝”之一,实施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明确提出要把党建设成为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内环境,我们党实行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把党建设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关头,我们党总是紧紧抓住党的建设这个关键,进而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克服困难、夺取胜利。由此可见,加强党的建设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键所在。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使命:研究和解决实践提出的新情况新问题
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研究和解决实践提出的新情况新问题,是理论的使命和存在方式。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们党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但探索失败了,留下的是包括像“文化大革命”那样严重失误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未竟事业。面对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势和当时国内思想领域普遍处于僵化、保守的局面,全党迫切需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邓小平坚持毛泽东思想,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和回答了关于__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等重大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世纪之交,面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空前巨大的困难和压力的局面,全党不仅需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还需要进一步搞清楚“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探索和回答了关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等重大问题,坚持、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改革发展进程中凸显的阶段性矛盾和我们遇到的新问题,全党既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还要进一步搞清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胡锦涛代表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探索和回答了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等重大问题,继续坚持、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情况新问题总是与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相伴相随。因此,要继续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力量,使其在实践中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阶段性成果: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既有整体性,又有发展的阶段性。是整体性与阶段性的有机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是最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搭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架构,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基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承上启下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必将会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推进而不断发展、完善。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继续推进。
2015秋 中文专科班
周左燕
第四篇: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心得体会
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学习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往对于毛泽东思想的认识仅仅局限于初高中水平(那时也只是为了单纯的备考,没有时间去思考),现在通过学习本课程,我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较深的理解,不再只是单纯的略知皮毛,我懂得了要结合实际情况(案例)来理解它,就如党章中写的理论与实践要统一一样。现在说一下我的收获吧: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的理论和实践,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其影响广泛而深刻地存在于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渗透在人们的灵魂深处。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时间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时间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内容。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他们是由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组成。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基础,其核心和精髓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的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时期中我们仍然要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首先,作为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的毛泽东思想将永远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其次,坚持毛泽东思想,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其指导下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我们要坚持马列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坚持毛泽东思想。因为三者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是有机的统一体,是一脉相承的关系;最后,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团结和振兴的精神支柱,它将继续激励着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在了解毛泽东本人和学习毛泽东思想时我们必须保持严肃的学习作风,端正学习态度,这是对我们伟大领导人的尊重,也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尊重。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不能只抓思想,同时还要抓经济、政治和文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立了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模式。同时确立了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与此同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这是既要高度重视通过提高效率来增强社会活力,又要高度重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实现社会公平来促进社会和谐,着力发展社会事业,走共同富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注意,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 有机结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应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随着我国的发展,不断提出了新的政策,向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通过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确定并完成根本任务,确立文化建设基本方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方针)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时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有人会说,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时代了,毛泽东没见过计算机,不知道因特网,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已经过时的理论了,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没有了指导的意义。很显然这种认识是不对的,这是一种惯用的诡辩和历史虚无主义,因为结论和论据说的不是一个层次的问题。当然,无论马克思主义还是毛泽东思想,都要同今天的实际相结合,而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这恰恰是我们这些后人要解决的问题。一个真理是不可能会过时,只是因为它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距离我们的现实问题相对遥远了一些。以自然科学中的牛顿三大运动定理为例子,牛顿的经典力学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宏观的宇宙领域和微观的分子领域就不适用了,要使用天体力学和量子力学来解决问题。但我相信没有一个人会因为这个问题而否定牛顿经典力学的真理性。我们对毛泽东思想的学习也是这个情况,我们不能用今天的立场来评价古人的行为,否则就会贻笑大方。
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对毛泽东思想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虽然我学的是理工科,但是政治对我们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我坚信,在我们自动化专业学习领域中,毛泽东思想将会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
第五篇:开大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习心得体会
坚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为了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今年我报考了开大2013秋季商务英语专业。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专业课在老师与互联网络生动全面的教学下,使我进一步认识到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的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使我更加社深入地了解到了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力量,使我更加正确的认识了社会主义,坚定了社会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更加热爱。更增强了我对祖国明天更美好的信心。邓小平理论是伟大的一门学科,是我们党和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做为新世纪的中青年,我们有必要应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下面我来谈谈通过学习我的心得体会。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邓小平理论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党的十五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像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主要包涵这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邓小平理论属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第二,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思想有继承也有发展,相对于毛泽东思想而言,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第三,邓小平理论不是哪一个人的理论成果,而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贵的精神财富。
第四,邓小平是这一理论的创立者,理论成果集中体现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工作成果。
从内容上来看,邓小平理论系统的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形成了科学体系。
理论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理论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理论基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建设画卷: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精髓,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基础,展开了一幅建设社会主义的画卷。
作为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
设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
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就是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认为邓小平理论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就是在和平和发展成为当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并在这一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就是靠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因为有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我们党才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因为有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才经受住了国际国内**的考验,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严重曲折中站稳了脚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因为有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我国才取得了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如果没有邓小平理论,就不可能有我国改革开放的新生活;不可能有现代化建设的光明前景。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政治思想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有严密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是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邓小平理论是实现中国发展和稳定的思想体系,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个方面。
邓小平理论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强起来了,中国人民富了起来,它是我们整个国家和全体中华儿女的宝贵精神财富。
三、学习邓小平理论更要学习其中的哲学道理及人生观态度
我觉得学习邓小平理论,不光是研究其理论内容本身,对于中青年来说,真正以邓小平理论为行动指导,不断要深入理解理论内容,更要学习其中的哲学道理及人生观态度,健康成长。不怕出错、敢于纠错。三个代表: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是对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也是新形势下对全党提出的新要求,内涵十分丰富,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针对性。其中,关于“党要始终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的论断,是贯穿“三个代表”的主线和灵魂。它要求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为实现我国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共同奋斗。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建党思想是在新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对当代中国 2 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运用和发展,同时又是对现实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特别是对中国一百多年来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的总结。他认为,“三个代表”思想是一个有机整体。“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说的是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说仅仅有物质基础是不够的,还须在此基础上发挥精神的作用,亦即文化的作用。当然,有了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还要落实到“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能够符合人民的利益,否则,前两个“代表”就是抽象的、空洞的,人民群众的力量就组织不起来、调动不起来,我们的事业也就很难成功。
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的深入,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日趋明显,而且还将进一步发展。面对这些复杂而深刻的变化,面对国际国内各种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党能否抓住机遇,抵御各种风险,战胜各种困难,继续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领导中国人民在新的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个事关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事关国家兴衰,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也是我们党必须面对并认真回答的时代课题。
对于“三个代表”的思想,我们认为“先进生产力”就是以现代高新科学技术为代表的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根本是提高科技水平,而要发展科技,就要依靠教育。文化的先进与否要看它所基于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说要代表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之上的文化,不断把它推向前进。而“始终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点在我们党的理论中一贯是非常明确的,但重新强调它很有意义。
历史的经验表明,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坚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赢得了人民的拥护。而面向21世纪,党只有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更加敏锐地把握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坚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懈奋斗,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继续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
即刻到来的新世纪隐藏着风险,充满着挑战,也孕育着机遇。我们的国家能否抗御风险,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归根到底取决于中国共产党能否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实质上规定了我们面向新世纪的基本任务,这就是“一个中心、一个道理、一个目标”,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也是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内涵。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要面向新世纪坚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在新世纪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是新世纪中华民族和全党的大局,是中国人民在新世纪面临的头等大事,是新世纪的中国最大的政治,是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兴旺发达的唯一抉择。归根到底,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面向新世纪所提出来的压倒一切的根本任务。
特别是2003年在中国爆发的非典之灾以及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我们的党和政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践了“三个代表”的精神,使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加坚定了以共产党为首的政治领导体制,我们相信,在“三个代表”精神的指导下,我们的党将会是一个更加开明的、务实的党,我们的国家也将会更加辉煌!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走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第一,对党的十七大的历史意义和历史方位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学习,我进一步认识到宣传贯彻十七大,最重要的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紧要的是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最关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是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第二,对党的十七大精神实质的理解更加全面、更加系统、更加深刻,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十七大重新强调初级阶段及其理论阐释,是对我国基本国情认识的不断深化与升华,是对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是思想上的又一次大解放。科学发展观的最新阐释,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并将其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这是对于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第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坚定跨越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以科学发展观审视新乡,我们的思想解放程度有待进一步深入,工作推进力度仍需加大,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制度保障仍需健全,干部队伍作风还不够扎实。以科学发展观谋划未来发展思路,我们将坚定不移地用党的十七大精神统一方向、统领全局、统筹发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县域经济、新乡都市区建设“三位一体”系统工程作为载体,围绕建设“效益新乡、创新新乡、生态新乡、和谐新乡”,积极推进以重大工业项目、现代服务业和城市建设为标志的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统筹城乡发展步入新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新突破、改善民生迈上新台阶、生态文明建设呈现新局面,实现跨越发展
所以,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实践中,我要坚定不移的遵循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青年一代的成长,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邓小平也将历史的重任放在了我们的肩上,因此,珍惜优越的条件努力学习,不断完善自我,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4
全面发展,我们义不容辞!面对新世纪带来的新挑战,新一代的中青年更要以邓小平理论为行动指南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在先辈的鞭策下不断前进,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矢志不移树立社会主义远大理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理论的共同理想,贯彻党的理论路线和根本宗旨。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步入共产主义社会,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和充实,它更能指引我们思想文化的产生于发展,使我们能够脚踏实地的做好工作。
上海开放大学闵行一分校 2013秋商务英语 随洪伟 学号:138051386
二〇一三年十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