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暑期社会实践——留守儿童调查心得体会
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关于留守儿童调查的心得体会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还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故土,到遥远的城市打工谋生。也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还没长大成年,父母就得奔赴各地,在特殊的工作岗位上坚守职责。很多时候,这些孩子只能从电话、通信或者汇款中,感觉父亲的存在,回味母爱的余温„„
2010年7月18月日至19日,我们“阳光行动”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雅安市南郊乡龙洞村进行社会实践。短短的2天时间,我感受到了村民们的朴实和热情,也产生了很多感想。
龙洞村是南郊乡的贫困村,地处偏远的农村,没有特殊的资源,当地的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农作物,因此龙洞村绝大多数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留在了家中,荒草一样生长,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全国妇联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4000多万人。
根据调查发现,龙洞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可以说是全国情况的一个缩影,全村留守儿童占儿童总数的约69.72%。这些孩子是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和农村大规模劳动力到城市就业后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或者父母双方都在城市打工,或者父亲或者母亲单方在外面打工。这些孩子或者与他们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住在一起,或者与亲戚、朋友、邻居生活在一起。
“爸爸、妈妈我想你们了,爷爷奶奶也想你们了,我都快不记得你们的样子了······”在这次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针对孩子们专门做了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问卷。在充斥着各种数据、来自各个层面的留守儿童调查问卷中,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们对父爱、母爱以及对一个完整家的渴望。
调查显示,本地的留守儿童中有大部分处于0—14周岁。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在当地留守儿童问题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我将我在调查中发现的几个问题整理如下:
一、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
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地的留守儿童中大部分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面临许多方面的问题和烦恼,需要有渠道倾诉,有亲人安慰。但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在外务工,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几年都难以给孩子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见一次面,以此维系亲情很难勾通思想,倾听烦恼,给孩子予以足够的关怀。有的父母多年不与孩子见面,至使孩子遗忘了父母的相貌,更谈不上有何亲情。
二、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等偏下
尽管有许多留守儿童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求学愿望,然而,留守儿童实际学习情况却不容乐观。从总的调查情况来看,留守儿童只有2%的成绩优秀,10%的成绩中等偏上,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和相当差的却占到了88%!这主要是由于心理问题的干扰以及学习自控力较差所造成的。在我们的问卷中,有绝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反映无人督促学习,这反映出监护人本身的态度和能力减弱了原有家庭的监督作用,影响了他们自控力的形成。
三、心理封闭和情感世界问题。
据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这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
四、监护人缺乏保护意识导致的意外伤害比例较大
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属于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对突发性事件也缺乏应变和自救能力,没有父母的直接监护,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和利用。加上不少留守儿童上学路途较远,经常起早摸黑赶路,人身安全令人担忧。
五、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
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挑食挑穿、乱花钱;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教导,顶撞祖辈、不服管理、我行我素。
六、监护人自身综合素质偏低。
调查发现龙洞村的留守儿童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大,文化层次不高,有的是文盲或半文盲,他们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上还是老一套,与孩子在交流沟通上存在困难。
当地留守儿童大致存在以上问题,当然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我们不容忽视的,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了集灵村乃至整个社会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但追其根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家庭教育意识淡薄。
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特别是0—6岁是人生行为习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父母外出务工,由于收入普遍不高,居无定所难以将子女带在身边,错过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期,对孩子影响极大;有的父母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造成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有的父母教育方法不得法,存在用钱补偿感情的心理,认为把钱寄回家,孩子有吃有穿有玩就行了,物质上满足,事实上成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旁观者;祖辈隔代抚养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能力上也承担不了对孩子的品德培养、学习辅导的任务,使家庭道德教育处于真空状态。
2)学校教育资源不足。
外出务工人员将子女的教育寄望于学校教育,而当地的明德小学由于实际情况困难,心有余而力不足,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很难为留守儿童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教育,在学习上、生活上难以给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对那些有问题的留守儿童难以管理。
3)社会对留守儿童关注不够。
当今社会关心留守儿童的程度不够高,即使存在一些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建立了一些基金会、专用资金,但仅仅局限于物质帮助,没有上升到精神的层面上来关注与关心留守儿童;社会各界虽然也实行了很多爱心措施,但多数只是流于形式,并未出台针对留守儿童的专项措施或者实施相对应的项目方案。在这次的暑期社会实践中我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也意识到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严峻。感谢学校,感谢集体给了我一次终身难忘的社会实践经历,以后我一定会更多的发扬自愿者精神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帮助那些可爱的孩子们。最后,我呼吁社会上所有爱心人士,关注留守儿童,关爱未来之花!
第二篇:暑期社会实践留守儿童调查心得
暑期社会实践心得
今年暑假,我带队进行了一次关于留守儿童调查的社会实践。两天的调查,我们对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访问,从这两天的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也让我得到了锻炼,提升了自己融入社会的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从中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也有了许多感悟。这次活动促进了我们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了解,提高了我们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实现了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良好有机结合。通过实践活动可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深入群众,了解社会,增长才干,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道路;是青年学生为社会做贡献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作为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深受学校的高度重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社会实践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走出校园,展现自我的舞台。利用假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社会经验,在实践中检验自我,在实践中提升自我能力,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经历这次实践我体会很多,我以前是一个不善于交际,说话能力很差的人。而在这次实践中,我能和村支书、村长和村民们积极主动并随和的交流沟通,使自己的交际能力得到了锻炼。正是只有投身实践
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使自己得到最有效的锻炼及提高。以前与人说话不会应变,谈话经常冷场,显得很尴尬,现在发现一个大学生如果缺乏交往能力,以后走出社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提升交际沟通能力是我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感触最深的一点。在社会中做事都会融入社会这大团体中,人与人之间要合力做事才会有成果,而良好的交际能力是实现各种合作所必需的。这次我不仅学会了要善于交流,而且学会了应怎样交流,学到了与人说话时应注意些什么。比如与村长及长辈说话应注意言语的尊重性,与村民说话应注意语言的通俗性及语气的亲切性,与小朋友说话应注意适应他们的性格特征,抓住他们感兴趣的话题。通过两天的实践我发现与人交际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应着力培养并加强自己的交际沟通能力。这次实践还锻炼了我们的吃苦能力。虽然第一天下着绵绵小雨,第二天顶着炎炎烈日,虽在调查过程中有很多不顺利的地方,但这些都没阻挡我们投身实践的激情,相反却更激发了我们的实践热情。社会实践培养了我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于多数为独生子女的我们来说,娇生惯养不再是我们的专利,我们不再做父母身边不受风吹雨打的花朵,我们也能经受社会的考验,在辛劳的实践中磨练我们适应社会的能力。知识要转化成真正的能力要依靠实践的考核和锻炼,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新月异的社会变迁,提升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变得尤为重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我们需要完成的一大突破。
在这次实践中我学到了与人合作的重要性。完成一件工作需要我们大家融洽的配合,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单独地做完每件事,与人合作
是我们需要掌握的能力。大家一起努力,一起想办法,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做起事来会更容易。在出发前有人想到了给小朋友买糖可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当相机电池没电,正一筹莫展时有人想到了用手机万能充充电;在小朋友不愿配合调查时,我们想到他们爱玩的天性,陪他们做游戏,给他们拍照。总之,在我们遇到困难时只要齐心协力总会有路可走。
这次实践我们都表现得积极努力,并且乐在其中。虽然中午吃饼干喝酸奶,虽然淋着雨,虽然酷日炎炎,但我们个个面带微笑。在我们刚开始调查时很多村民不是很支持,他们不愿接受采访调查,不愿照相;有些小朋友怕生,不愿接受我们的询问,有的还故意回避。而我们没有气馁,对这些人我们仍然积极对待,耐心细致地向他们讲解我们这次活动的目的及意义。我们热忱地与他们交谈,听他们诉说家里面的情况,家里的经济状况,孩子的学习状况,孩子的心理状况。有些村民文化程度有限,对一些书面语言不是很理解,我们也耐心通俗地向其解释,根据他们的表述在问卷上填写。调查过程虽然遇到种种不顺,我们都没丝毫怨言,我们脸上都充满了蓬勃与自信,我们以这种精神向世人宣告我们足以承载社会的未来。社会实践是锻炼我们团队合作与配合能力的一个平台,我们在这个平台上展现自己,向社会证实自己的能力,我们不仅会学知识也会用知识,这次实践我们正展现了我们大学生的新风貌,并在社会实践中让自己有了定位,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弥补与提高,力争不要做时代的落伍者。在社会发展迅速的今天,只重学习,不重实践,我们迟早会被社会淘汰。书本上的知识毕竟有限,我们要从生活、实践中学习各种知识能力,从各方面武装自己,正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样才能在社会中突出自己。
学校让我们参加社会实践,就是让我们提前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这样在真正走上社会时我们才不会找不到重心。感谢学校给予我这次机会,在这次实践中我学到很多东西,它教我要善于交流,教我要能吃苦耐劳,教我要乐观面对生活,教我要有自信。这是我一次难忘的经历,它将使我终身受益。我将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奋进!
第三篇:暑期社会实践留守儿童调查心得
暑期社会实践心得
今年暑假,我在自己的村里进行了一次关于关注留守儿童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将近一个月的社会实践,我们对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访问,从这两天的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也让我得到了锻炼,提升了自己融入社会的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从中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也有了许多感悟。这次活动促进了我们对家乡留守儿童的了解,提高了我们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实现了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良好有机结合。通过实践活动可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深入群众,了解社会,增长才干,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道路;是青年学生为社会做贡献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作为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深受学校的高度重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社会实践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走出校园,展现自我的舞台。利用假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社会经验,在实践中检验自我,在实践中提升自我能力,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经历这次实践我体会很多,我以前是一个不善于交际,说话能力很差的人。而在这次实践中,我能和村支书、村长和村民们积极主动并随和的交流沟通,使自己的交际能力得到了锻炼。正是只有投身实践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使自己得到最有效的锻炼及提高。以前与人说话不会应变,谈话经常冷场,显得很尴尬,现在发现一个大学生如果缺乏交往能力,以后走出社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提升交际沟通能力是我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感触最深的一点。在社会中做事都会融入社会这大团体中,人与人之间要合力做事才会有成果,而良好的交际能力是实现各种合作所必需的。这次我不仅学会了要善于交流,而且学会了应怎样交流,学到了与人说话时应注意些什么。比如与村长及长辈说话应注意言语的尊重性,与村民说话应注意语言的通俗性及语气的亲切性,与小朋友说话应注意适应他们的性格特征,抓住他们感兴趣的话题。通过暑假实践我发现与人交际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应着力培养并加强自己的交际沟通能力。这次实践还锻炼了我们的吃苦能力。虽然有时候下着绵绵小雨,有时候顶着炎炎烈日,虽在调查过程中也有很多不顺利的地方,但这些都没阻挡我投身实践的激情,相反却更激发了我的实践热情。社会实践培养了我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于多数为独生子女的我们来说,娇生惯养不再是我们的专利,我们不再做父母身边不受风吹雨打的花朵,我们也能经受社会的考验,在辛劳的实践中磨练我们适应社会的能力。知识要转化成真正的能力要依靠实践的考核和锻炼,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新月异的社会变迁,提升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变得尤为重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我们需要完成的一大突破。虽然这次实践活动很辛苦,但是我却乐在其中。虽然淋着雨,虽然酷日炎炎,但是我依然面带微笑。在我刚开始调查时很多村民不是很支持,他们不愿接受采访调查,不愿照相;有些小朋友怕生,不愿接受我们的询问,有的还故意回避。而我们没有气馁,对这些人我们仍然积极对待,耐心细致地向他们讲解我们这次活动的目的及意义。我们热忱地与他们交谈,听他们诉说家里面的情况,家里的经济状况,孩子的学习状况,孩子的心理状况。有些村民文化程度有限,对一些书面语言不是很理解,我们也耐心通俗地向其解释,根据他们的表述在问卷上填写。调查过程虽然遇到种种不顺,我们都没丝毫怨言,我们脸上都充满了蓬勃与自信,我们以这种精神向世人宣告我们足以承载社会的未来。社会实践是锻炼我们团队合作与配合能力的一个平台,我们在这个平台上展现自己,向社会证实自己的能力,我们不仅会学知识也会用知识,这次实践我们正展现了我们大学生的新风貌,并在社会实践中让自己有了定位,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弥补与提高,力争不要做时代的落伍者。在社会发展迅速的今天,只重学习,不重实践,我们迟早会被社会淘汰。书本上的知识毕竟有限,我们要从生活、实践中学习各种知识能力,从各方面武装自己,正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样才能在社会中突出自己。学校让我们参加社会实践,就是让我们提前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这样在真正走上社会时我们才不会找不到重心。感谢学校给予我这次机会,在这次实践中我学到很多东西,它教我要善于交流,教我要能吃苦耐劳,教我要乐观面对生活,教我要有自信。这是我一次难忘的经历,它将使我终身受益。我将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奋进!
家庭问题累积成社会问题,继而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与可持续健康发展。如果说留守儿童的心灵世界是没有情的沙漠,是缺少爱的荒原,那我应成为播撒爱心的使者,让充满亲情的火炬照亮孩子们阴暗孤寂的心房,让爱化成阳光雨露洒遍孩子们干涸的心田。我坚信,一只只离群的孤雁,必将会在爱的呵护下,飞得更高、更远!
10物流管理2班
康道均
第四篇:留守儿童社会实践调查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留守儿童”已然成为一大社会问题。心痛之余,我们无法袖手旁观,寻求解决之道才是根本。家庭,社会,学校,在哪里打开缺口,就要在哪里补上漏洞。最近,通过走访,座谈,对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薛庄村进行了调查。这里邻着一条省道,所以被建成了工业开发区。农民的土地大部分卖给了开发商,所以大部分劳动力都去了南方打工,跨省务工成为该乡农村富余劳动力谋生就业的重要途径。目前,该村在外务工人员达八百人,超过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夫妻双双在外务工的现象十分普遍。由于绝大部分农民工没有能力将孩子带到城市读书,因而形成了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据全乡中小学校的调查。现有“留守儿童”932人,占全乡小学生总数的60%。调查问卷显示,“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料的占83%。由叔伯舅姨等亲戚照料的占12%。有哥哥姐姐照料的占1%,寄养在邻居家的占4%。“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后,一般半年以上才回家一次。其中62%的家长一年回家一次,有进13%的家长两年以上没有回过家。“留守孩”主要是通过,QQ,微信,电话与父母进行联系,但次数很少,一般至少要一个月才能联系一次,半年以上联系的占30%,有的一年到头都没有联系。在问及对父母外出务工的态度时,有36%的孩子表示不希望父母在外务工,渴望和他们生活在一起,8%的孩子表示“无所谓”。在生活上,“留守孩”与监护人有矛盾的占41%。其中经常发生矛盾的占20%。在学习上,51%的“留守儿童”表示学习遇到困难时有无助威。在与同学的关系上,43%的“留守儿童”表示曾经受到过同学的欺负。在回答“平时父母不在身边,你最盼望什么,最担心什么,最大的困扰是什么时”,有81%的孩子表示最盼望的是父母回家,得到他们的关爱;有33%的孩子表示最担心父母的健康和安全;有48%的孩子表示面临的最大困扰是遇到困难时不知道该怎么办。
基于以上情况存在的问题:(1)自由散漫,不服管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对人格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家庭教育的突然断裂或缺位,许多“留守儿童”出现内向,孤僻,自卑,不和群,不善于与人交流,顽皮伶俐,冲动易怒,神经过敏等问题。一位班主任对我说,她班上有许多学生,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从三年级下学期开始,经常逃课去打电子游戏或上网,成绩一落千丈,几乎每次考试都倒数几名。
(2)成绩偏差。大多数“留守孩”在学习上缺乏自主性,自觉性,心不在焉,应付了事,据调查不少教师告诉我,大多数留守儿童厌学倾向严重,成绩普遍较差,认为读书无用。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郭某,三年级时曾是全乡的第一明,去年父母去了广东工作后,她的成绩直线下降,现在已是班上的倒数几名了。据一位班主任介绍,他所带的班级“留守儿童”占53%,这些“留守孩”中,80%的学习成绩处于班级上以下水平。其中,超过40%的人属于差。对很多教师而言,“留守孩”已成为教学成绩后退的一快“心病”。
(3)家教缺位,不良行为突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教育对孩子影响深远,由于缺乏父母的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不少留守儿童养成不良的习惯,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据调查,31%的“留守儿童”平时有说谎话的习惯;15%的人有过偷人钱物,破坏公物,抽烟喝酒等不良行为。
(4)心里问题严重。由于缺乏全方位的监管引导。“留守儿童”极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待人处事往往有盲目性,随意性,冲动性,有的还流入了社会不良群体中,成为“小混混”,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调查发现,有20%的“留守儿童”上学经常迟到旷课;22%的人经常沉迷于打游戏机;30%的人有过打架斗殴的经历。
面对以上问题,我们不得不进行思考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弥补这些严重的事情发生。(1)用亲情温暖留守孩子。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家长要转变育人观念。不少农民对自家孩子的期望值过低,认为将来不会有什么大的出息,对孩子的学习不是很关注,抱有引导不够,他们以自己在外务工受苦受歧视的经历现身说法,要求孩子“适应社会世俗”,这些错误的育人观念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极大,必须切实加以转变。其次,要加强与子女的交流和沟通。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个班级念书,不知道班主任是谁,更不用说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了。家长们应该充分利用两季大忙,春节返乡等机会,多向老师和监护人了解孩子在学校、家里的学习生活状况,或借助电话与孩子交流沟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再次,可适当改变外出务工方式。夫妻两人尽量不要同时外出务工,一方可择近在本地务工,最好能隔不长时间回家一趟,增进与孩子的亲情交流,关心其成长。
(2)给留守孩子撒播爱的阳光。农村学校作为直接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单位,应该成为其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教育,在学习、生活上予以更对的关心和爱护。一是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班主任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将其在校的各个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留守儿童”的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长共同教育的局面。二是在学校开设“二线一室”。即:开通“亲情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定期与子女通电话;开通“师长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可随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医生,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上的困惑。三是教师要切实增强对“留守孩”的关爱度。调查显示,在很多教师眼里,“留守孩”与双差生划上等号,属于“不受欢迎”的一群,“留守儿童”,从老师那里得到的关爱明显要少于非留守儿童,对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而言,教师与其亲密程度越高,越有信赖感受.对其的影响就越大.在家长与“留守儿童”之间产生隔阂较为疏远的情况下,老师理应担当起“扭转乾坤”的角色,四是深入开展有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如:主题班会、联谊会、道德法制讲座以及“我为留守孩献爱心”活动等,让“留守孩”充分感受到来自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国家也应该彻底落实各种政策法规来保护留守儿童。2月14日,农历新年正月初七,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这是以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为切入点的第一份系统性地明确未成年人保护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的国务院文件,其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使儿童留守现象明显减少。面对留守儿童这道考题,我们能做些什么?天津社科院研究员关颖指出,父母必须守住依法履行监护人职责的底线,国家必须弥补监护人教育这个公民教育和普法教育的盲点。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段成荣认为,源头干预才能标本兼治,全社会应联手把工作做在亲子分离之前,让可走可不走的家长就地、就近就业,或者帮助至少一个家长留下来守护孩子的童年。一名父母没有外出打工,平静安稳地度过童年考上大学的教师,则用亲身经历阐述了家庭的宝贵价值。过去留守儿童的难题是缺衣少食,现在很多孩子不缺钱花,缺的是情感关爱,“兜里零花钱多了更难管,有的经常夜里翻墙去网吧”,“代理家长”和“爱心妈妈”等送温暖活动很难填补孩子的亲情饥渴,有的留守儿童甚至被推上“秀场”重复关爱。这都是政府的过激政策造成的。“关爱保护不仅仅是送书包、送文具。”多位专家表示,破解留守儿童难题须形成社会合力。此次印发的《意见》明确要求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关工委等群团组织发挥关爱服务优势,积极为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假期日间照料、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指导等关爱服务。
当代大学生现在缺乏社会责任感。对社会道德了解不深。所以,在以后我们上网看报的时候应该更多的了解社会,关注那些需要帮助的群体。我们从童年走过,烂漫的人生季节他们也应该享有。我们今后更应关爱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帮助他们。体现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第五篇:关爱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背井离乡,他们或是被交付给爷爷奶奶抚养,或是跟从父母到处流浪。从此,他们的生活比其他普通孩子少了许多,也多了许多。为了能更好的关注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儿童成长、成才,作为新一代青年的我们,他们眼里的大哥哥、大姐姐们,理所应当竭尽自己所能,给予他们帮助。因此小组成员组队,精心准备工作,在一起开会,讨论相关工作的开展怀揣着美好的梦想,属于我们的心手相牵,爱暖朝阳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之旅就这样开始了!一样的夏天,一样的炎热,不一样的暑假。炎热的夏日挡不住诚诚的奉献之心,辛勤的汗水充实了默默的实践之旅。漫长的暑假因有了社会实践而变得充满了期待和振奋。为了能让小朋友们度过一个愉快又充实的假期,小组成员经过头脑风暴,将这次活动分为主题教育,户外素质拓展活动,技能培训活动等。
7月2日,我们来到XX社区。社区的书记对我们的到来很是欢迎,为我们提供了充分的设备与资源。考虑到刚放暑假,安全问题是学校一直强调的重点。还结合社区领导的要求讲讲道德教育。上午我们开展主题教育---安全与行,感恩于心。中间穿插有奖知识竞赛抢答,充分调动了小朋友们的积极性,寓教于乐。由父亲节,母亲节来由引出感恩教育,在我们成员的《感恩的心》手语操表演之后,聪明的小朋友们很快学会了这套手语操呢!最后在音乐声中小朋友们拿起手中的画笔诉说对父母的画语。大多数孩子都在传达着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我爱你们!看后我们都很感动。孩子们的童年游戏是不可或缺的。下午我们专程进行游戏环节。我们大学生与小朋友分组,打成一片,像好朋友一样进行游戏比赛,让孩子把应有的天真可爱表现与言行中。有贴鼻子,三人抱团,击鼓传花,抓树叶,大西瓜小西瓜,官兵捉贼等简单又有趣的游戏。小朋友们很感兴趣,玩的不亦乐乎!其中我们那组玩三人抱团时,当报纸被折成很小的一块,又要4个人的脚可以站在上面。灵机一动,我和搭档分别背起1位小朋友,面对面一只脚站着,2位小朋友再双臂抱着,这样就会稳稳地站在报纸上了,并且赢得了第一名咯!通过这个游戏让小朋友们真正参与其中体会乐趣,又领悟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不需刻意,自然而然的灌输,其教育效果是巨大的。这一片欢乐的天地应该属于她们的,也是属于我们的,而常常我们却忽略了。当活动快结束的时候,有个小朋友问我姐姐,你们以后还来吗?惊讶的同时又很开心,我肯定的说来,我们一定来。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又对XX等社区进行了丰富的活动。如教小朋友跳舞,唱歌,书法以及义务家教等。
最难忘的莫过于在实践过程中发生的小插曲了。记得到拱山社区的那天早上,装有主题教育PPT的优盘忘带了,可是活动马上又要开始了。当时我们急得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心想这下完了。还好我们是一个团队,临时改变策略,先让2个主持人以小朋友们和我们大学生自我介绍为开场,做个小游戏热身为回去拿优盘的成员有足够的时间。小朋友们并没有感到异常,通过各自的自我介绍和游戏,反而大家更加熟悉,有的小朋友不再拘束和害羞。上面的环节结束后优盘也拿回来,继而开始主题教育。活动结束之后我们都会心的笑了,有惊无险啊!不过也让我们更加明白了团队的意义与重要性。大家一起努力,一起想办法,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做起事来会更容易。完成一件工作需要我们大家融洽的配合,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单独地做完每件事。
当然除了我们自身发生疏忽,实践过程中还会遇到其他的问题:部分家长的冷漠与不解,在拱山社区教小朋友们跳舞时,可能外面的家长看起来秩序有点乱,不满的说这是什么活动,乱七八糟的。走,跟我回家,曾让沮丧占领我们的心头。有些孩子的调皮捣蛋也让我们大伤脑筋。此外,酷热的天气,虽然没有骄阳似火,没有一丝风的天气总是让人黏湿的不舒服,我们的信心和热情有时会大折扣。可是,看到孩子们亲切的喊着姐姐问东问西时的喜悦,社区领导为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帮助时的感激让大家又重新振作了起来,以全新的姿态继续奋战。
回顾奔波于社区与学校的日子里的点点滴滴,我很庆幸自己是这个社会实践团队的一份子,很庆幸自己能够参与其中。我收获了许多,锻炼了许多,也成长了许多,提升自己融入社会的能力。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从中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也有了许多感悟。这次活动促进了我们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了解,提高了我们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实现了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良好有机结合。通过实践活动可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深入群众,了解社会,增长才干,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道路;是青年学生为社会做贡献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是作为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社会实践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走出校园,展现自我的舞台。利用假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社会经验,在实践中检验自我,在实践中提升自我能力,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真的感谢这次社会实践,感谢我们的团队,教会我好多好多的东西,教我要善于交流,教我要能吃苦耐劳,教我要乐观面对生活,教我要有自信。
一片叶子属于一个季节,年轻的莘莘学子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谁说意气风发,我们年少轻狂,经受不住暴雨的洗礼?谁说校园里的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我们同样不会辜负他人的期望,为自己书写一份满意的答卷&& 难忘的社会实践已经结束,和队友们一起坚持把通大学子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体现得淋漓尽致,在社区人民的心底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这,也是一种幸福。七月,我们走进火热社会,用欢笑和汗水谱写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七月,我们撒播希望,献出爱心,就如天际的缕缕曙光,把一片天地照亮。
岁月伊始,未来的日子还长。我们的所学却才刚刚开始,新的考验和抉择还在前方等着我们,相信再深的水淹不死渴望探索的鱼儿,再烈的火也烧不死雄心壮志的凤凰,象牙塔里的我们也能够经受住暴风雨的洗礼,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在我们的空余时间,真真切切的走进孩子们,给孩子们的童年更多的关爱。我们细微的一小步,就能促进社会的一大步,我想用我们的微薄的力量,让更多的孩子得到爱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