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知识总结
第二章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的主体与客体
1、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一)实践的主体与客体
2、客体:是指进入到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3、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源和流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唯物论和唯心论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批判唯心主义先验论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旧唯物主义是直观、消极被动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二者的区别在于: 第一,旧唯物主义脱离实践,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并作为其基础。
第二,旧唯物主义不懂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的统一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从实践到认识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2、实现第一次飞跃的条件
3、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1)感性认识
①感性认识是人的感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各个片面的认识。
②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③感性认识的特点:直接性和形象性(2)理性认识
①理性认识是人脑借助抽象思维达到的关于事物本质、内部联系、全体的认识。
② 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③理性认识的特点:间接性和抽象性 ⑶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联系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唯理论与经验论
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
2、实现第一次飞跃的条件 第一,材料要真实可靠。第二,思维方法要科学。
3、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非理性因素是主体的意志、情感、直觉、想象、本能等精神和心理因素。其认识作用具有双重性。
(二)从认识到实践
1、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
2、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条件
1、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
⑴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⑵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2、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条件
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第二,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第三,理论必须为群众所掌握。第四,要有正确的工作方法。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
2、认识过程的无限性
3、认识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
①事物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 ②主体的能力有其历史局限性
2、认识过程的无限性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因此认识永无止境。
3、认识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一)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真理的一元性 实用主义真理观 有用即真理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3、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
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
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渗透、包含。①相对真理包含绝对真理的成分、颗粒、因素。②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2)真理是一个从相对真理不断接近绝对真理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如果割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关系,只承认绝对真理而否认相对真理,或者只承认相对真理,将会导致绝对主义或相对主义的错误。
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因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是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3、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 思维的至上性或思维的无限性:
----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和可能来说,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思维的非至上性或思维的有限性:
----每一个人以至每一代人,因受具体历史条件的限制,其思维又总是有限的或相对的.(三)真理与谬误
1、真理和谬误的对立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而谬误则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二者在一定范围内泾渭分明,互相对立。
2、真理和谬误的统一
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有没有检验真理的统一标准?若有,是什么?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实践作为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根据
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
(二)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
只有实践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此外再无别的标准。这种唯一性本身就是一种绝对性。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
一定历史阶段的实践有其历史局限性,不足以完全地证实或者驳倒某种认识。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
(一)价值及其特性
1、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2、价值的特性
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和多维性。价值关系的突出特点是具有人的主体性。
首先,主体性表现为在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近物,而是物趋近人。
其次,价值的主体性还通过价值关系中主体的创造性得到鲜明的体现。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客观事物对人的需要而言,有的有价值,有的无价值,有的价值大,有的价值小。因此,主体必须对客体可能具有的价值进行科学的评价,只有这样,认识向实践的转化才可靠和有成效。
1、价值评价的含义
所谓评价,就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所进行的评判。
2、价值评价的特点
第一,评价以价值关系为对象。
第二,评价结果依主体的特点为转移。第三,评价正确与否依赖于原有知识。
3、价值评价的矛盾和客观标准
价值评价由于主体的多元或需要的差异,往往导致评价结果的差异或冲突,即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价值评价的客观标准: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利益。
(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1、价值评价的作用
2、价值观及其作用
3、社会主义价值观
1、价值评价的作用
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
2、价值观及其作用
价值观是人们对人和事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体系。
价值观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
3、社会主义价值观 追求真理的科学观 集体主义的道德观
真善美相统一的审美观
(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1、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2、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
3、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1、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真理尺度:就是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又称真理原则或客体尺度。
价值尺度:就是人类还要按照自身需要和目的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又称价值原则或主体尺度。
2、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最后,真理和价值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
3、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的实质就是“实事求是”。人文精神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法轮功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2、从实际出发,关键是从事实(整体)出发。
3、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在现实生活中,要不断地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的任务不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知识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知识总结(1)
(2009-09-19 16:45:54)转载 标签: 分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杂谈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①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②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矛盾激化③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④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他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法(以唯心主义形式叙述)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存在两个分离:一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二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物相分离。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2.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其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是全部理想的核心。
3.马克思主义的内涵:①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业立②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③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在本质上相一致的④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本,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4.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①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②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麦必要基础。③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第三节 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①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所以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当今,马克思主义既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又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②现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是多方面的,马克思主义已经在回答这些课题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发展。③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已有基础,必须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前后相继、一脉相承。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是十分严肃、十分艰巨的工作,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简单化、庸俗化。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统一。
2.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世界能不能被认识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认识论问题。②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如何正确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如何回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以联系、发展的状态存在,还是以孤立、静止的状态存在的,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或形而上学不是同唯物主义相结合,就是同唯心主义相结合。3.世界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存在着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一元论有两种,唯心主义一元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一元论(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四个明显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直观性、不彻底性),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其基本思想是:第一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第二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第三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的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局限性。
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否认物质的运动和运动的绝对性,必然导致形而上学;否认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或主体,必然导致唯心主义。
6.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是绝对和相对、无限和有限的统一。
7.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
8.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三个基本特点:客观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三种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9.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①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②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③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以及其他各种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如果只见事物之间的区别不见联系,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只见联系不见区别是相对主义的观点。
1.联系的含义及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①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②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③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第一事物各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是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的。
2.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是复杂多样的。不同的联系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②认识事物联系的复杂多样性,对于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必须坚持全面的观点,尽可能地从各个方面来把握事物的各种联系。其次,必须抓住事物中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避免出现不同的联系不分主次甚至本末倒置。要特别注意避免只看到直接联系而忽视间接联系的片面性倾向。
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①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②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③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唯物辩证法坚持两点论,形而上学坚持一点论。
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矛盾问题的精髓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③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④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5.对立统一规律亦称矛盾规律,基本内容是: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即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和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6.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②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如果只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忽略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会犯“一点论”的错误。③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抓住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主次不分,不抓重点,平均使用力量,就会导致“均稳衡论”。④两点论和重点论是互相包含、内在统一的。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就是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重点。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坚持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抓住主流,坚定信心,又不忽视支流,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都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具体表现。
质量互变规律: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割裂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会导致庸俗进化论、冒险主义、激变论。
7.度的含义及掌握事物的度的意义:①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或范围、幅度),它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叫做关节点或临界点。事物的量在度的范围内发生变化,事物的质保持不变,量变突破关节点,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②掌握事物的度具有重要意义。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注意决定质的数量界限,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在实践上,只有把握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当需要保持事物的相对稳定时,要设法使其量变不超过度的范围。
8.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①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亦物质基础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②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有步骤、分分阶段地踏实苦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既要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也要反对保守落后,裹足不前。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否定之否定规律:
基本内容: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9.肯定和否定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①任何事物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他事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存存事物使其转化为他物的方面。②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事物内部两个相反的方面,它们又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另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
10.辩证法否定观的内容及坚持辩证法否定观的意义:①辩证否定观的内容是: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而不是单纯外力作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新事物既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旧事物中积极成果。②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反对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有批判地继承,既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又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对于外国文化应立足于中国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吸纳其有益的合理的内容,抵制其腐朽的、没落的东西。11.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①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②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12.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①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第一,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第三,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②掌握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其次,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有助于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有效地指导今后的行动。
13.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①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从属地位,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②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必然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③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因为偶然性是受必然性支配的,必然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必然性,不要被偶然现象所迷惑。其次,因为必然性是能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所以在科学研究中,要抓住偶然性提供的机遇,揭示偶然性背隐藏的必然性。
14.可能性和现实性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①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是明显区别的。可能性是目前尚不存在的;现实性是已经存在的。不要把二者相等同。②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一方面,二者紧密相联、不可侵害。另一方面,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③掌握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一切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而不要从可能出发。其次,为了使好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从坏处着相,向好处努力。
15.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①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的统一。②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作用的。第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第二,形式对内容有巨大的反作用。第三,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形式和内容之间由基本适合到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不断循环的矛盾运动。③内容与形式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是错综复杂的。首先,内容决定形式是归根到底意义上的决定,而不是僵化的决定。其次,在一定条件下,新内容可以利用旧形式,旧内容也可以以新形式的面貌出现。④掌握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所以我们要根据内容和需要创造新形式或利用旧形式。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首先要重视内容,反对忽略内容的形式主义;但也不能忽视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要反对抹煞形式的形式虚无主义。
16.本质和现象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①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的。首先,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其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再次,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相对平静的。②现象和本质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现象和本质之间不是并列关系,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存在的根据,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归根到底是依赖于本质的。③掌握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因为本质和现象是有区别的,认识了事物的现象不等于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不能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上。其次,因为本质和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表现着本质,所以我们要通过分析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决不能离开现象去凭空构想事物的本质。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规律具有两个特点:客观性,普遍性。
2.从起源上说,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从劳动中产生的语言发展的产物。
3.意识的本质包括三个方面内容: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②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③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4.意识的能动性表现以下方面: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③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④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5.发挥主观能动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①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第二,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必须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踏踏实实地按客观规律办事;既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又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一节 认识的产生及本质
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真正科学的认识论,实践性是这种认识论的最显著的特点。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具体表现在:①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②社会实践为认识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③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4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①实践关系,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作用于客体②认识关系,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③相互作用关系。
5.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揭示了以下对立:①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②可知论与不可论的对立③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
1.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具备的条件:①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面。从感年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路必须借助于思维才能实现,即必须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才能透过现象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②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辩证运动,也就是人们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过程。2.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①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②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这是因为:第一,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第二,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3.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①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是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不是通过实践—认识—实践一次反复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的。这是因为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②从客体方面来看:其一,客观事物本身是多种矛盾构成的复杂统一体;其二,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事物的本质有个逐渐显露的过程;其三,人的认识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③从认识主体方面来看。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
第三节 真理
1.真理的属性:①客观性: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②绝对性: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③相对性:任何真理都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正确认识,需要进一步扩展;任何真理都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和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有待于深化。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我国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第一,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明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实践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只有它能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践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来确定认识是否与认识对象相一致、相符合,从而使认识得到检验。第二,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人们通过实践把思想、理论在现实中实现出来,并把这种实现出来的东西同原来的思想、理论相对照,从而判明其是否正确。一般说来,成功了就是正确的,失败了就是错误的。②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实质是要不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问题。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可能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从而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取得胜利。如果不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从本本出发,固守过去的一切,就会落在时代后面。正是因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建设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3.逻辑证明与实践检验的关系:①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否认逻辑证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的作用。逻辑证明是指用已有的真理认识,通过合乎逻辑规则的推理,去证实或证伪另一种认识。一种认识、一种科学假说,一个重大的理论不能贸然直接付诸实践。在付诸实践之前,先要经过逻辑证明对之进行筛选,对被证伪的认识、假设、理论就不必付诸实践,这样可以减少损失。②承认逻辑证明的作用,并不是说逻辑证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不能用逻辑证明代替实践标准。这是因为逻辑证明不具有最终性。首先,逻辑证明所依赖的前提是否正常,它自身不能保证,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其次,被逻辑证明证实或证伪了的东西,最终还要靠实践检验,实践才具有最后的权威。
4.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统一原理及其理论:①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绝对的,又是不确定的、相对的,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②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是指:第一,认识是否是真理,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第二,人的实践和人的认识都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实践能够对人类一切认识做出检验。③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是指:第一任何实践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的实践,都是有局限性的,它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一切认识。第二实践对真的检验具有反复性。④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是不可分的,任何夸大一方面而否认另一方面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可以防止把人的知识变成绝对不变的教条;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可以使人们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斗争。
5.真理的价值具体表现在:①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②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③真理具有教育和激励的功能。
第四节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①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常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第二,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第三,“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认识论的精髓;第四,党的思想路线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一样,都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张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2.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②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③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④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3.现代生产力系统包括四类要素:①独立的实体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②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包括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等③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④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①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②在现代化生产中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使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了主导任务和超前作用。③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5.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着决定作用,表现在: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③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④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先进的生主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7.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人类社会有三个基本层次: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8.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法关系: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第二,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②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先进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帮助它确立、巩固和发展,从而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当这一社会的经济基础变为腐朽落后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极力维护它,妄图使它免于灭亡,这时它就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9.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制约和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决定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②这两对矛盾不是互相孤立、互相平行的,而是相互制约、有主次之分的。首先,由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所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起着主导作用。其次,由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经济基础是联系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的解决。
10.以三种宏观经济运行形式(即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为基础,形成三种社会形态,即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三种。技术社会形态序列: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阶级就是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生产体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各个社会集团,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物质利益的对立是阶级斗争的根源。阶级斗争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种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2.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①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②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③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
3.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①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②社会改革可以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③社会改革具有在一定程度上破除旧思想、旧观念、旧风俗、旧习惯,树立新思想、新观念、新风俗、新习惯的作用。
4.文化的根本特性:创造性,自由性,兼容性。文化的社会功能:信息功能,教化、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认识功能。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种属性。从根本上讲,人之所以是人,不在于人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人的社会属性。人的本质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
2.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界定:①劳动是人的本质②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③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劳动是人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基本标志和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
3.人与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表现在以下方面:①人的出现与社会的产生是一致的②人的活动与社会结构及其发展变化是一致的③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一致的,这种一致的基础是实践④个人的解放与社会的解放是一致的。
4.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作用表现在: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5.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主要包括:①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③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④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6.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知识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知识总结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①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②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矛盾激化③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④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2.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他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法(以唯心主义形式叙述)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存在两个分离:一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二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物相分离。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2.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其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是全部理想的核心。
3.马克思主义的内涵:①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业立②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③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在本质上相一致的④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本,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4.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①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②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麦必要基础。③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第三节 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①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所以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当今,马克思主义既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又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②现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是多方面的,马克思主义已经在回答这些课题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发展。③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已有基础,必须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前后相继、一脉相承。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是十分严肃、十分艰巨的工作,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简单化、庸俗化。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统一。
2.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世界能不能被认识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认识论问题。②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如何正确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如何回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以联系、发展的状态存在,还是以孤立、静止的状态存在的,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或形而上学不是同唯物主义相结合,就是同唯心主义相结合。
3.世界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存在着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一元论有两种,唯心主义一元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一元论(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四个明显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直观性、不彻底性),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其基本思想是:第一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第二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第三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的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局限性。
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否认物质的运动和运动的绝对性,必然导致形而上学;否认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或主体,必然导致唯心主义。
6.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是绝对和相对、无限和有限的统一。
7.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8.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三个基本特点:客观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三种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9.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①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②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③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以及其他各种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如果只见事物之间的区别不见联系,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只见联系不见区别是相对主义的观点。1.联系的含义及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①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②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③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第一事物各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是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的。2.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是复杂多样的。不同的联系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②认识事物联系的复杂多样性,对于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必须坚持全面的观点,尽可能地从各个方面来把握事物的各种联系。其次,必须抓住事物中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避免出现不同的联系不分主次甚至本末倒置。要特别注意避免只看到直接联系而忽视间接联系的片面性倾向。
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①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②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③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唯物辩证法坚持两点论,形而上学坚持一点论。
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矛盾问题的精髓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③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④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5.对立统一规律亦称矛盾规律,基本内容是: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即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和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6.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②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如果只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忽略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会犯“一点论”的错误。③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抓住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主次不分,不抓重点,平均使用力量,就会导致“均稳衡论”。④两点论和重点论是互相包含、内在统一的。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就是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重点。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坚持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抓住主流,坚定信心,又不忽视支流,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都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具体表现。
质量互变规律: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割裂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会导致庸俗进化论、冒险主义、激变论。
7.度的含义及掌握事物的度的意义:①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或范围、幅度),它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叫做关节点或临界点。事物的量在度的范围内发生变化,事物的质保持不变,量变突破关节点,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②掌握事物的度具有重要意义。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注意决定质的数量界限,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在实践上,只有把握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当需要保持事物的相对稳定时,要设法使其量变不超过度的范围。
8.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①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亦物质基础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②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有步骤、分分阶段地踏实苦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既要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也要反对保守落后,裹足不前。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否定之否定规律: 基本内容: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9.肯定和否定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①任何事物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他事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存存事物使其转化为他物的方面。②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事物内部两个相反的方面,它们又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另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
10.辩证法否定观的内容及坚持辩证法否定观的意义:①辩证否定观的内容是: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而不是单纯外力作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新事物既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旧事物中积极成果。②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反对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有批判地继承,既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又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对于外国文化应立足于中国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吸纳其有益的合理的内容,抵制其腐朽的、没落的东西。
11.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①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②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12.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①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第一,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第三,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②掌握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其次,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有助于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有效地指导今后的行动。
13.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①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从属地位,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②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必然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③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因为偶然性是受必然性支配的,必然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必然性,不要被偶然现象所迷惑。其次,因为必然性是能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所以在科学研究中,要抓住偶然性提供的机遇,揭示偶然性背隐藏的必然性。14.可能性和现实性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①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是明显区别的。可能性是目前尚不存在的;现实性是已经存在的。不要把二者相等同。②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一方面,二者紧密相联、不可侵害。另一方面,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③掌握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一切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而不要从可能出发。其次,为了使好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从坏处着相,向好处努力。
15.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①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的统一。②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作用的。第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第二,形式对内容有巨大的反作用。第三,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形式和内容之间由基本适合到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不断循环的矛盾运动。③内容与形式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是错综复杂的。首先,内容决定形式是归根到底意义上的决定,而不是僵化的决定。其次,在一定条件下,新内容可以利用旧形式,旧内容也可以以新形式的面貌出现。④掌握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所以我们要根据内容和需要创造新形式或利用旧形式。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首先要重视内容,反对忽略内容的形式主义;但也不能忽视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要反对抹煞形式的形式虚无主义。
16.本质和现象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①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的。首先,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其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再次,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相对平静的。②现象和本质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现象和本质之间不是并列关系,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存在的根据,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归根到底是依赖于本质的。③掌握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因为本质和现象是有区别的,认识了事物的现象不等于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不能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上。其次,因为本质和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表现着本质,所以我们要通过分析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决不能离开现象去凭空构想事物的本质。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规律具有两个特点:客观性,普遍性。
2.从起源上说,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从劳动中产生的语言发展的产物。
3.意识的本质包括三个方面内容: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②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③意识是社会的产物。4.意识的能动性表现以下方面: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③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④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5.发挥主观能动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①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第二,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必须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踏踏实实地按客观规律办事;既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又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一节 认识的产生及本质
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真正科学的认识论,实践性是这种认识论的最显著的特点。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具体表现在:①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②社会实践为认识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③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4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①实践关系,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作用于客体②认识关系,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③相互作用关系。
5.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揭示了以下对立:①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②可知论与不可论的对立③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
1.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具备的条件:①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面。从感年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路必须借助于思维才能实现,即必须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才能透过现象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②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辩证运动,也就是人们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过程。
2.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①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②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这是因为:第一,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第二,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3.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①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是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不是通过实践—认识—实践一次反复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的。这是因为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②从客体方面来看:其一,客观事物本身是多种矛盾构成的复杂统一体;其二,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事物的本质有个逐渐显露的过程;其三,人的认识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③从认识主体方面来看。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
第三节 真理
1.真理的属性:①客观性: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②绝对性: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③相对性:任何真理都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正确认识,需要进一步扩展;任何真理都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和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有待于深化。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我国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第一,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明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实践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只有它能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践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来确定认识是否与认识对象相一致、相符合,从而使认识得到检验。第二,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人们通过实践把思想、理论在现实中实现出来,并把这种实现出来的东西同原来的思想、理论相对照,从而判明其是否正确。一般说来,成功了就是正确的,失败了就是错误的。②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实质是要不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问题。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可能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从而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取得胜利。如果不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从本本出发,固守过去的一切,就会落在时代后面。正是因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建设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3.逻辑证明与实践检验的关系:①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否认逻辑证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的作用。逻辑证明是指用已有的真理认识,通过合乎逻辑规则的推理,去证实或证伪另一种认识。一种认识、一种科学假说,一个重大的理论不能贸然直接付诸实践。在付诸实践之前,先要经过逻辑证明对之进行筛选,对被证伪的认识、假设、理论就不必付诸实践,这样可以减少损失。②承认逻辑证明的作用,并不是说逻辑证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不能用逻辑证明代替实践标准。这是因为逻辑证明不具有最终性。首先,逻辑证明所依赖的前提是否正常,它自身不能保证,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其次,被逻辑证明证实或证伪了的东西,最终还要靠实践检验,实践才具有最后的权威。
4.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统一原理及其理论:①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绝对的,又是不确定的、相对的,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②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是指:第一,认识是否是真理,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第二,人的实践和人的认识都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实践能够对人类一切认识做出检验。③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是指:第一任何实践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的实践,都是有局限性的,它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一切认识。第二实践对真的检验具有反复性。④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是不可分的,任何夸大一方面而否认另一方面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可以防止把人的知识变成绝对不变的教条;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可以使人们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斗争。
5.真理的价值具体表现在:①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②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③真理具有教育和激励的功能。
第四节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①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常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第二,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第三,“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认识论的精髓;第四,党的思想路线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一样,都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张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2.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②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③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④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3.现代生产力系统包括四类要素:①独立的实体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②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包括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等③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④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①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②在现代化生产中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使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了主导任务和超前作用。③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5.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着决定作用,表现在: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③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④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先进的生主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7.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人类社会有三个基本层次: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8.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法关系: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第二,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②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先进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帮助它确立、巩固和发展,从而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当这一社会的经济基础变为腐朽落后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极力维护它,妄图使它免于灭亡,这时它就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9.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制约和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决定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②这两对矛盾不是互相孤立、互相平行的,而是相互制约、有主次之分的。首先,由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所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起着主导作用。其次,由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经济基础是联系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的解决。
10.以三种宏观经济运行形式(即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为基础,形成三种社会形态,即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三种。技术社会形态序列: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阶级就是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生产体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各个社会集团,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物质利益的对立是阶级斗争的根源。阶级斗争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种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2.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①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②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③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
3.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①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②社会改革可以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③社会改革具有在一定程度上破除旧思想、旧观念、旧风俗、旧习惯,树立新思想、新观念、新风俗、新习惯的作用。
4.文化的根本特性:创造性,自由性,兼容性。文化的社会功能:信息功能,教化、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认识功能。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种属性。从根本上讲,人之所以是人,不在于人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人的社会属性。人的本质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
2.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界定:①劳动是人的本质②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③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劳动是人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基本标志和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3.人与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表现在以下方面:①人的出现与社会的产生是一致的②人的活动与社会结构及其发展变化是一致的③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一致的,这种一致的基础是实践④个人的解放与社会的解放是一致的。
4.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作用表现在: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5.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主要包括:①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③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④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6.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试卷
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A.古希腊罗马哲学 B.中世纪唯物论哲学 C.德国古典哲学 D.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经济和政治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结束了()A.作为“科学之科学”的哲学 B.一切唯心主义哲学 C.一切唯物主义哲学 D.一切思辩的哲学 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A.掌握基本理 B.亲自参加实践 C.理论联系实际 D.虚心向人求教 5.物质的惟一特性是()A.实际存在 B.运动变化 C.可感知性 D.客观实在性 6.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 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 C.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D.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 7.时间和空间()A.同物质运动无关 B.是一种先验的形式 C.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D.是运动着的物质自身 8.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 D.意识是对外界事物的正确反映
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B.实践第一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10.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A.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 B.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 C.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D.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11.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尽管在发展中曾遇到和仍将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它已经取得并将继续取得巨大的成就和胜利。这说明()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事物的发展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2.真相和假象的区别在于()A.真相是客观存在的,假象是主观想像的 B.真相是表现本质的,假象是不表现本质的 C.真相深藏于事物内部,假象外露于事物表面
D.真相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14.宋代陆游的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里是在强调()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15.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A.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B.从感觉到知觉,从知觉到表象
C.从概念到判断,从判断到推理 D.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
16.在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以多数人的意见定是非 D.以实践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定是非
17.人类与动物界的最根本的区别是()A.人类有意识,动物无意识
B.人类有群体组织,动物无群体组织 C.人类有宗教信仰,动物无宗教信仰
D.人类会制造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动物则不会
18.对社会发展最有利的地理环境是()A.自然条件的单纯富饶 B.草木繁茂、雨量充足的热带 C.土地肥沃、雨量适中的平原 D.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19.人口因素可以()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C.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 D.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 20.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C.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 D.劳动者与剥削者的关系 21.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B.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它具有相对独立性 D.它具有历史继承性 22.下列各组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系列的有()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B.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C.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D.古代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
2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说的是()A.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完全相同 B.社会发展不受人的思想动机的影响
C.社会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D.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 2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 B.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C.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5.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A.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B.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C.改变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形式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6.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A.政治路线 B.组织路线 C.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 D.思想路线
27.在制约科学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中,最主要的是()A.政治上的民主或专制 B.社会制度的先进或落后 C.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 D.哲学指导思想的正确或错误
28.社会进步的最根本的标准是()A.社会秩序的稳定 B.民主程度的提高 C.生产力的发展 D.自然环境的改善 29.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A.个人对社会所作奉献的多少 B.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 C.个人知识才能的多少 D.个人从事的职业是否重要
30.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A.两个不同的阶级 B.两条不同的道路 C.两种不同的结果 D.两种不同的状态 1-5: C A A C D 6-10: D C B C B 11-15:D D C B A 16-20:D D D C A 21-25:A B D D D 25-30:C C C A D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笔记
1.哲学的含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所谓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所谓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此二者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二者是统一的。
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最后,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其理论意义:①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③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④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在于它的物质性。其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体现在:① 人类依赖于物质社会。② 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由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变物质力量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③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5.实践的含义、特点、基本形式:
含义:是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特点:① 物质性: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 能动性: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③ 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基本形式:生产实践、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践 6.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①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形成基础;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7.规律的含义和根本特点:
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根本特点:客观性。8.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发挥的条件(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要注意哪几点?):
含义:又称主观能动性,指意识可以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并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
条件:① 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② 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③ 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物质条件和手段。
9.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普遍联系的观点: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其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等特点。
事物永恒发展的观点: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0.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
(1)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其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其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表现在:
① 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共处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2)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其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其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过程各有特点,且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此二者相互关系如下:
① 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特殊性即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② 二者相互联系:共性是个性的本质,个性是共性的基础,二者不可分离。③ 二者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11.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变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超过一定限度的必然结果,且二者可相互渗透:
第一,在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第二,质变的过程中有量的特征,如求学问的三个阶段。
12.否定之否定规律:
(1)事物内部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所谓肯定,是指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趋势;所谓否定是指事物自身趋向灭亡或转化为他物的方面。
(2)辨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的发展的环节,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实质是“扬弃”。
(3)否定之否定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完整过程与统一,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这三个过程(实质),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其发展呈现出螺旋式上升总趋势。13.思考:结合辩证观谈谈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辩证观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辨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传统文化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被筛减、增加,旧文化被淘汰,新文化不断产生的过程实际上是事物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如此不断取其精华,剔除糟粕,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不断壮大,而外来文化亦经历从人们因感兴趣而对其加以肯定,发现弊端又加以否定,之后了解其文化内涵对其进行否定之否定。
总而言之,辨证的否定观实质为“扬弃”,即保留优点,克服缺点。14.结合量变到质变规律谈谈对自身成才的作用:
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脚踏实地创造质变的条件,才能达成事物质的飞跃;急于求成、揠苗助长,必将事与愿违。然而,当事物质变的条件日趋成熟时,则应把握契机,乘势而为,勇于创新,促成事物的转化。再如,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应充分估计成事的困难和曲折,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坚定信心,知难而上,开辟前进的道路。知识的积累如此,人生的道路亦如此。15.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性作用:
①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②实践为认识产生了可能;
③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16.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从实践到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
(2)从认识到实践:为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3)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认识过程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17.真理的含义及其客观性:
含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客观性:①内容是客观的。②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18.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绝对性: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这是绝对的,人类的认识每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相对性: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3)二者辩证关系:a.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包含。b.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是辨证转化的。
19.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真理的本性要求主观同客观相符合,实践且只有实践,才能满足这一条件。(2)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使实践有资格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20.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确定性: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此外没有别的客观标准。
(2)不确定性:实践是历史的、具体的,它对真理的检验具有历史局限性。(3)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21.试论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并运用这一原理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答:社会存在是社会物质生活的总和,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其辩证关系为: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应;③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第一,它的变化同社会存在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第二,它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第三,它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举凡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文化,都能起到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作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先进文化是有效地解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精神武器。在现代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和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当代中国,加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先进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就要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我国和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22.试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答:(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二者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历史上的各种生产关系都是适应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产物,只有当它为生产力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时才能够存在。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进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一规律就内容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
我们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在保存公有制基础上对一部分不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做出恰当改变,以使这些不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得到改善,使其从阻碍生产力发展变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关系。这一规律是任何国家都必须遵循的,发展中国家也不例外。
23.试述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意义。答:(1)规律: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适合生产力时,对生产力发展有促进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不适合生产力,或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时,对生产力发展有阻碍作用。
(2)这一规律要求: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本身又适合生产状况时,要保持上层建筑的相对稳定性;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要求,从而阻碍生产力发展时,要适时地改变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3)把握这一规律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哲学基础,它指出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4)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对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环节的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目的是为了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4.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答:(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25.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社会发展的经济动因与阶级斗争动力是联系在一起的。
(2)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3)阶级斗争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它的作用是历史的、变化的。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其历史进步作用是其他阶级斗争不可比拟的。26.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答: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7.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答:(1)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2)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3)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4)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即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① 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
② 阶级分析方法: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阶级背景中去,确定阶级性质。28.资本主义萌芽的途径:① 从小商品经济分化而来。② 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来。
29.资本原始积累的含义:
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途径:① 利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② 利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30.商品经济的含义及产生的途径:
含义:是以交换为目的所进行的经济形式。
途径:① 社会分工的出现。②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劳动者。
31.商品的二因素:商品均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自然属性。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消耗,是社会属性。二者既对力,又统一。其对立性表现为二者相互排斥,不可兼得;其统一性体现在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则属于使用价值之中。
32.劳动的二重性: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马克思称之为有用劳动,其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其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33.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的价值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4.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作用(价格波动是否违背了价值规律?):
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这种波动并不违背价值规律,因为:
第一,商品市场价格总是以价值为基础。
第二,价格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价格与价值的背离。
第三,从商品价格变动的长期看,商品的价格与价值是一致的。作用:第一,自发调节资源在社会各部门的配置。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调节社会收入分配。35.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是贯穿商品经济发展的始终,决定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36.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①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37.劳动成为商品的条件以及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条件:① 劳动者有人身自由。② 劳动者须一无所有。
特点:① 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殊性:劳动力的价值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包括:a.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接受教育训练的费用。
② 劳动力使用价值的特殊性:一般商品,使用价值消耗,价值也消失,而劳动力商品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不会随使用而消失。
38.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剩余价值。3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40.垄断产生的原因:
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41.垄断的实质:通过联合达到独占和瓜分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42.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1)物质资料生产过程:
特点:① 劳动者在资本家的监督和支配下劳动。② 劳动结束后的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2)价值增值的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3)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和可变资本(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生产剩余价值有两种方法: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延长工作日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②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用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43.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资本家获得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后,并不是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将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44.资本的有机构成的含义:
资本的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资本的技术构成: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资本的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45.产业资本运动的前提条件:
①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即产业资本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②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即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
46.社会总产品的含义及其实现问题:
含义:是社会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以年作为单位),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产品的总和。
实现:通过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来实现。价值补偿:社会总产品的各个实物部分如何通过商品形式出售,实现货币值。实物补偿:如何用货币形式购买到再生产消耗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47.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条件:
社会总产品在实物上得到替换,在价值上实现补偿,客观上要求社会两大部类各个产业部门之间以及部类内部都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48.资本主义工资:
①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②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但以劳动价格现象掩盖了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③资本主义工资主要形式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还有各种形式的血汗工资。④现阶段工资的提高改变不了工人被剥削的地位。49.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是资产阶级压迫或剥削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暴力机关,其职能是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
① 资本主义的民主实质是“金钱民主”。
② 资本主义宪法实行私有制,主权在民,分权制衡和保护人权等四个基本原则是为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建立的。
③ 资本主义制度名义上是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形式,实际上是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一种政治机构。
④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以“三权分立”原则为依据的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结构组织形式。
⑤资产阶级政党是代表国家内部不同阶级或集团利益而夺取政权或保持政权的一种政治组织。
形态: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核心是利己主义,表现为拜金主义。
本质:是为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是资产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50.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及其原因和实质: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①个体资本生产所有制的变化;②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的变化;③国家资本所有制的变化;④法人资本所有制的变化。(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5)政治制度的变化。
原因: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质: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51.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首先,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其次,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最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然而,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并不能掩盖其自身的局限性。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对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障碍,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正是这一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冲突、动荡和危机。资本主义的这种局限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是不可能根本消除的,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
52.怎样理解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阶级执政党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根本任务。
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社会国家发展史上的伟大飞跃,它是人类社会最后的也是最进步的新型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国家和社会必须按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意志进行改造。无产阶级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具有多样性。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历史联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需要一个历史过程。53.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2)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3)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4)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是社会主义社会最根本的政治特征。
(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6)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复习重点:1---4章
一、绪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理解,即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关于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关于事物矛盾运动规律的观点;关于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的观点;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观念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观点;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观点;关于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一般规律的观点;关于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建设规律的观点;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观点。
3.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鲜明的政治立场;重要的理论品质;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两方面内容:其一,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坚持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为在实践中理解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奠定基础。
3.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能反映的客观实在。4.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含义:
5.唯物主义形态发展三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
6.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7.时间空间的绝对性、相对性: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对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8.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9.意识的本质及其能动作用的表现
本质: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使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意识的能动性及其表现:意识能动性是指人的意识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的作用。
10.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有条件性。11.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因:第一,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适应了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而旧事物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经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是不可避免的:第二,就其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不能容纳的新内容。第三,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1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什么?以及为什么?
答:对立统一规律。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0.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答:普遍性: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中。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统一的联系网上的一个网结,并通过这个联系之网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食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坚持联系的 客观性,就是要求我们要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就是在联系的观点上坚持了唯物论。
1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答: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成新事物。
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但在不同的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
1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即所谓的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方面都有其特点。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即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她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区别:任何一般(普遍)只是大致包括个别(特殊),只是包括了个别的某一部分属性,某一方面特征或共同本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2)联系: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的本质或属性。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普遍和特殊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1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两点论与重点论关系
两点论和重点论:两点论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在研究复杂事物矛盾发展过程中,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次要矛盾,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次要方面,二者不可偏废。重点论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与均衡论相对立。旨在研究复杂的发展进程时要着重地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研究任何人和一种具体的矛盾时,要着重把握主要方面。
16.质变与量变辩证关系
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证食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的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转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的渐进过程和连无形的中断。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要结果,量变与质变相互渗透。
17.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观的基本内容: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都顶,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想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认识的主体: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认识的客体: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实践的中介系统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二是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型的唯一标准。
3.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如何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生物的现象、事物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必须以理性认识为基础。
(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要求。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思考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5.认识发展的总过程: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6.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
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什么?
答: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其次,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8.价值的含义: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的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价值的特性: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自由平等 公正 法治、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理论意义: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4.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首先,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
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6.生产力基本要素:劳动资料,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7.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
8、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评价生产关系的标准。
答: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起推动作用;不适应时,起阻碍作用。
判断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依据是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标准:现有的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9、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含义及其矛盾运动
答:经济基础: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和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0.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的三层意思: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11、阶级: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1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社会发展的经济动力与阶级斗争动力是联系在一起的。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阶级斗争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13、社会革命的实质: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社会革命的根源:社会基本矛盾尖锐化
14、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一、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二、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三、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15、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革新举措。
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16、正确认识和评价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1)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2)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3)促进了思维方式变革。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更多的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但是,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不当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一种情形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另一种情形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
17.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四)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18、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历史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
历史分析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阶级分析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商品的二因素及其关系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就是无用之物。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属性。
3.价值规律内容,作用和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的生产,有支配商品的流通。
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德价值自发波动。
作用:第一,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后果:
一、可能会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化;三,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4.货币: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5.商品价值形成的四个阶段:简单得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6.劳动力的价值: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包括:一,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二,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三,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7.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8、资本积累的本质:资本家不断的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9、相对过剩人口: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三种形式:流动的过剩人口;潜伏的过剩人口;停滞的过剩人口
10、社会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11、国家宪法的基本原则:私有制原则;“主权在民”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 5.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客观必然性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6.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重点
1、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之所以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2、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理论意义。
①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会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②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意识能否认识现实社会的问题③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其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唯一标准。对其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简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①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是在劳动的基础上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正确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错误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②社会意识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必然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③社会意识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在阶级社会里,它的某些行式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4、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辨证统一的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首先,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其次,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最后,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第二,上层建筑队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5、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历史形态、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形式。
(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唯物主义发展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本原是精神,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管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6、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理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第三,二者相互渗透。
7、垄断资本主义为什么要大量输出资本
(1)垄断资本家获取大量高额垄断利润后,国内缺少更有利的投资物所,相对于垄断资本追求高额的垄断利润的需求而言,也出现了大量的“过剩资本”,这就是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2)过剩资本的更佳投资场所是输出到国外,特别是劳动力和土地、原材料价格等更便宜的经济落后国家,输出资本可以得到较高的投资回报。(3)资本输出能带动商品输出,有利于大垄断资本的海外统治的建立和加强。
8、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吸取有利于自身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矛盾的斗争性促使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矛盾统一体过度的决定力量。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9、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0、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表现在:首先,社会意识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思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11、意识的起源、本质是怎样的 意识的起源表现在: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本质表现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印象。
12、简述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辩证关系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辨证统一的:①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事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②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③既反对绝对主义,又反对相对主义
13、科学技术革命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首先,科技革命对生产方式的深刻影响。其次,科技革命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最后,科技革命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14、简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含义
(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肯定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就必须承认实践标准的准确性和绝对性。(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有一定的局限。(3)实践对认识的检验是一个变化的动态过程,是无数个别的、历史发展着的、整个社会实践对真理的检验。
15、简述生产方式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生产方式是人们改造自然,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②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具体表现为: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活动;决定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生活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16、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行、无限性。首先,任何真理必然包含着对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都能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真理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成都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17、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18、简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以及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
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但社会意识有其相对独立性。表现在:①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19、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20、试述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及这一原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1)规律是事物和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和能力。
(2)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是对立的统一。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3)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严肃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热情结合起来。既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反对盲目蛮干、急于求成;又要发扬大胆创新精神,反对因循守旧、不求进取。
21、试述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这一原理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指导意义。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同一矛盾性质相反的两重基本属性,它们本身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表现在: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因而是绝对的。
(2)统一表现在:二者紧密联结、不可分割。一方面,矛盾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没有斗争性就有同一性,同一性必然为斗争性所制约。另一方面,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是具有在内在本质联系的两方面的斗争性,是寓于矛盾统一体中斗争性,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3)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质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它包括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社会结构(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这一理论和实践对于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各方面协调、快速发展,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有重要意义。
(4)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理论依据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社会的和谐是矛盾同一性的具体表现,它是对立中的和谐。依据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为了完成新时期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我们必须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就必须同破坏社会不和谐的现象作斗争,如同恐怖势力、邪教、贪污腐败、盗窃、抢劫等作斗争。对影响社会和谐因素的斗争、克服,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条件,否则社会和谐无从谈起
22、运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之间关系的原理,说明参加社会实践与学习书本知识的关系。
(1)直接经验是指个人亲自实践获得的知识,间接经验是指前人、他人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
(2)直接经验和间接知识的“源”和“流”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