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生命的安顿》心得体会
读《生命的安顿》的心得体会
泸西县金马镇雨龙小学 陈红岗
选择此书,实属偶然。我这个人不喜欢看书,却喜欢逛书店。四月的一天,在泸西九华路新华书店,本要找一本关于易经的书,却看到了身后这本《生命的安顿》,响亮的名字,蓝色封皮,厚厚的,翻开一看2008年9月第一版,是新书,于是拿了本新的就买了。刚出书店,撕掉塑料包装,发现书中有残页,皱皱巴巴,挺别扭,立刻明白了塑料包装的意义。也罢,封皮漂亮就好,里面的内容又不一定看。说来也巧,刚买了书,学校党员教师开展读一本好书的主题活动,当时心里特别高兴,借此机会好好读读这本《生命的安顿》。尽管有残页,但也不能抛弃。
“佛教非宗教,乃佛陀至善圆满的教育。佛教,不只在寺院或西方,尤其在人间的性格。佛陀的智慧,如海洋一样浩瀚深邃,佛陀的法语,充满大慈大悲。”这是卷首寄语的一部分,十分生动。就像书的名字一样,让人充满了憧憬与向往,期待着尽快看完此书,收获智慧,安顿生命。这是一本好书,一本俗人看不懂的好书。作者似乎考虑到了这一点,特地写了阅读说明。我读了阅读说明,又看书的内容,还是没看懂。似乎作者在讲述佛学智慧的时候,故意使用佛学用语,好让我们大家都晕了,以显示他是一个读过万卷佛典的人。其实也不然,这是一本用一生来研读的书,怎么可能一个月就看懂呢?此书分上下两卷:上卷闻思篇,佛典简读;下卷修正篇,回归本心。
流淌生命灵魂的幽谷清泉,涤荡凡世俗尘的妄念杂虑;
明了现实人生的究竟道理,对治现代社会的弊病顽症!
这可能是对此书的最好最完整的评价了。作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信仰的是马克思主义,但我对佛陀有太多的疑问,为什么那么多 的中国人信佛?特别是一些商业人士。外现在家相,内修清净心;身在商业界,实践菩萨行。经商治世需要的是佛陀的心态。佛教虽在时间上讲过去、现在、未来,但却最重视现在的福祉;佛教虽在空间上说他方世界、十方世界,但却最重视现实问题;佛教虽在人间问题上讲十法界无量无边众生,但却最重人类,以人为本。就如净空大师所言,佛教是一个重视现实,重视建议,重视此刻人间的教育。我由此而越来越坚信,佛教非迷信、非消极,乃智信、积极。佛陀告诉我们,资粮无限,佛性无限,人的潜力无限,而这是一切哲学、科学、文学所没能达到的境界。这种阔达的、安静的境地正是那些商界人士所追求向往的。
作者从事酒店服务业多年,对酒店管理有一定研究。自80年代中期起开始研究酒店服务规范、流程与管理技巧。又因有留学日本的经历,所以,很“崇洋”,以为洋人做事的严格,修养的规矩,正是我们所大缺特缺的。坚信凡事模仿,“按部就班”,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就可事半功倍。这是作者的最初想法。
后来作者意识到,真正的事业经营与业务管理,仅在规范上做,远远不够。因为事业的成败总在“关键的几步”,在乎人能否在关键时刻做到“恰到好处的临场发挥”——“大政方针制定之后,人就是决定因素”,特别针对我们中国人。
转眼进入21世纪,在商海实践中随波逐流,作者又有新的发现:无论按部就班的规范制度,还是临场发挥的技巧变通,都不是根本。根本、长久的,只存乎人心。人心何为?为理念,为文化。何以修心?何以为理念?何为文化?在于一个“道”字。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本书思路秉承了“心灵经营”之宗旨,并在三个方向上奋发图强。2 其一,是现代净空大师所宣称的“佛教非宗教,而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之观点。其二,是近代佛教领袖太虚大师所宣言的“我们要建立人间佛教的性格”的“人间佛教”思想。还有一个,就是促成大家“外现在家相,内修清净心;身在商业界,实践菩萨行”的境界。
更为重要的,我发现了另一个真实:理解佛法,不能不同时理解儒家、道教的思想,否则,将是极不完整,也是不可能真正深入的;也不能不对世俗的“心灵经营”模式有充分的理解,否则,即使有深入的功夫,也难以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间为大众谋得半点福祉。换言之,儒释道是一体,不是二,也不是三,现代中国人从来没有、将来也不会背离这个根本文化。再往深处追寻,我又能看到,是《易经》揭示的“三易”——变易、不易、简易,奠定了儒释道的生存环境和土壤…… 郑辛遥先生曾说:“信仰,就是相信你眼睛看不到的东西;信仰的报酬,则是能看得见你所相信的事。”科学,因为有而相信;信仰,因为信而有。因而,科学总是有局限的,而信仰则空间广大。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无论是耶稣、圣母玛丽亚,还是佛陀、孔子、老子、庄子,都在宣说着同一个伟大的词——真爱,并一样坚定地引导着众生前进。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视野里,他们殊途同归。所不同的是,前者祈祷着耶稣、圣母玛丽亚的万能与主宰,后者则坚信“天上天下,唯我(自性)独尊”的自力更生精神。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至少要有一点宗教精神,我们可以不信仰宗教,但不能没有信仰;我们可以随遇而安,但一定要专注,一定要执着。
写到这里,大部分都是摘抄的。读完此书还是有很多收获的,我们不但要真诚对待他人,真爱他人,我们更要专注自己的事业,爱情甚至婚姻。生活的快乐不应过多的依赖于物质,而应立足于精神层面。因无,所以有,如杯子是空的,可以用来盛水;因有,所以无,如果 3 杯子已经填满,还怎么盛水已用?同理,人因无心而有用,所以,一切圆融,无碍,欢喜充满。
这就是生命的安顿。
第二篇:科安顿公司简介
科安顿营销策划有限公司
公司简介:
广州科安顿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以企业(美容院)实际日常操作、运营、管理的综合性新型营销策划公司。致力于为各种类型的美容院提供高层次、权威性的专业策划咨询服务。业务范围涵盖战略规划、营销策划、形象设计、企业(美容院)诊断、企业管理咨询、内部运营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公司总经理李秦苇先生凭借对20年策划、管理、咨询、实操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倾力为客户提供创造性观点及富有建设性和操作性的全面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价值增长。公司拥有科学的、专业的、系统的培训方案和一流的培训讲师团队,是中国仅有的从企业(美容院)发展实战操作出发的策划公司。本着“诚信合作,共同发展”的宗旨,以帮助他人成功就是自己成功的服务理念,向着多元化、全面化、系统化的营销策划经营企业方向发展。
公司经营项目:
美容院店务管理策划留住员工策划节日活动会议策划 美容院开卡储值、消卡盈利实战专业培训培训员工如何入股、入利一月元旦节活动策划 专业培训美容院服务流程员工心态、激励机制专业培训二月情人节活动策划 专业培训美容院接待流程如何教你挖美容师三月妇女节、植树节 专业培训美容院技术流程定员、定岗、定职责、定工资四月清明节、愚人节 专业培训美容院皮肤测试流程如何解决美容师工作时间五月劳动节、母亲节、青年节 美容院专业装修设计制定美容师员工手册六月儿童节、端午节、父亲节 美容院开展异业联盟体系建设美容院员工劳保福利待遇规划七月建党节活动策划 美容院现有项目梳理、整合、项目输出体系建设美容院薪酬体系专业规范建设八月建军节、七夕情人节 帮助你策划出如何收购、并购、合并美容院美容院员工升职制度策划九月中秋节、教师节 店滚店战略盈利模式美容院员工高效促单能力提升专业培训十月国庆节、重阳节 美容院连锁经营策划员工礼仪规范提升建设十一月感恩节、光棍节 美容院升级转型专业战略策划员工奖励体制建设十二月圣诞节、年终答谢会
企业理念:
【企业定位】以传播思想、知识、技术与经验,帮助各种类型的美容院和企业持续成长
【企业使命】规范中国的美容院市场,成为中国美容院的标杆企业
【企业愿景】成为最有价值和最具影响力的营销策划机构
【企业精神】责任、团队、智慧、创新
【企业服务目标】解决客户问题,追求客户满意
策划服务流程:
初步需要明确方案→向客户提供建议、专业实施方法→深入接触需求探寻→美容院实地考察→美容院→访谈提供现有资料参考→项目计划书制定确定策划要点→合同签订计划书实施→客户提供美容相关资料→研讨、制作、设计、校正→培训、跟踪、督导策划实施→推动项目实施目标掌控过程辅导→盈利
第三篇:安顿心灵(政协演讲比赛)
安顿心灵(政协演讲比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亲爱的朋友们:
上午好!
我叫xxx,来自分宜县人民医院,是一名五官科医生。我要演讲的题目是《安顿心灵》。
有人说:每个人都渴望表达,每颗心灵都需要得到很好的安顿。屈指算来,我已整整工作了十五个年头,从学医的第一天开始,白衣天使的奉献、忘我和救死扶伤的精神就一点一滴地浸入了我的骨髓,注入了我的血液,沉淀聚合在了我的心灵深处。十五年的从医工作我把医德履行在了每个工作的日日夜夜、一言一行与举手投足之间。医德是营养我们心灵的要素,忠诚敬业是我们的灵魂。违背了医德,就违背了良心,就会受到良心的遣责。“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这是医德规范里的第一条。是每个医务工作者都应化为内在品质的核心价值观,是我们从医者的工作宗旨,是从医者永不能泯灭的大医灵魂。
面对病痛的呻吟,面对血腥的伤口,面对遭受肉体之痛、精神之苦双重折磨的病人,常人可以望而却步,避而远之,而我们必须以冷静、沉着、清醒的头脑和温和的笑脸相迎,是什么支撑我们奋勇向前,是什么激励我们无所畏惧,是“医者仁心”的职业操守,是病人渴望的眼神,是爱心的呼唤。每年的“光明工程”在我院开展。在活动期间,我们的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了极大的考验。说实话,简直不是人过的日子,我想这大概就是天使吧。下乡进行白内障复查、登记、病历文书书写、每天做数十台手术,还要术后复查、随访及信息汇报汇总工作,其工作之艰辛外人难以想象。为了忠诚服务群众健康这神圣的天职,做医生的没有正常的休息时间,我们无法享受法定的节假日。无数次当脱下白大褂正要下班的时候,当端起饭碗正要就餐的时候,寒冷的黑夜里正在睡梦中的时候,突发的情况,紧急的召唤,容不得我们有丝毫的犹豫和片刻的耽搁,因为抢救生命,就是与死神赛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进入了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的时代。许多原有的价值理念和道德标准受到了严峻挑战,不少人的思想观念出现了困惑、迷茫、盲从。十几年来,有不少医务人员的医德走了下坡路。每当我坐在小吃摊前,不小心听到别人讲医生的不道德时,当我看到电视、报刊上报道《是谁对小孩下了黑手》之事时,我的心就有一种被刺痛的感觉,我的尊严似乎有被羞辱过而难以自容。这时我会想想唐代名医孙思邈;想想国际友人白求恩;想想现代的名医钟南山、华益慰;想想非典时期挺身而上的众多勇敢医者;作为医生的我,心中又有些许安慰。
人们常说,我们是天使,可我们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我们时常很累,可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我们仍然要坚强地站着。我们也有困惑,有时会因为窗外刮着风,天上飘着雪,心情会很糟。有时会因为领导不关心,家人不理解,人们不信任而心情沉重,思绪理不清。但我们更多时候是快乐和充实的。每当我们听到病人发自内心的感谢;每次看到出院病人欣慰的笑容;看到一个又一个患者恢复健康,又感觉自己的工作是多么的高尚。“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认为能得到病人的认可,能赢得患者的尊重和爱戴,就是我人人生价值观的充分体现,是我最大的幸福。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这段话是对医务工作最好的诠释。在这里,我要向所有的医务人员宣言:让我们牢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刻苦钻研业务、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优良的医德,努力为病人提供温馨、便捷、优质的服务,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再创生命的辉煌。
第四篇:《身心安顿》读书心得
《身心安顿》读书心得
外小东区 作者:覃杨娜
长久以来,人们习惯于享用“物质科学”所带来的方便与利益,却忘记了去耕耘“心灵科学”的美妙版图。所以,在平安富足之时,我们的心灵已经感到空虚;一旦患难与挫败来临之时,必然更加彷徨无助。
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所著的《身心安顿》就是从“智慧的开启”、“慈悲的胸怀”、“生死的面对”、“禅定的人格”与“因缘的成就”等各种层面深刻思维,提出完整、简洁的概念,以具体可行的方法,进入身心安顿的平宁境界。林清玄的散文是清幽而大气的,在宁静中透露着激越,总能感受到哲学、佛学的光芒。在林清玄的散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平凡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苦与乐,从最平凡的生活中,感悟佛法,感悟禅、感悟人生的真谛。这些文章初读自是清新异常,再品更是心开意解。
读这本书就像在和心灵的导师进行对话,生命中所遇到的诸多疑惑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林清玄总是通过一些平凡而充满哲理的故事,深入浅出的告诉我们生命的哲理。读完之后,竟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在读《看清生命的痛苦》一文中,作者就讲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说的是有一群弟子要出去朝圣,师父拿出一个苦瓜,对弟子们说:“随身带着这个苦瓜,记得把它浸泡在每一条你们经过的圣河,并且把它带进你们所朝拜的圣殿,放在圣桌上供养,并朝拜它。”
弟子朝圣走过许多圣河圣殿,并依照师父的教言去做。回来以后,他们把苦瓜交给师父,师父叫他们把苦瓜煮熟,当作晚餐。晚餐的时候,师父吃了一口,然后语重心长地说:“奇怪呀!泡过这么多圣水,进过这么多圣殿,这苦瓜竟然没有变甜。”
弟子听了,好几位立刻开悟了。这真是一个动人的教化,一个有智慧的人并不能改变人生这个苦瓜的本质,但是有智慧的人在面对人生的痛苦总是保持一个很好的态度,也就是佛经里所说的“与苦不倾动,与乐不染着”,在快乐的时候不会被快乐所污染,痛苦的时候也不会被痛苦所倾动,且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都好好吃人生这个苦瓜。读到这里我想起了我的一位挚友,大学刚毕业时遭遇失恋、父亲病重的打击,为了支付父亲住院的医药费,有差不多两年多的时间,除了工作就是做兼职,每天晚上下班后还要奔波到城市的另一边继续工作,照顾住院的父亲,没有双休和节假日„„今年暑假再见面,发现她瘦了一圈,但是依旧神采飞扬,她愉快的告诉我:父亲的病已经好转,现在情况比较稳定,欠下的债务她已经还的差不多了,更让人开心的是:在她最落魄的时候遇到了那个对的人,现在她已经成为幸福的新娘。我和她坐在街边聊了很久,经历一些事情后她变得成熟和坚强了,就像她自己说的:现在她特别满足,虽然在物质上十分贫乏,但只要父母健康,自己每天都特别开心,觉得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她分别时,我思绪万千,想想自己,生活中遇到一点不顺就愁眉不展,习惯自卑和消极,真是惭愧。现在想想人生之路除了和煦的阳关、盛开的鲜花,还有重重险阻和荆棘,我们不可能永远沐浴阳光,与花常伴。所以顺境时努力的生活,善待周围的人,善待自己;遇到困难险阻时坚强自信,心中开满鲜花,努力生活,并坚信自己会走出逆境。只要你走出那段困难时光,你会历练的更加坚强。
这本书不仅启迪读者的心灵,还从佛法的角度阐释了生命中不可逃避的生与死。其实一直以来我都认为“生命”这一永恒的话题是感伤、甚至是痛苦的,不忍去触及。读完林青玄关于“生死”的阐释,发现其实“生命、生和死”竟然可以以一种轻松的形式呈现。作者对生死的见解很独道,比如他认为“死亡是值得感恩的”,因为万物都有生死,生命才得到意义。就像四季交替,因为有冬天,春天才有意义,就像花开花谢,因为花都凋落了,发芽时才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喜悦。因为所有美好的人和事总有一天会离我们而去,所以人们才会学会珍惜和感恩„„面对死亡,作者是平和的乐观的,他说“睡觉时好像死去,就好像太阳落入山谷,醒来时立刻跃起,就像朝阳冲进山谷。”,面对生死,作者有着异于常人的那份豁达。读完作者关于生死的的思考,我也想试着从另外的角度去感悟我所畏惧的死亡:生命中的每个个体都不可避免的要经历生、死、离别,所以,这世间太多的不平等在生命面前都是平等的。我们无须抱怨命运的不公、生活的不如意,造物主已经给了你生命,这就是对你最好的馈赠。虽然目前以我的年龄和阅历我还不能像林清玄那样参透生命,活的通透自在,但我可是试着在今后的生活中慢慢修炼出一份平和的心态,从容应对生活,活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和精彩。
第五篇:读活出生命的意义心得体会
《活出生命的意义》心得体会
《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是在县长的推荐下阅读的。我很感谢县长,他推荐的这本书能让我受益匪浅。读了这本书,我发现这确实是一本佳作,值得每一个人去阅读,去思考生命的意义。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每个人都应该好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生命不仅仅是金钱意义上活着,生命是逐渐追求进取的过程,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在于奉献,生命不完全对于个体而言,生命是比金钱更珍贵的瑰宝。人不应该问他的生命之意义是什么,而必须承认是生命向他提出了问题。生命中最短暂的是潜力,一旦潜力得到实现,那么在实现的那一刻它就成为了现实,被保存起来,成为历史,免除了短暂性”。人最终决定着自己的命运.....人的生命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他有能力超越这些条件。人能够力所能及地改变世界,并在必要时完善自我。
也许我们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活着是为了什么?”我同样也问过自己。我有时觉得自己的存在没有多大的意义,尤其在最痛苦的时候,感觉一切都似乎和我没多大关系。现实的残酷,理想的美好,反差之大让人难以承受。
当拿起这本书的时候,曾经看过的一部影片映入眼前《穿着条纹睡觉的男孩》。德国对犹太人的残害,让自己为他们这样的行为而感到愤恨。弗兰克尔是20世纪的一个奇迹。纳粹时期,身为犹太人,他的全家全部都被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在集中营的非人生活里,他送走了父亲,送走了好友,经历着寂寞,惶恐,悲观的情绪。每一天,饥饿、侮辱、伤寒等等非人待遇从睡梦里叫醒弗兰克尔,又送他入眠。集中营的苦难,一遍遍冲刷着他的心灵,涤荡着他的灵魂。他不再是当年集中营里被编号为119104的待决囚徒,而是让人的可能性得以扩大的圣者。
无法想象,暗无天日的集中营生活,那令人窒息的空气是怎样侵蚀着生存的意志。然而,正是这种苦难和痛苦给人带来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我们痛苦、不快、胆怯、乃至犯错,是我们追求人生意义的旅程中一定会遇到的风景,接受它们,宽恕自己。心自由了,我们也就变得无比坚强了。这样,才能有力量面对以后的路,好好地走以后的路。
然而,其中也不乏有意志坚定的人。维克多·弗兰克尔就是其中一个。他写的这本书激励了很多人,也可以说救了很多人。
当人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下都能勇敢地活下来,我们今天的生活如此美好,为何还有那么多轻生的人?也许当他们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应该知道比自己痛苦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可他们却仍然坚定不移地活着。为什么自己却不能做到呢? 生命的意义在于自己不断地赋予,人只有活着才能拥有更多更多,否则一切都是空谈。我们应该对生活进行一次又一次地加法运算,而不是总在做减法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