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影长征有感
观影《长征》有感
今天的党课上,我们观看了《长征》这部电影。随着镜头再次经历当年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伟大历程时,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长征》是描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行程的艰难险阻,记述了在战争时代的种种艰辛困苦,我深深地体会到生命的价值,生活的意义。
长征途中,红军在险境中打了许多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胜仗,其中有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巧渡金沙江等。当看到张国焘拒绝北上抗日,还将参谋长曾中生杀害时,我和旁边的同学都十分气愤!当影片放映到飞夺泸定桥时,我被电影那震撼人心的画面所感染。国民党在红军到达前,已经将所有的木板拆下,只剩下十几根铁链横在大渡河上,形势十分险恶。战斗刚打响,红军所有的武器一起向对岸开火,军号声、枪声震撼山谷,二十二位突击勇士手持冲锋枪、手枪或轻机枪,背挂马刀,腰缠十几颗手榴弹,趴在铁索上匍匐前进。他们不顾下面汹涌的大渡河水和对面敌军密集的枪弹,向桥对面奋勇前进。国民党为了阻止红军前进,在桥口放起了熊熊大火,想把红军挡在桥上。紧急关头,有一位战士中弹跌入大渡河中,但其他战士仍然不怕牺牲,勇猛地向泸定城挺进。经过了几个小时的战斗,红军快速占领了泸定城,在桥面上架起了木板,为红军脱离险境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长征的胜利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不仅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而且是革命的宣言书、宣传队和播种机,使得中国革命形成了燎原之势,最终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让中国人民真正翻身做了主人。
如果没有革命先烈的浴血奋战,怎能有今天的幸福和平。长征精神,就是把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想,今天我们在这里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总结长征革命历史经验,继承和发扬长征中的革命精神,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我们需要学习、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时期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坚定信念、敢为人先、艰苦奋斗、依靠群众、重于求实、善于团结的精神发扬光大。
我们要始终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更好地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坚定报国之志,扬起理想的风帆;学习上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勇敢面对、百折不挠,要学会在失败与挫折中磨练自己坚强的意志。我们要把长征精神发扬光大,脚踏实地,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甘于奉献,奋发图强,开拓进取。
第二篇:观影有感
观影有感
这部电影我已经看过好几年了,这几天却突然想起来了,它就像是能量的聚集地,给我带来了强大的力量,也教会了我很多东西。小感悟:我们任何成功的取得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努力终会获得回报。
再次重温这部电影,心里的感触还是蛮多的,一般人是无法真的体会到主人公内心的压力有多大。面对同学、老师、陌生人、甚至连自己的父亲的嘲笑、讥讽、不理解,自己的有苦说不出。每次看到他眼里噙着眼泪,心里都特不是滋味。有句俗语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人本身所存在的缺点就像人所要经历的磨难一样在所难免,仅是大小不同、性质不同而已。就像剧中的主人公,如果小时候因为自身的缺陷,放弃了学习,那么会有今天的他吗?如果没有他的坚持不懈和执着,25次面试足以让他灰心丧气。看了《叫我第一名》,内心能多一份平静,少一份浮躁。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的不仅要学习他态度,更要学习他的执着心态。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本没有多大的区别,但为什么有些人生活得很愉快,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满意的工作,健康的身体。能享受高品质的人生,过着惬意的生活。而有些人却与此无缘呢?不禁让我想起这样一个例子事情是这样的:在美国纽约州第一位黑人州长罗杰•罗尔斯是一个出生在贫民窟又极不守规矩的浪荡子。他从小逃学、打架、偷窃甚至吸毒,连老师见了他都头痛。后来他的小学校长皮尔•保罗发现罗尔斯和其他一些孩子都比较迷信,就给他看手相并说他以后可以成为纽约州州长。这句玩笑话使罗尔斯的心态发生了根本变化,走正道、做大事成了罗尔斯的不懈追求。在以后的40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终于成了州长。在就职演说中面对 300多名记者,他只字不提自己的奋斗史,只是说是他的小学校长给了他信心和力量,使他从心态到灵魂都发生了质变。这部电影里面最感动我的就是主人公说的那句话: 千万别让任何事情阻止你去追逐梦想,阻止你的工作或玩耍或是谈恋爱。
是的,积极的心态创造人生。消极的心态消耗人生。当我们回首走过的道路时,大约没有一个人能够否定这个忠告,对我们今后的行程将会提供多么有益的帮助。
第三篇:观影有感
观影有感
不久前,单位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集中观看了廉政警示教育片《辉煌中的跌落》。本片反映了原湖北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汪定国,在任湖北清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期间,利用职务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贿赂,犯受贿罪被判无期徒刑。影片揭示了汪国定违纪违法的主要事实,剖析其蜕变的轨迹及原因。
观看影片后引起了我的沉思,我认为,汪定国的蜕变主要原因在没有把握好三点:
一是放松了世界观改造。同其他贪污腐败分子一样,汪的蜕变正是因为他放松了对自己世界观改造,动摇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背弃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出现了严重偏差,放纵私欲,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个人谋取私利、满足私欲的工具,最终迷失了方向。这提示我们,作为共产党员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思想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时刻以党的宗旨为标准,牢记共产党人为党为民的目标,才能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自觉抵御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才能经受住各种考验,永不偏离方向。二是追求骄奢生活。汪从一个朴实的农家娃变成一个讲究享受的腐败分子,其根源在于心态逐渐失衡、贪图安逸追求享受的思想不断滋长,不仅毁掉了个人前程、也严重地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这提示我们,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必须做到抛弃个人私心杂念,甘于清贪、乐于奉献,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
三是拒绝监督制约。汪的蜕变还有一个促因就是大权在握,全然不把组织监督放在眼里,在部门和单位大搞一言堂,最终的结果是监督流于形式,自己步步走向深渊。这提示我们作为领导干部,无论能力多强、功劳多大、职位多高,都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通过自身和组织的双重力量,保证自己不偏离正确的轨道,避免走入歧途。
第四篇:观影有感
观影有感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艰苦奋斗精神的楷模。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对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片片茫无涯际的草地,前有敌军,后有追兵,可就是在这“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逆境中,红军转战两万五千里,终于从100万的敌人中杀出了一条生路。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永久奋斗”的革命乐章。
长征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典范。纵观整个长征的过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每一个战略方向的改变,每一项战略任务的确定,每一次战斗胜利的取得,都无不体现出中国红军将士“大无畏”,不怕艰难困苦,永久坚持的精神。红军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我们应永记长征精神,而且在建国大业中我再次为我是一名中国人感到骄傲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电影《建国大业》在毛主席的庄严宣告中结束了,那一幕幕令人振奋的场景,在脑海里久久回荡,挥之不去。
电影《建国大业》再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为背景,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和衷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看完之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正在进步,中国正在前进!
印象最深的,是片中两位角色的两次落泪。第一个落泪镜头出现在开国大典的阅兵式上,刘烨饰演的塔山英雄团的老兵在部队准备接受检阅的时候,突然冲到了主席面前,啪地一个军礼,激动地吼着:“我代表活着的和死去的战友向毛委员敬礼。”由于激动而有些变调的声音,黝黑的脸庞上迸出的泪水,让我感慨万千、唏嘘不已。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现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六十周年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回忆那段历史,追忆那段历程,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并由衷地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人们幸福安康
第二个落泪镜头出现在蒋家王朝覆灭的前夕,陈坤饰演的蒋经国怀着一腔热情到上海清除腐败,整顿金融秩序,最终被迫屈服。他悲愤地对着蒋介石喊出:“父亲,党、国都已经在危难的边缘了!”两行泪水滑下脸庞。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的长征。走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前进的巨大力量。红军长征的路是艰苦的、漫长的;新长征的路会更艰苦、更漫长。因此,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的胜利。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精神动力。然而,有些党员认为生活水平提高了,没必要讲艰苦奋斗了,因此贪图安逸、追求享乐,讲排扬、摆阔气,生活高标准、工作低要求,特别是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过着纸醉金迷的奢侈腐朽生活,甚至坠入了违法犯罪的深渊,如果这种现象任其不断扩大和蔓延,势必严重侵蚀党的肌体,破坏党群关系。所以,在新的形势下,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艰苦奋斗作风不能丢。
两个角色的落泪,两次同样撞击心扉的呐喊。前一个背景是艳阳高照的绚丽朝霞,象旗帜,鼓舞我们年轻后辈在前人的感召下大步前行;后一个背景是山雨欲来的沉沉阴霾,似警钟,一遍遍地在我们耳边敲响,警示我们,“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 “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获得了“最可爱的人”的称号,这,一直都是共产党军队的光荣传统。在《建国大业》中,我们看到,解放军解放上海,为了尽量不打扰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解放军没有使用重武器,宁愿血洒苏州河,解放上海后没有进入民居,而是露宿街头。这种一切为了人民的精神是应当代代相传的,成为不灭的时代精神。
第五篇:观《长征》有感-
观《长征》有感
长征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它主要讲了毛主席带领战士们一起战斗,冲破了敌人的层层阻挠,他们过湘江、走贵州、进云南。入四川、直冲延安会师的故事。
红军和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国民党惊恐不安。蒋介石调集兵力,先后五次围剿中央根据地,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的正确领导下,红军冲破敌人的四次围剿。可是,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由于博古等人的错误指挥,使红军损失惨重。在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红军被迫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红军勇往直前,在敌人前面毫不示弱,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走过茫茫大草地,终于到达陕北,和陕北红军在吴起镇胜利会师。1936年10月,长征取得了胜利。
这使我不禁想起了虽然下身瘫痪却能自学成才的张海迪;虽然双耳失聪却写出了《命运交响曲>>等世界名曲的贝多芬;尝遍百草写出了<<本草纲目>>的李时珍;还有不仅忙而且聋哑,但却克服重重困难,学会说话,读完大学,掌握五种不同语言的海伦凯勒。这些伟人的成就哪一个不是经历磨难困苦才创造出来的?记得有一句话叫做“困难就象弹簧,你弱他就强,你强它就弱”。如果你去挑战它,努力克服它,我想困难对你来说就不是一回事了。但如果你退缩了,困难在你眼里就像巨人般打不败,推不倒。我想红军长征之所以能胜利,就是因为他们有克服困难的决心。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勇敢的面对困难,努力克服它,争取获得最大胜利。
再看《长征》的片尾歌,以情真意切的歌词、深沉的曲调,把当年人民群众与红军的依依惜别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充分表达了党群之间、军民之间的血肉之情。
整个剧情中表现军民关系的戏尽管不是很多,但创作者并没有忽略这一点。毛泽东病倒时,是光棍老汉精心照料才转危为安;红军药都过于都河,老百姓就砍掉大批竹子,抢搭浮桥;红军离开中央苏区时,当地群众泪眼汪汪,夹道相送;而红军占领遵义城时,城里群众敲锣打鼓夹道欢迎,给毛泽东送来一瓶好酒,并纷纷送子参军。剧中通过这些感人肺腑的故事情节,艺术的再现了当年那场伟大壮举中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与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真实历史,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红军的全力支持和深厚情谊。
而今日的我们,条件是那么优越,比起长征的战士们,我们是多么幸福。然而,那一颗颗农民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换来的米饭;那一本本文人花尽心血写出的名著,被我们看得一文不值。为了那么一点点的虚荣心,丧失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又怎么对得起那一滴滴鲜血?
我们是龙的传人,永远不会服输,永远接受着挑战。我相信长征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奋发向上,不畏惧艰难,勇往直前。作为一个中学生,我要用“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去征服学习和生活中的一座座“高山”和一条条“小河”,珍惜幸福生活,迎来人生的“尽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