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春期教育
曾经由中华慈善总会支持的“青艾工程”始于5年前。去年,作为此工程形象代言人的白岩松先生,提议将“艾”改为“爱”,这是极具教育意义的远见,符合我国青少年的现实需求。今年,“青爱工程”转由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会资助,在全国的实验基地创新活动即将展开。作为这一项目的专家团队成员,我非常荣幸能够与“青爱工程”的参加者们分享我和我的同伴们在十几年的青春期爱的教育探索实践中的心得体会。
青春期“爱”的教育这一课题,在我国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和实践。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大多是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热心程度、观念和能力,对中学生、小学生或社区青少年提供一些有关青春发育成长的知识。有的称“德育”,有的称“生理卫生”,有的称“政治思想教育”,有的笼统称“青春期教育”。
作为一名研究婚姻家庭的社会学者,我和一批同道自1993年开始尝试在学校系统进行“青春期爱的教育”,到2000年已经发展为以“青苹果”为标志的青春期爱的教育系列项目,在社会各界有一定影响,也获得国内外有关机构的支持和资助。在此,我仅以如下几点粗浅的认识就教于业内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博友,以期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加入到“青春期爱的教育工程”这一在我国尚属“拓荒”的事业中来。
一、青春期教育的狭义和广义的层面
青春期教育应包含狭义和广义的层面。从狭义上说,青春期教育是以性健康教育为核心和主线的教育,要讲生命的孕育和诞生的基本知识,青春期发育的生理规律,少男少女青春体貌的变化,性欲望、性吸引、性冲动和性宣泄的生理与心理动因,性的安全和身心保护的知识,还要讲预防意外怀孕、预防性病、艾滋病和反对滥用毒品等知识。
从广义上说,青春期教育作为爱的教育,就应当帮助青少年学习关于两性之间的友情、爱情、择偶、婚姻等人生课程,懂得性别差异与性别角色的基本概念,获得关于男女相互尊重与平等的道德含义。爱的教育当然还应当传授两性之爱的价值观念、性爱的社会行为规范与道义责任,性爱的法律界限与防止性暴力等知识。
如果狭义的青春期教育主要涉及生物学、医学、公共卫生、护理学、心理学的话,那么广义的青春期教育就必然涉及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精神文化等等社会人文科学的广泛领域了。
为什么我们要倡导作为爱的教育的广义青春期教育并付诸实施呢?这也许与我本人作为一名社会学者和社会工作实践者的痛切感受有关。这些年来,社会科学界和大众媒体,对我国年轻人的感情生活失意和婚姻失败率大幅上升的统计数据以及与此有关的许多悲情故事,作出了见仁见智的解释,令广大公众困惑不已。我的兴趣不在于统计数字与悲剧情节,而在于探究:为什么那许许多多青年男女无法享有期盼中的爱情?为什么那些始于自由择偶、结合于浪漫爱情的现代婚姻会纷纷陷入困境?为什么某些已饱尝失败之苦的男女再度跨入婚姻后还会重蹈先前不幸的覆辙?我在上世纪80-90年代尝试过近10年的婚姻咨询(主要是为了收集我的研究实例,那时尚无心理咨询和婚姻咨询的专业服务)。我深深感到,对那些陷入不幸的婚姻来说,大多很难从道德、法律、医学乃至心理学上去寻找原因和救治办法。“性格不合”、“感情不和”、“没有共同语言”、“性生活不和谐”之类的说词是当事者们惯用的申诉。然而,认真追溯他们的成长经历、婚前交往和婚后生活,可以发现,在“感情”、“性生活”的背后,有些“远期”的隐患早己潜伏下来,其中不乏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即青春期留下的阴影。那时,许多中年夫妻来求助。他们的婚姻经历大同小异:绝大多数人在婚前未曾获得过任何关于“爱”的教育,不懂得性别差异、婚姻准备、夫妻生活的知识;有的在婚前从未交过异性朋友,第一个投入谁的怀抱就和谁认定了婚嫁关系;还有那些因夫妻性爱生活失谐而导致的不满、“婚外情”乃至暴力伤害的事例,也无不表明夫妻一方或双方对现代男女爱情的茫然,对婚姻的无知,其中包含普遍的性观念偏误和性知识欠缺。
那么,究竟现代男女应当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两性交往、友情爱情、婚姻与性爱以及男女平等这类人生的必修课呢?答案当然不应是“等到结婚之后”吧。其实,两性开始自然吸引和交友的青春期,就是学习爱情和婚姻准备课程的最佳时期。
二、关于青春期教育的目的与内容
对青少年进行青春期爱教育,其首要目的之一当然是为了增进性的健康,因为性健康是未来两性之爱的基本条件。1975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过关于“性健康”的概念:“把性的身体层面、情感层面、智力层面和社会层面完整地结合起来,从而积极地丰富人格、促进沟通和增进爱。”如果当代男女的性健康达到这样的水平,那么两性交往、和谐、合作,进而建立一种长久的爱的关系即婚姻,还会有今天这样多的困难和问题吗?可以说,性健康是婚姻幸福的基础,也是人生美满的要素。
作为爱的教育的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应当具有以下较全面的目的和内容。
1.提供关于人具有性潜能的科学而准确的信息,包括人的性器官与生殖系统、人的性发育、性取向与性别、性病、艾滋病预防等。
2.提供性价值观与性态度的教育。要不含糊地向青少年传播符合本土文化的、社会倡导与支持的主流价值观,阐明这种价值观的由来及意义;帮助青少年科学地认识什么是少男少女之间健康而文明的关系,培养自尊感和自信心,学习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负责任。
3.通过参与式教育和训练实践,使青少年学会两性之间的尊重、平等,获得两性交往的技能,包括沟通、做选择、应对朋辈压力,评价媒体信息以及建立诚信的友情关系。帮助青少年科学地、创造性地理解和接受现代社会的性别角色,以便日后正确地履行自己的家庭角色使命。
4.教育青少年在性的表达与行动中对自己和对他人高度负责,包括洁身自爱、拒绝不成熟的性关系、反对性的强迫,维护自己与他人的性尊严与性健康。
5.避孕、计划生育以及做父母的责任,也应成为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内容,不能等到男女结婚和生育时再去讲解这方面的知识。一个人不是等到考试再读书,而是先读书再考试,做夫妻和做父母是人生最重要的考试,为什么不需要事先学习呢?
由于青春期的年龄跨度较大,从10来岁至18、9岁,因此在实施青春期性健康教育过程中,一定要遵循“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针对青少年需知、已知和未知的实际情况,决定上述内容在什么年龄段讲到什么程度。把给大学生讲的内容去给小学生讲,当然是不适宜的。
三、关于青春期教育中的性价值观
关于性价值观问题,在任何一个多元的社会中,都存在着分歧和争议。但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其主流文化所倡导和支持的价值观。西方一部分自由派人士所谓的“价值中立”、“无价值导向”的教育,在青春期性健康教育中是不可行的。在我所主持“青苹果”项目的十几年教育实践中,我们基本认同如下的价值理念。
1.每个人天生就具有性的潜能,性是一个人生命中自然而健康的组成部分。但是,人类与动物的性本能之区别,在于人类的性是与“爱”相联系的。动物的性表现是发情期的“交配”,人类的性关系叫“性爱”。
2.人类的性爱具有生理的、心理的、伦理的、社会的和精神的各个层面,把这些层面完整地结合起来表达的性才是健康的。
3.每个人在性的取向和性表现方式上可能不相同,但人人均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一切形式的性歧视、性虐待、性暴力都是对人权的侵犯。4.家庭应成为孩子学习性健康知识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应成为孩子性健康教育的第一任和主要的老师;父母有义务帮助孩子接受社会的主流性价值观,并将此价值观视为孩子健康成长过程的重要指南。
5.任何性行为都是有后果的,因此每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在性行为上做出对自己和对他人高度负责的选择。
6.鼓励孩子与父母、老师或其他可信赖的成年人讨论性问题,这对个人、家庭、学校及社会都是非常有益的。
7.要明确地告诉青少年,尚未成熟、不懂得性爱的意义就涉足性关系是冒险之举;少女怀孕堕胎会殃害健康;因不洁的性关系而感染艾滋病可能毁及生命;洁身自爱,终生专情于一个爱侣,是远离艾滋病的最有效办法。
8.任何性行为都不应当带有强制性和剥削性。
9.青少年应当得到家庭和学校的保护,他们有权获得预防怀孕和预防性疾病、艾滋病的科学而准确的信息,以便做到“知情选择”;还应当让青少年知道何处可以得到性健康咨询和遇到紧急情况到哪里求助。(未完待续)
四、解读少年少女的交往——“早练”还是“早恋”?
在孩子青春成熟期和人格成长期,异性之间的交往是他们社会化过程不可缺少的内容。这种交往担负着恋前训练和婚前准备的重要任务,是孩子们不可被剥夺的基本需求和权利。
遗憾的是,迄今为止,仍有太多家长和老师还在用“早恋”这根大棒围追堵截孩子与异性的交往,其结果是适得其反。须知,禁忌只能加剧饥渴感,压制必然助长逆反心。
少男少女处在十多年的“性待业期”,性冲动、性压力甚至“性风暴”困扰着孩子,如果他们没有正大光明的途径去缓释,就会从歪门邪道上去爆发。
具体说来,少男少女交往至少有如下重要功能。1.愉悦身心,增进健康
今天,应试教育的压力从幼儿园就开始了,它剥夺了孩子的金色童年,黯淡了孩子的花季天空,他们有做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然而,孩子生性是要玩乐的。儿童时,父母陪孩子玩,哄着玩,买玩具给他们。可是,孩子到了青春期,不听哄,也不爱玩具,更不愿与父母玩了。他们跟谁玩呢?今天的独生子女,没有同胞兄弟姐妹当玩伴,只好在家庭之外找同龄伙伴玩了。
为什么同龄的异性伙伴之间最好玩?因为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体内性激素注定他们成为不同的性别磁场,女孩是阴极,男孩是阳极,发生阴阳互吸的“磁场反应”。磁场反应中产生的“性愫”、“情愫”,给孩子们带来特殊的滋养,使少男少女在一起的游乐活动更富有情趣:唱歌、跳舞、过生日、逛马路、聊天......无不有异样的感受。“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成年男女不也有这样的体验吗?世界上许许多多高雅的文体活动都是为男女共同参加而设计的:交谊舞、探戈、华尔兹、花样滑冰、男女声二重唱等等,多么有趣,多么优美,多么高雅,谁能从中看出什么低级趣味吗?学校应尽可能组织有少男少女共同参加的文体活动。谁家的孩子有这样的机会在大庭广众之中、光天化日之下参加这类活动,谁家的孩子就更阳光、更健康,就不需要偷偷摸摸转入地下去约会异性,也不必到网吧去感受虚拟的异性交往之欢。
记得几年前,教育部就曾通知:中小学生不必再做第七、第八套广播体操,小学生可以跳集体舞,中学生可跳探戈、华尔兹。这是为什么?因为“性待业期”的少男少女需要正大光明地通过男女接触释放性压力。跳集体舞要手拉手,肌肤接触,跳交谊舞还有身体的接触,这不就是一种光明正大地释放性压力的方式吗?“公开放电,比较安全,私下放电,十分危险;集体放电,很是安全,个体放电,难免危险。”智慧的教育者们如是说。家长和老师们在明白了上述道理之后,应积极支持和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参加集体活动。例如,节假日鼓励孩子约上亲戚朋友、邻居同事的异性同龄伙伴出去玩耍,体验异性交往的乐趣。
2.完成第二次断乳期,为今后的恋爱择偶做早期准备
家长们都记得孩子第一次断乳吧?那时他(她)哭呀、闹呀,多可怜你也得给断奶。那麽,“第二次断乳期”呢,是指性心理的断乳。女孩到达青春期,成为阴极磁场,不自觉地被身边那个最亲近的阳性磁场吸引。那是谁呢?那就是她的父亲。人们通常可以发现,青春期的女孩在父亲面前的表现很矛盾:她羞涩躲避,但同时又对父亲充满神秘和好奇,欲求亲近。一位优秀的父亲可能成为女儿心目中第一个异性“偶像”。儿子到了青春期,对母亲也有同样的性心理反应。这是少男少女青春发育初期对异性家长的眷念和对同性家长有所排斥的原因之一。然而,如果女儿长期“恋父”或儿子长期“恋母”,形成所谓的“恋父情结”或“恋母情结”,那就会造成性心理发育不良,影响到他们今后与同辈异性之间的交往,甚至形成择偶偏误。所以,作为父母,应当尽早地帮助孩子把青春期的磁场反应对象尽快转移到同龄异性群体中去,这个过程叫做“第二次断乳”。此时,孩子没有“谈婚论嫁”的目的,不承受“搞对象”的压力,坦然、从容地走进异性世界,去见识异性朋友的千姿百态,去发现同辈异性与长辈异性之间的差别,同时,体察到哪类异性与自己比较“投合”。如果这种交往与未来恋爱择偶有什么关系的话,那就是为恋爱择偶进行早期“训练”。前面讲到,一个人不能等到考试再读书,而是先读书,再考试,就是这个意思。孩子们将有一天去和一个异性建立天长地久的夫妻关系。建立与维护夫妻关系的知识、智慧、能力、技巧什么时候学习和训练?那就是现在。如今很难想象,一个不曾在青春期有过充分、自然的男女交往的青年人,到他(她)20多岁就突然懂得怎样物色对象和建立幸福婚姻了。
看看今天某些大学生吧!他们中学时代不惜“寒窗苦读”,到了大学则疯狂恋爱,动辄同居,把同居当做练习本,合则留,不合则散,由此造成了多少身心伤害?大学校园的悲情故事甚至毁命惨案,难道还不能唤起今天中小学生家长和老师们的思考吗?更有些青年男女,不曾练习过男女交往,贸然与初识的异性成婚,把婚姻当成了“练习本”,轻率结婚又轻率离婚,此类悲剧屡见不鲜。因此,我们建议把青春期少男少女的交往视为“早练”,而不是“早恋”。既然是练习,父母就别那么紧张,孩子也不要肯定。家长要指导孩子把握分寸,不做冒险的事。但这个“练习”的过程是不能缺少的,否则将以什么知识与智慧去应对未来的人生“考试”呢?须知,在婚姻大事上的“考试”若不及格,比任何一次中考或高考失败的后果都要深远得多。
近年来,有大量遭遇恋爱挫折或婚姻失败的男女去寻求心理援助,其实,心里援助只能帮助他们应对失败的后果,而失败的原因则多半在于当事者对恋爱、择偶、婚姻的无知和缺少异性交往的实际经验。所有这一切,都在提醒今天的男孩女孩,将来做夫妻和做父母,就像将来去求职谋生和做专业人士一样,需要尽早学习知识和技能。这一学习的阶段即青春期是不可耽误的。
3.消除不良情绪,维护心理健康
少男少女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烦恼。例如:“体像障碍”,即不悦纳自己的青春体貌;加上学习压力,人际关系摩擦,父母不和造成家庭气氛恶化等等。烦恼中的孩子,就像掉入一个泥坑,必然痛苦挣扎。此时多么需要一条“救命绳”将其拔出泥坑。谁来提供这条“救命绳”?当然首先应当是父母。然而,今天的家长们,少有人能够走进孩子的心扉,理解孩子在泥坑中挣扎的苦境。家长们大概认为,既然孩子交给了学校,就由学校负责心理疏导吧。可是要知道,学校有一两个心理辅导老师,哪里能够及时帮助每一个有心理需求的孩子呢?一个班主任带领五、六十个学生,哪里能那么及时和仔细地发现每个孩子的每一个细节问题?每天在孩子身边的父母,难道不应当更及时地了解和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吗?可是,家长们普遍地将目光聚焦在孩子的考试分数或作业本上,忽视了分数背后更重要的情况。
那么。究竟是谁在提供甚至充当着“救命绳”,救助着那些处于困境中的同伴?那就是同龄的朋友,身边的同学,尤其是异性朋友或同学。为什么异性同学最能起到“救命绳”的作用呢?那是因为异性同学带着其性别磁场,在相互的磁场反应中,给困境中的伙伴提供了特有的“性愫”和“性愫”滋养。当青春期的孩子处于烦恼与困顿中,异性的搭救往往是最及时而有效的。这就是为什么烦恼中的青少年更渴望异性的友情。一位异性走进对方心扉,说出几句安抚的话语,也许并无多高水平,但那种话语来自同龄人之口,最能设身处地;来自异性之口,具有强烈的“磁力”。就这样,困境中的同伴如获救命稻草,茅塞顿开,心旷神怡,很快逃出泥坑,走上正轨。不错,此时的一对,颇显亲密无间,关系特别,但家长和老师们大可不必紧张和担忧其“早恋”。只是此时此刻此地,烦恼中的孩子急需对方救助;但当其走上正轨,渐渐感到手中的“救命绳”不再有用,于是信手抛掉了。这就是为什么在心理困境中萌生的异性之情往往脆弱短暂,无需持久。但这种友情救助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往往是家长和老师难以替代的。作为师长,应当感激施救的异性同学,而不应当去斥责甚至羞辱他们。正是获得了这样的救助,泥坑中的孩子才避免了从心理困扰到心理疾病,才无需去求助心理医生。
然而,有的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异性交往太过敏感,常常以成年人的偏见去误导孩子。有位母亲到“青苹果”咨询室来求助,称她的儿子上学期成绩下降,情绪欠佳,亏了有位女生上门来给儿子补课,陪他上学放学,儿子情绪很快好转,期末考试成绩名列前茅。这位母亲心里很是喜欢那个女孩,说她长得俊俏,学习又好,家里还是知识分子,于是就“默认”了。可是她发现,这学期那个女孩再也没来了,常陪他儿子上学的是另一个女孩。这位母亲很是疑惑,她问:“我的儿子会不会像他爸爸那„个花心大萝卜‟?”咨询专家反问这位母亲:“一个小姑娘给你儿子补补课,陪他几天上学放学,你就“默认”了?你默认什么?默认你家的儿媳妇搞定了?是你早恋还是你儿子早恋?”这位母亲不过是直白地讲出了自己的荒唐想法,像这类敏感多疑乃至误导孩子的父母,可能大有人在呢!
4.提升智慧,促进孩子自尊与自信心的发展
青春期是孩子智慧增长的高峰期。脑科学的研究告诉我们,男性和女性在智商上并无差异,但智力结构和发展方向上有所差异。一般来讲,男性比较长于逻辑思维、抽象记忆,地理方位感强;女性长于形象思维、机械记忆,女性的语言功能一般强于男性。男女各有优势,但优势背后是劣势。男女在一起学习,、交流、探讨、切磋,有利于优势互补,克服性别带来的智力局限,为今后选择专业和职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所以,现代文明国家,一般不再保留男女分校的传统,因为女性也有机会进入男性的传统职业领域如工程师、律师、政治家等,而男性也可选择传统上属于女性的职业如办公室文员、护理、幼儿教师等,这就大大拓宽了现代男女的择业范围,以适应职业市场的变化。
青春期又是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确立的关键期。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最怕丢面子的事是在其喜欢、在乎的异性面前遭遇打击;反过来说,他们在其珍爱的异性面前总是努力“挣表现”,以获取好感,满足自尊的需要。那么,家长和老师们知晓孩子有了要好的异性同学时,应当持有何种态度呢?家长们有没有发现:儿子十来岁时,还不讲究衣着,甚至不注意清洁卫生,蓬头垢面就去上学,老师批评训斥也许都不曾管用。但有一天,儿子偷偷地在镜子面前端详自己,对衣物、用品也开始讲究起来。为什么?也许已经“有一双眼睛在注视着他”了;注视他的那双眼睛是异性的还是同性的?多半是后者。
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吧。
某重点中学重点班高二年级的一位男生小马,原本学习成绩优秀,初中毕业时与同班一位女生被保送到这个重点学校。但从高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小马学习成绩迅速下滑,一年来,已是三门功课不及格的劣等生,他把全班的期末考试的总平均分数拉下来,害得这个班从先前的年级第二降到第末。同学抱怨、老师批评都不管用。第三学期寒假里,2月14日,西方的情人节,那天正是同学们返校开班会的日子。散会后大家一窝蜂涌进情人卡商店,有的买三五张,有的买十张八张。这位“劣等生”也随大流进了商店,转来转去,最后买了一张情人卡。踌躇良久,决定送给与他一起保送来的那位女生,班里的学习委员小周。小马在小小卡片上写下两句肺腑之言:“我想和你做朋友,但愿你不会拒绝。”小周拿到这张情人卡,顿觉尴尬。该怎样回答他呢?他学习成绩那么差,想与我交朋友,什么意思?小周回到家,忍不住把这张卡片给妈妈看了。她妈妈在大学教心理学,见到女儿的表现有些迷茫,便笑着对女儿说:“你是班里的学习委员,不觉得有责任帮助这位男生吗?再说,我看卡片上那两句话没什么毛病。人家求助于你,或许欣赏你,期待你,有什么不对?你应当回答他。做朋友便是帮助他的机会。”
有了母亲的开导和鼓励,小周勇敢地回赠了小马一张情人卡,在诗情画意的小卡片上也写下了整整齐齐两行字:“我很愿意和你做朋友,希望从下学期开始,我们共同努力学习,你要追上班级的步伐啊!我相信你能够再现你初中时代的辉煌,加油吧!”小马收到这张宝贵的卡片,内心感动之极。开学时,他递给了小周一封长长的信,倾诉了他内心的悲哀:“高一下学期,父母闹离婚了。妈妈下岗,爸爸在外边有了女人,他们很快离婚了。父亲本应每月付我300元抚养费,但三个月后他就人间蒸发了。妈妈无力承担我的学费和生活费。我只好向爷爷奶奶求助,他们都是退休工人,生活也很清苦。从那时起,我就感到自己成了大人的包袱,整天想着如何自力更生。我看到麦当劳有招聘广告,就去应聘。人家要我出示身份证,可我还不到十六岁啊!我有时想退学算了,但又不舍得离开这么好的学校。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就是初二曾经说过永远爱我的那个女生,有一天与一个男生亲热地走在大街上,从我身旁走过去连个招呼都没打。那一刻,我连活下去的勇气都快要丧失了。摆在我面前的似乎有两条路:一条是离开这个城市,到一个谁也不认识我的地方去打工养活自己;另一条是提前结束自己的生命,好让爷爷奶奶不再背我这个沉重的包袱......”。小马在信的末尾写道:“是的,我现在是班里最差的男生,拖了班极的后腿,对不起老师和同学们。但是,请你相信,从下学期开始,为了你,我要成为班里最优秀的男生!”
小周收到这封信时非常感动,她把信给母亲看了。母亲对女儿说:“你看,少男少女之间的友情原本很美好,它给人巨大的激励。这个男生,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爹妈,都没有下决心成为班里最优秀的男人,为了你,要成为班里最优秀的男生。这就是青春友情的价值,不值得你去行动吗?”
我多麽希望家长和老师们都有这位母亲的胸怀!然而,人们常见的情形却是:当父母发现女儿书包里有那麽张小纸条,好似如临大敌,如遇洪水猛兽,定要女儿供出是哪个“流氓”干的。其结果如何,大家可以想象。
总之,少男少女的交往,是青春期不可延缓的任务,父母应当帮助和督促孩子认真去履行这一任务。(未完待续)
五、少男少女体验异性友情和求索爱情
讲了前面,也许家长和老师们会说:那就不管了,让他们去“练”吧。其实,不是不管,而是要会管,即指引孩子们走正确的友情之路。要让他们懂得,青春期建立异性友情是极有意义的。在今天这个时代,一个人可能在二十多岁都尚未曾经历爱情,但一个二十多岁的成年人,在其青春期连异性的友情都不曾体验过,那该是多么遗憾的人生。
青春友情是什么?是开放的、不保密的,不需要拉钩说“永远”的。友情可长可短,可远可近,无须天长地久的责任承诺。青春友情可以是在异性同学之间自由分享,“多个朋友多条路”。
那么,从友情到爱情,有无截然的分界线呢?答案是“没有”。世界上无人说得出来这个界线。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关于结婚年龄的法律规定,但却没有关于爱情年龄的标准。每个人的成熟早晚不同,机遇不同,萌生爱情的年龄也不可能相同。从古至今,既有“青梅竹马”之恋,又有青年时期的热恋,还有夕阳黄昏之恋,它们同样可以美好。不过,爱情比起友情来,是更加成熟和稳定的异性情感,它与友情的区别之一,也许在于它具有专一性和排他性,不可与第三者分享。爱情一般以终身结合为目的(至少初衷是如此)。因此,爱情需要巨大的投入,包括智慧、知识、时间、精力乃至财力。青春期正是爱情资本的积累期,是爱情之路的探索期,是投入爱情前的准备期。
爱情其实是一种美好的、激发双方进取向上的积极力量,而不是洪水猛兽、灾害祸水。两个相爱的人,一定会彼此珍惜、相互鼓励,去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双方因为有爱情的激励,定会使自己变得更优秀,更完美,值得对方爱;对方也因为得到爱而使自己更加充实和努力。如果是这样的爱情,无论发生在什么年龄,都值得祝福。然而,倘若两人宣布相爱了,有了爱情的滋养,但其表现却是浑浑噩噩,不思进取,甚至逃学旷课,转入地下,做出伤害自己和对方的蠢事,那,只能证明他们之间根本没有爱情,不过是相互利用或只为满足眼前的身心需要而已。“我爱你”怎样变成了“我害你”呢?这样的所谓“爱情”,实在是对爱情的羞辱、亵渎和贬损。青少年由于缺乏教导和指引,做出亵渎爱情的荒唐事,例子不胜枚举。家长和老师们,面对孩子说他(她)爱xxx,直接的反应不该是怀疑爱情本身,而是要询问和提醒孩子以什么行动来证明爱情的美好和兑现爱情的承诺。“听其言,观其行,促其进”,就是师长们面对少男少女之爱应有的态度。因为我们无法规定孩子在什么时候萌生爱情,也无法禁止和消灭爱情。
在我国,关于爱情的积极意义缺乏宣教,媒介过多渲染不正当的两性之欢,使得成人把孩子们之间纯洁美好的爱情探索,往往当作荒唐幼稚甚至洪水猛兽,以致 “我爱你”三个字要么成了儿戏,要么导致无耻。今天,该是为“爱情”正名、对少男少女进行关于爱情的适时指导和培育正确婚恋观的时候了。此时不教,更待何时?学习异性之爱的智慧和培养爱的能力,既是少男少女的需求,也是他们的权利。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爱的教育缺位,是导致他们之中某些人后来的情感挫折乃至人生悲剧的根本原因之一。君不见,如今某些大学生以及社会青年,“谈恋爱”却不会“谈”了,只会“直奔主题”——同居。“同”不下去者,有的你死我活,有的同归于尽。这样的生命代价,难道是不可避免的吗?
六、建立“三道防火墙”,维护青春期性健康与生殖健康
在青春期教育实践中,最具争论性的问题是关于避孕知识的讲解。即使在甚为开放的美国,面对大量少女怀孕堕胎乃至少女做妈妈的现实,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艾滋病袭击青少年的严峻形势,自由派和保守派就该不该公开向学生传播避孕知识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自由派学者及社会人士主张大力推广避孕套,鼓励“安全性交”;而保守派则主张推行“禁欲教育”,倡导婚前贞洁、婚后忠诚。在上个世纪,代表自由派的民主党执政时期,国会就曾批准了对“禁欲教育”的大量财政拨款;代表保守派的布什总统执政后,增加了对“禁欲教育”的财政支持。但这一政策始终在遭到多数自由派人士的反对。两派都举出了大量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性教育是成功的。
美国两派的性教育孰是孰非,我们难以判断;而面对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中性冒险行为的增多,少女怀孕堕胎的事例屡见不鲜以及性病艾滋病的威胁,究竟是讲“禁欲”还是讲“安全套”,在学术界、教育界、公共卫生界和计划生育部门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我们在“青苹果”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提出了关于建立“三道防火墙”的概念,至少在“青苹果”专家团队和项目的合作者中得到了基本认同。
第一道“防火墙”,就是防止未成年人的性关系,即对18岁之前的中学生,教育他们做到“洁身自爱”。对这一点,青春期教育者应当理直气壮、开诚布公地对学生讲。18岁之前不能参加公民投票是因为不成熟,中学生不能发生性关系也是因为其心理、社会、经济方面均不成熟,无法承受性关系的后果。“春天就忙春天的事”,是每个青春期少男少女都应当懂得的人生规律。在讲“洁身自爱”时,我们不能否认少男少女的性欲望和性冲动,这是本能的生理现象,不受大脑和意志支配。但要帮助孩子门懂得:如何去应对欲望和冲动,是要通过大脑和意志力去选择和行动的。人类的性活动有多种方式。男女性器官的接触即“性交”,并不是排解性欲和性冲动的唯一方式,而是确定了人生伴侣关系的男女相爱方式之一。因此,必须告诉青少年,除了“性交”之外,还有其他释放性压力的方式,如自慰、“升华”、转移注意力、积极参与有异性同在的文体活动等等。还要说明,性欲作为一种本能现象,与食欲和睡欲相比是有所不同的。性欲的满足不仅可以大大延搁,甚至可以消解。一个人30天不吃饭和不睡觉会生病或死亡,但是30天没有满足性欲的成年人,既不会生病也不会死亡。这样的讲解,是为了消除青少年对所谓“性压抑”的疑虑。
第二道“防火墙”,就是避孕和紧急避孕。我们希望所有18岁以前的孩子都安全地避险在第一道防火墙之内,但往住并不能绝对达到这样的希望。事实表明,越来越多的“小勇士”翻墙而过了。我们难以预料究竟哪些孩子会越墙,所以还是需要给他们再建一道安全网。在讲解“生命的孕育和诞生”这一课时,孩子们已经从教学视频上直观地看到了精子与卵子结合的过程,并从“计划生育”一课得知,如果父母不可以生第二个孩子的话,用哪些方法可以阻挡或避免精子与卵子见面,以及万一它们见面了,可以在72小时内服用紧急避孕药而去除受精卵等等。这一课我们是以成年人的计划生育为背景的,不会让孩子感到是在针对他们,或赞同他们发生性关系,所以他们不会有羞怯感、触及隐私感或意欲尝试之感。他们得到关于避孕与紧急避孕的知识,“有备无患”,大多数孩子会在将来用上,个别孩子也许会在禁不住冒险时用上。至于避孕套的用法、口服避孕药的具体使用之类,就不在课堂上细讲,只是简单提到。应当让孩子们知道,避孕和紧急避孕的实施需要向计划生育工作者、医院或药房的专业人员咨询。
第三道“防火墙”,就是在3个月内终止妊娠。也是在“计划生育”这一课,讲到避孕失败的问题时要谈的。首先讲明各种避孕手段都不是万分可靠的,因此,如果有性生活的女性,发现自己未按时来月经,要尽快到医院做检查,如果检查出怀孕了,又不能再生孩子,就只得接受人工流产终止妊娠。根据现有的医疗技术条件,3个月之内终止妊娠相对安全。尽管人工流产并不是控制生育的好办法,只是避孕失败后不得不采取的补救措施,但三个月内终止妊娠,毕竟比大月份引产安全些。还需要提及大月份引产对孕妇可能造成的伤害。如今,到处是“无痛流产”、“抗早孕”之类的广告,我们还能对青少年“掩耳盗铃”吗?
总之,作为教育者的老师和家长,既要帮助孩子建立道德屏障,又要把科学而准确的信息向他们传达,让他们真正做到“知情选择”,其目的是为了确保健康。
在“三道防火墙“的讲解中,我们也分别根据初中、高中、大学的不同学生情况作不同程度的讲解。“适时、适度、适当”,是青春期性教育应当把握的原则。
七、青春期爱的教育;谁唱主角?
在履行青春期爱的教育责任中,关于学校和家庭谁应当唱主角的问题,直到现在并无明确的意见。
北京海淀区某学校在2000年曾发生一起令人痛心的少女杀婴案。一个17岁的高二女生怀孕了,她自己不知道,家长没看出来,老师也没发现。这个女生就在她的卧室把孩子生下来了。她慌乱之中拧断脐带把婴儿扔出了窗外。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的震惊:一个17岁的高中生,物理、化学乃至天文宇宙的知识都不少,惟独不知自己身体的奥秘,不晓得生命是如何孕育和诞生的,更不懂得生命是不能扼杀的,杀害生命是犯罪之举。这个花季少女不得不为她的犯罪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承担刑事责任——受两年牢狱之苦。然而,谁来为她的无知承担责任呢?学校吗?家长吗?《青苹果》刊物编辑部曾组织了专家、校长、家长、学生就此事件进行讨论,得出了如下基本一致的看法。
1.关于青春期爱与性的基本知识,作为科学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应当在学校统一传授,列入正式的课程表,从小学开始循序渐进地讲授。然而遗憾的是,国家教育部迄今都没有青春期爱与性教育的课程指南,也未设置相关专业来培训此课程的教师。“青春期教育”究竟归德育处管还是归体卫处管,还在内部争论。教育部曾经不止一次地下发过“青春期教育”的文件,但总是含糊其词,导致下面各行其是。我国“计划生育法”中的第13条,虽然提及了青春期教育,但仍未对其具体的内容和办法作出确定的说明。加之应试教育的压力,青春期教育的有无和优劣,不在学校领导和教师业绩的考核之内,大多数学校不重视。因此,那位17岁少女的悲剧,应被视为教育部门和学校、家庭“渎职”的后果。目前,渎职的学校、家庭何其多,少男少女的悲剧仍在一幕幕上演。
2.不能否认,涉及青春期的异性交往、友情爱情以及性心理和性行为教育,在某些层面是较为个性化并带有隐私性的教育,主要应当由父母来承担。由于每个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其身心发育的早晚和发育程度都是有差别的,其成熟性和机遇以及各自的人生轨迹都不同,因此,在学校讲解了爱与性的一般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家长还必须针对自己眼前的孩子发育状况、表现出的疑虑、接触网站信息的情况、与异性交往的动向等等,通过与孩子敞开心扉的交谈,共同探讨一些与心理、情感、爱恋以及选择终身伴侣有关的问题。由于父母与孩子关系的亲密性和自然性,家庭气氛的宽松性,谈论隐私问题更适宜些。如果父母觉得有些问题比较容易引起孩子情绪紧张或敏感,可以选择在与孩子一同做某种家务时,不经意地放出话题,即使谈话进行不下去时,双方都不会觉得尴尬,因为手头有活儿干,很容易找个岔子转移话题。有些关于情感与性的话题,可以借读报或看电视时得到的信息引起,与孩子讨论报上或电视中的人物或事件,这样不会让孩子感到与自己有关而难为情。父母还可以坦诚地向孩子讲一讲自己年轻时的经历、经验和教训,让孩子加以理解和点评。在这种民主与平等的家庭气氛中,孩子更容易轻松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谈出自己的感受与疑问,父母就更容易了解孩子的“秘密”,而不用去做偷看日记、偷听电话之类的不文明、不尊重孩子的举动了。
显然,家庭中爱与性的教育条件是学校不具备的。一个班主任,面对四、五十名学生,他只能讲一般知识,很难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做到“因人而异”。张三所需要的信息,也许是李四不需要的;而李四所需要的知识,也许张三早就有了。目前,学校青春期教育的内容,普遍落后于孩子的现实与需求,更得通过家长去弥补了。这就需要让家长首先学习青春期爱与性的知识,以便胜任教育者的角色。我们过去十几年在全国各地举办的“青苹果家长讲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当然,由于种种情况,也有的家长不能或不善于与孩子沟通。孩子迫切需要得到的信息或行为指导乃至要采取某种应急措施,就得由咨询专家出面详细讲解和帮助了。这时,学校专门为青少年服务的“青爱小屋”所承担的角色,就显得极为重要。
总之,包括性教育在内的青春期爱的教育,其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永远健康、一生幸福。凡是符合这一目的并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的工作,学校和家长都应当努力尝试。在这方面,学校、家庭、媒体的密切配合十分重要。(全文完)
第二篇:青春期教育
子陵中学八年级
《青春期教育》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青春期教育
二、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带来的生理心理的变化。
2、激励学生珍惜青春,奋发向上。
3、提升学生自护、自救的意识和技能。
4、预防青少年犯罪。
三、活动内容:
1、学生代表发言
2、王忠华老师讲”青春期心理变化及应对”。
3、蔡家德主任讲“青春期与德行”。
4、吴光兵主任讲“青春期与安全”。
四、活动形式:讲座
五、活动对象:八年级全体学生
六、活动时间:2013年10月11日(星期五)下午第四节
七、活动地点:教学楼前空地
八、活动主持:王忠华
九、活动组织: 罗天华 蔡家德 八年级班主任
第三篇:青春期教育
第一课时青春期的生理发展特点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特点,从而做好心理准备,顺利度过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为将来的事业发展、知识储备形成健康心态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过程:
活动一:回顾自己及周围同学、朋友、兄弟姐妹若干年来的变化,并试图了解产生该变化的原因。学生给出的调查结论可能有:身高增加了,体重增加了,喉结有了,长了小胡子,变声了„„ 在学生调查的基础上引出青春期的概念,并探究青春期的生理特点。活动二:归纳总结青春期的年龄阶段:12-23岁。活动三:归纳总结青春期的生理特点:
1、身高体重迅速增加。原因:神经系统调节内分泌,分泌大量的生长激素,促使骨骼尤其是下肢骨细胞分裂生长速度加快,同时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的重量增加,故身高体重迅速增加。
2、心输出量、肺活量、脑容量增大。
3、性器官迅速发育:女:月经;男:遗精。
4、第二性征出现。它的出现是靠性器官分泌的性激素。男:喉结突起,嗓音变粗,发音低气,固声带长而宽,出现小胡须,阴毛、腋毛相继出现。女:嗓音高而尖,声带比男孩长,乳腺发育,骨盆宽大,臂部增宽变圆。小结:青春期是生理发育突飞猛进的阶段,是性成熟期,是决定一生的体质、心理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于身体上的变化,我们不要大惊小怪,在思想上要充分准备,迎接人生的这个重要阶段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第二课时第二课时青春期的心理变化青春期的心理变化青春期的心理变化青春期的心理变化((((一一一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青春期性心理特点、怎样正确对待性心理的萌动,从而健康正确地走过人生旅途中的“花季”。教学过程:活动一:结合自身青春期变化及其从其他渠道获得的知识,了解青春期生理上的最显著特征,(性器官发育,第二性征出现)活动二:
1、学生结合性器官发育,谈谈自己在心理方面的感受。
2、师生一起总结(四个阶段)(闭锁性占主导地位)第一阶段----性(心理)意识朦胧阶段,此时是一种本能感觉,开始注意男女之间的差异,两小无猜的单纯消失了,与同性伙伴来往多起来,对异性则采取疏远的态度,出现“三八线”出现男女阵营,男孩成高傲的小公鸡,女孩表现为羞涩,他们对异性有一种神秘的新奇感,表面疏远,心中不断比较,评估差异性,滋长对异性的好感。第二阶段----牛犊的意识阶段,更加注意两性之间的特殊感情和关系,尤其是对成年异性产生朦胧的爱恋,女意父,男意母(好奇心占主导地位)。
第三阶段----主动接近异性阶段(青春期)(性心理大门终于开启)身心逐步走向成熟,年轻人对异性的追求也由内心的向往逐渐转化为外在的行动。常以各种方式主动接近异性,并希望得到对方积极的反应。表现:注意自身在异性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打扮仪表体型美,爱照镜子,为缺魅力而苦恼,羡慕成年男女,嫉妒周围的青年,男女的交往对所喜欢的异性开始留意观察,积极交往。第三阶段----心理成熟阶段。随着知识增多,青年男女逐步形成自己的性道德观和恋爱观,开始思考恋爱,婚姻家庭等问题。活动三:讨论如何对待性心理的萌动?有强烈的性骚动该怎么办呢?
1、了解性生理、性心理的知识,懂得性生理和性心理发展的必然性,减少好奇心。
2、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将注意力从对性的关注转移到其它有益活动上,如远走、踏青阅读、交友、钻研课本,避免不良刺激,如淫书,淫画等感到刺激。教后记:青春期的性生理和性心理变化,使少男少女的感情世界经历大起大落的巨变,充满了希望、惊喜和平安。走过这一人生旅程的人,当他回顾的时候,总留恋这一花季
第三课时第三课时第三课时第三课时青春期的心理变化青春期的心理变化青春期的心理变化青春期的心理变化((((二二二二))))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
理变化特点,并对照自身的心理发育阶段,做到有的放矢地加以说明,使学生能顺利地度过
人生心理发育这一黄金时期。教学过程:活动一:引导学生回顾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进而
引导学生回顾自身的心理发展过程,是否发现自己这几年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生七嘴八舌,经充分思虑后,说出自己的心理变化及感受,教师适时地加以小结。如:自己和父母之间不
再像以前那样融洽了,顶撞父母的事逐渐多了,不少人在这里开始写日记,对《日记》倾诉
自己的感受,他们不允许任何人接近自己的日记。活动二:引导学生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发表各自的意见后,教师及时小结。
1、少年朋友在身
高上迅速接近成人,学校、家庭和社会向他们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他们自己意识到不是小孩,于是要求父母用对待成人的态度来对待他们,而这种成人感,其实只是他们对自身的一种成熟的看法,而做父母的此时最担心的也正是孩子这种貌似成熟实则不成熟的现象,父母还会
象对待孩子一样地对待这些小大人,这样,两代人之间难免要产生分歧。
2、孩子成人感的产生会导致孩子对父母的离心力增强,他们要求在处理事情时处于与父母同等的地位,要求
更大的生活空间,孩子要按自己的意见行事。其实,孩子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并敢于坚持,这意味着他们在走向成熟。
3、自我意识在青春期这一阶段里飞跃发展,这是由于青春期的孩子生理上的迅速变化。
1、借助网络平台,了解并学习青春期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
2、通过探究学习,寻找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解决青春期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3、规划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健康的人
生观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1、青春期健康相关知识的学习。
2、探索有效
解决青春期烦恼与困惑的途径和方法。探索有效的途径,解答或解决与青春期健康相关的疑惑与烦恼。教师需要收集并筛选大量的有关于青春期健康教育方面的资料,并精心设计
网络探究活动方案,在探究活动开展之前,教师需要先在校园网上建立一网页,将活动方案
和大量的学习材料进行上传、链接,并需要提前向学生进行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这种网络
探究的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蝴蝶在童年时是一种毛毛虫,它从幼小的毛毛虫变为漂亮的花蝴蝶,只要钻在一个“自制”的、密封的“保护罩”中,在里面“睡一觉”,就能完成。而我们人类从小孩长成大人,则必须要经过青春期。在青春期
里,你的身体和心理要经历复杂的变化,而你却没有任何地方可以躲藏。没有了“保护罩”的保护,你会遇到那些问题呢?如何顺利度过青春期呢? 学生结合自身情况思考 吸引学生
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出探究主题:明确主题 明确主题指出探究过程中所
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和所要达到的目标。
1、了解青少年的身心特征及其在青春期所要经历的变化。
2、认识并整理处于青春期的自己所面临的困惑和遇到的问题。并通过本探究活动探
索有效解决青春期发育阶段所遇困惑和问题的方法或途径。
3、在解决自身困惑的同时,为
自己规划健康的生活方式。学生结合教师的介绍,了解探究活动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明确
探究目标,了解学习任务
1拿出你三年前的照片,和镜中的现在的你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找出你两年前的衣服,试穿一下,看看有什么感觉?仔细想一想,在这两年里,你的身体发生了那些变化,并记录下来。面对变化着的自己,你是否欣然接受呢?你对自己的变化满意吗? 看看你的青春感受。在你认为符合的答案后打“√”。
1、你对自己身体的变化是忧还是喜?喜()忧()
2、你想知道异性的身体变化吗?想()
不想()
3、你对自己的长相和体态满意吗?满意()不满意()
4、你喜欢男女同学在一起参加活动吗?喜欢()不喜欢()
5、你很
在乎异性对自己的评价吗?在乎()不在乎()
6、和异性独处
时你紧张吗?紧张()不紧张()
7、你认为男女生彼此
产生好感就是爱情吗?是()不是()
8、你经常心情不好吗?经常()
很少()
9、你对周围的一切满意吗?满意()不满意()
10、你通常通过哪些途
径获取性知识?网络()报刊()家长或老师()其它()(知识链接)青
春期要经历哪些变化呢?结合下面的资料,自己去探讨。纪录片,节选自其中记录了青
少年在青春期发育过程中的一些身体变化和心理感受)。(附有图文介绍)学生进行问卷
测试、纪录片观看、并通过知识链接,了解什么是青春期,青春期的身心特征,以及所要经
历的变化。学生针对问卷进行测试,并对自己的选项作好记录。借助
网络平台,初步了解青春期的相关知识。因认识和体验上的差异,学生的答案自然会因人而
异,教师不必急于进行评价,但要求学生对自己的选项先作好记录,等经过后面的活动掌握
了一定的知识后,再来做一次测试,将两次的结果进行比较,看看哪次的结果更健康,并找
出自己在认识上还存在的缺陷。2仔细想想正处于青春期的你,遇到了那些烦恼与困惑,如果你一下子想不起来或整理不出头绪的话,请看看下面“漂亮的阿雅”和“淘气的阿吉”
在青春期所遇到的困惑与烦恼。
(其中在演绎“漂亮的阿雅”和“淘气的阿吉”在青春期所遇到的困惑和困难的同时,也展
示了所有青少年在青春期发育阶段的经历与常见的烦恼。)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相同的问
题呢?如果有你是怎么解决的呢?下面的资料为你提供了一些青春期健康教育方面的相关
知识,有没有你想知道的呢,不妨去浏览一下。(部分)如: 什么是遗精? 什么是射精?
精子是如何产生的? 阴茎为什么会勃起? 什么是包皮过长? 什么是初潮? 什么是白
带? 月经是怎么形成的? 月经周期与排卵、受精的关系 青春期乳房疼痛是什么原因? 什
么是性幻想? 性梦是怎么回事? 什么是考试综合症? “早恋”是怎么回事? 好感和爱情的区别是什么? 中学生能不能谈恋爱? 什么是性骚扰? 什么行为是对青少年的性侵犯?
青少年为什么容易迷恋偶像? 什么是网络综合症? 什么是毒品? 什么是黄色污染? 观
看影片的同时,体会并明确自己的烦恼与困惑。对提供的材料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进而解答困扰自己的疑惑与问题。认识自己的烦恼与困惑通过网络为学
生创造相对自由、隐私、宽松的学习环境。3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健康标准,请自我判定是否健康?躯体健康可用来衡量:得快:进食时有良好的胃口,不挑剔食物,能快
速吃完一餐饭。得快:行走自如,活动灵敏。说明精力充沛,身体状态良好。得快:语
言表达正确,说话流利。说明头脑思维敏捷,心肺功能正常。得快:有睡意上床后很快入
睡,且睡得好,醒后精神饱满,头脑清醒。得快:一旦有便意,能很快排泄完大小便,且
感觉通过所供材料和推荐网站,检验自己身心方面的健康状况。帮
助学生了解自身
良好。说明胃肠肾功能良好。你的心理健康吗?生活积极向上吗?下面是自测表,请你对
照每个问题做自我评分。如果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每道题所陈述的症状从未出现过就评0
分;出现过1-2次,评l分;出现3次或3次以上评2分。请注意,所谓出现症状,就是
指这个症状对你的学习、工作、生活产生了影响。1.想事情或做事情的时候,不明原因地
走神,精力难以集中。2.翻来覆去睡不着,或噩梦不断,或频频醒来,以至于次日感到精
力不足。3.看什么都不顺眼、烦躁,动辄发火。4.处于敏感紧张状态,惧怕并回避某人、某地、某物或某事。5.因为自己所习惯的常规被扰乱而不高兴,总想恢复原状。对已经做
完的事情,已经想明白的问题反复思考和检查,甚至多次重复其过程,而自己又为这种反复
苦恼。6.身上有某种不适或疼痛,虽然医院相关科医生已经做过检查且查不出问题,而你
却仍不放心,总想着这件事情。7.很烦恼,但不一定知道为什么烦恼,做其他事情也不能
分散对烦恼的注意,你为此痛苦不安。8.情绪低落,心情沉重,工作、学习、娱乐、生活
都提不起精神和兴趣。9.易于疲乏,或无明显原因感到精力不足,体力不支。l0.怕与人
交往,厌恶人多,在他人面前无自信心,感到紧张或不自在。11.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晕倒,控制不住情绪和行为,甚至突然说不出话、看不见东西、憋气、肌肉抽搐抖动等。12.觉
得别人都不好,都不理解你,都在嘲笑你或和你作对,但事情过后就能有所觉察,似乎自己
太多疑或钻了牛角尖。根据学生测试的分值,提出相应的建议。你也可以向家长和老师
写信,也可以通过以下网站了解更多相关知识: 青少年科普网http://qsnkp.com 华夏心理
http:// 青苹果http://greenapple.com.cn 花季档案http://flower-season.51.net
春蕊网http://pub.wjstar.net/home/385 青少年网http://www.young.gov.tw如果通过上面的探
究和学习,若你还是无法解学生进行测试,了解自身的情况,寻找解决的方案。的健康状况。12道题目总分在2分以下说明心理属于健康的范围;3~5分就可能有些
问题了,有条件时应找一下医生;如在6分以上,应及时找心理医
决困扰你的问题的话,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竭尽所能为你排忧解难。以下是我们的联系方式:
马相合:学校心理辅导老师 E-mail:有必要时,可也向老师寻求帮助,一
起探讨相关问题。为学生提供解决相关问题的途径与渠道。4 现在是我们回到主题上的时候了,你得仔细考虑“如何健康地渡过青春期”这一主题问题了。为此,你还要查找一
些资料,并根据自身的条件来为自己可规划健康度过青春期的生活方式。你可以从饮食、锻炼、学习、保健、人际交往、兴趣爱好等各方面入手,也可以从某一方面入手,依据自己的经济条件、生活环境、个人的性格等来为自己量身打造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将所制作的计
划表粘贴在你的床头,以便在每天睡觉和起床的时候提醒并督促自己。以下是部分成功人
士的案例介绍,从中你是否能得到一些启示呢?坚持每天书写一片心情日记,尽量将每天发生的让自己高兴的事记录下来。学生规划并设计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学习计划或生活
计划,并试图去实践。鼓励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强调
计划不必要多详细、多宏伟,最重要的是能做到,每天可以坚持。在这一步,你将要自我检验一下你所做工作的完成程度,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检测:
1、基本了解了青春期健康
方面的相关知识和常见问题。(附:)
2、能正确认识自身现存的问题,并找到了有效地解
决问题的途径。同时,预计在往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也愿意去主动去寻找有效的解决途径和
解决方法。
3、回头再做一下活动开始时的自测题,看看结果有什么不同?
4、规划的青春
期健康生活方式积极向上,并能每天坚持去做(检验自己是否每天都能坚持去做)。学生进
行自我检验,若通不过可再次回头探究学习。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青春期是人生中最灿
烂、最浪漫、最具朝气的时期,也是人生中最变化无常、最情绪化、最易困惑的时期。在这
样一个既美好,又矛盾的岁月里,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烦恼与困惑,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我们能否寻找到有效的途径,及时排解这些烦恼与困惑。正处于青春期的你,请不要为自身的变化所迷明白遇到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遇到问题能否找到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进行及时解决进一步鼓励学生树立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茫,更不要被莫名其妙的烦恼所困扰,欣然接受身体的变化,乐观对待心灵的成长,勇敢克服所面临的困难,踏踏实实,快快乐乐地去过青春期的每一天。生活态度。
第四篇:青春期教育
青春期的异性交往
同学们:
有一首歌大意是:小和尚下山去化斋,老和尚有交待,遇见了女人千万要躲开„„
老和尚为什么这样交待?(女人是老虎)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青春期的异性交往
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生理和心理都有所变化,渴望、喜欢与异性交往,这是青春期学生性心理发展的必然。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中学生异性之间的正常交往,还可起到心理上的互补作用。女同学可以从男同学那里学到果断、坚定和刚毅的特点;男同学可以从女同学处补充到细致、体贴和耐心的长处,在交往中异性双方都可以使自己的个性得到不断完善。男女中学生的交往有利于增进异性的了解,有助于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可以扩大社会交往的范围,增强沟通的社会交往能力。
然而,如果男女同学交往处理不当,也会影响和妨碍我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还会使人容易产生误会,而误会又会给人带来一些情绪上的困扰,就可能出现下列不良现象:
1、心里埋藏着的小秘密,影响心思,使得学习不能专心致志,智力不能开发,能力得不到培养,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发展受限。
2、心理上还会压力巨大,怕同学讥笑,怕家长发现,怕老师批评。因而使自己的行动诡秘起来,时刻防别人知道一切,导致精神紧张,吃不香,睡不好,烦躁不安,心律过快,神经衰弱,有脱离集体的心理倾向。
广州一家权威教育机构花了近十年时间对中学时期恋爱的学生作跟踪调查:有94.6%的人无结果,日后品尝着自己亲手酿制的苦酒;其中76.4%的人影响了自己的学业与发展;只有4.26%的有正面的影响。
同学们,我们应该不应该树立健康的异性交往观念?形成正确的异性交往态度,以正确的方式方法与异性同学交往,就要遵循下列交往原则:
首先,要端正态度,培养健康的交往意识,淡化对对方性别的意识。思无邪,交往自然就会落落大方。其次,要广泛接触,避免个别接触,交往程度宜浅不宜深。广泛接触,利于我们认识、了解更好的异性,对异性总体把握,并学会辨别异性。
第三、交往关系要疏而不远,若即若离,把握两人交往的心理距离,排斥让彼此感到过于亲密和引起心绪波动的接触。
第四,要把握好“自然”与“适度”两个原则。“自然”即与异性同学交往过程中,言行举止、情感流露、以及所思所想自然顺畅,既不盲目冲动,也不娇柔做作。“适度”即与异性同学交往的程度和方式要恰到好处,应为大多数人接受。同学们,让我们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了自己的理想和前途,不要盲目地跟着感觉走,要坦然自信地与异性同学正常交往,时刻注意避免恋爱现象的发生。奉劝大家不要把自己豆蔻年华折腾成为谁都不愿意看到的苦涩青春。
××中学
第五篇:青春期教育讲座
一、什么是青春期教育
青春期是个体从童年向成年过渡的人生关键时期。我国青少年的青春期年龄,一般是在10岁到20岁这段时间,中学生正处于这一时期。青春期不仅身体增长快,而且人体各器官特别是生殖器官的发育逐渐趋向成熟,从不具有生育能力发育到具有繁衍后代的能力。可以说,青春期是以性发育为主要特征的。随着青春期生理的变化,青少年的心理也同时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认识到自已不再是小孩子了,喜欢独立行事,喜欢交友往来,性意识开始萌发,对异性产生好奇、兴趣。这时的少男少女,往往憧憬着新的生命历程,内心世界与来自社会的外部环境常常发生矛盾冲突,面临着人生课题的许许多多疑问和困惑。因此,正处在告别童年、开始步入青春期的中学生,怎样顺利度过青春期而健康成长,这是青少年本人、父母和教师都必需认真对待的问题。
二、青春期教育的重要性
青春期是人的成长和成熟的重要阶段,一个人的身体素质、思想品德、理想情操、知识才能等等都在青春期基本形成。青春期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早在1963年,周恩来总理就在全国卫生科技规划会议上指出:“一定要把青春期的性卫生知识教给男女青少年。”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也说:“开展青春期教育,不仅对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具有深远的影响,是关系到社会进步,民族兴旺的大事。”
在我国,由于封建传统观念的长期束缚,造成对性知识教育的障碍。大多数人对性问题处于无知状态,把性视为禁区,甚至把性与丑恶、下流相联系,谁要是谈到性,不管是什么内容都会遭到反对。事实上,每个青少年到了青春期,都会遇到性问题,这是不能回避的。如果这时缺乏有关的性知识或教育不当,就会导致身体健康或行为出问题。在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人们特别重视对中小学生进行性教育。日本有一个心理学家说:“青少年时期是性意识、性成熟、性行为激烈而迅速的形成时期。在这个时期,如不加强性教育,不仅会影响良好的社会风尚的社会秩序的形成,还会影响美满的家庭中异性关系的建立。”
性的发育是十分自然的生理现象。性是一种本能。人的性本能是每个人在青春期时逐渐发育形成的,步入青春期的中学生,此时身体上各器官和性机能发育已逐渐成熟,有独立参与社会活动的要求。但由于社会阅历浅,思维分析能力、判断能力都比较差,并且还缺乏两性社会道德规范方面的知识,不少人因性问题而困惑、疑虑和苦恼,甚至误入歧途,做出自已后悔莫及的傻事或错事。这就非常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帮助及教育,以防止丑恶现象的发生。青春期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针对青春期青少年的性成熟和心理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来规定它的教育目标,并通过相应的教育来达到这一目标,从而促使青少年把自已充沛的精力用于提高身体素质、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提高思想品德素质,迈好青春的第一步。这是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措施。
三、青春期教育的基本内容
(1)青春期生理教育:
以青春期身体发育特点为依据,介绍有关青春期男女两性生理及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自身身体变化的情况和有关问题,并懂得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些生理变化。
(2)青春期心理教育:
以青春期心理发育为主要内容,重点介绍有关男女两性青春期心理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心理卫生保健的知识,使学生懂得如何使自已的心理保持健康状态,并养成良好的心理卫生习惯。
(3)青春期德育:
以青春期伦理道德的基本规范为重点,阐述性行为所具有的社会性,以及它要受到社会道德规范的制约,使学生知道在性的行为上应该遵守哪些规范,养成良好的性道德行为习惯。
(4)青春期性教育:
阐述性失误的具体表现和防范,使学生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5)青春期美育:
从美学角度阐述审美观、审美能力与审美创造力,使学生提高识别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懂得如何去追求构成美好青春形象的形体美、心灵美。
(6)青春期自我保护:
以提高自身素质、抵制外部消极影响为基点,分析社会上存在的不良现象,阐述性传播疾病问题、毒品问题,使学生能够自觉抵制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影响,利用社会环境中的有利条件保护自已健康成长。
四、以科学严肃的态度,教好“青春期教育”
1.首先,教师要抛开传统陈腐思想的影响,打破教学中的“性的禁区”。结合学生实际,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使他们认识到生殖系统和其他几个系统一样,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性知识也是一类科学知识,不应该回避,解除学生的思想障碍,破除那种有关性知识的讲授和学习感到难堪,认为下流的愚昧思想观念。因为,溯本求源,青春期的骚动大多与性意识的萌发有关。
2.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某些内容的提出方式,要做到自然。举办青春期性教育专题讲座时,由于男女有别,举办讲座要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如:青春期生理讲座时,男女生分开进行,女生讲座的重点放在月经期卫生,男生讲座的重点放在遗精现象和杜绝手淫恶习;而青春期心理讲座时,则集中进行。进行讲座时,可充分利用学校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如播放光盘,教学软件等教学法手段,更直观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还可举办“青春期教育”专题板报或墙报,解答疑难问题。
3.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不只是讲大道理。
青春期性心理的产生,一般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性发育的自然本能作用。青少年对自身性器官的变化,性机能的产生,对自身和异性身体的变化不仅十分敏感和重视,而且出现好奇和不安,随之产生对性知识的探知欲望,这种本能,促使性意识的萌发和发展。二是社会意识对人脑的影响,社会上各种性信息,如影视、小说等文艺作品中的爱情描写和现实社会中成人两性交往活动的场面,以至性用品商店、健胸霜、卫生巾等到广告,无一不影响着学生的性心理的发展
针对影响青春期性心理产生的两方面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正确引导学生:对自身和异性发生的身心变化产生疑惑和好奇心理,是正常的,自然的。心中有疑惑应与家长,教师交谈,通过正当的途径来探讨有关两性的知识,解决心理矛盾,求得心理平衡。另一方面,注意青春期性心理带有明显的社会特点,提出几个发生在学生周围的小故事,如“一张纸条带来的苦恼”,“汽车上的性侵扰”等请学生思考、讨论,增强学生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心理承受力。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大千世界,好人坏人,好事坏事都有,而且其中相互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对于青少年学生本人来说要善于选择对自已有利的社会环境,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文娱活动,接受正确的信息,警惕并抵制不良社会风气如“性解放”等的影响,自觉抵制社会上各种不健康书籍,音像制品的潜在威胁。
4.做好个别教育,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帮其解决成长中的困惑。青春期发育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不可能也不允许全部地在大庭广众之下予以讲解,要善于主动发现学生的问题,正确引导,不压制。中学生中的早恋现象不容忽视,教师要善于以各种方式来触动学生,教育学生要学会用理智来驾驭感情,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应给予理解和鼓励,如有学生问到“手淫”时,教师应恰如其分地讲解手淫的危害,不要轻易地把手淫与道歉品质问题联系在一起,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5.请家长配合做好一些工作。由于青少年心理特征既带有童年期旧有的痕迹,又出现某些
成年人的心理特征的萌芽,常常会形成独立与依附的矛盾心理,喜欢接受新事物,做事不愿受父母的干涉,甚至与父母有“代沟”。在平时,通过家长会,家访等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请家长注意子女平时听、看的书籍、报刊、歌曲等,经常与孩子交谈,形成平等民主的家庭氛围,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教师联系。注意把子女的独立意向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防止他们违法,甚至犯罪。
总之,青春期问题已成当今教育的重要课题,诸如反叛家庭、对立老师、组织小团伙、痴迷电子游戏、抽烟、酗酒、赌博、偷盗、抢劫、卖淫、出走、打架、行凶,虽然其形成因素多种多样,虽然更多地是学生本身的问题,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该担当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当运用科学手段和专业知识,引导青少年走出各种误区,迈好青春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