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财务报表分析感想
财务报表分析感想
通过学习财务报表分析,应该掌握三点,1明确目地,把握方向。2夯实基础,熟练技巧。丰富知识,开拓思维。
要基于剩余收益增长的价值分析剩余收益对公司价值增长的贡献,判断公司是否有增值能力,是否是一个能够增加股东剩余收益的增长型公司,为股东评价公司业绩和潜在投资者衡量公司增值能力提供依据。
在明确计算方向后,第二步便是要挑出合适的计算公式或方法,来得出结论。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最常用的方法是比较法,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是最基础的也是最有效的,而比较的内容除了金额数量上的绝对值之外,最常见的是比率分析,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对财务比率原理和计算方法烂熟于心。
里所指的丰富知识不仅指财务知识,也包括了审计、金融、法律等其他方面知识。经济交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会计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涉猎各方面知识,将微观知识与宏观经济相结合。这一点反映在财务报表分析中也是很重要的。
我认为掌握以上几点,就能揭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提高管理水平。
ABC有限公司利润表结构分析(2000年至2002年)单位:% 项目 主营业务收入
减:主营业务成本及税金 主营业务利润 减: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期间费用合计 营业利润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利润总额 减:所得税 净利润
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两方面进行分析如下:
(1)财务状况方面
ABC有限公司的负债比率,3年中均高达60%以上,而且在2000年至2002年,流动负债过多,致使该公司发生负营运资金的现象。但公司已注意到这一点,在2002年营运资金已为正数,负债比率也有所下降。不过,资本结构依然欠佳。
(2)经营成果方面
①根据表6公司营业收入呈递增之势,2002年比2000年增长了60%,增长速度较快,营业收入快速提高。
②该公司的营业成本率2000年为79.20%,2001年一度降低到78.55%,但2002年又上升到81.16%,造成2002年营业利润率仅为18.84%,远低于前两年。分析成本上升的原因,在于人工工资价格上涨。为了避免因人工工资价格上涨提高经营成本,影响公司的利润,公司努力挖潜,节约开支,降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100.0 100.0 100.0 79.20 78.55 81.16 20.80 21.45 18.84 9.71 10.89 9.35 1.78 1.42 1.63 11.49 12.30 10.99 9.31 9.14 7.85 1.30 2.4l 1.08 5.53 4.9l 5.7l 5.08 6.64 3.22 0.76 1.00 0.48 4.32 5.65 2.73 低费用。因此,2002年公司期间费用绝对额虽比前两年高,但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却大幅下降,从2001年的12.30%降为10.98%,显示公司管理效率已有提高。
4.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的分析,主要看流动比率、速动比率、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的比率、利息保障倍数和资产负债率等指标,现汇总列示ABC有限公司2000年至2002年上述各项比率如表7所示。ABC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分析指标汇总表(2000年至2002年)项目(a)流动资产/元(b)流动负债/元(c)流动比率(a÷b)(d)存货/元
(e)速动资产(a-b)/元(f)速动比率(e÷b)(g)长期负债/元(h)营运资金/元
(i)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率(g÷h)(j)税前利润/元(k)财务费用/元(l)利息保障倍数[(j+k)÷k)(m)负债总额/元(n)资产总额/元(o)资产负债率(m÷n)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740520 964150 1117175 780851 1054612 1024432 0.948 0.914
1.091
223545 290770 364274 516975 673380 752901 0.662 0.830
0.735
139116 220690 340324-40331 80706 28202
-90462 3.67
92743
4l415
140054 8l580 30000
3.86(倍)5.07(倍)2.97(倍)919967 1275311 l364756 l466898 2035416 2274628 0.627 0.527
0.6
由于2000平营运资金为负数,使本指标计算无意义,故仅计算2002年的指标。
该公司2000年与2002年的流动比率均小于1,2002年虽然大于l,但流动比率仍属偏低,短期偿债能力较弱,如不加以改进,将面临较高的财务风险。从速动比率来看,2002年较前两年有所改善,但与较高的流动负债相比,该公司的即期支付能力也不容乐观)。
第二篇:财务报表分析感想
心得体会
刚刚开学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财务报表分析课是我们这学期最重要的课程。在以后,我们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在企业工作的时候,企业为了提高效率都会使用会计软件进行业务核算,计算方面对我们来说都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根据企业的各种报表看出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企业存在的各种问题,这些能力在我们的以后,会有巨大的作用。因此,学习好财务报表分析是我们这学期最重要的课程。
在做报表分析时,我们组员之间也是互帮互助、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组长分配给我们任务过后,大家都开始做自己的内容,我负责的是营运能力分析那块,通过对公司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的分析,我知道发现了变化就一定要去寻根问底的看它到底是哪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了这样一个结果,从而得出结论。财务报表分析就是一个看到数据就要知道公司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我们从哪里可以看出,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提出哪些结论,这就是财务报表分析。
我们组内的每个成员都很积极,没有互相推脱的情况发生,认真负责的完成自己的任务,并且力所能及的帮助其他人,为完成一份报告共同努力着。可能我们的财务报告不尽如人意,但是我们知道我们一起努力过、奋斗过、团结过。
第三篇:财务报表分析
试卷代号:104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2-2013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会计制度设计 试题
一、分析说明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从企业利润表报表项目看,“主营业务收入”账户与“其他业务收入”账户是以“营业收 入”报表项目合并列报的,这意味着两者的会计要素业务性质完全相同,因此它们的会计制度 设计也是完全相同的。你认同这种说法吗?试分析并说明理由。
2.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2009年2月12日发出民事裁定书,正式宣布三鹿集团股份有 限公司破产。三元股份(600429.SH)公告称在2009年3月4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 的“三鹿集团破产资产拍卖会”上,河北三元与三元集团组成的联合竟拍体以61650万元人民 币的价格成功竞拍。有人认为随着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破产,其无形资产也就随之不存 在了。你认同这种说法吗?试分析并说明理由。
二、设计题(每题30分,共60分)
3.资料:A公司是一家较大规模电器制造企业,设有六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两个辅助生产 车间(提供运输与供水服务)及一个行政管理部门,都具有较大独立性。该企业准备建立责任 会计制度。该企业聘请的管理咨询公司的相关设计建议:(1)公司董事长主持组织讨论责任会 计制度建立方案,总经理负责具体实施。(2)责任会计目标定位于提升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水平。(3)公司只要求预算执行中将信息反馈给各责任中心而无须向上级报告。(4)在确保原有 组织机构基础上可根据责任会计要求对企业机构进行适当调整。(5)公司准备将未来五年规 划中预期再成立的三个分部设为利润中心与投资中心。(6)采用投资报酬率和剩余收益指标 来考核利润中心,但投资报酬率指标可能导致职能失调行为。(7)责任中心应进行系统的记录 和计量并定期编制业绩报告。
要求:指出上述设计建议的实际操作性?哪些设计建议可能存在明显的不足?
4.资料:甲公司材料采购由采购部门根据经批准的请购单发出订购单。验收部门根据订 购单要求对运达的货物验收,并编制一式多联的未连续编号的验收单。仓库根据验收单验收 货物并签字后将货物入库保管。验收单包括了数量、品名、单价等内容,其中一联交采购部门 登记采购明细账和编制付款凭单,待付款凭单批准后月末交会计部门;一联交会计部门登记材 料明细账;一联由仓库保留并登记材料明细账。会计部门根据只附有验收单的付款凭单登记 有关账薄,在审核付款凭单后支付采购款项。甲公司授权会计部门经理签署支票,经理将其授 权给会计人员丁负责,但保留了支票印章。丁根据经批准的凭单及确保支票受款人名称与凭 单内容一致后便签署支票,同时在凭单上加盖“已支付”印章。要求:分析甲公司材料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试卷代号:104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2-2013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会计制度设计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2013年7月
一、分析说明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因为:(1)“主营业务收入”账户与“其他业务收入”账户以“营业 收入”报表项目合并列报意味着两类会计业务具有相同的性质,但这并不等于形成两个账户的 业务活动也是相同的。(2)不同业务活动有着自身特定风险,因而会计制度设计就应具有针对 性,而不能仅仅追求形式上的一致性。(3)“主营业务收入”账户通常源自企业产品销售或劳务 提供活动,是企业最主要业务活动类型之一,有着专门的规范,比如《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9号一销售业务》。(4)“其他业务收入”较“主营业务收入”而言具有次要地位,因而实践中没 有相关的直接规范,但这也就意味着容易被忽视而发生特定风险。(5)企业应在整体考虑“营 业收入”会计制度设计的基础上关注“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收入”各自潜在的特定风险。2.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因为:(1)无形资产虽然没有实物形态,但存在多种形式,比如 财务报表上以无形资产列示的土地使用权就不会因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破产而消失。(2)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 权、著作权、专有技术、销售网络、客户关系、特许经营权、合同权益等。(3)企业在发生转让、改 制等特定经济行为时需要通过中介机构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
二、设计题(每题30分,共60分)
3.(1)从公司治理角度看,董事长负责主持董事会工作,通常讨论具有战略性的重大决策,而总经理主持组织讨论及负责具体实施责任会计制度属于其职责范围。
(2)责任会计与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是两个不同的管理体系,两者有着不同的目的、对象及 具体做法,因此不宜将两者直接挂钩。
(3)责任中心执行预算的过程属于企业内部信息传递,需要按管理级次上报。(4)责任中心的设置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一定程度地调整原有组织机构。
(5)这样做理论上可行,但从该企业经营现状来看,如果考虑设置利润中心与责任中心,意 味着其经营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会由单纯的制造发展为多元化经营。(6)投资报酬率和剩余收益指标是用来考核投资中心的。
(7)只要是责任中心就应定期编制责任报告,可以有独立的记录和计量系统,也可以靠财 务会计系统而得到编制责任报告所需信息。4.(1)验收单未连续编号,不能保证所有的采购都已记录或不被重复记录。应建议甲公司 对验收单进行连续编号。
(2)付款凭单未附订购单及供应商的发票等,会计部无法核对采购事项是否真实,登记有 关账薄时,金额或数量可能就会出现差错。应建议甲公司将订购单和发票等与付款凭单一起 交会计部。
(3)会计部月末审核付款凭单后才付款。应建议甲公司采购部及时将付款单交会计部,按 约定时间付款。
第四篇:财务报表分析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强调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其实际收入是指现期,绝对,实际的收入水平,即指本期收入,收入的绝对水平和按货币购买力计算的收入.因此,扩大消费须提高居民的实际收入.如城市居民每隔两年一次的加工资.但如何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却始终没有切实的措施,这是我国总消费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杜森贝的相对收入理论:消费以相对收入为函数。相对别人——示范效应,向高消费看齐。我国称之“攀比效应”。相对自己过去——习惯效应,收入水平变化后消费有滞后性
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消费与生命周期有关,与财产收入有关。如下式: C=aWR+bYL„„„„.WR为财产收入;a为财产收入的消费倾向;YL为劳动收入,实为个人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或不同年龄的收入;b为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表明消费取决于财产收入和个人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劳动收入。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消费以持久收入为函数。C=bYp„„„„„Yp为持久收入,如下式:Ypt=θYt+(1—θ)Yt-1„„„„„Ypt为现期持久收入,Yt为现期收入,Yt-1为上期收入,θ为加权数。表明,现期持久收入等于现期收入与前期收入的加权平均数。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的消费政策
所谓扩大内需政策,就是在生产相对过剩的情况下,调整经济结构(包括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拓宽国际市场.培育消费热点,以拉动经济的增长.简言之,就是通过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必须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正确的消费政策.一、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扩大消费的政策,但效果并不十分明显。
1、就业形势依然严重,城镇居民收入逐步提高
扩大就业是增加城镇居民收入的根本性措施,是拉动城镇居民消费的重要前提。2002年9月份,在北京召开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上,江总书记他指出,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2003年两会期间,国家新一届领导人为了缓解就业问题,提出了今年新增800万就业岗位的目标,并且出台了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鼓励服务型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税收优惠政策。各地政府也因地制宜,出台了一些相关配套措施,来解决此问题。然而,由于中国已经开始进入重化工业时代,城市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又相对滞后,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明显下降,导致我国城镇失业率急剧上升,今年上半年已经达到4.2%。据有关部门对59个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分析表明,目前每个求职者面临的岗位是0.65个,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相对促进就业而言,政府在增加城镇居民收入方面所采取的其他措施效果更为明显,除了连续两次大幅度给公务员增加工资之外,有关部门还多次上调了城镇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在企业经济效益长时期没有明显提高、中央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情况下,这些措施的出台对增加城镇居民收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统计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5年的4283元上
升至2002年7703元,增长了近八成。2003上半年,全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达到了4301元,同比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
2、农民收入增势缓慢
增加农民收入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开拓农村市场的基础。为了增加农民收入,上届和本届政府都作出了不懈努力。主要措施包括:实行粮食保护价政策稳定农民收入大头,增大农田水利、改造农村电网等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引导农民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切实保护农民务工合法权益,做好被征地农民补偿和就业安置工作等。
应当说,这些措施起得了一些实效。以税费改革试点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 31 个省(区、市)6.8 万个农户的抽样调查,2002
年农民的税费负担人均为 78.7 元,比上年减少 12.5 元,下降 13.7%,税费负担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 3.2%
。由于税费负担下降,直接拉动农民收入增长 0.5 个百分点。
然而,与城镇居民收入相比,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日益突出。根据国家统计局2002年的一项测算,如果将城镇居民享受的各项福利考虑进去,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大概只相当于城镇居民的五分之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从表面上看是,当前农业的生产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然而,深层次的原因却在于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滞后。从国际经验看,轻纺工业高速发展时期是吸纳农村人口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但当年,我国轻纺工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之时,政府却在“离土不离乡”的错误思想指导下,大搞乡镇企业,错过了城市发展的大好时机。由于农村始终保持了巨大的人口规模,使得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机制无法形成,最终导致农村经济发展与工业经济发展之间出现了断层,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拉越大。
3、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减少低收入阶层居民扩大消费的后顾之忧,是促进居民消费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两个确保工作高度重视,重点加大了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中央对社会保障基金的财政补贴由1998年的96亿元上升至2002年的1362亿元,年均增长了94.1%;我国全部城镇和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由1998年的184.1万人上升至2002年的2060万人,平均每年新增469万人。然而,由于我国社保体系建立时间较晚,历史上欠帐较多。到去年年底,全国也还只有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内蒙古、辽宁、黑龙江、重庆、贵州、海南等14个省区市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多数省区市的社保基金都还存在着资金缺口。与此同时,这些年来经济发展中结构失衡现象明显,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失业和贫困人口有增无减,也成为社保体系建立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障碍。
从目前的情况,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非常艰巨。统计表明,2002年末,农村贫困人口高达2820万人。要让如此规模巨大的农村人口实现脱贫,我们就必须在农村建立相关的保障体系,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农村扶贫担保基金和扶贫贴息基金等。
4、整顿市场秩序取得阶段性成效
历史上,我国部分地区经济秩序较为混乱,假冒伪劣泛滥,坑蒙拐骗猖獗,商业欺诈横行,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抑制人们的消费意愿和企业的投资意愿。2001年4月开始,国务院先后统一部署了联合打假、整顿文化市场、严厉
打击传销、整顿建筑市场、强化税收征管、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加油站专项整治、旅游市场打假打非等8个专项斗争。2002年,中央又部署开展了整治集贸市场和加油站经营秩序、旅游市场打假打非等3个专项,并取得初步成效。2003年4月14日至15日,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会议在京召开。2003年会议具体部署了当年六项工作重点。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市场秩序有所改善。
但是,总体上看,目前已经取得的成果只是初步的、阶段性的。当前,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现象还大量存在,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依然突出,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任务仍很艰巨。今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还需始终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指导思想,一边开展专项整治,一边根据整治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建章立制,通过完善制度和机制、加强法制建设,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逐步消除以往工作中出现的“反复抓,抓反复”等现象。
5、消费信贷政策作用明显
目前,城市居民消费已开始向住房、汽车等更高级的消费升级,而这次消费升级与80年代的老三大件、新三大件的升级相比,级差要大得多,因而积累期也要长得多,于是就出现了市场需求断层的现象。从国际经验看,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就是发展消费信贷。
我国的消费信贷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在1997年,我国消费信贷总规模还不到200亿,到2001年年底则已达到6990亿元,增长了约40倍。至2003年一季度末,我国消费信贷余额已经超过了1万亿。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8909亿元,个人汽车贷款余额为1350亿元,助学贷款余额为55.9亿元。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层次的提升,商业银行也在不断地推出个人消费贷款新品种,先后开办了个人质押贷款、汽车贷款、个人综合消费贷款、个人小额短期信用贷款、助学贷款等多个业务品种,满足了客户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毫无疑问,消费信贷对促进汽车和房地产业市场的活跃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为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尽管如此,如果与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发现,我国消费信贷实际上仍然还存在着较大发展空间。目前,西方国家消费信贷在整个信贷额度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在20%~40%之间,个别甚至高达60%,而我国的比重大约只为10%。
不过,受一些因素影响,我国消费信贷发展过程中也开始酝酿着一些潜在风险,比如,房地产的发展就过分地依赖了银行资金的支持。今后,我们在继续大力推进消费信贷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对此加以适当防范。
从上述对各主要消费政策的评估结果看,历史上的政策失误和不到位是消费低迷的重要成因。从目前情况看,在政策措施的持续作用下,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已经开始出现启动迹象,住房、汽车、旅游、通讯等相关的消费热点正在形成之中,但消费要形成一个全国性高潮还有待时日。要看到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将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城市家庭主要进入
10000至100000元的购买阶段,而农村家庭则要进入1000至10000元的购买阶段。前者主要是从普通耐用消费品向住房、汽车和信息产品等大宗和高档耐用消费品以及教育、旅游、文化娱乐等个人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的档次提升,而后者则是从生活必需品向中低档耐用消费品的方向发展。从当前的情况看,城镇居民
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进入新的消费升级准备阶段,还难以形成全局性的扩张。特别是随着消费升级层次的提升,大宗耐用消费品的档次也越来越高,购买力积累和消费等待的过程也就更长。如住房消费、私人汽车消费,都需要一定时间的收入积累。比较而言,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则需要一个相对较低的收入门槛。这就凸现了提高农民消费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现实意义。
二、当前在扩大消费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体制障碍
1、在扩大消费方面现存的三大问题
(1)消费率偏低,消费需求拉动经济的作用亟待增强。
据有关资料,与国外相比,我国最终消费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偏低,“八五”、“九五”时期平均消费率分别为58.7%、59.4%,最近10年平均只有59%多一点,而世界平均消费率已超过78%。尽管各国具体情况不同,也存在一些统计差异,但总的看,我国消费率还是偏低,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
(2)消费需求增势缓慢,与投资增长出现背离
回顾过去,在1998和1999两年,投资和消费增速尚且基本持平,直到2000年,当时的投资和消费增幅之差也只有0.5个百分点。此后,两者差距逐渐拉大,到2002年高达7.3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投资增长处于12年来的最高点,而消费增长则为3年来的最低点。从支出法角度看,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几乎完全依靠投资“单轮驱动”了。
(3)在消费总量不足的同时,消费结构也存在失衡问题。
目前,我国城乡、地区和不同收入者之间的消费水平差距还在不断扩大。一方面是越来越少的人占据了越来越多的资产,却没有多少消费欲望;另一方面是农村、西部地区和城乡低收入者状况始终没能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整个消费需求增长。据统计,农村居民消费额占社会消费总额的比例长期以来保持下降趋势,“六五”,“七五”、“八五”和“九五”时期分别为64%、58.7%、50.6%和47.8%。近年来,城乡消费差距仍然较大。2000年、2001年,农村人口分别为城镇人口的1.76倍和1.65倍,但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则只分别相当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47.5%、32.8%。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居民消费水平不仅比较低,而且呈相对下降趋势。即使同为城镇居民,不同收入层次的消费差距也在扩大。
2、在扩大消费方面现存三大体制障碍
除了前面提到经济结构和政策方面的制约因素之外,影响当前我国消费增长的还有一些体制方面的障碍。
(1)收入分配体制不合理,消费呈现“以点带面”的发展格局。
这些年来,尽管从增长速度看,我国的消费增长波动幅度不大。然而,从结构上看,却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与80年代由老三大件、新三大件带起的全社会性消费热潮相比,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消费热潮只有由少数人所推动。在这种格局下,城镇中低收入阶层介入很少,而农民则几乎与之绝缘。
上述消费格局之所以出现,原因在于收入分配体制的不合理,导致贫富日趋分化严重:一些私营企业主一方面获得巨额利润,另一方面却又不承担正常纳税义务,更不给员工交纳各种社会保险;一些上市公司老总在企业长期亏损的情况下,自己给自己发高薪,成了“穷庙中的富方丈”;一些政府官员将权力与资本互连一体,通过各种方式获得巨额收入;一些垄断型企业,利用自己在卖方市场中所处的有利地位,随意调价获取暴利„。与此同时,农民利益和城镇弱群体利益却始
终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相反,他们利益受到无端侵害的事件却时有发生。有人因此戏称,当前的消费是“精英阶层的消费”。对大多数人而言,尽管有巨大的消费需求,但受收入制约,却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短缺经济时期,国家为防止需求膨胀而出台的一些抑制消费的政策措施至今没有得到清理。
过去,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社会总供给长期小于总需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消费需求尤其是社会集团购买力的政策。现在,尽管消费的形势已经发生了逆转,商品供给远远大于需求,消费的主体已经从集团转向了个人,但在各种因素尤其是有关部门利益的影响下,这些过时了的政策依然挥之不去。拿轿车来说,在短缺时代,轿车要花外汇进口,因而为控制集团购买,推出了占车价10%的车辆购置附加费和3%—8%的消费税。如今轿车产量飙升,个人购车又占轿车销售的半壁江山,这些老政策无疑在个人消费者面前筑起了一道高高的门槛。再看住房,北京市房价平均每平方米高达6375元,这一“天价”直逼纽约、东京。其原因在于,房价构成中40%是政府的地价税费,而且是将70年地价一次性打入。其他的(如超计划用电增加收费、空调增容费等)直接限制个人消费需求的老政策也依然被保持下来。这一切对有关商品(尤其是商品房)的消费及其行业的健康发展都造成了相当不利的影响。
(3)由于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目前我国还存在部分行政垄断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钳制了消费。
从成因上看,市场垄断分两种:一是竞争式垄断,二是行政式垄断。前者主要是依靠竞争实力在市场中占据了较大份额之后才形成垄断,在其形成过程中对消费的发展往往会起到较大推动作用。后者不是依靠市场竞争,而是依靠行政手段排斥其他行业进入者获得的垄断地位,不论是在其形成过程中,还是形成之后,给消费发展带来的都是负面影响。目前,我国的垄断主要是行政性垄断,如电信业、自来水公司、热力公司、煤气公司、电力公司、民用航空、铁路运输、公共交通等,这些行业所取得的垄断地位,一不依靠技术创新,二不依靠资本投入。他们往往既是生产经营者,又是该行业的行业管理者,提供给市场的是恶劣的服务、过高的价格、低下的效率,给消费者带来的则是极大的伤害。比如,电信部门一直以3分钟作为市话计次收费单位,这与按秒收费相比,每年在全国用户头上多收了一个不小的数字。然而,面对社会各界对这种不合理收费的抨击,居于垄断地位的电信部门却可以始终按兵不动。
第五篇: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
题目: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综合分析 学号:201021010136
班级: 10级统计班
姓名: 杨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