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教研室工作经验总结
客观面对
开拓创新 在追赶超越中砥砺前行
——韩城市教研室工作经验总结
县级教研室作为县域内教学研究的核心组织机构,履行着基础教育教学业务研究、管理、指导、服务四大职能。它的创新发展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由于历史原因,教研室的发展既缺乏国家政策保障,相关生存经验的借鉴,也缺乏对自身发展的研究。在现实中,四大职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或有所偏重,使许多关心教研事业的人们感到十分困惑和无奈。但越是在困境中,越要不断地尝试探索,韩城市教学研究室在韩城市经济社会追赶超越、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也经历了不断地改革和发展,在某些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取得了一些经验,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困惑。为此,结合近几年的发展历程,针对教研室的发展提出以下观点和对策。
一、提升教育科研的实效性,是教研室研究职能得以发挥的永恒主题
教育教学中,教研工作始终是幕后工作,近年来虽然从上到下思想重视,但仍然存在实效性不强的问题。例如:教研课题的研究,立项及结题数量逐年上升,但很多课题结题后便束之高阁,课题成果的实用推广寥寥无几;高效课堂和自主学习等方面的教学探索多流于形式,缺乏深入研究。然
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让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动起来,在竞争的氛围中激励各学校完善提升,再通过树立典型,示范引领,充分发挥其示范性和带动性,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
1、深入调研,为全市教学教研工作有序开展打好基础。根据市局“三项机制”和全员聘任制工作的总体部署,7月份,教研室领导班子进行了大调整。为了摸清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情况,尽快熟悉分管工作,自8月15日起,教研室主管各学段业务副主任与各组教研员一起深入基层学校,与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交谈,全面了解各学校领导班子、教师队伍、教学设施及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科学谋划下一学年教育教学工作做好准备。
9月初,各主管副主任带队,同各组教研员一起,对全市中小学教研现状进行调研视导,传达市教育局关于建立教科研问题台帐的指导意见。通过现场查看的方式帮助学校发现问题,采用座谈研讨的方式,征求各校对自身教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听取学校教研工作的具体设想,指导学校建立教科研问题台帐,为新学期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0月16日—27日,为了督促各学校扎实落实教学质量评析会精神,教研室按照全系统“实干苦干四季度,决战决胜一百天”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于分段对全市所有中小学、幼儿园落实质量评析表彰大会精神情况进行了调研督查。本次调
年度全市学校申报的70个市级立项课题进行结题验收,59个课题顺利结题,25个课题延期结题,6个课题不予结题。延缓结题的课题,要求继续研究,完善资料,重新申请结题。同时公布了69个2018年度立项课题名单。
5、校本研修,有效提升各校办学质量。在2017年,省教育厅举行的全省校本研修表彰暨推进会上,教研室结合PPT汇报了一年来在校本研修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其中,丰富多彩的研修活动和一系列研修成果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好评,教研室被评为全省校本研修优秀教研室。
二、增强质量考核的科学性,是教研室评价职能充分发挥的有力武器。
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如何提升教学质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现实的话题。家长、社会和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要求与学校实际的教学效果的矛盾始终是存在的,当对教学质量的期望越高,往往学校的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发展越不均衡,作为教研机构,如何才能选择一种平衡策略,或者找准一个切入点,又是当前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韩城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教育底蕴丰厚而历史久远,加之目前的经济大幅提升,社会和家庭对教育质量的期望值日益攀升,向大城市进军的择校问题尤为突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面临的则是优质生源稀缺,提升质
调节”的原则,加强考试成绩分析环节,学校教导处、教研组、带课教师认真做好自我反思,从主观找问题,写出整改措施,教研室把质量分析作为校本研修的一项内容,纳入常规检查项目,提高了教学行为的实效性,从而增强了教育的竞争实力。
1、与时俱进,修改各学段常规基本要求及考评方案。依照韩城市教育的发展现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基层学校意见,我们对常规要求及考评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使之更趋合理、科学。
2、扎实有序,开展教学常规检查。对于常规教学,我们继续实行一年两查。5月中下旬,常规检查主要以开展教学巡诊活动为主,采取听、看、查、访的方式,深入了解各学校“两个常规”的执行情况等,通过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校规范教学常规; 12月中下旬,对全市中小学进行“两个常规”大检查,幼儿园进行保教工作大检查。检查主要围绕“教师备课、学生作业、课堂教学、教学活动”等内容,翻阅备课 1323 余本、作业29320余本、听课评课 150余节,召开检查反馈会67场,发放并回收学生评价教师调查问卷表800余份,全面了解了各学校“两个常规”的执行情况,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查看了各校教科研问题台账整改资料、学校三年规划、骨干教师培养资料等,促进全市中小学“两个常规”管理进一步规范。
3、客观科学,对各校教学质量进行分析。4月初教
和设置不合理、学科不配套,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深入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加之学校能常态化深入开展教研工作的为数不多,其内容和形式也大多流于形式走过场,对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根本性问题往往重视不够或研究不力。因此,学校教研工作的开展,也需要教研室开展长期的、及时的、贴近教师实际的有效指导。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有效开展、指导教研活动,使教研活动常态化又是一个议题。为此,我们做了有益的探索。
一是转换教研员角色。教研活动中教研员要由指导者、鉴定者变为教师成长的促进者,教研活动的内容的确定也要依据教师的需要,研究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搭建常态化的教师交流共享的平台,引导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在教师中形成相互学习、共同探讨的学术氛围,促使更多的教师常态化的参与到活动中来。二是革新活动形式。把平时的视导、督查、巡视等指导方式全方位融入到活动的开展之中,遵循“三结合”原则,即将教研活动的指导与相关现场会、推进会等有机结合;将教研活动的效果与推进示范校有机结合;将教研活动的开展与考核评比有机结合。这样,既节省人力资源又能一举多得。三是深入开展竞赛。在中学开展全学科的学生竞赛活动,小学开展形式各异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幼儿教师中开展技能竞赛活动。“以赛促学”,把加强学科竞赛工作纳入教学常规中,做到学科竞赛进课堂,切实抓尖子生培养;“以赛
3、名师示范,改革课堂,提升教师施教水平。为了盘活名师资源、发挥名师作用,11月3日---10日,教研室组织四位陕西省特级教师张向玉、马圣平、程根强、陈逸蓉开展了特级教师课改示范课活动,来自全市中小学的350余名一线教师、教研员、教学管理者参与了活动。11月17日--22日,初中省级教学能手示范课活动分别在新城一中、新城四中举行。示范课由我市省级教学能手苏春荣、王晖、陈富杰承担,来自我市23所初中学校的300余名师生参加了活动。11月16日,韩城市幼儿教师教学能手示范课观摩活动在新城幼儿园组织举行。全市各公办幼儿园的领导、骨干教师及2017年新招录的幼儿教师近20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4、送教下乡,互动探讨,提升乡村幼儿园办学水平。4月18日--26日,幼教组组织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全市59所幼儿园的200余名教师参与本次活动。活动分五个片区进行,4名省地级教学能手担任主讲,通过示范观摩、问题探讨、互动点评等方式,引导、帮助一线教师从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提高了全市幼儿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促进了幼升小的衔接,防止了幼儿小学化教学的倾向。
5、开设微信公众号,宣传引领基层教研工作。2017年9月份,我们注册了教研室微信公众号,三个月内发送有关教研教改报道11篇,宣传报道了基层学校教研教改活动中一些优秀的做法和成功经验,树立了一批榜样和标尺,对全市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引领作用。
1服务职能是目前县级教研室的主要职能,不是因为其性质决定,而是现实的各级教育部门的职能和教育发展这一特定时期的历史使命所要求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服务教师就是服务教育,教师成长怎样?发展如何?虽然直接重任在学校,但作为基层教研室,作为教育教学的研究与指导机构,也肩负着教师专业成长引领和教师队伍建设推进的重任,目前,基层教师队伍面临整体水平不高,难以自我突破,职业倦怠明显的问题,我们要利用自身工作特点与优势,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方向性,为广大教师构筑专业成长的通道,创造各类展示自己的机会,搭建自我超越的途径与平台,同时,协助学校为相关教师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奋斗目标。让教师发展的目标性更具体,实效性更明显,从而为学校可持续性发展注入活力。
一是完善各类考核办法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全方位打好服务的基础性工程。教师是需要激励的,他们有进步的要求,有成功的需要,所以对于校本研修、课题研究、高效课堂、名师培养等,教研室及时给予教师引领、指导,奠定好教师成长的基础性工程,使他们的教学行为和专业发展更加科学规范。同时积极评选推荐教研成果,推荐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成果评比活动,使老师们获得成就感、满足感,并激发
3师……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优越感,通过全方位、立体式的服务教师,有效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有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1、重点突出,做好中考服务工作。我们分别于元月、四月、五月对全市各初中进行了3次模拟考试,市上统一命题制卷,统一集中评卷,并对考试情况进行了认真评析,为市局和各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全年召开中考学科研讨会3次,围绕考纲和大纲,交流研讨,增添措施,达到了统一思想,增进认识的目的。
2、多方入手,做好高三复课服务工作。我们践行一线工作法和“周二下校调研日”,做好高三复课督查,教研员按照分工,下校包点,坚持高三复课督查工作常态化,每周下校一次,通过听课、座谈交流等方式,了解学校复课进程、存在问题等,及时与学校主管领导沟通,并将了解的情况及时反馈市局,为市局全面掌握复课实情,调整复课策略提供资料。
配合市局召开高三复课会,统计分析模考、高考各类数据,通过纵横比较明确我市与其他县市、我市各学校、各学科等的实际情况,找差距查问题,为召开复课会提供有效资料。一年来,我们组织召开了四次复课会,做到了工作部署扎实,阶段性目标任务明确,为复课取得实绩做出了贡献。
同时,教研室积极组织各校高三骨干教师150余人次参加西安高考信息研讨会,并分别在3月中旬、10月中旬,分
5讨会。9月27—28日,组织全市316名教师参加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二次培训”。本学年,开展全市性教研活动 18 次,有1300多人次教师参加,二次培训6次600多人次教师参加。
6、组织竞赛,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我们组织多学科知识竞赛:中小学生作文竞赛、初中数学、英语竞赛、高中英语竞赛及全国高中生物、数学、化学、物理竞赛等,参试学生共计1545人次,促进了尖子生的培养及学校内涵的发展。
7、做好陕西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征集评选工作。经基层考核,层层评选,推荐21项基础教育成果赴省参评。
5、配合市局完成相关工作。认真做好“师道尊严大讲堂”及“风追司马祭祀活动”、万荣县考察团来韩交流学习、经典诵读、研学启动仪式、全国中小学教师读写比赛启动仪式、暑期教育工作会、教育教学质量评析大会、文化暖古城、教师业务能力测试、创卫等活动;配合学前办携手对33所公民办幼儿园进行学前教育专项检查,教研室各同志扎实的作风、敬业的态度受到了多方肯定。
教育是民生之本,强国之基,县级教研室的改革与发展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尽管前路迷雾重重,面临各种艰难险阻,但我们依然以满腔的热情,坚定的信念,稳健的步伐砥砺前行,加快教育质量的追赶超越!
第二篇:市妇女儿童工作的经验总结
市妇女儿童工作的经验总结
市妇女儿童工作的经验总结2007-02-06 09:57:5
5充分发挥优势,创新工作机制
努力开创妇女儿童工作新局面
兰州市地处甘肃中部,黄河上游,总面积万平方公里,辖3县5区,61个乡(镇),51个街道,789个行政村,336个社区居委会,全市总人口万人,其中妇女万人,占总人口的%,0----17岁儿童万人,占总人口的%。在省委、省政府及省妇儿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兰州市委、市政府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不断促进妇女儿童事业与全市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以《妇女权益保障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为根本,认真实施兰州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不断强化政府行为,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及社会各界的作用,构建“五大工作机制”,攻克“六大重点目标”,有力促进了全市妇女儿童事业的健康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责任意识,构件“六大工作机制”
(一)统筹发展机制
为了把实施两个规划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兰州市将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和两个规划的实施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作为市委、市政府对妇女儿童事业发展高度重视的具体体现,纳入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了政府工作的重要议程,纳入了小康社会建设工作中,纳入了政府各有关部门的职能范围,纳入了政府财政预算,统筹安排,统一部署,采取有效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规划的实施,保证了人财物的必要投入和实施工作的有效性和整体性。逐
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妇儿工委牵头、多方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社会化工作格局,为妇女儿童办了大量实事好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使我市妇女儿童发展有了良好的开局。
(二)长效管理机制
实行目标管理,强化责任主体意识。制定了兰州市妇女儿童规划目标责任书,将目标责任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实行目标管理量化,指标管理细化,责任管理强化。制定了分级、分项、分的计划和措施。各成员单位都按照各自的职责,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制定了实施规划的工作方案和实施意见。完善工作机制,实行了规范管理。市、县成立了监测评估领导小组、统计监测组和专家评估组,建立了成员单位联络员队伍。制定下发了监测统计指标和监测统计评估方案。制定了妇儿工委工作制度,成员单位工作报告制度, 成员单位职责,成员单位联络员职责和办公室职责等制
度;保证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科学运转,提高了妇女儿童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三)强化宣传机制
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以宣传为先导,充分发挥我市综合优势,积极利用各类宣传资源,多渠道、多形式广泛宣传“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的原则,提高规划的社会知晓度,一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宣传培训,二是开展对妇女儿童工作者和各成员单位业务人员的宣传培训,三是开展向妇女儿童群体的宣传培训,提高自我参与意识和能力,四是面向社会开展宣传。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宣传培训,广泛地向全社会宣传规划的主要内容,实施规划的重大意义,宣传我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现状和保障妇女儿童的各项法律、法规政策等,引起社会的关注,创造了良好的实施氛围。
(四)资金保障机制
市政府把用于妇女儿童发展工作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财政
用于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2001以来,地方财政用于教育事业的投入达到亿元,卫生经费达到47940万元。2005全市国家性教育经费亿元,卫生经费亿元,防治防疫经费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和%。市、县、区政府都将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专项工作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保证了工作正常运行。
(五)政策保障机制
我市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妇女工作的意见》、《2002—2005年培养选拔女干部发展女党员工作规划》、《关于切实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实施办法》、《开发公益性岗位促进就业困难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实施意见》、《兰州市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实施办法》、《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兰州市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实施意见》、《和关于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为实现妇女儿童的政治、经济、教育和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整合社会力量,攻克重点目标
我市抓住妇女儿童教育、卫生保健、就业、参政、保障、环境等关系妇女儿童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在不断强化政府行为的同时,采取借力、整合、共享等方式,集聚妇女儿童发展的社会资源,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进步。
(一)创造良好环境,保障女性平等就业
2005年全市女性就业人员达到万人,约占就业人员总数的44%。2005年兰州地区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万人,其中女性为万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为万人,其中女性为万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达到了万人,其中女性为万人,城镇企业职工生育覆盖率达到了%。市委、市政府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给与了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措施,帮助、解决和安置下岗女工实现再就业。各级劳动部门广拓就业渠道,一是积极发展劳
动服务企业和建立社区服务网点,开展社区服务,全市已建立各类就业服务机构359个,几年来提供职业介绍服务万人(次),介绍成功万人,其中女性万人(次),占%。通过各种渠道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5万人次,其中女性万余人。二是积极开展和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坚持全市每年输转农村剩余女性劳动力10万人(次)以上,2001年以来,全市共输转城乡剩余劳动力万人,其中女性万人(次),创收亿元。三是加大对下岗失业妇女技能培训的力度,提高她们的就业能力。2001年以来各类就业服务机构共培训各类人员12万人次,其中女性万人,占%。四是积极鼓励行业内部、企事业和社会团体开办专项服务机构,使再就业工作形成合力。全市各级妇联扶持兴办以社区服务为依托的妇联“三八服务站”526个,先后安置下岗女工1600多名。
(二)各级各类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妇女儿童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多年来,政府多渠道争取资金不断
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实施了“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标准化初中和示范性学校建设工程”、“城区市属学校基础设施改造工程”、“优质高中扩招工程”和“中等职业教育工程”等,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1、学前教育普遍提高。全市有幼儿园236所,在园儿童53061人。2005年,全市3-6岁儿童入园率达到%,比2000年上升个百分点。
2、义务教育得到巩固提高。全市有小学870所,小学教学点256个,小学在校生25万多人。有普通中学234所,在校生为14万人。2005年全市适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其中女童净入学率达到%。小学五年巩固率达到 %,其中女童巩固率达到%,小学辍学率为%,其中女童辍学率为%。初中学生毛入学率为%,其中女生为%;初中三年巩固率为%,其中女生为%。
3、女性接受中、高等教育的比例逐年上升。全市普通高中在校生为76927
人,比2000年增加了36480人。2005年高中学生入学率达到%,比2000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女生毛入学率为%。兰州市成人妇女识字率已达到%,青壮年妇女识字率达到了97%。
4、城市职工技能教育和农村技术培训得到较快发展。2001-2005年,全市共有10万职工接受岗位培训,平均每年有10万以上的农民接受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城乡居民整体文化素质得以较大提高。
(三)卫生条件逐步改善,妇女儿童享有卫生保健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2000年以来,全市基本形成了集城乡基本医疗、卫生监督、疾病控制、预防保健、妇幼卫生等为一体的医疗卫生体系。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288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万人,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人。通过《兰州市区域卫生规划》、《兰州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母亲安全”等项目的实施,基层卫生
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络得以巩固和发展。通过两个规划的全面实施,全市的卫生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妇幼卫生保健业务水平和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广大妇女儿童的健康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健康水平大大提高。
1、加强了妇幼保健专业机构建设,巩固健全了妇幼卫生三级网络。全市有妇幼保健机构10个,妇幼保健床位493个,有妇幼保健医生289人。全市乡以上妇幼保健专业人员由1990年的930人增加至1089人,村级妇幼保健人员由978人增加至1327人,基本上保证了乡有专干、村有保健员的要求。通过各种硬件的投入,培训基层妇幼卫生人员近万人次,使我市妇幼卫生服务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2、通过各种途径对广大妇女普及避孕措施、优生优育、妇幼保健方面的科学知识,使妇女享有良好的生殖保健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由2000年的 ‰下降到了2005年的‰,已婚育龄妇女节
育手术并发症由2000年的‰下降到‰,孕产妇死亡率由2000年的/10万下降到了2005年的/10万;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由2000年的%上升到2005年的%;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由2000年的%上升到2005年的%;孕产妇保健覆盖率由2000年的%上升到2005年的%;2005年全市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非住院分娩新法接生率分别达到%和%,孕产妇接受健康教育率达到100%。
3、儿童保健工作进展顺利,儿童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不断改善。全市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和‰,分别比2000年的‰和‰下降了‰和‰;婴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降到了%,比2000年下降了个百分点;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5年来为0。儿童保健覆盖率达到了%,比2000年的%上升了%;婴儿母乳喂养率已达到%,比2000年上升了个百分点。市卫生部门积极参与爱婴行动,促进母乳喂养,全市98%的医院和62%的中心乡卫生院建成爱婴医院和爱婴卫生院,有近
百名产儿科医护人员接受了爱婴知识培训,为提高母乳喂养率和有效降低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提高孕产妇和儿童保健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市连续5年未发现脊灰野病毒病例,实现了消灭脊灰的目标,计划免疫稳定在较高水平,乙肝疫苗接种率从2000年的%上升到2005年的%。“四苗”接种率达到了90%的目标。2002年我市被国家卫生部、省卫生厅授予消灭脊灰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四)妇女参政比例明显提高,参与领域进一步扩大。
在培养、选拔和使用女干部的工作中,认真贯彻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不断加大培养选拔女干部的工作力度,建立有利于女干部成长的培养和选拔机制,不断更新用人观念,拓宽选人视野,放手、大胆培养使用女干部,努力促进跨世纪女性人才的成长。目前,我市有女干部万人,占干部队伍总数的%,市直党政部门配备
女领导的比例提高到了%;人大女代表和政协女委员比例保持稳定,分别占代表总数和委员总数的%、%,市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中均有女领导,配备率为100%;县级女干部150人,占同级干部总数的%;科级女干部1723人,占同级干部总数的%。市政府职能部门领导班子女干部配备率达50%,市级党委部门领导班子女干部配备率达50%。8个县(区)党政领导班子中配备女干部比例达 %,县区政府职能部门领导班子女干部配备率达52%,县区党委部门领导班子女干部配备率达%。县区级党委领导班子中女后备干部的比例达%,乡(镇)街级党政领导班子中女后备干部的比例达25%。61个乡镇配备女领导比例为%(其中正职7名),51个街道领导班子中配备女领导达90%,(其中正职25名);2005年100%的村委会、100%的社区居委会成员中均有女性。
(五)保护处在困境中的妇女儿童,提高享有社会服务水平。
维护残疾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强社会福利设施建设,扩大特殊教育和儿童福利事业,解决重点难点问题,2001年以来,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兰州大滩儿童福利院、兰州市妇女儿童培训活动中心等建设,已作为为妇女儿童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的重点项目,列入兰州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已安排资金计划2317万元,有效地改善了妇女儿童生存、发展、保护的条件和环境,为推进全市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奠定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全市有特殊教育学校2所,特殊教育职业中专1所,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4个,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了%。通过“长江新里程计划”、“扶残助残项目”和彩票公益金等项目的实施,有273名贫困残疾儿童得到资助,通过开展“希望工程”活动,救助了580多名失学儿童。通过开展“春蕾计划”活动,在榆中、永登两县办起了三所“春蕾”女童班。2005年全市争取救助资金万元,救助困难女
童1722名。
(六)优化生存环境,妇女儿童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为有效改善我市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环境,政府加大了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投资,城乡环保质量有所提高,适合妇女儿童生活的自然环境逐步改善。5年来,市政府争取国债资金2478万元,实施农村人饮解困工程,解决了
万人的饮水困难;争取国债资金1692 万元,实施氟病改水工程,解决了万人的安全饮用水问题。到2005年底,农村改水受益率达到%,比2000年提高了81个百分点。享有安全饮用水的人口覆盖率城市达到了100%,农村达到47%。农村缺水地区供水受益率达到了%。2005年市政府为环境污染治理投入资金亿元,把农村改水改厕指标纳入了全市爱卫工作和水利工作计划,实行了目标管理,在水利、爱卫办、防疫等有关部门的努力下,全市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效果明显,广大群众对安全饮用水和使用
卫生厕所的认识大大提高。2005年全市农村修建示范性卫生厕所 2300所,累计改建各类农村卫生厕所 990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比2000年提高 个百分点。农村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全市新增城市绿地510公顷,占城市绿地面积的22%,2005年全市绿化面积达到 万亩,比2000年增长%。
我市的妇女儿童工作,经过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妇女儿童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需要我们继续不懈努力。我们要继续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不断创新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机制,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件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努力推动我市妇女儿童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实现我市妇女儿童事业跨越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第三篇:市社会工作经验总结
市社会工作经验总结
市社会工作经验总结 社会工作是一门综合运用现代化科学所提供的知识与技能而形成的,以应用为主的专门学科,通过为社会成员提供各类福利与福利保障,帮助困难者、不幸者恢复生活能力和信心,调整人们适应社会的能力,来达到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高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构建和谐社会工作的开展,社会工作也越来越受到更多的重视,现将我市的社会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现状 我市社会工作主要分布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残障康复和群众工作等领域。随着我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其中衍生出种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有待解决,使社会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市社会工作的服务已形成了覆盖民政、教育、医疗卫生、公安、司法、劳动与社会保障、工、青、妇、计划生育等社会工作体系。社会工作的服务范围包括进行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等多个领域。通过调查统计显示,全市目前总人口约87万人,共有社会工作人才3262人,占人口总数的%。从性别上看,其中女性仅为937人,占总数的%,比男性少;人员结构上看,少数民族11人,占总数的%,中共党员2415人,占总数的%,可见中共党员在我市的社会工作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从学历上看,研究生学历3人、本科学历282人,专科学历1431人,中专学历457人,高中及以下学历1092人,明显可以看出我市的社会工作人才主要集中在大专学历层次和高
中及以下学历层次上,整体学历水平偏低;从年龄结构上看,45岁以下的社会工作人才占到2212人,但55岁及以上人员有244人,高龄人员也依然存在,从人员分布上看,我市大部分社会工作人才分布在乡镇、社区、村等基层组织,另外,民政系统、司法系统、计生系统、教育系统、劳动与社会保障系统等方面的社会工作人才占多数,卫生系统、工会系统、残疾人权益保障系统的社会工作人才偏少。
二、我市社会工作开展情况
参与四川省社工人才百人计划的实施 20年6月,我市参与了四川省民政厅和省委组织部联合开展的“四川省社会工作人才百人计划”,并成功通过计划引进了2名西南石油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志愿者,采取分阶段多点实践锻炼的方式使两名社工人才尽快熟悉了各个工作领域,积累了更加丰富的工作经验。通过实践和锻炼,一方面两名社工人才既帮助了基层社区和民政机关创新工作
思路,改进工作方法,自身也熟悉和了解了从基层到机关的工作方式方法,较好的把理论融入到了实践工作中,专业工作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另一方面两名社工人才从专业角度,以专业的工作方法,创新和改进了从社区到民政系统等多个领域的工作方式,提出了良好的意见和建议,并在有限的服务时间里努力实践,做出了出色的成绩。
组织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 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任务”要求,我市积极着手筹备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先后多次组织全市社区干部、民政系统从业人员召开社会工作培训交流会,邀请专家授课,不断提高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全国开展了首次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这对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意味着社会工作者将作为专业技术
人员获得国家和社会的认可。为此,我市积极响应中央民政部、省民政厅的号召,组织召开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专题会议,强调了社会工作在民政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要求各下属单位,尤其是市福利院、市精神病院、市救助站、市光荣院、军干所等社会工作覆盖单位必须高度重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的宣传动员工作,在全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和社会团体的积极参与下,全市多个单位均组织了职工参加考试,体现了我市对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视。开通社区志愿者注册管理通道
为规范全市社区志愿者管理和完善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提高社区管理水平,改善地震期间社区志愿者管理工作的无序状态,6月,应我市邀请,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深入地震灾区考察,对我市志愿者发展的现状和潜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高度评价了全市志愿者们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并对我市在志愿者工作方面所做的努力给
予了赞赏。7月,中国社工协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正式授牌成立社区志愿者分会,成为四川省第一个县级志愿者注册管理机构,把我市志愿者这一抗震救灾的主要力量通过正式机构、正式注册完整的保留了下来。8月,在灾后工作走向正轨后,我市组织马上组织开展了社区志愿者注册工作培训,各镇、街道办干部,社区干部和信息管理员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特邀了中国社工协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的老师为参加培训人员上课,详细讲解了全国标准的社区志愿者注册流程、注册管理系统理论、管理系统上机操作实务,并通过实际操作强化了学习效果。通过此次培训,各社区均熟练掌握了社区志愿者注册管理工作的制度、流程和管理方法,为下一步全市社区志愿者注册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基础。
认真做好全市社工人才队伍的统计和规划
6月,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落
实人才强市战略,充分体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方针,我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汇集各方面力量,打破行业、部门、单位和地域限制,对我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现状进行了调查统计,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综合性、系统性、整体性研究,提出了我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战略、总体布局、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8月,我市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开发与建设的对策措施研究列入全市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编制范围,经过起草、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组织专家开展咨询论证等环节,最终制定完成我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十二五规划》。在编制规划过程中,我们既注重借鉴吸收经济发达地区社会工作人才工作研究最新成果和工作先进经验,又以科学性、可操作性为前提,积极整合资源,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征求众多专家和社工人才的意见和建议,确保了规划的实效性、科学性。
三、我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不足 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识不足
我市大多单位和团体组织对社会工作专业缺乏了解,缺乏认同,对社会工作的工作范围和工作方法缺乏认识,去年社会工作执业资格考试中,在民政局机关的动员下,民政系统、基层组织的工作人员一律报名参加了考试,但仍然有大部分非民政系统的社会工作领域工作者并未参与,这反映出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范畴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缺乏专业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 目前,全市无论是机关事业单位中还是民间组织团体中,从事专业的社会工作的人员还非常少,社会工作专业的岗位设置几乎为零,无法吸引大量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既限制了社会工作职业的发展,也无法解决社会转型所诱发的各类社会问题,更无法切实满足特殊人群的服务需求。
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待遇偏低,缺乏专业社会工作人才
目前我市从事社会工作及相关行业的人员工资及福利待遇普遍偏低,甚至不及全市城市人均生活水平,严重影响了社会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更无法吸引专业的、高素质的社会工作者来从事社会工作。
四、对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的展望 一是调整和补足部分行政管理岗位。对通过行政管理手段履行社会工作职能的民政、司法、劳动、扶贫、工会、妇联、共青团等部门的社会工作岗位,要进行重新认定,明确为社会工作岗位,按照专业技术岗位进行设置和管理,出现缺失的要及时通过人事考试招录。
二是规范和补充部分事业单位岗位。事业单位从事社会工作岗位的现有人员往往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如教育心理咨询工作、法律维权工作等。对于这类岗位,只需对岗位性质进行调整,按照社会工作岗位进行管理和考核,对下一步有社会工作岗位需求的事业单位人员招聘,明确要求社会工作及相近专业,就
能完整培育一大批专职的社工人才队伍。
三是鼓励和认定民间社会工作组织。鼓励和认定民间的社会工作组织的成立和发展,规范民间社会工作行为。通过认定工作使民间社会工作组织能够享受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让民间社会工作组织健康发展。年十一月十一日
第四篇:市教育扶贫工作经验总结汇报
市教育扶贫工作经验总结汇报
近年来,X市深入贯彻《X省教育扶贫规划(X—X年)》等文件精神,以“一提高、两降低、三全面、四保障、六倾斜、八免费”为总揽,以“义务教育有保障”为核心,以落实“两个X%”为主线,加大投入,改善条件,优化师资,强力控辍、精准资助,扎实推进教育精准扶贫,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
一、改薄强师,乡村学校一所不差。
为了让农村的贫困学子享受优质的教育,办好每一所乡村学校。X市把乡村薄弱学校改造和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扶贫攻坚的重点来抓。近两年,X市投入“改薄”资金X万元。到X年底,该市X个省级贫困村的小学(教学点)全部建成合格学校,均达到“X条底线”要求,提前完成合格学校创建目标。X年X月,该市启动“教育一体化项目”建设,拟投资X.X亿元,将全市X所学校(幼儿园)纳入“四改三化”建设计划;投入X万元建设X所农村学校、X套教师周转宿舍,改善乡村教师住宿条件;统筹中央资金近X万元,用于大市中学、上架中学等X余所乡村学校的公租房建设以及围墙、道路、给排水、运动场等基础设施建设。
如今,现代化的美丽校园和教学设施,让学生更加专注自己的学习,不仅让“农村娃们”大开眼界,也在他们心里种下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见识更大的世界”的种子,这是X市开展教育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此外,为缩小城乡学校管理与质量差距,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X市启动了“教育精准扶贫•校校结对帮扶”活动,安排城区X所优质学校与X个省级贫困村小学“联谊结对”,分别从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条件改善、教研教改、校园文化、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一对一”帮扶,整体提升贫困村学校办学水平,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享有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一流的教师才会成就一流的教育。一是抓补充,优结构。X市积极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大力补充新教师,X年共补充教师X名,新进教师优先安排到乡村薄弱学校和贫困村学校任教,同时农村中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向农村边远学校倾斜。
二是提待遇,激活力。
在表彰奖励、评优评先、职称评审等指标优先向乡村教师倾斜。出台《X市乡村教师岗位津贴发放办法》,根据偏远程度提高乡村教师岗位津贴。开展“感动X十佳教师”、“最可爱乡村教师”、“师德标兵”、“四有教师”等评选活动,激励乡村教师扎根乡村、教书育人、建功立业。三是抓培训,提素质。
X年,该市教师(含校长)参加国家级和X省级项目培训共X人次(国培、省培计划X人次);参加X市级各类教师培训共X人次;参加X市级各类教师培训共X人次(培训者月培训X人次;小学“送培到校、送教下乡”培训X人次;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共X人;普通话培训X人;普通话培训师培训X人;学分补休培训X人;合同聘用教师岗前培训X人;新特岗教师岗前培训X人;市本级教师工作坊研修培训X人),通过培训,教师队伍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大幅提升。二、精准资助,结对帮扶一个不漏。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教育扶贫是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更是一项伟大的民生工程。能不能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于能否精准识贫、精准资助。X市把保障每一个适龄学生“有学上”作为教育扶贫的目标,把精准摸底、精准识贫作为精准资助的前提。该市为每个贫困学生安排一名教师,实行“一对一”帮扶,促进扶贫、扶智、扶志相结合。每年春、秋季学期,该市近万名教职工利用寒暑假或双休日,进村入户,对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逐一走访摸底,宣讲扶贫政策,摸清学生底子,告知受助情况,落实控辍措施,从生活、精神上、学习上给予关心和帮助。每名教师都有一本《帮扶手册》,学生就读学校、学段、家庭住址、帮扶教师、联系方式等清清楚楚,各学段的资助项目、资助标准、受助情况告知等一目了然,一旦发现有帮扶资金、帮扶措施落实不到位情况,也能轻松找到责任人。
为确保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非建档立卡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特困救助供养学生)识别无错误、资助无遗漏,X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自主研发一套Excel数据录入模板,即“学生信息匹配宏”。通过“信息匹配宏”,将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在校(园)学生信息与市扶贫办、民政局、残联等部门提供的信息同时进行匹配,全市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更加准确,从根本上确保了“识贫”的精准性、“扶贫”的全面性。
此外,该市认真落实“学籍属地”资助政策,利用学籍管理平台,对本市在省内外县和外省就读的建档立卡等贫困学生进行摸底,掌握他们的入学情况和享受资助情况,统计汇总后分别向学籍地资助部门发出公函,协调学籍地落实资助政策。对经核实未在学籍地享受资助的学生,将其纳入本市名册,同等享受资助政策。同时,对外地在X市就读的建档立卡等贫困学生,该市同等对待,确保建档立卡等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无遗漏。
靶向精准,扶贫效率才会高。在彻底摸清底子后,该市通过整合各类资助项目确保贫困学生受益,让教育扶贫政策惠及到每一个贫困家庭学生,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学生在求学路上掉队。据统计,X年发放国家政策资助资金X.X万元,资助学生X.X万人次,其中市本级落实“补天窗”项目资金X.X万元,受益学生X人次。
为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共计金额X.X万元。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X人,发放贷款金额X.X万元。此外,该市积极动员社会团体、爱心人士捐资助学,X年发放助学金X.X万元,资助贫困学生X名。该市教育系统师生积极参与开展“助残日”、“X·X助学日”和“慈善一日捐”活动,X年共捐赠善款X.X万元,进一步扩大了贫困学生的资助面、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
三、强力控辍,上学路上一个不少。
“努力让每一个孩子公平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不让一名孩子因贫失学”,这是教育精准扶贫的根本目标。为确保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贫辍学,X市多措并举,狠抓控辍保学工作。一是健全控辍保学机制,形成政府、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控辍保学体系,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为主体,积极开展“三帮一”劝返复学行动,确保一个不少。
二是加大留守儿童关爱力度。
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关爱留守儿童学生、贫困学生及控辍工作实施意见》,落实留守儿童关爱监护责任,建立部门联动关爱机制,实行农村留守儿童跟踪动态管理,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建设学生心理咨询室,切实加强了对问题学生的沟通交流和心理疏导;联合社会力量,开展帮扶关爱活动,捐款捐物,扶志扶学,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三是强化控流保学措施,寒、暑假前,该市对春、秋季控辍保学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对疑似辍学学生及时进行通报,落实控辍任务,压实控辍责任,扎实开展“三帮一”劝返复学和“送教上门”等行动,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适龄学生X%就学。
X年,X市适龄儿童入学率达X%,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率为X%,辍学率为零,全市X-X周岁三类残疾儿童少年有X人,入学率为X.X%。这些细微的变化和具体的数字,正是X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最有力的诠释。
第五篇:市一小创卫工作经验总结
云浮市一小学校创卫工作经验介绍
一、会议地点:一小多功能会议室(9号楼三楼)
二、一小参会人员: 校 长:桂先元 副校长:何健良办公室:董伟豪德育处:甘家斌体卫处:邹夏雷
朱佩玲
陈杰虹 谢日太
创卫工作人人参与 美好环境你我受益
——云浮市一小学校创卫工作经验介绍
“同在碧水蓝天下,创卫事关你我他”。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不仅是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同时也与每名师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自开展创卫工作以来我校师生紧跟“市爱卫办”的步伐,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打造文明和谐校园”为己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卫活动,推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文明风尚;积极美化校园环境,努力打造绿色洁净校园;积极关注师生健康,大力培养师生健康的体魄、阳光的心态。多年来,我们在学校创卫工作领导小组的带领下认真开好健康教育课,积极搞好校内外环境卫生,认真做好疾病防控和“灭四害”工作,不断加强创卫工作宣传,不断完善环卫工作制度,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在创卫工作过程中我校主要做好如下工作:
一、我们的做法
A、组织管理方面:
1、领导高度重视,不断健全机构。
为了切实做好创卫工作,努力实现创卫目标,根据云浮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策划的总体要求,我校成立了“创卫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学校中层领导、年级组长、班主任及骨干教师组成。由学校体卫处主要负责具体的创卫工作和资料收集、整理等。学校要求各个机构及相关人员严格按照
制定的计划开展工作,做到有目标计划、有检查评比、有总结表彰,使创卫工作责任到人,层层落实。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多年来,为了让广大师生充分了解创卫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积极参与到创卫活动中来,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来加大宣传力度。(1)、充分利用学校校园广播、健康教育专栏、学校电子屏、班级板报等宣传阵地向师生宣传创卫和健康知识;通过校会、班会、晨会、“国旗下讲话”等时机向广大师生宣传各种卫生小常识,帮助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校设置的健康教育专栏,每季更新一次;各班每学期还要办理2—3期关于创卫的黑板报,强化了舆论宣传。
(2)、通过定期举办卫生健康知识讲座,积极开展相互监督活动、争创卫生标兵活动及创建卫生文明校园实践活动等加大宣传力度。学校根据季节变换和师生学习生活需要,定期举办各种专题的知识讲座,如“9.20爱牙日主题班会”、“小手牵大手、‘创卫齐动手主题班会”“10.15洗手日主题班会”、“6.6防近视知识讲座”、“5.31珍惜生命,拒绝吸烟的主题班会”、“青春期卫生知识讲座”、“防控非典知识讲座”、“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更有效、更深入的进行创卫宣传。(3)、分发卫生健康知识宣传材料。如“健康知识”小册子、创卫宣传资料、给家长的一封信、《 健康教育专栏》等等。通过这些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在创卫中宣传员、监督员和生力军的作用,使广大师生、家长对创卫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自觉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3、完善环卫制度,狠抓制度落实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创卫工作同样需要制度的规范。我校根据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内容和要求,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建立起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比如《学校清洁卫生评比制度》、《市一小卫生文明班级评比细则》等等,形成一个疏而不漏的制度网络。对这些制度我们还不断地更新完善,使之更加符合管理的要求。为了确保制度的落实,我们将奖惩制度作为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制度的延伸和终端,真正做到大力宣传正面典型,敢于暴光反面典型,营造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
B、健康教育方面:
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创卫工作的一个重点。我校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将健康教育列入学教学工作计划,教师、教材按要求落实,并保证课时、保证课堂质量。具体表现在:
(1)、按照上级课程计划的安排,我校一至六年级各班均开设健康教育课,保证每周0.5节的课时。由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兼任健康教育教师。全面实施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保证开课率达到100%,做到了有课时、有课本、有教师、有教案、有考核评价。
(2)、健康教育课教师均制定有“健康教育课”教学计划和课时教案,学校配置有健康教育挂图多套,健康教育教师经常开展
研讨活动,学校还多次组织他们外出参加学习交流,很好的保证了教师能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完成对学生的健康教育教学任务和创卫健康知识的学习。课程开设以来学生的考核评价资料收集完整,学生书面考核成绩全部达标,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95%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90%以上。
(3)加强健康教育教学监督。学校定期和不定期对学生健康教育课进行监管,注意让学生养成正确的用眼卫生习惯,控制近视的发病率;注意指导学生进行正当、健康的游戏活动;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教育学生讲文明、讲礼貌、不随地吐痰,勤剪指甲、勤洗头、勤洗手,以防止病从口入或疾病传染,强化了学生健康意识。
(4)加大对疾病防控的力度。多年来,我们坚持落实晨检午检制度,每天早晨班主任都会观察、询问学生的身体状况,及时掌握学生发病和缺课动态,传染病联络员及时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牢牢掌握疫情控制的主动权。我们坚持入学新生查验预防接种证明制度,定期对师生进行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加强传染病相关知识的正面宣传,很好的控制了流感、手足口病、红眼病等传染疾病的发生。
(5)关注师生心理健康。为了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校专设了学生心理咨询室,由经过专业培训的甘家斌主任担任心理健康咨询师,接受学生心理咨询,舒缓学生心理压力,排解学生郁闷情绪,提高学生心理品质,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生活的意识。这样
既提高了全校师生的健康意识,又维护了身心健康,使师生能够充实工作,快乐学习,幸福生活。
(6)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校非常关注师生的身体健康,不断加大经费投入,不断添置体育器材,不仅有多个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台,系列健身器材,还成立了业余体育运动队、拉丁舞蹈队等,每年开展冬季长跑活动,校运会,教师趣味运动会,每天开展大课间操活动,“两操”活动,积极组织师生开展阳光体育锻炼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校内体育活动,丰富师生的生活,锻炼师生的体魄。
C、环境卫生方面
环境卫生是学校创卫工作的又一项重要内容。在加强组织管理,加强健康教育的同时,我们加大了对环境卫生工作的力度。主要表现在:
(1)学校先后投资大量资金美化校园校道、操场,兴建绿化带、花坛,粉刷教室内外墙,展出学生书画作品等美化校园环境。
(2)严格落实校园卫生管理制度。为营造洁、净、美的育人环境,学校继续坚持落实“一日三扫、一日两查、周五大变化”制度。学校将各区域划分成块分到各班级,做到定位、定岗、定标志,定期检查、消毒,每天由校领导、值日教师、少先队值日生进行检查评比。每月评选出“文明班级”。定期进行全校大扫除,清除死角,特别是厕所,逐步做到地面平整、干净,无废弃物,各处室、各班窗明几净、摆放有序。为保证扫除效果,学校还雇用专门的保
洁员清扫学校卫生间和操场,坚持做到校园无枯枝杂叶,厕所无污物,花坛干净、整洁。
(3)、学校还多次联合有关部门共同治理校园周边环境。区城市执法局多次与学校配合对校园周边小商贩进行了清理和整治,保证了校园周边环境、食品安全。
D、虫媒防治方面
在虫媒防治工作方面,我校按照上级的统一要求,由体卫处牵头,在全校范围内积极开展灭蚊、灭鼠、灭蟑、灭蝇的行动,每次行动都做到有计划、有布置、有汇报、有总结,有经费保障,落实责任到人,确保行动顺利进行;与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卫生服务站签订除“四害”服务合同,定期对校园进行灭鼠、灭蚊、灭蝇、灭蟑螂工作和消毒。如今,学校灭鼠、灭蚊、灭蝇、灭蟑螂工作基本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指标。
二、我们的想法
多年的创卫工作使我们认识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保障人民健康,营造美好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要搞好这项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领导要高度重视,要有一支精干高效的领导队伍。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精干高效、以身作则的领导队伍是创卫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在历年的创卫活动中,我校领导总是用实际行动走在群众的前列,他们既是创卫活动的引领者,更是激发师生群众创卫热情的发动机。
二、是要营造良好的氛围,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创卫的工作热情。创卫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仅靠领导重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全校师生真正发动起来,形成全面动员、全体师生员工齐动手的态势,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创卫工作的落实,才能保证创卫工作的持续发展。
三、是要有周密的计划和部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周密的活动计划是保证创卫活动能够顺利开展的基础。在历年的创卫实践活动中,我们事先都会制定严密的工作方案,进行充分的活动准备,从而保证了过程有序,效果良好,影响深远。
四、是要真抓实干,重在落实。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重要的是用实际行动来美化我们的家园,文明我们的精神,健康我们的体魄。历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用实际行动来书写“创卫”这两个大字。事实证明,我们不仅是创卫工作的行动者,更是创卫工作的获益者。创卫活动开展以来,学校的环境更美了,师生的身体更棒了,人们的心情更舒畅了,给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了美的享受。
六、注意资料的积累。在各项创卫活动开展中,注意文字和音像图片资料的积累,注意学生的每学期午晨检记录、大课间操和两操评比记录料的积累,注意健康教育考试试卷和成绩表、学生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各类学生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宣传资料等本底和佐证资料的积累。
总之,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卫目标以来,我校始终把创卫工作
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按期保质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今后,我们将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提高创卫实效,为全体师生营造一个整洁、优美的校园,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云浮市第一学校 201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