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准确把握新时代 深刻领会新思想 全面贯彻新方略
准确把握新时代 深刻领会新思想 全面贯彻新方略 ——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心得体会
时间:2017-11-01 11:46:29 来源:崇左新闻网-左江日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主题鲜明、统揽全局、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辉的纲领性文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迈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描绘了中国新征程的宏伟蓝图,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携手创造新辉煌指明了方向,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持不懈,努力奋斗探索、不断开创历史新篇章的伟大历史结论。方位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十八大以来,世界格局深刻调整,中国发展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党必须回答一个重大时代课题: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用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作出有力回答,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实现了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创造性地提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那时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党的历次代表大会报告的一条主线,成为我们党和国家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成为引领共产党人砥砺前行的旗帜。
十九大报告聚焦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主题,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四个自信”与战略定力,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是站在实现“强起来”的新时代起点上,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确立起新的历史坐标,体现了从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战略安排,凸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集中揭示了我们党正在做的事情和将要做的事情,为马克思主义注入了新的真理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新的战略指引。
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思想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产生了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产生了思想的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新时代下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点点着墨,却重若千斤,成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新时代需要新思想,大格局酝酿大智慧。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圆满收官,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未雨绸缪,新情况新问题的解决,需要新的指导思想。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执政近70年、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进行的深刻的理论思考与智慧结晶,具有极其重要、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新思想体现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鲜明品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实践是理论的源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十九大报告用八个“明确”列举了这些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大大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时代内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构成了一个完备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时代大潮滚滚向前,理论创新永无止境。新思想源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又必将引领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方略
十九大报告用“十四个坚持”阐释了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是新时代具体领域工作的政策定位,谋划了今后我们要干什么、怎么干、怎么干得更好。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略体系,新方略为我们提供了共筑中国梦的基本纲要。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中国迈进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新方略”,“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就是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施工图”。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新的战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就意味着,我们党原来提出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将提前15年完成,新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后,中国将真正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梦,如今美好梦想有了新的图景,我们要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自信阔步前进,再创属于中国的新荣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实现新的图景需要踏上新的征程,开展新的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放在实干兴邦上,发扬“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按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方略“一张蓝图绘到底”;进一步振奋精神,高举旗帜、锐意进取,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方略,一步一个脚印砥砺前行。
学习领会十九大报告精神,就是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总书记的核心地位。用十九大报告精神统领崇左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和“五个扎实”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做好“两篇大文章”、打好“四大攻坚战”战略任务,奋力开创我市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实现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
第二篇:案例分析·新时代 新思想 新方略
http://lxks.offcn.com
【2017中公遴选·案例分析】
新时代新思想新方略
【导语】2018各省遴选考试在陆续进行,由于遴选考试信息非常繁多,中公公务员遴选考试网会及时公布最新的遴选考试信息,便于考生查阅。
背景链接
案例1:精准扶贫助农“摘穷帽”——民生发展
52岁的吴连成是地处燕山深处的北京密云区西田各庄镇新王庄村的农民,以前他以承包核桃树为主要经济来源,年收入不足1万元,一直是这个低收入村里的贫困户。2017年,吴连成参与了密云区的木耳扶贫项目,试种林下木耳3亩,在农业服务中心的帮助下销售了160多斤木耳,收入超过12000元。他的木耳田预计还能陆续生产木耳400多斤,且后期销售都已经通过产业帮扶预售完毕,总收入将超过5万元。北京市密云区在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中采取了逐村逐户摸清病根的工作方法,下拨专项扶贫资金对低收入村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合作社建设等方面给予扶持,对低收入农户开展养蜂、小杂粮种植、蔬菜和食用菌蔬菜种植等方面的职业技能培训。
案例2:科技创新进入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阶段——科技发展 9月25日,“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开幕,展览包括10个主题内容展区和1个特色体验展区,其中,各类科技创新展品成为一大亮点。观众不仅可以观摩各种科技模型,还可以通过VR、实际操控切身体验科技产品的先进之处。来自江苏省人民检察院的案管机器人融案件办理、对外监督、内部管理为一体,能接待诉讼当事人并与统一业务应用系统数据进行实时交换,贯穿检察机关司法办案全过程,是智能辅助办案的“开启者”。来自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人民法院的司法服务智能机器人,则具备分流引导、业务咨询、法律查询、定点讲解等多种功能,这些智能机器人不管是司法服务还是办案都给人们带来很大便利。此外,胶囊胃镜机器人、“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未来飞机智能驾驶舱、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展区里的各种科技展品让观众切实感受到中国科技的创新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改变。
案例3:铁轨写“米”字中原通八方——交通发展
以地处中原的郑州为中心,铁轨在大地上写了一个“米”字,构建起覆盖逾7亿人的两小时高铁网,这样宏伟的设想7年前还只是“纸上蓝图”,如今正在加速变为“地上通途”。依靠“米”字形快速铁路网带来的物流、人流,一个承载中原崛起的“一极三圈八轴带”中原城市群规划也被提上日程。按照规划,“十三五”期间,依托高铁网,河南将以郑州为核心增长极,构建涵盖周边数十个城市的高铁“半小时”核心圈、“1小时”紧密圈和“1个半小时”合作圈,并形成辐射八方的“米”字形城镇产业发展轴带。
综合分析
《十九大报告》:
新时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14条基本方略:(一)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四)坚持新发展理念。(五)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六)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八)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九)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十一)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十二)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十三)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一)问题表现
http://lxks.offcn.com
1.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2.民生领域是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3.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4.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5.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仍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6.改革政策和措施需尚未完全落实;7.党的建设方面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二)原因分析
1.历史遗留问题较多
2.现实原因:中国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各地分布不均、开发程度不同、国家政策不同;中国是大国,要想实现共同富裕需要足够的时间
(三)影响分析
1.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2.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5.能否解决好民生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6.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7.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能够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8.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国人共同的梦想。(四)提出对策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2.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3.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4.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5.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6.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7.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8.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名言佳句
1.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孟子 2.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翟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4.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苏轼《范增论》 5.位卑不敢忘忧国。——陆游
6.风物长宜放眼量。——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7.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有千难万难。
8.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爱尔兰谚语 申论范文
新时代新思想新战略
扬鞭策马征程急,放眼神州气象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发展的新时代,这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而要在新时代发展的更好,我们还需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http://lxks.offcn.com
新时代要靠新思想引领方向。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今,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号”巨轮始终沿着正确航向劈波斩浪,驶向民族复兴的光辉彼岸。
新时代志不强者智不达。中国共产党带着不平凡的新思想和新战略,引领着中国人民“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全面深化改革几乎没有一项有现成方案、成熟经验,都需要结合中国实际加以创造。总书记以高度担当精神,亲自“挂帅”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各领域改革发展始终在坚持党的领导下破难前行、扎实推进,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也更让人们看到,于西方面临多重困顿之时,中国凭独一无二的治国密码实现稳中求进,顺势而为创造出“中国之治”新局,为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注入了“极不平凡”的价值新底色。
新时代里新战略应多管齐下。中国共产党从体制机制层面入手,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着力增强全方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压茬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中国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端正发展观念,以创新发展解决发展动力问题,以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以绿色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问题,以开放发展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以共享发展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中国经济社会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全面整体系统发展势头更加强劲、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1500多项改革举措有序推出,涉及范围之广、触及利益之深、节奏推进之快、落实见效之实前所未有。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风雨兼程百年路,初心不改中国梦。从历史走向未来,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我们有无比坚定的信心,有无比磅礴的力量,有无比光明的前途,将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第三篇: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
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
张谨教授9月24日生动讲授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一课,本人结合课后对该内容的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以崭新的思想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我们必须牢牢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深刻领会人民立场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主义从历史的人民性出发,强调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人民性。总书记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他又说:“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从本质上来说,党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党的立场和人民群众的立场也是完全统一的。
唯物史观的根本原理指出,人民群众既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动力、主体,也是进行社会变革的动力、主体,在生产力三要素中处于最积极、最活跃、最革命、最根本的地位。尊重不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承认不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区别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界线。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我们党始终牢牢坚持人民立场,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体现了对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不懈追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特的执政魅力。我们只有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深刻领会人民立场,才会自觉站在人民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做事情、干事业,做有利于人民、符合人民眼前利益要求和人民长远利益要求的事。
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不断参悟人民立场
2016年10月,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深情地讲述了一个
“半条被子”的故事。
1934年11月上旬,3名与队伍失散的女红军战士,来到了湖南省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她们敲开了离村几十米远的一间破茅草屋。主人是一对年轻夫妇,女主人叫徐解秀,家里一贫如洗。他们倾其所有,为客人准备了一顿粗茶淡饭。吃完饭,徐解秀就将3位
客人领到了卧室。卧室里只有一张用南竹扎成的床架,床上的破席下面垫着稻草,女战士忙将她们唯一的棉被打开……临走时,她们决定把这唯一的一条被子送给徐解秀夫妇,但夫妇俩说什么也不肯接受。3名女红军从背包中摸出一把剪刀,坚定地把一条被子剪成了两半。她们拉着徐解秀的手哽咽着说:“大姐,这下你可别推了,这半条你就收下吧!等革命胜利了,我们还会回来看你的。”
总书记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一条棉被,剪成两半,永远相连,记录着红军与百姓间的亲密情感,也象征着共产党和人民群众须臾不可分离的鱼水深情。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斗争历程。从她诞生的那一天起,中国共产党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不变的初心,始终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使命。“半条棉被”的故事警醒广大党员不要忘记初心和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我们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充分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我们必须用心参悟,坚定人民立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心中的情怀。
总书记经常提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福建省东山县县委书记谷文昌同志的事迹。谷文昌在东山县工作了15年,带领全县人民拼搏奋战,植树造林、治理风沙、修建水库,把荒芜的东山岛变成了
富饶的粮仓,使群众摆脱了世代逃荒要饭的苦日子。当地老百姓逢年过节都是“先祭谷公,后祭祖宗”,并相沿成习,以此表达他们对老书记的敬重和怀念。
我们党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我们作为中青年干部,必须站在人民立场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群众批评和监督,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使我们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拥护,使我们的事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的伟大征程中践行人民立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风雨兼程、访贫问苦,从黄土高坡到青藏高原,从太行山区到乌蒙山区,从零下几十度到海拔数千米,从“贫瘠甲天下”的甘肃定西到“隔山走一天”的四川大凉山,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遍布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山区,听民声、察民情、思对策,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模范践行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
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最持久的力量。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期望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依靠了人民。谋划发展,最了解实际情况的,是人民群众;推动改革,最大的依靠力量,也是人民群众。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际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在新时代,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要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回优异的答卷。
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历史性变化,必须着力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更高水平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就要求我们最终要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总书记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要不断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作为党的中青年干部,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的伟大征程中,必须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我们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努力践行人民立场,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
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就一定能够有所作为,一定能够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第四篇: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如何深刻领会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作出新部署。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的鲜明品格,必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深刻把握党的建设新要求,要结合实践进程来思考,增强管党治党的思想自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不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使党在革命性锻造中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既充分吸收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尤其是过去5年来全面从严治党新鲜经验,又根据新时代新使命提出新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的探索不断深化,体现了党中央坚决将全面从严治党进行到底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深刻把握党的建设新要求,要着眼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充分认识管党治党的重大意义。全面从严治党不仅是党长期
执政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打铁必须自身硬。进入新时代,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我们党要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就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深刻把握党的建设新要求,要运用好系统思维,全面深入领会党的十九大对管党治党的科学部署。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是基本原则和方向;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新时代党的建设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指明了实践路径;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明确了各方面建设任务;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立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目标。
深刻把握党的建设新要求,要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继续在实践中把“全面”“从严”落到实处。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
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把管党治党的螺丝拧得更紧。要把握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根本要求,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理想信念,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坚强战斗堡垒;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伟大的事业必须有坚强的党来领导。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勠力同心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深入学习领会十九大报告,贯彻执行十九大精神是当前的主要工作任务。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要带头深入学习贯彻执行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我认为应该从思想上、工作上、学习上做到以下三点:
1.思想上,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锐意进取,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严格执行党 的方针政策,努力提高思想觉悟,进一步更新观念,开拓创新,争创一流业绩,为全县的防震减灾工作服好务。在机关作风建设中,要时刻把转变思想、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作为实践先进性要求的着力点。
2.在工作上,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在平凡的岗位上,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保持自己的先进性,率先垂范、谦虚谨慎、立足本职、主动思考、勤奋刻苦工作、为民服务。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埋头苦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学习上,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努力学习的劲头,深入贯彻执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工作中学习、在书本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将学习作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范围,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文化素质和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才能掌握最高效的工作方法,才能在本职岗位上创造出新的成绩。
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017-11-28 07:19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王兰军(单位: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研究局)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了部署。如何深入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与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联系,如何全面准确理解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是我们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启现代化经济建设新征程,必须读懂、弄通、做实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经济发展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跨越关口,需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就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努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五年的开创性奋斗,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
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随着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阶段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同时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国
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因此,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1979年—2012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9%,2013年—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是世界平均增速的近3倍,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2013年的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我国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2万亿斤。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效显著。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但
是我国经济“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特征十分明显,许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重要产品和服务质量、单位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等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现行经济体系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供给,大多数只能满足中低端、低价格、低质量的需求,而且中低端生产能力大量过剩、高端生产能力严重不足。以至于一些重要原材料、关键零部件、集成电路核心芯片、飞机汽车发动机、高档数控机床等高端产品和设备技术依赖进口,就连带自动清洗装置的马桶盖、电饭煲、炒菜锅、婴幼儿奶粉等,国人都喜欢买质量较高的德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产品。说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发展质量有待提高。因此,我国经济必须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目前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全面准确理解现代化经济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十九大报告关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论述具有丰富内涵、深刻含义,其核心要义可概括为一个目标、一条主线、两个原则、三个变革、三有经济体制、四者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一个目标”是“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一条主线”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两个原则”是“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三个变革”是“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三有经济体制”是“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四者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是“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多措并举,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措并举、长期努力,久久为功。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此作出了系统部署。
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一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二是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
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三是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四是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五是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要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二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构建现代化经济体制。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点是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
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一是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二是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三是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四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完善市场监管体制。五是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六是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七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八是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九是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十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一是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二是要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
建设。三是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四是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大西部开放力度。五是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六是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一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二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三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四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五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六是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 12
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一是要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二是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三是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四是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五是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六是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七是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第五篇:全面把握精准扶贫方略
全面把握精准扶贫方略
考试时长:60分钟 考生:
总分:100 及格线:60 考试时间:2016-11-18
82分
1.精准扶贫是总书记2013年11月在()考察时提出来的。(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o o o o o o o A.山西 B.湘西 C.陕西 D.广西
2.精准扶贫最主要的含义实际上是()。(单选题3分)A.扶贫要上升到国家战略 B.扶贫要多给政策支持 C.扶贫要到村、到户、到人 D.扶贫要由地方政府一把手负责
3.最主要的负责具体精准扶贫项目实施的政府层级是()。(单选题3分)得分:0分
正确答案是D
得分:3分
o o o o A.省级政府 B.乡镇政府 C.市级政府 D.县级政府
4.精准扶贫的基础是()。(单选题3分)
得分:3分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A.精准考核 B.精准帮扶 C.精准脱贫 D.精准识别
5.精准脱贫的基本标准是()。(单选题3分)正确答案是C A.降低地区贫富差距 B.实现共同富裕 C.两不愁、三保障
D.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6.在扶贫移民搬迁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单选题3分)A.渐进式搬迁 B.集中搬迁到城镇 C.住房成本控制 D.差异化补贴
7.中央提出通过“五个一批”的扶贫方式解决7017万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关于“五个一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3分)
得分:3分
得分:3分
得分:0分
o o o o A.社会保障脱贫一批 B.生态补偿脱贫一批 C.发展生产脱贫一批 D.易地搬迁脱贫一批
8.在扶贫中实施精准管理,首先要()。(单选题3分)
得分:3分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A.为所有识别出来的贫困户发放困难补助 B.对所有识别出来的贫困户建档立卡
C.给所有识别出来的贫困用户每人一个脱贫项目
D.把所有识别出来的贫困户集中到一个自然村进行统一管理
9.关于医疗扶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3分)A.要推进新农合的全面覆盖 B.要降低贫困人口的就医门槛 C.要实现所有贫困家庭无差别化补贴 D.要推广大病保险和大病救助
10.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实施的主要对象是()。(单选题3分)A.失能和弱能贫困户 B.刚毕业的大学生 C.专业合作社 D.养殖大户
11.在金融扶贫方面,政府需要做的工作有()。(多选题4分)分
得分:4得分:3分 得分:3分
o o o o o A.金融部门与地方政府协作金融部门在基层能够有更多的服务机构 B.综合性农村金融改革
C.推进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和普惠性金融机构的发展 D.全面普及农村商业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
12.就业扶贫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多选题4分)A.权益保障和法律援助
得分:4分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B.帮助贫困家庭的劳动力找到稳定的就业机会 C.提供基本的社保保障以及城乡一体化衔接
D.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贫困家庭劳动力的意识和技能
13.资产收益扶贫的资产类型包括()。(多选题4分)A.扶贫或其他资金直接投资 B.自然资源
C.农户和村集体自有资源或权益
D.扶贫或其他资金投资生产设施和不动产
14.“六个精准”中,与精准帮扶有关的有()。(多选题4分)A.项目安排精准 B.因村派人精准 C.资金使用精准 D.措施到户精准
15.精准考核包括的内容有()。(多选题4分)正确答案是A B A.总体扶贫成效考核 B.工作考核
C.主要领导的政绩考核 D.扶贫成本考核
16.下列选项中,扶贫到户的方式过于简单化的有()。(多选题4分)分:4分
得
得分:0分
得分:4分
得分:4分
o A.过分关注贫困家庭当年的收入,不注重资产积累 o o o B.很少进行综合扶持,导致扶持的效果和可持续性不佳 C.直接给所有贫困户现金补贴
D.让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做同样的产业项目
17.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识别标准在基层无法可靠地实施,这是因为()。(多选题4分)
得分:4分
o o A.以收入标准判断,民主评议识别的准确率只有50% B.在没有准确家庭收入的情况下,对建档立卡户的识别通常只能依靠民主评议的方法来进行
o C.基层在民主评议中使用的是综合标准。除了收入外,还会考虑健康状况、家庭负担、财产状况、人际关系等,是一种多维贫困的概念
o D.精准统计农户的收入是一件复杂的事情,通常由专业机构(如统计部门)通过抽样的方式进行并且成本很高
o o o o 18.在教育扶贫方面,重点要做的工作有()。(多选题4分)正确答案是B C D A.免费大学教育并提供生活补贴 B.普及学前教育并对贫困家庭提供补贴 C.免费高中教育并提供生活补贴 D.免费职业教育并提供生活补贴
得分:0分
19.公司加贫困户或者公司加合作社加贫困户的扶贫模式中,贫困户受益的方式有()(多选题4分)
得分:4分
o o A.土地流转加就业
B.技术/资金服务加订单生产 o o C.为贫困户提供税收优惠 D.入股分红
20.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地方政府扶贫部门存在的思想和观念问题有()。(多选题4分)得分:0分
正确答案是A B
o o o o A.没有充分认识到扶贫工作的综合性和艰巨性 B.认为精准扶贫主要是扶贫部门的事情 C.扶贫工作的能力不足,知识匮乏 D.将扶贫资金挪作他用
21.为实现社会保障兜底,贫困线的设定要高于低保线的设定。(判断题3分)分:3分
得o o 正确 错误
22.精准识别需要改变单纯以收入为基础的识别标准,从多维贫困(包括教育、健康、资产等)的角度看待贫困问题。(判断题3分)
得分:3分
o o 正确 错误
23.为加强扶贫资金监管,中央政府应制订具体的扶贫项目并划拨专项资金。(判断题3分)得分:3分
正确 错误 o o 24.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人的能力非常关键,而能力的发展中教育又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发展教育特别是对孩子的教育是我们解决贫困人口代际传递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判断题3分)
得分:3分
o o o o 正确 错误
25.在资产收益扶贫中,公共资产不可股权化。(判断题3分)正确 错误
26.给贫困家庭提供公益性岗位,可以为贫困户带来稳定的就业机会。(判断题3分)得分:3分
正确 错误
27.致贫原因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要求精准扶贫有高度的针对性,即需要什么扶持什么。(判断题3分)得分:3分
得分:3分
o o
o o 正确 错误
28.在产业扶贫中,应尽量用大量资金直接扶持企业而非农户。(判断题3分)分:3分
得o o 正确 错误 29.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25号文“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将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作为6项扶贫机制创新之一。(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 o 正确 错误
30.在联户合作生产的扶贫模式中,政府可以对联户生产提供基础设施、技术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判断题3分)
得分:3分
o o 正确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