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童年的消逝》有感(大全)

时间:2019-05-12 14:25: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童年的消逝》有感(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童年的消逝》有感(大全)》。

第一篇:读《童年的消逝》有感(大全)

1982年,尼尔〃波兹曼出版《童年的消逝》,与《娱乐至死》、《技术垄断》一起,构成其著名的“媒介批评三部曲”,享誉世界。《童年的消逝》从社会学角度来研究童年,把童年看做一种社会产物来探寻其发明以及消逝。在《童年的发明》一篇中,波兹曼论述 说,童年这个概念,是社会发展到文字印刷时代的产物。而后在《童年的消逝》一篇中,波兹曼论述了童年是如何在电子媒介的产生和普及中受到威胁并面临消逝的。

初读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童年的消逝》这本书时, 我对这个概念的提出感到很惊讶。童年在当今的社会中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到处都有为儿童专用设施, 商场儿童游戏专区, 儿童服装专卖区, 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从事儿童的早期素质教育, 在我看来童年 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尼尔为什么会产生“童年消逝”的想法呢? 这之后随着阅读的逐步深入我越发感觉到这个问题背后的严重性。在书中尼尔提出了两个大胆的观点。一是童年的概念在中世纪是不存在的;二是童年在逐步地消逝。

美国的一名新闻记者曾在一篇新闻报道中提出了“ 培养暴力儿童一个可靠的公式”: 就是不去理他, 使他脸、戏弄他, 经常的对他大声的吆喝,对他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表示不赞同, 鼓励他和自己的兄妹打架⋯⋯ 如果以上的全达不到目的, 你就把他按在电视机前看各种有关暴力的电视节目。由此可见, 在这个恐怖的传播机器庞大的技术覆盖下, 电视拥有着难以估量的强大影响力, 在技术的面前, 尚没有完整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儿童无处可逃。

传播速度飞快,使信息脱离时空,远远超出书写和印刷文字的传播能力,把我们带入一个同时性和瞬间性的世界;信息数量激增,使曾经被称作“羞耻”和“禁忌”的秘密被大量挖掘并一览无余地展现;信息形式突变,使传播信息强化了散漫,强化了呈现,强化了感性与审美,从而弱化了集中、弱化了提议、弱化了理性与思考。随着性、暴力、死亡等过去只属于成年人的秘密逐渐被揭穿,随着儿童在服装、饮食、游戏、想法、语言及礼仪方面与成人高度一致,随着儿童犯罪、早孕、吸毒等比率的急速提高,波兹曼高呼:童年正在消逝。波兹曼对童年消逝的担忧,直接是对这种孩童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消逝的担忧,间接是对造成童年消逝的传播环境的担忧。

让我们把视线拉回国内, 目前我国电视和有线电视观众总量达8.5 亿(占总人口的80%以上), 在这个庞大的群体中, 儿童是最忠实的受众群体。有人统计过, 约50%的儿童一周看电视至少3 至5 次,普通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初中毕业的十几年里, 在电视机旁消耗的时间远远超过学习任何一门功课的时间, 在电视机旁成长已经成为儿童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无怪乎社会学家感慨:“ 随着电视的普及和发展, 电视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正如以前的几百年内, 儿童应该在教堂、家庭和学校完成的社会化过程, 却在观看电视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童年的概念再一次变得模糊起来。

“电视为代表的新媒介向人们提供了一个相当原始而又不可抗拒的选择,因为它取代印刷文字的线性和序列逻辑特征, 所以往往严谨显得没有意义。看图片不需要任何启蒙教育。”毫无疑问,电视所提供的生动的视觉图像吸引着儿童。而电视里复杂的信息毫无筛选的直接供给于儿童,让无辜的白纸染上了各种色彩。

《童年的消逝》让我想起了著名的传播学专家麦克卢汉和他的《理解媒介》一书。刚开始接触麦克卢汉的思想时, 觉得他关于“媒介即讯息”的论点, 表面上看似乎比较生硬、难以理解。我认为印刷术和电报的发明的确使社会传播在两个阶段都飞速发展,但那只是传播手段上质的飞跃, 麦克卢汉过于强调媒介本身, 并没有结合传播方式改革而带来的内容变化进行具体阐述。在这一点上, 尼尔所阐述的方式就比较深入浅出。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一书中的思想或许为尼尔提供了最初的灵感, 尼尔通过自身对社会, 尤其是美国社会的考察与了解, 结合童年这个概念, 提出自己关于传播技术造就童年, 又瓦解童年的独特见解。

即便这样,我仍然认为尼尔关于童年正在消逝的观点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或者说他的理论不能完全跟上时代的脚步。首先, 童年在我看来正在持续发展。大众传播已经到了一个分众的时代。关于儿童的东西已经成为一种产业, 儿童的杂志细分到婴儿、幼儿、少儿及青少年。相应地监护人的杂志, 如《妈咪宝贝》、《父母必读》等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童年的每一个阶段被不断地强调, 并放大, 从孕期开始, 胎教就要分步骤进行, 0-3 岁是孩子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早教能发现孩子的潜能, 亲子活动成为每一个望子成龙的父母必须参加的活动, 孩子的衣服要体现个性, 启智玩具卖得特别火,而这一切对于中国七十年代以前的父母来说简直无法想象。

其次, 尼尔的观点过分依赖电视这一媒介的特点。收看电视节目没有很高的门槛, 电视不能有效地区分观众的层次, 在某些方面的确模糊了成人与童年之间的距离。但值得欣慰的是, 电视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并做出了一定的努力。首先, 电视越来越注重受众的细分, 中央、省级、市级都有自己的少儿频道、动画频道, 尽量为儿童创造出一片属于空间;以少年儿童为题材的作品逐渐崭露头角;关于儿童教育、健康的内容不断在电视中被专家提出并探讨;电视的分级制度正在推行;在硬件方面, 遥控器上的儿童锁也能体现出人们对童年的关注。

第三, 尼尔在本书的结尾提到了电脑在保持童年继续存在中发挥的作用。照尼尔的思路, 电脑应该可以区分成人与儿童的作用。首先电脑的使用需要一定的技能, 软硬件的安装, 开关机和一些简单的操作都是必备的, 而且电脑是需要不断发展升级的。由于电脑是近二十年来才兴盛起来的电子产品, 所以连一些四五十岁的成年人对电脑也感到有一定障碍, 更不用提儿童了。但是因为电脑集声、光、图像于一体, 有无穷的资源和发展空间, 所以对儿童的感染力较大, 有的孩子在两岁就已能相对熟练地使用鼠标, 并使用某些功能, 如附件中的画笔, 虽然他们使用电脑只是做一些极其简单的事, 涂涂写写, 但这至少证明了电脑的准入条件并不是高不可攀。在一些专为儿童设计的网站上, 还开通了一些专为幼儿设计的游戏, 通过游戏, 儿童学会了如何进入电脑这个半遮半掩的大门。

波兹曼说:“我们的文化会忘记它需要儿童的存在,这是不可想象的。但是,他已经快要忘记儿童需要童年了。那些坚持住童年的人将完成一个崇高的使命。”

而正是尼尔对童年的这种关注、这种感情、这种忧心,使得《童年的消逝》全书冲击着人的心理,长久不衰。如何走出电子媒介技术变革的欢迎和对相应社会变革的缺乏,免使人类陷入电子传播的这一困境,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我认为这首先得依赖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限制,如电视分级制度的建立,通过法制手段强行禁止不健康节目的播出;其次得依赖于传媒工作者的自律,通过职业教育,让媒介从业人员自觉以职业规范和职业伦理为限进行媒介从业活动;再次得依赖于青少年儿童的媒介素养提升,通过传统教育,让青少年儿童能在良莠不齐的电视节目中选择性接受对自己身心发展有益的部分,主动排除不健康的部分,能在虚虚实实的电视镜像中辨别出真实的部分和虚假的部分,以正确认识世界和指导生活。

表面上看来传播媒介和童年似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实际上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一员, 人的整个一生已经被传播媒介所包围, 无论你是否感受到, 是否承认, 传媒正在潜移默化地发挥它的作用力。传媒如果不受节制, 没有羞耻感, 没有秘密, 童年失去天真和好奇,那么童年的确没有存在的必要。但应该看到的是, 社会各方面———政府、传播媒介、教育部门、家长都在积极地努力, 为童年创造有利的环境, 我们有理由相信“童年”这个值得珍惜的阶段不但不会消逝, 而且会逐步成长起来。

第二篇:读《童年的消逝》有感1500字

读《童年的消逝》有感1500字

国之微言

《童年的消逝》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人尼尔。波兹曼,1982年出版。书中的许多观点当前并不落后,读罢此书,童年的消逝牢牢印在心里。

重读这本书仍然感觉有难度,作者经常旁逸斜出,谈一些与童年关系不大的话题,如印刷术等等。这本书让我了解了童年的起源,童年的危机,丰富了历史文化。

写这篇读后感需要勇气,一直想放弃,昨天又打开这本书,简单地梳理一下书中的观点,谈谈自己的感悟,名著读起来真不容易。

“童年不同于婴儿期,是一种社会产物,不属于生物学的畴。”童年的存在不超过二百年。童年是文艺复兴的伟大发明之一,没有高度发展的羞耻心童年就不复存在,中世纪的欧洲就是如此,人与人的交流凭口头语言,人的读写能力消失,教育消失,羞耻心消失,最后导致童年消失。没有文字的世界里儿童与成人之间没有必要明确区分,成人的言行在儿童面前没有掩饰,原始资料表明中世纪的童年在7岁就结束了!因为7岁时儿童可以驾驭语言,可以说或明白成人所说和做的一切。“没有识字文化,没有教育的观念,没有羞耻的观念,这些都是中世纪童年不存大的原因所在。”从这一点看中世纪确实是黑暗和愚蠢的,相比之下我国古代有条件的儿童接受私塾教育,幸福多了。

是什么改变了这一切?印刷术。印刷创造了一个新的成年定义,即指有阅读能力的人,相对地童年的定义为没有阅读能力的人。童年与成年有了明确的分别。童年并不是一夜之间产生的,而是经过了约200年的时间,才成为西方文明史上的不可逆转的特征。自从有了印刷术成人需要努力才能挣来,因为他们需要读书学习才能掌握文化和以之为生的技能。“未成年人必须通过学习识字、进入印刷世界才能变成成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必须接受教育。”因此,欧洲创新定义学校,童年得以诞生。儿童不再被看作是成人的缩影,而被看作是完全不同的一类人,即未发展成形的成人。

书本学习是“不自然的”,因为它要求儿童、青少年精神高度集中和镇定,而这些恰好与他们的本性是背道而驰的。在一个没有书籍和学校的世界里,青年人的旺盛精力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但是,在一个书本学习的世界里,这样旺盛的精力需要大幅度地予以限制。

到了19世纪50年代,童年的概念已成为西方世界的社会准则和社会事实。当然,作者又说,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童年消亡的种子也已经种下了。

童年的消逝指的是一个概念的消逝。

电视侵蚀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电视等媒体在同一时间向所有人提供同样的信息,鱼龙混杂,完全不能保守任何秘密,如果没有秘密,童年这样的东西当然也不存在了。

上面是百年前的观点,而今情况更加复杂。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的功能之强大让信息更不可阻止。有很多孩子因玩手机出了问题。荒废学业,结交不良少年,增加了教育难度。

媒体一览无余,所有的秘密轻松一搜即可获得,互联网曾一度乌烟瘴气,黄赌泛滥,有不少孩子因其走上歧路。今天的网络世界已经安全清净多了,不过,世界是平的,长辈的权威在降低,因为儿童知道的成人未必懂的,电子媒体揭示了一切文化的秘密,它已经对成人的权威与儿童的好奇构成了严重的挑战。“凭借符号和电子这样的奇迹,我们自己的孩子知道别人所知道的一切,好的、坏的、兼收并蓄。没有什么神秘的,没有什么是令人敬畏的,没有什么是不能在大广众下展示的。”

儿童从媒体获得了过多的知识,生活离不开电子产品。手机已成为孩子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可以方便的与他人交往,还可以娱乐,看视频,玩游戏。有的孩子沉迷于手机不能自拔。

“童年消逝的证据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儿童和成年人的趣味和风格越来越融合成一气,儿童歌曲已经成为一个灭绝的品种,”校园歌曲已成为过去,小的时候听过很多校园歌曲,而今天儿童与成人共唱同一首歌,许多歌曲充满情啊爱啊。

“那些我们称之为脏话的成人语言的秘密,现在的年轻人不仅对它们了然于胸,而且可以像成年人一样任意使用。”百年之前的这段文字用在当前的中国校园也合适。()粗劣的语言出现在屏幕上,出现在花季少女口中,有的女孩子粗口成章。更令人震惊的是,暴力儿童化!书中说,“10到13岁的孩子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卷入成人犯罪。”这也是当前中国校园内愈演愈烈的问题。校园欺凌事件此起彼伏,恶性事件层出不穷,中央不得不发文件进行整治。很多人认为少年保护法保护了许多未成年犯罪分子,这真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如何抵制或减缓这种趋势呢?书中没有明确答案,仅仅提到学校的作用。其实学校也是弱势群体,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社会与学校和家庭联合,营造适于青少年成长的绿色环境才能延缓儿童消逝的速度,要完全阻止是不可能的。

第三篇:读《童年》有感

读《童年》有感

在老师的推荐下我读了苏联作家高尔基的《童年》。它写出了沙皇统治时期的黑暗和人民的疾苦。

它的作者高尔基是俄国自然主义小说家,社会主义文学奠基人,苏联文坛的一代宗师。他开创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被列宁成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文学界曾把他与托尔斯泰、契诃夫并称俄国文学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正如我国文学家鲁迅所说:“高尔基是伟大的,我看无人可比。”

《童年》反映了小主人公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过的岁月。期间,他得到外祖母的疼爱、呵护,受到外祖母所讲的优美的童话的熏陶,还在染坊里交到了几个好朋友,像从小就被外祖父收养的伊万,还有眼睛快失明的格里戈利,他们为人友善,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但伊万最后因为和舅舅们抬一个巨大的十字架而被压死了,格里戈利最后也因为双目失明而成了乞丐。又亲眼目睹两个舅舅为争夺家产争吵打架以及在生活琐事表现出来的自私、贪婪。最后,两个舅舅分了家。外祖父带着他和外祖母一起在另一个地方买了一所大房子,外祖父把几间空房子租给了几个性格不同的很怪异的人,我对其中的一个对科学痴迷的怪老头“好事情”所吸引,经常和他在一起。但其他人讨厌他,最后被外祖父赶走了。之后母亲改嫁,和后父生活了一段时间以后因肺病与世长辞了。

在这期间,“我”接触了很多思想先进的人,也就此对阿廖沙有了很大的熏陶,为他后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通过了其他的事,也让他明白了这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善于恶、爱与恨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阿廖沙就是在这种“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读了这本书,可以深刻地感觉到当时的社会黑暗以及有的人心灵的丑恶。

第四篇:读《童年》有感

在这个寒假里,我读了著名前苏联俄罗斯作家高尔基写的三部自传体小说之一《童年》。

这部小说描写了作家童年时代的生活经历,反映了小主人公阿廖沙在父亲去世以后,随母亲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过的岁月。

首先我觉得小主人公是一个非常可怜的孩子,他自幼丧父,又在十一岁丧母,外祖父也破了产,他只好走上社会,独立谋生。

其次,我觉得阿廖沙是一个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的孩子,也就是说对自由生活的热烈追求。在本书第七卷中写到了小主人公常常受到整条街上孩子们的痛打,通常是鼻子被打出了血,嘴唇也被打破,脸上到处是青一块、紫一块的,浑身都是土。外祖父下了禁令不许他再跑到街上去了。如果大街上静悄悄的,大街对他就不那么有吸引力了,可是一听到孩子们快乐的喧嚷声,他就顾不得外祖父的禁令,从院子里溜出去了。可见,阿廖沙也是一个比较贪玩的孩子,我还可以再举一个例子。在本书的最后,作者写道:从开学的第一天起,学校就引起他的厌恶,因为教师和神甫都不喜欢他,后来神甫让他退学,不过这并不使他伤心,他离开了学校,一直到放学之前都在镇上的几条肮脏的街上闲逛,细细地察看镇上的喧闹的生活。尽管如此,但作者又是一个知错就改、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人。后来学校来了一个叫赫里桑夫的主教,他认真地跟小主人公交谈了一番,使他十分激动,所以也就表现得比水还要安稳,比小草还要顺从。

从这个被真实记述下来的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少年时代的高尔基对自由的热烈追求。

第五篇:读《童年》有感之一

读《童年》有感

初一(6)班 朱明杰

寒假中读了几本名著,其中有一本就是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写的《童年》。

高尔基是前苏联著名作家,我很早就熟悉这个名字了,也曾听闻过他的许多著作。然而,百闻不如一见,仔细阅读《童年》这本小说,使我感悟颇深。

主人公阿廖沙出生在俄国下诺夫戈罗德城(今高尔基城)的一个木工家庭。3岁丧父,失去了父爱,跟着母亲和外祖母来到了外祖父的一个小染坊。从此,黑暗的生活降临到他的头上。外祖父的脾气十分暴躁,时常对家里人大打出手,而且从不做作,用皮鞭都抽出了血痕,似乎抽的都不是他的家人;而他的两位舅舅,相对于他的外祖父的暴戾而言,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从兄弟之间相互残杀,到后来砸自己父亲的宅子,殴打自己的母亲·····实在是罪不可赦!

读到这里,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阴暗、残酷的家庭的画面,使我在精神上感到十分压抑。

但,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阿廖沙却也走过来!不仅没有受到坏的影响,还像他的外祖母一样,同情穷苦的人,帮助他们。他还认识很多其他的人:搬进新房子后的几个房客、隔壁的三少爷·····阿廖沙从这些人的一些“奇怪”的举动中渐渐地明白了一些道理,学会了更好地去为人处世。在他十一岁那年,母亲又去世了,外祖父也破了产,他便走上社会,独立谋生。

与阿廖沙相比,我们的童年实在是太幸福了!有长辈、老师照顾,有朋友一起完耍,有零花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丰衣足食,要什么有什么,简直是“被父母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哪里还会有皮肉之苦?而高尔基却很少有安宁的日子,几乎天天有人伤害他、辱骂他、欺负他。的确,我们不用像阿廖沙那样,才十一岁就到“人间”独自闯荡。但读过《童年》之后,我们应该对自己曾经浪费时间、金钱而忏悔,我们应该学会珍惜转瞬即逝的每一天时间、珍惜来之不易的每一分钱,做有意义的事情,让自己活得更有价值。

下载读《童年的消逝》有感(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童年的消逝》有感(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童年》有感

    读《童年》有感 最近,我读了高尔基的著作《童年》,读完这本书后,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高尔基的童年是那样的悲惨,那样的令人怜悯、令人感叹。 故事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

    读《童年》有感(推荐)

    读《童年》有感 奇台四中七(14)班王冰洁 对于我来说,我的童年是快乐的,没有战乱,没有纠纷,只有爱的阳光,只有亲情的雨露。童年是我最美好的回忆,但对于高尔基来说他的童年却是···......

    读《童年》有感

    读《童年》有感(4) 读《童年》有感(4)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不管它是快乐的,还是令人厌烦的,它都使我们一生难以忘怀。童年反映了我们儿时的喜怒哀乐,我想这么些个喜怒哀乐早已......

    读童年有感

    读《童年》有感读完《童年》,我思绪万千。。。。。。朝霞的余辉染红了西天,我独自倚靠在大树边,细细的咀嚼完《童年》里面的文字,不由得陷入沉思……童年——一场短暂而美好的梦......

    读童年有感

    读童年有感童年——这个美妙的字眼不禁让我们想起自己美好无忧的经历。变幻的白云;淅沥的雨;让人感受不同的风„„周围的一切散发这袭人的和谐和幸福。而高尔基的童年却在一个......

    读《童年》有感

    读《童年》有感马克西姆.高尔基的《童年》举世闻 名。在一个星期天下午,我翻开了它。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动 着我:四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 和慈祥的外祖母到外......

    读童年有感

    读童年有感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童年,他们有的无忧无虑,有的则黯然失色;他们有的欢天喜地,有的则悲痛欲绝;他们有的充满生活的乐趣,愿望的美好,有的则充满对生活的憎恶,对理想的不屑......

    读童年有感[大全]

    读童年,比童年 ——读《童年》有感 暑假,轻轻的翻开高尔基叔叔的《童年》,随着他轻盈流畅的叙述,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他的苦难、悲惨,有时也能得到一些温暖的童年生活,让我感到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