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教学诊断总结
初中部教学诊断月语文组总结
卢红英
经历了半个月的忙碌,9月份语文组的“教学诊断月”听、评课活动告一小结,我们每天忙着调课、听课、上课、评课,应该说每个人的公开课尽管不是精品,尽管很疲惫,但每个老师不舍得错过观摩任何一节公开课的机会,办公室里老师们讨论的也是在听课中发现的问题,思考的依旧是自己该汲取他人哪些长处,可谓为教育工作而忙碌、思考、生活。
每个人根据自身的具体问题,先寻找自身的一个不足,然后针对问题组内备课,再上课,力求突破自身的不足。经过一轮的讲课,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收获。
现将活动的有关情况总结汇报如下(按备课组讲课顺序):
(一)解决问题:
1.侯广彬:针对自己“如何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提高自渎课课堂效率。”的问题,在授课时,采取:(1)初读课文利用默读、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勾画关键语句。(2)用跳读、探究的方法解决几个关键问题,并赏析美点。效果:由于主要注重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体现了自读课文“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效果较好,效率较高。
2.高占杰:针对“学生在阅读中答题抓不住重点,不会归纳”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方法有二:(1)针对课文选材特点,引导学生概括事件,再根据人物性格特点,综合归纳概括。(2)课下再让学生做练习册中的阅读题,再将课上学到的方法如法炮制,有些效果,还要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训练,才能逐步形成能力。
3.郭卫:(授课班级多媒体已坏,进行“裸课”教学)针对“基础字词夯实”的问题,(1)学生初读课文,布置学生勾画不认识的字词,借用工具书解决;(2)教师将重点字词板书;(3)指名板演注音,纠正格式及正误,并齐读2遍;(4)抽测生读,对重点词语解释;(5)作业布置:每词至少3遍,带拼音;(6)第二天早读检测听写,及时反馈。所以尽管没有大屏幕,但学生对字词的把握很牢,效果极好。
4.赵玉堂:自查问题——“裸课”如何让课堂内容落到实处?解决措施:字词方面,让学生把易错易混的字词写在黑板上,在“读一读,写一写”的生字上注音,齐读。在读写方面,(1)分析课文时突出可学的写作特点,联系学生实际突出写法;(2)结合本课进行一次写作指导,并写一次大作文:拟定作文对象→拟定中心→筛选材料→安排详略→分析写作角度→下笔成文→润色修饰。效果:字词落实可以,写作指导上让学生更加重视课文学习,懂得了如何学有收获,从而提高作文水平,明确“课文即作文范例”!
5.周文君:针对“文言文教学如何夯实基础、学生收获更大”的问题,讲授文言文《陈涉世家》。课上侧重学生的熟读成诵:齐读、自读、自由背诵、个 人背诵等方式;对实词、虚词的翻译,力争做到每人一句,生生相互纠正,师生指正,逐字逐句夯实到位,当堂默写第二段,学生收益大,效果较好。但在对《史记》和作者司马迁的介绍时,要点不够准确,不全面,例如:一定要介绍《史记》的体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对其高度评价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还缺少对司马迁的介绍,这些内容都应该在第一课时中介绍到位。
6.邰玉华:针对“常规教学文言文阅读,如何更高效?”的问题,进行《陈涉世家》第三课时的教学。在文言文新旧知识点的自然衔接上很得当,对学生的翻译能力、分析能力训练恰当:按座位顺序逐字逐句译文,并由学生指出重点应掌握的字词;在分析结构时,训练学生自己找“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训练学生为起义舆论准备的两件事自拟小标题;达到了解决问题的目的,效果不错。只是对学生误读的字词纠正上不及时,另外对学生翻译的细节上,要强调跟准教材及书下注解;课堂节奏上需提高紧凑度,因为这节是第三课时,而译文还未结束,各种文言现象还未归纳,显然节奏稍慢。
7.王卓:针对“小说教学如何锻炼学生的复述能力?”一题,进行《杨修之死》的授课。课上对“杨修数犯曹操之忌”的7件事,分别通过分角色朗读、讲故事的方式,训练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把握及复述能力,师生互动积极,气氛活跃,学生的复述能力得到很好锻炼。但仍有“课上教师讲述过多,不敢大胆放手”的毛病,今后逐步改善。
8.李震卿:针对“自读课该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问题,将字词打印成小题片,由学生的“读”转化为“读写结合”;在朗读课文时,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文章;又将情节的把握转化为“复述故事”; 人物性格特征通过“同桌讨论”完成,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体现。美中不足的是在概括事件时,个别教授语言组织的不够准确,还有待锤炼。如“阔门事件”不妥,此处是“嫌门阔”,所以易造成误解,而叫“改门事件”或“改建园门”就恰当了。另外,布置作业时:“通过什么事件体现人物性格?”,也许是教师紧张,这句问话明显....有问题,因为本节课已经将“事件”讲完,布置的新作业应是“反映出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9.杨莹:针对自己“课堂语速过慢,造成课堂紧凑度不高、课堂效率不高”的问题,在课前印发“学案”,由学生自己解决生字词,设置系列问题以完成本自读课的教学。课上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有序的进行教学,学生的眼、耳、手、脑并用,尤其是动手笔答,教师注重答题方法的指导,都很有效率;然而,问题依然存在:学案中的问题设置过细,导致自读文章被老师领着分析的过细,依然没有放开手脚,将课堂还给学生。显然有些问题设置是多余的,抓住关键问题,就可以将那些多余的小问题一起解决掉,正所谓“拔出萝卜带出泥”的理念。
10.李薇:针对自己“授课语言不生动,各环节衔接不自然”的缺点,在课前认真备课,印发导学题篇,精心设计导入语,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注 重各环节间的过渡语,努力使课堂环节紧凑、自然,这点基本达到。但是,在分析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启发仍显仓促,有“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之嫌,如:读课文环节,一人一段,早有几位同学站起来朗读,而不是课上调动更多学生的参与意识,有提前准备的“做课”之感;各环节的衔接仍显滞涩,这除了精心备课外,还要精心备学生,熟知并预见学生可能在哪个环节存在问题较多,将用什么办法解决等,这点功夫不到;另外,板书仍需精心设计琢磨。
11.李宝奎:针对自己“课堂容量小,授课语言不够简洁”的问题,在讲《寓言二则》时,力争:(1)增加课堂容量。将两则寓言安排成一详讲一略讲,从最后课堂效果和时间上看,第二则仍然讲解过多,因为课外文言寓言的寓意未交流上,还需要进一步恰当安排时间的分配。(2)语言简洁方面,从导入到讲解,尽力做到提出问题明确具体,不重复多问,与课堂无关的多余话不讲,语言力求精、准。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突出了重点,效果较前明显转好。
12.黄金菊:针对“自己上课随意性强,有时会完不成教学任务”的不足,在上《草房子》“读书交流课”时,时刻注意围绕主题进行,不能跟着感觉走,防止自己思维的肆意扩散,以致课堂出现“前松后紧”的情况;另外,针对“课堂尾声缺少小结”的毛病,也在极力改正,有很大进步!
(二)发现不足:
1.对教材的处理存在问题。个别老师还没有跳出教材,没有体现出知识的拓展训练,在分层拔高,延伸学习方面存在不足。
2.个别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授受式传统教学,忽视对知识的发生过程和思维方法的探究,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缺乏对学生自主精神、创新意识的尊重和关怀,没有充分重视学生小组学习,学生合作互动的作用,造成师生两张皮,课堂缺乏生气,学生学习效果差。
3.有的教师忽略引导学生参与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单一的注重教师备课,却忽略学生的接收水平与能力,缺乏“备学生”的功夫;在借助的教学内容和相应手段上也显单一。
4.个别教师的板书设计还有待精心设计;有的教师对课堂练习与学习效果的检测重视不够;个别教师讲课时有些紧张,语言不够准确、连贯,还有待继续锻炼。
总之,本次教学活动,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大家都把这次听评课活动作为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一次难得机会,不怕暴露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迫切希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积极参与的精神难能可贵!讲课中发现的问题,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力争继续完善,努力提高自己,不断再上新台阶!2011.10.14.3
第二篇:中医诊断教学总结
中医诊断教学总结
2017年第一学期转眼间过去了,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我认真学习新的教材教育教学理念,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校内的教研科组活动, 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中医诊断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以促进教学工作做得更好.一、思想方面: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新课程培训。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许我们在课堂上重复讲书,我们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不但注重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注意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
二、教学方面: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新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考虑,了解,然后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模型,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数学课,就连以前极讨厌数学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3、虚心学习其他老师教学成功的经验。在教学上,互相学习互相借监,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与其他老师共同探讨然后改进教法。
4、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有阶梯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在课外书籍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地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5、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我充分利用第四堂课之后的时间,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6、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的考试模式比较活,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不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三、存在的不足
在教学工作中我还有很多缺点和不足,例如:普通话水平还不过关,;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不足;课堂语言不够生动;考试成绩不稳定对开放性灵活性题目训练、引导不够等,这些是我目前在我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四、改进措施:
1、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这样有利于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无论备课多认真仔细也很难适应不同班级的情况,只有沟通、了解,才能更好地解决各个班级的不同问题。另外,有些学生基础较好,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就能更好地引导这些学生更好地学习。
2、注重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学生已经形成了厌学的习惯,顶多是完成老师布臵的作业就算了,有些甚至是抄袭的,对于容易掌握的内容他们也不加思考,所以必须严格要求他们。由于学生缺乏学习自觉性,所以上课时间是他们学习的主要时间,教师应善于组织、调动学生进行学习,更充分地利用好上课时间.3、注重打基础。由于学生基础较差,上课时多以学过内容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更易接受,从熟悉的内容转到新内容的学习,做到过渡自然。对于学过的内容也可能没有完全掌握,则可以花时间较完整地复习学过内容,然后才学习新知识。作业的布置也以基础题为主,对稍难的题目可以在堂上讲解,让学生整理成作业。
4、关爱学生,关注差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经常与他们谈心交流,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非常重要,这样有利于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无论备课多认真仔细也很难适应不同班级的情况,只有沟通、了解,才能更好地解决各个班级的不同问题。另外,有些学生基础较好,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就能更好的学习。
5、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7、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职校学生爱动、好玩,难管,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多做思想工作,从生活上关心他。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
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孙西西
2017-6-20
第三篇:语文课堂教学诊断
语文课堂教学诊断
新课标实施以来,我在语文的教学与反思的过程中,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始用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诊断问题思考改正的建议和方法。
一、阅读教学效率不高
阅读教学,要加强语感的培养,要提高学生对文章整体把握的能力——理解文章的主旨,品味文章的语言,揣摩文章的表达。再进一步学习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培养创造性地阅读、理解的能力。
但现在阅读教学所花的时间、所投入的精力与期望学生具备的语文能力还不成正比,费时多而收效微。问题表现:
1、阅读教学定位不准
教师不知道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什么,不十分清楚阅读教学与其它板块教学之间的联系,读、思、议不能很好的结合。
2、方法、策略不合适。
表现为“两化”和“三多三少”: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师生对话多,学生个体与文本对话少;分析内容、开掘人文多,抓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少。不能激起每个学生的阅读兴趣;不能给每个学生比较充足的时间,静下心来“潜心会本文”;不能抓住课文重点语句和可学可用的写法,引导学生感悟、理解和内化积累,削弱了语言文字的感染力,削弱了语文的魅力,导致语文应用能力不强。教学建议:
语文教学要成为优质的教学,其核心是通过教师高水平的教学促使所有学生语文素养不断得到提高。阅读教学就要使所有学生的感受、理解、积累以及初步的欣赏、评价能力得到提高。这就要求教师熟悉年段阅读教学目标,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找准年段教学目标、教材、学生的最佳结合点,因文而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益。
1、要明确阅读教学目标,把握不同学段的阅读侧重点。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是阅读教学的总目标。
2、要弄清阅读教学“三维目标”的内涵及联系。
知识与能力的教学不仅要关注语言文字的教学,还要注意不能脱离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即情感、态度、价值观,而情感态度、价值观不能凭空存在,它只能存在于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本中,并通过与文本对话交流中潜移默化的进行引导。在引导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阅读、交流、讨论等语文实践活动,获取语文知识,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逐渐文化积淀;习得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逐渐学会学习。
三、要以简驭繁,实现省时高效。
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朴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简单,是一种指导思想,也是教学的高境界。
1、教学内容要精
依据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确定每课的教学内容。具体地说,教师先要作为一般读者阅读教材,“钻进去”“潜心会本文”“披文以入情”,喜怒哀乐,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及思考练习的提示,在对课文语言来一番“虚心涵咏、切己体察”的基础上,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2、教学环节要简
要下决心改变繁琐的、或面面俱到一问一答地分析课文内容、或离开课文语言挖掘人文内涵的教学,要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
3、教学方法、策略要活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因课文题材、体裁的不同,教学目的的不同,设计出丰富多样的教学。如:
精读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入领悟;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在此基础上,对于景美情深的课文(包括诗歌),可以用创设情境,激情导读,反复诵读,穿插评读的思路组织教学。对于托物言志的课文,教学的重点应是借物喻人的语言,先理解字面的意思,再体会字里行间背后含着的意思,在读、思、议中知其志,抒其情,明其法。对于以事喻理的课文,如,可在事与理之间设计重点问题,引导学生研读、品读重点句段,讨论交流,既了解内容,又悟出道理。
一、为什么要开展这次培训活动?
课堂教学是学科教学的主阵地,而且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何来看待课堂中,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学生身心和智能的健康发展,以怎样的方式来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提出并研究问题,用怎样的方法来激励教师关注课堂、关注教学、关注自已,这就需要我们要重视和善于教学诊断。日本教育家佐藤学说:“授课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是极其复杂的,必须读懂看起来单纯事件后面隐藏的复杂性。”这个“读懂”,我觉得就是善于“诊断”,善于寻找对策。因此,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先要学会教学诊断。可是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1.许多教师并不重视教学诊断。
由于课堂教学本身是复杂的工程,表现在学生都是不同的各体,教学内容是一个复杂的知识建构,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教学效果是一个相对滞后的非全显性的评价体系,造成了教师没有足够时间观察、思考,或不知怎样系统观察、深入思考,更无法有效矫正与完善。无奈之下,有时只得以教师自己预期的任务完成为唯一目的––先把自认为该讲的讲完再说。
2.教师教育理论和反思理论的缺乏
我市近期搞过几次大的教研活动,为做课教师、听课教师提供这种交流的平台,我感到我们的老师没能充分利用这些机会,不是你们不积极,懈怠,而是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说什么好,找不出问题的症结,因而就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表明我们的教师对如何进行教学诊断知识还缺乏一定的了解,对于我们大多数的老师来讲还是弱项。基于这种现状,我们开展了这次教研活动,目的就是要让老师们首先从理论层面上知道什么是“教学诊断”,教学诊断的意义,课堂教学诊断的内容有哪些,强化教学诊断的步骤有哪些,其次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把这些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
二、什么是教学诊断
北师大肖川教授(现为北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研究员、文化教育学是他的专业主攻方向)的定义得到广泛的认同:“教学诊断是由教育专家或学校内部,为使教学能更好地适合学习者的需要和背景情况,对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对学生的能否达到教学目标所必需的基础(包括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等)所做出的评定。通过诊断,设计出一种改进教师的教和排除学生学习障碍的教学方案。” 我个人认为,有几个方面值得进一步诠释。第一,专家和领导参与教学诊断有重要意义,但教学诊断的诊断者主体是第一线的教师,教师作为主体参与是教学诊断取得成效的基础和保证。第二,教学诊断既是对一个阶段教与学的诊断,又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地分析、总结、反思。第三,教学诊断既是对现实存在问题的诊断,又是一种发展性的诊断。第四、教学诊断不是使所有被诊断者达到划一的同一目标,而是使被诊断者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
归结起来,课堂教学诊断就是通过对课堂教学现象进行客观细致地记录、归纳、梳理、总结,从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到教学理论中查找问题根源并寻求解决方法,再回到课堂教学实践,以正确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学,提出诊断方法和教学建议,以达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完美融合,最后回归教学理论,以教学实践推动教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三、课堂教学诊断的意义:
课堂教学诊断对教师的成长,对提高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需要。
思想品德课标前言部分指出: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如何做到这些,但就效果而言,教学诊断是最有效的方式。因为从诊断的方式看,其方式、方法灵活多样;从对象看,对象是课堂,诊断源于课堂,又回归课堂,教学实效性很强。
(二)有助于帮助教师做好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被广泛看作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经验+反思=成长,所以它非常之重要。
前苏联大教育家赞可夫说:“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经验的总结,没有对自己经验寻根问底的精神,提高教学水平就是不可能的。”
叶澜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
对做课教师来讲,教学反思可以帮助他从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中学会从多角度反思自己的决策和行为,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激活教学智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三)教学诊断有利于形成教师专业团体内的合作和共同发展。
教学诊断包括对学生学习的诊断以及对教师教学的诊断。对教师教学的诊断又有教师的自我诊断和合作诊断。合作诊断在教学诊断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表现在:
首先:由于学生学习情况的复杂性,单靠个别教师在很多情况下无法对学生的学习予以诊断、指导,必须有教师群体的参与。
其次:教师对自身教学的自我诊断,难免会有疏忽,也应借助同行的力量来进行教学诊断,教学诊断应有类似于医务界的“会诊制”。这样就会做出正确的判断,准确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听课评课教师通过教学诊断可以打开窗子––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在诊断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开动脑子时常思考:我如何才能做得更好?长此以往,对全市整个思想品德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四、课堂教学诊断的方式、步骤和策略
(一)诊断的方式
(1)从形式上看,一般有听课(随堂听课,校级、区级、市级层面的各种研讨课、展示课等)诊断法,微格教学(是应用现代视听技术和设备,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进行系统培养和训练的一种培训方法)诊断法和案例(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一段情景,一个故事)诊断法。听课诊断法,对于课堂教学的常规研究比较实用,而且不论是城镇的还是农村的学校,都有条件操作;但这种诊断研究可能只有广度、而欠有深度。微格教学诊断法和案例诊断法,一般用于有深度的研究和专题性的研究,但不是所有的学校、所有的教师能有条件开展这样的诊断研究。所以,采用什么样的诊断方式,要从学校实际和教师实际出发,灵活地加以选用。
(2)从内容上说,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共同组成的活动。那么课堂教学发展诊断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教师的教,二是学生的学。
教学诊断要立足于教与学的真实状态和复杂关系。面对复杂的课堂现实,有三个问题是诊断时必须思考的:教师想教什么?教师实际在教什么?学生实际学了什么?
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实现存在两个矛盾:一是教师想教什么?教师实际教了什么?二是教师实际在教什么?学生实际学了什么?
这两个预设与生成的矛盾便是诊断的依据,衡量的标准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专家认为有效教学有以下九种特征:(可供诊断参考)①清晰(结构与表达)②多样性(教法)③热忱(情感)④任务导向(效率)⑤避免严厉批评(态度)⑥间接的教学形态(非灌输)⑦强调教学内容(学科)⑧用结构性的陈述方式(认知结构)⑨使用问题激发学生多样的认知层次(提问)第一:要诊断教师的教:
首先要诊断的是“教学内容是否适宜”。(1)对思想品德教学内容诊断有如下几等标准:
(一)最低标准:教师知道自己在教什么
1.教师对所教内容有自觉的意识。
2.所教的是“思想品德”的内容。
3.教学内容相对集中。
(二)较低标准:教学内容正确
4.教学内容与国家的大政方针一致。
5.教学内容与学术界认识一致。
(三)较高标准:教学内容的现实化
6.想教的内容与实际在教的内容一致。
7.教的内容与学的内容趋向一致。
(四)理想标准: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 8.教学内容与思想品德课程目标一致。
9.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2)根据这些标准,我们再来从以下几方面诊断:
1.教学内容有多少项,各项内容如何联系(无联系、有联系。学生感受不到呈现本课内联系、呈现本课与学生已学和将要学的联系)。
2.对内容理解深度、广度如何(低于学生、等同学生、略高于学生、远离学生;重点内容是什么,教学是否集中和充分)
3.选择教学内容是否合适:符合课标规定、与教材要求吻合、与研究适应,是学生需要。4.学生学习结果:教师所教的与学生实际学到的是否一致。
其次:诊断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的流程、教学内容的落点、课堂提问、课堂教学评价等其他多方面。随着诊断的深入,诊断的内容可越来越细化,这有助于培养钻研精神,也更好地提高课堂实效。
第二,诊断学生“学”的情况
1、学习的兴趣、习惯和主动性、创造性;
2、参与自主学习的人次与所占的比例;
3、积极思维的程度;
4、训练的量与质;
5、阅读、计算、表达、分析、策划等能力的实践;
6、学习的主要方式 第三,诊断教学效果
1、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基本实现教学目标,多数学生能完成学习任务,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2、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创新意识、动手能力等养成和提高。
3、师生交流:教学互动、平等参与、善于沟通
4、同学交流:教学互动、平等参与、善于沟通
5、学习态度、学习品质、思想道德和人格的完善等。
(3)诊断的种类:有个人诊断和合作诊断、综合性诊断和分类诊断。
1、综合性诊断是最基础、最常用的一种诊断方式。它要求听课者依据评价指标,对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结构、方法、手段、板书、教师素养、教学效果等诸方面作出全面的分析与诊断,其不足是使听课诊断者要兼顾全面而影响其对课堂教学的深度分析。
2、分类诊断是组织者预先培训和布置几位听课者从不同视角、抓住不同内容对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分类诊断与分析。这里的“分类”,如对学生个体参与者的分析诊断,包括重复次数、发言质量等;又如课堂教学过程中各种问题的分析统计:教师提了哪些问题,学生提了多少问题,哪些问题响针对性,有思维量,教师是如何引导学生科学处理这些问题的;再如“学生群体活动的时间、活动强度”,“设计了多少教学环节,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教师如何科学地驾驭课堂”等,可分别由一位诊断者重点统计与分析,再在研讨活动中分别交流。
3、分类诊断的作用:
分类诊断有利于“各个击破”,有利于深入研究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方面,有利于总结经验,提升理论;也有利于发现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它与综合性诊断相比,更能抓住课堂教学的本质。
下面,就“课堂提问”,应从几方面来诊断呢?可以从提问的数量、提问的认知层次、提问的方式、问题的指向、学生回答的方式、教师理答的方式。也可从问题类型及其认知功能来诊。
附:六种问题类型:
(1)记忆性问题,要求识记和回忆文章中有关的事实和知识
(2)理解性性问题,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来说明文中表达的意思
(3)推测性问题,要求推论出含蓄的言外之意
(4)运用性问题,要求把文中的概念、观点、价值等运用于新的情景中(5)评价性问题,对文所写的内容作出评价
(6)创造性问题,要求展开想象,重新组织一些信息来获得创造性的答案
上述六种问题类型是按照回答问题所需要的认知过程的复杂程度从低级到高级排列的,认知理解认为,提的问题水平越高,则诱发越复杂的信息加工活动,从而促进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深入、更完全的信息加工,提高对知识、理论的理解。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排斥低水平的问题。我们在此认识基础上,再诊断:在什么情况下应提什么类型的问题?提问题的合理顺序是什么?问题的合理分布?问题的指向?
可能有人会考虑,诊断是否违背了“教无定性”,扼杀了教师的教学个性。这种困惑是可以理解的。
鼓励教师教有特色,这是课堂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根据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教师的教学特色可以从“教学内容的独特领悟与制定”“学习情景的独创与利用”等几方面进行诊断。教学诊断不是使所有被诊断者达到整齐划一的目标高度,而是使被诊断者在原有基础上进步、在原有基础上提高,让教学风格更个性化、更优化。
(二)强化教学诊断的步骤
课堂教学发展诊断,要以专家引领、同伴互评、自我诊断为途径,进行多层次的实践,让诊断为课堂教学发展服务,让诊断提升我们的课堂,让发展促进我们的专业。
我们应该借鉴我们学科几年前就进行的“三级合作上课”的形式来进行。“三级合作上课”,就是充分发挥市、片、校教师的作用,通过作课教师的教学反思、听课教师的评课,让我们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使自己的业务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首先,要重视评课。
评课是对过去式课堂的一种诊断,同伴互评就相当于医生会诊。
教研时,让同伴、个人全面参与进来进行诊断。
听课老师通过望闻问切(望:观察学生教师的状态。闻:倾听师生的交流。问:问教师问学生问同伴。切:针对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抽测––书面、口答),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把课堂存在的问题枚举出来。所有的听课老师由于经验、学识、角度等等的不同,列出的问题也会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老师们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开出一副良药,让作课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服用,在服用过程中再根据出现的问题在进行复诊,找出最佳方案,直到问题解决。与会参诊的老师在讨论的过程中也自然是一种极佳的预防保健。
诊课是教师应具备的一项基本功。经常性地开展诊课,有利于准确诊断教学问题,提炼教学经验,优化教学艺术,有助于教师间切磋技艺、共同提升。因此评课对于推进新课改的实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三番五次的诊断性教研,老师们的课堂水平有了实实在在的提高。
其次,重视教研组内的集体备课,这也是一种课堂教学的诊断。
集体备课是对将来式课堂的一种诊断,这是一种预防保健型的诊断,它能让参与老师及时发现不好的苗头,然后集中优势兵力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集中火力打歼灭战。所以课前的诊断很是关键,它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良性发展。
我特别推崇“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同课异构”,即对同一课题,不同教师有不同构想、不同上法,大家在比较中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既可以是对将来式课堂的一种诊断,也可以是对过去式课堂的一种诊断。
再次,养成自我诊断的习惯。
上课是对正在进行式课堂的一种诊断,这是随机呈现出来的,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生成,这是教师自我免疫能力的一种反映,也就是对教师的功力、内涵、素养、机智进行考验,这些是自我诊断下的或者是有意识的或者是无意识的一种应变,这种应变得当及时有效,课堂便会健康和谐发展,否则便会低效负效病态发展。
总结、反思是自己对过去式的课堂以及老师们提供的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归纳梳理提升,找出最佳方案,找出自己的病源,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够提前预防、良性发展,这是再诊断或者说持续诊断。深入、持续地开展教学诊断,从而内化为教师自身的一种自觉行为,一种教学习惯,对老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对专业型教师的培养,对提高教学实效,真正实现教改,应该是非常有益的一项举措。
3、诊断的策略
诊断的最终目的不在于评价一节课的好坏,更重要的在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在于激发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兴趣,营造教学研究的氛围,使广大教师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所以,课堂教学的诊断,必须讲究艺术性与策略性。(1)诊断要客观、公正、科学
诊断者首先得尊重执教老师,不能不经全面的了解就不负责任地乱发议论。听课前、听课后要全面准确地了解:执教老师教学方案设计的意图目的,其渗透的教学理念,以及课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课后还将采取哪些教学措施。这中间,执教老师课前或课后的说课是为听课者全面了解执教者上课全过程的一种有效方法。只有全面了解,才能使你作出全面科学的诊断与评价,执教老师才能真正地接受你的意见与建议。(2)诊断应具有激励性
对于一些刚踏上岗位不久的年轻教师和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的普通教师,课堂的诊断与评价不能有过高的要求,更不能有过多的批评和否定;而更多的是一种期待,一种激励;要灵活地变通评价指标,尽量找出他(她)的闪光点。对于课堂中确实存在的问题,应以商榷的口吻,或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引导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并与之共同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一起寻找问题解决的办法。(3)诊断要因人,因课,因场合而异
不同的教师,不同要求的课、不同的场合,诊断所依据的标准也应不同。如一些随堂课和农村教师的课,诊断所依据的标准可适当作出调整,要相对降低要求:而对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区级层面的展示课、研讨课,示范课等,则诊断所依据的标准与要求要适当高一些,在对问题的诊断与分析上也要相对严格些。另外,如果听课、评课的场面大,听课人数多,则预先要给执教者交个底,打个招呼,让其有思想准备,提出问题也要委婉含蓄。如果是单独与其交换意见,则可以多提些探讨的问题,让他(她)从更高的层面上严格要求自己,认识自我,不断地超越自我。
附:课堂教学诊断的案例(网上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调研)
1、课堂教学诊断的内容,案例选择了二个视角九个视点。
2、课堂教学诊断研究方式
课堂教学诊断的内容确定,通过听课、分类诊断。
3、课堂教学诊断步骤(1)对课堂实况做描述记录。
(2)通过与执教老师访谈、看教学设计,教后反思,完善记录内容。(3)各专题小组汇报观察记录结果,交流结论和分析意见。(4)写出课堂教学诊断报告。
4、教学诊断分析
视角1:学生参与状况(学生的学)
视点:1)、学生参与的时间:学生学习时间23分钟。2)、学生参与的广度:小组和个别学习时间21分钟。小组和个别学习的6次。回答问题与示范的人数30人次。3)、学生参与的认知水平:提供多种答案6次。自行得出结论22次。回答有创意3次。主动提问与质疑2次。4)、讨论(研讨):3次。5)、学生参与的效果:回答问题正确率60.7%。纪律良好。从记录中看出,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生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共23分钟占一节课的51%)。小组学习时间约9分钟,平均每次约有3分钟,每位学生有足够的研讨交流、探究的学习时间。回答问题25次,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探究式学习。二是从参与的认知水平看,学生6次提供多种答案,22次自行得出结论,说明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教师能结合本班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教学。三是从参与的形式看,形式的多种多样说明教师对教学设计有一定的思考,3次讨论交流,大部分实验让学生自行探究获取知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习惯在课堂的体现。但是,学生主动提问题的次数只有2次、有创意的回答3次,均说明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创造思维的培养。
视角2:课堂提问(教师的教)
视点:1)提出问题的类型:记忆性问题5次,26%。理解性问题5次,26%。创造性问题2次,11%。推测性问题1次,5%。评价性问题1次,运用性问题3次、创造性问题2次,32%。2)挑选回答问题方式:提问前,先点名3次,9.6%。提问后,让学生齐答3次,9.6%。提问后,叫举手者答20次,64.5%。提问后,叫未举手者答4次,1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2次,6%。3)教师理答方式:打断学生回答,或自己代替0次。重复自己问题或学生答案5次,16.1%。对学生回答鼓励、称赞15次,44.4%。鼓励学生提出问题2次,6.4%。追问5次,16.1%。4)学生回答的类型:认知记忆性回答6次,18%。推理性回答2次,6%。创造评价性回答14次,42.4%。主动提问2次,6%。回答错误或不完全9次,27.2%。5)停顿:提问后,没有停顿或不足3秒10次,77%。提问后,适当停顿3-5秒1次,15.4%。学生答不出来耐心等待几秒1次,7.6%。对特殊需要学生,适当多等几秒0次。提问后,停顿过长0次。
提问的行为类别:在各类提问中,记忆性问题26%。理解性问题各占26%,推测、运用、评价、创造性问题占32%,说明课堂提问以记忆性和推理性为主,教师十分重视知识的教学,同时也十分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教师理答方式:多种多样,对学生回答鼓励、称赞居多(占44.4%),鼓励学生提出问题6次(占19.4%),说明教师较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注重评价的激励性与发展性,有利于主体性的发挥。但是重复自己或学生答案的现象也较严重(占16.1%),说明还未充分信任学生。
在各类挑选回答问题方式中,叫举手者回答比例较高,占64.5%,而未举手者回答仅仅占13%。说明回答问题方式单
一、不灵活,反映教师难以选择提问对象,教学中对学生差异重视不够。
课堂教师提问后没有停顿或不足3秒,占了77%。可见问题是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课堂中出现学生回答不出的现象,能耐心等待几秒,而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能让学生静静思考3-5秒,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4、课堂教学诊断报告
从以上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课堂教学诊断,归纳起来,本节课的亮点:突出主体,把大量的时间让给学生,有足够的探究与研讨的机会,参与度广。以记忆性和推理性的问题为主,课堂组织结构严谨,认知目标落实到位。通过大量的实验、观察、研讨,让学生经历了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具有实践性。和谐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之处:将一个问题分解为多个小问题,教师有无意识地重述问题,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少,创造性思维习惯的培养在课堂中难以落实。关注差异不够,按统一步调前进,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超时3分钟,课堂管理和时间分配问题有待思考。总之,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主战场,在教学中创造性问题的展现,学生主动的质疑、提问,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总体设计教学提问,使问题设计更科学、更有价值是值得思考的,同时要注意提问技巧,把握提问时机,合理选择提问对象,提问内容的指向也值得研究。教师要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应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学经验的积累,在不断地学习中超越自我。
第四篇:教学案例诊断
教学案例诊断 永葆“童心”的诗意
[案例一]听过一堂题为《放飞-年》的作文课,在作文前,教师和-生有一段“走过的历程”,其中包-精读三篇文章《天窗》《芦叶船》-乐的足球赛》,略读了一组作品,-如《窗边的小豆豆》(节选)《美国-年的一天》等五篇作品。
[反思]笔者以为,这位老师的-法大有深意,别具匠心。其一,让“童心”复归。一个正在-历童年的孩子,对童年,往往是不-其味。7岁的孩子说70岁老人的话,-我们小学生的作文中屡见不鲜。怎-让孩子拥有一颗童心呢?著名的儿-文学评论家朱自强先生说“:对于-学儿童而言,文学的语言教育尤为-要。文学语言具有缪斯文化的性-,因此它与小学阶段儿童拥有的文-是相连接的。”曹文轩的《草房子》,-学生读到了童年的苦难和忧伤;林-英的《城南旧事》,让学生读到了童-的美丽和善良;黄蓓佳的《我要做-孩子》,让学生读到了成长的烦恼;-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让学生读-了童年的幽默和幸福„„阅读让-生找到自己的影子,阅读让学生有-童年的滋味,阅读让学生有了童年-心情,阅读会让学生感受到童年的-好。学生的心中童真、童趣一旦复-,情感会变得更加丰富,精神会变-更加丰满,笔下的文字就会变得更-充满孩子气,富有孩子味!其二,让“慧眼”独具。日本文化-者本田和子在她的《儿童所在的宇-》一书中指出:儿童世界是一个“现-”与“非现实”共存的世界。儿童看-界的双重目光使现实与非现实,理-与情感,时间和空间,都浑然一体-凝缩于自己的身心之中。这里的-“双重目光”,其实就是儿童看世界独-立特行的“慧眼”。作为“儿童诗意存-在”的儿童文学,可能正是让儿童独-特知觉还原和保持的一剂良方。从中-不由地会生出这样的感觉:原来童年-是这样的,原来童年是可以更美的。
这位教师在指导《放飞童年》的-习作前,让孩子阅读描写童年生活-的文学作品,虽然具有偶然性,但是-对我们小学作文教学却有着一定的-启发。诗人泰戈尔说过“:不是棒槌-的敲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如此光彩亮丽。”说得富有诗意-和哲理!要让习作中童心“光彩亮-丽”,儿童文学阅读不正是“水的载-歌载舞”的自然力量吗?正如田本娜-教授所说“:作文只有回归童心,小-学作文教学才有希望!”
回归“童趣”的世界
[案例二]一位四年级的语文教-师发现近阶段班上的学生非常喜欢-玩“四驱车”,一下课,他们便拿着自-己的赛车到教室外进行比试,直到-上课铃响,才恋恋不舍地回到教室,-手忙脚乱地进行课前准备。她看在-眼里,不动声色。几天以后,她宣布-在班上举行一次“四驱车”大赛,学-生欢呼雀跃。比赛结束后,她引导学-生通过“快乐分享”的形式把参与的-过程下笔成文。在习作的交流中,佳-作迭出,就连平时写作有困难的学-生也写了400多字。[反思]首先,作文话题要走出-重复和单调。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些作文话题可谓“经久不-衰”,例如《写身边的一个人《》记一-件成功的事《》记一次活动》等,这样-的作文题目存在至今,当然有它的-合理性。一方面它体现着作文训练-的序列规律,从“人”到“物”,由“景”-到“事”,分类分项,按照年级的要求-螺旋上升;另一方面,话题的弹性较-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熟悉的话题自-由选择材料。但是在学生的习作中,-我们看到的往往不是丰富和多元。譬-如写人,从三年级开始写妈妈,一直-写到六年级,或者说,只要遇到写人-的文章,必定写妈妈,随着年龄的增-长,除了词汇量有些变化,主要内容-基本不变;再譬如写事情,一个素材-可以“游历”于多个题目,例如“学游-泳”这件事,遇到《第一次》,可-以用;写到《成功的一件事》,还可以-用;等到《令我的一件事》,-依然照用,真是以不变应万变。这样-的写作,任务性远远大于情趣性,功-利性往往大于愉悦性。在这个日新月-异、动漫盛行、网络遍地的时代,作文-话题还是一副老面孔,作文训练还是-一种老套路,很难让今天的学生产生-“从目的走向动机”的写作心理需要,-很难将丰富的学生生活与呆板的作-文话题有机地链接在一起。
其次,作文的内容要走向鲜活和动感。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而习作-内容却非常苍白,这种信息的输入与-输出的不对称性,可能正暴露出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瓶颈———写作话题-缺乏童趣!教师要做个有心人,要从-平常的生活中,平凡的教学中,挖掘-出学生喜闻乐见的写作话题。有了鲜-活动感的话题,指导学生写作就不再-需要大张旗鼓地“激发动机”,只要把-学生喜欢的活动进行“放大”———把-活动引入课堂,进行“聚焦”———抓住-典型场面重点引导即可。当写作的话-题“活”了“、动”了,作文课在学生眼-里自然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一顿可-口的大餐。当然,现在的小学生在现-代家庭格式和社会节奏的影响下,常-态的生活面也比较窄小,这就需要教-吴勇-“童化作文”教学案例诊断例与叙事-案例诊断-师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鲜活的生-活,营造动感的话题,譬如合作添-画,譬如商标展评,譬如表演成语,-譬如左手运动会,譬如叶贴展览等。-这些体现童年特征的“动态”话题可-以和教材中的写作内容有机整合,-也可以自成单元,自然有序地铺展-在小学作文训练体系中,使每一次-写作活动都充满童趣,都洋溢着勃-勃的生机。
适合“童性”的引领
[案例三]在一堂题为《我成功-啦》的作文指导课上,一位教师通过-四个环节展开教学:一是激情导入;-二是引导学生交流成功的体验;三是-出示“下水文”,引导学生自由品评;-四是总结写法,让学生自主拟稿。-透过这堂作文指导课,我们感-受到教师的“指导”可以归纳为两个-词“:归化”和“技法”。可是笔者认-为,真正能推动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指导”,都是基于“童性”,尊重-“童性”,发展“童性”的。
首先“,指导”要有逻辑起点。在-时下的作文教学观摩活动中,不少青-年教师也肯在“指导”上下功夫。可是-我们领略到的是怎样的指导呢?一方-面起点太低,教学中学生仿佛是一个-贮满语言的大容器,教师只要轻轻一-拍,学生便能出口成章,保证不打一-个“结”。作为听课者,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既然学生这么会说,这么能-写,还要我们教师指导什么?另一方-面是“零起点”,作文前,教师给学生-事先画好一个“圆”(比如案例中的-“下水文”),让学生欣赏这个“圆”边-缘的平滑程度“,圆”中内容的饱满程-度“,圆”的色彩的亮丽程度,在此基-础上,形成画圆的技法,最后让学生-“依样画葫芦”。其实对于画“圆”,学-生并不是毫无经验的,他们可能在弧-度上不够圆润,可能在着色上不够均-匀,但是决不会无从下笔。一堂成功-的作文指导课,教师的指导应当是有-起点的,这个“点”应当定位在学生习-作水平的“最近发展区”上。审题时,-学生会在哪儿误入“歧途”;写作时,-学生思路会在哪儿“卡壳”;评改时,-会在哪儿“用力”不足,教师在课前就-要做好充分的预设。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因势而导,-以学定导“,该出手时就出手”,竭力-地为学生顺畅作文铺设一条“绿色通-道”。
其次“,指导”力在凸现个性。在-习作指导的过程中,采用“下水文”引-路,是小学生作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之-一,但是关键要选择好时机。面对文-题,学生还一筹莫展,教师便出示了-“下水文”,让学生反复去“品评”,在-范文的“暗示”下,在教师所谓写作-“技法”的导引下,学生很快“禁锢”了-思想,成了“下水文”的奴隶。作前指-导,在这里却成了“下水文”映射下的-“标准作文”模型浇注,焉有个性可-言?作为教师,我们的作文指导应当-是“召唤”,让学生的感官敏锐起来,-去感受自己身边的细微变化,使学生-的心宁静下来,去品味个人世界里的-酸甜苦辣;我们的指导应当是“张-扬”,提出“大”要求,留足“大”空间,-从而让学生有“大”发挥。
再次“,指导”重在培养习惯。作-文指导应当把着力点放在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培养上,诸如观察的习-惯、审题的习惯、交流的习惯、修改-的习惯等,有了好的习惯,学生的写-作知识和技能才能真正地进入“潜-意识”,形成“活性”的累积,转化为-“习惯性动作”,最终生成写作能力。-维特根斯坦说“:我们要紧贴着地面-行走,不要站在云端舞蹈。”这句话-似乎正是告诫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指导中不要做“屋顶上的山-羊”,要立根“童性”。当我们的作文-指导有了“童性”,就会产生实效;当-我们的作文指导走向了“童性”,童-心就会自由飞翔。
还原“童声”的真实
[案例四]一位女教师执教《我-想变„„》这堂想像作文指导课上,-为了激发孩子的想像力,教师先“下-水”,变成了一滴水,在奔向海洋的路-上,看到了一株快要渴死的小花,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花儿活了,我-笑了”。在这位年轻老师的“启发”下,-孩子们便生发许多“美好”的想像,譬-如变成一颗善良的心,钻进坏人的心-脏,让他弃恶从善;譬如变成“蜘蛛-侠”,去保护地球,保护人类;譬如变-成盲人的眼睛,让他们看到美丽的大-自然;譬如变成万能大辞典,给人类-带来知识;譬如变成一个宇航员,为-祖国探索太空的奥秘„„
学生的想像力不能不说丰富,因-为善于幻想是孩童的天性。学生的思-想境界不能不说高尚,因为他们一心-想着为别人而“变”,惟独没有想到为-自己变点什么。其实这就是当前小学-生现实生存状态:在课堂上豪言壮-语,因为那是说给人听的;习作中,大-话、假话比比皆是,因为那是写给人-看的,可是生活中真正需要雪中送-炭、挺身而出的时候,却是避之不及,-敬而远之。是什么让学生美妙的童声-异化、美丽的人格分裂了呢?我们作-文教学中的“伪圣”教育可能就充当-其中的“助推剂”。
肖川先生认为,教育的真义在-于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作为教师,-他有责任告诉学生:什么是理想社-会,什么是美好人生,什么是幸福生-活。但是这些理想价值的引导必须-建立在学生自主建构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学生发乎心灵的呼应,如果-没有源于内心的需要,这些“高尚”-和“神圣”都会成为空中楼阁,都会-成为学生作文中的“假话、空话、套-话”!作文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我们每-个成人都有义务去呵护“童声”的纯-净;作文是一个孩子人生“史记”,我-们每个教师都有责任去维护和尊重-“童声”的真实!
第五篇:教学诊断心得体会
教学诊断心得体会
教学诊断心得体会1
听了专家的《课堂教学评价诊断》专题讲座,听后受益很大。通过学习,我对新课程下听课、评课的方式、方法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第一、新课程改革宏观背景下对听、课评课的要求。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意味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必须走出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式机械的“生产模式”,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这种新的价值观,对新课程听课、评课提出了新的要求。
1、新的知识观要求听课、评课超越知识技能的取向。
原先的听课体系过分强调了知识技能的确定性,把知识技能视为普遍的、不变的、供人掌握的内容,导致了听课评课的知识技能取向。在新课程改革中,不再把知识技能看作是一成不变的供人掌握和存储的内容。
2、新的学生观要求听课、评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新的学生观更加关注学生的潜力,关注学生潜能的开发,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新的学生观把学生看作具有主观能动性、有可能参与教育活动的人,他们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育活动中复合主体的重要构成。
3、新的'课程观要求听课、评课引导课程回归生活世界。
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很好的教科书。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正在成为课程改革中教学实践的新观念。
第二、新课程下听课、评课的方式方法。
1、教师怎样听课:
首先,教师听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如:先了解下听谁的课,上那篇课文,提前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自己简单预设一下这课的教学流程。
其次,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教师要一边听,一边观察思考。既要看教,又要看学,两者兼顾。看“教”——主要是看教者对教材的钻研,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设计,教学基本功的展示。看“学”——主要是看学生的课堂表现,看学习参与的情绪,学习的习惯。即看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机结合。
此外,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在分析总结他人的课时,要注意比较、研究,取长补短。听课的教师要善于比较、研究,准确地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短处,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吸收他人的有效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
2、教师怎样评课:
(1)由教者自评。一般自评的内容有教材、教法、学法、程序。教材,主要介绍教学的要点、难点、编者的意图以及本课在单元中的地位,谈自己的认识和处理与设计的差距。教法,主要介绍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方法,评议自己的设计与课堂上的设施情况。学法,主要评议自己在课堂上怎样对学生进行了学法指导,以及取得的效果等。程序,主要评价自己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2)同行教师评议。听课的同行教师要针对听课的情况对本节课的优缺点,尤其是教学特点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进行评价。但要明确评课的身份要以研究者、学习者的身份出现。评课的目的以激励为核心,真正了解教师上的疑惑和困难,和教师共同探讨,重视培养教研团体和谐的气氛,互相关心,共同进步,而不是挑三拣四,监督检查。
(3)专家评议。根据教者的自评和同行老师的评议情况,由较有权威的领导和专家综合大家的意见,对课做一个基本评价。评价应切切实实归纳出几条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和若干必须注意的有关问题,增强大家多这节课的总体印象。
(4)在教者自评、专家评价和同行老师评价的基础上,主持人应在最后做画龙点睛的概括总结,提出课堂教学中哪些做法、思想值得学习和推广,应该怎样去学习借鉴。
教师的工作性质和肩负的重要任务要求教师应该成为终身学习的先行者,听课、评课活动也为教师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经常进行听课、评课活动,有利于教师总结和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促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学习、提高和成长,更能有效的促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总之,新课程改革对听课评课的方式方法有了新的要求,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与探索,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研究的“艺术效果”。任何的学习、交流都是为了不断的反思、改进我们的教育行为,听课、评课将是让我们扬长避短,共同进步。而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课,才是真实,离老师最近,于学生最受用,也最有研究和使用价值。
教学诊断心得体会2
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课堂教学诊断应包括哪些内容
一般地,课堂观察是指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无论是观察者还是被观察者,无论是处在哪个发展阶段的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观察,经由观察他人课堂或接受同伴的诊断,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形成新的认识回馈,发展个人的教学实践智慧。
课堂教学诊断应包括:
(1)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切实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当观察者进入课堂观察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是如何学习、会不会学习、以及学得怎样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学生行为上的改变。如以学生学习的互动为观察视角,观察学生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怎样的帮助,通过观察实录还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提供分析报告与改进建议,进而影响上课教师关注学生的后续学习行为,使其发生新的变化。比如在学习《雨巷》时,由于意象意义具有多样性,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必须给予引导和启发,主要是理解作者在文章中通过不同意象来表达思想情感,为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作准备。这就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地学习,这是取得理想教学效果的关键。观察课堂中的其他行为或事件,如教师教学、课堂文化等,通过教师行为的改进、课程资源的利用或课堂文化的创设,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所以,教师参与课堂观察始终指向学生学习的改善,这也是课堂观察与传统听评课最大的功能区别。
(2)促进教师间形成学习共同体,营造合作的'教研文化
课堂观察与诊断的过程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从观察与诊断的主体来看,必不可少的要有被观察者和观察者的共同参与,课堂观察诊断任务的驱动使听课教师不再仅仅充当旁观者的角色,而使全程参与研究活动,有对课堂教学充分的积极的思考,因此,同伴互助与自我反思、专业引领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符合校本研修的基本规律。因此在课堂观察与诊断中有利于强化教师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
教学诊断心得体会3
20xx年4月25日,这一天的时间,新街镇中心校组织全镇EEPO骨干教师和我们新参加工作的教师在新街完小组织新街镇有效教育工作总结推进会,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进行EEPO有效教学课堂问题诊断。通过张金老师的讲说和听课,使我对这一教学模式又有了一个深刻的理解。
本次活动主要分为三个大的议程:一是课堂问题诊断安排和问题解说;二是随堂听课,发现课堂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三是组织课堂研讨活动,并进行课堂诊断及指导。本着以解决教学中师生存在的问题为突破口,强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并引导教师以课例为载体,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我们新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对于此次活动我的收获如下:
EEPO的核心是“有效教育”的思想,是“效率优先、过程优化”的英文缩写。该理论综合了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的精华,提出优质课要达到六项指标: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主动—互动—能动。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在课堂40分钟的具体化和模式化。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1、关键项
所谓“关键要素”是指教学中关键的知识点、能力点、考点、方法、思维、创造、思品、合作等。关键项的提出应该准确及时,语言表述通俗易懂并且准确的.代表本堂课的主要呈现。
训练关键点一要注意梯度;二要考虑向度;三要充分用好学生这个人力资源,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迅速打开思维,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事物。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2、小组活动
听、看、讲、想、做、动、静七个要素换着用,组合着用,并适时进行动静转换。动静转换主要靠组织形态的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大组活动来调节。一般情况下,生理心理决定了一节课小动2-4次,大动1-2次是比较适宜的。
3、合作
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组合,发挥合作学习的效力,保证合作学习的质量。首先的问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问题,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特别是训练学生的小组水平、大组水平、约定、表达呈现方式。良好的学习方式是提高学习效益,实现要素组合方式的基本保证。
4、约定
事先约定、快速流程检测效果,快速传递信息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需要。约定与快速流程检测的结合,是迅速、有效转入下个环节学习的前提。流程检测的目的,一是快速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二也是为了节省时间,减少无效教育状况的出现。流程检测得到的结果:如果80%以上的学生达到要求即可转入下一环节的教学,如不足50%就要及时或课后或下一节课补救。
5、主动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要看主动权交了没有。在哪个环节、哪个操作点交,交得怎么徉?是否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主动权交出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按学生稳定的个性特征处理教学素材。
有效教育最大的亮点就是在课堂充分体现放主动权,我们看主动性在课堂上体现主要看三方面。1主动权交了没有。2在哪个环节、哪个操作点交的。3交得怎么样。
6、工具
工具的使用可以使我们有效教学的课堂更加生动形象。工具的使用主要有:卡、板、磁条、资料袋、教具等。其中,学习卡按大小可分为:微型卡、大卡、中卡、小卡。我们要学会因地制宜地使用各种材质的板卡作为学习卡。
7、个性
个性对教学素材是否能进行个性化的处理,学生个性是否得到表现、张扬思维是否个性化。善于听的、善于看的、善干想、善于讲的、善于做的、好静的、好动的、反应快的、反应慢的是否得到相应的照顾。
8、创造性:
一是看学生的创造欲望是否被激发。二是看创造效果。原来没有的学生说出来了,做出来了,或者整合了,并且有一定的合理性,就可以视为有创造性了。
9、单元组、团队
单元组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便捷、最灵活多样、最具弹性、最有效的组织形式。小组一般是2—6人;大组一般是6—8人左右,小组的人员组合具有多变性,角色的安排具有弹性。
检测单元组水平的五项指标分别是:关注、关照、资源利用、倾听、亲和力。
10、强化与检测
强化是指教师有意义的重复,通过强化让学生把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流程性检测,学生的反馈达到80分以上才算得上是一节成功的课堂。
教学诊断心得体会4
8月26日我有幸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幼儿教师培训活动,今天聆听了董教授的讲座,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的董旭花教授关于《幼儿园教学活动问题诊断与对策》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与讲解。她从理论到实践,并穿插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她的话语是那样的亲切,分析地也特别透彻,讲出来的每一句都是那样的容易理解。她的演讲使我们的困意全无,本来疲倦的身体也开始振奋起来。她带领着我们走进了一个全新的知识领域。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幼儿园教育教学面对两方面发展的需要。那就是幼儿个体需要与社会要求,懂得了小孩子的天性是好游戏的、好模仿的、好奇的、喜欢成功的、喜欢野外生活的、喜欢合群的、喜欢称赞的。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更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时刻做幼儿的楷模,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带领幼儿在自然中学习,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董教授还为我们认真分析了幼儿学习的特点,懂得了有效学习的方法就是要求孩子动作和思维都参与的学习。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往往要求幼儿小手放膝盖,这样的教学便是徒手教学,属于无效学习。因此,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改变教学方法,放开孩子们的手脚,让孩子们与老师互动起来,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观看多节教学案例,就我们日常教学以及幼儿园常规区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建议。我也从中认识到我在教学中存在的不少问题,比如:在活动准备方面有时只关注物质准备,不关注心理准备,忽视身边资源的利用等;在活动过程中,有时只做到空洞表扬,缺乏引领,表扬时机不合适,无法根据现场需要灵活调整目标方向;没有合理的把区域活动融入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忽视了区域布置过程就是幼儿学习的过程,应把教师的工作转化成幼儿学习的任务。这些问题我想我能在今后的教学中避免和改正的。
通过认真听董教授的讲座之后,我明白了,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首先应选择有价值的素材,制定目标时定位要准确,目标要具体。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揣摩孩子的心理,多提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与孩子互动起来,并充分利用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到知识。
>>>>这篇文章来自[中国文秘资源网]收集与整理,感谢原作者。#考研#
教学诊断心得体会5
4月16日至18日,我参加了“沁源县教育局质量提升工程课堂教学诊断”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共观课议课10节,听讲座4个。这次学习,我受益无穷,它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语文视野,让我看到了专家对课程标准的深刻解读与实践。在专家的思想引领下,我只感到学习、提高、修炼教师基本功,是当今教师的必修课。现将这次学习感受表述如下:
一.语文课堂是情智教育
专家李秀英说:“文本细读需功夫,教学预设需智慧,机智生成靠艺术。这主要体现在城北小学樊艳老师执教的《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她的课堂是情的引导,智的生成。她的课精彩不断,情感真挚,樊老师在课堂上极大限度的挖掘了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心灵震撼的`同时情感得到了释放,听者无不感叹:听这样的课真是一种享受!
二.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阅读
崔云宏专家的讲座告诉我们:我们的语文教学实效不高,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孩子们阅读开始的时间晚;二是学生阅读量少;三是学生阅读能力不强。因此要引导学生多读书,重质量。好的阅读可以使学生得趣、得益、得言、得法。他说:“语文教学的落脚点是语言文字的运用。所以高段教学最终要学习文章的表达。即淡化理解,从语言到思想再到语言。
三.教师要经常做“傻子”崔云宏老师说,在课堂上老师要经常装傻,装糊涂,一堂好课,不是看老师有多么了不起,而是看学生有多么了不起,这就需要一定的教学智慧。设计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循着作者的心灵轨迹,强烈撞击学生思维火花,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大智若愚。
四、语文教学的真谛
那就是培养学生“写一手好字,练就一副好口才,能写一篇好文章。”读,让学生与教师、文本对话,让学生身临其境,引发共鸣;说,解放学生的口,营造宽松的氛围,开启表达的源泉;写,让学生将内心感受与想象,倾注于笔尖,流淌在字里行间,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
总之,通过这次的观摩学习,我和专家面对面交谈,零距离接触,他们的教学理念和风范在我头脑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我将尽力吸取他们的精粹,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究,争取让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进步。
教学诊断心得体会6
人们常说: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是一种情怀,读过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这学期读了《小学课堂教学问题诊断》这本书,确实让我受益匪浅,同时多了一份感想,多了一份收获。
作为一名老师,我深知备课的重要性。作为教师我们大家都知道,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要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方法,备理论,备生活。我认为,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备课应该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把钻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关教学的信息记录下来,仅供课前翻阅,以便教师有很好的思路,力求把课上好。
我们是否上好一节课备课很重要。备课也有规律和方法,但无统一的模式或思路。因此,我认为备课前应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有一个清析的上课思路,明确上课的重难点,自己的努力方向在哪。“只有重难点清楚才不至于浪费宝贵的上课时间,才能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确保重难点的掌握。面对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的教海航程,每个人都容易迷航。因此要切记:“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
二、多探索多研究多思考。“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的`有效备课,正是教学成就的表现。“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只有多探索才能寻觅到“有效备课”的路径,创造深刻而丰富的课堂,实现有效教学。
三、备“学生”。从现实的教学情况看,一些教师在备课时,往往更多考虑自己怎么上这堂课,而很少把自己当学生来想想,学生怎么会更有兴趣的学?该怎样才能较快地掌握呢?所以,在备课中要始终把握自己备课的目的,是要为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而备,不是为自己好教而备。
四、写教案要和本科只是相连接不要脱离实际教学。记下的东西都是重要的东西,以防忘记。这相当于“作战计划”。教学目标要记,过程要记,关键词语的处理及体会要记,重要的参考资料也写下来,以及新的体会、新的处理方法等。
五、“反思”的重要性。这是进行二次备课,更有利于专业成熟与提高。写教学反思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备课及实施的总结,教案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也是对下册教学的升入做好准备。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更多地注重教学对象的可接受性。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自己所教的特点和接受能力,要努力达到深入浅出的境界;提倡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反复练习、循序渐进。
总之,备课要从自己所带的学生实际出发有简单逐步升入,只要坚持长期积累,以思促教,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在日常生活中,我也不断反思自己,反思学生,反思课堂。“梅花香自苦寒来,保剑锋从磨砺出”我相信在自己的不断努力下,在各位领导的精心指导下,我会长成一棵平凡的参天大树,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充满艰辛与汗水的,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教学之路。
教学诊断心得体会7
20xx年8月22-23日,由XX教务科牵头组织全校教职工进行了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培训。
学校邀请了宜宾职业技术学院辛校长和陈主任两位专家为我们进行本次培训主题的解析和讲解,学校领导李校长和谢科长就我校的实际情况和下一步我们该如何开展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具体实施做了布置。
在还未培训之前,真的是对这个主题一无所知,通过两天的培训,让我对职业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作为职业学校的一名专业课教师,在过去我对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真的是小看了,同普教相比,职业学校可能更注重的是学生的教育。
但通过本次培训,让我清晰的看到了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将成为中等职业学校重中之重的核心工作,事关人才培养质量和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改无疑对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教学工作诊改三年轮换一次,涉及100个项目,我觉得这不仅对学校还是对每位职教人来说,都一次考验,也是挑战。
我校是这次四川省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22所学校之一。李校长在培训会上指出,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不是哪一个部门就可以直接完成的',而是要靠全校教职工和各部门共同努力才能达以顺利完成的。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同时是全校每位教师的事,结合培训会上传达下来的实施方案,参照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接下来我谈谈自己对这次培训的感受与体会:
做好教学质量的诊断工作,不断完善自己。本学期,我调到了学校学工部工作,担任德育的教学工作,我也知道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的指南,也是教学活动的评价标准。在现有条件下评价教学质量可通过社会评价、技能评价的诊断得出初步结论。考察社会评价要做好三方面诊断工作。
一是通过对招生数、巩固率的诊断,了解学校招生举措和规范化招生状况,特别是学生巩固率状况,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真实的教学质量。
二是通过对就业率、就业质量的诊断,了解学校就业推进举措,学生就业面向和起薪点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吻合状况。
三是通过对社会认可度的诊断,了解毕业生社会满意度,用人单位的评价情况。技能教学是职业学校的特质,技能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教学质量。考察技能评价要做好两方面的诊断工作。
培训时间虽短,但获益匪浅,让我对职业教育更加有信心,也更深层次的提高了我对教学诊改的认识,教学诊改工作是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所必需的,它有利于加强学校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水平。相信我们学校通过这一次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学校会越来越好,明天会更辉煌,自己的能力也会得到不断提升。
教学诊断心得体会8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爱听好话的。表扬总比批评更让人接受,也更加悦耳动听。经常表扬学生,对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都无疑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通过仔细阅读《小学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一本,经过仔细推敲研究,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得出几点解决策略:
1、表扬应趋实而忌虚
2、表扬要有效、有度,要关注学生的需要与状态
3、表扬应有针对性而忌盲目
4、多点艺术多点巧妙 作为教师,我们应睁大我们的'“慧眼”,注意他们身上没有被发觉到的优点,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使其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优异的成绩,效果会事倍功半。
5、重视表扬,但不应偏废批评。表扬和批评犹如天平上的两个托盘,缺少任何一方, 教育的天平就会失衡。但批评要讲究艺术,当学生在某个方面存在不足时,不要轻易说“希望你”应该把这些话留到他们在其他方面取得成绩受到表扬后,在话锋一转,提出希望。学生在受到表扬时,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荣誉感和自豪感,这种积极地心里反应不仅会使其心情愉快,还会使其信心大增。在这个时候对其提出建议和批评,不仅不会使他感到是在挑刺,而且会使其真正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
6、最好的表扬是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人人都渴望在行动中表现自己,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获得他人的认可。学生也渴望得到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得到这样的机会,就是对他最大的认可了。 有了这些策略,我把他们都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通过学习《小学课堂教学问题诊断》,让我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得到了改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表扬,及时鼓励,真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堂课都变得表扬有度,学生有“趣”。 最后我要用书里的一段话结尾。
让我们做一个始终在乎学生、与学生心灵 相通的老师,用微笑、充满期待的眼神、真心的话语去引导激励他们。让我们“吝啬”表扬,表扬时多一份思考,多一分“谨慎”,这样才能让表扬永远“灵”下去。
教学诊断心得体会9
20xx年12月10日我校四位数学教师参加了勐戛片区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课堂教学诊断活动,观摩了三位老师的三节新课改的数学课,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熊莲芬老师上的第三节课,她让学生自己做主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完成教学内容,老师引导学生很到位,老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我们作为山区小学,从原来的教学模式转化成新课改的路还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这一段路是坎坷和艰辛的。要改变首先教师要敢于改变学习观念,其次教师要敢于尝试,大胆的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最后教师的方法要敢于创新。通过观摩和学习认识到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的一些知识,现在分享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了课堂观察与诊断在个人教学中的作用。
1、课堂观察是教师获取、发展实践性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有助于发展个人的教学实践智慧。每个教师都有专业专科的知识,应该应用于平时教学实践中,同时又从实践中获取教学的提升。
2、课堂观察可以增进专业反省意识,扩大反省的范围与对象,提高教师对专业的领悟与反省能力。学生学不好的原因要综合分析,而首先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省。
3、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切实改善学生学习方式,课堂观察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推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开展课堂观察活动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与提升。
二、进一步学会了如何进行课堂观察与诊断,即明确了课堂观察的基本要求与基本形式。
1、课堂观察的四点基本要求:有明确的观察目的;有适当的观察内容;有科学的'观察方法;有清晰的观察分析和结论。
2、课堂观察的五种基本形式:课堂活动全息观察;关键问题聚焦观察;依据价值评判标准的课堂观察;现场情境描述性观察;典型个体追踪观察。
三、进一步明确了课堂观察与诊断的程序与内容。
通过本课的视频与案例举例,我也学会了如何针对数学教学的不同课型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与诊断布置。如观察的内容可以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规范与习惯、反思与评价、能力与发展及三维目标的达成度等方面来设计。
四、进一步明确了课堂观察与诊断在平时教学教研中的应用。
平时的教研活动主要包括说课,听课,评课。很多人教师在评课这一环节总感觉不知说什么好,也就是优缺点看不到,从而使的评课无实际意义。而通过本课的学习也让明确了在听课时进行课堂观察与诊断,实际上可做为评课的一个重要内容,从而让教研达到真正的目的。
五、进一步明确了备好课的重要性。
在以前的教学中,备课能注重教学重难点的突出,教学方法及教具的应用,学生的接受能力等。通过本课学习我时一步明确了备好课的重要性:不仅备教材,更重要的是备好学生,其中课堂观察与诊断是一个重要分析依据。
教学诊断心得体会10
教学自我诊断及改进措施
一、教学自我诊断
(一)优点:
1、全体同学非常喜爱游戏的活动方式,在游戏中,师生无拘无束参与性很强,创新意识合作意识正在增强提高。在三年级的的教学中,小干部的组织能力有所提高
2、对于有竞争的运动项目,每位同学都表现得很积极,多数同学都具有不服输争取胜利的精神,这点是很可贵的。例如:跳绳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总结出摇绳与跳连接是重点,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步缩短绳距配合跳的频率,提高跳的速度,然后通过反复练习提高了水平。
3、三年级同学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小干部才学会组织管理学生,但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4、全体同学都希望活动时间更充分一些,这是一种积极参与活动的表现。但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造成组织工作浪费时间,在一段课程之后学生明白了要想提高效率,必须要遵守课堂常规的共识,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许多。在使用三年级四班录课的过程中,学生的表现令人满意
5、通过课堂评价学生能够清晰认识自己的不足,对提高运动水平有很大帮助。总结对于三年级学生帮助很大
(二)不足:
1、课堂常规的'渗入有时不是很到位,具体是:
(1)课堂中,病、事假个别同学不请,总有不经批准的就不来的。影响了教学秩序。
(2)体育课着装中有不按照要求穿的。
(3)对队列教学不认真,反映是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到位。
2、在学习中,中年级同学‘爱说话,搞小动作’随着性强。有时教师稍不注意,有的同学就会做其他的事情,结果是动作不会,影响教学效果,甚至学生出现骂人、打人现象,个别同学较严重。
3、运动中,同学的协调能力比较差的,并显现为很明显。主要是平时的运动机会少或是不愿意主动锻炼原因造成的。
4、对小干部的培养还要加强一些,是乎做为小干部尽管表现积极,但表现不是很好,模范作用不强。
5、经过体质健康测试,发现一些问题比较突出如:学生心肺功能普遍不强,下肢力量明显不足,柔韧能力个别同学较差
二、改进措施
(一)加强学习,增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对学生严格要求,深刻贯彻落实课堂常规。
(二)教师自身要深入学习,把握好每个年级教材内涵,特点。注意及时归纳总结,收集信息。深入了解学生年龄特征,把握学生心理,使之逐步进入轨道
(三)深入学习《体育课程标准》,理解内容和意图。加强体育基本功练习。
(四)明确田径、体操、游戏的目的及要求,正确处理好学习掌握技术与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的关系。
(五)加强组织教学环节,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效率。加强心理咨询以及师生之间的联系,更好的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1)合理安排方法步骤,精讲多炼。
(2)处理好教、学、练之间的关系。
(3)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六)重视安全教育,建立必要的安全措施。
(1)教师首先要树立教学安全思想,并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
(2)全面了解学生健康、技术水平、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的区别对
待。
(3)加强体育课堂常规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诊断心得体会11
今天在美苑小学听陈传荣校长的《从课堂观察和诊断谈有效教学》在唐惠慧青年成长助推站的讲座报告。
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听课只是听老师如何去讲,学生如何参与课堂教学,听了陈校的报告以后我才认识到应用课堂观察技术才能够更清晰具体的对一节课进行诊断和评价。而作为一名教师,理解认识了课堂观察技术这一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后,能够促进自己更加注重一些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处理,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使得教师个人专业素养有着更快的提升。
那课堂诊断的意义何在,难道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评课能力?不是,而是教师参与课堂观察、诊断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课堂观察、诊断有助于促进教师个人的发展和所教班级的改进,通过观察研究能使得教师更为注重如何去关注学生、研究与促进学生的学习,因为学生学习是课堂的重要组织部分,教和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管是观察、诊断教师,还是学生,最终都是指向学生的学习,由学生的输出结果来检验,课堂观察、诊断的起点和归宿就是为了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
在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同时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也能得到快速的提升,通过课堂观察、诊断,教师借助合作的力量在实践性知识、反省能力等方面将获得新的发展,进而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质量。因为,无论是观察、诊断者还是被观察、诊断者,无论是处在哪个发展阶段的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观察、诊断,经由观察、诊断他人课堂或接受同伴的诊断,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形成新的认识回馈,发展个人的教学实践智慧。故而,通过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学习吸收大量的教学理论、经验和先进的信息,在教师教学中去运用。从而把自己的经验总结概括形成理论。如此循环反复,教师的教学业务素质必然会获得很大的提高。
听完陈传荣校长的`讲座才意识到课堂教学中应该关注的几个方面:如陈校讲到的关注学生的成长水平与内在学习的要求,关注教学的现实性、真实性,关注数学的本质,关注学与至用,关注情境和数学化。从而使自己在今后听课和参加评课中,知道应从哪个方面去看待一节课及如何去评价一节课的好与坏,要想很好的观察一节课的有效性还需要不断的学习,以及不断的观察课堂及记录分析,只有多做、多想、多实践,才能从课堂观察和诊断的有效性教学才能够让自己的课堂更加高效。
教学诊断心得体会12
一.真正实现音乐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现在的音乐课堂在新课标指导下重视对音乐课堂中音乐性的挖掘,体现以新的课改理念指导教学、以灵活的设计实现目标,形成了一种形式与目标有效结合、相辅相成的新思路。在这种思路指导下,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不再是盲目的表演,而是在教师巧妙设计的活动中一步步走进音乐,师生共同在一次次音乐感受中获得新体验。相信,从这样课堂走出来的孩子,会一天天地更加热爱音乐,更加懂得音乐,更加愿意创造音乐。
二.独具匠心的个性课堂
本次的示范课,教师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几节优秀的课堂设计可谓新颖独特、各具匠心,很多时候自己也融入了音乐课堂中,以至忘记了记笔记,课堂气氛也感染了所有的听课老师,这都归功于教师对这节课的精心设计。比如《春节序曲》,整堂课设计巧妙有趣,教师的教态显得很亲切,基本功扎实,对课堂很有掌控能力,教学设计新颖,其中印象很深刻的是课堂全程引用春晚的`形式进行,她打破了传统欣赏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音乐的魅力及美,后以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体会乐曲不同的音乐情绪,和谐、生动。
还有一位老师的欣赏《飞来的花瓣》,这位老师在课堂的一开始就利用当下流行的《海草舞》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整节课在生动、有趣、忙碌的气氛中进行,学生能充分体会音乐中学生对老师辛苦培养的恩情。还通过另一首流行歌曲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表现形式,带给人不同的感觉。
三.教师专业素质是关键
显而易见的是,如果一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科学与人文的文化底蕴丰厚,那么,她的音乐课堂过程会更流畅,学习效果会更好,学生会更配合。实践证明:舞姿婀娜、歌声优美、键盘熟练,把这些融入到课堂中,才会得到学生的喜爱。
我认为: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课堂中始终要保持着一种对音乐的挚爱,用我们对音乐的挚爱来牵动学生,让学生体会唱歌的魅力,体会到音乐的美!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平时要不断地丰富自己,充实自己,使自己的基本功进一步提高,并加强各方面的知识的学习,在教学中,突出音乐课的特点,相信有了我们各位同行的共同努力,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我们的音乐课一定会上得更加有声有色,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教学诊断心得体会13
在暑假,我学习了《教学典型疑难问题与诊断》一书。这本书由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两大部分构成,围绕“课前备课”、“课堂教学”、“教学评价”三个环节展开,通过若干个话题展开诊断。每一个问题的讨论,采用逻辑实证思路,从三个层面具体展开:问题表现——再现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问题诊断——用新课程理念分析诊断问题的症结所在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诊断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通过阅读学习,使我对教学又有一定的理解。如在话题《如何巧妙设计启发式问题》一章的学习,使我体会到提出一个问题并不简单。回想我平时教学中的提问和听一些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常常出现以下这样一些误区:(1)整堂课只管自己讲,不提一个问题,“满堂灌”。(2)什么都要问,低级的、重复的、漫无边际的、模模糊糊的问题。(3)所提问题与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距离较远,偏离了主题。(4)只提好学生,不提差生;专提一小部分学生,冷落了大多数学生。(5)提问没有层次性,难易问题无阶梯。(6)提问表达不言简意赅,有时不知所云,学生无法回答。(7)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对学生的提问不理不睬。(8)提问随意,东拉西扯,越扯越远。(9)不能灵活应变等等。总的来说就是提问的指向性不明确,不具备启发性。
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教师用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的重要手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通过学习,我想,针对课堂提问有以下几种:
一是要有总体设计。课前,老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弄清问题实质的前提下,紧紧围绕中心,针对重点难点,着重设计几个关键性的提问,这些提问,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二是要选准突破口。提问,最忌大而空和细而浅,因为二者都不易引起学生的思考。应把突破口选在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上。
三是要给思考时间。提问之后,要让学生动动脑筋,想一想,尔后在适当时间回答提问,以期达到调动全体学生思维积极性的目的。
四是要注意最佳角度。应该从针对学生实际疑难,开扩学生的思路,落实文道统一三方面去考虑。
五是要有应变能力,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有错误是正常的事,教师应能对学生的答案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判断,从而提出针对性很强的新问题,就能上出一堂生动活泼的课来,这是教师应变能力的反映,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表现。
总之,通过阅读这本书,对于提高教师的现代专业素质和职业水平,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对于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起到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