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道德模范演讲会的心得体会
听道德模范演讲会的心得体会
潘春学
昨天,道德模范在我校的演讲在阵阵的掌声中落下帷幕了。这次演讲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感动,还有一次思想洗礼,引起了大家的思想共鸣坚定了实践的方向。
诚信是金,这是由“信义兄弟”想到的,湖北孙水林、孙东林两“信义兄弟”生死接力送薪的义举正感动着中华大地。今生不欠来生债,两兄弟履行的不仅仅是法律和道德责任,从他们身上折射的,正是当下中国最稀缺的“道德资源”和“心灵财富”,孙家兄弟也是被欠薪的人,却以诚信的胸怀,为民工兄弟们付清了劳务费。在报告会上,很感动的是,在得知现金不足的情况下,孙家老母忍着失去亲人的痛苦,把自己的一万元养老钱也凑上,赶在春节前结清了儿子生前的诚信之诺。我想,就是因为有这样的良好家教,才有了这样震撼的信义行动,孙家兄弟带给农民工的不仅仅是几十万元的工钱,而是比这更加珍贵而沉甸甸的一份诚信!有一位网友说得更加直率,“这份诚信,让我感动,尤其是在世风日下的今天,让我有理由相信还有人在守望道德良知……”信义兄弟犹如一面镜子,在转型期的中国,映照出意蕴丰富的社会百态及人性仍善的希望所在,“信义兄弟”接力送薪在大悲大恸中展示了人性光芒。
印象最深刻的一位道德模范要数80后姐姐董明了,我很荣幸的在昨天老师演讲完后给她送花,近距离接触,她的笑真的很阳光,很美。“轮椅上的微笑天使”是她的代名词,昨天的报告会除了几次哽咽,其它时刻她几乎都是面带微笑,有些甚至我还听到了她的话语中的笑声,她还会给我们开玩笑,真的是一位坚强乐观的女孩,病魔并没有吓到她,影响她,或许真实经历了这么多的艰辛,她更学会了自信自强,最让我动容的是她还用她满满的爱去帮助他人,奉献社会,当我们坚强的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经历,自信的接受现实,乐观的对待生活,那么小小的我们用充满爱的行动就可以慢慢改变世界,像董明那样:找到自己的快乐和价值所在。
从谭之平老师看到的,学习的是尊老爱幼,不断的学习,坚持还有怀揣梦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辛苦的创业之后还不忘学医的梦想,学习充实自己,最佩服的就是她一个瘦弱的女孩,一个人撑起自己创业的店,坚持坚持在坚持,最终收获了自己的理想与价值,现在大学的我们也要怀揣梦想,不断坚持,执着追求。听完道德模范的演讲,不仅仅收获感动,更多的是自己思想的洗礼与升华,见贤思齐,我将从她们身上学习的所得运用于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也更坚定以后前进的方向,这一次的演讲我将铭记心中,毕生难忘。
第二篇:道德模范演讲会
道德模范演讲会
今天上午九点,我们在广元市国际大酒店礼堂听了四川省道德模范演讲团的报告会。到会有1100多人。
最让人受感动的是一位“怪人”,他顶着改革的压力:精简干部,解决落聘人员的工作:把各村的口袋帐收归镇财政所统一管理: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村组找问题一个一个的解决——抓机遇修公路,调整结构城乡一起致富。他是一位频临死亡的肝癌患者,先后在华西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做过大型手术,病情终于有了好转。
另一位女教师叫彭涛,35岁,用爱心安慰一位位受伤孩子的心,像慈母一样关心他们,当一位歹徒手持利刃挟持一个女生出校园时,她奋不顾身阻挡,被歹徒连刺几刀倒在血泊中——用生命捍卫了学生的安全,她瘦骨嶙峋,铿锵有力,不顾个人安危的英勇事迹让师生们永远值得学习。
最后一位讲的是伟人的故里——广安市的义工,他的网名是“天下行”,大家都喜欢叫他“天哥”,40来岁。他在网上发帖号召广安市民积极争当义工——帮助有困难的群众,建立慈善协会,和义工们一道捐款数百万元,帮助白血病患者筹集药费和读不起书的大中学校流失学生返校读书。累倒了休息一阵子又爬起来——直至生命的最后,不幸被一次车祸带走了他慈爱、年轻的生命,苍天同哭,数十万广安市民来向他告别,青山处处有忠魂——“天哥”,你一路走好,广安市民记着你。
第三篇:听道德模范演讲心得体会
听道德模范演讲心得体会
李磊
通过认真学习过道德模范事迹之后,我的“榜样”词典里又多了一些像张可山、张芬娥、张风仙等几名这样闪光的名字!从而有一股暖流在我心中涌动、翻腾。我十分感动于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做出的不平凡的业绩;感动于他们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的助人为乐的精神;感动于他们对工作一丝不苟,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标兵。
通过学习,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向道德模范学习,要学习他们刻苦钻研业务争创一流业绩的精神。
模范的事迹告诉我,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和争创一流的干劲。刘国红是公交出租汽车公司四车队三班班长,一名的普通的士司机。多次在营运中做好事、见义勇为。李远红带着许士强改嫁,和现任丈夫蔡德全开始共同抚养幼女,照顾瘫痪前夫,演绎了一段感人的真情故事。“保姆妈妈”李泽英带着卓遵琴抛下的卓欣和卓欢(双胞胎弃婴),艰辛地走过了十多个春秋。如今卓欣和卓欢慢慢长大了。现在,她带着姐妹俩和自己的孩子,用汗水和劳累兑现自己的承诺。李志勇是一名高新技术开发区村民。他平常就乐意帮助和关心别人,他始终认为帮助别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见义勇为是人间正气。近六年以来,李志勇先后抓获抢窃手机、项链、耳环的犯罪分子就达9起。他总是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的精神去和一切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感人故事等等。
二,向道德模范学习,要学习他们工作细致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在工作中很多细节不容忽视,唯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真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业务精湛,兢兢业业,他参加工作后,在基层工作,刻苦钻研业务,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学习老同志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对工作细致认真,一丝不苟,受到大家一致赞扬。他们除正常工作时间外,常常中午不休息,夜晚加班,由于长期过度劳累,积劳成疾,他终于病倒了,在领导、同事和朋友的关怀鼓励下,最终转危为安,完全康复,创造了生命奇迹。
三,向道德模范学习,要学习他们坚守忠诚的品质。
坚守忠诚是一种习惯,是忘我的投入,是创新的前奏,是一种道德信念,他们对待工作一直是坚守忠诚的态度,他的工作环境艰苦,办公条件差,生活清贫、枯燥、寂寞但这些都没有让他退怯。他每天在完成本职工作后,都坚持学习水文业务知识和专业理论,记录大量的读书笔记。长期的勤奋学习、刻苦练兵,他做出了自己的成绩,曾两次在全国大赛上大显身手。他勤奋敬业,不懈追求,平凡的岗位见证了水文工作者的奉献和忠诚。
四,向道德模范学习,要学习他们持之以恒的品质。
“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然而张宗良的事迹告诉我们,一辈子做好事再难,他也要做!张宗良多少年如一日地照顾一个非亲非故的老人回保才,回保才老人是一名受过伤的残疾军人,在解放战争中失去了左臂。张宗良从小就崇拜英雄,崇拜那些在战争时期扛过枪、立过功的抗战英雄。了解到回保才不幸的经历,他真正的走进了他的家,冬季为回保才老人买煤取暖,夏季为老人做足防暑防雨工作,每次去老人住的地方他都要把所有生活垃圾都清理干净,每一个节日都提前为老人准备好过节的东西,数年如一日,成了老人家里的义务维修工和服务员。
我作为一名教师,在经历这次精神教育和学习后,像是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为我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明确了如何做好教育管理,我要以他们为榜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教育事业增光添彩!
第四篇:听道德模范事迹报告有感(本站推荐)
听道德模范事迹报告有感
上周四我们有幸听了全国道德模范在我校的事迹报告。他们每个人都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道德二字。期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信义兄弟”:孙东林。
他是一位守诺如金的商人,20余年从不拖欠农民工工资;他与哥哥冒风迎雪生死接力送薪,被称为“信义兄弟”;他将社会各界捐赠悉数捐出设立基金会,倾情帮助困难农民工;他的义举在中华大地广为传扬,当选“201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就是来自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的建筑商孙东林。他的诚实守信令我深受感动。
诚信是什么?从道德范畴来讲,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诚,信也”,“信,诚也”。可见,诚信的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反对隐瞒欺诈、反对伪劣假冒、诚,是先秦儒家提出的一个重要的伦理学和哲学概念,以后成为中国伦理思想史的重要范畴。直到孔子时期,“诚”还未形成为理论概念。孟子时不但已经形成为理论概念,而且位置十分重要。他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在这里,诚不但是天道本体的最高范畴,也是做人的规律和诀窍。荀子发挥了“诚”的思想,指出它为“政事之本”。他说;“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在《礼记·中庸》里,“诚”成为礼的核心范畴和人生的最高境界:“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诚笃的品德和态度,就可以贯通多种仁义道德,成己成人,甚至能够尽人之性,尽物之性,赞天地只化育而与天地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大学》把“诚意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诚”成为圣贤们体察天意,修身养性和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环节。宋代周敦颐进一步认为“诚”为“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诚实在内的“诚”看作仁、义、礼、智、信这“五常”的基础和各种善行的开端。程颐更为直截了当地说:“吾未见不诚而能为善也”其见解入木三分。
信,也是中国伦理思想史的范畴。“信”的含义与“诚”、“实信字从人从言,原指祭祀时对上天和先祖所说的诚实无欺之语。隋国大夫季梁说:而信于神”,“祝史正辞,信也。”后来,由于私有经济和私有观念的发展,原有的纯朴的社会被逐渐破坏。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得不订立誓约。但誓约和诺言的遵守,仍然要靠天地鬼神的威慑力量维持。春秋时期,经儒家的提倡,“信”始摆脱宗教色彩,成为纯粹的道德规范。孔子认为,“信”是“仁”的体现,他要求人们“敬事而信”。他说: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和孟子都将“信”作为朋友相交的重要原则,友有信”。而历代当权者大都将“信”作为维护秩序的重要工具。《左传信而坏其主,在国必乱,在家必亡。”《吕氏春秋·贵信》对社会生活中的信与不信之后果,作了淋漓尽致的剖析:“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会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忧怨,不能相亲。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不贞。夫可与为始,可与为终,可与尊通,可与卑穷者,其唯信乎!代董仲舒将“信”与仁、义、礼、智并列为“五常”,视为最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并对了较详尽的论述:“竭遇写情,不饰其过,所以为信也”。他认为“信言行一致。朱熹提出“仁包五常”,把“信”看作是“仁”的作用和表现,“以实之谓信”,其说与孔子、孟子基本相同。在儒家那里,诚与信往往是作为一个概念来使用的。“信,诚也”,“诚”与“信”的意思十分接近。诚信是什么?从道德范畴来讲,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诚,信也”,反对弄虚作假。”至诚如神,有了”作为八条目之一,格”把包括“忠于民“信则人任焉”,“人强调“朋友信之”,“朋·文公4年》中说:“弃”汉“信”作要求诚实,表里如一,他说:言必行、行必果,”。可见,诚信
”相近。从字形上分析,”主要是交友之道。“信,诚也的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反对隐瞒欺诈、反对伪劣假冒、反对弄虚作假。从哲学的意义上说,“诚信”既是一种世界观,又是一种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无论对于社会抑或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国之本。国家的主体是人民,国家的主权也归于人民。中国自古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明训,这些话至今仍然是至理名言。但国家的领导者依靠什么去团结人民呢?靠的是明智的政策和精神信念,“诚信”就是取信于民、团结人民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信念。对于一个社会单位(如一个企业)、一项社会事业(如一个行业、一项职业)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业之本。“诚信”作为一项普遍适用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建立行业之间、单位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互信、互利的良性互动关系的道德杠杆。很难设想,一个不讲诚信、不守信用的单位或企业,在现代法治社会会有长期立足之地。一项社会事业也只有依靠诚信立业,才能顺利发展。对于每个社会成员而言,“诚信”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宝。人生立于世间数十年,必须不断学习,以获得知识、增进知识,知识既是个人谋生的工具,也是个人为社会服务的工具。但是,要真正做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光靠“知识”工具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去指导,否则,知识也可能成为滋生罪恶的工具。“诚信”精神就是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指引人们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个人以诚立身,就会做到公正无私、不偏不倚,讲究信用,就能守法、受约、取信于人,就能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让我们努力学习孙东林诚实守信的优良品德。
第五篇:听道德模范事迹报告有感
听道德模范事迹报告有感
上周四我们有幸听了全国道德模范在我校的事迹报告。他们每个人都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道德二字。期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信义兄弟”:孙东林。
他是一位守诺如金的商人,20余年从不拖欠农民工工资;他与哥哥冒风迎雪生死接力送薪,被称为“信义兄弟”;他将社会各界捐赠悉数捐出设立基金会,倾情帮助困难农民工;他的义举在中华大地广为传扬,当选“201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就是来自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的建筑商孙东林。他的诚实守信令我深受感动。
诚信是什么?从道德范畴来讲,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诚,信也”,“信,诚也”。可见,诚信的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反对隐瞒欺诈、反对伪劣假冒、诚,是先秦儒家提出的一个重要的伦理学和哲学概念,以后成为中国伦理思想史的重要范畴。直到孔子时期,“诚”还未形成为理论概念。孟子时不但已经形成为理论概念,而且位置十分重要。他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在这里,诚不但是天道本体的最高范畴,也是做人的规律和诀窍。荀子发挥了“诚”的思想,指出它为“政事之本”。他说;“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在《礼记·中庸》里,“诚”成为礼的核心范畴和人生的最高境界:“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诚笃的品德和态度,就可以贯通多种仁义道德,成己成人,甚至能够尽人之性,尽物之性,赞天地只化育而与天地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大学》把“诚意
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诚”成为圣贤们体察天意,修身养性和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环节。宋代周敦颐进一步认为“诚”为“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
诚实在内的“诚”看作仁、义、礼、智、信这“五常”的基础和各种善行的开端。程颐更为直截了当地说:“吾未见不诚而能为善也”其见解入木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