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受税收感觉变化
感受税收感觉变化
李光
1993年我参加税务工作,历经十多年的税收工作,从农村税收征收人员到一名机关干部,我感受着改革开放以来税收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前没有细细地去体会,只是凭着感觉认为变化很大,仅仅停留在税收收入大幅提高、税收征管不断科学规范、税收环境越来越优化等等。今天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9周年之际,促使我重新回顾和认识这十多年税收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此时此刻我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和荣耀。
感受税收,纳税人纳税意识在变化
过去我在环翠税务局温泉所工作,负责一个镇的税款解缴工作,每天将专管员上缴的税款和税票进行核实汇总,然后到镇上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报解缴税款,每月几十万元的税收任务,需要用二十天的时间跑遍辖区的沟沟岔岔,常常为几十块钱的税款跑几十公里路,而且很多纳税人对税务人员上门收税是持一种蛮横无理的态度,他们认为收税就是税务局与生意人争利,能偷就偷点,能少交就少点。因此,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和观念很淡薄,征纳关系是一种对立紧张被动的。经过十余年的税收征管和税收宣传工作,如今这种情况已基本销声匿迹了,纳税人的纳税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
一是纳税已成平常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国家税收政策的不断优化以及多年在税收宣传的引导下,广大纳税人已经认识到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偷税是违法的。企业和工商户对纳税已经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认为纳税就如吃饭、穿衣一样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从刚参加工作逐月上门征税到现如今纳税人主动上门申报纳税,且纳税申报率的逐年提高可以证明这一点。
二是纳税遵从度提高。十年前,如果严查一下,企业几乎没有不偷税的。虽然定性有点过于武断,把一些守法企业给冤枉了,但至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纳税状况。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公民脑子里往往没有税收这根弦。当税收突然降临眼前,收到自己头上时,有人就觉得承受不了,好像生生地从身上割肉。如今,许多企业和工商户坦言,缴税时也不是一点都不心疼,但人们观念转变了。绝大多数人都能认识到依法纳税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是推不掉躲不开的。现如今,绝大多数企业,对税收处理都谨小慎微,不敢马虎,生怕在税上犯点什么事儿。明事理则法令通行。与十年前比较,纳税遵从度有了天壤之别。
三是纳税多少显实力。在十余年持续不断的税收宣传和纳税大户评选,让很多企业认识到,企业纳税多少是企业实力的最好证明。特别是企业在申报先进时,要求必须有税务机关的纳税证明书。现在,一些企业在宣传自己的时候,开始把纳税额作为一个重头戏见诸媒体,纳税多少成为企业商战中一个比拼的筹码,也成为企业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重要标识。
感受税收,税收认知在变化
以前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税一点儿概念都没有,说起税的用途更是一头雾水,根本说不清税该用作什么,该怎么用。现在关于税收方面的知识也写进了教材,实现税收知识从娃娃抓起,提高全民的税收认知程度,连他上小学的孩子都知道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了。现在社会上对税收的用途都有了一个比较直接和明晰的认知,许多群众认为虽然与税务部门没有直接的接触,但生活中却一刻也没有离开税收。宽敞的马路、休闲广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等等许多配套的东西,都需要国家的投入。所以说,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是靠国家的税收支持才得以维系。
感受税收,税收征管在变化
如果说在十余年的税收工作中感受到了纳税人的纳税观 念、党政部门的税收观念以及社会各界的税收认知在悄然发生变化,那么税务机关在税收征管上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
一是彻底改变了过去传统集权征管模式。过去,一名税收专管员对自己管辖的管户有着绝对的管理权,税务登记、各税种征收、纳税户税款核定、停歇业等完全由专管员决定,而且执法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基本是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开展工作。而现在确立了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征管模式,逐步确立和完善了“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分权征管模式,彻底改变了过去的那种“保姆式”的传统的集权征管模式,从根本上形成了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同时,建立税收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对税收执法行为全过程进行监控与考核、对税务工作实行“阳光作业”,杜绝“暗箱操作”,接受广大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监督。
二是税收执法水平得到提高。首先,税收征管业务规程、税务稽查规程等基本的操作规程,使税收征管实现了制度上、规程上的统一。与此同时,税收征管法第一次从法律上确定了加强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建设,极大地促进了税收征管信息化。通过信息系统将各种法律规范、执法标准、执法权限、执法程序固化在计算机软件程序当中,大幅度提高了办税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执法的随意性和人为干预,推进了税收征管的科学化、精细化。其次,税收执法手段明显增强。十几年来,税务机关运用税收征管法赋予的权力,运用税收保全、税收强制执行措施、通过金融机构扣缴或者以拍卖财产抵缴税款等多种手段,加强税收征管,保障了国家税收收入。其三,征管质量明显提高。税务机关坚持规范执法,大力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完善税收征管考核制度,减少了征纳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税收征管质量明显提高。
感知税收,纳税服务在变化
记得过去的征纳关系,只是简单的收税与缴税,税务人员开税票收税,纳税人收票交钱,公事公办,根本谈不上提供优质方便的服务,本来纳税人从腰包拿钱,就是件不容易的事,更何况上门办税时遭到冷脸、冷言或办税效率低,纳税人就更不情愿纳税。现在同样是征纳,但内容已大不一样,每年四月为税法宣传月,加大了宣传力度,不仅使纳税人明确了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而且明确了税收的公平性、社会性和人文性,纳税人认识到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国聚财。强化了以纳税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创新服务的方式,从一般化服务提升到零距离服务,从常规性的“大厅服务”提升到高效、优质、方便的“一窗式”服务,从浅层次的“你申报,我审批”提升到主动介入企业生产经营、帮助企业分析市场的服务体系,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从侧重税企沟通,提升到追求人性化服务。便捷的服务,拉近了纳税人与我们的距离。作为税务人,要在优质服务上继续下功夫。优化税收环境,打造税收城信,建立税收信用体系,构筑征纳和谐关系。
感受税收,税务干部思想理念在变化
过去的税务干部存在“完成税收任务就万事大吉”、“只要能把税款收回来,有一点税收知识够用就行了”等一些消极的思想,随着税收科学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以前的消极思想、传统观念和陈旧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瞬息万变的时代,许多干部开始按照组织的要求逐步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加强学习适应新的税收工作要求。
感受税收,变化无处不在,感知税收,税收在你我身边,徜徉在和谐税收的氛围中,我们看到祖国在一天天强大,税收事业在蓬勃发展,作为共和国的征税人我们是幸福的。
感悟芬兰,感悟税收
www.xiexiebang.com 2006年10月18日 23:32:01 编辑:金冈 来源:江苏国税网
——芬兰税收考察随记
经过十个小时的空中航行,由江苏省、内蒙古自治区国税局组成的中国税收培训团一行二于北京时间2006年8月13日20:00抵达芬兰,开始了为期二十多天的北欧之行。
北欧四国之一的芬兰,人口520万,面积33.8万平方公里,是欧洲第五大国。在飞机上俯映入我们眼帘地是绿、蓝两种主色调。绿的是树。芬兰森林覆盖率近70%,这在世界上是少有后几天的参观考察中,我们真的很少见到裸露的泥土,见到的大多是树木和草坪。丰富的林业优化了芬兰的生态环境,又为芬兰的造纸工业提供了原料,使造纸业和诺基亚一样,成为芬兰业之一。
蓝的是水。芬兰素有“千湖之国”之称,全国大小湖泊约17,000个,更有波罗的海横贯身森林、海洋、湖泊及群岛中的芬兰,你不能不嫉妒造物主对芬兰的青睐。
除了美丽的自然风光,颇令我们称奇地是芬兰夏季日照时间之长。据当地朋友介绍,芬兰照时间最长达二十个小时,就是培训团到达芬兰的八月份,首都赫尔辛基的晚上九点,太阳仍在树梢,而此时的国内已是凌晨二时。
然而,随着考察的深入,我越来越觉得芬兰与中国不仅存在时差,更存在文化上的差异,差异在税收上亦有淋漓尽致地反映。
培训团在芬兰考察的视角是独特的、全方位的。在芬期间,我们分别考察、拜会了芬兰的毕马威会计公司(KPMG)、芬兰最大的造纸集团芬欧汇川集团(UPM)及众多芬兰知名企业的代就是说,我们从税务局、中介机构和纳税人三个角度考察了芬兰乃至北欧的税收。由此,对芬以及从中折射出的文化差异有了些许感悟。
一、“为客户着想,使很多事情变得简单。”
芬兰税务局的官员这样向我们介绍,以前他们把公司叫“纳税人”,现在叫“客户”。他话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一句是“我们致力于今后的事情,以让客户更满意,而不是关注已情。”另一句是“为客户着想,使很多事情变得简单。”芬兰税务局所做的决不仅仅是引入一念,他们在实实在在地做,而且他们的确做到了,那就是实现电子化。目前,芬兰有455万个分属8个区域性税务局和1个大企业局,全部涉税信息都集中到税务总局,业务量巨大,客观进电子化。他们为客户服务的平台是电话和互联网,纳税人可以据此得到本公司或本人的所有纳可以了解到想知道的税收法规,可以从网页上下载各种表格。这样做的效果是明显的,芬兰税业局的官员告诉了我们两个事实:芬兰税务局的办公室在减少,赫尔辛基已没有税务局的所谓厅”,所有的业务都通过网络和电话来完成;税务局的雇员在减少,现在芬兰税务系统有6202007年可能减至5000人。
实行电子化以后,芬兰税务局并没有放弃与客户面对面的沟通,他们会定期与其他组织合公司办税人员举行圆桌会议,商讨税收制度,向客户征询税收文件的可读性。同时,他们建立客户反馈系统和调查系统。
芬兰税务局为纳税人服务给我们的启示:一是理念新。真正确立了纳税人是“客户”的理户”概念的引入,在芬兰并没有太长的历史。在国人的印象中,包括芬兰在内的西方国家素以著称,但他们在悄悄发生变化,即不但做法治政府,还要做服务型政府。二是做法实。他们真为中心,设身处地的为客户着想,所推行的电子化,与整个社会的生产力状况相适应,因此是的。当他们站在纳税人角度,真正为客户着想的时候,原来看起来很复杂的事情也变得简单了
二、“我们是谁?” 芬兰税务局的雇员不多,但看起来他们工作得很轻松,甚至可以说很悠闲,工作之余还可啡,啃啃面包,这与中国税务机关忙碌的景象形成强烈的对比。芬兰税务局这种轻松而不失高效主要得益于信息化,但我认为还有三个因素不容忽视。
扁平化的组织机构。以芬兰大企业局为例,税务局长是最高的也是唯一的行政“首长”,副局长,只设所得税顾问、增值税顾问作为局长的助理。税务局设五个工作部门,直接向局长五个部门分别负责审计、所得税、增值税、信息化和征管业务。局长和工作部门之间没有多余的机构是扁平的,而不是金字塔式的。在那里,局长认识在税务局工作的每一个人。
浓烈的团队意识。在芬兰,税务局时刻在提醒它的雇员:“我们是谁?”赫尔辛基税务局雇员:我们是由320人组成的团队,我们应该如何如何„„。他们鼓励员工团结协作,时刻牢团队中的一员,团队的工作离不开每一个人,而每一个人的工作也离不开团队,离不开团队中的
员工的教育背景。芬兰对税务雇员的学历和专业要求非常高。他们的员工80%以上具有硕从事所得税、增值税工作的都有律师资格,从事审计(类似我国税务的稽查、评估)的是经济商管理硕士以上的人。雇员的高学历、高能力,是芬兰税务局实现其“高水平的专业水准”的的根本保证。
三、芬兰人眼里的税收
芬兰许多知名公司在中国都有工厂,毕马威会计公司在中国也有5000人的团队,谈到中国制度,他们坦率地告诉我们,太复杂了,与其他国家的税收制度非常的不同。
这样的评价其实在我们的意料之中。
就增值税而言,中芬的增值税制一脉相承。芬兰以所得税为主,1941年开始征收流转税,加入欧盟后,为适应欧盟一体化的要求,才推行了现在的增值税。而我国自1994年开始实施的值税,其实就是欧洲的“舶来品”。因此,芬兰现行的增值税,其原理、基本框架和推行时间大体一致,其内容主要是:增值税是价外税,销售(包括零售)商品时税款单独列明;征收范几乎涵盖了包括服务业在内的所有领域;设置22%的基本税率,对农业产品、药品、书籍等分别设8%的低税率;实行购进货物税款抵扣制度;出口实行退税制度,等等。
芬兰人对他们的增值税似乎很满意。事实也的确如此。对比中芬增值税的推行,我认为芬税更简便,效率更高。其原因可以归纳为:
征收范围的广泛性。芬兰增值税推行范围很广,这就避免了应税和非应税行为的划分难题税销售额确定的难题。
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程度较高,完全依托计算机网络实现税收征管成为现实。
芬兰有完善的信用体系和金融监管制度,公司交易通过信用结算,即使个人消费也大都通结算,很少有现金交易。这就确保了交易的真实性,从而确保了销项和进项的真实性。
但是,在考察中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深思,那就是芬兰人对税收的关注点与我们有很大的
2006年8月22日,毕马威会计公司主持召开了一个“中芬税收研讨会”,芬兰三十多位银行家与培训团进行了一次面对面地交流。在交流中,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中国的同行努力向芬兰人推销中国税收的优惠政策,同时对外国公司通过转让定价从中国拿走多少利润保而毕马威总在不断暗示中国缺乏转让定价方面的具体制度,让他们难做。那么,芬兰企业家如收呢?原来芬兰公司更关注公司所得税而非增值税,他们对偷逃增值税已不屑一顾,这与我国方政府包括财税官员的观念恰恰相反。我们在询问芬欧汇川财务总监,UPM的增值税税负是多们一脸茫然。当我们按照中国通常的理解进一步询问时,他们的回答是NO,他们认为增值税的者是购买者,最终负担者是消费者,他们不负担增值税。在他们看来,所得税作为直接税才是在在负担的,自然也是公司关注的。其实,就税收原理而言,所有流转税都是可以随销售转嫁税表现得更为明显,在这一点上,我国的增值税与芬兰和世界任何国家的增值税都是一样的,是企业随产品销售向购买方收取的,购买方是负税者,企业不过是“代缴人”。按照这样的原人少纳税款,实际上等于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所以芬兰企业没有偷逃增值税的概念。
在税收优惠和税收公平之间,芬兰人似乎更关注地是税收公平。比如,在谈到目前中国对企业和外国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时,他们认为这样的政策对中国企业不公平,不明白为什么要
事实上,税收优惠对外商究竟有没有意义?毕马威的专家曾谈到这样的现象:大量统计显收优惠时,税负固然很低;但优惠到期后,税负反而更低。他想表达的意思是这可能跟转让定这恰恰说明,一时一地的税收优惠,对外国企业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他们会通过关联企业间定价,在高税收和低税收之间转移所得。
了解外国企业对税收的关注点,对我们至少有两点启示:一是在经济全球化,外商蜂涌而下,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要把反避税工作提到维护国家主权的战略高度,认真对待,勇敢应各级地方政府要制定正确的招商引资战略,研究外商的投资心理和对税收的认知,更有效地招显然,外国企业主要关注地还是中国巨大的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并非优惠的税收。在招商引要拿税收待遇作筹码,尤其不要擅自许诺税收返还、减免之类的所谓优惠条件,这既违反国家容易使外国企业对中国税收的严肃性、稳定性产生怀疑,毕竟,经营者更希望面对地是法治、收环境,而不是可以随意扭曲的税收环境。
记住,外国人注重利益,也关注法治、稳定和公平。
四、高税收下的芬兰
在从机场驶往赫尔辛基市区的巴士上,负责接待的刘先生告诉我们,芬兰的学校正在放假达两个半月。七月份几乎全国都在放假,芬兰人似乎对休假情有独钟。在培训期间,我们看到西都与我们在国内想象的不一样,比如,想到西方国家的富有,我们会想当然地认为西方人一定事实上,我们看到的芬兰人似乎非常悠闲,与亚洲人的忙碌、快节奏形成鲜明对比。他们似乎己的感受,商场迟迟开门,早早打烊,双休日则关门停业,丝毫没有“市场经济”的繁荣景象
芬兰人这些与国人想象大相径庭的生活行为和生活态度,其实有着深厚的政治、社会、文化习俗背景。比如,双休日不营业,至少有两个原因,芬兰人大都信仰天主教,星期天要去教堂宗教信仰比赚钱重要;西方人注重人权,他们认为休息权比赚钱重要。但是,作为一个从事税人,总是企图从税收的视角探寻这一现象存在的合理性,尽管不乏主观臆想。
芬兰资源丰富,科技水平高,芬兰人富有创造力,诺基亚、UPM、通力电梯等,在各自的领于国际先进行列,芬兰人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而这在人口较少的芬兰,其财富的人均拥有量更是在此前提下,芬兰实行了一套公民“高收入→高税收→高福利”的政策。芬兰以个人所得税为家税收的大部分来自自然人,其累进税率最高为60%。芬兰以高税收构建起了高福利的社会。制至少带来两个效应:
其一,纳税人的广泛性,使得公民对“纳税人”的感觉尤其强烈。几乎每个有收入的公民都他们会直接感受到自己对社会的贡献,会有一种较强的自豪感,他们会充分地理直气壮地享受给他们的高福利。换言之,是纳税意识唤醒了公民意识。说到纳税意识,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现是个人所得税为主体,或者征收普遍、征收率高的国家和地区,其公民纳税意识必定强烈,这几看起来,公民纳税意识的提高,不能只靠空洞的说教,必须让人们置身于税收的特定环境中,是否合理,关注税收是否流失,关注税收如何使用。至于对人们所谓的心理承受能力的担心,人忧天。
其二,芬兰以个人所得税为主体税种,一是借此维持了全社会的高福利,二是充分发挥了收入差距的作用。芬兰税法规定,个人年所得12270欧元(约12万元人民币)以下免税,以上入执行超额累进税率,税率最高达60%,这样调节的结果是穷人不致太穷,富人不会太富,整富悬殊不致太大,此时的税收真正促进了社会公平。在我国着手构建和谐社会,提高效率的同会公平的时候,借鉴芬兰的做法,大力发挥税收调节个人收入差距的作用,消除贫富悬殊是有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在高税收支撑高福利的芬兰,人人都是高福利的受益者,人税收的负担者。高税收消磨了一些人的进取心,他们可能不再去拼命挣钱,否则会拿出来一部人,这也许是前文提到的芬兰人悠闲享乐的缘由之一吧。
通过短短的时间全面了解一个国家的税收是很难的,笔者不过想透过芬兰这面“西洋镜”税收之一斑,以期盼对我们的税收工作有所启迪。
(作者系徐州市国税局总经济师)
最新文章:
第二篇:感受家乡变化
我的家乡在农村,那里群山环绕,碧水相依,但是我的家乡没有引人入胜的名胜古迹,只是一个普通而小的村庄。家乡是花园,有着鲜花的芬芳;家乡是森林,有着绿树的清凉;家乡是田野,有着收获的希望;家乡是雪景,有着冰晶的闪亮。记得三、四岁时,家乡的小路凹凸不平,处处尘土飞扬,旁边就是田野。家乡附近没有超市,只有一两个小商店,人们要买东西都必须走好远的路,上街赶集,很不方便。人们住的都是瓦房。有些瓦房在下雨时还不断的漏雨;有些瓦房上的瓦片都要碎了。房子的墙是用泥砖做成的,屋里的光线很差„„道路两旁没有路灯,人们只能用手电筒来照明,村里有辆自行车的人家就算是村里的首富了。十年过去了,我也上了初中。而如今家乡的土,家乡的地,家乡的人,家乡的一切都变化了,再也不是我认识的家乡了。现在,家乡变得越来越美了!小路变成了柏油路,宽阔平坦,两旁还栽下了许多花草呢!。现在的家乡,小镇上开了几个超市,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人们买东西方便多了。而现在,人们住的房屋由过去的瓦房变成了一幢幢崭新的楼房。有些楼房前还种上了四季常绿的风景树。高树底树相互映衬,加上各色盛开的鲜花,真是仙境一般。人们穿着干干净净的衣服,站在阳台上晒着暖和的阳光。他们呀,都喜上眉梢呢!现在,路边挂有形式各异的路灯。每到晚上,路灯绽放出花一样的光,那光温和又明亮,照着夜行的人、夜走的车辆,在静寂的夜空中熠熠生辉。与周围人家发出的亮光连成一片,又成了亮丽祥和的乡村静夜图。过去,村里有辆自行车就算是村里的首富了。可现在,村子里家家户户都骑上了摩托车,有些人家还开上了小车呢!更不用说电视、手机、电脑等现代化设备了。村里人变富了,村里人不再贫穷了,这是多好的事啊!回首以往,田野里种满了庄稼,密密麻麻的,有玉米、麦子等。那时人们的种植技术还不是很高,虽然辛勤努力了,但收获的却不十分理想。那用一滴滴汗水浇灌出的庄稼,好像有意跟人们作对似的。现在呢,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遍地都是绿色无公害作物,人们在地里种上了各种各样的蔬菜,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业余生活也丰富了。春天,满地的蔬菜如碧绿的海洋;秋天玉米垂下了头,瓜果飘香大地一片金黄,真可谓是“春种满野皆碧绿,秋收遍地是黄金”。乐啊,田野般满是收获的家乡。再想以前,村里村外都光秃秃的,几乎没有树。到了夏天,在外边聊天的大人都顺着墙边坐,小孩们大都躲在屋里扇扇子。屋里像蒸笼,屋外像热锅。而现在,房前屋后,村里村外,都种上了绿化树,虽说不像森林那样茂密,但也绿树成荫。夏天,大人们在树下乘凉,小孩们在树下嬉戏。茂密的树叶,送来了阵阵清凉。爽啊,森林般清凉的家乡。家乡在不断的变化。在我心中,家乡如妙龄少女,越变越好看,我从心眼里热爱我的家乡
第三篇:感受家乡变化
感受新民的新变化
不知不觉中,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30年。在这30年里,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幢幢高楼如雨后春笋般的在各个城市冒了出来。人们的腰包鼓了,生活条件好了,腰板也挺直了,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电视、冰箱、洗衣机在现在也像当年的火柴一样普通。农民不再为能吃饱饭而整年操劳,而是在党的政策引导下依靠自己的努力发展致富,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还纷纷盖起了小洋房,购置家用电器,过上了富裕生活。我们的家乡在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奋力拼搏,矢志图强,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成为改革开放浪潮中一朵闪亮的浪花。
在这30年中,我的家乡辽宁省新民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小小城市,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勤劳善良的家乡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办公楼更是鳞次栉比,一列列火车横贯家乡,家家住进了新楼房,一台台彩电飞进千家万户,现如今家家电脑、电视、电冰箱样样不少,生活水平也是显著提高,家乡让我刮目相看,在不经意间,我们的家乡已随着时代的变革,走入了小康社会,大家不愁吃穿,生活物质水平更是前所未有的增长。
有了党的宏观政策,人们开始为四化建设努力工作、劳动,不管是工人、农民、老师、学生、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这个城市出力、出汗,为把家乡建设得更美,更好而不懈努力着。党的政策好,方针好,家乡才会日新月异,飞速发展。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说明家乡的变化:
1、农耕:一年之一在于春,现在正是农村为一年做准备的季节,也是农民大忙的季节。以往用的是牛耕,人力消耗比较大,费时费力、效率很低,当时的生产力低下,人们的生活困难,用牲畜耕地占大部分,那时候生产的粮食也只能够人们日常生活所用。现在用的都是农业机械了,规模也较大,生产效率提高了,人力大大减少,生产的粮食不仅可供自己食用,有的还可以出口,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也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听爷爷说,30年前,当拖拉机第一次驶入农村时,农村所有人还十分好奇。而现如今,传统的耕作方式正逐渐被轰鸣的拖拉机、收割机等农机所代替,许多农民已不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农民买拖拉机或汽车,已不再稀奇。而现在在城里,购买轿车已不再是遥远的梦想,在宽阔的道路上,“大众”“尼桑”等品牌家用轿车正自由地疾驰,体现出了30年的改革开放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
2、农业税:取消农业税曾经朱元璋想做,毛主席也想做,但都没实现,现在却实现了。看上去似乎是挺有难度的,但延续了2600年的皇粮国税一朝废除,其实并不是农村改革单方面的成果,农民的生活有了保障,就更有积极性搞生产了。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2002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民对土地的权利有了法律保障。到了2005年,我省取消了农业税,老张手里的税费通知单也换成了发放种粮补贴的存折。许多农民感慨地道:“种地纳粮是天经地义的事,国家对咱农民格外照顾,连农业税都不让交,还倒找钱给你,不种好地是不中的。”2008年10月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决议,允许农村土地流转。
3、交通:路宽了,以往都是土路,现在是水泥板路了,不再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了。30年前,由于家庭收入不高,有限的资金主要是优先考虑吃饭,加上国家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生产能力十分有限,普通居民上班、出行只能靠两条腿,极个别家境较好的才有可能用自行车代步。如今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大发展、大飞跃,城市基础道路建设、交通设施大大改善,人们平时上班、出行的工具更是多种多样,近途有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公交车、私家车,出远门地上有火车、汽车,天上有飞机,水路有轮船,可随意挑选组合,使居民时时处处感受到方便快捷。交通便利了,人们出行更加方便了,农民心里乐开了花。
4、教育:在以前会有很多的孩子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但是现在孩子们上学的学杂费免了,有的还会给补助,义务教育彻底落实了。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城乡义务教育全面落实了义务教育法中提及的“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的基本要求。2005年6月,省里开始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这意味着中小学生可以不用交学杂费、课本费免费上初中,另外有一定的补助。
30年前,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四世同堂十平米,五代家人居陋室”,今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民们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楼,城市居民更是从以前的平房转变成现在的小高层,复式住宅,人们的居住都向着“更高大,更宽敞,更环保”发展,处处折射出人们住房条件的极大改善,空调、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离不开的‘缝纫机、黑白电视机、自行车’等‘老三件’,如今都已换上了高档的家庭电器了。试想30年前的夏季,人们只能靠摇着蒲扇来解暑,如今也被空调所替代了。
30年前,人们的娱乐方式非常单一。改革开放后,国家大力提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精神文明得到很大发展。影视歌舞、读书看报、琴棋书画、花鸟虫鱼、上网冲浪、旅游远足、运动健身等这些过去属于富人的娱乐项目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大大丰富了百姓的业余生活。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国家医疗制度的改革,从建立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再到遍及城乡的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得到较好的诠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成为可能。许多居民家庭没有后顾之忧,不再害怕得病,加之家庭收入和生活条件飞速提高,居民平时从细微之处开始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从过去的“大病小治、小病不治”的现象有了较大改变。三十年努力拼搏,三十年沧桑巨变。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安居乐业。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明天会更好,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富足!
每个人从我所经历的变化中早已感受到了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也感受到了现在做为一名中国人是多么的扬眉吐气,我为自己能生活在这一时代而自豪,更为自己是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而骄傲,我们正在享受着改革开放的硕果。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巨大变化,我们的家乡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为祖国的今天而骄傲,也向往她的明天会更好。
第四篇:主题婚礼 感受大自然的感觉
会场布置
婚礼可以选在一个空旷的大礼堂举行,与阳光耀眼的户外婚礼不同,深木色的礼堂给人呈现一种岁月的厚重感,更有一种庄严、圣洁的气氛蕴含在礼堂之中。墙柱上投射的绿色灯光,为礼堂注入了活力,将清新释放。宽阔的场地,让婚礼不会显得太过局促,能带给宾客轻松、惬意的感受。
餐桌布置
绿色为主题的婚礼自然要让绿洒满婚礼的每个角落,没有鲜艳的花朵装饰,而是用清新的绿色植物、晶莹剔透的高脚杯、以及莹莹的烛光来衬托婚礼的气氛。象征着生命绿色的植物传递着健康的生活理念,让人好心情顿时膨胀,食欲大增。
新娘捧花
简单清新的婚纱礼服,是绿色主题婚礼的最佳拍档,能在婚礼中显得洒脱而大方。一束由爱荚莲、花毛茛、斗篷草和绿兰制成的手捧花,浓淡相间、层次分明,美得别致,象征着新人们至死不渝的爱情。
装饰细节
传统的婚宴多用柔美的粉色系元素或地中海系元素来装扮,而绿色主题婚礼则打破了传统婚宴的繁复理念,无论是婚礼蛋糕还是婚礼中的小甜点,都旨在将清新环保的绿色生活理念注入到婚礼的细节中。
第五篇:看十年变化感受(本站推荐)
看十年变化感想
有一个十年,我们携手走进十八大的怀抱,再次沐浴在未来十年的荣光中,但伴随着我们走来的过去十年有太多的回忆,今天就让我来讲述一下我的感受吧。
自从30年前,就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岁月如梭,似乎只是在转眼之间,改革开放的征途已经整整走过30年。就在这短短的30年间,中国就有许许多多的变化。30年可谓“窗外日光弹指过,席前花影座间移”。先从城市里说起,广饶高楼林立、道路畅通、绿树成荫、芳草袭人,湖光水色,灯火阑珊,美 丽的景色让人留恋忘返。不时向远处望去,不知什么时候,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原来的土路都 修成了一条条宽阔的油漆路;再看看县城,漫步在小路上时,累了随时随处可以歇脚,三步一凉亭,五步一公园。公园里面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曲径通幽,无论你乘凉避暑,还是休闲娱乐,都会乘 兴而来,乐而不归。变化最大的那就要数农村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经济发展插上了腾 飞的翅膀,勤劳善良的家乡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 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过去农民住的是什么?三间茅房一张床。如今农民住楼房,敢和城镇比靓丽!十年浩劫片面追 求“反资防修、一大二公”,忽视人们的基本生存需求,城镇居民改革开放前极少动工建新房,农 村农民大多住在泥地、泥墙、泥瓦搭稻草棚的古老房宅里,人口多面积窄生活十分不便,如哪户人 家有一台老式收录机或黑白电视机必然会引起众人围观看热闹。现在,国家采取让民惠民利民的房 改政策,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农村两层、多层钢筋水泥建造的漂亮洋房遍地开花,彻 底实现了当年毛主席憧憬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社会主义小康目标,彩电、冰箱、洗衣机、影 碟机、电脑、空调等已成为大多数家庭的生活必备品。衣着的变化也十分明显。30年前,衣着打扮无论男女老幼,凭“布票”到国营集体商店排队购买 布料后再到染坊染色晾干缝制衣服,服饰几乎呈清一色的蓝、灰、白,做工粗糙款式简单,鞋子大多 是清一色的青布鞋和解放牌胶鞋。改革开放了,求美尚美爱美的原始本性得以浑然天成的自然流露,穿着打扮日渐丰富多彩,蝙蝠衫、连衣裙不再是“洪水猛兽”,西装领带、夹克衫不视为“小资”情 调。头饰、围巾、金银首饰、化妆护肤、美容健身成为时尚潮流。就是过去18岁无人问津的乡妹子,如今也越来越时髦,越来越俊俏了。现在,农民也奔小康了.数字看变化,今天的数字十年系列报道,让我们通过数字感受十年来百姓生活的变化。30年前,单车、手表、录音机是人们的梦想,20年前,彩电、冰箱、洗衣机曾是人们的时尚,那么,这十年最时髦的东西又是什么呢?和过去相比,这十年,时髦的东西不停地在变化,十年前,“手里打电话、脖子挂‘傻瓜’,回家能把电脑打”如今已经不再新鲜。后来,不少人梦想拥有自己的“房子和车子”,十年后,已经有不少人实现了他们的梦想。十年的时间,我国人均住房面积增加了16平米,2011年我国平均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为18.6辆,比2002年(0.9辆)增长了足足20多倍。
今天,“看大片儿、玩网购,全家出国去旅游”成为了咱老百姓新的生活方式。2011年,全国平均每天新增的电影银幕超过8块,电影票房也由2002年的9.5亿狂飙到2011年的120亿;十年前听都没听说过的网购,如今则成为了老百姓最平常的购物方式,仅去年一年交易额就达到了6万亿元。生活好了,出去逛逛的底气就足了,2011年仅“十一黄金周”期间就拉动消费7000亿元,有3.2亿人次游客涌向了国内外各大旅游景点。“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十年来,通过这段02年的资料片,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威海市张村镇还处于镇域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全镇只有1所中学、1所小学;而10年后的今天,锦华小学、千山路小学、普陀路小学等众多中小学校以更加人本化的考量在张村镇的各个小区谋篇布局,崭新的校舍、先进的硬件设施、雄厚的师资力量,处处展现出我区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上取得的喜人成绩。张村镇的教育发展情况,只是我区10年来教育大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以下数字,我们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10年间我区教育事业发生的巨大变化,2002年,环翠区在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为89569万元,2012年达到358540万元,年均增幅约33%。10年来,环翠区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区城乡教育实现了优质、均衡发展。2011年以来,全区累计投入2.7亿元,实施了校舍加固改造及教学设施达标升级工程,推进了5所公办幼儿园建设,新改、扩建了望岛小学等4所学校,并全部投入使用。全区省级规范化学校的比例达到81%,63%的幼儿园被评为市级以上示范园。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不断完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区域内办学条件均衡,较好地解决了农民工子女入学、“大班额”问题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被评为全省首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区。10年来,为实现优质教育的奋斗目标,环翠区始终坚持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每年招聘的新教师,80%分配到农村学校;在全区推行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利用远程互动录播系统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逐步缩小城乡教育质量差距。安全管理方面,区委、区政府连续几年把校车运营、校园安保工作列入重点民生工程项目,花大力气、投大资金,保证学生安全上学,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同时,大力开展金秋助学、慈善助学、爱心一日捐等活动,完善了以教育资助和教育救助为重点的保障体系,保证在我区就读的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公平的义务教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环翠区教育发展迈出重大步伐的十年,是环翠教育统筹兼顾、快速发展的十年,也是全区教育系统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的十年。回眸过去,知往鉴今。展望未来,秉承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环翠教育事业的明天一定更加灿烂、辉煌!
如今的我们,沐浴在十八大的怀抱中,迎来的将是更加美好的明天。
同学们,让我们携手期待下一个十年的到来,因为未来的十年是我们的,需要我们共同去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