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应彩云老师博客学习心得
读应彩云老师博客学习心得
认识应彩云老师应该是始于我的大学时代。那时候,为了寻找写论文的文献在图书馆里查阅各种书籍,无意中看了应老师的《孩子是天,我是云》。
在众多枯燥的理论书籍里,《孩子是天,我是云》却更吸引我的眼球。印象中,里面有很多有趣的案例和师幼之间有意思的对话。却不曾想,这本书的作者竟然会出现在我日后的工作里,更不曾想,这个作者竟然依然还在教学第一线上为我们这些年轻人献上精彩的课堂教学活动。
第一次近距离见到应彩云老师应该是在2008年,那时候,我工作第一年,觉得应老师真是个很亲近的人。应老师在宁波为我们献上的教学内容是《提线木偶》和《百家姓》。第二次接触到应彩云老师应该是在2009年的上虞,应老师为我们带来了《老鼠娶新娘》和《幸福的大桌子》,我工作第二年,觉得应老师很有深度。应老师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自然,很自信,在和孩子的对话上充满了智慧和童趣,教学活动的氛围总是非常温馨。仅凭借着这样几点,我开始在网络上追寻应老师的脚步。
了解应老师更多是在她的博客上,因为有更多一线教学经验的记载,所以应老师的博文中都会提到孩子以及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一些策略,这对于像我这样的年轻教师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指引。一天,除去工作当然还有生活,我们也能从应老师的博客中发现她对生活的种种感悟和热爱。好好生活,好好工作的状态仿佛是应老师的一种境界。翻阅着不多但是生动的博文,结合那两次和应老师的短暂接触,有如下心得:
一、阅读让教师更显智慧。
在一次讲座中,应老师说她最喜欢的作家是余秋雨,还开玩笑地和我们说如果谁愿意和她聊余秋雨随时随地都没有问题。她还说,她愿意把自己听来的好听的讲座重复着讲给她的朋友们听。爱阅读的老师必定是个会思考和爱思考的老师,我顺理成章地想,怪不得应老师能将那么多的绘本演绎得如此生动。试想,一个不爱阅读的老师,如何来挖掘一本绘本的深度,如何将书的精髓传递给孩子。
二、把话说到位。
在《把话说到心窝里》中,应老师用和同事对话的一个生动的案例告诉我们一句话在不同角度表达时候所产生的不同效果。继而,开始反思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该选择如何的角度来把话说到孩子的心里,总结出“从已有经验出发,比较容易把话说到孩子的心窝里。”
三、了解孩子,尊重差异,挖掘孩子的闪光点。
在应老师的博客中,我们发现有很多是提到孩子的。发现孩子的长处,不和孩子的弱点对立,是应老师所提倡的。“鼓励是推动孩子进步的动力,扬长是促进孩子补短的策略。”“每个孩子都是值得尊重,他们都有自己最强的地方,我应该带着敬畏的心情,为孩子有尊严地成长创设合适的时机。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合适的时机”会用尽我们的教师人生。”这样的感悟让我很受启发。
四、幸福人生是需要努力来成就的。
在众多的博文中,有这样一篇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题目为《努力成就自己的幸福人生》。在听到一线教师的众多抱怨时候,应老师如此写到“幼儿教师在工作的时候应该是快乐的,因为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孩子,他们的鲜活使我们的工作丰富而不单调,他们的纯洁使我们可以远离纷繁的成人世界而独享单纯。
幼儿教师在家的时候应该是快乐的,因为我们具备营造一个幸福家庭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不是吗?在幼儿师范学校里,专业学习中对人的揣摩和琴舞书画,足以让我们有能力建设一个风和日丽的家,并享受世间最为稳固而浓厚的亲情。
幼儿教师在哺育子女的时候应该是快乐的,因为母亲的柔情加上专业知识,使我们比一般的母亲更有优势把孩子养育成人。
只是所有的快乐,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心情来享受。而好心情,关键在于我们的生命是否有激情,我们对生活是否充满热情。”
“在爱的旗帜下,所有的热情的放送,需要我们有足够的体力和精力,也就是说,幸福生活的体验是以健康为前提的。所以,我们要好好地保重自己的身体,为自己也为周围的人。值得庆幸的是,我有良好的运动习惯,每天晨跑,似乎激活了我身体里的细胞,让我一整天精力充沛,精神饱满,所以,我较少有累得失去理性的时候。值得反思的是,为什么我们不能拥有运动习惯呢?当然,保持健康和精力的方式有很多,赶快去寻找自己合适的,并且持之以恒地使用,不要半途放弃。
我想,只有充满而“富有”的人,才会情不自禁地给予;当给予变成一种幸福,那么我们在带给周围人幸福的同时,自己也享有了幸福。所以,不要忽略了自己的幸福感受,那是我们生命继续的源泉;不要抱怨等待,自己的幸福只有自己来造就。” 从生活到工作,应老师给我们的形象都是平实的、饱满的而充满智慧的。以前曾听一位成功的女性说:“一个女人,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舒展”。”在应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教师的“舒展”和智慧。
都说每个人的成功都非常不容易,作为一个年轻教师,我们看到名师成就而有所敬仰的的同时更应该将这种情感化作学习的动力,反省自己的日常点滴工作,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热爱工作,热爱生活。
第二篇:读应彩云文章有感
读应彩云文章有感
满天星幼儿园 曹昱
2011.11 《让孩子爱上阅读》
——在分享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较多的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体验阅读带来的快乐,而不是跟随教师的思路然孩子被动快乐!
《开学了》
——新小班的老师幼儿对来说师对“社会”的第一印象,作为新小班的教师应该让孩子们感受“社会”的来快乐而不该是随社会的恐惧!
第三篇:听应彩云老师的课学习心得(陈春兰)
上海名师培训培训心得
早就听过应彩云老师的课,授课的独特方式、以及不断探索教育的方法和她在课堂中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都在我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应老师的那份优雅、从容淡定、幽默、睿智深深的影响着我,整节活动犹如行云流水,在不经意间就结束了,让人有意犹未尽之感。她在课堂中面对各种各样的孩子总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总是能以孩子喜欢的方式开展活动,使整个活动展现出来的是孩子的天真、快乐。记得在应老师给孩子们上第一次活动《方格子老虎》时,由于孩子们的年龄普遍偏小的缘故,孩子们都不能很好的说出老虎身上格子的秘密,特别是在师幼互动时,孩子们基本上都不能玩方格子“三连跳”的游戏,应老师做出了各种引导,幼儿都不能较好的完成。此时,坐在台下的我们早就急得不行了,心想应老师也会束手无策,不知如何收场了,可是,应老师展现给我们的是遇事不急,随机应变的机智,她就着孩子的知识经验及最近可能的发展区,及时的顺应着孩子的能力来互动,及时调整。让我们坐在下面的我们汗颜,都无不被她在活动中的应变能力所征服。
还有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下午的《冲锋枪》活动中,老师风趣幽默,将绘本活动大胆的进行改变,变成了一节有情境,有游戏角色的趣味活动,孩子们在与老师互动的过程中,活泼、自然,整个一个真实生活的展现。后来我深深的进行里自我反思,之所以孩子们这么感兴趣,是因为,老师抓住了孩子的兴趣点,知道孩子们喜欢什么,也熟知孩子的年龄特点及知识经验,大胆的进行改编,创设,将一次语言活动,改编成了多个领域的综合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收获了知识经验,同时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每一次学习上海名师的活动,收获都会有很多。通过这次的学习,我学到了在活动中遇事不变的淡定心态及随着我们的主体—“幼儿”生产与调整的方法;对今后新的活动的生产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及方向,最起码自己敢于迈出领域迁移这一步,对于“同课异构”又有了新的理解,对自己的思维模式的局限性又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扩充,以后再设计活动时可以进行新的尝试,希望自己能有所提升。流芳幼儿园陈春兰
2014年4月28日
第四篇:南充应彩云名师工作室学习心得
南充应彩云名师工作室学习心得
教师 张云蕾
每次培训都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非常幸运的参加了“2016年”玩转绘本”专题研讨会南充站的学习。两天时间,不仅让我见到了幼教届偶像,而且更让我收获颇多。
从单纯的自己喜欢看绘本,单纯的喜欢给孩子讲绘本,到偶尔小花心思的给孩子说绘本,直到最后在领导老师的鼓励下,上了一个绘本课从此我和绘本结下了不解之缘。
毕竟是初出茅庐,对于绘本的见解,对于讲绘本的技巧,提问技巧,设计技巧这些方面实在是太过于欠缺。以前我告诉自己,讲绘本不要想太多,纯粹是培养孩子的一个阅读兴趣而已。
参加完这次的培训学习,应老师以及她的团队,让我对绘本,对如何给孩子们讲绘本有了新层次的认识,也对一些“随便”观念有了改变。
当然,我最开始的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并没有错。只是自己懒,不想花太多心思去研究而找的借口。“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如果我愿意多付出一点,愿意花些时间去解读每一本绘本,花时间去设计一个个活动,或许我得到的可以更多。
应老师的讲绘本方式我的确应该好好学学。不要单纯的把一本绘本从头讲到尾,提问回答,再观察。或许我可以学习她们,抓住绘本的某一个我自己觉得有价值的点去深入挖掘。然后设计一个简单的阅读活动,相比我之前大体的讲绘本,可能可以让孩子收获到更多。毕竟一本绘本中包含的信息量太大。简单的讲,只能是走马观花,过了就忘。而选取一部分重点阅读,可能让孩子可以更加深刻。应老师她们给绘本配的背景音乐更让绘本活动锦上添花。我想这一系列的细节都是值得学习的。
我还是一个新手老师。我希望自己能够喜欢阅读,并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当应老师用她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只管讲,不要解释。只管讲,不要解释。多直白!我想每个老师。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学到更多。然后不停的讲,解释,使阅读变成学习。还好我在一开始就能够知道正确的方向。现在我可以安心的给我们班的孩子讲睡前故事了。在学校里,我可以把一些绘本改成阅读活动在平时开展,让孩子多多接触好的绘本,而在午睡前,我给孩子们讲一些童话故事,重点培养孩子的语言倾听能力和语词的积累。太棒了!学习和习惯两不误。
还有一个点,对我启发很大。一个孩子在她的课堂上耍脾气,如果是换了我,我一定极力讨好他,好让他在我的课堂上好好表现。而应老师并没有那么做,她用她的常态对待他,并告诉他,不会因为是公开课而任由他耍性子,因为她要对他负责!因为负责。我想再没有比这两个字更让人为教师这个职业值得骄傲的了。因为爱,所以负责。
学习是结束了,但思考却刚开始。
学习手册上第一页的那些文字,使我眼圈泛湿。我愿自己没有浪费任何孩子的一个童年。
2016年3月
第五篇:和孩子一起玩转教学——应彩云老师
和孩子一起玩转教学
开学不久,我将中班主题《幼儿园里朋友多》中的“一起进行的活动”升级为“幼儿园的一天”在大班开展,旨在让孩子了解一日活动的作息安排,学着对自己的幼儿园生活,做一些自主控制,提高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这是一个无需孩子探索的接受式学习内容,可如何使孩子在主动的状态中,愉悦地完成貌似被动的学习呢?
在设计时,我以绘本《喜欢钟表的国王》为背景,和孩子一起认识钟点、了解幼儿园的各活动并熟悉作息,为自我能力的提高打下认知基础。
教学时,在国王将钟表“锁”在王宫里而造成人们起居、劳作混乱的情节中,我和孩子们认识了钟点。接着,联系我们的生活,梳理“国王8点用早餐的时候,我们应该干嘛”,从而呈现了有序的幼儿园活动。又在国王将钟表“还给”大家、人们的生活回归井井有条的情节中,一起玩耍“大三王国的钟点”游戏:老师或一个孩子拿着钟表,大家围着边走边问“国王的钟表几点了?”国王:“9点了。”孩子们一边做体育锻炼的动作,一边问:“国王的钟表几点了?”国王:“10点了。”孩子们得“手快”地变化着表现幼儿园活动的肢体动作,因为稍稍迟钝的肢体表现,就会遭到“眼明”国王的驱逐令。
“国王的钟表”游戏,紧张而富有挑战,孩子在倾情玩耍中,熟知了幼儿园活动的作息。
瞧!尽管这样一种纯属单向传递的教学内容,依然可以让孩子在满怀热情中积极接受。
瞧!尽管我们的孩子已经开始幼小衔接,可“好玩”依然是孩子最乐意接受的学习形式。
哦!尽管本学期我进大三班教学不久,可孩子们已经喜欢我带班,因为“应老师很好玩”。
细细想来,孩子的集体学习,还真需要一边玩玩一边悟悟。因为,即使是大班的儿童,有效注意时间还是短的。30分钟集体教学形式的“从一而终”,对孩子来说,依然容易倦怠而使教学低效。
所以,无论怎样的教学内容,我都努力让孩子在玩玩、做做中开展。譬如实施二期教参中,中班孩子在认识“眼睛”时,我创设了“练练眼力”的比赛,为保护眼睛意识的形成提供了体验;大班孩子学诵“春节歌谣”时,我整合了中国民间游戏“丢手绢”,为朗朗单一的念诵激发了动机;小班孩子在看图说话“谁来了”时,我带领玩起了“捉迷藏”,为动物特征和方位词的掌握,提供了反复练习的时机。
我们看到,在教学中玩耍,使孩子在切实的体验中感受思想、理解概念,使孩子愉快地投入学、老师无痕地完成教,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另外,我还尝试着让孩子在阅读活动中,通过操作玩耍来领悟故事的主题精神。
绘本《方格子老虎》,说的是一只小老虎为亲人和伙伴带来与众不同快乐的故事。应该说,书本原本就很好玩,只是如何才能让孩子体会“方格子”与众不同的乐趣呢?设计时,我想到了课改教参里“民间童谣”中的《跳房子》。于是,我这样设计大班阅读教学《方格子老虎》——
第一环节:解读封面,了解虎纹特征。在动物真实认知的背景下,孩子对绘本老虎身上的方格子所引发的事件,越发期待。
第二环节:欣赏画面,倾听事件冲突原由。在故事情节中,联想我们生活中的冲突和不愉快,激发解决矛盾感受愉快的愿望。
第三环节:羡慕小虎,体验方格子所带来的与众不同的快乐。在小老虎的引导下,孩子在方格子上玩起了《跳房子》游戏,体会不同韵律下的不同玩耍乐趣。设计时,我将童谣“跳,跳,跳格子,跳好格子造房子,造好房子娶娘子,娶好娘子生儿子”改编为“跳格子,造房子,造好房子生儿子”,此举理由有二:一可免去民间习俗的解释,二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较快地记忆语言,在较少的4×4的16格子里,把玩游戏。
果然,活动中当我念叨两遍之后,孩子迅速地在16格子中间,边跳格子边造房子。
首轮玩耍之后,有的孩子造了13间“房”,有的造了8间“房”。怎么会呢?交流之后孩子发现,房间的多少与跳格子的节奏有关。于是,我激发:“8间不是最少,13间不是最多,怎么跳格子才是最少的?怎么跳格子才是最多的?” 孩子在剧增的玩兴中,充分地发挥着自己的智慧。玩耍后的再次交流,最少的造房,从4间到近乎耍赖的1间,大家在“没有节奏„赖皮嘛„”哄笑中,体会挑战的乐趣。当然,把16格全造满的孩子,赢得了大家“哦——”的惊叹。
玩耍最后,我激发想象:如果从方格子老虎身上再移下4块格子,你能玩起来吗?
几个女孩说:“童谣念得慢,脚下跳得快„„一个字跳两格。” 一个男孩却说:“再加童谣!加结婚啦!” 哦!民间的智慧。大家笑成一团。
第四环节:领悟主题,萌发喜欢方格子老虎情感。认同故事“尽管小老虎身上没有了方格子,但在大家的心里,他依然是那只带给大家与众不同快乐的方格子老虎”的主题。
就这样,一个原本或看书或听故事的教学活动,在貌似插科打诨式的操作玩耍中,孩子既酣畅地玩,又专注地读,既学做了游戏,又完成了绘本阅读。如此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知道,人类起始文化是从游戏走来的。不仅孩子是需要玩耍的,成人内心也是潜藏着玩兴的,学前教育只有在尊重儿童生命特征的前提下,教育教学才会有效而有意义。
所以,在实施课改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创设允许孩子“放下书本‘一会儿’、自由驰骋‘一会儿’、离开座位‘一会儿’、动手动脚‘一会儿’”的集体学习氛围,使我们的教学在积极主动富有生气中,提升儿童的学习情趣和教师的教学情趣,从而在师幼共享课堂中度过教与学的美妙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