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赴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习心得
赴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习心得
时间过得真快,为期八天的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罗江县党政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转眼就结束了。回望学习内容可以说是“宏观分析到位、微观案例精典;理论深入浅出,实例生动鲜活;教、望、问相结合,形式多内涵厚;回味无穷无尽,牵动无时无刻。”下面我谈谈本次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学习所得
(一)善于通过对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分析、研判来把握经济走势,从而使地方经济发展顺应时代潮流。胡云超教授关于《宏观经济分析基础与走势展望》的讲座,使我明白宏观经济调控着重从三个方面把握:一是货币政策。国家的货币政策直接体现的是市场的供需平衡关系,一直宽松的货币政策(指大量投放货币、新增贷款)必然导致物价上涨;一直紧缩的货币政策(指大量减少货币投放、收紧贷款)必然导致经济增长的严重下滑;一直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发行与经济发展相当),才是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的基础。宏观经济调控执行的工具是利率、存款准备金和有价证券交易的市场公开(如:国债)及政府对银行的直接干预(如:贷款规模)等。二是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变动财政收支来实现。积极的财政政策是通过减税、赤字、发债和减少政府支出推动经济的发展,但必须有个度,否则会造成政府难以维系或国家债务危机(如:希腊);反之,便是消极的财政政策,将减缓经济的发展速度,甚至负增长,会使百姓收入和就业下降。财政政策执行的工具是预算增减、税负调整和国债量。三是国际政策。它直接影响进出口贸易关系,国家通过调整关税来体现贸易政策,通过外资投资政策来体现资本政策,通过汇率来体现外汇政策。
(二)善于把地区经济的发展融入国家战略,这样方可快速、持续又好又快发展。王金定教授《上海改革发展与国家战略》一课的分析,使我认识到:1927年上海建市,立市80多年,回顾其发展和定位历程,可以说不是一帆风顺和一蹴而就的,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把自己的发展放在国家大局的层面来思考并取得经济飞跃值得深思和借鉴。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邓小平对全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出“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即: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区较快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的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的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一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接着1990年党中央提出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上海市制定了“开发浦东,振兴上海,面向世界”的开发方针,在国家没有一分钱投入的基础上,按照“自费改革、自主改革、率先改革”的思路,通过恢复民生银行、建立浦东银行,恢复证劵交易,建立保险公司来搞活金融,获取庞大的开发资金,从而使过去荒凉的浦东成为如今中国发展的“标杆”之一。到2011年浦东的GDP54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00亿元,其人口占上海的1/5,经济总量占上海的1/4。由于浦东把自己的发展放在国家战略层面去深入思考,不等、不靠、主动出击,从而获得国家在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并取得高速健康发展。浦东的发展为上海逐步成为国际重要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善于找准自己的区位特点和经济发展定位,这样地方经济才能快速、持续发展。昆山二十多年发展、改革的见证人原市委副书记、现市人大党组书记、副主任钱解德告诉我们:昆山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都还是一个农业县,面积931平方公里,当时县域经济在苏州六县中排倒数第一,通过20多年的发展和调整,昆山现在已拥有两个国家级开发区,2011年GDP达到2432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602亿元,一般预算收入200.2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达855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9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212元。昆山之所以能快速发展,找准自己在长江三角洲的区位特点应该是促进其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是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昆山市区距上海市中心50公里左右,距苏州市区35公里左右,可以说是地理位置优势明显,其次是发展之初要素市场(如:土地、劳动力)较上海廉价,根据这些区位特点,昆山确立了“与上海的老企业联合和与上海外迁的三线企业联合”的发展之路,使昆山迈出了“农转工”的重要一步。
(四)善于把握经济发展的关键点,方可更好的实现地方经济从量到质的转变。钱解德同志讲述的改革开放以来昆山经济发展的五次飞跃充分说明这一点。第一次飞跃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东依上海、西托三线”通过大力发展乡镇集体企业,实现“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第二次飞跃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以“开发区为龙头,带动乡镇工业小区开放”的格局,实现“内向经济向外向经济”的转变;第三次飞跃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按“主攻台资、巩固日韩、拓展欧美”的思路,实现“分散的工业发展摸向园区集聚”的转变;第四次飞跃是十六大后,通过培育产业链,实现“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的”转变;第五次飞跃是十七大以来,通过加快园区的“二次创业”,实现产业集聚、企业集群、资源集约的“大向强”转变。
(五)参观上海化学工业区后,我觉得循环经济是工业园区发展之必然。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运用生态学规律,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和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上海化学工业区就是建设循环经济的典范,它按照“产品项目、公用辅助、物流传输、安全环保、管理服务”一体化的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按照上游、中游、下游的石油化工产品生产链,引进中石化、赛科、华胜、巴斯夫、拜耳、德固赛等企业,实现炼油到乙烯裂解、乙烯化学合成物及乙烯化学合成物的循环深加工经济体。同时,通过引进孚宝港务、中法水务、中信物流、热电公司、公共管廊、物业管理等企业为园区企业搞好配套服务。通过近十年的发展上海化学工业区已建成为集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及合成新材料、精细化工等石油产品深加工和热电供应、物流、物管等相互配套的循环经济发展典范。2011年上海化学工业区实现销售收入947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870.9亿元。
(六)参观昆山市蒋巷村后,我觉得加快农业产业向工业产业的转移是中国实现城市化之必然。中国的城市化与发达国家相比应该说有很大的潜力,李克强同志说“中国城市化可能是21世纪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强大引擎”。然而要启动这一引擎,只有工业化才能创造城市化的供给需求,所加快农业产业向工业产业的转化是中国增加城市化需求的主要动力。昆山市蒋港村二十多年的曲折发展历程,便是有力证明。该村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期还是一个“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地势低洼、血吸虫横行的农业小村,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该村抓住机遇发展村集体工业,期间虽历濒临破产的绝境,但他们咬定青山不放松,到如今以村民股份制形成的民营工业发展之路,实现了全村大部分农民由农业产业向工业产业的转移和集镇聚居的转移。2011年该村所属的江苏常盛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全村186户农户都搬进了小别墅,而搬进别墅只须支付12.8万元,不足部分由集团公司补足。由此可见,加快农村产业人向工业产业人的转移是中国实现城市化的基础。
(七)参观昆山市炎武社区后,我觉得强化社会功能是社会管理优化发展之必然。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群众需求的提高和增多,我们的社会管理不断大量涌现出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和新的矛盾,政府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管理的需要。近年来,炎武社区通过不断的探索、总结和完善,以强化社区的社会功能实现了社会管理优化,解决了群众大量的生活问题和需求,这一经验在许多地区推广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炎武社区的做法是:紧紧围绕“行政管理、日常便民、文化体育、医疗保健、社会安全、党建活动”六大服务功能不断深化社区功能,立足家庭矛盾的解决,构建了和谐邻里关系,净化了社会风气,实现了“小事不出村(社)、大事不出镇、出镇有人代”的良性管理目标。
二、学习感想
通过这次学习可以说是“不比不看心中无憾、一比一看心中愧叹”,应该说西部与东部发展的差距太大了,且仍在加剧。我觉得罗江与昆山比至少落后20年。如何缩小差距、加快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主要课题。我认为目前罗江首先应缩小与昆山在思想观念、敬业精神和服务环境上的差距,紧抓住东部产业升级、转移和国家的中西部大开发战略,紧抓中国城市化快速驱动和欧洲次贷危机之后的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有利时机,围绕“产业罗江、文化罗江和生态罗江”这一次发展目标,树立“敢想、敢干、敢超”的精神。
(一)敢想。俗话说“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敢想既要想人之所想,又要想人之所未想。想人之所想就是要知道别人在想什么,根据别人需求来开展工作,如:对投资者来说所想的不外乎是安全、愉快的赚到钱,这就包括两个方面,安全度和资本回报率。根据这两个方面,我们就应在社会管理、优化服务和提升对资源的整合能力等方面下狠功夫为投资创造一个好的生态。想人之未想,包括:想人之想不到和不敢想的事。核心是突破一些框框的限制,要敢于创新,率先创新。如:昆山改革之初在国家难以批准的形势下自费搞开发区和上海在经济发展到一定层次之后发展循环化学工业区等就是敢想的典范。就罗江而言距成都市90公里左右,距绵阳市20公里左右,应该说有着与昆山类似的地理优势,我们应该成立课题组总结昆山发展的经验、教训,避免走弯路,缩短我们的发展历程,罗江为何不可建成四川的“小昆山”。
(二)敢干。敢干既要干人之所干,又要干人之所未干。干人之所干,就是别人干得好的,我们应该比别人干得更好,比如说别人干提升政务环境,我们就干优化政务环境,别人做到亲商,我们就要做到爱商,别人做到爱商,我们就要做到护商。干人之所未干,就是我们要敢于突破,善于突破,应该说发展得好的地区在体制和机制上都会有所突破,而正是这种突破导致了新的体制、机制的形成,如:最早的“包产到户”、最早的“外资引进”都属此类。但这种突破不是盲目蛮干,而是机制、体制已制约科学发展需求下的一种敢干、敢破,这种敢干有很大的风险,要求必须有敢于负责、敢于有位求无位的精神。
(三)敢超。敢超就是既要走别人成功的路快速赶上,又要披荆斩棘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如:目前都在进行产业机构调整,这种调整是对高投入、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一种劣汰,那么我们在引资时就应有所选择,确定我们的标准和主导产业及方向定位,从而避免走回头路和弯路。走一条自己的路,核心是怎样实现自己的跨越发展,不搞大而全小而全,门门有,项项粗。如:在目前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三次结构调整中,我们能不能花一部分或大部分精力来研究和引进产业发展的“U”型曲线的两端或一端(“U”型曲线的产业发展规律是“研发设计”占产品价值的30%,生产制造占产品价值的10%,市场营销占产品价值的60%)的现代服务业,从实现经济发展的跨越赶超。
三、努力方向
(一)进一步提升服务罗江经济发展的理念。要在全局上下极力树立罗江经济发展是每一个罗江工商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的理念,树立全力服务罗江经济发展的大局观。并以此来进一步提高工商队伍的素质、服务水平和效率,进一步抓好建章、立制,进一步抓好对工作落实的督查和检查。
(二)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对工商部门涉及的行政审批事项再次进行全面清理,该取消的前置审批项目坚决取取消。同时,把行政审批权全部下放到政务窗口,减少往还,提高工作效率。继续推行急事急办的绿色通道;继续推行延时服务,只要企业需要不论上下班,不论节假日;继续推行重大项目的全程保姆式跟踪服务;继续严格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对手续齐全的当日必须办结;做到行政审批服务“零距离、零差错、零投诉”。努力把罗江工商政务服务水平打造成罗江对优质服务的最佳窗口。
(三)进一步思考如何服务于企业发展。在如何服务于企业发展上我局要结合国家政策的变化、法律的调整,及时深入企业进行宣传,避免企业无知而深入“红线”,对企业的管理以引导式和预防式管理为主;及时给企业提供一些发展的政策支持和支撑,特别是对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要坚决用好用足,决不允许有半点隐瞒和保留;要用好动产抵押、股权质押和商标权质押,及时为企业融资服好务;利用工商局在合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及时为企业化解在经营管理方面的涉约纠纷。
(四)进一步加大对知名品牌的培育力度。一个地方企业的品牌是否知名是经济发展的最直接的体现和标志,罗江建县以来“知名商标、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中没有一个著名和驰名商标,应该说这与地方经济发展不相称。为此,我局将进一步加大对商标注册和“三名商标”的培育和引导力度,力争在今年申报评审成功一件著名商标,力争在五年内使全县的著名商标达到3件、弛名商标达到1件,以增强罗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感到我们不但要“居安思危”还要“居安思进”,既要找准自己的差距又要找准自己的优势,既要敢于创新,又要苦于实干、巧干,只有这样我们罗江的发展才会越来越有希望。
王世万——赴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培训心得体会 作者:王世万近日,我以一名普通学员的身份,赴上海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参加了市委组织部党政干部高级研修班。培训班采取现场教学、参观考察、情景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围绕十七届四中 全会精神、城市规划建设、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农村土地流转、公共危机管理、清洁能源开发等专题进行培训。此次培训安排紧凑、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针对性强,中浦院其
优美的教学环境、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独特的教学方式令人耳目一新。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效果明显、感触颇深,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促进了身心和谐。作为分管政
法和农村工作的领导,针对本次学习培训,我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个人的学习心得。
一、关于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是《决定》对全党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党员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只有全党同志自觉忧党、兴党,把忧党、兴党作为自己的重要责任,党才能保持旺 盛的生命力。
一要有使命意识,做到忧党与忧国忧民相统一。今天,党的事业的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手里,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常怀忧党之心,善于从承平中 预见危机,从机遇中看到挑战,从有利中发现不利,从成绩中看到差距,时刻保持对形势的清醒判断,始终保持安而不忘危的强烈忧患;常砺复兴之志,时刻铭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常念人民之托,以人民的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的甘苦为甘苦,时刻不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二要有执政意识,做到兴党与实干相统一。党的兴衰取决于执政的成效,执政的成效取决于真抓实干;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实干兴党,领导干部是关键。要树立正确的政 绩观,真正把心思用到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上,多干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事,正确处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显绩和潜绩的关 系,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到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党的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上,树立正确政绩观,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而决不能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
三要有党性意识,做到理想信念与宗旨意识相统一。每一名党员都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为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不懈奋斗;心中装有组织,坚决维护党组织的权威,认真贯彻执 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牢记党的规矩,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与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与实现好、维护 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不矛盾,而是完全一致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党员对党组织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是为了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更有效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说,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与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关系是过程与结果、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二、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问题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基本要求,是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也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 进新农村建设,必须以城乡一体化统揽工作全局,坚持抓城镇促农村,抓工业促农业,抓集中促延伸,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大户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市民享受的社会保障向全体农民延伸,基础设施向小城镇及中心村延伸,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融合,工农联动,逐步缩小城乡差别。
1.扩大城镇规模,推进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统筹区域总体规划布局,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分类规划。加强空间整合,以市区为核心,以小城镇为节点,向周边延 伸扩散,构建布局合理、分工有序、功能配套、联动互补的城乡空间发展格局。以“一镇十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和三十六个中心村为重点,引导人口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产业向集镇园区聚集,增强小城镇的经济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使之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节点。科学规划和调整乡镇、村庄、社区布局,加快撤村建居步伐,逐步将具备条件的城中村改为城市社区,在镇区村和镇区周边村推行社区化管理。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体现集中原则,合理布局和完善村庄规划,加快建设中心村,进一步优化城乡建设布局。
2.抓城镇促农村,推进城乡基础建设一体化。搞好统一布局规划,完善城市服务功能,鼓励城市公用设施向有条件的乡村延伸,建立城乡统一、功能配套、承载能力较强的基础设施 网络。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逐步建成全覆盖的农村安全饮水体系;加强水资源保护利用,实施节水示范工程,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普及农村户用沼气和太阳能,加大“一池三改”工作力度,切实转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抓好城乡道路建设,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优化公路网络布局,推进乡村公路升级改造,在有条件的乡村开通城市公交。大力改善农村市场设施,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农村专业批发市场,逐步引导龙头企业地头收购农产品,推进城市商贸物流向农村延伸。
3.统筹社会事业,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统筹城乡社会建设,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千方百计谋划、争取、实施一批基础建设和民生工程,建立城乡全覆盖的公共服务体系。按照 “教育资源向上集中,医疗科技、文化体育资源向下延伸”的思路,坚持小学向集镇和中心村集中,初中向城市集中,调整城乡教育布局,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以提高公共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为重点,统筹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鼓励城市医疗卫生机构向农村延伸,大力实施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所标准化建设,建立城乡一体的医疗卫生保健网络。抓好农村文化阵地和文艺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城乡公共文化网络,促进先进文化向农村辐射。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精细化管理向农村全面延伸,提升城乡社会管理服务水平。
4.着力改善民生,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政策,健全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培训制度,建立城乡共享的劳动力资源信息网络,广辟转移就业渠道,促进城 乡劳动力充分就业。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惠民政策,以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贫有所济”为目标,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着重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大病医疗救助、农村养老保险、“五保户”集中供养等社保制度机制,巩固扩大合作医疗成果,启动实施农村养老保险,探索实行城乡统一的失业保险政策,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基本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全覆盖、无差别、均等化。
三、关于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发展规模农业的问题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是当前农业经营方式变革的必然趋势,也是—项政策性恨强的工作,必须固势利导,顺势而为,本着积极稳妥和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加强引导、加大扶持、有序推进。
一要搞好宣传引导工作。应针对当前农村部分基层干部和群众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广泛深入地宣传中央和省、市关于土地流转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引 导他们破除小富即满的思想观念,树立积极进取的生活理念,破除安于现状的小农意识,树立现代农业的发展理念,让大家充分认识到流转土地是以稳定和长久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不变为基础,有利于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有利于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有利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现实途径,从而形成一个鼓励、支持和积极参与土地流转的良好氛围。
PDF: R8Z8682LMDUAKHW FLASH8:WPD800-53933-19632-12307 PS:1045-0502-9715-8471-5218-7925
第二篇: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网络学院学习心得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网络学院学习心得
根据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和中共高邮市委组织部的培训计划安排,我参加了“高邮市第三期党政干部能力提升专题研究班”,有幸成为一名学员。这个专题培训,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提升干部队伍理论素质和工作能力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实施跨越发展战略的有力举措。
一、较好地解决了“工学”矛盾
我在市科技局工作,平时比较忙,上班时间可用于学习的时间很少。网络培训学习时间非常灵活,我可以充分利用节假日、8小时以外的时间,足不出户就可聆听各方面高水平的讲座,较好地解决了工作与学习的矛盾。
二、较好地解决了“学需”矛盾
干部培训网络学院设有11大类,800多门课程,内容非常宽泛,除少部分必修课程外,还有大量的选修课程供学员选择,学员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有目的地选择相关课程学习,实现所学课程与自身知识的良性互补。课程都由名家学者、专家教授、部门领导等授课,思路超前,内容丰富,观点鲜明,分析深刻,浓缩的都是知识精华,短短的1小时左右就可学到许多知识点,深感“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
三、较好地解决了“学用”矛盾
大家普遍有“知识用时方恨少”的感慨,我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明显感觉积累的知识量增加,在处理一些具体事情时,考虑的比较细、比较全,尤其是写材料时,思路更加清晰,词汇更加丰富,论证更加充分。我深刻体会到:学习,不是负担与付出,而是快乐与收获,知识可以使人聪慧,知识可以使国强盛,作为一名国家干部,从职能责任出发,归纳起来至少要学好六方面的内容。
一是多学哲学,辩证唯物。哲学是智慧的学说,是让人聪明的学说。不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应学点哲学方面的书,以提高自己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学习《整理掌握我们》、《学习哲学与领导干部政治思想的提高》等必修课程后,在工作中能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较全面地、历史地、辩证地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
二是多学政治,头脑清醒。政治是个很宽泛的概念,从学习角度谈政治,主要就是加强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的学习。这是党的纪律,也是党的原则,是我们党实现统一领导,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完成各项任务的保障。党政建设专栏:重温了共产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共产党员的义务和权利、毛主席战略智慧、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的党课,系统地的学习了中国篇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延安整风运动、南方谈话、三个代表等重要内容。
三是多学历史,心静眼明。文化是历史的积淀,知识是历史的总结。学习不能不学历史。毛主席说过,“读历史是智慧的事”,让“智慧指导冲动”,就能少干点傻事蠢事。“只有讲历史才能说服人”。现实的经验可以说服人,历史的经验同样可以说服人,历史里有可供今天人们借鉴的经验。在战略管理专栏中学习了大国之路:世纪美国、法兰西的崛起等;盛世中国: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忽必烈与元帝国等;改革变革启示录:商鞅变法、张居正变革等;民国人物:孙中山、蒋介石等,例如,唐太宗“良匠无弃材,明主无弃士”的观点,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是多学法律,知规守正。我们要建设法治社会,作为社会管理者,首先要知法、守法,然后才能做到更好地执法。不知法、不懂法的人是执不好法的。必修课程《行政案例分析》讲了“天津诚通公司诉天津客管办案”、“大连华运产业开发公司诉大连市房地产开发领导组办公室案”等民告官案,以及解读《劳动合同法》、江平透视《物权法》、《中国宪法新思维》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李真案”透视了领导干部要慎用、善用手中的权力,权力好比双
刃剑,用好了造福百姓,用不好祸害一方,只有弄懂法与理、法与情、法与人的相互关系,才能做到办事公正、正义、正人、正己,才有可能把这个社会管理好、建设好,群众才能信服。
五是多学科技,自觉主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中美撞击事件发生后,美国用了30分钟就制定出应急处置方案,50分钟后美国驻华大使找中方进行谈判,而我国在一个半小时后才得知具体情况,从这一突发事件的处理来看,我国在科技信息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异,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战略地位,把住大势、掌握主动。
六、是多学文学,修身养性。
六是多学文学,修身养性。文学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文学作品不仅仅是艺术的欣赏,而且是社会的写照、历史的反映、情感的宣泄、意志的升腾。一部《三国演义》,使忠义的思想道德流传千古,并使众多历史人物活跃至今,并影响着人的思想行为;一堂《文化与和谐社会》课,使我深刻认识到文化在和谐社会中的巨大作用。所以,读书不可不读文学作品。我们做好工作,提高水平,也需要丰富的文艺滋养。
学习是手段,用才是目的,“学以致用”就是要实现从学习到实践的完美转化。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本身就是提高个人能力的很好途径。因此,我们要善于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让知识在实践中升华,让能力在实践中提高。
第三篇:赴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培训学习体会
赴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培训学习体会
2015年7月12日至7月17日,****政府组织领导干部赴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培训学习。培训学习采取现场教学、参观考察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围绕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中国经济格局巨变、领导干部心理健康与调试、领导干部的创新思维、学习四中全会精神等专题进行培训。此次培训安排紧凑、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针对性强,浦东干部学院其优美的教学环境、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独特的教学方式令人耳目一新。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感触颇深,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促进了身心和谐。作为一名干部,针对本次学习培训,结合实际情况谈几点个人学习体会。
一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
学习好、把握好、贯彻好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要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上来,就是对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再推动、再落实,我们必须在学习理解内涵、准确把握实质、推动实际工作上下功夫。一是要真抓实干,树立良好形象。“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作为一名干部,要主动履职尽责,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昂扬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工作;要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不搞攀比、不坏规矩,在长期实践中孕育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为集村经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二是要增强党性,坚定政治信仰。要深入抓好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学习贯彻,着力提高自身理论水平,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作为一名干部,要加强自身党性和修养的学习,严格要求自己,踏实工作,端正态度,将学习精神深刻领会,落到实处。通过这次学习,真正做到完善自我,改造自我,讲自己的思想境界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根本上消除自己的“四风”思想,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使广大群众真正感受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真正为老百姓谋福利,办实事的。
二学习四中全会精神,推进依法治国进程。
法治是现代社会最核心的价值、最突出的标志,也是治国政的基本方式。在培训班中,殷啸虎教授指出了依法治国的四个主要方面:“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通过这节课培训,个人学习体会如下:一是推进依治国,科学立法是前提。依法治国不是口号,仅仅止于鼓而呼,它是人民权益实实在在的保护神。因此,法律的“模样”应该符合老百姓的想象,决不能“中看不中用”。科学立法,就意味着,对立法项目开展立法前论证,下基层,听民意,延长立法链条,让走出“闺房”的法律法规更加被群众所熟悉。只有科学立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才有章可循。二是推进依法治国,严格执法是手段。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不能得到有效执行,再好的法律也会是一纸空文。执法者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每一个执法者都身肩使命。执法者如何执法,浸润在最贴近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最直接的行动传递着法治建设的脉动。因此,在执法过程中,必须要有清晰的执法依据和充分的信息公开,有了这两样法宝,群众才有办法凡事都问个“是否合法”,严格执法才能建立充分的公信力。三是推进依法治国,公正司法是核心。建立公正司法,就是要彰显文明,惩处邪恶,不让诚信者吃亏,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就是水源,如果司法不公,那么整个国家的法治建设也将成为无源之水,必将干涸。总书记更是谈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期待公正司法能够摒弃“司法神秘主义”,利用好多元的司法公开载体向群众展现何为高效司法、权威司法。四是推进依法治国,全民守法是目的。在一个法治的政府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铭是“严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依法治国是最大语境不是国家,而是人民,只有人自觉守法,敬畏法律,依法治国才能真正实现。在契约社会,规则必不可少,在人权面前,法律必不可缺。
第四篇:赴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培训心得体会
赴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培训心得体会—金塔县大庄子乡乡长 贺成荣
赴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习体会
大庄子乡政府乡长
贺成荣
(2009年12月16日)
2009年12月3日至9日,由市委组织部和县委部组织举办的“酒泉市第一期党政干部高级研修班”,在市委组织部张金荣副部长的带队下,一行 70人组团赴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习参观。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学习,在此十分感谢市委组织部和县委组织部给我提供这次学习机会。浦东干部学院以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独特的教学方式令人耳目一新,感触颇深,下面我就粗浅地谈一点自己本次出行的体会。
一、先进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方式、丰富的培训内容令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我们这次短短一周的培训,课程安排内容丰富、结构合理、形式新颖。12月3日上午开班仪式后专题讲授“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发展趋势与我国的现实选择”,接下来培训班依次讲授了 “全球产业变迁与中国产业发展”、“工业开发区土地的集约化经营与管理”、“循环经济到低碳经济”、“城市规划与提升城市竞争力”、“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与浙江的探索”、“农村改革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案例教学”等专题讲授,并且通过危机管理情景模拟和媒体沟通情景模拟培训,加深了学员的直观感受。另外,学院采取现场讲学使我们对“建设现代农业与现代新农村”标准有了更加深刻、透彻的理解。学习中日程安排的非常紧凑,专题讲授、现场教学、互动研讨 “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给我们这次学习锦上添花。讲解者对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工业化建设、土地经营管理、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土地流转、新农村建设等问题没有坐而论道,而是结合现实案例加以分析,把理论放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让学员去感悟、去认识。培训的课程新、范围广,既有热点又有理论,既有现场讲学又有专题讲座,还有情景模拟,没有重复,每一次听课都有新的认识、新的收获。几天的培训,忙碌而充实。知识在专题讲授中得到丰富,思想在现场体验中得到升华,认识在互动研讨中得到深化。特别是媒体沟通情景模拟培训,模拟新闻发布会,面对镜头,面对咄咄逼人的“记者”,如何主持新闻发布会、回答媒体提问、解决突发事件?如何判定案件?新颖、贴切的案例教学和实景模拟,有效增强了我们的应对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对于我们在基层工作每天面对群众的人来讲也是锻炼和考验,对我们提高应对复杂问题、处理和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都有很大提高。
二、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进步,互促互进是培训的最大收获
在浦东干部学院一周的学习培训,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增长了见识,陶冶了情操。但学无止境,学海无涯。今后我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精神追求,在学习中充实自己,在学习中促进工作,在学习中丰富人生。学习要带着问题学,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成。要理论联系实际,立足本职工作,做到学以致用。比如:学习“农村改革发展与新农村建设”“ 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与浙江的探索”;就要结合本乡镇的实际,用辨证地、系统地谋划长远,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谋划本乡镇的科学发展之路。学习理论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下,总结经验,制定工作思路。因此,学理论,要结合实际,结合工作,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学的好与不好、有用没用,归根结底要看学习者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运用得如何,领导本地方、本单位的科学发展的水平和能力如何。因此,短暂的集中学习、培训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我将以这次学习培训为契机,把这次学习培训获取的知识、认识,尽快地运用到乡镇工作实践之中,融会贯通,学思结合,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三、立足本职,科学发展,借先进经验推动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
浦东之所以发展快,关键在于他们的思想解放程度高,创新意识浓厚,注重在各方面的创新。在短短几天的学习中,我们时刻感受着当地政府现代化的经营理念、高效能的管理模式以及灵活的运作机制,体验了他们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高效率的工作节奏和精益求精的负责精神。为此,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我们着重将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有条件的情况下选派部分干部外出考察学习,用实实在在的典型经验在具体工作中取得实实在在的突破。通过参观浦东新区投资项目管理办公室高效能的政府管理机构和快捷的行政审批程序,我们深感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仅靠一次短时间的考察很难领会其实质性的内容。我认为,解放思想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不仅是领导干部,而且包括全体机关工作人员,包括社会各个阶层,都要通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决破除传统落后的思维模式,打破狭隘的短期、局部利益观念,增强长期、整体意识,进一步激起敢闯敢冒、敢想敢干的精神,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子。
(二)强化服务意识,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和良好的投资软环境。增强服务理念,变“管理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全面营造“亲民、富民、亲商、富商”的氛围。使前来办事的无论是群众还是客商,都能对政府更放心,与政府更贴心。
(三)加强扶持引导,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农业产业化的主体是企业和农户,政府的主要工作是搞好规划和政策扶持,帮助解决产业化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重点要做好引导、支持和推动三方面工作。要加大产业发展力度,定期发布产业信息,引导重点产业发展,防止盲目生产给农户造成的损失。要通过资金投入、政策倾斜和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重点产业发展,搞好科技服务和技术指导,为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保障,进而推动重点产业发展。
(四)以点带面抓示范,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要紧紧借助中央和省、市、县新农村建设的强劲东风,不断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建设力度,全力提升示范点建设的规模化、规范化、科学化、配套化。一是要超前规划。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要求,把小康住宅、道路建设、环境美化、设施配套做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依据这一主体制定出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的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二是要高起点建设。对于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要坚持20年不落后,30年能改造的要求,对于各项配套建设力求高起点、高标准,避免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切实达到以点带面、示范引导的作用,进而推动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
第五篇:赴浦东干部学院培训心得体会
推广云计算 创建智慧城
——赴浦东干部学院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为期两周的浦东干部学院培训学习结束了。回顾两周的学习和生活,折服浦东干部学院新鲜的学习环境、新奇的教学模式和新潮的理论观点,令人眼界大开,耳目一新。听讲课,看现场,思蕲春,应该说感受多多,体会多多。其中,让我体会最深的是,我县应抢抓机遇,及早谋划创建智慧城市。
一、创建智慧城市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标志
智慧城市与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相伴而生,是数字城市的升级版,其根本的目的是创新城市管理,提高城市品质,增强市民的幸福感。智慧城市的概念最先由美国IBM公司2008年提出,其基本思路是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慧的响应,为人类创造美好的城市生活。这个概念提出不到五年时间,已经在一些先行城市显示了无穷的魅力,市民缴电费、电话费、水费、医药费、有线电视费,乘坐公交车、地铁实现了多卡合一,方便快捷,准确无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2012年10月8日,国家住房和建设部出台了《对创建智慧城市示范区的意见》,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先试点、再推开的办法,全面推行智慧城市创建。创建智慧城市意义重大,前景广阔。我县打造美丽蕲春,应该在三城联创的基础上,增加智慧城市创建。通过创建智慧城市,全面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
二、创建智慧城市离我们并不遥远
智慧城市运作的方式是通过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方式,将城市各领域、各子系统联系在一起,使之成为可以智慧决策、实时反应、协调一致的系统之系统。简而言之,就是网络互联,资源共享。实现网络互联、资源共享必须突破资金和技术的制约,但这两个问题都不是不可逾越的难题。关于资金问题:一是有国家政策扶持。去年下半年,国家公布了首批90个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其中有36个县级城市,而且大多数选择在中西部地区。国家对试点城市在资金上给予扶持,第二批试点城市正在申报之中。二是各单位已经和正在建设的局域网,为创建智慧城市形成了网络基础。三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设备费用将大大降低。关于技术问题:一是职工计算机技术已经普及。二是各单位经过多年的引进和培养,已经建立了一支专业网络管理人员队伍。三是全国高端技术外包市场已经形成,外包企业实力雄厚,相互竞争,促进了费用的降低和服务的提升。综上所述,我县创建智慧城市有条件、有基础,只要肯下决心,就有一定有所收获。
三、创建智慧城市应及早谋划争取主动
创建智慧城市如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样,思路决定出路。早谋划既可以避免低端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同时可以争取国家政策的扶持。因此,应当提早动手,高点规划,分步实施。一是成立工作机构。由政府牵头,各相关部门参与,主要承担创建智慧城市的规划制订、项目争取、统筹协调和业务指导工作。二是制订工作规划。按照国家智慧城市创建标准,结合蕲春实际,提出工作目标、工作步骤和工作措施。三是积极争取项目。抢抓国家创建智慧城市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的机遇,及时汇报我县创建智慧城市工作态度、工作决心、工作基础和工作计划,争取尽快列入第二批国家试点城市。四是寻求合作伙伴。按照实力强、讲诚信的标准,寻找可靠的外包公司,及早签约,使之参与方案制订和人员培训等前期准备工作。五是开展人员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按照不同的工作要求,尽快培训技术人员,对接智慧城市创建工作。
四、创建智慧城市当务之急要推广云计算
云计算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它的宗旨是通过互联网络,使几十台、几百台甚至更多的服务器联为一体,为用户提供资料处理、数据存储和数据计算等应用服务,并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时扩展和费用低廉。推广云计算的意义最少有两点:一是节省网络投入。传统的网站建设必须购买服务器,一次性投入和后续维护的费用都很大。有资料显示,传统网站的服务器使用率不到7%,这是一笔巨大的资源浪费。推行云计算将打破传统方式,变购买服务器为租用服务器,使服务器成为空中飘动的云,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大大降低网站建设的费用支出。二是奠定创建智慧城市的基础。创建智慧城市,云计算是必需的手段,因为云更方便联接,把众多的云联在一起,就能够实现资源共享。我县部分单位已经建立的网站,普遍面临设备老化和空间不足的问题,需要更新设备。尚未建立网站的单位也在陆续准备购买服务器建立内部网站。抓紧部署云计算可以避免浪费,减少开支,这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的工作。县政府应及时召开会议,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出台约束措施,用行政手段推广云计算,为创建智慧城市作好准备。
站在长三角开放开发的土地上,我们感叹与发达地区发展的差距。我觉得这个差距不是短期形成的,其根本原因是落后在思想解放、谋划站位和机遇丧失上。今天,在创建智慧城市问题上,我们与发达地区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但愿我们能抢抓机遇,提早谋划,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