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阿图什籍学员岗前鉴定书
克州籍环卫工综合鉴定书
按照县委、政府统一安排部署,2018年3月10日,县委党校培训点顺利接受了25名克州籍务工人员并立即组织开展了国语培训工作,截止目前,已强化培训近三个月。培训过程中,有4名环卫工中途返回原籍,后又新增4名,现有25名人员中,有男13名,女12名,夫妻工两对。
党校培训点采取学校化管理模式,由专职双语教师精心制定教案、教学计划,挑选趣味性强、吸引力强、实用性强的小学双语教材教学,从最基础的汉语拼音开始教授,循序渐进,不断夯实学员国语基础。课上由双语教师采取亲自教授、ppt演示、播放双语教育课件、红色电教片等多种形式,不断强化培训效果。课下开展“1+1” 结对帮扶学,通过学员相互帮带、结亲干部结对帮扶的形式不断巩固学习成果。经过近三个月的扎实培训,学员国语书写、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强,国语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果。
在日常管理方面,党校培训点采取加强军事化管理、强化理论学习等方式,有效提升学员的思想素质。通过组织学员开展军训、观看警示教育片,深入学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去极端化条例》《致维吾尔同胞觉醒书》《五问维吾尔族青年》等宣传材料及区、州、县相关会议精神并撰写心得体会、发声亮剑材料,发动学员持续开展集中发声亮剑活动,不断提高学员理论修养。党校培训点始终把军事化管理和理论学习当作提高和加强学员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使其组织观念、纪律观念进一步加强,对党的性质、宗旨有了一个再认识、再提高,能更好地用纪律来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经过近三个月的军事化管理、红色教育培训,学员遵纪守法、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的自觉性明显增强。
日前,党校培训点已对25名克州籍学员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军事化培训、国语培训、思想教育、谈心谈话、义务劳动等多方面、多形式的系统性教育培养工作,并进行了2期国语笔试、口试、知识竞赛晋级考试,所有学员均顺利通过了考试。培训期间,各学员思想稳定,服从管理,学习态度端正,生活态度积极。经全体管理干部召开分析研判会议,结合学员各方面表现,评估认为,目前25名学员思想素质、国语水平、纪律意识、精神面貌、综合素质等均得到了质的提升,满足环卫工上岗条件,培训效果达到了预期。其中,有12名学员学习成绩较好,思想、军训、生活方面表现优秀,具有较强的国语书写、表达能力,能充分适应岗位需求;有8名学员成绩中等,思想、军训、生活方面表现优秀,具备一定的国语书写、表达能力,能满足岗位需求;有5名学员学习成绩不理想,但有一定进步,已经具备使用国语进行简单交流、书写的能力,思想、军训、生活方面表现优秀,基本满足日常生活及工作岗位要求。经综合鉴定,所有学员均已具备上岗条件。
第二篇:保定军校甘肃籍学员
保定军校甘肃籍学员
万国藩(1894-?)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毕业。别号疆如,甘肃天水人,甘肃陆军小学堂、陕西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毕业。1919年春保定军校毕业。1945年7月任陆军上校军衔。
马克常(1893-?)保定军校军官学校第一期步兵科毕业,别号仲侯,甘肃皋兰人。甘肃陆军小学堂、北京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毕业。1914年11月保定军校毕业,分发直隶陆军服务。1924年6月任北京政府陆军第十四军(师长周荫人)司令参谋长等职。后随军南下福建,1925年8月任福建陆军第一混成旅(旅长董胜标)第一团团长,率部驻防福建莆田地区。1926年8月率部与入闽国民革命军北伐东路军作战,战败后返回北方寓居赋闲。王延瑞(1891-?)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工兵科毕业。又名庭瑞,别号辑五,甘肃皋兰人。甘肃陆军小学堂、西安第二陆军中学毕业。1914年11月保定军校。1926年10月任国民联军驻甘肃军事政治学校(校长刘郁芬)教育处处长,张寿龄任该校校长时任教育长等职,主持该校军事训练事宜。1932年12月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洛阳分校工兵科筑城教官等职。抗战爆发后,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工兵队队副,兼任筑城交通教官,后任工兵科科长等职。
王咸一(1894-1962)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炮兵科毕业。原名庶熙,又名协宜,甘肃武都人。陕西陆军弁目学堂、西安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南京陆军大学第一期参谋班毕业,返回甘肃陆军服务。历任甘肃省防军炮兵队排长、连长,第二混成旅(旅长鲁大昌)司令部参谋,步兵团连长、团副等职。后任陕甘边防军步兵营营长,陕西陆军第三师(师长田玉洁)司令部参谋等职。1927年12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第七方面军(总指挥刘郁芬)第十七军(军长刘郁芬兼)步兵第一师(师长鲁大昌)司令部参谋处处长,1924年4月任新编第十四军(师长鲁大昌)特务(警务)团团长。1930年4月任中央甘肃讨逆军第一路军司令(司令鲁大昌)部参谋长,兼任第二路警备司令部(司令鲁大昌)特务团团长,率部参加中央军序列中原大战。1932年1月任新编第十四军(师长鲁大昌)司令部参谋长,1935年10月任西北“剿匪”总司令部第一路军(总指挥朱绍良)第一纵队(司令曾万钟)新编第十四师(师长鲁大昌)司令部副参谋长,兼任特务团团长,率部参加对陕甘边红军及根据地的“围剿”作战。1936年3月任陆军炮兵上校军衔。1936年12月任陆军第一六五师(师长鲁大昌)第四九四旅(旅长将云台)副旅长,第四九五旅(旅长鲁大昌兼)代理旅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军事委员会第四预备军(司令长官何成浚)第十二团(军团长张钫)二十五军(军长万耀煌)第一六五师(师长鲁大昌)司令部参谋长,1938年1月任第二战区北路军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第二十一团(军团团长邓宝珊)新编第一军(军长鲁大昌)司令部参谋长,兼任第一六五师(师长鲁大昌兼)司令部参谋长,后任副师长等职,率部参加大同保卫战和忻口会战。1939年4月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傅作义)部东路军总指挥(鲁大昌)部参谋长、总参议等职。1946年7月任陆军少校军衔,同时退为备役。1948年冬当选为甘肃武都县临时参议会议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兰州市定居。153年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等职。1962年冬在甘肃兰州因病逝世。
史国铭(1888-1954)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工兵科毕业,又名宗铭、宗鲁,别号鼎新,甘肃狄道(《保定军同学录》载,一说是临洮《陆军大学同学录》载)人。甘肃陆军小学堂,武昌陆军第二中学,北京陆军大学第五期毕业。1911年参加同盟会,在武昌陆军中学学习期间,正值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爆发,随陆军中学组成学生军参加起义军事行动。1912年9月考入保定军校学习,1914年11月保定军校毕业,返回甘肃陆军服务,历任甘肃新军步兵团工兵副长、队官等职。1917年1月考入陆军大学学习,1919年12月毕业。历任西北边防军第一师(师长曲同丰)司令部参谋,随部驻防北京近畿地区。后返回甘肃供职,历任甘肃督军公署新军训练处副主任,甘肃陇南讲武堂教育长,主持讲武堂教育和训练事宜,讲武堂结束后,历任陕西边防督办(李云龙)公输上校参谋,讨贼联军陕甘总司令(于右任)部第八路军司令(李云龙)部参谋长,所部归附国民政府后,与1928年1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五方面军(总指挥岳维峻)第十一军(军长李云龙)暂编第一师(师长李云龙兼)司令部参谋长,率部参加陕西豫南地区北伐统一战事。1929年春部队编遣时免职,后任洛阳工兵学校教育长等职。1930年中原大战时,任冯(玉祥)阎(锡山)联军甘肃讨贼第四路军司令,战败后再度免职。1932年春任陆军第二十七军(军长李云龙)第二十三师(师长李云龙兼)司令部参谋长、副师长等职,率部参加对湘赣边区红军根据地的“围剿”作战。1935年12月李云龙病故后,该师并入樊嵩甫部,随部赴西安驻军,1936年1月任兰州绥靖主任(朱绍良)公署新编第十四军(师长鲁大昌)司令部参谋长,率部参加对陕北红军及根据地的“围剿”作战。1936年2月任陆军少将军衔。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军事委员会西安行营(主任顾祝同、蒋鼎文)少将参议,1937年底开始于中共建立联系,在西安组织“大众生活互助社”任社长。1928年12月任军事委员会天水行营(主任程潜)高级参谋等职。1941年在兰州组织西北民主政团(民盟前身),推选为主任委员。1942年与王仲甲、萧焕章等策动“甘南事变”失败后转入秘密活动。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国民政府西北行辕参议等职。1946年7月除役。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陇南地区联络情报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及中国民主建国委员会会员身份,先后当选为甘肃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甘肃省各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甘肃省政协委员,常务委员,曾任甘肃省人民政府林业厅副厅长等职,1954年在兰州因病逝世。
刘英(1892年-?)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炮兵科毕业。别号华裳,甘肃陇西人。陕西陆军小学堂、西安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毕业。1919年3月毕业于保定军校,任中央陆军第五混成旅炮兵营排长、连长等职。1925年3月任国民军第三军炮兵旅司令部参谋,兼第二团连长、团副等职。1928年3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新编第三军直属炮兵团代团长,随部参加中原大战。1932年1月任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炮兵科教官、主任教官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七十八军(军长宋希渡)第三十六师(师长宋希渡)第一0八旅旅长,率部参加淞沪会战,在战斗负重伤,伤愈后转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西安分校)学员总队总队副,第七分校王曲军官教育队班主任,第八战区第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胡宗南)部炮兵指挥高级参谋等职。1946年6月退为备役。
刘邦彦(1984-?)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工兵科毕业。别号汉佐,甘肃兰州人。甘肃陆军小学堂、西安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毕业。1919年3月保定军校毕业,分发陕西陆军服务。历任国民军援陕总司令(刘郁芬)部参谋、科长,兼任随营学校兵团团长等职。1927年12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冯玉祥)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孙连仲)第十三军(军长张伟玺)司令参谋处处长,率部参加北伐战争。1930年5月任冯(玉祥)阎(锡山)反蒋(介石)联军第二方面军(总司令冯玉祥)第一路军总司令(张伟玺)部参谋处处长等职,南路军总指挥(张伟玺)部副参谋长,兼任参谋处处长等职,随部参加中原大战平汉线战事,战败后所部被整编免职。
刘耀曾(1891-?)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毕业,又名耀增,别号远亭,甘肃静宁人。甘肃陆军小学堂、北京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毕业,军事委员会战时将校研究班毕业。1919年3月保定军校毕业。1935年1月任陆军第五十一师(师长王耀武)司令部参谋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九战区第一兵团(司令官薛岳)第七十四军(军长俞济时)第五十一师(师长王耀武)司令部参谋长,1938年5月入军事委员会战时将校研究班学习,结业后免除军职。
杜杰(1887-1949)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骑兵科毕业。别字汉三,后以字行,甘肃天水人,湖北陆军小学堂第一期、武昌陆军第三中学毕业。1904年冬考入湖北陆军小学堂,毕业后继入武昌陆军中学学习,1911年秋考入保定军校入伍学生队,辛亥革命爆发后,返回天水,参加甘肃督军公署骁军统领黄钺发起的秦州起义。失败后复入保定军校继续学习,1914年11月毕业,分发陕西陆军服务,历任陕西省防军骑兵第一团(团长陈树滋)第一营排长,陕西陆军第一混成旅(旅长刘世龙)步兵第一团(团长商震)第二营连长等职,随部参加讨伐张勋复辟的作战。1923年秋任北京政府陆军第十一师司令部随营学校学兵团营长、团长等职。1924年秋任国民二军驻陕西总司令(于右任)部副官长,国民二军南路军第七师(师长邓宝珊)司令部副官长,兼任南路军总指挥(邓宝珊)部参谋长,率部参加对奉军的作战。1927年春与中共党员葛霁云、吴鸿宾等建立联系,被免职后于陕西西安等地寓居。1934年10月任陕西绥靖公署驻甘肃分署副官长,后任新编第一军(军长邓宝珊)第十旅第一团团长,率部驻防甘肃定西地区。1936年夏红二军、第四方面军长征途径定西,不与红军作战,并营救了一批红军伤病员。1936年9月任陆军骑兵上校军衔。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八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部高参室高参,战区干部训练团高级班副教育长,与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谢觉哉、伍修权取得联系,接纳共产党员及进步青年到所部工作,建立“民众抗日先锋”青年抗日救国会”等组织,事泄后被朱绍良免职软禁。1945年春任军事委员会天水行营(主任程潜)高级参谋,1947年8月任陆军少将军衔,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与程海寰等组织“西北前进同盟策动委员会”,计划于秦岭开辟川陕甘游击队,参与对天水地区国民党驻军的策反工作。1949年3月11日在西安被捕,在狱中宁死不屈,同年5月17日在西安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甘肃省人民政府追认其为革命烈士。甘肃天水文史资料1989年第三期载有《杜汉三烈士平生》(民盟天水市委会编)等。杜堃(1891-1960)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毕业。别号承天,甘肃金县(一说榆中)人。西安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毕业。1919年3月保定军校毕业,分发山西陆军服务。历任晋绥军步兵旅连长、营长、团长、旅长等职。1929年6月任冯(玉祥)阎(锡山)反蒋(介石)联军第三方面军(总司令阎锡山兼)第三军(军长王靖国)第八十师长,1930年5月率部参加中原大战。1935年5月任陆军步兵上校军衔。1937年5月陆军上校军衔。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二战区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第十九军(军长王靖国)步兵第二一五旅旅长,率部参加太原保卫战、忻口会战诸役。1938年7月任第二战区北路军(总司令杨爱源)第十九师(师长王靖国)第七十师师长等,率部参加平型关战役和娘子关战役诸役。后任第十九师(师长王靖国兼)副军长,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高级参谋室高级参谋、主任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退役,任甘肃省政府顾问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兰州市定居,任兰州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等职。1960年春在兰州市因病逝世,甘肃榆中文史资料1990年一期有《回忆杜堃的戎马生涯》(杜月秋著)等。
李世杰(1893-1979)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骑兵科毕业。别号北屏,原籍甘肃皋兰,寄籍山西曲阳。山西陆军小学堂、西安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南京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三期毕业。1918年9月保定军校毕业,分发山西晋军服务。历任晋军第二师(师长孔繁霨)第四旅(旅长谢濂)第八团(团长傅作义)参谋,1926年春任晋军第四旅(旅长傅作义)第七团连长等职。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第六军(军长丰玉玺)第四师(师长傅作义)第八团团副、营长随部参加北伐战争。1929年夏任晋绥军第十军(军长傅作义)第二十九师(师长叶启杰)第一团团长等职,1930年5月率部参加中原大战,战败后所部被东北军整编,任第三十五(军长傅作义)第七十三师(师长傅作义兼)第一四七旅司令部参谋长,1932年任第七十三师(师长傅作义兼)第一七四旅副旅长、旅长等职。1935年4月任陆军少将军衔。1936年春任太原绥靖主任(阎锡山)公署第三纵队第七十二师(师长李生达)司令部参谋长、副师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部参谋处处长,随部参加太原保卫战、平型关战役和忻口会战。后保送陆军大学特别班毕业,1938年10月毕业,留校任陆军大学战术教官等职。1940年10月任第八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第三十五军(军长傅作义)司令部参谋长,此后长期辅佐处理军事指挥事宜,曾兼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傅作义)部战时干部训练团教育长等职,率部参加绥西抗日战事。1945年6月在归绥设置第十二战区(司令长官傅作义),任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长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协助傅作义处理热河、绥远、察哈尔三省日军受降事宜。1945年10月被授予忠勤勋章,1946年5月被授予胜利勋章。1946年12月至1949年1月兼任察哈尔省(主席傅作义兼任)政府委员,察哈尔省保安司令(傅作义)部副司令等职。1947年1月任张垣绥靖主任(傅作义)公署参谋长,1948年8月任华北“剿匪”总司令(傅作义)部参谋长等职,1949年1月随傅作义部在北平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任绥远省人民政府(主席傅作义)委员,绥远省行政干部学校教育长,绥远省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乌兰夫)司法厅厅长等职。1959年3月至1979年任内蒙古自治区第二、第三、第四届政协副主席,1959年4月起任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著有《北平和平解放中我的经历与见闻》(载于《远国民党将领的回忆——平津战役亲历记》)、《关上村附近阻击战》[载于《远国民党将领回忆——围追堵截红军长征亲历记》(下)]、《黄百韬在碾庄圩指挥目睹记》(载于《中华文史资料的文库》第七十卷)等
第三篇:党课学员鉴定表自我鉴定书-精选
党课学员鉴定表自我鉴定书
党课学员鉴定表自我鉴定书篇一
本人, 年 月参加了 学习。现就本人进入党校学习以来各种方面的情况作如下自我鉴定:
一、思想表现方面:
本人一贯以来思想上积极上进,政治上立场坚定。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拥护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国家的各项政策法令。我进入大学以后,通过对实事和我党政策的了解,更加坚定了我的共产主义的信仰。因为我觉得它是最科学,最先进的,揭示了历史的发展趋势,未来的世界也将是这样的,自己理应为真实的未来而努力。
二、学习方面:
进入党校学习后,老师的真心话语和精彩的分析让我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对党有了更深入和真实的认识。我上课努力听讲,尽量消化自己学过的知识。在认真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注意学习其他非专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通过三年学习,现已认真完成了各门课程的学习,掌握了所学知识,并通过了有关课程考核。
党校学习结束后,我将更加努力地学习党的xxxx,更加深入的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中大作用,用它来武装自己。学无止境,我将会以严谨的态度继续学习党的知识,关心实事和党的政策;同时,平时做事从小事做起,尽量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三、纪律和参加班集体活动方面:
本人自进入党校学习以来,思想上积极向上,坚持自觉遵守国家的各项政策法令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听从老师的教导,诚恳待人,乐于助人。具有强烈的班集体主义精神,积极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乐于参加学校及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如篮球赛、乒乓球赛等,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四、收获:
三年的大学生活,学到了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实事和我党政策的了解,更加坚定了我的共产主义的信仰。思想变成熟了许多,性格更坚毅了。认识了许多同学和老师,建立起友谊,并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提升了自身素质,认清了自身的一些短处并尽力改正。社会实践能力也有很大提高,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三年的大学生活将是我人生的一个起点,是闪闪发光的一段历程,它包含了汗水和收获,在我的人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党课学员鉴定表自我鉴定书篇二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一转眼,两年的党校校园生活即将结束。从 XX 年 7 月进入中共文山州委党校就读中共云南省委党校脱产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班以来,本人一直遵循党校
一、政治思想表现
本人一直以来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积极上进,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拥护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法令。
二、学习生活方面
在学习上,本人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勤奋好学,态度端正,目标明确,掌握了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积极参与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两年来,所学的科目都顺利通过考试...本人就读于xx广播电视大学XX年春季行政管理专业。工作至今,使我充分认识到之前在校所学的知识及工作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今后的工作需要,急需补充相关理论、专业技能知识。我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心参加了电大学习,现已修完全部课程,即将毕业。
电大业余学习以自学为主,条件艰苦,我统筹安排,以工作为主,学习为工作服务,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同时,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家庭的关系,积极争取家人的支持、帮助和配合,家人的支持和鼓励,成就我的学业。业余学习条件虽然艰苦,但也有它有利的一面,它为我提供了边学习边实践的机会。在学习中,我注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经常运用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研究分析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
三年的电大学习,使我获益良多。学校严格的管理,严明的纪律,良好的校风,为我们营造了优良的学习氛围。在学校的严格要求和辅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刻苦学习,积极参加辅导,按时完成课程作业,及时通过各种渠道与老师交流,获取知识。顺利通过了全部课程考试,完成毕业论文,修完学分。经过电大学习,使我增长了知识,增强了工作能力,提高了思想文化素质。
毕业后,我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职工作,把所学专业知识运用于工作实践中去;同时,争取创造更多的条件,继续参与更高层次的学习深造。
党课学员鉴定表自我鉴定书篇三
本人XXX,男,法学院20XX级2班的学生。20XX年X月至X月参加了XX大学党校学习。这份鉴定主要是总结本人大学以来各种方面的情况,以便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同时也是这次选举预备党员的材料。
主义是我的信仰。20XX年的X月,我和班里的其他3个同学一起进党校学习,虽然学习在X月份就结束的,而且一个星期只有一次课,但收益却颇大。老师的讲课都是比较精辟的,他们的真心话语和精彩的分析让我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对党有了更深入和真实的认识。其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共勉的作用吧。
看着这么多同学和我一起奋斗,更看到了我党坚实的群众基础。看到了党员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尽心尽力的赤子之心。对自己心里的触动很大,也感觉到自己的基础知识有所不足,党校学习结束后,本人并没有停止学习,而是更加努力地学习党的三个代表,更加深入的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中大作用,用它武装自己。并且经常本宿舍和旁边宿舍的党员的交流。不过学无止境,我以后也会抱着严谨的态度继续学习党的知识,关心实事和党的政策;同时平时做事从小事做起,尽量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党员是平凡的,也是不平凡的。党员的平凡体现在从身边事情做起,以身作则,为人民服务。作为一个入党积极分子,作为一个向党组织靠拢的人,工作方面一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个人如果没有一种可以终生奉行的信仰的话,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方向,在很多事情上会很胡涂,不知道怎么处理,日子也过得漫无目的,浪费时光。有信仰才能有动力,才有原则,才会让自己觉得很充实,才可以分辨是非。
我进入大学以后,这个感觉越来越强烈,同时通过对实事和我党政策的了解,更加坚定了我的主义的信仰。因为我觉得它是最科学,最先进的,揭示了历史的发展趋势,未来的世界也将是这样的,自己理应为真实的未来而努力。
本人认为自己无论是作为一个入党积极分子,不可以只是空有一腔热忱而没有相应的能力,要有相应的知识才可以把自己的热情化为行动,才可以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所以我注意学习方面的各种问题。上课努力听讲,尽量消化自己学过的知识。认真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注意注意自己其他非专业知识的学习,尽量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例如电脑方面的学习,我自己自学了很多,同时学会了制作网页,制作flash等。同时把学到的知识用到自己的工作上,发挥了自己的长处。
本人大一和大二都担任的法学院学生会的网络部长,在珠海校区负责制作了法学院珠海校区的主页,同时当时还是法学院论坛的版主,为同学们及时了解信息和校外的同学了解法学院珠海校区提供了一个平台。
在预备党员自我鉴定今年还在妇女与性别研究中心和英国文化处的项目中,负责网页的制作,做成了妇女打工者权益保护的网站,为妇女打工者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提供了一个途径;大三第一学期担任了法学二班的班长,尽自己的能力为同学们服务。
无论以前做的怎么样,本人都应该总结经验,眼光向前看,用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继续努力,争取加入中国党!
看了“党课学员鉴定表自我鉴定书”的人还看了:
1.党课学员鉴定表的学习内容
2.党课结业鉴定表学员自我鉴定
3.党课学员培训考核表个人鉴定
4.预备党员培训鉴定表自我鉴定书
5.党校学员鉴定表小组鉴定评语
第四篇:小学新教师培训(岗前培训)学员小结
小学新教师培训(岗前培训)学员小结
一、培训概况其
新教师培训涵盖了几乎所有新教师岗前的应知应会,通过入职引导激发新教师的职业激情、树立职业理想,培养其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提高新教师专业思想和师德修养,让每位新教师清晰自己的成长目标,学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为尽快胜任学校教育教学岗位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主要收获和体会
特别感谢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这次全面的、活泼的、充满激情的岗前培训,解决了对我未来工作的一些迷茫和困惑,明确了工作目标的同时也清晰了职业发展方向,同时还交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另外还要特别感谢一直陪伴的热情洋溢的指导老师和活力四射的伙伴们。岗前培训用“时间紧、任务重”来总结一点不过,可以说累的那叫一个“过瘾”,收获也是满满的。
从第一天团队组建起,就注定了这是一次不一般的经历,破冰游戏,使人与人之间很快熟悉起来,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小任务,让几个人很快抱成了团。短短的几分钟从团队起名,定口号、队歌、队徽、造型,甚至还初步完成了一张涵盖这些元素的漂亮的海报。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头脑风暴的魔力,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一个团队的创造力却可以是无限的。“一个成功的教师,应该是班级团队的领导者”所以我们的队名确定为“不服不行”至今我依然很喜欢这个创意。
团队学习中我学会了第一,“大局意识”即一切服从团队总目标,坚持自己也要兼容他人的想法,只要是为了顺利团队任务的想法,都不要排斥,很多情况下都可以有一个折中的办法;第二,“时间观念”整个培训中每个任务都有明确的完成时间,而且是时间相对紧张,但大家都能合理安排出色完成,在这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分工合作,统筹管理。第三,“参与就有收获”培训整个过程都有积分的激励制度,开始我们是为了荣誉而战,渐渐的我发现积极参与的每一个过程都有感触、有收获。第四,“教学也可以这样”这次体验式的参与,让我知道课堂也居然可以这样,为我今后活跃课堂气氛,搞好课堂和班级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初识“教育诊疗”,我之前教过一年中专,那个学校的学生基本上是考不上高中而被迫选择上了中专,学生身上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良习惯和问题,那时的我只知道他们“不该怎样”“该怎么样”,很少思考他们为什么会这样。现在我知道,身为教师,我应该先知道学生“为什么会如此”才能对症下药,才能行之有效。这次培训接触到教育诊疗,也有幸得到了,王晓春老师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这本书,读起来感觉解渴,他实事求是的客观真实的对教育案例给予中肯甚至犀利的评价。另外,华老师还特别提醒我们不能盲目诊疗,不是所有的学生问题都在诊疗范围内,要理性判断有一些是医学上的问题,不能强求诊疗,这个提示对新教师非常重要。
三、问题与思考
培训中我发现了自己两个问题: 一是“急”,急于表达自己,急于找到答案,甚至于一次在课堂上没有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思路,险些扰乱了老师的课堂节奏。培训中我及时反思,在接下来的培训中有意识的控制自己跟紧老师的节奏,有疑问及时记录,稍后研究。因此我也预测将来我的课堂上也会遇到类似行为的学生,那时身为教师的我必须坚定维持自己节奏的同时,也会理解学生的这种行为,并及时帮助纠正。
二是“啰嗦”,我不善总结,在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总是担心表达不够明确,以至于同样的意思反复的不同的方式来说。经过反思,我觉得这关键在于一个“相信”,首先自己理清思路再说话,相信自己的表达;另外也要“相信”听众,他们可能比我的经验丰富理解力强。现在我时常提醒自己“当讲则讲”。
四、意见与建议
1、破冰游戏安全要注意,“抓手指”游戏中一个小伙伴过分用力致使我右手食指疼痛至今尚未痊愈。
2、希望新教师培训特别再增加一些课堂管理方面的内容,特别是课堂纪律维持方面,这对我这个新教师来说感觉是个棘手的问题。
第五篇:毕业学员岗前培训结业典礼学员代表发言
毕业学员岗前培训结业典礼学员代表发言
尊敬的各位首长、亲爱的战友们:
您们好!
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代表2011年毕业学员做岗前培训结业发言,此刻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样激动无比。
时光荏苒,在这短暂的一个月当中,在总队、大兴安岭支队及培训班各级领导的深切关怀与指导下,我们参训的49名学员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在培训过程中,全体学员能够严格训练,严格要求自己,服从管理,听从指挥,勤于思考,刻苦学习,积极参加各项学习训练活动。通过培训,我们的军事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思想认识也更加深刻。我们深知,成绩的取得与各级首长领导以及培训班的干部骨干们的辛勤工作密不可分,在这里,我谨代表2011年毕业学员岗前培训班的全体学员向你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一个月的相处,我们共同接受警营的洗礼,摸爬滚打,同甘共苦。经过了动员教育,参观了支队基层正规化建设,组织了学习文件、辅导授课、军事训练、体会交流等专题培训。培训队把提高学员的素质能力作为重点,把基层工作中容易遇到的问题作为难点,立足排长工作需要,科学组训,因材施教。全体学员在知识技能方面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综合素质明显提升。一个
月的学习与培训,让我们对基层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有了初步地了解,熟悉了基层生活环境,丰富了基层经历,提高了管理能力,增强了基层任职的信心和决心,这些为我们今后的基层任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也更加认识到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意义,也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热爱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同志们,风云际会正当时,百舸千帆竞风流。让我们在上级党委机关和首长的正确领导下,以本次岗前培训为契机,立足本职岗位、践行使命、建功警营,将自己的所学带到广大基层部队去。大力发扬森林部队“火场精神”和“敢打必胜”的信念,勇上一线打头阵,不负各级领导的辛勤培养和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为森林部队的辉煌明天和祖国绿色生态事业不懈奋斗!
培训全体学员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