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游园博园有感
读书励志行——游园博园
陈丽
5月19日,林屯中心校400多名师生要去园博园参观,早上五点钟,我就起床了,梳洗完毕后,吃了早饭就去林屯中心校集合了,在六点半到达了中心校,这时老师学生已经来的差不多了,大约七点钟七辆大巴车缓缓地驶进了林屯中心校,孩子们非常高兴,在校领导和导游的带领下学生们坐上了安排好的车,上车后导游清点了一下人数就出发了。
一路上,导游向我们说明了注意事项及景点介绍,孩子们听得很入神。甚至有的学生还把导游说的录了下来,大约过了90分钟,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我们从4号门进入,首先引入眼帘的是月季花,那月季花真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让人目不暇接。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全国各地的园林景观,各地园林各有特色,建筑色彩江南园林一般以灰白为主色调,而北方园林则以红黄为主色调。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北京园,它是北方园林的代表,更是皇家园林的代表。它气势磅礴,名园荟萃,那里有山有水,使园林建筑与山水地形完美结合,都能堪称世界奇观了。那里还有人们设计的各种造型,匠心独具,巧夺天工。北京园还突出了老北京的特色,整体造型是一个四合院。登上几级台阶,跨过30厘米高的门槛,推开朱红色的院门,就走进了院中。大门两边有曲折的长廊,长廊里画着各种美丽的图画。院子中间是一个四角亭,坐在亭子里可以看到院中一个精致的水池。池中各色的鲤鱼在莲花丛中嬉戏游玩。“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池水映出各种树、花的影子,让人留连其间。
其中最难忘的是锦绣谷。它坐落在一个巨大的坑中.我们从园博大道的一个高坡上往下望,整个锦绣谷就尽收眼底了.。还能看到里面有许多的亭台,流水。沿着石阶走人谷底,这里是花的海洋。各种各样的花争奇斗艳,万紫千红。仿佛是在万花齐放的花海中漫步。转过一个弯,各种各样的花朵迎面涌来,我都叫不出名字来,整个锦绣谷好像是花拼成的巨大的画。
当然我们还去了许多地方,在这里我就不一一介绍了。这次参观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中国从古到今科技发展的神奇力量。也让我看到了南北园林文化的差异与不同,犹如身临其境,通过对各大展区的参观,更进一步的领略中国园林文化的魅力,使我受益匪浅。
2016年5月23日
第二篇:游园博园有感
社会大课堂有感
金秋飒爽,我们迎着凉爽的秋风,坐车前往向往已久的社会大课堂——丰台园博园。早在中考前做各城区模拟试题的时候我就听说过园博园了,那综合性学习把园博园描述得跟仙境一般,这更增加了我的期待程度。
进入园博园,第一个要参观的当然是主馆了,进了馆门,我的眼已经看不过来了,在那里,展示了国内外的先进造园技术、新材料、新成果等、我还看到了各类园林艺术的作品以及奇石、插花、盆景艺术等。走到天花板最高的位置,那里就是主馆的中心,它以几十米跨度的展厅为源起,螺旋状的生长、传播、交叉、辐射,最终融合于园区的绿色景观之中。主馆设计创意之新颖、展示园林艺术之齐全令我赞叹。
紧接着,我们又去了中国园林博物馆,可以从名字判断出:它是一座以园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汇聚的肯定是园博园之精华。它由三部分组成:主体建筑、室内展园和室外展区。通过室内的一些介绍以及投影,我们从中看到了中国园林的悠久历史、灿烂的文化以及辉煌的成就。它简直就是收藏园林历史文物、弘扬传统文化、展示园林魅力的园林文化中心!通过参观,我深深体会到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博大精深。古代的园林艺术不断发展,而现在的园林艺术不仅是自然美的体现,更是人文内涵与历史变迁的体现。中国在园林方面的成就我不禁拍手叫绝,激动无法言表。
身为一个北京人哪能不去北京园?由于北京特有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北京园形成了自己的特殊风格。可以这么说,它是北方园林的代表,更是皇家园林的代表。它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名园荟萃,锦集式园林。那里有山有水,使园林建筑与山水地形完美结合;在各组建筑群之间则用土堆起自然起伏的土丘加以分隔,使其形成不互相干扰而又协调一致。可以说,在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乾隆时期,北京园林发展到了极致,它的园林之大、时间之久、艺术水平之高为历史之冠。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出自白居易的诗句引领我们来到了江南园。江南水乡,以水景为擅长,水石相映,构成园林主景园区。它模拟和再现了水乡特色和古镇风韵。水网纵横,水街相依,水巷和街巷形成整个空间系统的骨架,风格各异的石桥飞跨溪上,水街两侧传统建筑布局密集。江南园个性鲜明,小巧别致、色彩朴素,山水、花木淡雅,建筑小巧别致。全园以水面居中,十分美丽。
通过历时一天的游览,我对中国园林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三大派系的园林特征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也使我从园林的方面认识到了中国的伟大。
第三篇:游园博感受
园博园游后感
28号那天,伴着小雨,我们来到了位于永定河畔的园博园。在这里,我们度过了劳累而有意义的一天。
我们先在门口照了集体照,解散后,我们沿着主线,依次游览了3号、4号、2号门附近的展馆。每个展馆外形都很别致,里面有着当地特色的园林艺术展示。四川馆里还有两只大熊猫,使园里更增添了一丝生机。我个人更喜欢的还是主展馆。在里面,展示了国内外造园艺术以及园林绿化新技术、新材料、新成果,还有奇石、插花、盆景等各类园林艺术作品。
锦绣谷原为永定河河床的一部分,曾作为采砂场,后成为建筑垃圾填埋。设计利用既有地形,将现状垃圾填埋场改造为下沉式景观花园,取传统的“燕京八景”之精髓,内设有燕台大观、风篁清听、云台叠翠、云飞霞起、绿屿花洲、林天霞影、采芳云径等景区和大型山石叠水、花卉瀑布等景观,成为北京园博会生态修复的新亮点,完美诠释“化腐朽为神奇”的生态理念。
这次社会实践让我看到了我国园林事业取得的新成就,希望我国的园林业能够持续发展,取得更大的成就!
第四篇:游园有感
游园有感
中国园林历史
中国园林是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思想,以花木、水石、建筑等为物质手段,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视觉无尽的,具有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
中国园林如诗如画,是集建筑、书画、文学、园艺等艺术的精华。它隐去了西方园林那种无论建筑还是花坛树木造型都留下的明显的人工印迹,也摒弃了日本园林那种一味淡然的“枯山水”,而体现出一种模仿自然,艺术手段又不外露的完美境界。
中国园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肇始于商周时代的囿。囿是商周君王用于种植、放养禽兽以供狩猎游乐的场所,兼有生产、渔猎、农作、游赏和休养等多种功能,可以算作一种天然山水园林。发展至春秋时期,这种天然山水园逐渐开始向人工造园转变,此时不但园事兴盛,而且园林本身也从“原始”状态中脱胎出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工园林,使园林从生产生活走向艺术。秦汉时期,园林已开始调动一切人工因素来再造第二自然,规模大、数量多、景象华美,并且在园林整体及内部景观的思想寓意和主题上也颇有展拓。此时富商大贾也开始投资园林,标志着私家园林的产生。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的无望,促发了人们对超然物外的自然山林与田园村野的热爱与追求,从而导致了自然风景园林的新发展。园林景观
也不再仅仅是客观的欣赏对象,而成为园主的精神体现和情感的物化形式。东晋时期,园林中的写意趋向更加显露。园林对意境的追求也已与对自然美的追求同样重要,景致的优劣已不在其本身的繁简浓淡或神似形似,而贵在意足。与此同时,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大量的寺观园林。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由文人开创的写意园林经过南北朝的发展,到这一时期也达于大成。此时不但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写意园林,同时也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园林艺术家,并产生了相应的园林理论和著述。明清时期,中国园林艺术已臻于化境,造园思想越来越丰富,造园手法也越来越巧妙,并且达到了十分成熟的境界。
中国园林的分类
一、按其从属关系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陵寝园林。
二、按其地理位置和造园方式划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
三、中国园林还可以按其活动对象分为带有公共游览性质的风景名胜园林、寺庙园林和纯属私有性质的帝王宫苑、私家园林。按其地域划分为北派、江南派和岭南派。
中国最出名的园林有苏州园林、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
颐和园
今年暑假有机会去了颐和园一次。下面我谈谈这次游颐和园的感受。首先颐和园是现存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它与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合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颐和园位于北京海淀区内,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吸取苏州园林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水园,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因为是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所以颐和园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景区规模宏大,占地面积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555古建筑,面积70000多平方米,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古木名树1600余株。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颐和园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有声有色。
颐和园内植物介绍:颐和园中的植物种类数不胜数,其中观赏性较强、由人工栽培的植物主要有松、柏、垂柳、牡丹、芍药、荷花、睡莲、桃花,以及起绿化作用的杨树、槐树等。其中的松柏对我的印象很深刻,因为去颐和园的前一天我们是去了八达岭长城,所以那天在颐和园时候会觉得很累,走会累了扶棵树休息会儿。几乎每次仔细一
看都是松柏。松柏在建造皇家园林时候应该是一种威严的象征,所以作为皇家园林之首的颐和园里面松柏多应该很正常的。其次就是里面的柳树。颐和园里面水域的占地面积很大,而在水边载上柳树这个现象很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审美。第三就是湖里面的荷花了,大面积的水域里面的大面积的荷花很是赏心悦目。其他的植物印象就不是很深刻了。
颐和园里面的建筑物:建筑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佛香阁而是那条长廊。因为那天我们去的时候天气很热,想找个遮阳的地方,一看廊子里面根本容不下人了。因此回来后我专门百度了一下那个长廊。长廊全长728米,共273间。长廊以其精美的建筑、曲折多变和极丰富的彩画而负盛名,是我国古建筑和园林中最长的廊。长廊还是一条五光十色的画廊,廊间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共14000余幅,色彩鲜明,富丽堂皇,它的长度和丰富的彩画在1990年就被收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2、长廊如彩带一般,把前山各风景点紧紧连接起来,又以排云殿为中心,自然而然把风景点分为东西两部分。
3、廊中夹亭,东西两翼各有亭三座。这些亭轩既有点景作用,又有一定距离倚衬和支撑长廊的妙用。
4、长廊柁画是园中最珍贵的艺术品。
长廊彩绘属于“苏式彩画”,是中国木结构建筑上的装饰艺术。它颐和园中的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的特点是:主要画面被括在大半圆的括线内(称为“包袱”);无固定结构,全凭画工发挥,同一题材可创作出不尽相同的画面。长廊彩画题材广泛,山林、花鸟、景物、人物均有入画。而其中最引人入胜的当数人物故事画。1990年,长廊以建筑形式独特、绘画丰富多彩,被评为世界上最长的画廊。非常的美丽 长廊很长。
其次就是苏州街,因为我去之前就不知道颐和园里面还有这个东西,在苏州街里面转了一趟确实能感受到江南水乡的气息。苏州街既是一处历史人文景观,又是一处独特的自然景观,列于宫苑之中,小巧玲珑,依山面水,宛如江南图画点缀在后山后湖的建筑轴线上,更加衬托了后湖的宁静典雅,把城市山林集中形象地再现出来,苏州街无论水中还是水边的建筑,皆与万寿山上景观呼应,整体布局,造景有序。
再者那个十七孔桥也不错,全长一百五十米是颐和园内最大的一座桥。远远望去像一道长虹飞跨在碧波之上。十七孔桥上所有匾联,均为清乾隆皇帝所撰写。在桥的南端横联上刻有“修蝀凌波”四个字,形容十七孔桥如同一道彩虹,飞架于昆明湖碧波之上。桥的北端横联则有“灵鼍偃月”几个大字,又把十七孔桥比喻成水中神兽,横卧水中如半月状。桥北端的另一副对联写着:“虹卧石梁岸引长风吹不断,波回兰浆影翻明月照还望”。此桥的风景,在优雅宁静之夜游赏更加怡人。十七孔桥上石雕极其精美,每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大小共五百四十四只。
至于佛香阁我就只是远观了一下下。没有身临其境体会那种
韵味了。
总的来说,颐和园给我的震撼还是很大的,虽然没有长城那样来的猛烈来的直接,但我觉得你越在里面转的时间长你越会为她的伟大而震撼。颐和园作为北方的一个皇家园林你可以在里面感受到北方园林狂放的风格,也能在里面体会到南方园林细腻的气息,它集合了中国古代园林的几乎所有特点,有山有水,有景又物。给人一种丰满充实的感受。如果说长城泰山那类游点给人的震撼是之气逼人的、有压迫感、有被征服感的,那么作为园林给人的感受是对心灵的滋润,而且是润物细无声的感觉,细腻、全面、透彻。
第五篇:高二9班游园博会有感3篇
游园博会有感
金秋十月,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大地,我们迎着朝阳开启了园博之旅。
对于我来说,重要的不是去哪玩,而是和谁在一起玩。这是九班建班以来第一次社会大课堂,每个人都非常激动。与同学们相处的点滴,至今还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成为了高中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平日的我们是坐在教室里学习,而那天却非凡,我们这个团结的大家庭将社会大课堂挪到了园博,同学们还是那么友爱,走出了大杨镇就更是体现我们我们团结友爱的时候。社会大课堂对于九班来说只是个开始,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要在一起奋斗两年,我相信每个人都会为这个大家庭尽力,我们要做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高二9班
张若愚
游园博会有感
10月18日,也就是上周五,我们高二年级一起去了每学期一次的社会大课堂,地点是园博园。
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远!不过到了之后就知道还真是不虚此行,远也值了!我们班分为三个大组,每组有个组长,看着大家,怕有的同学迷路,可见这里规模很大。我也荣幸的当上了组长,带领我们组员一起游玩。没走多远,大家就对不远处一片建筑起了兴趣,白色的墙,黑色的瓦,简单又不乏美感。进去了就看到墙上四个大字:忆江南。我们就知道,这便是江南馆了。再往里走,更是别有洞天,那里的假山流水让我们流连忘返,女生们迫不及待地开始不停地拍照,男生们也沉浸在这优美的环境中,许久才缓过神来,才知道该走了。
接下来我们又去了海口馆,那里建在水边的茅草屋确实很有感觉,是我们平时看不到的。后来我们走到了园区最北边的一个湖边,虽然不是什么场馆,但景色美的也是无话可说,一片绿油油的草坪下面有个很大的缓坡,长满了半人高的花草,紫色的居多,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品种,但的确很美,能当个婚纱摄影地点了!在下面就是一片不小的湖,在那一站,就有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平时的学习压力顿时减了不少。
这次社会大课堂不仅让我们了解了许多不同的建筑风格,还可以欣赏到如此的美景,真是不虚此行啊。
高二9班
武琬彤
秋游园博
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的心情别提多高兴了,因为我们盼望已久的社会大课堂终于到来了,同学们都早早地起床。登上了车子,过了2个小时,我们便来到了这次的目的地——园博园。
刚一下车,同学们走了几十米,就到了园博园的5门。走进大门,只见远处有一座长百米的大桥,在桥的中间,逐渐分成了两道马路,两道马路的中间,矗立着一根巨大的柱子,上面立着一座庞大的竖琴,让人眼前一亮。走在大桥上,迎面吹来湖面上的徐徐威风,让人心旷神怡。往桥前下方一看,前面的岛上全是耀眼的绿色。走下了桥,到了绿地,我们穿过了一条长廊,往旁边一看,一方长长的水池跟着长廊向前延伸,清澈的池水两边对称地向里喷出一股股细喷泉,真别致!
我们穿过了几片草坪,走过了一座小桥,到了两旁是粉色花朵的路上,同学们来到了江苏园区。岸边的柳树是那么婀娜多姿,她把长长的头发垂到水面上,好像在梳妆。池水两旁,都是青砖绿瓦、古色古香的江南建筑。大家在古镇的小巷里悠闲地散着步,十分惬意。小桥,流水,垂柳,荷花,加上两旁的古建筑,秀丽的江南园林立刻在我们眼中展现。
我们走过了最后一座江南小桥,潺潺的溪水把我们引到了北方园区。内蒙古园里,穿着蒙古服装的少女雕塑向我们像我们敬献哈达,彪悍的两个蒙古大汉在两旁摔跤。江西园里,宏伟的城墙门下,有一排骑着马的士兵,他们个个拉紧马缰绳,马儿前蹄抬起,嘶叫着。山东园中,被灌木,芭蕉叶围着的一座古亭十分别致秀丽,一旁的长廊让人连连叫好。这次社会大课堂不仅让我们了解了许多不同的建筑风格,还可以欣赏到如此的美景,真是不虚此行啊。
园博园有很多园,我只看了三分之一,可是我的脚不行了,只好回去。美丽的园博园,我一定会再来的!
高二9班
王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