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和我女儿的童年
我和我女儿的童年
我小的时候,从记事起,就没有停止过干活,每天父母上班后,就与几个小伙伴一起,到附近的山上去采野菜。那时候,因为生活困难,家家都养着鸡、鸭、鹅、猪之类,我记得当时,我家里养着两头猪、两只鹅和十几只鸡,母亲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在院子里邦邦邦地剁菜,剁好的野菜拌一拌喂猪、喂鸡、喂鹅,然后开始做早饭。在她剁菜的时候,父亲已经生好了炉子,那时的伙食很简单,一锅玉米粥和一锅大饼子。中午和晚上的时候,可以有一个炖土豆,或者白菜、酸菜之类,大锅是那种黑色的大铁锅,中间炖菜,周围蒸上大饼子,也叫一锅出,饭菜同时好了,就叫我们姊妹起床,匆匆吃过饭,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还没上学的就没人管了。这种情形直到我1984年小学毕业了仍未改变。
每次上山,我们都能背回一袋子的野菜,什么鸭舌菜、车轮菜、黏叶子、婆婆丁、曲民菜„„各种野菜都有,回到家在院子里找一个阴凉的地方堆放储存,以备有时连雨天的时候,家禽家畜没有吃的。那时年龄虽小,爬山却不感到累,边走边玩,抓蚂蚱,捉蜻蜓,在山顶坐着滑下来,满山奔跑、呼喊、追逐,那是我童年最大的乐趣。
在不需要上山采菜的时候,附近孩子聚到一起,玩捉迷藏、打仗之类的游戏,可以躲藏的地方非常多,桥洞下,草丛中,仓房里,柴垛旁,都可以隐蔽,那时我们用木条刻成宝剑、宝刀等形状,也有刻成手枪什么的,分成两伙玩打仗的游戏,游戏的规则很简单,只需发现了对方,用手枪等指着喊一声:“pia”!就代表子弹射中了对方,而对方就乖乖地站到一边,退出战场。还有的时候,可以扇纸折的“pia ji”,弹“溜溜”,打弹弓,玩泥巴,跳绳,或者爬到仓房顶上看风景。冬天到来,可玩的就更多了,推雪人、打雪仗是小儿科了,最大的乐趣是放爬犁,坐在自制的爬犁上,从斜坡的高处放下去,一路飞快地滑到坡底,再一步一步拖着爬犁到坡顶,有时四、五个人挤在一个爬犁上,大呼小叫地冲下去,仿佛坐着战车的勇士冲锋陷阵,孩子们小脸小手冻得通给,可谁也不愿意先回家,直到大人们来喊了,才极不情愿地拖着爬犁回家。
另一个乐趣是看小人书。因为家里穷,是没有钱买小人书来看的,可又喜欢得不得了,母亲有办法,让我们到货场捡煤核,每次锅炉房的工人出来倒煤核,我们十几个孩子就一拥而上,把煤核捡个精光,然后再后再把筐放到一边,一边玩耍,一边等下一次倒煤核的时间,母亲规定,每捡一筐煤核,奖励5分钱,对于习惯于贫困生活的我们来说,那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可以买一根冰棒,也可以买几十粒糖豆。我那时得了钱,是不买这些东西的,离家2公里多的镇文化馆里,有出租小人书的地方,我清楚记得,5分钱可以看三本小人书,小人书上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故事对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因此,我卖力地捡煤核,甚至跑到火车运煤专用线旁的货位边去偷捡一些掉下来的煤渣,换来5分钱,我会紧紧攥在手里,不怕路远地跑到文化馆,换来心爱的三本小人书,坐在那里的长条凳上,津津有味地翻看(那时是不准带回家看的)。等三本都看完了,也差不多天黑了,就急忙地往家跑,晚了父母会着急的。在童年的日子里,定军山、长坂坡、隋唐英雄传、西游记„„,许许多多的故事伴着我快乐成长。
我女儿的童年与我的完全不一样,她整天躲在自己的小屋子里,摆弄那些汽车、娃娃、积木什么的,有时也看一些书,我给她买的书挺杂,有唐诗、宋词、元曲之类的古书,也有西游记、金刚葫芦娃、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之类的儿童故事。开始的时候是只看图,我们给她讲,后来懂了拼音了,就自己照着拼音读,有的读了也不知道意思,我也不强求她理解,我觉得东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长期性的,阅读本身就是一种练习,大声朗读可以促进大脑发育,而唐诗之类培养的语感是长大后很难补充的。所以尽管她不知道什么是“青海长云暗雪山”,不知道什么是“孤帆远影碧空尽”,我还是不时地与她一起朗读背诵,有时候,我们陪她讲故事,看动画片,摆积木,做游戏,她也以此为乐,缠着我们,再不愿自己一个人玩。
如今一般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自然十分看重,零食变着样地吃,饮料果奶轮换着喝,各式的水里有的我都叫不上名字,可也奇怪,条件好了,反倒没那么好的胃口了,经常是苹果什么的啃了一半扔在一边,怎么讲不要浪费她都不会改。
现在的大人,很早就开始为孩子的未来打算,送孩子参加各式各样的培训班,我也给女儿选了两个班,一个是舞蹈,一个是画画,于是乎每个周六周日,都不再清闲,上午学画画,下午学舞蹈,送过去,再接回来,搞得大人孩子一起忙,可是没办法,谁都现在都这样呢?总不想别人的孩子谈起这个那个的,自己的孩子傻傻地听着插不上话吧。
我和我女儿的童年,是截然不同的童年,我的童年贫困、劳累却自由并充满着快乐。女儿的童年舒适享受,却被一些无形的东西束缚着,就象她那些玩腻的玩具一样总是被冷落。我的童年没有电视,没有水果,没有玩具,更没有电脑、影碟机,却从来不缺乏玩的快乐,她的童年有吃有穿有看有玩却总是感到没劲。我的童年可以在广阔的山岭里自由地奔跑,她的童年只能一个人呆在楼上的屋子里摆弄那些木然的玩具,我的童年从来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大,却可以在自然的天地里畅游,她的童年知道了天文、地理、音乐、美术却不知如何去面对。我的童年在艰辛的岁月里穿着打着补丁的衣服、露着脚趾的鞋,吃着土豆白菜大饼子,一天天长大,她的童年勘称锦衣玉食却食不甘味,我的童年从来就没有什么目标也不用去努力什么,她的童年洽谈室要多向发展,尤其要流利每晚的学习„„
我与我女儿的童年,竟是如此不同的两个童年。
第二篇:《童年》和我
《童年》和我每个人都读过许许多多的书,读书能让我们快乐,我读过《童年》《昆虫记》等,就让我来说一下《童年》吧!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它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我”随母亲去投奔到外祖父家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他的外祖父家开 了一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他的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有一次阿列克谢因为染坏了一匹布,竟被打得昏死过去,幼小的阿阿廖沙也曾被他用树子抽的失去了知觉。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可怕的环境里,也不乏温暖与光明。这就是以外祖父为代表的另一些人,另外一种生活。
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他还经常一些可怜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阿廖沙听。
作为一部自传体小说,《童年》讲述的是作家一段沉重往事。对于他所经历过并在心中留下过伤痛记忆的人和事,那些“前一般沉重的丑事”,作家在叙述的时候,心情不可能是轻松的,因此这部小说的基调在整体上显得严肃、低沉。本小说是以一个小孩的眼光来描述的,这样就给一幕幕悲剧场景蒙上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读起来令人悲哀但有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第三篇:我和我的祖国征文:童年的架子车
我的老家在豫东农村,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几乎家家都有一辆架子车。
这种架子车是用很结实的木料做的,两边装有两个像自行车那样的轮子,(比自行车要粗一个号),两根长而平直的车把,中间一根结实的攀绳。人拉车时站在车把中间,两手握住车把,肩上套上攀绳,弓腰曲腿向前使劲。如果车上装的东西较轻,也可以推着走。这种架子车,可是农村人必不可少的重要运输工具,在农村没有机动车的年代,全靠它来运输,农村汉子走亲戚用它拉着老婆孩子,种田用它往地里运肥,往家拉麦子和玉米,建房子用它拉土拉砖头。如果做小生意,还要用它拉瓜果和青菜。那个年代农村每年都有修路和修水渠的工程,拉土拉石块更是要靠这种架子车。每当这个时候,成千上百的架子车在尘土中往来拉上爬下,你推我拉,人声鼎沸,很是壮观。
在我幼儿时,爸爸在外地当工人,每到农忙的季节,母亲一边照看我,一边还得干农活,她只好用架子车拉着我下地。农田里很热,母亲就把架子车竖立起来给我遮阳,然后她戴上草帽去地里收割庄稼。偶尔有下雨的时候,只要雨下得不太大,大人们就都不回家,我就继续在架子车下玩,看满天的雨丝扯天扯地地飘,听远处草丛里蝈蝈脆脆地叫着。等到中午收工的时候,母亲就把庄稼装满了车,她在前面拉,姐姐在后面推,我坐在象小草垛似的架子车上,晃晃悠悠的回家。母亲常常要回过头来喊上一声:要抓紧了绳子,不然掉下来摔成肉饼子。
那时每年收麦子是最忙的季节。一眼望不到边的麦田,要靠手工的镰刀一把一把的割下来,再用架子车一趟趟的拉回家。夏季天常常下雨,为了抢收庄稼,每家都把架子车装得满满的,象一个高高的柴禾垛。乡下的路又坑洼不平,一不小心架子车用会翻倒。麦子拉回家以后,还要摊晒,碾碎,堆垛,扬场等一系列工序,那时农活的繁重就可想而知了。
等到我长到车五岁时,那时乡下的孩子没有什么玩具,架子车就是孩子们最好玩的东西。我们拿车当翘翘板玩,推车轱轳假想着开汽车,一边走一边嘴着学着汽车的嘀嘀声。稍微大一些时,我就学会拉架子车了。那时谁家的孩子要是能拉上点庄稼回家,路上一定会受到乡邻们的夸奖,父母跟在后面也很自豪。
不过,等我长到十多岁时,才知道拉架子车实在是一件很苦很辛劳的活。农村没有柏油路,一遇到雨天,会很长时间道路泥泞。这时架子车拉起来就特别的沉重,架子车的绳子深深地勒进肩膀,很疼。遇到倒霉的时候还会陷进泥坑里出不来,那时拉车的人只好仰天长叹,等着有过路的人帮忙了。而母亲一个瘦弱的农村妇女,家里收麦子磨面粉,给老人看病求医,带孩子走亲戚,哪一样不得拉着架子车呢。那些年,我常常听到母亲疲倦的自言自语说:这架子车,拉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现在,生活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富裕了,生活条件好了,收麦子也都用联合收割机了。而且柏油修到了家门口,每家都买了机动车。前年父亲买了一大一小两辆机动车,大的拉庄稼,小的走亲戚,母亲再也不用拉架子车了。用母亲的话说:这日子当年真是想不到啊!
第四篇:我和女儿一起读书
我和女儿一起读书
六(9)班
王嘉怡家长
毕淑敏说:“生命在阅读中高贵和优雅”。海明威说:“坚持阅读是获得精神力量的最有效的方式。”阅读是我们每日要进行的精神刷新,阅读的目的其实就是开启心智,成熟情商,解除困惑,享受生命的过程。我希望带着女儿走进阅读的王国,让她的一生在阅读中受益。
一、爱上阅读点燃了阅读的兴趣
和一些朋友交流,总听他们抱怨说,我的孩子就是不爱读书,我也有这方面的困惑。书架上有很多书,可以有很多分类方式,但是我却把它分为“女儿要买的”和“我给女儿买的”。女儿要买的几乎不出新华书店她就迫不及待的地起来,读得津津有味,有的甚至读几遍,乐此不疲。而我给女儿买的,却高高架在书架上,新得可以出售。我得到的教训是:要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选好孩子“爱看”的第一批书,使孩子对书产生好感。小学时杨红樱系列的书几乎读遍了,后来才读曹文轩的;杂志类最喜欢《意林》,几乎期期买;《童年》读了几遍,我是连一遍也没读下去;喜欢三毛,就读《浪漫是一种病》,还有《半暖时光》,我也尊重她,随她读去。
后来,她的阅读到了“泛滥”的地步,餐桌上、床头、沙发上、甚至马桶上也堆满了她的书,随时拿起就看。我知道,她已爱上阅读。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从书本上获得的巨大愉悦已经足以令她废寝忘食。
二、选择性阅读提升了阅读的品位 这种放羊式阅读持续了好长时间,有一天,她突然对我说:“妈,我要写小说啦!题目都想好啦!”我吓了一跳。和她交谈之后得知她要写什么宫廷小说,什么妃呀嫔呀,我才发现问题的严重。很久没看她读什么啦,一看才发现读的都是宫廷争斗、悬疑小说之类的通俗读物,甚至在手机上下载阅读,读得如痴如醉。我想我要和她谈谈了。我告诉她书就像我们吃的食物一样,有的营养丰富,有的没有营养,甚至有毒,不能吸取这些没有营养的东西,有些读物还会影响健康成长。
我给他推荐了《人一生要读的经典》一书,其中有最美诗歌、最美散文、最美杂文。“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我是过客„„”她深深地爱上了这些诗句,时不时朗诵给我听。后来又读了宋词、红楼梦里的诗词,《长恨歌》、《琵笆行》、《孔雀东南飞》等都读了一些,她说,我觉得这些更美。有时在习作中还能适当引用。至此,我总结了一个教训——选择性阅读能提升孩子阅读的品位。
三、交流共享,拓展阅读的深度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可以和我读一样的书啦。她会和我交流《读者》中的一篇文章;也和我一起读《明朝那些事》,七部书,她总比我早看一部;《平凡世界》三部,她也读在前面。我书架上的《红楼梦》、《简爱》、《骆驼祥子》也看了一点。她不时和你交流林黛玉、田晓霞、祥子。说到祥子前后的变化,慢慢意识到是一个社会毁掉了一个人。《平凡世界》的景物描写她最喜欢,她说“开头写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没有到来„„”这不就是我们语文老师讲的,渲染气氛,烘托心情,推动情节,暗示人物命运吗?我笑着说,是呀。她和我一起交谈命运多舛而又心高气傲的林黛玉;机关算尽,命运悲惨的王熙凤;善用眼泪,笼络人心的刘备;三毛的自由,张爱玲的才气等等,在交流中阅读走向深入。
一本书,一把竹椅,一杯清茶,就能筑起一个完整而缤纷的世界,在这个专属你我的世界里逡巡,你我就是这个世界王者,女儿称之为“灵魂出窍”,我希望和女儿有更多的时间多几次灵魂出窍。
第五篇:我和我的老师
我和我的老师
我的班主任王老师长得很漂亮,中等个子,瘦瘦的身材,乌黑的长发,有时披肩、有时扎起来,弯弯的眉毛下嵌着一双和善明亮的眼睛。王老师平时像妈妈一样和蔼可亲,我非常喜欢她。
王老师是一位温和心细的人,让我感到很亲切。老师讲起课来有声有色,娓娓动听,我非常喜欢上她的课,老师对我的学习一丝不苟、认真负责。每次的作业都会批改检查,发现问题就认真讲解,我很尊敬她。
有一次,老师给我们留的作业是回家后把当天学的数学练习册写完,由于我回家没写,第二天交作业时,我就没有交作业,也没有告诉老师。我知道自己错了,但是我没有勇气去承认自己的错误。老师批改完作业后。问谁没交作业,我的心怦怦跳个不停,好像装了一只兔子,我一直低着头,不敢看老师,也不好意思站起来,老师把练习册一本本的发下来,后来发现我没有发练习册,老师问:“冮桐赫你交作业了吗”,听到老师问到我,我害怕极了,我慢慢地站起来,害怕老师在全班批评我,心里非常后悔,如果教室里有一个地缝,我会钻进去,藏起来。我的脸涨得通红,小声地说:“老师我„我没有写。”我总以为老师会严厉地批评我的,可是老师不但没有那样做,反而耐心地跟我说:“以后有什么事情都要提前跟老师说明原因,不要等老师查出来再说,那样你会很尴尬的。”老师的话语重心长,深深印在了我的心底。我决心每次认真地完成老师留的作业,改掉这个坏毛病。
我的老师在我心中闪耀着神圣的光芒,在我的心中播下了爱的种子,我爱我的班主任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