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贪路无归》心得体会 - 欢迎来到竹溪县城关初中!
《贪路无归》心得体会
城关中学 朱黎晓
观看了廉政教育片《贪路无归—蜕变》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为什么一个穷苦孩子出身的陕西高速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陈双全会一步步偏离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从曾经的叱咤风云的人物沦为一个守财奴、阶下囚的呢? 那就是一个贪字惹的祸。
近几年来被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领导干部收受礼品和红包,借生病住院、庆贺生日和婚丧嫁娶之机聚敛钱财,纵容配偶、子女利用职务之便谋取非法利益,用公款吃喝嫖赌等,无一不是贪欲结出的恶果。
贪欲是无限的,永远无法满足,也是贻害无穷的,于党和国家、集体、家庭、个人都是如此。一是害党。贪欲引发的腐败最容易侵害党的肌体,最容易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也最容易损害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二是害国。贪欲膨胀的贪官虽大多身居要职,却不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和工作上,而是贪图享受,热衷于谋权谋利,势必会危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害人。贪欲一旦大开,就会像毒瘤一样迅速蔓延,败坏一个地区的社会风气,甚至形成串案、窝案、群案,最终祸及一批干部;四是害家。不少腐败分子在自毁前程的同时,也严重伤害到了家人。有的因自己犯罪而给家人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打击,甚至导致家破人亡的惨剧发生;五是害己。贪欲一旦放纵而不加扼制,就会如同洪水猛兽一般肆虐。不错,许多腐败分子在犯罪之前都曾为党和国家做出过不少有益的事情,可一旦利欲熏心就会丧失党性原则,身陷泥潭而不能自拔,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可耻下场。
在全面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共产党员更要自警、自省,深刻理解并践行作为共产党人所肩负的责任、义务与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按制度办事,按原则办事,真正的做好廉洁自律。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观看片中的领导干部的腐败案件,无不是放松了理论学习,理想信念发生的动摇,导致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片中讲述的均是在金钱、名利诱惑下,放弃了对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不讲理想、信念,只讲索取,只讲金钱,不讲原则,从所谓的第一次开始,一步一步地下了水,从第一次的“下不为例”开始,次次违例违法犯罪,走进了钱权交易的深渊。因此,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从这些腐败分子的典型案例中分析原因,受到启发,在工作和闲余之时,要坚持经常性的深入学习,钻研党的政策理论,提升自己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不断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将反面案件时刻警钟长鸣。不断加强自我警省能力,促使自己时刻不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不断增强新时期自身拒腐防变的能力。二是以案为鉴,廉洁自律。通过“蜕变”的观看,思想上很受教育,深刻认识到,领导干部一旦贪欲膨胀、利欲熏心,就会丧失理想信念,在金钱面前打败仗,一旦追逐名利,捞取功名,就会导致急功近利,贻误事业。一旦恃权轻法,心存侥幸,就会以身试法。这些人大都有美好的童年,辉煌的青年,有成就的中年时代,在政治理论上
有很高的造诣,在工作实践上也有很丰硕的成就,但他们在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忘记了廉洁自律等方面的各项规定,把党和人民委以的权利为己得,为己用。不以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身不正则影子歪,不管好自己和身边的家属子女,所以成为了人民的罪人。
通过观看,陈双全的犯罪事实和结局警醒我们,即使是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也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观、权力观、政绩观、亲情观、交友观、监督观。要以反面教材为戒,慎独、慎权、慎始、慎微,加强价值认知锻炼,常修处事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坚持依法执教,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教书,真正树立起教书育人的良好信念。牢牢守住道德和法纪的底线,注重从生活、工作上的细节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学习,加强价值观的锻炼,真正使廉政纪律教育入心、入脑,在生活和工作中筑牢预防腐败堕落的防线,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第二篇:《贪路无归—蜕变》观后感
《贪路无归—蜕变》观后感
4月28日,公司组织观看了贪路无归、蜕变廉政教育警示片。本人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只有认真执行党员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时刻牢筑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廉洁自律,永葆共产党员的纯洁公仆本色,踏踏实实做人,清清白白做事。
贪欲是无限的,永远无法满足,也是贻害无穷的,于党和国家、集体、家庭、个人都是如此。一是害党。贪欲引发的腐败最容易侵害党的肌体,最容易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也最容易损害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二是害国。贪欲膨胀的贪官虽大多身居要职,却不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和工作上,而是贪图享受,热衷于谋权谋利,势必会危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害人。贪欲一旦大开,就会像毒瘤一样迅速蔓延,败坏一个地区的社会风气,甚至形成串案、窝案、群案,最终祸及一批干部;四是害家。不少腐败分子在自毁前程的同时,也严重伤害到了家人。有的因自己犯罪而给家人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打击,甚至导致家破人亡的惨剧发生;五是害己。贪欲一旦放纵而不加扼制,就会如同洪水猛兽一般肆虐。不错,许多腐败分子在犯罪之前都曾为党和国家做出过不少有益的事情,可一旦利欲熏心就会丧失党性原则,身陷泥潭而不能自拔,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可耻下场。
在全面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共产党员更要自警、自省,深刻理解并践行作为共产党人所肩负的责任、义务与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按制度办事,按原则办事,真正的做好廉洁自律。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观看片中的领导干部的腐败案件,无不是放松了理论学习,理想信念发生的动摇,导致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片中讲述的均是在金钱、名利诱惑下,放弃了对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不讲理想、信念,只讲索取,只讲金钱,不讲原则,从所谓的第一次开始,一步一步地下了水,从第一次的“下不为例”开始,次次违例违法犯罪,走进了钱权交易的深渊。因此,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从这些腐败分子的典型案例中分析原因,受到启发,在工作和闲余之时,要坚持经常性的深入学习,钻研党的政策理论,提升自己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不断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将反面案件时刻警钟长鸣。不断加强自我警省能力,促使自己时刻不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不断增强新时期自身拒腐防变的能力。二是以案为鉴,廉洁自律。通过“蜕变”的观看,思想上很受教育,深刻认识到,领导干部一旦贪欲膨胀、利欲熏心,就会丧失理想信念,在金钱面前打败仗,一旦追逐名利,捞取功名,就会导致急功近利,贻误事业。一旦恃权轻法,心存侥幸,就会以身试法。这些人大都有美好的童年,辉煌的青年,有成就的中年时代,在政治理论上
有很高的造诣,在工作实践上也有很丰硕的成就,但他们在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忘记了廉洁自律等方面的各项规定,把党和人民委以的权利为己得,为己用。不以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身不正则影子歪,不管好自己和身边的家属子女,所以成为了人民的罪人。
第三篇:《贪路无归—蜕变》观后感
《贪路无归》观后感
观看了廉政教育片---《贪路无归》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为什么一个穷苦孩子出身的陕西高速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陈双全会一步步偏离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从曾经的叱咤风云的人物沦为一个守财奴、阶下囚的呢?
贪欲之人具有多重性。他们有的贪权、权欲极强。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溜须拍马、投其所好、极尽阿谀奉承,是他们贯用的伎俩;有的贪财、财欲鼓胀。他们通过所谓的人事调整、土地批租、违规放贷、工程发包、项目转让甚至走私放私等手段,利令智昏,大肆牟取非法利益;有的贪名、名欲熏心。他们热衷于挂空头衔、捞假文凭,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惜虚报浮夸,想方设法往自己身上粘金贴银;有的贪色、色欲乱性。他们生活腐化、作风败坏,为了满足对美色的欲求,包“二奶”、养情人,在风月场所一掷千金、纵情声色、放浪形骸。除此以外,近几年来被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领导干部收受礼品和红包,借生病住院、庆贺生日和婚丧嫁娶之机聚敛钱财,纵容配偶、子女利用职务之便谋取非法利益,用公款吃喝嫖赌等,无一不是贪欲结出的恶果。
贪欲之害是多方面的。一是害党。贪欲引发的腐败最容易侵害党的肌体,最容易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也最容易损害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二是害国。贪欲膨胀的贪官虽大多身居要职,却不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和工作上,而是贪图享受,热衷于谋权谋利,势
必会危害本部门、本单位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害人。贪欲一旦大开,就会像毒瘤一样迅速蔓延,败坏一个区域的社会风气,甚至形成串案、窝案、群案,最终祸及一批干部。四是害家。不少腐败分子在自毁前程的同时,也严重伤害到了家人。有的因自己犯罪而给家人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打击,甚至导致家破人亡的惨剧发生。五是害己。贪欲一旦放纵而不加扼制,就会如同洪水猛兽一般肆虐。不错,许多腐败分子在犯罪之前都曾为党和国家做出过不少有益的事情,可一旦利欲熏心就会丧失党性原则,身陷泥潭而不能自拔,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可耻下场。
通过观看,陈双全的犯罪事实和结局警醒我们,作为一名区队管理人员,也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观、权力观、政绩观、亲情观、交友观、监督观。要以反面教材为戒,慎独、慎权、慎始、慎微,加强价值认知锻炼,常修处事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坚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干事,真正树立起做事为公、务实清廉的良好信念。牢牢守住道德和法纪的底线,注重从生活、工作上的细节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学习,加强价值观的锻炼,真正使廉政纪律教育入心、入脑,在生活和工作中筑牢预防腐败堕落的防线,做一名合格的区队管理人员。
综采队公永兵2014年3月16日
第四篇:观《贪路无归》与《忠诚与背叛》有感
观《贪路无归》与《忠诚与背叛》有感
4月21日夹河镇教育党总支组织党员们集体观看了革命历史题材电影《贪路无归》和《忠诚与背叛》。通过这两部电影,我的心灵受到了巨大震撼,对党忠诚的革命战士更是肃然起敬,也进一步加深了自己对党的认识,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贪路无归》讲述了大型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从呼风唤雨的风云人物,走上严重违纪违法、腐败堕落的犯罪道路,邹韶禄这位曾经的“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人大代表从企业功臣蜕变为人民的罪人,陈双全利用职务之便在公与私中选择了私人利益,落得锒铛入狱的下场。他们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自己谋取私利的本钱,有了权就大肆捞钱,视党纪国法而不顾,利用手中权力之便收受他人贿赂,成了金钱的俘虏,最终沦为阶下囚。邹韶禄、陈双全的犯罪事实和结局警醒我们,作为一名党员,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观、权力观、政绩观、亲情观、交友观、监督观。要以反面教材为戒,慎独、慎权、慎始、慎微,加强价值认知锻炼,常修处事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坚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干 事,真正树立起做事为公、务实清廉的良好信念。《忠诚与背叛》讲述的是中国共产党在队伍建设中曾经面临的一次严峻考验。一九二七年四月,中华大地腥风血雨,背叛革命的蒋介石勾结帝国主义势力,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无辜民众。面对困境,共产党的队伍中出现了各种问题:登报脱党者有之,投敌变节者有之,腐化堕落者有之。但同时也有着一批始终忠诚于党的同志在为共产党队伍的纯洁、革命事业的永存而奋斗着——时任全国铁路总工会书记的王荷波和中共广东区监察委员会委员杨匏安以五大代表的名义向党的第五次代表大会提出议案,排除各种困难和干扰,终于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前身),用严明的纪律约束党员,塑造一支有着坚定信念的革命队伍。影片既描写了我党大革命时期的时代背景,也渲染了那个时代的精神,同时对我党一些负面人物也毫不掩饰,大胆揭露。两种品格,两种后果。观看之后,有很多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的东西。我十分认同电影中的一句话:“要有铁一样的纪律,不然我们的队伍会成为一盘散沙”。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人们都过上幸福、安定、富裕的生活。在这样的革命以及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将要面对的是种种困难,腐败、邪恶、贪婪是沿路迷惑我们心志的糖衣炮弹,也是一块块阻碍我们实现理想的绊脚石,为了扫除障碍,就是要有铁一样的纪律,用以防止贪污、腐化的恶习滋生。
作为一名年轻党员,没有经历过当年的生死考验,但我会时刻牢记党章,保持忠诚的信仰,以严厉的要求约束自己。牢牢守住道德和法纪的底线,注重从生活、工作上的细节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学习,加强价值观的锻炼,真正使廉政纪律教育入心、入脑,在生活和工作中筑牢预防腐败堕落的防线,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第五篇:赴南召县城关一初中学习心得体会
赴南召县城关一初中学习“三疑三探”课改模式
心得体会
小店乡中
闫
浩
二O一五年十月十九日,陈校长带领我们大家一行20几人,前往南召县城关镇一初中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为期一天的学习中,听课四节,参加了说课、评课活动。全方位感受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各科教学中的广泛运用。
一、“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解读
“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共有4个教学环节: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拓展运用。“三疑三探”的好处就在于紧扣了一个“疑”字和一个“探”字。“疑问疑问,有疑便问”,有了疑问才会思考,才会探索,所以课堂的开始首先要提出问题,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当然问题也不是一次提出,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波刚落,一波又起,环环相扣,持续推进课堂教学的进展。
设疑自探:这是课堂的首要环节,即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具体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探。
这一环节主要涉及三个步骤:一是创设问题情境。二是设置具体自探问题。根据学科特点,自探问题可以由教师围绕学习目标直接出示,也可以先由学生发散性提出,然后师生归纳梳理,如果问题还没有达到目标的要求,教师再补充提出。自探问题的“主干”就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三是学生自探。这里的自探是学生完全独立意义上的自探。自探前,教师一般要适当进行方法的提示、信心的鼓励和时间的要求。自探中,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热切关注和期望。无论关注的形式怎样变,有一个底线不能变,那就是不能打断或干扰学生独立学习的思路。
解疑合探: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共同解决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
合探的形式包括三种:一是提问与评价。操作的办法是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或中、优等生评价。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思辨、学会评价。二是讨论。如果中等生也难以解决,则需要讨论,教师在学生自探的过程中巡视发现的学生易混易错的问题也要讨论。
讨论要建立在学生充分自探的基础上进行,难度小的问题同桌讨论,难度大的问题小组讨论。三是讲解。如果通过讨论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则予以讲解。讲解的原则是“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
质疑再探:让不同学生针对所学知识,再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诱发学生深入探究。
在具体的实践中,对于中等以下学生质疑的问题,有可能还是本节课学习目标的范畴,只是从不同侧面去提,这时让其他学生回答,实际上是起到了深化学习目标的作用。对于优等生质疑的问题,有可能超出书本知识,但教师还应先让其他学生思考解答,提出种种不同的解决办法,然后教师再解答。如果连教师也解答不了,应坦诚说出,师生课后通过查资料等其他途径共同解决。如果开始学生不会质疑,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完成情况进行示范引领性质疑,启发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待学生养成习惯之后,教师考虑更多的应是如何应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而不是再给学生预设问题。
拓展运用: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分别编拟基础性和拓展性习题,让学生训练运用。在此基础上,予以反思和归纳。
此环节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教师拟题训练运用。教师首先编拟一些基础性习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情况。检查反馈的原则是学困生展示,中等生评价。如果发现错误,还要让学困生本人说出错误的原因并纠正。基础性习题解决之后,教师再出示带有拓展性质的习题。检查反馈原则是中等生展示,中、优等生评价。如果发现错误,还要让答错者本人说说错误的原因并纠正。二是学生拟题训练运用。如果学生所编习题达不到学习目标的要求,教师则进行必要的补充。三是反思和归纳,具体操作是学生先说,教师后评。
二、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感受 1.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本身来看,其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反复推进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创新能力步步升华的过程。从设疑、解疑、质疑到最后的编“疑”(编习题),四个环节实际上是一个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和解决深层次问题、用问题创新问题的思维递进过程,学生能编拟问题(习题),说明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创新。从自探、合探、再探到最后的边用边探,同样是一个解决问题方式(即探究)步步提升的过程,从开始的想知道“为什么”而探,到最后的为“怎么用”而探,标志着创新能力的形成。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最突出的特点在于:以培养学生的设疑探究能力、思维创新能力为目标,巧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学生大胆质疑,积极回答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品尝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把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变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最大限度地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这一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恰到好处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践行了 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师的责任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这一伟大的教育思想,同新课标的要求是一脉相通的。
因此可以说,“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创新思维步步提高的整体,只要长期坚持,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一定能得到较快提高,只要大面积推广,未来社会“人人都是创新之人”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3.有利于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不主张学生课外进行预习,认为课外预习实际上是占据了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属于变相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另外,预习实际上是延长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间,不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因为真正高效的学习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能迅速地发现问题、梳理问题并通过探究去迅速解决问题。其实“考试”就是检测学生是否能自主高效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但“考试”就从来没有让学生进行预习。
总之,“三疑三探”教法在现实中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教师感受到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浓厚了,创新意识增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