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朗读能力与技巧培训心得体会
朗读能力与技巧培训心得体会
蔡甸区陈家学校 沈紫凤
上周五,我和几个同事有幸参加了区教育局组织的教师朗读能力与技巧培训,让我受益匪浅。
杜老师的课我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去年我也曾听过她的关于教师朗读技巧的讲解,但是这次,更让我掌握了很多诵读的技巧。首先是打开了思路,专家提出的观念让我对朗读课文教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现场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自己与大师之间的差距,在深受启迪的同时,也有所反思,深感当前教学任务的艰巨。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如何使语文朗读教学工作焕发新的光彩,是我要值得深思、感悟的,在今后的语文朗读教学中,针对自己的教学的薄弱环节与不足之处,以名师为榜样,研究他们的教学艺术与教学思想,为我所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的教学更趋完美,努力提升语文教学朗读水平。
这次学习我体会最深的的有以下三点:
一、发挥想象,配以肢体语言指导朗读
每次朗读,都要启发学生想象,要变文字为图画,要眼睛看文字,脑海中要展现出相应的画面来,从而入情入境。例如读《所见》时要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人物,是你在喜、在忧,有了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像演员一样扮演好各种角色,再配以相应的神态、动作就能读得有味而传神。
二、老师的范读,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在平时里,我喜欢从投影机里放出朗读,我以为只要他们能读准音就行了,而今天杜老师站在我们中间精彩的范读,以声传情,形神兼备,则更能使我感到贴近也更能打动我,不仅使我对课文内容产生感情,还使我受到感染。因此她每次范读我几乎都能把我带到文章的情境中,使我听得如痴如醉,情感也随之跌宕起伏,这时的阶梯室异常安静,随着顾老师的朗读情感,我们的心和作者的心碰撞在了一起……很多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跟顾老师一起读起来。同时让我明白在耳濡目染中,范读不但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触及学生的内心,使学生及时把握住了文章的感情基调,基本掌握了感情朗读的金钥匙。老师的范读很重要,可以把学生带入文章情境,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相比之下投影里传出的声音听起来很遥远。
三、激情引导,传承经典
湖北省已经启动了中小学生的诵读经典的活动,所有学校都在蓬勃的开展诵读经典的活动。在杜老师的课上,我们更是为自己今后在引导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活动掌握了方法,奠定了基础。
杜老师播放了武昌区经典诵读的优秀节目视频,精彩的编排,多形式的诵读,孩子们声情并茂的表演,让我们为自己今后的教学与多形式的展示提供了思路。
此次培训使我们全体语文教师受益匪浅,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更重要的是让教师们清醒地认识到自身是专业成长的主体,只有教师自身具有不断学习的动机和需求,并且不断地付诸于行动,不断地自我学习,主动积极地参加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并能在实践中进行反思、分析、总结,这样才能使自身的专业素养得到提高。
2016.6.2
第二篇:朗读技巧培训稿
朗读技巧培训稿
一、什么是朗读
二、朗读前的准备
三、朗读的基本技巧
四、朗读的形式和要求
五、练习与作业
一、什么是朗读
朗读就是朗声读书,即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也就是朗读者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音塑造形象,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变文字这个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的创作活动。具有再创性和艺术性的特点。
二、朗读前的准备
(一)用普通话语音朗诵
(二)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
三、朗读的基本技巧(一)停延(二)重音(三)语速(四)语调
(一)停延
语流的中断和间歇,包括声音的延长和紧连。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惟蔬菜不可少分文不取
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惟蔬菜不可少/分文不取
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惟蔬菜不可;少分文不取。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1.标点符号停延。
标点符号的停延规律一般是:句号、问号、感叹号、省略号停顿略长于分号、破折号、连接号;分号、破折号、连接号的停顿时间又长于逗号、冒号;逗号、冒号的停顿时间又长于顿号、间隔号。另外,在作品上的段落之间,停顿的时间要比一般的句号时间长些。
2.语法停延
语法停延是句子中间的自然停顿。它往往是为了强调、突出句子中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或补语而做的短暂停顿。
我们这里,有的是大学生。5加4乘以6减3。
浙江和江苏的部分地区有小雨。他说不下去了。
年轻的妻子死了丈夫发誓不再结婚。他想起来了。3.感情停延
感情停延不受书面标点和句子语法关系的制约,完全是根据感情或心理的需要而作的停延处理,它受感情支配,根据感情的需要决定停与不停。它的特点是声断而情不断,也就是声断情连。
(二)重音
重音是指那些在表情达意上起重要作用的字、词或短语在朗读时要加以强调的技巧。
1.语法重音。语法重音是按语言习惯自然重读的音节。这些重读的音节大都是按照平时的语言规律确定的。一般说,语法重音不带特别强调的色彩。1 主谓词组中的谓语。例如:风 停 了,雨 住 了,太阳 出来 了。2 述宾词组中的宾语。例如:跨过 长江去,解放 全中国。3 定语、状语、补语。例如: ① 我们肩负着 光荣 的使命。② 天气 渐渐 地暖和了。③ 同志们干得 热火朝天。⒋ 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例如: ① 他 什么 都知道!② 谁 在喊? ③ 那 是什么? ④ 为啥 他 能去? 2.强调重音
强调重音不受语法制约,它是根据语句所要表达的重点决定的,受说话者的意愿制约,在句子中的位置上不固定的。强调重音的作用在于揭示语言的内在涵意。表达目的不同,强调重音就会落在不同的词语上,所揭示的涵意也就不相同,表达的效果也不一样。
练习:
★他又买了两斤苹果。
★妈妈把饺子都包好了。
★我就去了一趟北京。
★他为什么不来?
★ 他是我男朋友。
(三)语速 1.根据内容掌握语速
与作品的情境相适应,根据作品的思想内容、故事情节、人物个性、环境背景、感情语气、语言特色来处理。语速的快慢在一篇作品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具体的内容有所变化。2.根据体裁掌握语速
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在选编朗读测试材料时,为了保证作品难易程度和评分标准的一致性,所选的作品多数是记叙文。记叙文有记事、记言。一般说,记事读得快些,记言要读得慢些。但是,最重要的是根据内容、情感的特点掌握语速。
(四)语调
语调指语句里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其中以结尾的升降变化最为重要,一般是和句子的语气紧密结合的。
1.高升调。疑问句、反诘句、短促的命令句,或者是表示愤怒、紧张、警告、号召的句子里使用。前低后高、语气上扬。
--那是她妈妈?--你怎么会不知道?--还不走?!--怎么回事啊?--不许再闹了啊!--大家一起来吧!
2.降抑调。感叹句、祈使句或表示坚决、自信、赞扬、祝愿等感情的句子里。表达沉痛、悲愤的感情,一般也用这种语调。调子逐渐由高降低,末字低而短。
--多好的人啊!--你今天的表现很不错!--你们走吧!--我一个人没问题!--祝你们白头偕老!--我已经决定了!
3.平直调。一般多用在叙述、说明或表示迟疑、思索、冷淡、追忆、悼念等的句子里。朗读时始终平直舒缓,没有显著的高低变化。
--今天夜里到明天,晴间多云,西北风二到三级,最高温度25度,最低温度11度。
--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讲究说、学、逗、唱。--那是八年前的一个下午,他来到我们家。
4.曲折调。用于表示特殊的感情,如讽刺、讥笑、夸张、强调、双关、特别惊异等句子里。朗读时由高而低后又高,把句子中某些特殊的音节特别加重加高或拖长,形成一种升降曲折的变化。
--她也会写小说?--他说一句话,比您说一百句都管用!(练习):活着的滋味
第一个人说:活得太累了。没完没了的解释,无休无止的小心,成年累月为别人活着。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为人同事、为人哥儿们、为人“喽喽”、为人“头头”。看别人的脸色,讨别人的喜欢,避别人的忌讳,给别人以好感。摇旗呐喊,插科打诨,不想笑要笑,哭不出来要哭„„累了,太累了。
第二个人说,活腻味了。爱过了,恨过了,哭过了,笑过了,乐过了,苦过了。金银财宝,身外之物。功名利禄,过眼云烟。香酥鸡、肯德鸡、道口烧鸡,大同小异。长城饭店、昆仑饭店、建国饭店,千篇一律。台球、保龄球、高尔夫球,无非是球。人生不过如此,该收场了。游戏人生,我够了。你们爱玩儿玩去吧,别拉扯上我。
第三个人说:何必那么激动!你以为当官那么愉快?你以为当官的都活得挺舒坦?没有那事儿。官场不好混。左右逢源,上下照应,按下葫芦起来瓢,没金刚钻还真揽不了这瓷器活儿。别瞧着当官的就有气,别瞧着当官的号令就腻烦,人家也有一本难念的经。就说社会责任感吧,他当官的不说谁说?
第四个人说:算了,都别嚷嚷了。树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人跟人哪能都一样?不把社会责任感挂嘴上的,有的未必没有社会责任感,有的也确实没有社会责任感。把社会责任感挂嘴上的,有的确实有社会责任感,有的也未必有社会责任感。
第五个人说:算了,算了,管它呢,反正都得活着。活着就得吃喝,吃喝就是消费,消费就刺激生产。更何况,吃了喝了还得拉、还得撒,拉了撒了就为社会增加了肥料。走,喝二两去。——谌容
第六个人说,怎么能这样对待生活?怎么能说活得太累,怎么能说活得太腻?在这大变革的年代,难道你们就没有一点社会责任感?人生在世,难道就为自己活着?我们的国家能有今天,这容易吗?同志们,振兴中华,匹夫有责;开放改革,重担就落在你、我、他身上。我们应该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对后代负责,否则就是犯罪。振作起来啊,前进!
第四个人说,你有什么资格教训别人?你是活得有滋有味,轻松活泼。坐着公家的小车,住着公家的小楼,吃着公家的宴会,三天两头上电视,仨月俩月出趟国。你当然可以大谈社会责任感。可你自己呢?你有多少社会责任感?
散文朗读练习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四、朗读的特点、形式和要求
(一)特点
1.再创性:在对原著的正确解读基础上,补充文字无法记录的节律符号,运用自己的声音准确完善地表情达意。
2.艺术性:朗读不等于说话,说话未经艺术加工,不能给人带来艺术享受。
(二)形式
1.说读式:接近于日常口语的自然朗读法,适于朗读故事、自传体散文、作品中的对话等。是一种难度较大的朗读形式。需要仔细观察体会社会生活中人们自然对话的语调和语气。
《二十美金的价值》 《胡适与白话文》《麻雀》
2.朗读式:比说读式来得严肃、平稳,适于论说文、说明文、散文中的描写、道白等。语调变化不宜太大,但必须层次分明,语音清晰。
《海洋与生命》 《牡丹的拒绝》 3.诵读式:即朗诵。适于古典诗词文、现代新诗、抒情散文等。
《致橡树》 《春》《匆匆》《家乡的桥》《绿》
另一种是艺术朗诵,属于舞台朗诵,更夸张。
(三)朗读要求
1. 发音准确,不读错字 2. 熟悉作品,把握基调 3.语速适当,感情真挚
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练习1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 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 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儿,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 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 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 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 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麻雀》屠格涅夫
我打猎归来,沿着花园的林荫路走着。狗跑在我前边。突然,狗放慢脚步,蹑足潜行,好象嗅到了前边有什么野物。
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了一只嘴边还带黄色、头上生着柔毛的小麻雀,它从巢里跌落下来(风猛烈地吹动着林荫路上的白桦树),呆呆地伏在地上,孤苦无援地张开两只刚刚长出羽毛的小翅膀。
我的狗慢慢地逼近它。忽然,从附近一棵树上扑下一只黑胸脯的老麻雀,象一颗石子似的落在狗的嘴脸眼前——它全身倒竖着羽毛,惊惶万状,发出绝望、凄惨的吱吱喳喳叫声,两次向露出牙齿、大张着的狗嘴边跳扑前去。它是猛扑下来救护的,它以自己的躯体掩护着自己的幼儿„„可是,由于恐怖,它整个小小的躯体都在颤抖,它那小小的叫声变得粗暴嘶哑了,它吓呆了,它在牺牲自己了!
在它看来,狗该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然而,它还是不愿站定在自己高高的、安全的树上„„。一种比它的意志更强大的力量,使它从那儿扑下身来。我的特列左尔站住了,向后退下来„„。看来,它也承认了这种力量。
我赶紧叫开受窘的狗——于是,我怀着极恭敬的心情,走开了。是啊,请不要见笑。我崇敬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我崇敬它那爱的冲动。
爱,我想,比死和死的恐惧更加强大。只有依靠它,依靠这种爱,生命才能维持下去,发展下去。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1)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2)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3)我是干瘪的稻穗;(4)是失修的路基(合)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 祖国啊!
(1)我是贫困(2)我是悲哀(3)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4)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 祖国啊 牡丹的拒绝
其实你在很久以前并不喜欢牡丹。因为它总被人作为富贵膜拜。后来你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你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动:一阵清风徐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被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所以在这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它有权利为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它为什么不拒绝寒冷?!
天南海北的看花人,依然络绎不绝地涌入洛阳城。人们不会因牡丹的拒绝而拒绝它的美。如果它再被贬谪十次,也许它就会繁衍出十个洛阳牡丹城。
于是你在无言的遗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性、有品位之高低的。品位这东西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韵只可意会。你叹服牡丹卓尔不群之姿,方知“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视的美。
(3)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4)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1)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2)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合)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0)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2)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3)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合)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4)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合)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一天,爸爸下班回到家已经很晚了,他很累也有点儿烦,他发现五岁的儿子靠在门旁正等着他。“爸,我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吗?” “什么问题?”“爸,您一小时可以赚多少钱?”“这与你无关,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父亲生气地说。“我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您一小时赚多少钱?”小孩儿哀求道。“假如你一定要知道的话,我一小时赚二十美金。” “哦,”小孩儿低下了头,接着又说,“爸,可以借我十美金吗?”父亲发怒了:“如果你只是要借钱去买毫无意义的玩具的话,给我回到你的房间睡觉去。好好想想为什么你会那么自私。我每天辛苦工作,没时间和你玩儿小孩子的游戏。”小孩儿默默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关上门。/// 父亲坐下来还在生气。后来,他平静下来了。心想他可能对孩子太凶了――或许孩子真的很想买什么东西,再说他平时很少要过钱。父亲走进孩子的房间:“你睡了吗?”“爸,还没有,我还醒着。”孩子回答。“我刚才可能对你太凶了,”父亲说,“我不应该发那么大的火儿――这是你要的十美金。”“爸,谢谢您。”孩子高兴地从枕头下拿出一些被弄皱的钞票,慢慢地数着。“为什么你已经有钱了还要?”父亲不解地问。
(1)“因为原来不够,但现在凑够了。”孩子回答:“爸,我现在有//二十美金了,我可以向您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早一点儿回家――我想和您一起吃晚餐。”
(2)生命在海洋里诞生绝不是偶然的,海洋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它成为孕育原始生命的摇篮。
(3)我们知道,水是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动物组织的含水量在百分之八十以上,而一些海洋生物的含水量高达百分之九十五。水是新陈代谢的重要媒介,没有它,体内的一系列生理和生物化学反应就无法进行,生命也就停止。因此,在短时期内动物缺水要比缺少食物更加危险。水对今天的生命是如此重要,它对脆弱的原始生命,更是举足轻重了。生命在海洋里诞生,就不会有缺水之忧。
(4)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海洋中含有许多生命所必需的无机盐,如氯化钠、氯化钾、碳酸盐、磷酸盐,还有溶解氧,原始生命可以毫不费力地从中吸取它所需要的元素。
(5)水具有很高的热容量,加之海洋浩大,任凭夏季烈日曝晒,冬季寒风扫荡,它的温度变化却比较小。因此,巨大的海洋就像是天然的“温箱”。是孕育原始生命的温床。
(6)阳光虽然为生命所必需,但是阳光中的紫外线却有扼杀原始生命的危险。水能有效地吸收紫外线,因而又为原始生命提供了天然的“屏障”。这一切都是原始生命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决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 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 紧握在地下
叶 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相互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 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作业:
请准备一篇3分钟左右的朗读材料,根据材料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朗读形式熟练朗读,下节课到讲台上朗读。可单人朗诵,也可双人或多人组合。
第三篇:朗读能力培训 小结
教师素养提升工程之
朗读能力培训小结
我有幸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小学语文教师朗读技能培训,此次培训犹如帮我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朗读教学技艺的增长,这是一次收获丰厚的学习。这次我有机会将我所学到的知识带给各位语文组的同事,与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我感到十分的荣幸。
朗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方法。
首先,它有助于更好地体味理解作品内容。朗读能够通过视、听多种感官渠道刺激大脑,使朗读者可以更好地感受和体会作品内在的思想感情。
其次,朗读有助于更好的识别记忆作品的内容。
第三,朗读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语感,从而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长期注意朗读方面训练的人,语言感知能力会特别敏锐,能够很容易分辨出语言在韵律感、节奏感、抒情色彩、表现风格等方面的细微差别。
第四,朗读有助于语言使用的规范化,能够更好地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推广和使用普通话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而通过朗读训练来学习普通话,无疑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第五,朗读还能够给自己以及他人带来精神愉悦、美感享受。通过这次共同学习,希望我们语文组的每位教师都能从根本上了解“朗读”,在朗读的时候能进入角色,进入情境,唤起听众的感情,使听众与自己同喜同悲同呼吸。同时,希望大家把这种朗读的方法与技巧运用到课堂中,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带给学生不一样的课堂感受。
第四篇:朗读技巧
09年教师资格考试普通话指导朗读文四例
http://www.xiexiebang.com 2009-11-27 9:22 >>进入论坛
1、《石狮子和涩柿子》
石狮寺前有四十四个石狮子,寺前树上结了四十四个涩柿子,四十四个石狮子不吃四十四个涩柿子,四十四个涩柿子倒吃四十四个石狮子。
2、《婆婆和嬷嬷》
婆婆和嬷嬷,来到山坡坡,婆婆默默采蘑菇,嬷嬷默默拔萝卜。
婆婆拿了一个破簸箕,嬷嬷带了一个薄笸箩,婆婆采了半簸箕小蘑菇,嬷嬷拔了一笸箩大萝卜。婆婆采了蘑菇换饽饽,嬷嬷卖了萝卜买馍馍。
3、《迟小池吃鱼翅》
紫瓷盘,盛鱼翅,一盘熟鱼翅,一盘生鱼翅。迟小池拿了一把瓷汤匙,要吃清蒸美鱼翅。
一口鱼翅刚到嘴,鱼刺刺进齿缝里,疼得小池拍腿挠牙齿。
4、《小郭和小葛》
小郭画了朵红花,小葛画了朵黄花,小郭想拿他的红花换小葛的黄花,小葛把他的黄花换了小郭的红花。朗读的基本要求
朗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也就是朗读者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音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说明道理,再现作者思想感情的 再创造过程。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朗读是对应试者普通话运用能力的一种综合检测形式。日常朗读活动中,决定朗读者朗读水平高低、朗读效果优劣的因素是 多方面的。本文就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影响应试者成绩的几个主要因素,谈谈朗读的几个基本要求,目的是帮助应试人把握难点,在测试中减少失误,更好地发挥水平。
一、用普通话语音朗读
普通话朗读是一门学问。它除了要求应试者忠于作品原貌,不添字、漏字、改字外,还要求朗读时在声母、韵母、声调、轻声、儿化、音变以及语句的表 达方式等方面都符合普通话语音的规范。朗读一篇作品,如果连普通话都读不准确,甚至读错了,那就会影响听众对原文的理解,甚至会闹笑话。要使自己的朗读符 合普通话的语音规范,必须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注意普通话和自己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异。普通话和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异,大多数 的情况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又有大的规律和小的规律,规律之中往往又包含一些例外,这些都要靠自己去总结。单是总结还不够,要多查字典和词典,要加强记 忆,反复练习。在练习中,不仅要注意声韵调方面的差异,还要注意轻声词和儿化韵的学习。
2.注意多音字的读音。一字多音是容易产生误读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必须十分注意。多音字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注意学习。第一类是意义不相同的多音 字,要着重弄清它的各个不同的意义,从各个不同的意义去记住它的不同的读音。第二类是意义相同的多音字,要着重弄清它的不同的使用场合。这类多音字大多数 情况是一个音使用场合“宽”,一个音使用场合“窄”,只要记住“窄”的就行。
3.注意由字形相近或由偏旁类推引起的误读。由于字形相近而甲字张冠李戴地读成乙字,这种误读十分常见。由偏旁本身的读音或者由偏旁组成的较常用的字的读音,去类推一个生字的读音而引起的误读,也很常见。所谓“秀才认字读半边”,闹出笑话,就是指的这种误读。
4.注意异读词的读音。普通话词汇中,有一部分词(或词中的语素),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但在习惯上有两个或几个不同的读法,这些被称为“异读 词”。为了使这些读音规范,国家于五十年代就组织了“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对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音进行了审定。历经几十年,几易其稿。1985年,国家公布了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要求全国文教、出版、广播及其他部门、行业所涉及的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音、标音,均以这个新的审音表为准。在使用《审音表》的时 候,最好是对照着工具书(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来看。先看某个字的全部读音、义项和用例,然后再看审音表中的读音和用例。比较以后,如发 现两者有不合之处,一律以审音表为准。这样就达到了读音规范的目的。考试大收集整理
二、把握作品的基调
基调是指作品的基本情调,即作品的总的态度感情,总的色彩和分量。任何一篇作品,都会有一个统一完整的基调。朗读作品必须把握住作品的基调,因 为作品的基调是一个整体概念,是层次、段落、语句中具体思想感情的综合表露。要把握好基调,必须深入分析、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力求从作品的体裁、作品的 主题、作品的结构、作品的语言,以及综合各种要素而形成的风格等方面入手,进行认真、充分和有效的解析,在此基础上,朗读者才能产生出真实的感情,鲜明的 态度,产生出内在的、急于要表达的律动。只有经历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作品的思想才能成为朗读者的思想,作品的感情才能成为朗读者的感情,作品的语言表达 才能成为朗读者要说的话。也只有经历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朗读者才能以作品思想内容出发,把握住基调。无论读什么作品,这“案上的工作”都不能少。
三、掌握朗读的基本技巧
(一)停顿
朗读时,有些句子较短,按书面标点停顿就可以。有些句子较长,结构也较复杂,句中虽没有标点符号,但为了表达清楚意思,中途也可以作些短暂的停 顿。但如果停顿不当就会破坏句子的结构,这就叫读破句。朗读测试中忌读破句,应试者要格外注意。正确的停顿有以下几种类型:
1.标点符号停顿。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停顿符号,也是朗读作品时语言停顿的重要依据。标点符号的停顿规律一般是:句号、问号、感叹号、省略号 停顿略长于分号、破折号、连接号;分号、破折号、连接号的停顿时间又长于逗号、冒号;逗号、冒号的停顿时间又长于顿号、间隔号。另外,在作品上的段落之 间,停顿的时间要比一般的句号时间长些。以上停顿,也不是绝对的。有时为表达感情的需要,在没有标点的地方也可以停顿,在有标点的地方也可以不停顿。
2.语法停顿。语法停顿是句子中间的自然停顿。它往往是为了强调、突出句子中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或补语而做的短暂停顿。学习语法有助于我们在朗读中正确地停顿断句,不读破句,正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
3.感情停顿。感情停顿不受书面标点和句子语法关系的制约,完全是根据感情或心理的需要而作的停顿处理,它受感情支配,根据感情的需要决定停与不停。它的特点是声断而情不断,也就是声断情连。
(二)重音
重音是指那些在表情达意上起重要作用的字、词或短语在朗读时要加以强调的技巧。重音是通过声音的强调来突出意义的,能给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词增加分量。重音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语法重音。语法重音是按语言习惯自然重读的音节。这些重读的音节大都是按照平时的语言规律确定的。一般说,语法重音不带特别强调的色彩。
2.强调重音。强调重音不受语法制约,它是根据语句所要表达的重点决定的,它受应试者的意愿制约,在句子中的位置上不固定的。强调重音的作用在 于揭示语言的内在涵意。由于表达目的不同,强调重音就会落在不同的词语上,所揭示的涵意也就不相同,表达的效果也不一样。
3.感情重音。感情重音可以使朗读的作品色彩丰富,充满生气,有较强的感染力。感情重音大部分出现在表现内心节奏强烈,情绪激动的情况。
(三)语速
应试者在朗读时,适当掌握朗读的快慢,可以造成作品的情绪和气氛,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朗读的速度决定于作品的内容和体裁,其中内容是主要的。
1.根据内容掌握语速。朗读时的语速须与作品的情境相适应,根据作品的思想内容、故事情节、人物个性、环境背景、感情语气、语言特色来处理。当然,语速的快慢在一篇作品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根据具体的内容有所变化。
2.根据体裁掌握语速。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在选编朗读测试材料时,为了保证作品难易程度和评分标准的一致性,所选的50篇作品,几乎都是记叙文。记叙文有记事、记言。一般说,记事要读得快些,记言要读得慢些。我心目中的教师职业
http://www.xiexiebang.com 2009-12-17 9:34 考试大
>>进入论坛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之所以说是“最崇高”、“最光辉”,就是因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建造一座房子或桥梁,我 们称他为建筑工程师;设计工厂的合理流程,我们称他为工业工程师;研究更好地养花种花、美化环境,我们称他为园艺工程师。然而教师却是灵魂的工程师,那就 意味着是塑造人类的思想、建设人们的精神世界,是精神文明的设计者和创造者,是精神花园里的一个园丁。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播人生道理,讲授专业知识,解除心中困惑等等,这些都是一个教师所要做的事。在这个过程中,等于说是把知 识的火炬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所以,在我认为,教师更像一个接力赛的队员。这个接力赛的总长度是人类的整个时间长河,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悠悠无尽 头。整个接力赛的队员主要由一代一代的教师组成,一代相当于一棒。历史赋予我们特定的一程,我们从上一代手中接过知识接力棒,然后跟时间赛跑,直至跑完我 们的这一段,把接力棒传递给下一代的人。一棒一棒,无穷无尽。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有三种情况:
一是没有按要求传到或是传错了传丢了等,这是混者。浑水摸鱼、滥竽充数而误人子弟者即是。
二是刚刚符合要求传出,这是庸者,平庸无进而得过且过者即是。三是不但按要求传到,而且加进了自己的内力和内功,使知识接力棒本身越来越新、越 来越有用,这是智者。创造发明,作出贡献,人类一定记住他。我想,我决不能做阿混,至少要平庸,然后追求智!当然要达到智,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首先 必须有一颗爱心,然后是练好教师的各类基本功,如语言、写作、书写、板画、计算机(时间有多余,再讲几个要点)等,再是不断学习,终生学习,不断充实自 己,不断完善自己,争取有所创造,有所贡献!
让教师这个职业带给人们更多的真知,让我的生命燃烧得更有意义吧!
第五篇:语文教师朗读能力培训
《语文教师朗读能力培训》学习有感
乐平十小
王金妹
10月15日,我校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语文教师课文朗读能力培训,首先由我们的校长总结了一些语文教师在课文朗读指导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欣赏了优秀老师朗读比赛的视频和名师的点评。每参加一次学习都有不少收获。
(一)注意朗读手段,教会学生正确朗读
朗读过程中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 ——学生反复朗读,但效果甚微 ——只有朗读要求,没有朗读指导 ——过分看重概念,孤立强调技巧 ——朗读目标重复,缺乏针对性
我们语文教师过分关注学生是否大声读,却没有教会学生一些朗读的基本方法。很多学生唱读现象严重,部分同学读书甚至在嚎叫,这样又怎么能读得有感情呢?其实读书就像说话,就是用适量的声音读出书面文字。朗读要注意基本的表达手段,常用的基本表达手段有:停顿、重音、语速、句调。
⒈停顿
停顿指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停顿一方面是句子结构上的需要;再一方面是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同时,也可给听者一个领略和思考、理解和接受的余地,帮助听者理解文章含义,加深印象。停顿包括生理停顿、语法停顿、强调停顿。
⑴生理停顿生理停顿即朗诵者根据气息需要,在不影响语义完整的地方作一个短暂的停歇。要注意,生理停顿,不要妨碍语意表达,不割裂语法结构;
⑵语法停顿语法停顿是反映一句话里面的语法关系的,在书面语言里就反映为标点。一般来说,语法停顿时间的长短同标点大致相关。例如句号、问号、叹号后的停顿比分号、冒号长;分号、冒号后的停顿比逗号长;逗号后的停顿比顿号长;段落之间的停顿则长于句子停顿的时间。
⑶强调停顿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而在书面上没有标点、在生理上也可不作停顿的地方作了停顿,或者在书面上有标点的地方作了较大的停顿,这样的停顿我们称为强调停顿。强调停顿主要是靠仔细揣摩作品,深刻体会其内在含义来安排的。
⒉重音 重音是指朗诵、说话时句子里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现象。一般用增加声音的强度来体现。重音有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两种。
⑴语法重音在不表示什么特殊的思想和感情的情况下,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读的,叫语法重音。语法重音的位置比较固定,常见的规律是:①一般短句子里的谓语部分常重读; ②动词或形容词前的状语常重读;③ 动词后面由形容词。动词及部分词组充当的补语常重读;④名词前的定语常重读; ⑤有些代词也常重读;如果一句活里成分较多,重读也就不止一处,往往优先重读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值得注意的是,语法重音的强度并不十分强,只是同语句的其他部分相比较,读得比较重一些罢了。
⑵强调重音强调重音指的是为了表示某种特殊的感情和强调某种特殊意义而故意说得重一些的音,目的在引起听者注意自己所要强调的某个部分。语句在什么地方该用强调重音并没有固定的规律,而是受说话的环境。内容和感情支配的。同一句话,强调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往往不同,例如:我去过上海。(回答“谁去过上海”)我去过上海。(回答“你去没去过上海”)我去过上海。(回答“北京、上海等地,你去过哪儿?”)因而,在朗读时,首先要认真钻研作品,正确理解作者意图,才能较快较准地找到强调重音之所在。
⒊语速
语速是指说话或朗诵时每个音节的长短及音节之间连接的紧松。说话的速度是由说话人的感情决定的,朗诵的速度则与文章的思想内容相联系。一般说来,热烈,欢快、兴奋、紧张的内容速度快一些;平静、庄重、悲伤、沉重、追忆的内容速度慢一些。而一般的叙述、说明、议论则用中速。
⒋句调在汉语中,字有字调,句有句调。我们通常称字调为声调,是指音节的高低升降。而句调我们则称为语调,是指语句的高低升降。句调是贯穿整个句干的,只是在句未音节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句调根据表示的语气和感情态度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升调、降调、平调、曲调。
(二)把握作品内容,指导有感情朗读
我们一起欣赏了优秀教师精彩的朗读视频,最吸引我们耳朵的是名师的点评,讲得最多的就是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
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透彻地理解其内在含义,是作品朗读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固然,朗读中各种艺术手段的运用十分重要,但是,如果离开了准确透彻地把握内容这个前提,那么,艺术技巧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了一种纯粹的形式主义,也就无法做到传情,无法让听众动情了。要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内容,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正确、深入的理解
朗读者要把作品的思想感情准确地表现出来,需要透过字里行间,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首先要清除障碍,搞清楚文中生字、生词、成语典故、语句等的含义,不要囫囵吞枣,望文生义。其次,要把握作品创作的背景、作品的主题和情感的基调,这样才会准确地理解作品,才不会把作品念得支离破碎,甚至歪曲原作的思想内容。
⑵深刻
有的朗读,听起来也有着抑扬顿挫的语调,可就是打动不了听众。如果不是作品本身有缺陷,那就是朗读者对作品的感受还太浅薄,没有真正走进作品,而是在那里“挤”情、“造”性。听众是敏锐的,他们不会被虚情所动,朗诵者要唤起听众的感情,使听众与自己同喜同悲同呼吸,必须仔细体味作品,进入角色,进入情境。
⑶丰富、逼真的想象
在理解感受作品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想象,这样才能使作品的内容在自己的心中、眼前活动起来,就好象亲眼看到、亲身经历一样。
张颂教授在《朗读学》中指出: 理解是基础——不理解或理解不深,文字作品就不可能化入朗读者的内心,就不可能变成朗读者自己要说的话;
感受是关键——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其中一定要饱含朗读者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有思维过程、心理变化,特别是感受过程,才能为形之于声准备好有机性依据。
只有准确理解、分析作品,把握作品要表达的情感,才能更好的有感情的朗读。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语文教学的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
课程标准中不同学段的朗读要求也不同:
第一学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第二学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四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可见,“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语文课程标准》小学各学段阅读教学的共同目标,这足见它的重要性。然而指导朗读难,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更难!这是许多老师的困惑。显然,怎样有感情地朗读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1、朗读的感情从哪里来
不少老师认为“感情”从认识中来,只要“读懂”了内容,也就能读出感情来。一般的教学思路是:呈现(确定)读的内容--理解意义--读出感情来。
2、感受形象、体验情感是朗读指导的主要途径
语言是存在的家,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寄寓在文字中的,“情动而辞发”。阅读则是“披文而入情”,感知课文的语言文字,感知课文中的艺术形象,在审美中受到情感熏陶。感情朗读是情感熏陶的主要手段。这是一个过程,课文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字里行间作者所倾注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世界相互作用,学生的情感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第一步是学生“潜入课文”,触摸言语形态,引起阅读冲动;第二步感受形象,体察情感,内化以至物我交融;第三步感情朗读,激情在朗读声中得到释放。“感情”一词由“感”与“情”所组成,朗读先“感”(感知课文)而生“情”;再者,情用读的形式来宣泄,变成“情感”了。其中,感受课文形象、体验作者思想感情是朗读指导的关键环节。由此可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学生阅读的一种高峰体验。如同登山,一步一步,才能登临险峰观赏到奇丽的景色。孤立地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或者蜻蜓点水式感知课文,游离于课文语言文字、课文形象之外,学生少有真情实感,用一种矫情、虚情来朗读,是有悖朗读的规律和目的的。感受形象、体验情感的具体方法,要根据学生年级、课文、教师自身条件有异而变化,不能一概而论。
3、范读是教师最直接、最有效的朗读指导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亲身示范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指导。教师范读有这样一些好处:一是为学生树立了榜样,便于学生学习模仿。范读很受学生欢迎,往往报以热烈的掌声。二是以情激情。范读让学生一下子把握朗读的情感基调,找准朗读的感觉。教师读毕,学生情绪激昂,跃跃欲试。大凡名师都是范读的高手。如果你感到有感情朗读指导乏术,那么你的范读就是最后、也是最有效的一张“王牌”。
(三)名篇朗读指导
朗读视频中,名师对几篇美文还做了针对性的朗读指导,我也多多少少记录了下来,例如:
1、《春》片段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抓住了春天景物的主要特征,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文章处处充满着轻松、明快的气息,应带着欣喜的语气去读,语调上扬,整体节奏为轻快型,不时有舒缓型节奏交错,形成文章回环往复的特点。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一段是对盼春的描写,是舒缓型节奏,为下文轻快型节奏做铺垫。此时春天尚未来临,人们热切地盼望她的到来,“盼望着,盼望着”这一反复手法的运用,将渴望的心情描写得淋漓尽致,朗读的时候要注意把握这两个小短句的层次性,中间不停顿,就情感而言,应一次比一次强烈,语调上扬。“东风来了”表明春天已近,“春天的脚步”进了表明春天确实到了,读时应重读“来”“近”,读出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欣喜之情。“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绘春图首先从草写起,节奏为轻快型。“偷偷地”“钻”为强调性重音,写出了春天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又带着可爱的神态。“嫩嫩的”“绿绿的”为比喻性重音,写出小草生长的清新、颜色的可爱。“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重读“满”读出草迅速蔓延的情景。随后写人物的活动,读的时候要注意节奏,节奏愈快,就越能体现出在春景中尽情欢乐。“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应放慢速度,读出在春景中陶醉的情形。
2、《山雨》片段
“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
这句话着笔于声音,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了雨来时声音由远及近、由轻及重的动态过程,朗读时应将山雨渐行渐清、渐行渐响的感觉读出来,有一种推动的韵律。
“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这是描写雨至山林时的音响特点。在这部分,作者又一次采用比喻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使语言显得生动活泼而富有节奏,增强了文章的美感,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在朗读中,应幻想出那岩石、那树叶、那绿草在雨丝的抚慰下轻摆、舞蹈,展现一种动感的美。
“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 本句“融化”一词极为传神,“水淋淋”则是透着作者对这色彩变化的喜爱,“绿得耀眼,绿得透明”更是作者直接表达着对这颜色的喜欢。朗读时应突出这些词语,并准确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句话描写了雨中山林最富魅力的色彩一“绿”。句中“流动”一词写出了山林的“绿”在雨中所独有的特点:这“绿”不光是眼睛看到的,更是用心灵感受到的,突出雨中的“绿”那种让人难以忘却的美。本句是作者抒发感情的句子,应充满着快乐地读。
3、《桥》片段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故事的开头要读出悬念,读出神秘的氛围,突出雨大的可怕,令人不寒而栗。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读出咆哮和惊慌、疯狂,突出大自然的力量和人类的弱小。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不久就要退休的老汉,清瘦的脸上流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像一座山。”大家惊慌失措时,衬托出老汉的镇定,威严、临危不乱。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读出两人同时牺牲的悲痛、壮烈和无奈。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她的丈夫和儿子。”
久久的死寂以后是空白的停顿,然后缓缓交代后事,言犹尽,而意未尽,绕梁三日,久久不绝,读出人性的伟大和形象的光辉,精神的永恒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大“朗读”的力度,重视“朗读”的训练与培养。这些就是我听了这节课后的一些收获,让我们语文教师一起行动起来吧,训练自己的朗读能力,提高自身修养,也让我们的学生在琅琅的书声中体味语言的美,让我们的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下感悟语言的美,为他们的终生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