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语文课改心得体会
高中语文课改心得体会
【篇一】
这一学年我任教高一年级语文,有幸参与新课改的实践。通过自己的努力适应和多方取经,我感觉到实施新课改,既没有想像中的一帆风顺,也没有想像中的一筹莫展。在自己这学年的实践和反思中,我有些看法和体会。
一、要变“用一本教科书教”为“用多本教科书教”。
我以前不管是读书还是教书,总认为老师是教课本,学生是学课本,老师是通过教课本教给学生知识,学生是通过学课本掌握所学知识。课本是“经”,老师和学生都是课本忠实的追随者,这就导致上语文课对教材的每一篇课文教师都是不厌其烦的,详详细细、认认真真、方方面面的讲解。做到以本为本、以纲为纲,但脱离生活实际,学生没有兴趣。
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我逐步感受到在教学中要教多本书,教科书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学生是一本书、生活是一本书„„
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
比如对一篇课文的理解,如果由教师根据参考书的答案讲出,那学生只能得到一种理解,甚至根本不理解。若能由同学之间讨论,师生共同交流,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那么学生的理解不但是多方面的,而且也深刻得多。学生在交流中就有很多看法,虽然有的是感性的认识,但都是很有道理的。大家在讨论中相互学习,互相启示对方。
所以老师在教学当中要善于捕捉课程资源,不仅仅是课本,其实身边的一切都可以是传授知识的载体。
二、要变“课前备课”为“终身备课”。
教学的知识对老师来说是已知的,对学生来说大多是未知,这话一点不错。但如果教师在上课前对每一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准备得非常细致周到,我想也不是什么好事。第一,它为教师挤占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而滔滔不绝的讲说提供了条件和可能;第二,它会潜在地钳制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不自觉的以教师为中心,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我曾经有一段时间,课前认真备课,翻阅了大量的参考书,对上课中的任何一个问题了如指掌,甚至语言的表述都非常符合参考答案的特色。结果是上课时虽然展示了老师的风采,自我感觉不错,可学生总是一脸的茫然。我当时真是不明白,为什么投入的时间与产出的效果不成正比呢?
现在,我以为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教师的文学知识要丰富,语文素养要丰厚——这就要靠终身的学习和积累,需要教师的终身备课。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的知识在系统性和框架上要起到高屋建瓴的导向作用,但对具体的问题教师无需作细致的准备。这样,既能保证上课中教师“导”的作用,又能使得师生面对同一问题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利于师生共同参与交流,利于学生的理解分析。所以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课前细致备课为终身备课。
三、要变“教师的自我感觉良好”为“注重学生的兴趣体验”。
我们老师在上课时大多关注的是这堂课我上得好不好,我的要求学生有没有达到,我的讲解学生有没有理解。其实,教师都太注重自我的感觉,而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体验。所以我们语文老师不管在上什么课,都不能只关注自己的感受,而是要注重学生的兴趣体验,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考虑,站在学生的角度来上课。
四、要变“师必贤于弟子的观念”为“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念”。
唐代散文家韩愈所说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一观点,我认为应该作为参与新课改实践的老师的基本理念之一。教师不应该是,也不可能是知识的权威,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路人。教师和学生在探求知识上应该是平等的,如果把教师权威化,那只能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和盲从以及限制他们思维。“弟子不必不如师”,如果不信,那就请不信的你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抛出一幅对联的上句,要求师生一起对出下句。我想,对得最快、最好的不一定就是老师。
以上就是我在这学年的语文新课改教学当中得到的浅见。
【篇二】
通过新课程的实施我对于怎样充分利用新教材、落实新大纲的指导思想、克服语文教改中的困难有了新的思考。
一、转变观念仍是关键 新大纲、新教材的出台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是时代的要求这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必须更新观念尤其是教材观。解决了教材观才能谈改善教学才能谈有效教学。注重人文性、注重能力的培养、编排体例新是新教材“新”的所在我们要严格遵循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充分利用好课本、读本吃透教材宏观调控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课本是点读本是面我们须下大力气备课本、备读本把读本分门别类的和课本相对应做到课本、读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阅读和写作分开是新教材的又一亮点。写作要遵循创作的规律采用阶梯式的训练方法进行系统的记叙文、议论文的训练让学生一步一个阶梯的在作文之的高考式作文训练。新教材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了明确的规定和具体的要求不能随意化要作为语文课的一部分做到口语训练和课文教学互相渗透、互相促进。
二、语文是终身学习教师也不例外 新大纲、新教材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体语文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以适应教材和时代的要求。广博的知识、较高的语言水平和诵读能力是新形势下语文教师所必备的“终身学习”不再是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更是时代对每位教师的要求。
三、抓住契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广大语文教师应抓住契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采用形式各异的激励办法和开展各项活动。从课堂到课外从一堂课到一个单元再到一册书都要匠心独运的设计一定的检验学习效果、推动学习动力的办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时代的进步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又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手段和更为广阔的空间语文教师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扩大语文外延。
四、运用“拿来主义”大胆取舍 对于新教材我们也应像 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运用脑髓自己拿来”大胆取舍。课本上的篇目可以不讲读本上的篇目可以精讲。另外为新教材配置的新教参的可操作性差了而是提供了尽可能多的参考资料面对那些纷繁的资料我们也必须采用“拿来主义”。
五、要善于总结和回顾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闪光的做法、独具匠心的设计但却如过眼烟云没有积累下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因此教学中要善于总结回顾。
第二篇:高中语文课改心得体会
高中语文课改心得体会
高中语文课改心得体会一:高中语文新课改之心得体会
这一学期我任教高一年级语文,有幸参与新课改的实践。通过自己的努力适应和多方取经,我感觉到实施新课改,既没有想像中的一帆风顺,也没有想像中的一筹莫展。在自己这学期的实践和反思中,我有些看法和体会。
一、要变“用一本教科书教”为“用多本教科书教”。
我以前不管是读书是还是教书,总是认为老师是教课本,学生是学课本,老师是通过教课本教给学生知识,学生是通过学课本掌握所学知识。课本是“经”,老师和学生都是课本忠实的追随者,这就导致上语文课对教材的每一篇课文教师都是不厌其烦的,详详细细、认认真真、方方面面的讲解。做到以本为本、以纲为纲,但脱离生活实际,学生没有兴趣。
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我逐步感受到在教学中要教多本书,教科书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学生是一本书、生活是一本书
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
比如对一篇课文的理解,如果由你教师根据参考书的答案讲出,那学生只能得到一种理解,甚至根本不理解。若能由同学之间讨论,师生共同交流,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那么学生的理解不但是多方面的,而且也深刻得多。学生在交流中就有很多看法,虽然有的是感性的认识,但都是很有道理的。大家在讨论中相互学习,互相启示对方。
所以老师在教学当中要善于捕捉课程资源,不仅仅是课本,其实你身边的一切都可以是传授知识的载体。
二、要变“课前备课”为“终身备课”。
教学的知识对老师来说是已知的,对学生来说大多是未知,这话一点不错。但如果教师在上课前对每一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准备得非常细致周到,我想也不是什么好事。第一,它为教师挤占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而滔滔不绝的讲说提供了条件和可能;第二,它会潜在地钳制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不自觉的以教师为中心,跟着你的思路走。我曾经有一段时间,课前认真备课,翻阅了大量的参考书,对上课中的任何一个问题了如指掌,甚至语言的表述都非常符合参考答案的特色。结果是上课时虽然展示了老师的风采,自我感觉不错,可学生总是一脸的茫然。我当时真是不明白,为什么投入的时间与产出的效果不成正比呢?
现在,我以为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教师的文学知识要丰富,语文素养要丰厚——这就要靠终身的学习和积累,需要教师的终身备课。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的知识在系统性和框架上要起到高屋建瓴的导向作用,但对具体的问题教师无需作细致的准备。这样,既能保证上课中教师“导”的作用,又能使得师生面对同一问题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利于师生共同参与交流,利于学生的理解分析。所以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课前细致备课为终身备课。
三、要变“教师的自我感觉良好”为“注重学生的兴趣体验”。
我们老师在上课时大多关注的是这堂课我上得好不好,我的要求学生有没有达到,我的讲解学生有没有理解。其实,教师都太注重自我的感觉,而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体验。记得我班上有位同学,他在两个星期内写的两篇作文让我吃了一惊,其中一篇作文只写了半页,并在最后注明“我实在是写不出来!”另一篇作文可就洋洋洒洒地写了十一页,并且很有质量。在写作前,我都对其进行了写作指导,可为什么就会有如此差别呢?原来是第一篇作文的题材学生很陌生,而第二篇是要求学生想像探险经历,现在的学生这类动画片看得多,写起来就得心应手,该同学写的《侏罗纪探险》真是可以当剧本了。
所以我们语文老师不管在上什么课,都不能只关注自己的感受,而是要注重学生的兴趣体验,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考虑,站在学生的角度来上课。
四、要变“师必贤于弟子的观念”为“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念”。
唐代散文家韩愈所说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一观点,我认为应该作为参与新课改实践的老师的基本理念之一。教师不应该是,也不可能是知识的权威,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路人。教师和学生在探求知识上应该是平等的,如果把教师权威化,那只能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和盲从以及限制他们思维。我曾读过这样一篇微型小说,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位中学语文老师,他有良好的背景——毕业于北师大,获文学硕士,真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可是他在上课范读古文时常会读错文字和句读,以致招来同学们的讪笑。原来他是故意出错,目的是不要让学生把自己权威化、神圣化。
“弟子不必不如师”,如果不信,那就请不信的你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抛出一幅对联的上句,要求师生一起对出下句。我想,对得最快、最好的不一定就是老师。
以上就是我在这学期的语文新课改教学当中得到的浅见。
>高中语文课改心得体会二:高中语文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1984字)
今年8月20——24号,我在华中师范大学参加了高中语文课改培训,通过听教育专家的讲解以及与同行的互动,有了新的认识。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社会性的发展,让每个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教师必须依据新课程理念对每一堂课认真思考,精心准备,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我们要把学生的大脑看成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想方设法去点燃这把火把,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充分地活动起来,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真正体现了在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让每一堂课都充满活力。
一:深钻课程标准,领会课改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现出来。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因此本次课程改革不再将学生掌握系统知识放在首位,而是将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放在首位。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感受、观察、体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上目标达到之后,知识的获得将是很自然的事。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设计的时候,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爱上这门课,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和参与欲,在活动中,让学生自觉去获取知识。
二: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发展。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程活动设计的首要目的是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引导他们体验情感,培养能力,构件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深入地了解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学生好奇心强,有活力,情感单纯而强烈,记忆力强,想象力丰富,处在形象思维强而抽象思维正在形成阶段,由于学生们受到现代各种传媒的影响,有较广的知识面,对所学的内容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如果能根据学生们的情感和年龄特征,找到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再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课程的改革,需要学校、家长评价观念的转变,需要每一个人思索我们用什么样的评价观念才能有利于下一代更加健康地发展。新教材突出教学方法的转变,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接受科学文化教育的一开始,就运用亲身体验与亲身实践的新型方式进行学习。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的主角是教师,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而此次课改中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题,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可让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快乐的学习到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现在的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鱼,最重要的是授之渔。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三、转变观念,注重“过程”。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长期以来,对教学的评价,往往只重视结果,不看过程,导致教的过程“走过场”;对学习的评价也只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或只注重记住结果,而忽视亲历亲为的重要性,这是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病根所在。我最初的认识是主要有两个转变:一是转变教的方式;二是转变学的方式, 即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思考和发言的机会,构建合作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老师既要学习先进的课堂理念,又要因地制宜适当改革教学;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或情境。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这样去做:第一、在平时备课中吃透教材,搜集、整合与教材相关的知识,并制作教具,研究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第二、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合作,发挥想象思维来解决问题,并尊重和正确解读这些合作体验的结果。
培训后,我们老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全面、深入地理解语文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体会并实践课程理念的核心——“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
>高中语文课改心得体会三:高中语文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2649字)
我省今年即将全面推开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本学期教研组多次组织学习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引发了自己对一些问题的思考。
由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进行学习而导致课堂教学进度放慢,但是,我认为表面上看上去进度慢了,教学任务似乎没有很好地按时完成,但从学生的学习的实际效果来看,这种“慢”还是有效果的。除了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知和领悟得到了落实之外,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了很好的爱护,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进取精神以及合作精神都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和增强。以前那种老师只顾讲解,不管学生有没有自己的体会和感悟,有没有学习的兴趣和进取心,教学进度虽然掌握得很好,但教学的实际效果是可以想见的。
从现在实施课改的课堂教学实际来看,由过去那种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的时间和进度确实不像由老师“满堂灌”那么好控制,因为学生的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是动态多变的。但毕竟课堂教学是应该有一个时间观念和安排的。过去那种完全由老师牵着学生走的教学方式在许多教师的头脑里还是比较根深蒂固的。所以,一当学生放开了思维,而又没有很好地控制好时间,教学进度较为缓慢的时候,这种“积习”就不免抬起头来。老师并不是不能“讲”,关键是要讲得精彩,讲得恰是时候。那种以牺牲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代价的“讲”是不合乎新课改精神的。
现在有很多教师还是经常采取老师先设计好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分小组去讨论这种方法。虽然这样可以使得学生直奔教材的重难点而去,既解决了主要问题,又节省了许多时间。我认为老用这种方法用新课标的精神去衡量有些不妥。人们常说:能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还重要。如果长期都是老师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去展开讨论,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一种惰性和依赖性,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就得不到培养。老师在备课时可以从课文本身和学生的理解出发设计好若干问题。但不要急于在学生整体感知教材之前就把问题塞给学生,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是被剥夺了。老师所设计的问题的提出要等到学生充分感知教材并有了心得体会之后才提出来,而且最好是等学生自己先提出问题,如果有必要的话再进行讨论以解决问题,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提问情况把学生没有提到的问题而教师认为是比较重要的再向学生提出。如果学生已经提到的问题就没有必要再重复了。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和能力,又可以解决老师认为比较重要的问题。
现在“语文新课标”十分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现在凡是进行语文课改的课堂教学学生热烈讨论的场面比比皆是。课堂讨论活跃了课堂气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和合作研究的习惯。在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之后,课堂上每每闪现出富有精彩见地的思想火花。我以为,课堂上主要时间应该要留给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当学生有问题而自己不能解决的时候,再让学生讨论解决,老师也应是参与讨论与解决问题成员之一。只有在学生有了充分的自我感知和理解之后再进行的讨论才是有效果的。而且,进行讨论老师还要注意对时间和内容进行合理恰当的安排和调控。因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课程标准》)再者,毫无边际的课堂讨论是没有休止,也是很难有结果的。当然,通过大家的讨论,能得出一个相对较为合理的答案,也是必要的。但不是什么问题都要有个结果,存疑也可以,过程有时比结果更重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对以前那种课堂教学只唯老师(《教参》)的理解为上,不考虑学生自己的领会如何的做法的反动。尊重学生自己独特体验,让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肯定和强化学生有时并不那么正确的“独特体验”和看法,而是要让学生对教材有自己的感知和领悟,养成自己独立思考并能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提出自己看法和见解的习惯。因为每一个人的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学生,我们不能苛求他们的见解要如何高明和正确。更何况对于中国语言的理解见仁见智的情况是经常有的,就正如人们常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贾宝玉”。新课标就提到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所以,当学生的见解未必尽然甚至谬误的时候,我们还是首先要保护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权利和积极性,同时,引导学生或老师自己平等地(不是居高临下)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明他们见解不够合理的理由。这样做,是允许的也是必须的。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该让学生多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多接触语文材料”就是要学生自己去多读书,多背书。读多了背多了语感就有了,书面语言的谴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规律也就逐渐熟悉和掌握了。写出的文字就能像韩愈说的那样“文从字顺各识职”了。现在许多老先生,包括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在内,他们一谈起自己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无不回想起当年孩提时代读书背书的经历来。总之,要使得学生像会说那样会写,就要让他们多读书,多背书,多写作。这就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和正道。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只是评价方式之一。”按照新课标精神,既要符合新课标课标精神,又要切实可行。下面我谈谈几种具体的做法。
一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目的是为了全面考查学生的能力。笔试主要考查学生在阅读和方面的能力。阅读和写作采取开卷的做法,试卷以能力立意,注重能力的迁移。口试主要考查学生的朗读、背诵和口语表达、交际能力。
二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让学生对自己的语文能力情况(包括课内外听说读写等方面)作一个基本评价,等第分“A、B、C、D”四级。互评是让学生做“考官”,通过公布条件、自报申请、考查通过等程序确定“考官”人选和资格。然后授予他们以职权,对学生的背诵、朗读及口语表达等进行“考试”。内容采取临时抽签办法确定。
三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我们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语文过程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平时的课外阅读、综合性学习等语文实践活动情况,要记载下来,作为同学的学习情况的记录。这些记录在期末评价当中要在学生的成绩报告单上由具体描述。
四结合:描述和成绩相结合。以前学生学习的结果只是单一的考试成绩,现在,我们要把学生平时的学习语文的情感、态度和过程等情况作出描述,同考试成绩一道,记入学生的学习情况档案。
五结合:学校与家长相结合。家长对孩子在家的学习和表现应该是有所了解的。让家长参与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也是一个促进。
>高中语文课改心得体会四:高中语文新课改心得体会>>(1148字)
通过第一学段的教学,我感觉新课程涉及到很多内容,延伸出很多讨论的主题,引发出更多的思考。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要学得更多,想的更深。
我把事先设计的问题带到我自己的课堂中,交给学生,让他们去思考一下,看看他们有什么好的想法,新的观点,把他们的想法和观点都记录下来,写成自己的教学资源。学生也可能会有观点的碰撞,这样也为我的教学带来了很好的材料,让学生进行自由的辩论,让学生进行写作,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发言,这样的话我们的语文课程可能会变的更丰富多采。学生也不会觉得语文课就是书本上那些知道,课外的东西也能很好地很自然地加入到课堂中,这样的话也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写作能力,以及与他们交流的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时代的迅速发展,普通高中新课改主动适应了时代的需要,最终反映在高中生的素质发展上,因而,“以人为本”是高中新课改的根本理念,同时也要求尊重高中生的人生历程的发展需要,尊重他们作为人的人格和尊严,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都应体现选择性和多样性。
新课程的实施真实的反映了高中学生的学校生活体验。一方面,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更要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出发点,设计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适应的文化环境。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新课程通过问题的解决进行学习是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与监控能力,其次贴近学生的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还要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评价和反思问题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以及效果,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素养。
例如,高中语文新课程在内容上,更贴近现代生活、更富有时代气息、更适应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更有利于学习者人文素养的提高;在语言上,材料真实、题材多样、语言真实、鲜活、地道、现代、自然、标准,所用语言反映了当前的生活实际和语言发展趋势;在方法上,遵循题材、功能、结构和任务的编写方式,以题材为纲,以运用性为目标;在主题和任务结合,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发现、总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提供材料去完成任务;汇教学采用单词框,分散到模块中的各个部分,体现词汇学习的过程;重视阅读技能、技巧的培养;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注学生的情感等;在写作方面有梯度,过程清晰,会在写作之前均有形式多样的铺垫。除了情景,还有开放式作文,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引导高中生自主获取知识和观念,去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
第三篇:高中语文课改心得体会
高中语文课改心得体会
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地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因此我们要把学生的大脑看成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想方设法去点燃这把火把,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充分地活动起来。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真正体现了在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让每一堂课都充满活力。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做好如下准备: 一:深钻课程标准,领会课改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现出来。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因此本次课程改革不再将学生掌握系统知识放在首位,而是将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放在首位。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感受、观察、体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上目标达到之后,知识的获得将是很自然的事。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设计的时候,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爱上这门课,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和参与欲。在活动中,让学生自觉去获取知识。二:了解学生,有的放矢。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程活动设计的首要目的是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引导他们体验情感,培养能力,构件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深入地了解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学生好奇心强,有活力,情感单纯而强烈,记忆力强,想象力丰富,处在形象思维强而抽象思维正在形成阶段,由于学生们受到现代各种传媒的影响,有较广的知识面,对所学的内容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如果能根据学生们的情感和年龄特征,找到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再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要转变育人观念,变“目中无人”教育为“目中有人”教育。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独立的人格。因此,因人施教尤为重要。
平等——“师生是朋友”。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
尊重——“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学生是“人”,他们在渴望得到成人的关爱的同时,更希望得到成人的关注,特别是尊重。因此,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尊重学生的人格。
民主——“教学相长”。有研究表明,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他们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没有疑问,为有异议,更没有争论。很显然,这种教学模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个性的发展。为此,我进行了“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创新能力”的语文教改实验。该项实验着眼于实施素质教育,挖掘学生潜能,以培养具有自主性、创造性和情感性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为目的,其核心是个性教育和创造才能的培养。表现在课堂教学上,我努力倡导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座谈式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始终是在教师的关爱、尊重和期待中,积极主动的学习。允许争论,允许出错,允许挑战教材,允许反驳老师,允许保留意见,允许“师不必贤与弟子”……总而言之,在这里,师生都是自由而放松的。
(二)、要激励学生表现自我,让学生主动、大胆地展现自己的个性。1.创设发展个性的舞台——“人人都有才,人人能成才”。我们的教育要着眼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找到发展的方向和展示自己特长的舞台。所以,我结合语文学科教学在班内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2.让学生学会互相欣赏——“你好,我好,大家好”。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学生的成功感、自豪感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同学的评价。利用群体效应,可以增强同学间的友谊及班集体的凝聚力。为此,我主张让每一个同学自制优点卡,发现哪一个同学进步了,就把该同学的优点写在上面,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送给这个同学。真诚的赞誉使同学们感到愉快,体味到了自己的形象和价值。这样做的好处,既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绘画能力、写作能力,又培养了孩子健全完善的人格,真是一举数得。3.发挥评语的激励作用——“相信你能行”。无论是成绩报告单上是的评语,还是写作本上的三言两语,还是课堂上的随机性评语,对学生来说,都是老师对自己的评价,自己的价值也往往从老师的评语中得到反映,所以学生都很看重老师的评语。为此,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时时注意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少揭短,对学生的个性特长则予以充分的肯定,并鼓励学生扬长避短,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健康发展。
三: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
为了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提供直观的教学材料,仅凭教师的语言和行为动作是无法完全达到效果的。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能够给学生以具体形象、有声有色的情境感受,还有其它手段不能代替的跨越时空的信息量,都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抽象教学形象具体化,使学生在体会、感悟中获取新知。
四: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素质。
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征之一是综合化,强调每个学科彼此建立联系,跟科技发展及日常生活建立联系;同时强调跨学科的、建立在各个学科之上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改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尤为重要的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树立远大理想。这种过程将深刻地影响他们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他们人生的抉择。五:课改就是让每一个学生发展。
现在的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鱼,最重要的是授之渔。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我深知,实施素质教育任重道远。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更新观念,创新思想,总结经验,开拓进取,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而不懈努力。
第四篇:语文课改心得体会
语文课改心得体会
【篇一】
在新的学年里,我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同时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实践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排除认识上的诸多误区,把新的教学理念贯彻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
一、课改感悟
1、“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非我们的教学目标,而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和途径。语文学习中用什么样的学习形式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取决于教学目标的要求。
2、“语文教学应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之上”。这里的“平等”绝不是师生在任何事务上都是绝对平起平坐,更不是说教师与学生具有平等的知识水平。教师在尊重学生平等地位的同时又是高于学生的,他们要引导学生掌握更广泛且更有深度的语文知识。如果教师不加鉴别地肯定学生所有的言论,而不对其进行一定的点评和拔高,学生是很难获得进步的。因此,教师应在坚持学生平等地位的同时在某些方面又要高于学生。
3、关注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并不是要求我们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都要实现该教学目标,而是凭借语文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课文内容中丰富的人文内涵,“润物细无声”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最佳教学境界。
二、课堂教学注意问题
1、教材。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蓝本,“探究”不仅是学生的探究,也包括教师自身对教材的探究和挖掘,如何挖掘好教材的深层内涵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千万不能课文还未读懂,就找来课外知识以拓展学生的知识。教师须知知识的迁移不是“见异思迁”,向课外延伸应有“度”的限制,很多时候,将延伸的内容作为课外作业完成,会更有收获。
2、教法。任何一种课堂形式(包括电教媒体的运用)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活动要防止公式化、程式化:如有的课堂讨论或呆板单一,或信马由缰,或在枝节问题上争论不休;有的一节课则完全用鼠标代替粉笔,用录音代替教材等,这样的教学方法冲淡了语文教学的实际任务,难免有“做秀之嫌”。
3、师生关系。我们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但更不可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只有教师适时介入,进行必要的点拨归纳,对文本作最后的拓展,才能将探究引向深入,也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深层探究的兴趣,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和正确的观点。
三、课堂教学建议
1、把预习、导读、复习、练习都纳入课堂。教师指引,让每个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去实践,教师的主导作用则画龙点睛地突显在学生思维受阻时给与指导和解决,使整个学习过程能把握重点,易化难点,激发疑点,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还可以让师生始终聚焦于教材,同时也节省了大量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时间,以便组织指导学生进行更多的课外阅读。
2、要把握好课堂讨论。在近几年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常见“你觉得哪里写得最精彩”,“文章的哪里令你最感动”等问题,这些问题本身提得很好,但我们在设计这些环节时常常忽略了目的性:你想让学生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得到什么?是对写作手法的了解?还是对内在含义的领悟?学生应该从哪个角度,用什么方法和思路去阐明“精彩”、“感动”的缘由呢?漫无目的的提问,随意的回答,只是在做低效劳动。因此,课堂上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此外教师面对学生的讨论时要注意适时调控。
3、朗读教学中要授之以“渔”。朗读是品味文章的一个重要手段,好的朗读是建立在了解文章内容、揣摩文章语言和体会文章情感基础之上的,这些基础,只是反复朗读或空泛地评价朗读的好坏都是无效劳动。多问几个“这里应该怎样读”, “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语调来读”,“为什么要这样读”等,这样在教会了学生朗读的方法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文章的情感,可谓一举两得。
我们发现,实行课改并非只是教学方法的转变,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思想、观念、方法等各方面的内容,它要求教师必须有一个脱胎换骨的转变,而转变的唯一途径就是钻研新课程标准,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结合实践,不断地反思、更新、突破,这样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篇二】
新一轮课改的号角唤起了老师们勇于拼搏的干劲,激活了僵化多年的课堂。使学生改变接受性学习方式,学会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的一种较高层次的学习方式,其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增强探究意识,学会探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程改革实验给我的教育事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成长记录、教学反思,引导我走上一条研究之路。课改实验,带动了教科研工作的开展,使我具有了研究意识,养成了课后反思的习惯,不仅重视授课前的设计,而且重视课后的总结和反思,即对照新课程的理念,反思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标准的把握,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课程功能的落实等。研究方式的改变带动了我工作方式的改变,我走出封闭的教室,打破学科壁垒,与其他学科教师相互沟通学习,共同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教师之间更加紧密地合作。
一、实现思想观念的更新
课程改革是一场文化的变革,教师要融入这个变革之中,追求先进文化和先进思想,不是一般的拓展知识面,多读几本书,而是以思考的眼光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知识更新。做为一名实验者首先要树立全新的教育观。
做为语文教师,我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以平等的姿态走近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教学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充分地读,自由地议,大胆地评,让创新的火花在读中迸发,从而真正树立以人为本、以读为本、以创新为本的现代阅读教学观念。并做到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树立了个性教育意识。
二、实现知识结构的更新。
面对新教材的新内容、新要求,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看到自己在存在的缺漏和差距,在吃透课程标准,精研教材的同时,花大力气,下大功夫,深入学习所教语文专业的新理论、新知识,把握专业领域发展的前沿动态,及时吸收专业推出的新成果;与此同时,一方面还进一步学习掌握相关学科的新知识,借鉴教育同行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新经验,另一方面还要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以此从全方位、多角度来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形成能适应新教材教学要求的过硬的业务功底。
三、教学方法的更新。
课堂上我努力让学生感受到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我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让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我努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所以在课堂上学生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学习方式还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在学习中我让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总之,在课改浪潮中,构建“自主合作,主动探究、乐于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每个老师孜孜以求的境界。要使课改一路走好,并取得实效,就要认真研究课标,谨记学科特点,不忘学生的年龄特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断努力,不断探索。
第五篇:语文课改心得体会
语文课改心得体会
————
张敬杰
新一轮课改的号角唤起了老师们勇于拼搏的干劲,激活了僵化多年的课堂。使学生改变接受性学习方式,学会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的一种较高层次的学习方式,其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增强探究意识,学会探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程改革实验给我的教育事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成长记录、教学反思,引导我走上一条研究之路。课改实验,带动了教科研工作的开展,使我具有了研究意识,养成了课后反思的习惯,不仅重视授课前的设计,而且重视课后的总结和反思,即对照新课程的理念,反思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标准的把握,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课程功能的落实等。研究方式的改变带动了我工作方式的改变,我走出封闭的教室,打破学科壁垒,与其他学科教师相互沟通学习,共同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教师之间更加紧密地合作。
一、实现思想观念的更新
课程改革是一场文化的变革,教师要融入这个变革之中,追求先进文化和先进思想,不是一般的拓展知识面,多读几本书,而是以思考的眼光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知识更新。做为一名实验者首先要树立全新的教育观。
做为语文教师,我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以平等的姿态走近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教学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充分地读,自由地议,大胆地评,让创新的火花在读中迸发,从而真正树立以人为本、以读为本、以创新为本的现代阅读教学观念。并做到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树立了个性教育意识。
二、实现知识结构的更新。
面对新教材的新内容、新要求,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看到自己在存在的缺漏和差距,在吃透课程标准,精研教材的同时,花大力气,下大功夫,深入学习所教语文专业的新理论、新知识,把握专业领域发展的前沿动态,及时吸收专业推出的新成果;与此同时,一方面还进一步学习掌握相关学科的新知识,借鉴教育同行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新经验,另一方面还要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以此从全方位、多角度来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形成能适应新教材教学要求的过硬的业务功底。
三、教学方法的更新。
课堂上我努力让学生感受到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我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让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我努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所以在课堂上学生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学习方式还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在学习中我让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总之,在课改浪潮中,构建“自主合作,主动探究、乐于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每个老师孜孜以求的境界。要使课改一路走好,并取得实效,就要认真研究课标,谨记学科特点,不忘学生的年龄特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断努力,不断探索。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读后感
——张敬杰
暑假期间,我和同事认真阅读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共同编写的《中学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感触颇深。
解读的序言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王湛亲自撰写,题目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体系》,它从五个方面详尽地阐述体系如何建立的问题。我认真地读了几遍序言,感受到了教育部对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我认为,领导的重视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前提。
一、领导重视
正如王湛副部长所说,教育部正是想通过语文课程的改革,来建立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瞧,领导的决心有多大。那么我们这些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就更加要有决心,搞好小学基础教育,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当代昭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二、目标明确,标准详尽
对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的制订解说,《解读》用词准确无误,同时,不难看出,它具有超前意识,时代感强的特点,我把它的六个方面的实质简单的概括为:改革就是在有针对性和讲究实效性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教师应注重评价的功能,学校应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
在制订各项目标的过程中,标准力求站在高处,把握大局,建立一个总的目标性纲领。在具体实施目标的过程中,《解读》又制订的非常具体。例如:对语文学科各个阶段的实施目标及实施建议方面,标准就制订得非常全面,不光有“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练习”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而且各部分制订相当完善。例如关于“阅读”,“标准”分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1.确立现代阅读理念。2.阅读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阅读能力。4.关于知识和能力的关系。这四个方面全面、系统、详细。为我们这些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指明了方向,同时又明确了目标,一举两得。
三、有纵比和横比
“标准”除制订了当代课程标准外,还对比分析了以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对未来的教育寄予了厚望,同时在书后还附加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立学校英语课程标准》摘录,使我们有的比较,更利于我们工作的开展,在工作中少走一些弯路,更快地探索出新的适合我们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
四、具体操作有章可循
“标准”制订不但全面详尽,而且课后还选编了一些语文实验教科书课例,课例后面还有教科书编写者说明,《解读》中的这些细小环节对于我们非课改年级来说,无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及改革的思路,使我们有章可循,有葫芦可比,我们这些非课改教师有了这本课标,再经过我们的努力探讨,实践,怎么可能画不出有自己特色的“瓢”呢?我们的目标:让中国的先进教育经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核舟记》教学反思
———张静杰
在教授《核舟记》一文时,就采用了自读、朗读和表演相结合的方法。表演能使文本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能够保证学生的积极参与,也便于学生理解、接受文本内容。因为,学生都有表演的欲望,他们会为了演好角色,而主动钻研文本内容,特别是对于一些疑难字词,如果他们不理解,他们一定会自己去解决问题。对于理解能力差的学生,通过自己表演或者观看别人的表演,一定会大大降低理解文本的难度。如:“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一句,如果用讲授的方法,基础差的学生未必能理解,但让学生表演,效果则大不同了,一看便明白。在表演中,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这样的学习,便于理解,学习后也不易忘记。在表演时,台下的学生齐读,台上的学生根据读的句子表演,每当表演到会意处,不用老师提示,学生会非常主动地参与进来。比如到“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苏黄共阅一手卷。”一段时,需要一些道具。学生会心领神会地拿出准备好的东西,有的把用报纸作成的“帽子”、“手卷”和“髯”等,递给表演的同学。参与度较高,效果比较理想。
当然,这一堂课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比如让学生自译是否需要教师订正,表演完成之后是否需要让学生再翻译一遍等等,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加尝试。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
——张静杰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布置学生们收集了有关大自然语言的资料。为仿写诗歌,做好了素材准备。在品读课文的时候引导学生发现这首诗歌写作上的特点和写作形式,抓住这个训练点,运用课前收集的资料,模仿课文编写诗歌。首先,让学生说一说知道那些大自然的语言。再用课件出示向日葵、验资、彩虹等大自然的语言激发他们探索大自然的兴趣。然后我展示自己编的诗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这时我引导学生当小诗人,根据收集的资料模仿诗歌编一编。在小组内学生自由畅想,不一会儿充满童趣的诗歌从他们口中诞生了。
上完《大自然的语言》这节课之后,我有许多的收获,并且发现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提高的地方。如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创新突破方面也要舍得花时间,哪怕有一点收获,也是值得庆贺的。同时,我认为课堂气氛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多想办法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将教学互助、教学互长真正落到实处,我坚信多思出智慧,只要想到,就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