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教育理念学习心得体会
新教育理念学习心得体会
一开始看到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理念,我就迫不及待想知道这是怎样的一种教育,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理念真可谓一字千斤,使我受益匪浅,他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诠释了教育,让我感慨良多。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朱永新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
我强烈的感觉到,这新教育之梦,并不遥远,他就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中,这梦定能成真!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熟练运用双语、创建数码校园、构筑理想课堂,使我眼睛一亮。最新的理念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我作为一名教师一直信奉的理念,做教师不为学生为谁?在此理念下,我们勤勤肯肯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然而,朱教授却认为,教育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他说,教育是为了学生未免太狭隘了,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教育就是为了人,为了一切人的发展,他将此理念作为新教育理念的核心。
最欣赏的一句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朱教授提出新教育四大基本观点,其中有一个基本观点说要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他引用米卢的一句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并将以改版: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他说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是啊,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对太多的理想,一路走过,我们总是实现的少,憧憬的多,人之惰性阻碍着自我的超越。我们不要太多的口号,我们需要的是行动,记住朱教授的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最震撼的一个工程:营造书香乐园。朱教授认为,一所学校如果没有一定量的书,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可以在很多方面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一个不读书的教师,穷其终生,也只能一个教书匠;而有着一定文化积淀的教师,教学时间未必太久,年龄不一定多大,却能够脱颖而出。
朱永新新教育思想对我的又一启示:
1、新课程改革和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今天的教师应该有自己独特教学个性。那就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和主张。老师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个性和业务方面的独到优势,在夯实自己教学能力的基础的同时,培养出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个性,要求老师对于自身要有清晰的认识,并善于不断调整自己的定位,在学校环境和个人条件之间寻求平衡。当今教育,教师最缺少的就是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导致培养出的孩子千人一面,缺乏创新能力和独特气质。教学个性本身就意味着创造力。
2、教师对学生要真正做到一视同仁。一个老师通常要面对几十甚至上百个学生,学生性格有好有坏,成绩有优有劣,能够关注每一个学生,并爱护每个学生,是这一类老师所具备的能力。把学生当学生看,把人当人看,不惟成绩论素质,不惟喜好论好恶,不惟家境论高低。有人说,关注每一个学生,就是要做到关注成绩最差的学生。我想补充一句,关注每一个学生,也要做到关注你最讨厌的学生。
3、教师应该对学生严而有度。只有这样才能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有一整套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并善于进行总结和反思。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难免犯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所以必须按照学生的言行规范来严格要求他们,又正因为这些缺点错误是难免的,所以对他们的要求应该有度,按照他们的成长规律,给与他们改正缺点错误的时间和机会,不能一味的批评和指责,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老师的管理应该得到学生的尊敬,使学生心服口服,从心底里得到学生的认同。
总之,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一次深刻而重大的洗礼。我将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以朱永新的新教育理念和思想为我所范,努力学习,进一步学习“我的教育理想”,使自己的思想不断进步,工作也有更大的起色。我们要向朱永新老师学习,做一名对未来有理想的教师,做一名对社会有个性的教师,做一名对事业有思考的教师,做一名会学习的教师。
第二篇:新教育理念学习心得体会
新教育理念学习心得体会
以前对“新教育”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字面上,近两年学习了新教育理念,让我领略到了新教育专家的风采,感受到了新教育所散发出的无穷魅力,仿佛整个人也起了质的变化,对学生、对课堂、对自己的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
“新教育”是一个教育行动,它是由朱永新教授提出来的。新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以前总认为教育里的角色只有学生和老师,是学生和老师的双边活动组成了教育,现在想想那些想法真的是很幼稚的,自己考虑的太浮浅了。当今的教育一定关注要孩子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在学校的,更要有家庭的和社会的,要符合新教育的理念。
新教育倡导师生、家校、亲子间“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学生、老师、家长共同配合,做好家校共育的教学工作,让孩子的教育生活不要仅仅局限在学校这个小小的场合里,真正的教育应该走出校园,走进家庭,走进社会,从小让孩子体会教育无处不在,活到老学到老,这样学生是不易产生厌学心理的。同时新教育还倡导学生应有“晨诵、午读、暮省”的生活方式,让学生体会阅读的重要性和阅读的乐趣,在阅读中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快乐的成长,体验人生真谛,同时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
说到这个“晨诵、午读、暮省”的生活方式,我在这里谈一点自己的体会:我上学期带出去的一个学生叫范仁杰,他在四年级的时候,每次写日记都是几句话,内容不是吃就是玩,简直就是在记流水账。可是,通过学校实施新教育,开展了“晨诵、午读、暮省”的生活方式,他有书读了,也读得书多了,每次的暮省日记不再记流水账了,也有话可写了,而且词汇很丰富,习作水平大有提高。我想说这就是新教育的结果。
现在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挤占了学生读书的空间,学生中无书可读的现象远未销声匿迹,学生无暇读书、不想读书的情形也不少见。除了几本干巴巴的教科书,学生几乎不再有也不再读其他的书。而电视文化、网络游戏、不良读物等童年杀手潜伏在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今年带一年级,对于一年级的新生来说,这是一次改革的机会,我们应该从小让孩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倡导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培养他们健全的心智。
新教育就是通过师生共读、亲子阅读等互动阅读发掘孩子的潜力、发展孩子的个性。课外阅读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学生更应“多读书、读好书”。朱教授说,在学校就要读书,读书就意味着教育,学校就是一个师生共同读书的乐园。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教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作为教师,读书可以让我们的教学处处闪耀出睿智的光彩,教师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教师的读书习惯、行动对学生无声的影响胜过千言万语„„我们语文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晨诵—午读—暮省”,这一儿童生活方式课程是新教育探寻的重要成果之一。让孩子们能在他们的童年和这些美好而永恒的经典相遇,让这些经典为孩子们铺展一个丰厚广阔的智力背景,从而开启美好的人生。让我们和学生共同阅读,共同成长,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一个人走进学校并不意味着接受教育,只有当他面对一本书沉浸不已的时候,教育才刚刚开始。”我们要在这条教育之路上走的更远,在道路上不断追求我们的理想,全身心的投入到我们的教育生涯里,在与别人合作的同时,演绎最精彩的教育教学,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一切人,为了人的一切。这里的“人”,不仅仅指学生,也包括教师和家长。记得作家峻青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人的一生是漫长的,但在关键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在你年轻的时候。所以,学生要读书,教师更要读书。让反思成为习惯。成长过程反思,在成长过程中体验到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引发的思考;工作过程反思,一个学生、一个教案、一堂课、处理一件事情、开展一次活动的体验与思考,带来哪些认识上的变化,教育理想等等。可以说新教育理念的学习让我坚定了这样的信念:只要行动,就有收获!真正的行动,本身就是收获!
第三篇:新教育理念学习心得体会
新教育理念学习心得体会
以前对“新教育”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字面上,近两年学习了新教育理念,让我领略到了新教育专家的风采,感受到了新教育所散发出的无穷魅力,仿佛整个人也起了质的变化,对学生、对课堂、对自己的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新教育”是一个教育行动,它是由朱永新教授提出来的。新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以前总认为教育里的角色只有学生和老师,是学生和老师的双边活动组成了教育,现在想想那些想法真的是很幼稚的,自己考虑的太浮浅了。当今的教育一定关注要孩子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在学校的,更要有家庭的和社会的,要符合新教育的理念。
新教育倡导师生、家校、亲子间“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学生、老师、家长共同配合,做好家校共育的教学工作,让孩子的教育生活不要仅仅局限在学校这个小小的场合里,真正的教育应该走出校园,走进家庭,走进社会,从小让孩子体会教育无处不在,活到老学到老,这样学生是不易产生厌学心理的。同时新教育还倡导学生应有“晨诵、午读、暮省”的生活方式,让学生体会阅读的重要性和阅读的乐趣,在阅读中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快乐的成长,体验人生真谛,同时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
说到这个“晨诵、午读、暮省”的生活方式,我在这里谈一点自己的体会:我上学期带出去的一个学生叫范仁杰,他在四年级的时候,每次写日记都是几句话,内容不是吃就是玩,简直就是在记流水账。可是,通过学校实施新教育,开展了“晨诵、午读、暮省”的生活方式,他有书读了,也读得书多了,每次的暮省日记不再记流水账了,也有话可写 1
了,而且词汇很丰富,习作水平大有提高。我想说这就是新教育的结果。
现在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挤占了学生读书的空间,学生中无书可读的现象远未销声匿迹,学生无暇读书、不想读书的情形也不少见。除了几本干巴巴的教科书,学生几乎不再有也不再读其他的书。而电视文化、网络游戏、不良读物等童年杀手潜伏在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今年带一年级,对于一年级的新生来说,这是一次改革的机会,我们应该从小让孩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倡导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培养他们健全的心智。
新教育就是通过师生共读、亲子阅读等互动阅读发掘孩子的潜力、发展孩子的个性。课外阅读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学生更应“多读书、读好书”。朱教授说,在学校就要读书,读书就意味着教育,学校就是一个师生共同读书的乐园。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教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作为教师,读书可以让我们的教学处处闪耀出睿智的光彩,教师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教师的读书习惯、行动对学生无声的影响胜过千言万语……我们语文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晨诵—午读—暮省”,这一儿童生活方式课程是新教育探寻的重要成果之一。让孩子们能在他们的童年和这些美好而永恒的经典相遇,让这些经典为孩子们铺展一个丰厚广阔的智力背景,从而开启美好的人生。让我们和学生共同阅读,共同成长,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一个人走进学校并不意味着接受教育,只有当他面对一本书沉
浸不已的时候,教育才刚刚开始。”我们要在这条教育之路上走的更远,在道路上不断追求我们的理想,全身心的投入到我们的教育生涯里,在与别人合作的同时,演绎最精彩的教育教学,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通过新教育的学习,能使我逐步掌握一些骄傲学方法。它有操作性很强的六大行动,这无疑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指导方案,我可以有意识的进行课堂教学反思,让反思成为习惯。在反思中促进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可以说新教育理念的学习让我坚定了这样的信念:只要行动,就有收获!真正的行动,本身就是收获!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而数十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知识的源泉。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深深的认识到今后应该多读书,读有用的书。从而充实和完善自己各个方面教学能力。我的新教育将从阅读中起步,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新教育实验的明天会更好。
第四篇:教育理念学习心得体会
教育理念学习心得体会
当今教师迫切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进步将知识转化为聪明,将理论转化为方法的能力,增强理解学生和增进学生道德,学识和个性全面发展的自觉性。学习了教育新理念,使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很多的知识。下面是我对这次学习的一些熟悉和体会: 教师要有能动观念,不断更新理念,实现文化再造。
目前,随着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对于广大教师而言,是一次新的机遇和挑战,也是新的压力,我们教师要如何适应新形势变化的要求,成为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与部分老师的“备一次课,教一辈子书”不同,教师必须能够与时俱进,根据教材侧重点进行调整之外,还需结合不同学生族群的年龄特点、时代特点等有所增减和变化,开展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而在新课标要求下,教法和学法都应相应有所改变,如把填鸭式教学变为引导式学习,把输入式教学变为自主探究式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先进的教育理论,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去。教师是学生最好的典范,一个博学多才、幽默风趣、有才华的老师不会被人淹没,不会被学生遗忘,更会带动学生带着崇拜之情,喜欢这个学科,崇尚渊博的知识,激发他们不断学习,努力超越,实现更大的学习目标的飞跃。优秀教师=教育过程+反思。
学习过先进教师的经验传授,发现他们的共同点,他们一再强调教师的教育工作,多一份反思与监控,就多一份提高,方能与优秀教师更接近了一程。反思,其实是对自我工作上的审视和分析过程,通过自我反思,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以达到自我提高和进步,因此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而教学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与探索教学过程中方方面面的问题,小到板书大到整个环节设置,在对自己“不满意”的批判中,努力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以改善学生学习行为,以促进学生取得更大的学习成就。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其中的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他讲永远不会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只能做一个纯粹的教书匠,而不能成为教育专家。一个人阅读书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他的品味、气质、胸怀和内涵。
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对教师来说,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这就要求我们自己必须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加强“教育艺术”的学习,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例如学习“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如何对学生进行教育”、“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评价策略”等。我们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学生有一种老师至上的信念,在他们眼里的老师,是像超人一样的无所不能。因此,如果我们通过飘洋书海,获取丰富的知识并加以运用,不但能不断增加个人的魅力,也让学生受到影响,爱上学习,爱上阅读,拥有不错的品味,对身边的人和事有较强的敏感度,逐渐成为气质不俗、很有内涵的人。没有不犯错的学生,要有爱心、细心、耐心、真心、恒心。
诚然,师生间并不存在血缘关系,但教师慈母般的爱与责任能超越一切,变成一股无可阻挡的力量,而这种爱,不是也不能局限于一个人,而是面对全体学生。教师是平凡的,但也是责任重大的,无愧于神圣的称号,我们就要发自内心的爱学生,细心又耐心的讲解,并坚持不懈的努力。教师的涵括范围是广泛的,要教学生做人,做一个好人,严于律己,从我做起;要给学生宽松愉快的环境,让学生爱家爱校爱学习;尽量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相信世上没有完美无暇的孩子,相信每个人都曾是不被看好的璞玉;面对学生的屡屡错误,要能理解能接受能面对,关键不在于一件事本身,而是希望通过这件事让学生能明事理辨是非,能懂得错误根源,并不再犯同样错误;善于观察,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融入学生,并及时解决问题。老师的付出,学生是能感受得到的,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微笑,它也能给你一个最美的微笑。不偏爱不纵容,给学生平等的关怀。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可每一片树叶都有属于自己的美;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可每一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魅力!给学生的爱,不能是偏爱的,不能只爱听话的学生,或是成绩好的学生,每个人都有他的优势之处,教师要用博爱的眼神去看待每一个学生,快乐教学,灵动教育,定能有丰收的喜悦。但,在面对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不能纵容,不能放任,更不能放弃。基于责任,我们要理性的爱,引导他们直面困难,迎接暴风雨的挑战。批评教育的每一次结果,是引导孩子们有正确的价值观,凡事必须要有理可依,有据可循。平等交流,多些微笑、赞美、分享、欣赏,热爱学生,关注每个细节,也许某个随心的举动,能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转折点,目标上的,抑或是心灵上的,这将使一切工作变得有历史性意义,而老师,正是实现这个可能的奇迹的有效人选,以平等的爱为舟,以无求的责任为桨,在教师行业上乘风破浪。
本着对教师行业的了解,在先进的理论学习指导下,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给自己最多的是一种鼓励,来自学生,来自同仁,也来自自己,努力尽快的适应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环境;更加理性的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鼓励自己要做一名终身学习的老师,一名能不断处理各种问题的老师;坚持创新,发挥聪明才干,争取获得更大的发展。一切工作都需实践来证明,作为教师,我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恪尽职守,踏实走好每步路,实现自身的价值。
第五篇:新教育理念
新教育理念学习心得
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理念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诠释了教育,让我感慨良多,真可谓一字千斤,使我受益匪浅。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朱永新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
我强烈的感觉到,这新教育之梦,并不遥远,她就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中,这梦定能成真!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熟练运用双语、创建数码校园、构筑理想课堂,使我眼睛一亮。最新的理念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我作为一名教师一直信奉的理念,做教师不为学生为谁?在此理念下,我们勤勤肯肯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然而,朱教授却认为,教育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他说,教育是为了学生未免太狭隘了,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教育就是为了人,为了一切人的发展,他将此理念作为新教育理念的核心。最欣赏的一句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朱教授提出新教育四大基本观点,其中有一个基本观点说要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他引用米卢的一句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并将以改版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他说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是啊,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对太多的理想,一路走过,我们总是实现的少,憧憬的多,人之惰性阻碍着自我的超越。我们不要太多的口号,我们需要的是行动,记住朱教授的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最震撼的一个工程:营造书香乐园。朱教授认为,一所学校如果没有一定量的书,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可以在很多方面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
书,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一个不读书的教师,穷其终生,也只能一个教书匠;而有着一定文化积淀的教师,教学时间未必太久,年龄不一定多大,却能够脱颖而出。
朱永新新教育思想对我的又一启示
范莹莹
一、新课程改革和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今天的教师应该有自己独特教学个性。那就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和主张。老师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个性和业务方面的独到优势,在夯实自己教学能力的基础的同时,培养出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个性,要求老师对于自身要有清晰的认识,并善于不断调整自己的定位,在学校环境和个人条件之间寻求平衡。当今教育,教师最缺少的就是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导致培养出的孩子千人一面,缺乏创 新能力和独特气质。教学个性本身就意味着创造力。
二、教师对学生要真正做到一视同仁。
一个老师通常要面对几十甚至上百个学生,学生性格有好有坏,成绩有 优有劣,能够关注每一个学生,并爱护每个学生,是这一类老师所具备的能力。把学生当学生看,把人当人看,不惟成绩论素质,不惟喜好论好恶,不惟家境论高低。有人说,关注每一个学生,就是要做到关注成绩最差的学生。我想补充一句,关注每一个学生,也要做到关注你最讨厌的学生。
三、教师应该对学生严而有度。
只有这样才能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有一整套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并善于进行总结和反思。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难免犯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所以必须按照学生的言行规范来严格要求他们,又正因为这些缺点错误是难免的,所以对他们的要求应该有度,按照他们的成长规律,给与他们改正缺点错误的时间和机会,不能一味的批评和指责,甚至体罚或变
相体罚。老师的管理应该得到学生的尊敬,使学生心服口服,从心底里得到学生的认同。
总之,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一次深刻而重大的洗礼。我将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以朱永新的新教育理念和思想为我所范,努力学习,进一步学习“我的教育理想”,使自己的思想不断进步,工作也有更大的起色。我们要向朱永新老师学习,做一名对未来有理想的教师,做一名对社会有个性的教师,做一名对事业有思考的教师,做一名对自我会学习的教师。
新教育理念心得体会
巩秀明
之前对学习新教育的熟悉只停留在字面上,今年暑期学习了新教育理念,让我领略了新教育专家的风采,感遭到了新教育所散发的无穷魅力,恍如整个人也起了质的变化,对学生、对课堂、对自己的工作也有了新的熟悉。
“新教育”是一个教育行动,新教育的宗旨是:“过一种幸福而完全的教育生活。”新教育致力于寻求一种理想的教育,这类教育理想,正是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深入思考和对教育理想的不懈寻求,点燃了广大教师的热情,读新教育,我的心灵也遭到了深深的震动,对“新教育的教师专业发展”感慨颇多。
近几年中国正在全方位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新教育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新教育实验的课程对教师的组织、调和、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课程改革要请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下进行,在这样的进程中,需要教师转变以往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某些仅仅在情势上表现为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这就要请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创设实质性的增进学生发展的各种学习环境的能力。实施素质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怎样打造高素质的教师?新教育实验逐渐摸索出一条“专业浏览+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专”模式。我深有体会的是前两点,由于这两点我们能够从自我做起。
一、专业浏览。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离不开教师的专业浏览。正像《新教育》所说的:专业浏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为适应新课程改革,教师只有不断更新
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才能使教学课堂永久布满活力,永久富有教育教学机灵,才能做一个永久富有魅力的老师。老中医、老政治家随着年龄的增高和资格增长越来越增值,而教师则不然,很多中小学生喜欢年轻教师,年轻教师除身上所散发出的青春的活力外,还由于年轻教师具有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法,他们之间没有代沟或代沟很小,与学生很轻易沟通。我是一位老教师,怎样才能在工作中保值增值,永保青春的活力呢?那就是读书——为自己的未来投资。
二、读专业类的书,学习教育的新观念、新思想。
教师迫切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进步将知识转化为聪明、将理论转化为方法的能力,适应综合性教学、研究性教学、实践性教学的新要求;增强理解学生和增进学生道德、学识和个性的全面发展的综合水平。寒假里的浏览学习和听了有关新教育的两次专家报告,不能说给自已带来立竽见影的学习效果,但也遭到了很大的震动。开阔的视野、渊博的学识、豁达的胸怀、高超的教学艺术和良好的身心素质构成了教师素质的骨架。而一个乐于高度自我超出的教师是一个永不停止学习的人,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近期,有关专业类的书,我读了魏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漫谈》、郑杰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外教育名家的教育聪明》、朱永新的《新教育》等,深入体会到越学越感到自己的不足。我将不依靠自己过去的教育教学经验,努力学习,不求超出他人,但求超出自我。
学习新教育理念心得
王东杰
随着探讨的深入,我对新教育有了个初步的认识。原来新教育是一种教育行动,是师生共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与此同时,我牢记了一个名字——朱永新。并了解到,在朱永新教授的教育辞典里,没有强制只有引导,没有说教只有熏陶,没有抱怨只有欣赏,没有失败只有成功。“人性化”是朱永新教授教育理念的首要特征。
特别令我感动的是,朱永新教授鲜明地提出“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个生活节奏快捷的时代,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在这个越来越感性的时代,能把建立起“书香社会”、“书香校园”作为理想的人实在是太少了。而学生的心灵需要一块净土,需要一个修身养性的家园,好书就是这样的净土和家园。教学最关键的是如何让学生更活跃一点,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能够熟练地将所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朱教授非常推崇“学生走出校门,忘记学校所教内容后剩下的东西才是教育的成果” 的观点,也许我们不能教会他们所有的东西,但一定可以教会他们遇到问题时敢于面对的勇气,培养他们用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朱教授说,你想激励一个学生,就不断地对他说“你行你行你真行”,这样,再差的学生也会逐渐变得越来越行,没有什么比帮助学生相信自己更有意义了,改变学生学习的不良习惯,并教导学生重视学习。
通过学习《新教育》,让我对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的思想要变,我的教学方式要变,更重要的是我应是终生的学习者,我应该好好把握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教学中的得与失,做一个实实在在地教育人。我希望自己也能如本书中说的那样“当我们的学生离开校园的
时候,带走的不应该只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
新教育核心理念
一、核心理念之一: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教育目的本来就是为了人的发展,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要关注学生和教师、校长、家长以及社会上所有人的发展。新教育实验的目标是“追求理想,超越自我。他认为,参加新教育实验的所有学校的教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新教育实验的价值取向是,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二、核心理念之二: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目前以成败论英雄、以金牌论英雄、以升学多少论英雄的观点是错误的。新教育实验行动方案的关键是,教一些学生一辈子真正有用的东西。朱永新说自己是苏州大学毕业的,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比北大、清华的学生差。他说,他甚至可以到北大、清华去做教师、做教授。关键是怎么样让学生有一个真正辉煌的明天,而不仅仅是辉煌的今天。
三、核心理念之三: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
朱永新对精神的作用高度重视,甚至有点儿夸大。他认为,死人与活人的最大区别就是死人的精神不再存在了。他说,有的人虽然活着,但精神不行,生不如死,与死人没有什么两样。这正应了诗人臧克家的一句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诗人虽然另有寓意,但朱永新却借此说明精神的重要性。重视精神,就要让人们不断地感受成功,从而不断地相信自我,不断地挑战自我,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四、核心理念之四: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特色并不意味着圆满,但特色就是卓越。企业如此,学校如此,凡事莫不如此。去年美国的《时代周刊》评选了世界上九大新兴科技城市,苏州是唯一入选的亚洲城市。那
么,能说苏州就是亚洲最好的城市吗?当然不能。但苏州有它的特色,它是一个把传统和现代结合得非常完美的城市,它有一体两翼的城市格局,又有2500多年的文化底蕴,是外商投资的聚集地。学校也是这样,没有自己的特色,是谈不上辉煌的。
五、核心理念之五: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
朱永新认为,如果说当今的教育对人的问题已经开始关注的话,那么,真正对于人类的问题,对于人类的命运,对于人类文化的发展延续,对于文明的进程,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文明有可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或者说在我们这一代教育者的手里走向衰落。我们经常说文化的发展是人类发展和延续的根基。要想让我们的孩子、教师能够真正地融入社会,真正地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就要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他认为,阅读中外名著是对话的最好途径之一。
新教育理念学习资料
一、新的教学观
(一)教学目的的新演变——新的教学目的观 1.双基观: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2.智能观: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3.素质观:加强基础,增强能力,发展个性,提高素质。
(二)教学本质的新定义——新的教学本质观
1.将“教学”当作一种行为,即相当于老师的“教”,是教学实践中教师这一方的行为。
2.将“教学”看成是一个联合词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组成的活动,并且两者不可分割。
3.华东师大施良方教授指出,从关注教师的行为的角度来说,“教学(教)就是教师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现代的课堂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组织学生主动学习,实现学生的某些内在的发展与变化的过程。
(三)教学价值的新内涵——新的教学价值观
1.重外在价值轻内在价值。教学的外在价值,即教学服务于社会的价值。教学的内在价值,即教学具有完善人的精神世界的价值。
2.内外价值并举。教学不能仅仅只注重学生认知智慧的发展,还应关注人的情感智慧的发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完善人的精神世界。
(四)教师角色的新定位——新的教师观
1.教师的职责定位:传授文化知识;教师的角色定位: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纪律的管理员、社会的代表人等。
2.教师角色的新定位为: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新生一代灵魂的塑造者;学生心理的保健医生;学习者和学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教学的领导和管理者。教师职责的新定位: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发展。
(五)对学生的新认识——新的学生观 1.潜能观——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人
人的潜能分为生理潜能和心理潜能。心理潜能又分为智慧潜能、情感潜能和创造潜能。教师所要做的,就在于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我们要相信每个人都具有潜能。
2.发展观——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
①乐观地估计学生的天性。坚持性善论,反对性恶论。性善论注重自省和内在力量的挖掘,性恶论注重外在规范的约束和行为的矫正。
②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3.主体观——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①要认识学生必须是学习的主体。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基础,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②要相信学生确有内在的主体能力,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学习。③明确判断教学活动中谁是主体的标准。看学生是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主要取决于他是否确定或参与确定有关活动的目的,是否决定或参与有关活动的过程。如果是,则为主体;如果不是,则为客体
④要帮助学生完善主体结构。学生的主体结构包括操作系统和动力系统
两部分。操作系统主要由智力因素组成,承担着对客体(教学内容)的感知、概括、记忆、运用等任务;动力系统主要由非智力因素组成,承担着激发和维护主体认识活动的任务。
4.差异观——学生是一个个独特的人,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
二、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
(一)教学内容的现实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课程教材的教学内容比较单调、枯燥,呈现形式比较呆板单一,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教师在教学中处理教材内容时,也习惯于机械呆板地照本宣科,严格遵循教材,紧扣教材、忠实于教材,不敢越教材半步。
在现代的教学中,强调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使教学内容具有现实性、生活化、趣味性等特点,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因此,我们在处理教材、安排教学内容时,就要打破传统的教材处理方法,既要尊重教材,但又不要拘泥于教材;既要明确教材内容中的知识要素,又要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
(二)教学活动的主体性。
多年来,教师一直处于知识传授的权威者的地位。老师对学生总有许多不放心,总怕学生的能力有限,总放不下师长尊严的架子,在教学中总喜欢采用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说你做的讲授方法,这些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形成一定的定势。
实现教学活动的主体性,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获得系统的知识。
(三)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大课堂班级授课制是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这种教学形式过分强调了对学生的统一要求,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受到限制,教学与现实生活、学生的学习实际脱节,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要接受讲授式的教学内容,进行千篇一律的问题训练,思维过程主要是对课本例题的模仿。
在现代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已经呈现出多样性、灵活性、实效性等特点。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索式学习、讨论式学习等学习活动方式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
(四)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在传统教学中,人们往往只重视结论,而忽视结论的形成过程。学生在学习中,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普遍存在,致使在教学中形成了学生死记硬背,喜欢套用公式、例题机械模仿地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受到限制,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欠佳。
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设更多的探索学习的机会,要找准让学生探索学习的切入点,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进行探索。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会猜想,在探索中学会验证,在探索中学会推理,在探索中学会归纳、整理,在探索中学会求新求异。同时,我们要把探索性学习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使探索性学习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显著特征。
(五)教学目标的多元性。
传统的教学活动,在评价时更多地偏重于知识技能领域里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要求,而忽视了教学活动的过程目标。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感受、探索性学习的过程重视不够。
现代教学在教学目标上明显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既重视教学活动中的知识技
能目标,更重视教学活动的过程目标。不仅要关注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自信心方面的体会,更要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探索性等。
三、重视学法指导 培养学习能力
(一)指导“做”,培养操作能力
1.操作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动手操作只是一种手段,不能与目的本末倒置。
2.要指导操作过程,明确程序,不能把操作活动看作是一般的随意的活动,动手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操作过程要有序、明确,学生完成的是一个从感知到表象,再抽象概括的认知过程。
3.操作要同观察、思维、语言表达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更好地理解知识,构建良好的认识结构。
(二)启导“思”,培养创新能力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能力创新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因此,我们要从传播和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在教育中要从创造性思维的“主动性、求异性、发散性、独创性”四点要求着手;要不拘泥于教材,采用“开放式”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中拓宽思路、施展才华,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三)诱导“说”,培养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教学有效调控的主要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留足让学生口述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思路,以体现自主学习精神。
(四)引导“联”,培养迁移能力。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一切新知都是在原有的认识基础上产生的,迁移现象普遍地存在于人们认识活动之中。
四、学会参与 走向未来
(一)在学习中学会参与,在参与中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喜欢学习,有较高品质的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的学习习惯与方法。因此,除了认知技能领域外,它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价值取向、能力、方法、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发展。
“学会参与”强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并使学习成果得到恰当的评价,在学习内容和方法上将基础性学习和应用性学习、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更好地统一起来,注重人的基本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习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只有在学习者的亲身参与中进行才会有效。没有学习者的参与,学会学习将是一句空话。
(二)在活动中学会参与,在参与中学会活动。
(三)在做人中学会参与,在参与中学会做人。
在“学会参与”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四对关系:
动与静的关系;个体活力与规范约束的关系;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的关系;学生的长远发展与近期发展的关系。