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农村变化之感受

时间:2019-05-13 05:10: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8中国农村变化之感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8中国农村变化之感受》。

第一篇:2008中国农村变化之感受

2008农村(家乡)变化之感受

2008级英语1班 项绍海

2009年,是中国进行改革开放30周年。在这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应该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下面我就谈谈这些年农村变化的感受。

我们专业我们年级是2009年1月7日考试完毕,我选择在9号回家。在这期间的1天真的好难熬。已经4个月了,九月份来到学校就没有回过家,所以回家的念头总是浮现在我脑海里。

2009年1月9日,是我回家的日子。来到学校一学期了,终于要回家了。这天我早早的来到这站等待着那趟8:10出发的车。山城重庆也是雾都。那天早上雾很大,所以汽车晚点出发,直到上午9:30终于启动了。脸上不由露出一丝微笑,终于要回家了……

在车上,大家都在做着自己的事情。有聊天的,偶尔听到他们的言语,不时还发出笑声;有看杂志的,边看边交谈,男生谈论NBA,女生讨论娱乐明星;有睡觉的,女生一声不响地睡着,男生不时发出奇怪的声音……有听着MP3的,有哼着流行歌曲的,也有哼着古典音乐的……但是有一位与众不同的人哼着一首与众不同的歌,仿佛回到了30年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小平同志践行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之—改革开放。从那时起,中国开始起步,改革制度,走向世界。“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 自从我懂事以来,亲眼见证了中国的发展,我目睹了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当改革开放十周年时,我降临这个世界。那时候,农村发展才刚刚起步。听爷爷说起,改革开放以前,家里基本只能解决温饱问题,还是点的煤油灯,更不要说看电视,还有其他在那时看来是奢侈的东西了。那是赶集都要用走,而且要担着东西走上1个多小时,而现在呢十多分钟就到了。

就我们80后而言,感触应该很深刻。我们上小学时,因为学校离家较远,所以中午只能在学校蒸饭吃。早上带上二两大米,另带一点儿咸菜,为了喝口汤还外带两毛钱;现在的小学生哪里还用那些呀,都是在学期开始,父母到食店交钱,到食店吃了。我们上初中时和上高中时的生活质量就不一样,生活费也有所增加……

在通讯方面,现代电话普及,手机畅销,电脑流行……以前主要是邮寄信件、包裹,还有就是发电报、传真,除非有急事才打个电话。如果谁有一部“大哥大”,那简直洋气的不用说了。而现在呢?通过邮寄信件取得联系的已经很少了。大多数家庭都已经安装电话。而对于出行的人,以前家人在家焦急的等待;现在有手机了,一个电话就会知道是否平安。在农村,有的农民下地干活,如果要吃午饭了,家人一个电话打去马上回家……

…… ……

改革开放后,农民工可以进城打工,他们到沿海城市去挣钱,让自己家里有了结余,盖房子,买车子(自行车),娶妻子,生孩子……日子过得不亦悦乎。老一辈都说,改革开放以前想都不敢想呀……

在我们家乡住房条件有很大的变化,小时候住的是土房子,而过几年家家户户盖上了“洋房子”。小时候一家几口挤在很小很小的两件土房子,现在都有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了。小时候我们只能玩转陀螺,搓泥巴,捉迷藏……现在的小孩玩刀玩枪还不够,大人还带他们去旅游,去参加活动……让我们好生羡慕呀。

现在国家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我们那里是一个改革试点。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农村基础建设。集中建设居民小区,公共服务中心,公共体育场所,公共活动室……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先富带后富,共创致富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展迅速。各项指标先后达到相应的水平。人民温饱问题大不分已经得到了解决,开始朝着小康生活迈进。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城乡统筹规划圆满实施并达到预期目标。人民生活更加稳定和谐,真正实现小康社会。

以上就是我对中国农村变化的切身体会和对改革开放农村发展的感受。相信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都在发生变化,只是变化的程度各不相同,农村变化的更为明显。

第二篇:感受祖国之变化

感受祖国之变化

——436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活动课,让学生自己去感受祖国六十几年来的发展变化,体会今天的来之不易,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

2、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感,通过班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珍惜今天优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抓紧时间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祖**亲的哺育之恩。活动准备:

1、上网收集有关祖国历史、建设成就、发展变化的图片。时间安排:2015年10月12日

活动形式:朗诵、歌唱等多种形式的有机结合。活动过程:

一、宣布活动开始

欣赏歌曲 我的中国心,436班主题活动现在开始!

二、进行活动

(一)我的祖国繁荣昌盛

主持人甲:要问在大家心中,谁最伟大?那么,你们一定会说:祖国。主持人乙:是呀,祖国的发展萦绕我心。1949年10月1日以前,中国人是弱者。但1949年10月1日,当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中国人民站了起来,弱者不再是中国人。

主持人甲:经济发达的中国由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长江黄河是我们奔腾的血液;千万座耸入云霄的山脉是我们不屈的盘古,无垠的肥田沃土是我们开阔的胸膛;无边的森林草地是我们乌黑的头发。

主持人乙:听,《春天的故事》依旧萦绕在我们的耳畔,在那个春天里一位矮个子老人以农村和城市为背景设计了一幅强国蓝图,然后站在中国经济的制高点上,把手一挥,封闭已久的国门便敞开了!刚毅沉稳的姿势,恢宏的战略构想,给贫瘠的中国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令华夏子孙精神大振,同时世界的目光一起聚焦,开始正视中国这条东方巨龙。(放音乐)

主持人甲:从那一刻起,举国人民心中都吟唱着“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这个埋藏在内心许久的企盼,是那样的殷切的期盼,但前行的道路却又是那样的艰难!主持人乙:历史的车轮,走过“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全国的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主持人甲: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使中国压抑已久的旺盛生命力终于找到出口喷薄而出。1983年农民土地承包责任到户,粮食产量逐年递增。

主持人乙:1979年开放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1984年,又开放了天津、上海、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主持人甲:每走一步都是对传统与习惯的挑战和突破。主持人乙:从此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主持人甲:从此多灾多难的中华大地上掀起了——巨变。(观看祖国发展的展示作品)

(谈感受)主持人甲: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说呢

(二)学生提问,说说自己身边的变化?

主持人乙:同学们从图片中感受到了祖国的日益强大,并且由衷地感到了自豪。那么,大家能从自己所见所闻中有发现到家乡、家庭等有什么变化吗?

(三)诗朗诵

主持人甲: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更为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

主持人乙:是啊!我们也为身为中国人而感到自豪。下面请听诗朗诵《祖国颂》。

(四)知识问答

主持人甲:我们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中,大家对祖国有多了解呢?下面我们进行“祖国知识知多少”知识抢答比赛,看哪一小队的同学回答得又快又准。

(出示竞赛题目,一个小队一题,轮流两组)

1、我们的国旗是()——(五星红旗)

2、“中国”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3、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个民族——(56)

4、我国的首都是()——(北京)

5、我们国家的生日是()——(10月1日)

6、我国最长的河流是()——(长江)

7、北京奥运会是第()届奥运会——(29)

8、北京奥运会的五个福娃分别叫什么名字?——(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

9、中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10、我国拥有的全世界的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主持人甲:看来这些知识都难不倒我们同学们。主持人乙:是啊,因为我们都深深爱着我们的祖国。

(五)谈理想,报祖国

主持人甲:我们的祖国一天比一天富强,科技一天天高速发展。这就需要更多的人才报效我们的祖国,建设我们的祖国。

主持人乙:我们还小,这是不是与我们没有关系呢?

主持人甲:我们应该从小立下大志,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理想,报效我们的祖国。

主持人乙:听听同学们的理想吧。(学生谈理想)

主持人甲:相信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理想,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主持人乙:看今朝,伴随着朝阳,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共和国的上空,飘扬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里

五、学生代表讲话。:同学们,少年强则国强,祖国人民在期盼着我们,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我们能忘怀吗?当然不能。那就让我们行动起来,点燃心中那团火,为祖国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吧!主持人:《感受祖国之变化》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男领)透过历史的眼眸

一把铁锤呐喊着要砸出一个新中国的黎明 我们站在岁月的肩膀上远眺

(女领)看,井冈山上满山的红杜鹃啊 在黄河壶口的惊涛里

是一个令楚辞离骚惊叹的篇章

我们听到一种经久不息的激情

(男领)听,南昌上空清脆的枪声

在珠穆朗玛峰的雪海中

是一种令青铜秦佣凝望的神韵

我们凝视一种千年未变的真纯

(合)长江,给予我力量,让我长大 在秦兵马佣的坑道里

黄河,给予我智慧,让我成熟 我们感悟一种雄浑与深沉

长城泰山,给予我伟岸的身躯(合)啊,祖国

给予我无限的力量

你就是脚下这片土地

让我把黑暗的世界一扫光

(女合)曾经是金戈铁马狼烟四起的山河

(女领)在祖**亲那温暖的怀抱里 曾经是秦汉雄风大唐屹立的巨人

我学会了如何面对艰苦和困难

(男合)曾经是八国洗劫岗楼林立的疮痍

是祖**亲那坚实的臂膀

曾经是赤地千里吃糠咽菜的土地

就像腾飞的蛟龙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合)你是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热土啊

(合)啊,祖国

(女领)你是生我养我的母亲

你就是这样伟大

透过历史的眼眸

你用乳汁养育了千千万万英雄的儿女 我们站在岁月的肩膀上远眺

你用汗水浇灌了这富饶的土地 在南湖荡漾的波光中

你用勤劳培养了我们坚定的信念 我们看到一个巨人的诞生

你用呐喊宣布了旧时代的灭亡

你是我们生命永不停息的动力

(男领、女领)祖国啊,我们伟大的母亲 你是儿女们远航归来的避风港

您向新世纪走来

(男领、女领)透过历史的眼眸,又大踏步地走向属于您的明天 我们站在未来的彼岸回望

(女领)祝福你啊,祖国

(女领)在妈祖庙袅袅的香火里

(合)您的人民祝福您 我们听到了《七子之歌》在吟唱

在淡水湾湛蓝的海水中

我们闻到了紫荆花的芬芳

(男领)在世纪坛巍峨的造型里

我们感受到了新世纪的脚步正铿锵

(女合)春天,正迈者矫健的步伐向我们走来

它让乡村披上绿的盛装

山绿了,水也绿了

空气中都有一丝丝的春意在飘荡

(男合)它让城市披上了绿的盛装

树木葱翠,遍地花香

就连我们的歌声中

也有许多的青春旋律在回响

(女合)祖国的春天

正在把民族复兴的大门打开

祖国的春天

正在把唤醒酣睡的号角吹响

祖国的春天

让乡村披绿,让城市喧闹

(合)祖国的春天啊

你正敞开胸襟

接纳着儿女们驿动的青春和坚定的信念

(男领)这是一个承前起后的时代

新的机遇,新的挑战

(女领)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

知识创新,与时俱进

(男领)这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

我们肩负沉甸甸的嘱托 我们憧憬美好的未来

(男合)祖国在花海中前行

我们吹起号角敲响锣鼓

(女合)祖国在春风中前行

我们把祝福写在脸上

把期盼写在心里

(男领)祖国在新世纪的大道上前行

我们用歌声串成一颗颗星星

穿过时空的隧道

将它挂在天空

愿您每时每刻都能听到儿女们的心声,

第三篇:中国农村的变化

中国农村的变化

[摘要]:

中国农村全面改革30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和人居环境等6个方面。

[关键词]:农村改革;农民;变化;需求

[正文] :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全党工作重点开始转移,农村改革帷幕拉开。1982年通过的“六五”计划推开了农村全面改革,而在“六五”计划公布时,已经执行了近两年,因此1980年可以说是中国农村全面改革的正式开始。1982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此后连续4年,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针对农业和农村工作。2004-2009年,中央已连续出台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强农惠农政策密度之大、力度之大、突破之大,前所未有。中国农村经济实现了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变,中国农业从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的新方向,中国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

一、中国农村的变化

(一)政治

1、基层民主建设不断完善。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内容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以村民自治为重要特征,包括村民议事、村务公开和村规民约在内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体系。

2、农民民主意识逐步增强。20年来中国村民自治的发展,推进了农村基层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扩大了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增强了他们的民主意识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自治能力。

3、农民权益得到重视和保护。对农民平等权利的保护,特别是对农民工与城市职工之间平等权利的保护,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实行征地制度改革,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2004年中央政府出台《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2006年国家继续加大建设用地监管力度。

(二)经济

1、国家重视三农,大力支持和扶持三农发展,投入比重逐年增加。2006年完全取消了农业四税(农业税、屠宰税、牧业税、农林特产税)。2007年国家对种粮农民两项直接补贴总额达到427亿元。在继续加大粮食补贴力度同时,正侧重构建有效的机制。

2、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下降。1983-2006年间,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农业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以及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均逐年下降,而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逐年上升。

3、农产品产量不断增加,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全国粮食总产量2007年比1978年增加了77%,棉花产量增加271%,增加9倍多。2007年农村

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明显成绩,扭转了1999-2003年中国粮食生产连续下滑的局面。2010年粮食全国粮食总产量54641万吨,增产2.9%,再创新高。

4、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增收主要来源发生重大变化,城乡收入差距在扩大。农民收入由主要来自农业转向农业和非农产业并举,农业收入由主要来自种植业转向种植业和养殖业并举,农民增收由主要靠增加产量、提高价格转向主要靠提高效益、扩大就业。

5、农村产业和劳动力就业格局发生变化。1983-2005年间,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占乡村劳动力的比重不断下降,表明中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产业和劳动力就业格局迅速发生变化。农村劳动力加快由种植业向养殖业转移,由农业向非农产业流动,由农村向城镇集聚。

6、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失地农民在增加,土地纠纷事件增多。农村土地纠纷已取代税费争议而成为了目前农民维权抗争活动的焦点。

7、农村生产经营制度不断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耕地延伸到林地。自1978-1983年底,全国农村基本上实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30年后中央又作出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战略决策。

(三)教育

1、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减轻农民负担。从1995年起,中央政府开始启动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2007年,中部和东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课本费,还对学生住校费用给予了补助。从2008年9月1日起,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2、加强农民教育和培训,培养新型农民。从2004年起,由农业部等六部委共同组织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250万人,转移就业220万人。农业部决定从现在起用10年时间,组织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为农村培养100万名具有中专学历的从事种植、养殖、加工等生产活动的人才,以及农村经营管理能人、能工巧匠、乡村科技人员等实用型人才。“十一五”期间,将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百万中专生计划等一系列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和培训。

3、农村成人教育得不到重视,投入严重不够。2008年5月,云南省农村劳动者继续教育发展研究课题组对云南省三个县市开展调查和调研,发现对农村成人教育经费没有一个部门和乡镇列入财政和本部门经费预算,平时开展的活动主要是依托项目和任务指标,各部门包括成技校、农广校也都没有专门的农村成人教育经费。云南省大部分成技校在改革的浪潮中都被并入中心校,基本变成“三无学校”,即“无组织结构、无人员配备、无经费投入”。

(四)文化

1、农村文化建设滞后,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匮乏。近年来中国文化建设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的扶持力度,但目前农村文化建设仍相对滞后,投入明显不足、基础设施落后、机构运转困难都是将来要解决的问题。

2、国家逐步加大对文化设施的投入,农村文化事业建设也加快了步伐。近年来,广电总局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如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基本解决全国共9700多万农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的问题。中国相关部门正在农村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文化馆图书馆建设、农民健身工程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工程”等多项文化支农工作。

(五)医疗卫生

1、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不断深入。2007年,中央在全国范围里推开了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央要求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健全政策法规和运行机制基础上,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家庭全部纳入低保范围。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要逐步增加农村低保补助资金,提高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保障五保供养对象权益。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各地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2、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使农民得到实惠。2002年开始在全国部署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2005年国家对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加大了工作力度,截至2005年9月底,中国内地已有20个省、区、市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农民达到7.3亿人,已有9.25亿人次获591亿元人民币补偿。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国家补助标准,适当增加农民个人缴费,规范基金管理,完善补偿机制,扩大农民受益面。

(六)人居环境

国家不断加大对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交通更加方便,据统计,1978-2000年的23年间,农村公路里程从59万公里增加到103万公里,增加了44万公里。中国基本实现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公路,95%的乡镇和80%的建制村通沥青路或水泥路,同时实现路通车通。通讯更加发达,“十五”计划中“95%行政村通电话”的电话村通工程,解决了偏远农村电话零的突破,中国农村通信发展目标将为“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新农村建设明显加大了对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使农村基础设施有了很大变化。农村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近年来,中国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在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尤为突出。各种污染不仅威胁到了数亿农村人口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

我出生在农村,家是在广西合浦县公馆镇的一个小村庄。一条小河,蜿蜒曲直地贯穿了整个村庄。

我惊叹家乡的变化,感慨世界发展速度之快。还是党的政策好,“新农保制度”的实施让更多老人过上了好日子,帮助他们解决了基本生活费的难题,让更多的人可以享受,社会繁荣成果。“家电下乡”更是让更多人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小康生活。“医疗保险”的实施,让看病花钱不再成为难题,免费义务教育的实施,让更多贫困孩子,重新踏上了上学路······这些都是党为百姓们办的实事,不仅解决了民生问题,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全面进步。而且让我们村中人过上了“小康生活”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日子。

听爸爸说:他们那一代像我们这个年纪的时候,村里人烟稀少,不过才几十户人,村民生活非常困难。住的是土瓦房,整个房间灰土土的,窗户上糊的还是麻头纸,屋里光线暗不说,一到雨天,屋顶上滴滴答答的四处滴水,家里的大小盆盆罐罐都用来接水。当时只有土路,一下雨,道路泥泞不堪。吃的是粗粮,蔬菜很少;穿的是打了很多补丁的衣服,老大穿不下老二穿,老二穿不下老三穿„„记得小时候非常盼望过年,因为只有过年的时候,家里才给做新衣服。可是现在,一年中会时不时地添件新衣,不仅穿得暖了,而且穿得好了,也时尚了。从质量到款式,从一般到名牌。原来的土路也变成了平展的柏油路,村里的大街小巷都用水泥硬化,四通八达。如今,家家户户都骑上了电动车、摩托车,有的年轻人还买上了小轿车,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由原来的几十户人家增加到一百多户,几乎每家都是平顶楼起,一层的,两层的,三四层的,有的还建起了围墙,空余的地方种上些瓜果蔬菜什么的。记得小时候村里只有一两家有黑白电视,晚上的时候全村人就聚集在一起看一些革命电影,比如地道战,飞虎队之类的。现在每家每户都用上了彩电,还有液晶的呢。走进屋子,布局竟是欧式风格:柔软的沙发,立式的空调,便捷的电话机„还烧起了管道液化气、用上了自来水和电饭堡。村民白天在工厂上班,晚上在家里享受幸福生活。街上,一家家商店鳞次栉比,店门口,摆着音响放着流行歌曲,大商场的商品琳琅满目,任你挑选。

说起吃来,我还隐隐约约记得,上世纪80年代那会儿,虽然我们不像父辈们那样吃不饱肚子,但是一年到头也很少能吃到猪肉,或是饺子。只有到过春节的时候,才买几斤猪肉,包一顿饺子。平时吃的都是自家腌制的萝卜干、咸菜,可是现在可以天天吃肉,不仅猪肉,鸡鸭鱼什么都有,而且一年四季新鲜蔬菜还不间断。

小时候,在书上看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喝水水自流”,觉得那是一个遥远的童话。当时电灯倒是有,可限电不说,还经常停电,家里老点着个昏暗的煤油灯。电话也只是在村大队见过,墙上绑着啤酒瓶大的两个电池,打电话时拿起话筒摇上一通,要哪里,还得让话务员给转接。如今不但村里户户装上了电话,而且大部分人腰间还别上了手机,足不出户就可联络万家。家电一应俱全,电脑已经走进不少百姓的家中,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耕种地全部用的是拖拉机,石碾和石磨成为历史文物了。家家安上了自来水,再也不用挑水吃了。

以前农民伯伯在耕种时节一听到鸡叫声就立马起床,简简单单地吃过早餐后,牵着牛,扛着犁,戴上草帽来到“田”字形的田野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耕耘。而如今大部分村民都不再用老黄牛拉犁耕地,而是用各式各样的拖拉机犁地。拖拉机式的犁操作起来容易而且效率高。

回想过去,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国富民强;展望未来,我们坚信祖国会更加强大,人民会更加安康!

发展总也同样存在一些坏现象。例如:昔日清澈透底的小河,早已被镇上的人们排放的生活污水,堆放的生活垃圾污染,成了黑乎乎的臭水了。新建外资厂的上排放大量废气,我乡空气质量明显下降。如今麻雀少了,鱼也死了,反是人们的口袋鼓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杨树上的害虫多了。这种种告诉我们应让发展与保护并存,我们不仅要快速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同样我们应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坚持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我们的“明天”才会更美好!

[参考文献]:

1.作者叶昌.红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经济的飞跃(j)

2.作者董洪霞.解决三农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j).

3.温家宝: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部工作重中之重(j).农化新世纪

4.李昌平,贺雪峰.在中国历史大变局中看新农村建设[n].

5.申端锋,刘国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评述[n]

第四篇:中国教育问题之中国农村教育问题

中国教育问题之中国农村教育问题

教育是一个关系着一个国家未来的重大事情,教育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未来房展。在中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一直是困扰中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中国好的教育资源多分配在发达地区,在一些偏远地区和农村教育资源显得很薄弱。在中国农村,教育问题更加凸显,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村教师老龄化。农村教师有着不错的薪资待遇,但还是没能把教师留下。很多教师特别是年轻的教师,最后都是选择离开,这是为何呢?因为农村生活条件差、各方面设施不齐全、交通不便等,是年轻教师选择离开的最根本缘由。其次农村教育缺乏资金支持。因为农村不比城市,人均生产力有限,所以导致农村的财政收入有限,很难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教育教学上,这样就导致农村一些学校的基础设施匮乏老旧。最后是中国农村传统守旧的思想和缺少父母的教导。在一些农村地区,对于女性子女接受教育上仍旧存在认识上的错误,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使得在农村一些女孩无法去接受义务教育。在中国农村,大量年轻的劳动力都外出打工挣钱,家里只留下年幼上学的子女和年迈的父母。这样就会出现老人溺爱晚辈,忽略对晚辈的教育,这也是教育上的一大弊病。

中国农村教育问题总的来说可以分成社会问题和家庭问题两个方面。社会问题上,农村教师老龄化,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家庭方面父母外出打工,使子女处于无人监管状态,老人缺乏教育意识,无法对教育起到总够的重视。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国家应该增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加强偏远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支持。其次应当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组织学校的老师更多的关注和关心留守儿童教育和生活。这样才能使社会稳定人们生活和谐。

第五篇:感受家乡变化

我的家乡在农村,那里群山环绕,碧水相依,但是我的家乡没有引人入胜的名胜古迹,只是一个普通而小的村庄。家乡是花园,有着鲜花的芬芳;家乡是森林,有着绿树的清凉;家乡是田野,有着收获的希望;家乡是雪景,有着冰晶的闪亮。记得三、四岁时,家乡的小路凹凸不平,处处尘土飞扬,旁边就是田野。家乡附近没有超市,只有一两个小商店,人们要买东西都必须走好远的路,上街赶集,很不方便。人们住的都是瓦房。有些瓦房在下雨时还不断的漏雨;有些瓦房上的瓦片都要碎了。房子的墙是用泥砖做成的,屋里的光线很差„„道路两旁没有路灯,人们只能用手电筒来照明,村里有辆自行车的人家就算是村里的首富了。十年过去了,我也上了初中。而如今家乡的土,家乡的地,家乡的人,家乡的一切都变化了,再也不是我认识的家乡了。现在,家乡变得越来越美了!小路变成了柏油路,宽阔平坦,两旁还栽下了许多花草呢!。现在的家乡,小镇上开了几个超市,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人们买东西方便多了。而现在,人们住的房屋由过去的瓦房变成了一幢幢崭新的楼房。有些楼房前还种上了四季常绿的风景树。高树底树相互映衬,加上各色盛开的鲜花,真是仙境一般。人们穿着干干净净的衣服,站在阳台上晒着暖和的阳光。他们呀,都喜上眉梢呢!现在,路边挂有形式各异的路灯。每到晚上,路灯绽放出花一样的光,那光温和又明亮,照着夜行的人、夜走的车辆,在静寂的夜空中熠熠生辉。与周围人家发出的亮光连成一片,又成了亮丽祥和的乡村静夜图。过去,村里有辆自行车就算是村里的首富了。可现在,村子里家家户户都骑上了摩托车,有些人家还开上了小车呢!更不用说电视、手机、电脑等现代化设备了。村里人变富了,村里人不再贫穷了,这是多好的事啊!回首以往,田野里种满了庄稼,密密麻麻的,有玉米、麦子等。那时人们的种植技术还不是很高,虽然辛勤努力了,但收获的却不十分理想。那用一滴滴汗水浇灌出的庄稼,好像有意跟人们作对似的。现在呢,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遍地都是绿色无公害作物,人们在地里种上了各种各样的蔬菜,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业余生活也丰富了。春天,满地的蔬菜如碧绿的海洋;秋天玉米垂下了头,瓜果飘香大地一片金黄,真可谓是“春种满野皆碧绿,秋收遍地是黄金”。乐啊,田野般满是收获的家乡。再想以前,村里村外都光秃秃的,几乎没有树。到了夏天,在外边聊天的大人都顺着墙边坐,小孩们大都躲在屋里扇扇子。屋里像蒸笼,屋外像热锅。而现在,房前屋后,村里村外,都种上了绿化树,虽说不像森林那样茂密,但也绿树成荫。夏天,大人们在树下乘凉,小孩们在树下嬉戏。茂密的树叶,送来了阵阵清凉。爽啊,森林般清凉的家乡。家乡在不断的变化。在我心中,家乡如妙龄少女,越变越好看,我从心眼里热爱我的家乡

下载2008中国农村变化之感受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8中国农村变化之感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感受家乡变化

    感受新民的新变化 不知不觉中,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30年。在这30年里,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幢幢高楼如雨后春笋般的在各个城市冒了出来。人们的腰包鼓了,......

    中国农村小学教育与城市小学教育之比较

    中国农村小学教育与城市小学教育之比较 摘要:中国小学教育的现状很不理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脱节严重,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脱节严重,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村与城市小学教育改革......

    新闻标题之变化

    新闻标题之变化 国内移动数据服务商QuestMobile发布了《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截止到2015年12月,国内在网活跃移动智能设备数量达到8.99亿。互联网的逐渐普......

    看十年变化感受(本站推荐)

    看十年变化感想 有一个十年,我们携手走进十八大的怀抱,再次沐浴在未来十年的荣光中,但伴随着我们走来的过去十年有太多的回忆,今天就让我来讲述一下我的感受吧。 自从30年前,就是......

    感受家乡变化调查报告

    感受家乡变化调查报告 一、家乡过去的生活状况 过去老一辈的生活经常是吃不暖穿不好的,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小时候,也有很多家庭的孩子没有零用钱,小的时候不懂得用电脑玩电脑,无论......

    感受身边的变化

    感受身边的变化 喜迎十八大 翻开影集,看到这样一张照片,那是在2001年去亲戚家串门,在青年大街上垂榆下,我抱着我3岁的女儿留下的照片,周围是一个新建的小区,整齐的楼房让人觉得真......

    感受家乡变化-征文大全

    感受家乡变化 你可曾到过美丽的那拉提大草原,你可曾品过地道新疆造的肖尔布拉克美酒,你可曾闻过芬芳的薰衣草,你可曾听说过效益蒸蒸日上的伊犁钢铁厂„„没错,这些都来自我可爱......

    近代历史变革——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的变化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 1501班近代历史变革——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的变化 作为农村出来的孩子,生在90后,肯定是经历不了改革开放初期的那种热潮。但是在相对落后一点的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